*** 族挺好的,我很喜欢。
*** 族chaoxianzuKoreanethnicminoritygroup人口为1 *** 3842人。民族概况 *** 族主要分布在黑、吉、辽三省。其余则散居在 *** 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其中吉林省延边 *** 族自治州多数居民使用 *** 语和 *** 文。
杂居地区的 *** 族通用汉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 族人口数为1 *** 3842。中国 *** 族的先民,是从 *** 半岛迁入中国东北3省的 *** 人。他们定居下来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民族。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发现,有一部分中国 *** 族的祖先早在明末清初即已定居在东北境内。
如辽宁省盖县朴家沟村姓朴的 *** 族,在当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1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有较多的 *** 人从 *** 半岛迁入,这是中国 *** 族的主要来源。由于当时 *** 封建 *** 阶级的残酷剥削、 *** ,特别是1869年 *** 北部遭受大灾椎,一些苦难的 *** 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同汉、满等族人民杂居共处。
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随着日本 *** 在 *** 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清 *** 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下来,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 *** 族聚居乡。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 *** 族已达1万多人。
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 *** 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 *** 族农户。19世纪50~60年代,清 *** 对入境的 *** 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 *** ,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
1885年清 *** 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 *** 族农民专垦区,更便于 *** 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1910年日本 *** 吞并 *** ,不堪忍受 *** 残酷 *** 和剥削的 *** 人民和部分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
*** 族人民具有光荣的 *** 传统。1906年日本 *** 侵入 *** 聚居区以后, *** 族人民便开始了 *** 活动,从自发的到有组织 *** 活动层出不穷。1 *** 7年10月,在 *** 地区开始建立中国 *** 的组织。在中国 *** 的领导下,朝、汉联合 *** 游击队在各地建立起来。
在东北 *** 联军第二军中 *** 族占绝大多数,之一、七军中 *** 族战士也约占半数。1938年秋,有8名汉族、 *** 族女游击队员在强大敌人面前,射完最后一颗 *** ,砸碎 *** ,纵身跳入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光荣牺牲,谱写了著名的“八女投江”的悲壮 *** 诗篇。数以万计的 *** 族战士在 *** *** 上捐躯。
在解放战争时期,仅延边参军的 *** 族就达5万人。 *** 战争爆发后,大批 *** 族青壮年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邻国同胞并肩战斗,为 *** 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经济 *** 族聚居的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
在长白山下, *** 族人民开拓了这块富饶的疆土。 *** 族在东北边疆开发荒地初期,粮食缺乏,以野果、野菜充饥;住的是极简陋的茅草屋;用的是木犁,没有耕畜便靠人力垦拓。到1881年在延边地区先后垦拓的土地达5300多公顷。1884年在 *** 族专垦地区开垦的土地已达12000多公顷。
长期以来,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部分人从事林、副业。19世纪70年代,他们在吉林省通化县大甸子等地,试种水稻获得成功,后相继在临江、怀仁、兴京、柳河、海龙等地和延边部分地区扩种。1906年 *** 族农民在和龙县勇智乡大教洞开掘渠道,引水灌溉,使稻谷产量提高,从此延边地区的稻田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水稻产区。
用此地水稻加工的米白而油 *** 大,营养丰富,与京津的“小站稻”齐名于世。但少数持有特殊权势的满族、汉族“占山户”用各种手段强占农民用血汗开拓的 *** 土地,使农民变成自己的佃户或雇工。同时,在 *** 族中也分化出极少数地主。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 *** 族地区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并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租佃关系有“活租”和“定租”两种。“活租”租率达50%。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超经济剥削。 *** 时,仅延边地区地方官府征收的税目就有30种以上。1945年 *** 战争胜利以后, *** 族地区先后解放,在中国 *** 领导下,建立了人民 *** *** 。1946年进行了土地 *** 。
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族人民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952年9月3日成立吉林省延边 *** 族自治州。1958年成立吉林 *** 白 *** 族自治县。杂居在各地的 *** 族也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民族乡。
为了充分利用 *** 族聚居区的地上地下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在 *** 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延边 *** 族自治州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事业蓬勃发展起来。延边州已拥有钢铁、煤炭、电力、机械、有色金属、纺织、橡胶、化肥、造纸、印刷、食品、陶瓷、制 *** 等工矿企业,工业体系初具规模,成为我 *** 族特需用品生产基地之一。
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延边是中国北方的水稻之乡,其品种优良,气候条件好,他们积极引进科学技术.使水稻连年增产。水果品种齐全,以闻名全国的苹果梨为大宗。烤烟产量也很可观,是我国的主要烤烟产区之一。人参、鹿茸也是该地区传统产品,久负盛名。
延边自治州内有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县县通火车。随着 *** *** 的进一步深入,延边在对外 *** 方面得地势之利。珲春经济特区已经 *** 批准。延边 *** 族自治州的经济增长具有强劲之势。文化艺术 *** 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 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 *** 格。
*** 族歌曲具有旋律流畅、婉转、明朗的特点。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等,著名的民歌有《桔梗谣》、《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人人会唱。 *** 族的体育活动也有特点。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踢 *** 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 *** 队,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 *** 即组织踢 *** 。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女子 *** 队。每逢节、假日,常举办以 *** 为中心的多种体育比赛。由于 *** 运动普及,延边已成为全国闻名的“ *** 之乡”。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 *** 族人民特别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兴办了不少学校。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儿女上学”的好传统。
解放后,各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起了几百所中小学。早在1949年在延吉就创办了全国之一所少数民族综合大学——延边大学。后来陆续创办了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教育学校等高等院校和延边艺术学校等十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
各级教育网已经形成。各类院校已造就出的一代代 *** 族的高、中级知识分子,遍布 *** 、省和 *** 族地区的各条战线。在延边地区还建立了各种 *** 教育学校。农业、林业、文、史、教育等各种科研团体,为延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风俗习惯和 *** *** *** 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
按照传统习惯, *** 、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地区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 *** 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
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 *** 或西服。 *** 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小米,京渍(即辣泡菜)是不可缺少的菜。喜爱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现在不少人学习汉族烹饪技术。
*** 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内房屋的建筑面向东南、南和西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家庭中的陈设日渐讲究。 *** 族人民非常讲究礼节,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
房子、餐具、衣被等都很整洁。 *** 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清明上坟添土,中秋除草,并进行祭祀,以示对故人的哀思。此外还有3个家庭节日, 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欢迎,成了 *** 族日常饮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 族的居住 *** 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
在乡下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