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滋冒着油光的烤肉、酥脆多汁的炸鸡、充盈着黄油浓香的烘焙糕点……这些「高脂饮食」长期占据着很多人的餐桌。
越吃越香,越香越想吃……而面对营养成分搭配均衡的食品时,我们常常会觉得寡淡无味、“一点油水都没有”。
为什么高脂饮食这么吸引人?明明知道它对健康的危害,依然不能自持?
高脂饮食三天就能“ *** ”
实际上,“贪恋”高脂饮食可能错不在你。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脂饮食会“ *** 纵”大脑—— *** 下丘脑产生炎症,并诱导机体摄入更多的热量,导致人们越吃越想吃,最终体重增加、疾病来袭。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大脑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来势汹汹”,连吃3天就会产生影响。
高脂饮食“ *** 纵”大脑的过程不受我们控制。
大脑的中枢神经在能量和糖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其中下丘脑尤为突出,是控制新陈代谢的“司令部”。在高脂或高碳水饮食3天后,下丘脑就会出现炎症。同时,小胶质细胞也被激活,它可以进一步激活大脑中控制食欲的神经元,使人想吃更多高脂肪食物。如此一来就会进入恶 *** 循环,这就是高脂饮食吃起来尤其香的原因。
高脂饮食对男 *** 伤害更大
大量进食高脂食物对男 *** 的伤害更大。究其原因,雌激素及与雌激素相关的脂肪酸组织对雌 *** 具有保护作用。
长期高脂饮食,伤害范围从头到脚:
01
损伤大脑
长期高脂饮食可能增加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因为血液中高水平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会加重脑组织氧化应激(衰老的根本原因),影响神经细胞膜功能。
02
血管变窄
长期脂肪摄入量过高,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内膜上,生成脂斑层,使动脉管腔狭窄,继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风险。
03
形成脂肪肝
长期摄入高脂食物,多余脂肪因为不能及时转化而累积在肝脏,从而引发肝炎、非酒精 *** 脂肪肝等一系列肝病。
04
诱发胆结石
脂肪摄入过量,胆汁成分出现异常,造成胆固醇过饱和,逐渐形成胆结石。
05
促进炎症 *** 肠病
长期高脂饮食可改变肠道微生态,使有害厌氧菌群增加,从而使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引发包括溃疡 *** 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06
引发痛风
过多的脂肪在体内堆积会导致肥胖,影响嘌呤的正常代谢,诱发和加重痛风。
4 种隐藏脂肪的高手
1
雪花牛排
除了煎牛排时放的油,其实牛排本身也很藏油,常见的牛排有沙朗牛排、菲力牛排、纽约客牛排、雪花牛排。
前三者的脂肪含量分别为 8.3 克 /100 克、10.7 克 /100 克、10.8 克 /100 克,但是雪花牛排的脂肪含量却能高达 23 克 /100 克。
另外,前三种牛排基本都肥瘦较分明,看到肥的不想吃直接切掉便是。
可是雪花牛排的脂肪却藏得深,这种肉生着的时候,白色的脂肪像大理石纹一样均匀分布在瘦肉间,一眼就能看出来;可是煎的过程中白花花的脂肪却能熔化渗入瘦肉中,跟你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能感受到牛排的浓香、柔嫩、多汁,却注意不到它的脂肪。
这些脂肪可都主要是饱和脂肪酸,摄入多了对心脑血管也不友好。要想减少脂肪的摄入,就要少点雪花牛排,它还常常以神户牛排、和牛牛排等名字出现,不妨点餐时跟服务员核实一下。
2
蔬菜沙拉
蔬菜沙拉不是低脂的食材吗?怎么还成了藏脂高手?
蔬菜的确低脂,可沙拉酱高脂,脂肪含量高达 76.5%。
如果 1 份蔬菜沙拉里放 25 克沙拉酱,你还都吃了,全天烹调油更高推荐量的 2/3 就这么轻松下肚了。
让厨师将沙拉酱单独放小碟里,你可以自己决定放多少;或者干脆让对方别用沙拉酱,改成蒜醋汁,做成中式大拌菜,如果厨师乐意。
3
浓汤
很多人都喜欢喝西餐厅的汤,比如南瓜浓汤和蘑菇浓汤。
为什么这两种汤都那么浓香呢?主要是黄油、奶酪、奶油的功劳。营养学里有一句经典的话:越高脂的食物越美味。所以浓香可口的美食都可能藏着多多的脂肪。
浓汤里到底有多少脂肪呢?不同餐厅配方不同,蘑菇浓汤配方感受一下:
蘑菇浓汤配料:口蘑 65 克、奶酪 20 克、黄油 10 克、鲜奶油 55 克、面粉 12 克、盐/鸡粉适量。
天哪,竟然有那么多脂肪!可是为啥脂肪没飘到汤表面呢?
煮汤过程中脂肪可以和水融合在一起,家里煮的排骨汤的乳白色就是脂肪和水融合的结果。南瓜或蘑菇浓汤里,膳食纤维还能吸附一部分脂肪,所以很多脂肪看是看不出来的。
如果喝浓汤一定少喝点,或者干脆点清汤。
4
土豆泥
土豆泥也高脂?不会吧!不就土豆捣成泥,加少许油和盐,怎么会高脂呢?
如果你将土豆捣成泥,加少许油和盐,是做不出西餐厅土豆泥的浓香味儿的,为啥?你没放土豆泥的重要配料黄油、淡奶油。
来源: 约见名医
装懂了这么多年,是时候搞清楚芝士、奶酪、奶油、黄油有啥区别了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经验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装懂”了这么多年,是时候搞清楚芝士、奶酪、奶油、黄油有啥区别了!』
从外国进口的商品,名字都会用中文进行翻译,同一种东西可能有好几种中文名。就食物来说,比如cheese,可以翻译成起司、芝士、奶酪等。那奶油、黄油,它们是不是一种东西?
这些奶制品的营养价值都很高,近些年很多人都用它们来 *** 食物,如果用错了,味道就会差很多,今天我就给大家来科普一下,还不通的朋友快跟我一些学习一下,以后就不会弄错了。
1、奶油和黄油
奶油和黄油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油脂,从本质上说是同一种东西,不过黄油算是奶油的一种。奶油通常指“淡奶油”,脂肪含量在10%以上,形状比较膨松细腻。而黄油由于含有牛奶中80%以上的脂肪,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固体。脂肪含量在99.8%以上的就是无水黄油。
可以看出,奶油和黄油的区别主要是脂肪含量的多少,黄油也是通过稀奶油 *** 的。在 *** ,人们也把黄油叫做牛油,而按照一般人的理解,牛油应该是指从牛肉上提取出来的脂肪。
奶油、黄油一般都可以 *** 面包、蛋糕、饼干等糕点的 *** 。不过,由于黄油的脂肪更高,它还可以用来煎、炒,味道会很香甜。
2、芝士和奶酪
芝士、奶酪、起司等,它们也是同一种东西,都是从cheese翻译过来的,一般也是固体,有芝士碎、芝士片等多种形状,颜色淡黄,有点像黄油,那芝士和黄油是同一种东西吗?
这还真不是哦!
黄油是直接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脂肪,而芝士是用牛奶发酵而成的。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所以奶酪也被称为“奶黄金”,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奶酪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25.7%,脂肪含量小于黄油,只有23.5%。奶酪并不是只有外国才有,它也是中国西北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的传统食品,在 *** 称为奶豆腐,在新疆俗称乳饼,完全干透的干酪又叫奶疙瘩。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虽然都是牛奶制品,但它们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奶油、黄油、芝士的做法,非常简单,全家都爱吃。
一、奥利奥雪媚娘
准备糯米粉 *** 克、玉米淀粉60克、奥利奥饼干1袋、淡奶油400克、牛奶350克、黄油70克、白砂糖150克。
1、奥利奥饼干刮掉夹心,用工具捣碎成碎末。糯米粉、淀粉加入120克白砂糖混合均匀,再放入牛奶搅拌均匀,放进蒸锅里蒸25分钟。
2、再准备一些糯米粉,倒入炒锅里,小火炒成发黄,香味浓郁后关火倒出。黄油提前用温开水隔水融化,倒入蒸好的糯米团里,用手揉均匀,装进保鲜袋,放冰箱冷冻2小时。
3、淡奶油加入30克白砂糖,用打蛋器打发。冷藏好的糯米团分成小剂子,撒上炒熟的糯米粉,擀成小圆片,放入模具中,加入一勺打发的奶油,再放入一系诶奥利奥碎,收口后底部朝下,撒上一些熟糯米粉即可。
二、黄油黑椒口蘑
准备口蘑、黄油、蒜瓣、黑胡椒碎、食盐。
1、口蘑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切成小块。蒜瓣去皮后切末。平底锅放入黄油,加热至融化后放入蒜末,炒成金 *** 后倒入口蘑,小火煎一会儿。
2、等到口蘑渗出很多汁水后就可以关火了,撒上适量食盐、黑胡椒碎,快速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三、芝心红薯丸子
准备红薯、白砂糖、糯米粉、马苏里拉芝士、食用油。
1、红薯洗干净,不用去皮,直接放进锅里,加入清水煮至软烂。取出红薯撕掉外皮,加入适量白砂糖,用工具捣成红薯泥,加入适量糯米粉,和成一个光滑的面团。
2、把红薯糯米团分成一个个的小剂子,搓圆后用拇指在中间戳出一个窝窝,放入一些马苏里拉芝士,然后包好收口,再次搓圆。锅里倒入适量油,烧热后放入芝心红薯丸子,炸至颜色金黄即可出锅。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一起学习,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乳制品你了解多少?在烘焙中怎么使用?来看这篇文章在现代社会,人类的饮食几乎离不开牛奶,无论是呱呱坠地的婴儿,还是年近古稀的老人。起初,牛奶只是牛犊的主食,它的营养丰富,能确保小牛的茁壮成长。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对 *** 的生长发育也非常有帮助。牛奶的口感甘甜而温和,啜饮一口,就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自然风味,以及生命的丰富多彩。
利用不同的生产工艺,牛奶可以被加工成各种乳制品,这样既能改变牛奶的形态与风味,又可以延长牛奶的保存期限。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牛奶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保留下来。
对于烘焙产品而言,乳制品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随便列举一些常见的烘焙食品,比如牛奶吐司、芝士蛋糕、黄油曲奇等, *** 食材中都少不了乳制品的身影。或许是乳制品的独特魅力,注定了它与烘焙食品成为形影不离的搭档。
乳制品种类繁多,可以按照多种方式来分类。依个人的见解,可以将其分为液态乳(纯牛奶、脱脂牛奶)、浓缩乳(奶粉、淡炼乳、甜炼乳)、发酵乳(酸奶、酸奶油、奶酪)、奶油(淡奶油、黄油)等。
各种乳制品
所有乳制品的成分都是相似的,区别在于各个成分的比例不同。所以在烘焙产品中,多数乳制品都拥有几大基础作用,具体到每种乳制品又会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它们分别可以扮演营养剂、乳化剂、稳定剂、抗老化剂等角色。
既然乳制品的成分大同小异,有些乳制品是不是可以互换呢?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每种乳制品在生产时,可能加入了一些额外的成分,或者被赋予了某些特 *** 。在下文中,我会具体分析可以替换的例子,以供你研究和参考。还是那句话,跑步之前先学会走路,掌握各个乳制品的成分与作用,才是你的当务之急。
乳制品分类
牛奶
牛奶是一切乳制品的起源,要了解其它乳制品,就得先从牛奶说起。饲养奶牛其实是一门大学问,地理环境与奶牛品种都会影响到其质量。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地带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荷兰、瑞士等地,这些地处温带的牧场,适合培养出更好的奶牛,产出更优质的牛奶。不过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重视,很多优质的国产奶源也值得我们信赖,更值得我们去支持。
奶牛的品种有娟姗牛、更赛牛、瑞士黄牛、荷兰牛,其中荷兰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黑白花纹奶牛)乳产量更高,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饲养。而像水牛、耗牛的产奶量则低很多,不过它们的乳脂肪含量较高,味道比普通牛奶浓郁。
奶牛
生牛乳指的是直接从成年奶牛的 *** 中挤出,没有经过二次加工的牛奶。为了消除生牛乳中对 *** 有害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要将生牛奶进行杀菌。最常见的杀菌方式就是加热,也就是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法分为高温短时(HTST)和超高温瞬时(UHT)两种,由于温度越高灭菌效果越好,所以采用UHT的 *** 能让牛奶的保质期更长。
刚挤出的生牛奶,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原因是牛奶中的乳脂肪由于重力作用会上升,而下层则是水与其它乳固体,这种现象叫做“乳油分离”。牛奶分层必然会导致口感不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需要将牛奶进行均质化处理,就是通过高压使牛奶从微孔中穿过,迫使乳脂肪块分解成更小的粒子,这样在酪蛋白与卵磷脂等乳化剂的作用下,就能均匀地分布在乳液中。
生牛奶经过杀菌与均质化,就可以作为纯牛奶拿到市面上 *** 了。在这个过程中,牛奶的营养成分并未损失多少。其实通过纯牛奶的包装盒,我们能轻易获取它的成分表,其中水占比例为88%,乳脂肪的比例为3%,蛋白质为3%,碳水化合物(乳糖)为5%,剩下微量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在纯牛奶的基础上,还可以开发出脱脂牛奶、高钙牛奶等产品。
营养成分表
在烘焙食材中,牛奶的地位可能 *** 还高。作为液体原料,它能调节面糊或者面团的黏稠度,拥有 *** 更好的乳化效果;能促进美拉德反应,增加烘焙产品的色泽;为成品带入强烈的奶香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这些特 *** 也是在后续介绍的乳制品中,或多或少所拥有的。
奶粉
奶粉可以说是牛奶的固态版本,那么如何将液体的牛奶转变成颗粒状的奶粉泥?大概的流程是,先蒸发掉牛奶中的部分水分,然后将牛奶雾化喷入高温的空气中,牛奶细滴的多余水分会迅速挥发掉,剩下的乳固体(主要为蛋白质、乳糖、乳脂肪)成分就变成了干燥的颗粒。由于奶粉中的大部分水分已经去除(仅剩3%-5%),它的保存时间就大大延长了。
牛奶成为奶粉后,它就由液体材料变成了固体材料。得益于浓缩的作用,奶粉拥有比牛奶更黄的颜色,更浓郁的奶香味,可以做为甜点中的天然香料来使用。
在烘焙中,牛奶常与奶粉互换使用,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奶粉的优点在于容易保存, *** 价比高。因为几乎不带入水分,加入烘焙产品的方式更灵活。
奶粉
炼乳
炼乳的 *** 过程与奶粉相似,只要将牛奶蒸发掉一定的水分,就能得到这种浓缩乳。如果往浓缩乳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蔗糖,它会变得更加黏稠,尤如糖浆般的质地。因此,市面上的炼乳主要分为淡炼乳(也叫淡奶)和加糖炼乳。淡奶一般用于调制饮品,而炼乳既可以当作蘸酱,也可以作为饮品与烘焙原料。
从成分上看,市售的加糖炼乳含有大约40%的蔗糖,30%的水分,30%的乳固体。在烘焙产品的配方中加入炼乳,一般把它当作糖浆来使用。不过在 *** 面包时,也要将这种“糖浆”含有的水分计入面团的总含水量,避免面团太湿软。
由于含有比例较高的蔗糖、乳糖与乳蛋白,加糖炼乳能让烘焙产品更容易上色,在烘烤时要注意观察成品,以免烤焦。
酸奶
酸奶英文名称为yog *** t,有些地方会音译为优格,它是由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乳酸菌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将这些菌种加入牛奶后,提供40度左右的温度,乳酸菌就会利用牛奶中的乳糖充分发酵,产生酸味强烈的乳酸。这个过程跟酵母发酵面团很相似,当你为菌种提供充足的食物与舒适的环境时,菌种们自然会很愉快地为你打工。
产生乳酸后,牛奶中的PH值下降,也就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增加,正极电荷的增加会导致原本稳定互斥的酪蛋白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的结构,把水分子包围在网内,导致水分无法流动,形成浓稠的质地。
酸奶
为什么市面上有些酸奶很稀呢?按照酸奶的组织形态,可以分为搅拌型酸奶与凝固型酸奶,搅拌型酸奶一般都经过搅拌破碎与稀释,变成半流体状态,这种口感能迎合一部分消费者的喜好。凝固型酸奶则是发酵完成后就直接包装销售,质地浓稠、原汁原味。另外有一些产品叫发酵乳饮品,这种是酸奶加水稀释后的饮料,发酵风味很淡,已经不能称之为酸奶了。
市售的甜酸奶通常含有80%以上的水分,加入了较多的蔗糖与胶体(充当稳定剂与增稠剂)。不同类型的酸奶,含水量有少量的区别,在加入烘焙产品时,要注意水量的计算,尤其是面包。
酸奶油
酸奶油与酸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成分与口感还是有所区别的。酸奶由牛奶发酵而成,而酸奶油则是由稀奶油发酵而成,它的乳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酸奶。从入口的感觉来对比,酸奶油的乳香味更加浓郁。不过酸奶油的脂肪含量高会带来一个问题,脂肪容易氧化产生金属味道,影响到酸奶油的口感,因此它的保存期限比较短。
在国内,酸奶油并不像酸奶一样那么受欢迎。如果不是做烘焙,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种食材,但是它在欧美地区还是比较常见的,用作烘焙原料或者酱汁调料。
奶酪
奶酪英文名称为cheese,又可以按谐音翻译为芝士。奶酪的出现,也许只是缘于人们想把盛产的牛奶,用一种方式浓缩保存起来。人们发现将天然发酸的牛奶中的乳清去除,再加入盐,就能将这种凝乳保存下来。如果凝结作用发生在 *** 的胃(含有凝乳酶)里,这种凝乳的结构更加稳固。
牛奶在乳酸菌与凝乳酶的共同作用下,从互斥变成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将水分锁住无法流动,变成非常黏稠的半固态。 *** 奶酪,除了加入必要的凝乳酶,还要加入盐。盐的作用在于让奶酪中的酪蛋白连接得更加紧密,而且有助于奶酪必要的脱水,这样就能得到最原始的奶酪了。奶酪的加工方式决定了奶酪种类的不同,比如加入不同的菌种、脱水干燥的程度不一样,因此奶酪的质地也会有所不同。
奶酪
奶酪的种类非常多,按照软硬度来分类,奶酪可以分为软质奶酪与硬质奶酪;按照水分含量来分类,则可以分为干酪与半干酪。奶酪的含水量在30%-80%之间,含水量会影响到奶酪的软硬度与保存期限,一般而言水分少的能保存更久一些。
不同的奶酪有不同的用途,比如奶油奶酪常用于 *** 奶酪蛋糕与甜点内馅,马苏里拉奶酪则用于 *** 披萨,切达奶酪片用于汉堡的夹馅,蓝纹奶酪用于当作面包的佐料。
拿一款最常见的奶油奶酪来分析,其中含有水分大约为50%,乳脂肪为33%,蛋白质含量为8%,含有较多的乳化剂,常温下会软化, *** 质与黄油有点类似。软化后的奶油奶酪,可以加入蛋糕面糊或者面包面团中混合均匀,因此它的应用 *** 非常广。
酪乳
酪乳又叫白脱乳,英文名为butter milk,从英文字面来看,这种液体应该与黄油有关。其实它的成分与脱脂牛奶差不多,因为它是由牛奶分离出奶油后,剩下的低脂乳液经过发酵而成的,也就是说它是发酵乳产品(当然也有未发酵的)。
白脱乳可用于 *** 冰淇淋或者烘焙,它的含水量接近牛奶,但质地更稠一些,可以代替牛奶成为烘焙产品中的液体原料,使面糊变稠,并带入一定的发酵风味。
淡奶油
未经加工的鲜牛奶静置一段时间后,乳脂肪会 *** 在表面,将这些乳脂肪捞出来就是鲜奶油,我们也称之为淡奶油。现代工业则是通过分离机器,将牛奶分为稀奶油与脱脂牛奶两个部分。将稀奶油进一步提纯,就可以得到各种乳脂肪含量的淡奶油。
淡奶油加工图
按乳脂肪含量可分为低脂淡奶油与高脂淡奶油,低脂淡奶油的乳脂肪含量在20%-30%左右,高脂淡奶油则在30%-50%左右。低脂淡奶油一般用于料理和咖啡,而高脂淡奶油适合用于打发与烘焙。
现在市面上 *** 的淡奶油,基本都是用于打发的,英文名称whipping cream。淡奶油中一般还会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用于增加乳脂肪的稳定 *** ,提高打发效率。打发淡奶油拥有60%左右的水分,30-40%的乳脂肪。淡奶油的乳化效果非常好,与蛋黄相差无几,可以将黄油与水轻易地乳化在一起。
淡奶油打发靠的就是乳脂肪球相互间的碰撞与连接,在一定范围内,它的乳脂肪含量越高,打发就越容易,状态越稳定。除了影响打发,乳脂肪含量也会影响淡奶油的味道与口感。高脂淡奶油的奶香味更浓,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过于油腻,而脂肪含量多也会带入更多的脂溶 *** 色素,影响裱花蛋糕的颜色。
相比于动物 *** 淡奶油(天然奶油),植物 *** 淡奶油(人造奶油)的打发效果更好。它由植物油氢化而制成,加入多种乳化剂、稳定剂、香精,不但能模拟出天然奶油的质地与味道,而且能保持非常稳定的花纹硬度,又不容易打发过度,对新手打发简直就是零门槛。尽管氢化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日益减少,但在风味与口感上还是不如天然奶油,所以还是要谨慎使用。
黄油
黄油的英文名称为butter,有些地区也会将它叫为奶油,不过为了区分淡奶油,黄油的叫法更易于我们理解。黄油是西餐中最广泛使用的油脂,它是从牛奶中提炼出的乳脂肪,也是一种乳制品。
将淡奶油的大量水分去除,提高乳脂肪含量,就可以得到黄油。经过高度浓缩后,脂肪中的脂溶 *** 色素含量变高,所以呈现出比淡奶油更深的 *** 。
黄油
从成分上看,黄油拥有80%以上的脂肪,低于17%的水,其余为乳固体。在烘焙中,黄油是最常用的油脂,它拥有可塑 *** 、酥脆 *** 、乳霜 *** 等特 *** 。依照不同甜点的做法,有时需要将黄油软化,有时需要打发,而有时则需要融化加入。
黄油的软硬度取决于固态脂肪与液态脂肪的比例,温度较高时,固态脂肪晶体变为液态,从而变软,软化适度就是保持固体与液体乳脂肪的比例。
如果向普通黄油中加入0.5%的食盐,它就变成了有盐黄油。将普通黄油大部分水分去掉,使脂肪含量达到99.9%,我们就称之为无水黄油,这种黄油拥有更高的脂肪含量,熔点较高,而且冷藏也不容易变硬,在 *** 酥皮时表现非常出色。
在欧洲地区,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发酵黄油。发酵黄油比普通黄油增加了一道发酵工序,因此能带入类似于酸奶的发酵风味。在 *** 黄油用量较大的曲奇和黄油蛋糕时,使用发酵黄油能让你的烘焙产品更加讨喜。
乳制品的作用与保存
其实在前文已经写过牛奶的作用,总体来说,大部分乳制品的作用与液体牛奶都是一样的。要了解一种乳制品的作用,要先知道它的成分,这才能从根本上去掌握它。我将乳制品在烘焙产品中的作用总结为以下几点:
之一,增加烘焙色泽。牛奶或乳制品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乳糖,这些成分经过加热后能发生美拉德反应(褐变反应),使烘焙产品更容易上色。
第二,增加牛奶风味。乳制品都含有奶香味、坚果香味。风味物质主要溶解在乳脂肪中,所以脂肪含量高的奶油,香味更加浓郁,而发酵乳还能提供发酵风味。
第三,软化结构。乳蛋白与乳糖能吸收水分,并且在烘烤后保持湿润,而乳脂肪则能起到润滑的作用,这使得用乳制品 *** 的烘焙成品组织比较软。
第四,延缓老化。这个作用在面包中更加明显,与软化结构的原理一样,乳蛋白、乳糖与乳脂肪都能减慢成品中水分的流失速度,从而延缓面包的老化变硬。
第五,乳化剂。牛奶中含有酪蛋白与卵磷脂,这些成分能将水分子与脂肪分子连接在一起,避免面糊产生油水分离的现象。
第六,形成泡沫体。乳脂肪可以通过打发,形成网状结构包裹水分,使液态的奶油变成黏稠状态。乳蛋白同样可以打发形成类似的结构(比如奶泡),或者通过加热后固化,为产品增加支撑强度。
打发奶油
大多数乳制品都要避光、冷藏、密封保存,因为光线会使乳脂肪加快酸败,而常温容易滋生细菌,空气流通则会加速氧化反应。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的纯牛奶,可以在常温下密封保存,而鲜牛奶、淡奶油、黄油、奶酪等,通常要密封冷藏保存。奶粉由于很干燥,可以放在常温下保存,但开封后也要尽快使用完毕。
乳制品之间的转换
纵观所有乳制品,基本上可以分为液体(牛奶、淡奶油)、半固体(酸奶)和固体(奶粉、黄油、奶酪)三种形态。通常我们在家只备有少数乳制品,在 *** 不同的烘焙产品时,当然希望用家里有的产品替换没有的。但并不是所有乳制品之间都能替换,只有一些质地与作用类似的才可以。
在替换之前,要先弄清楚每种乳制品的营养成分,这也方便你对比例的计算。
各种乳制品成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用奶粉替换牛奶。我们知道牛奶的含水量为88%,乳固体含量为12%,所以100克牛奶可以用88克水加12克奶粉代替,直接将奶粉溶解于水中调制成溶液即可,但是这种溶液的乳化 *** 没有纯牛奶好。你会看到奶粉的配料表中有大豆磷脂,它可以防止奶粉兑水后出现乳脂分离的现象。
另一个常见的替换方案是,用黄油与牛奶代替面包配方中的淡奶油。比如做一个吐司用50克淡奶油,我们知道淡奶油的含水量为60%,乳脂肪含量为35%,经过计算得知其中水为30克,乳脂肪为17.5克。因此,可以用33克牛奶与20克黄油来替换,之所以不用水,是因为水不含乳固体,而且乳化 *** 较差。
炼乳也是可以代替的。甜炼乳拥有30%的水,55%的糖(含40%蔗糖与15%乳糖),15%的脂肪与蛋白质。假如配方中使用30克甜炼乳,将它分解为9克水、12克蔗糖、9克乳固体,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10克牛奶、12克砂糖和10克奶粉来替换。这个替换方案虽然尽可能地保持各个成分不变,但实际上炼乳的特有香味、黏稠度、乳化 *** ,很难做到十分还原。
至于其它更多的替换方案,你可以根据上文中写的各个乳制品成分去分析,列出水、乳脂肪、其它乳固体等基本成分,然后根据手头上的原料看看能否得出替换方案。然而,对于追求口感或者完美主义的人来说,还是按照原方的材料来 *** 更好,这样才能确保能完美复刻,不会丢失灵魂。
如果你有更多可行的替换方案,欢迎在下方给我留言,与大家一起讨论,把知识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总结
在人类智慧结晶和大自然的 *** 斧神工之下,牛奶变成了琳琅满目的美味乳制品。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应该向那些牺牲自我、为人类提供美好生活的奶牛致敬。
光是牛奶的生产与加工,就值得深入学习一番。用各种乳制品原料 *** 出不同口味的烘焙产品,更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烘焙师、厨师或美食达人,就要从食材的本质出发,研究不同材料的搭配组合,对成品味道及口感的影响,以及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这样你才能成就自己独特的风格。
最后,为了写出详细的教程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想麻烦你帮我一个小忙,为我点赞、转发和关注我,非常感谢你的支持,我将会继续写出更好的教程作为回报。
参考文献:
《烘焙原理》(第三版)——保拉·菲戈尼
《食物与厨艺》(奶·蛋·鱼·肉)——哈洛德·马基
芝士,奶酪,奶油,黄油……傻傻分不清我是麦田初语,专注烘焙教学与美食分享,让你在面粉鸡蛋的世界中找回自己,快来关注我吧。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翻开菜谱:
这里写着打发奶油
那里写着打发黄油
那里还写着要加入奶油奶酪
……
瞬间懵逼了
这些看上去都差不多啊咋分?
我也经常收到大家的私信留言:
奶油奶酪能不能用芝士片代替?
马苏里拉芝士能不能做蛋糕?
黄油能不能用植物油代替?
芝士,奶酪,奶油,黄油,……
都属于烘焙中的乳制品
*** 的来源都是牛奶
如果实在弄不清楚,
不妨熟记下面的公式
以免再次陷入懵逼状态:
Butter=黄油=牛油
Cream=奶油=稀奶油=淡奶油=忌廉
Cheese=芝士=奶酪=乳酪=起司=起士=干酪
你问为什么起这么多不同的名字
完全是不同的翻译惹的祸啊
表示也很无奈啊~
那么,Cream、Butter和Cheese
又怎样区分呢?
Cream
又称稀奶油。它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鲜奶中脂肪, *** 时通过离心的办法将动物鲜奶中的脂肪分离出来,而剩下的部分就是脱脂奶。“稀奶油”中的脂肪含量一般不会超过50%,通常情况下是12%-38%,脂肪含量越高的“稀奶油”,一般也更浓稠。
稀奶油还有两种衍生物:打发用奶油和半对半奶油。
打发用奶油(whipping cream)
我们常用的铁搭淡奶油、蓝风车淡奶油等等一系列通过打发形成的装饰 *** 奶油。
半对半奶油(half & half)
国内不常见,他是一半牛奶和一半稀奶油混合而成。通常被加到咖啡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自己混合加到咖啡里。
Butter
如果将“稀奶油”进一步脱水浓缩,那么就可以得到Butte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油,或者牛油,也有地方直接音译为“白脱”。其实黄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奶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的奶油严格上应该叫“稀奶油”。因为黄油在“稀奶油”的基础上进一步脱水,使得它的脂肪含量能达到80%以上,色泽也会变成微微的 *** 。
无盐黄油(Unsalted Butter)
指纯天然的黄油,不加任何佐料,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黄油类型。这种黄油有很多用途,可以做蛋糕,做饼干,做面包,还可以煎牛扒,烹饪等等。
有盐黄油(Salted Butter)
有盐黄油是在黄油的 *** 过程中添加了适量的盐,一般用来直接抹在面包上食用,不适合做甜点,可以用来做盐面包卷。
涂抹型黄油(Spreadable Butter)
很常见的一种黄油, *** 过程中会添加一定的植物油,有时候还会添加一些其他的香料。质地柔软,即使是冷藏后也不受影响,一般用于直接涂抹到面包上食用,不适用于烘焙或者烹饪使用。
片状黄油 (Anhydrous butter)
也叫无水黄油,专门用来做牛角包、蛋挞皮等需要开酥的西点的奶油。
好的片状黄油和普通黄油比起来,熔点高,完全不含盐,含水量也会更低,乳脂含量更高能到99.9%(乳脂含量≥99.8%时,就可以称为无水奶油了)
Cheese
Cheese如果按照英语发音直接翻译,那就是“芝士”。当然,我们也能叫它“乳酪”、或者“奶酪”。不同于Cream和Butter,Cheese的主要成分除了鲜奶中的脂肪(约占35%)外,还有约30%的蛋白质和30%的水。
芝士与奶油、黄油的不同在于 *** *** :发酵。这一点倒是和酸奶的 *** 很像,不过芝士的浓度更高。我们常见的芝士有:
Mozzarella 马苏里拉奶酪:披萨切开后的拉丝全靠它
Cream cheese 奶油奶酪:记得拿来做芝士蛋糕
Parmesan 帕玛森奶酪:擦成粉以后做焗饭
Mascarpone 马斯卡彭奶酪:做提拉米苏的必备材料
Cheddar cheese车达奶酪:颜色从白色到浅 *** 不等,味道也有浓有淡
芝士片:夹在面包里做三明治或汉堡包吃,既好吃又方便!
说了这么多,
也不知道大家分清了没呢……
长得差不多,一个叫咖啡,一个却叫可可,它俩有啥区别?涨知识了看到这个话题,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我媳妇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她用樱桃和蚕豆打比喻,让我瞬间明白了咖啡和可可的区别,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喜欢喝绿茶,受爸 *** 影响,喝茶那是很多年的习惯。前几年,因为工作关系,受公司同事的影响,喜欢上了喝咖啡,不过喝的都是一些速溶咖啡,喝了一段时间之后,好像还长胖了,所以,也就不再喝。
因为这个原因,遭到同事的笑话,闲聊之后才知道,他们喝的都是手磨咖啡或者是机磨咖啡,在同事那品尝过几次黑咖啡之后,也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于是也想尝试。
同事正好有个淘汰下来的磨豆工具,送给了我,于是我在网店里购买了一些咖啡豆、手冲壶、滤纸、滤杯。
咖啡收到之后,就好似我媳妇喜欢上烘焙一般,购买了打蛋器、烤箱、黄油、奶酪、糖粉、高筋面粉、蛋糕粉等食材和工具,可是没在家 *** 几次,然后就闲置了,我媳妇给出的理由是,在家做蛋糕真不如去蛋糕店购买划算,在家 *** 花了时间不说,钱还真没有少花。
而我在家手冲咖啡,也遇到了类似的瓶颈,喝惯茶叶的我,原本想换个口味,尝尝黑咖啡的味道,可真当我在家 *** 手冲咖啡的时候,我也感觉麻烦,也可能是同事送给我的磨豆工具不好使用,磨咖啡豆的过程极其痛苦,我媳妇说,要是好用,怎么可能会送给我?
想想也是,折腾了一天,第二天就束之高阁,放了大概一周之后,我刷到了在家 *** 巧克力的美食教程,看着 *** 中的原材料好像就是我刚刚买的咖啡豆,于是,就建议我媳妇使用我购买的咖啡豆,在家 *** 巧克力。
她在家研究了好几天,总算是搞明白了巧克力 *** 的过程,当然她也知道, *** 巧克力是不能使用咖啡豆的,而是需要使用可可豆。
这就有了开头所说的,我媳妇用樱桃和蚕豆打比喻,让我瞬间明白了咖啡和可可的区别。那天陪我媳妇回娘家,闲来无事又想起了这件事,她用手指着不远处的一颗樱桃树告诉我,咖啡树结的果实是浆果,有点类似樱桃,里面含有一对 *** ,这就是咖啡豆,而可可豆是可可树的果实,可可豆就好似蚕豆一般,外面包裹着一层豆荚。
长得差不多,一个叫咖啡,一个却叫可可,它俩有啥区别?下文,我来给大家说说它们俩的具体区别,从品种、外观、口感、用途等方方面面给大家说说它们之间的差别。
大家也可以在那评论区留言,说说您的看法?您是更喜欢喝咖啡了还是更喜欢吃巧克力?在您的心目中,这两种食材,是不是也觉得好像是一种东西?
一、简单介绍一下咖啡豆?
咖啡豆是指用于 *** 咖啡的植物果实,广义地讲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咖啡豆, *** 比卡豆和罗布斯塔豆。咖啡的果实是由两颗椭圆形的 *** 相对组成的。互相衔接的一面为平坦的接面,称为平豆。但也有由一颗圆形 *** 组成的,称为圆豆,其味道并不相同。
咖啡的由来简单来说有这么两种传说,一是牧羊人的故事、二是 *** 僧侣,大家有兴趣可以仔细搜索了解,在此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赘述。
世界上有三大主要咖啡栽培生长地区:非洲、印度尼西亚、中南美洲。因为咖啡豆生长地区的不同,而有味道上的差异,影响味道的因素主要是咖啡树的品种类别、生长的土壤 *** 质、栽培园的气候、海拔、采摘成果的谨慎、以及豆子的处理过程,这些要素因地区而异。
二、简单介绍一下可可豆?
可可豆又可以叫做可可子,长卵圆形坚果的扁平 *** ,含油53-58%,榨出来的可可脂有独特的香味及融化 *** 能。我们国家于19 *** 年引种种植此种树木,可可树的 *** 即为可可豆,一颗果实内有30-50粒 *** ,每粒 *** 外面都附有白色胶质,可以通过发酵去除。可可豆比咖啡豆要大一些,而且比咖啡豆要扁,中间的凹痕比咖啡豆要浅一些,凹痕呈波浪形。
可可豆的产地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约20度以内的区块,可可豆是 *** 巧克力的主要原材料。
三、咖啡豆和可可豆的差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习惯喝咖啡、习惯吃巧克力,同时也会将巧克力融化之后,同咖啡一起饮用,因为在液态的状态下,感觉它们好像是一种东西,实际上咖啡和可可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味道也不一样,下文,我们给大家说说咖啡豆和可可豆之间的差别?
1、首先它们的产地是不一样的,可可原产美洲热带,可以 *** 成饮料巧克力,营养丰富、味醇且香。可可豆是可可树的果实,16世纪可可豆传入欧洲,精炼成可可粉以及巧克力,而且还提炼出了可可脂。
咖啡树是小乔木,是一种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咖啡树的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热带气候是咖啡种植的决定 *** 因素,咖啡只适合生长在热带和 *** 带,南北纬25度之间的地带又叫做咖啡带或者是咖啡产区。
2、可可豆和咖啡豆的形状也是不太一样的,巧克力原名就叫做可可,是可可树结的果实里取出来的 *** ,它是有豆荚的。我们熟知的巧克力就是利用可可豆 *** 成可可粉然后加入糖、牛奶、花生等辅料制成的,和咖啡一点关系都没有。
咖啡树所结的果实的 *** ,外形像豆子,所以才叫做咖啡豆,实际上咖啡浆果的外形同樱桃还是蛮相似的,鲜红色,果肉甜甜的,内含一对 *** ,这个就是咖啡豆。
咖啡豆经过去除果肉、水洗、烘焙等程序之后,就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的咖啡豆,将咖啡豆磨成粉之后,用不同的器具萃取出我们日常饮用的咖啡。
3、咖啡豆同可可豆的生长位置、采摘周期也是不相同的,咖啡豆长在树枝上,一颗咖啡果掰开里面有两瓣咖啡豆,在采摘期上,咖啡树是一年一收成。
可可果是长在树干上的,一颗可可果像橄榄球一样的大小,里面大概有20-70颗不等的可可豆,而且是两年一收成,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是对气候的要求相似。
4、成品的颜值也是完全不同的,从成品豆子的外形来看,咖啡豆的外形要比可可豆“清秀”一些,咖啡豆是光滑的,每一颗同品种的咖啡豆的大小也是一致的,统一有着一条凹痕。
而可可豆就比较“埋汰”,被一层胶质包裹着,凹痕也是非常浅,但是可可豆是实心的,碾碎磨成粉之后,口感醇厚,而咖啡豆是脆的,空心的。
四、为什么咖啡豆做不成巧克力?
简单来给大家说说这个疑问吧,为什么咖啡豆做不成巧克力?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分享如下:
1、做成巧克力的可可豆是含有可可脂的,而咖啡豆里面也是有咖啡脂的,但是同可可脂进行对比,咖啡豆里的咖啡脂熔点非常低,且容易挥发,因此并不能做成像巧克力一样的固体进行存放。
2、相对于可可豆里所含有的可可脂来说,咖啡豆里的咖啡脂含量太少,想要大量提取咖啡脂,不仅需要大量的咖啡豆,而且提取成本也会非常的高。
3、基于以上的两点原因,使用咖啡豆 *** 成巧克力,实际上是非常不经济的一件事情,即使有人生产,其成本也会非常的昂贵,是否没人买的起,也是一个问题?
五、可可豆可以加工成什么?
可可豆可以加工成可可粉,主要用于 *** 巧克力、饮料、冰淇淋和甜点等,大致上可可豆在我的认知层面,好像也都离不开各种巧克力,比如: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等。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可可和咖啡有什么区别?有这么4点不一样的地方,学会一样能看出来,总结如下:
可可豆和咖啡豆的形状也是不太一样的,巧克力原名就叫做可可,是可可树结的果实里取出来的 *** ,它是有豆荚的。我们熟知的巧克力就是利用可可豆 *** 成可可粉然后加入糖、牛奶、花生等辅料制成的,和咖啡一点关系都没有。
咖啡树所结的果实的 *** ,外形像豆子,所以才叫做咖啡豆,实际上咖啡浆果的外形同樱桃还是蛮相似的,鲜红色,果肉甜甜的,内含一对 *** ,这个就是咖啡豆。
咖啡豆经过去除果肉、水洗、烘焙等程序之后,就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的咖啡豆,将咖啡豆磨成粉之后,用不同的器具萃取出我们日常饮用的咖啡。
外国人经常吃的“黄油”,是什么做的?为啥在中国产量不高?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 *** 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
黄油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很少能见到,尤其是对老一辈的人来说,这种“洋玩意”大多是听说过,没见过,更没吃过,很多人好奇“黄油”到底是什么做的?为啥在中国这么“稀少”呢?
其实这和传统的饮食习惯有关系,中国从古至今大规模的牧场都在边塞地区, *** 肉、牛奶等并不是大多数人的主要食物,至今中国人摄入牛奶的均量还是偏低的。
而通过牛奶、羊奶等二次加工的黄油、奶酪等乳制品更是市场比较窄,受众小,产量肯定是不高的。
黄油到底是什么呢?
黄油其实就是从牛奶中所提取出来的脂肪,其中牛奶脂肪占80%,水占15%,牛奶固体占5%,是一种固态油脂,色泽浅黄,口感润滑细腻,奶香味特别浓郁,更直白的来说,黄油其实就是牛奶中的脂肪。
黄油可用于烹饪西式糕点和西餐,煎牛排时加入黄油,能让牛排的味道更馥郁,做糕点时加入黄油,除了能让糕点的味道更香甜,还有开酥的作用,在西式烘焙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黄油的种类
目前根据原料不同,黄油可分为动物黄油和植物黄油。
1、动物黄油
动物黄油是指从牛奶中提取出来的黄油,在凝固状态下,奶香味很淡,随着黄油加热后逐渐融化,奶香味越来越浓郁,直至由固体融化成 *** 的液体,奶香味达到更佳。
2、植物黄油
植物黄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假黄油”,也就是植物油经过部分氢化之后,加入一些食用香精等,从而模仿了黄油的形态和香味,味道闻起来与动物奶油几乎无异,但口感上略微有差别,但对动物黄油不太了解的人来说,仅凭形体和味道几乎分别不出来,但成本要比动物黄油低多了。
植物油经过氢化后可能产生“人 *** 式脂肪酸”比较多,偶尔吃一两次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经常食用可能会对 *** 健康产生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买甜品时会在意其使用的是动物黄油还是物质黄油。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动物黄油还是植物黄油,热量都比较高,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摄入量。
另外黄油还分为无盐黄油和含盐黄油,通常无盐黄油适用于糕点、甜品,味道会更香甜,而含盐黄油则可以直接吃,通常可以抹在面包上、三明治上等,丰富食物的味道。
为什么中国人不爱吃黄油
中国人不爱吃黄油的原因有三:
其一是不适合,我国的烹饪 *** 大多属于高温烹饪,像炸、煎、煸、炒、熘等,而黄油更佳的加热方式是隔水加热融化,不能加热过度,如果用炸、炒、煸等方式烹饪,很容易糊掉、发苦发黑。
其二是需求不大,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不论蔬菜、粮食还是香料都比较丰富,而且中国人擅长烹饪,对各类调料的运用更是出神入化,不管是咸甜口都不需要再加入黄油来增加香味。还有黄油的奶香味非常浓郁,在烹饪中餐时加入会画蛇添足,想象一下,鱼香肉丝中有一股奶香味,炸酱面透着奶香味,怎么看都不搭呢,并且有点黑暗料理的意思。
其三是有替代品,黄油在西式糕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传统中式糕点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开酥神器”,那就是猪油,猪油不仅在中式糕点的作用很大,也适用于各种中式烹饪中,从此看来,猪油比黄油的适用范围更大,人们更习惯用猪油。
目前在我国的新疆和 *** ,有牛奶生产基地,但对国人对黄油的需求量不大,因此动物黄油的产业链并没形成规模,反而是植物黄油在国产黄油中占的比重比较大,动物奶油通常是依靠进口,像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是主要进口国。
每个国家因为生产工艺不同,黄油的含水量、打发过程等情况也不同,而奶香味的浓郁和口感也有差异。想要买到优质的黄油,最直接粗暴的方式就是看 *** ,毕竟一分 *** 一分货,经济情况允许的话,更好买贵一些的,即使这不是更佳的方式,但却是比较放心的。
——老井说——
总的来说,黄油作为近些年舶来品,国人对它的热情还不是很高,也许会偶尔买来尝一尝,但因为种种原因,除了一些西式甜点、烘焙店等常用外,寻常人家几乎不会长期购买食用,而且黄油的热量很高,总体上来说还是脂肪,也要注意适量食用。
简介西餐常用到的黄油、奶油、奶酪的区别及主要用途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今天介绍西餐里经常用到的黄油(Butter)、奶油(Cream)、奶酪(Cheese)的区别及用途。
黄油(Butter)简单的说就是从牛奶中炼制的食用油脂。奶油是在对全脂奶的分离过程中,质量轻的脂肪球上浮,成为奶油。黄油与奶油的更大区别在于成分,黄油的脂肪含量更高。优质黄油色泽浅黄,质地均匀、细腻,切面无水分渗出,气味芬芳。
黄油营养极为丰富,是奶制品之冠。因为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取二斤左右的黄油。西餐里经常用黄油炸鱼,煎牛排,烤面包,涂抹面包吃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很香醇味美,绵甜可口。
奶油常见于咖啡中,在西式甜点中也大量使用。而植物奶油,含有“反式脂肪酸”,有条件的朋友要尽量选择动物奶油。
了解西餐要从了解奶酪开始 ,奶酪(cheese),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是西餐的灵魂,甚至配上红酒直接食用,也别有韵味。
法国人称奶酪为“fro *** ge”,德国人称为“kaese",意大利人称它为“for *** ggio”,西班牙人称它为“queso”,在英语国家中为“cheese”。
10公斤的牛奶可以制成1公斤奶酪,因为 *** 工艺不同,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特色的奶酪。下面简单介绍几款比较著名的奶酪。
法国的比然奶酪(Brie)是法国最著名的奶酪之一,因产于比然地区而得名。1918年被称为“奶酪之王”,响誉全世界。
法国的萨默塞特奶酪(Somerset Brie)吃起来口感温和,如果想要品尝到萨默塞特奶酪的纯正香味,更好买来就马上食用。吃的时候更好搭配蔬菜沙拉、葡萄、或面包一块食用。
意大利坎帕尼亚那布勒斯地方产的马苏里拉奶酪(Mozzarella)是一种淡味奶酪,由水牛乳制成,此奶酪是 *** PIZZA重要原料之一。
帕尔玛奶酪(Parmesan)是一种意大利硬奶酪,经多年陈熟干燥而成,色淡黄,具有强烈的水果味道,帕尔玛奶酪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擦成碎屑,作为意式面食、汤及其他菜肴的调味品,还能制成精美的甜食。意大利人常把大块的帕尔玛奶酪同无花果和梨一起食用,或把它掰成小块,配以开胃酒,当作餐前小点。又因其成熟期较长,所以比其他奶酪更容易被 *** 消化吸收,现已成为世界上更佳的奶酪品种之一。
切达奶酪(Cheddar)是世界上更受欢迎的奶酪之一,产于英国索莫塞特郡车达,历史悠久。是一种硬质全脂牛乳奶酪,口味柔和,质地较软,颜色从白色到浅黄不等,味道也因为储藏时间长短而不同,有的微甜(9个月)、有的味道比较重(24个月)。切达奶酪很容易被融化,所以也被作为调料使用。
希腊产的菲达奶酪(Feta Cheese)是一种以山羊或绵羊奶制成后,在盐水中腌熟的软芝士。世界知名的Feta奶酪,可说已成为羊奶奶酪的代名词,而希腊人平日的餐食,从开胃菜、主菜到点心,几乎皆可见Feta奶酪的踪影。
斯蒂尔顿奶酪(Stilton),最初斯蒂尔顿奶酪的发源地在英国爱尔兰东部的郡,但却在斯蒂尔顿大卖,也因此得名。现在斯蒂尔顿奶酪受到英国法律的保护,只允许在莱斯特郡、诺丁汉郡和德贝郡这三个地方生产。斯蒂尔顿奶酪是世界三大蓝纹奶酪之一,味道比较浓烈。如果你不喜欢酸辣口味的奶酪,那你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对斯蒂尔顿奶酪喜爱得疯狂。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对于爱吃芝士的人来说,这里的“知识”可以改为“芝士”。
芝士在我们日常饮食中随处可见,比如夹在三明治里,用来做意大利面的酱料,做各种拉丝甜点等等,那奶味十足,绵柔香甜的口感,总是让人恋恋不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芝士。
芝士里的小趣事
芝士是世界上最早的加工食品之一,最早起源于中东、中亚和西亚地区。人们最开始是为了保存和携带多余的牛奶,才有了芝士的诞生。后来,大家发现这种经牛奶发酵后的奶味食物还很好吃,从此,芝士就慢慢传播开来。
芝士经牛奶发酵 *** 而成,可以说是高度浓缩的牛奶。每10公斤的牛奶,才能发酵出1公斤左右的芝士。
芝士还有很多其它的名字,比如奶酪、干酪、乳酪等等,说的都是芝士,只是翻译不同而已。
芝士的营养价值
既然芝士是高度浓缩的牛奶,那牛奶里面含有的营养物质,在芝士这里肯定加倍。
芝士在 *** 的过程中,基本排掉了牛奶中的大部分水分,但却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牛奶的营养价值,可以说浓缩的都是精华。
同等重量下,芝士里面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A和B2等营养物质含量,是鲜奶的7-8倍之多,并且经过了发酵的过程,芝士里面含有的蛋白质更容易被 *** 消化吸收。
我们知道补钙要适量摄入奶制品,而芝士是含钙量更高的奶制品。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个成年人每天喝300g左右的牛奶,这个量如果换算成芝士,50g就够了。
*** 人普遍有乳糖不耐受症状,就是喝完牛奶后肚子会不舒服,此时,芝士就是牛奶很好的替代品。因为芝士在加工过程中,已经排掉了大部分乳糖。
两字之差,营养价值却差很多
同样是芝士,如果我们细看包装袋上的说明,就能发现不同。
根据芝士的加工方式,我们可以把芝士分为2种:天然芝士和再制芝士。两者的区别就是天然和再加工之差。
再制芝士并不是由牛奶直接发酵而成,而是把一部分的天然芝士,加入奶油和各种添加剂再加工而成。
从营养和健康角度考虑,我们肯定优选纯天然的。
下次我们去超市买芝士时,一定要仔细看下包装袋上的配料表:
天然芝士:配料表中排在之一位的是牛奶,后面会有各种菌种的名字和调料(如盐),比如像一个芝士的配料表上是这样标的:巴氏杀菌牛奶,食用盐,发酵菌(嗜热链球菌)、凝乳酶,我们就可以判断是天然芝士,买就对了;
再制芝士:配料表一般很长,里面加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有些在包装袋上会注明“再制”二字。
同样是芝士,“天然”和“再制”2字之差,营养价值差了十万八千里,并且再制芝士里面加入了奶油等成分,吃多了还会有肥胖的风险。
芝士、奶油和黄油
有没有朋友对这3样傻傻分不清的,虽然主要成分里都有牛奶,但它们是3样完全不同的食物。
芝士:牛奶经过发酵 *** 而成,呈半固定状;
奶油:也叫忌廉,是把牛奶当中含有的乳脂经过离心技术分离出来,也就相当于把牛奶里的脂肪都提出来了;
黄油:将奶油进一步离心分离,得到了更纯的乳脂。
和芝士不同,奶油和黄油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减肥的朋友,一定要少吃。
懒喵总结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芝士是怎么来的,选购芝士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芝士、奶油和黄油之间的区别。我们平时可以用适量天然芝士代替牛奶来补充营养,但是再制芝士,奶油和黄油,还是少吃为妙。
Hello大家好,我是何小囡,不敢自称什么烘焙大神,只是玩烘焙的时间久一些,摸的烤箱多一些,失败得多一些而已,早些年刚开始玩儿的时候,没什么很多可以参考的文章,也没有什么 *** 教学之类方便的课程可以学,全靠自己摸索,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遇到过,之前也写过几篇烤箱选购和工具选购的文章给大家做参考,有很多朋友评论留言说想看材料的推荐,那篇文章在路上了。。
这篇黄油的对比评测是我计划已久的文章,还是我太拖拉,一直到618前几天才7788的做完了,没想到赶到正好618来发了,也好,给各位囤货 *** 一个参考吧
黄油的简单介绍
黄油到底是什么英文Butter,注意看英文标识就一定不会错,不要与淡奶油、奶酪搞混了,黄油来自于牛奶提取,是淡奶油(稀奶油)加工而成的,黄油约含脂肪(80%~82%)、水分(15.6%~17.6%),如果我们在家里自己打发淡奶油,打过了,不用怕浪费,可以自制手工黄油了,淡奶油脱掉一部分水分,就是黄油,黄油是固态的油脂,所以温度低会凝固成固态,温度高会化液态
西式烹饪用途很广泛,比如煎牛排、羊排,做意面,煎蔬菜,抹面包片等,当然烘焙也是离不开它的,比如曲奇,面包,玛德琳,黄油蛋糕,酥皮面包等甜点的 *** 它都是重要的参与者
黄油保存很简单,-9度以下是比较理想的环境,想长期保存的话,用家庭真空机,抽真空,放冷冻室就行了,短期的话,放冷藏室就可以,用的时候拿出来分切成需要的份量,剩下的用保鲜盒装好或者用锡纸裹好再装自封袋,放回冰箱冷藏,切割下来的软化了使用,不要把一整块都软化了,开封后放冷藏的黄油尽快用完
有盐无盐,发酵未发酵?初入坑的小伙伴会觉得一个小小的黄油都有这么多的分类,头好晕,其实很简单啦,有盐就是加了盐的黄油,比较适合抹面包或者夹面包片吃,带咸味,而无盐黄油就是不含盐的了,比较适合做普通烘焙,发酵黄油就是发酵过的,质地比较软,带发酵风味,未发酵的质地硬一点点,不带发酵味道,所以如果日常做普通烘焙使用无盐发酵或者无盐未发酵都可以,如果做起酥类需要黄油硬一些所以不能用发酵黄油,要用未发酵的普通黄油
品牌选购及基本参数
品牌介绍前面说了那么多,终于到今天的主题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市面上那么多黄油,到底哪款更好呢?首先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讲的黄油都指的是动物黄油,就是从牛奶中提炼的,植物黄油含反式脂肪酸,不建议使用,这里也不多讲
选购黄油最重要的是看产地,基本上产地好,黄油也不会差,我同一天在天猫拍下了这7个牌子,他们分别是新西兰安佳、法国总统、荷兰乐荷有机、法国伊尼斯、法国爱乐薇、beill *** ire手工冰黄油、法国庞普乐
以下品牌介绍来自于百度
荷兰乐荷有机黄油:荷兰是优质荷斯坦奶牛的故乡,全球每10头奶牛中,就有8头是荷斯坦奶牛。在有机牧场中,奶牛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有助于其能量物质和营养物质的转换,提高奶质。 有机奶牛不允许使用激素和催乳剂来提高奶量,在饲养过程中也采用更科学的自然措施使得奶牛保持健康 2009年,乐荷在Zeewolde地区建造了一个全新的高科技奶制品工厂,2011年,进入中国并启用中文商标“乐荷”,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尊贵的饮食享受。这款黄油我是之一次购买,但是乐荷的牛奶买过多次了,主打有机,乐荷的牛奶奶味较重较纯,我做冰激凌比较喜欢用它
法国爱乐薇:爱乐薇品牌发源于法国诺曼底,一个充满异域风情,且因其广袤的牧场以及出产高品质牛奶而盛名的地方。 品牌诞生于Elle河与Vire河冲击形成的平原地 带,其品牌名称Elle & Vire 也由此而来。自从1945年品牌诞生以来,爱乐薇就一直拥有一批技艺精湛的农场主为其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我使用爱乐薇的淡奶油相对来说比较多,奶味浓郁轻薄,不腻
法国伊斯尼:“伊斯尼·圣米尔”公司位于法国诺曼底大区的伊斯尼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当地优质的牧场,为奶牛提供了良好的食物链。
“伊斯尼”地区更是因其肥沃湿润,富含矿物盐,碘等微量元素的土壤而闻名于世,神奇的土壤培养了营养价值极高的牧草,所以,该地区出产的牛奶和奶制品品质优良,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伊斯尼的黄油我以前也用过,但是印象不深,这次就一起让他一起参与评测了
beill *** ire黄油:一款手工黄油,有多个口味比如海盐、黑胡椒等比较适合抹面包直接吃,也没有找到品牌介绍,觉得最近比较火,想入手试试看
新西兰安佳:新西兰是著名的好牛奶产地,安佳也是国内应该最知名的黄油品牌了吧,每一个烘焙入坑基本上都会选择安佳作为那块启蒙黄油,我也不例外,购买安佳注意之一不要买分装的,第 *** 意正规渠道购买,尽量避免假货,假货实在太多了
法国总统:总统是我用的最多的黄油品牌了,香气迷人,品种很多,品质稳定
法国庞普乐:一款法国经过了AOP欧盟认证的黄油,没有找到品牌介绍
我们先来看看 *** 方面的对比,下图是我的购买截图,其中乐荷是3块打包卖的,其他都是一块
根据克重换算了一下 *** ,乐荷 *** g每块,0.252元每克,爱乐薇 *** g每块,0.136每克,伊斯尼 *** g每块,0.143元每克,beill *** ire125g每块,0.36每克,安佳227g每块,0.162元每克,总统200g每块,0.2元每克,庞普乐 *** g每块,0.135元每克,其中更便宜的是爱乐薇和庞普乐,都在0.13元每克左右,最贵的是beill *** ire手工冰激凌黄油,每克要0.36元了,看起来乐荷也挺贵的,毕竟是有机黄油也能原谅,我截图的时候还看到现在有618的活动133三块了,这样算的话就只要0.177元每克,只比安佳略贵,比总统便宜了
成分一起来看看,其中爱乐薇、伊斯尼、总统、庞普乐是发酵黄油,乐荷、beill *** ire和安佳是普通黄油,首先都是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所以大家放心买,组成部分都是5种,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到手之后惯例先看看日期,乐荷是730天质保到22年3月9日,爱乐薇一年保质期是到20年12月18日,伊斯尼一年保质期到20年12月13日,beill *** ire一年保质期到2021年4月9日,安佳到2021年9月9日,总统一年保质期到21年1月30日,庞普乐一年到2020年12月28日,根据黄油的保质期推算,最新鲜的是乐荷、beill *** ire、安佳和总统,都是今年的货,另外3个也不是太差,是去年底的产品
小结:直接看表格,更便宜的是爱乐薇和庞普乐,最贵的是beill *** ire手工黄油,新鲜度来说都不错,这一局不分高下
*** 及开包状态对比
因为黄油的品质与剩余的保质期,到手的状态都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现在接近30度的天气,卖家对黄油的动销管理,库存保管和物流运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虽然说黄油本身的品质和物流无关,但是到我们手上的品质,却和国内的 *** 商、物流是息息相关的,再好的黄油,到手的时候,包装稀烂,快化成水,品质也没法好了,我们就从 *** 感受说起吧,下图是到手的样子
拆开真空袋和外包装之后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7个品牌都是用白色泡沫箱带冰袋发货的,看了上面的合影,应该已经知道 *** 的情况了。。我就按照 *** 的状态排序吧
状态更好的,是荷兰乐荷有机黄油,非常重视包装和运输,顺丰冷链运输发货,三块黄油放了三个大顺丰冰袋,到手的时候,每块黄油都散发着冷气
自带一个塑料外壳硬包装,应该是避免压变形设计的
打开包装之后完全完好,丝毫也没有变形,还是棱角分明的
然后就是爱乐薇了,爱乐薇用的小冰袋,到手有一点点软了,但是总体来说还好,看包装也知道,整体还是圆柱形的,几乎没有变形,有真空包装
拆开之后也没有变形,没有漏油的现象,整体情况都很好
伊斯尼,嗯,到手已经常温了,其实可能也是有真空包装的,只是我收到的时候已经漏气了,是一个密封袋装着而已,整体变形,一头大一头小。。但是好在没有漏油,整体也没有软
打开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一边大一边小的变形了,旁边纸上的黄油碎块是黄油融化之后再冻起来造成的
beill *** ire *** ire手工黄油,这个我是之一次买,顺丰,冰袋大,抽了真空包装,到手略有回温,有点软,里面有点轻微漏油和变形
打开之后的状态和伊斯尼几乎是一致的
安佳到手就不太好了,大概是因为冰袋太小的缘故,嗯,已经回温,变形,略有漏油
打开之后,也很惨了,纸上的碎黄油也是化油之后再次冻上形成的
总统,我最常用的黄油之一,这次真的,太失望了,到手基本上都是化得不成样子,看包装就知道,冰袋太小了,而且冰袋全漏了,拿出来粘我一手的冰袋内容物,那感受简直不可描述,虽然裹了一个保鲜膜,但是也没有用,漏液+漏油,惨不忍睹,整个保鲜膜都是一团糟,下图用掉了我2张厨房纸巾擦干净。。
包装看起来非常旧,磨损很严重,我严重怀疑它经历了不少磨难才能到我手里
打开之后,我一手的油,非常非常难受
当然最惨的还是要数庞普乐了,整体全部回温,变形,漏油严重,没有任何保护包装。。惨!
可以看到已经完全漏油了,然后一头大一头小,完全变形
大家都知道黄油的长期保存是需要冷冻的,短时间保存也需要冷藏,所以如果物流不好,体验不佳是很影响黄油品质的,就像本身应该是硬邦邦的冻品收 *** 全部化冰一样,如果是京东购物的话,我就直接点退货退款了。。7款黄油开包图如下
小结:包装更好的毫无疑问是乐荷,其次是爱乐薇,这两个牌子基本上毫发无损,从伊斯尼开始到庞普乐基本上是化的程度差异了,整体都是很不好的的,当然伊斯尼和beill *** ire因为带了真空包装,多少还是好一点,安佳和总统是用保鲜膜包的,也很差,庞普乐毫无保护,直接流油了
黄油状态对比
颜色对比黄油的色泽对于黄油的品质来说还挺重要的,夏天吃草比较多的奶牛产奶提炼的会偏黄一点点,冬天奶牛吃草较少,产奶提炼的黄油就偏白一些,偏白色的黄油比较适合做奶油霜,而偏 *** 的是来自于β胡萝卜素,所以营养价值会更高
从 *** 上可能很难分辨颜色,但是我肉眼看起来还是蛮直观的
这7款黄油就颜色上来看从偏 *** 到偏白色的排名依次:最偏黄的伊斯尼>乐荷=庞普乐>安佳=beill *** ire *** ire>爱乐薇=总统,伊斯尼最黄,爱乐薇和总统差不多,最白
香气和口感对比黄油烘焙或者夹面包片之后都会影响黄油本身的气味和口感,我们就摈弃这些烘焙后的感受,直接来看纯黄油的口感吧,口感方面的测试我自己品尝了,还给 *** 做了个众测,但是 *** 对纯黄油的口感不太熟悉,所以大多数人尝不出区别,没法参考了
一号选手乐荷淡淡的奶香,有明显的奶味,无明显的油脂味,比较清淡的口感,二号选手爱乐薇有香味,奶味很淡,几乎尝不出来,有一股有点奇怪的回味,无法表述,也没有明显的油脂味,口感较清淡;三号选手伊斯尼,香气比较浓郁,入口味道有点奇怪,回味有奶味,有一点油脂味,四号选手beill *** ire淡淡的香气,无奶味,无油脂味,口感是很淡的,没有其他味道;五号选手安佳,香气很淡,无奶味,有明显的油脂味;六号选手总统,香气比较浓,入口无奶味,也没有油脂味;七号选手庞普乐香气很淡,无奶味,一点点油脂味几乎吃不出
冷藏软硬度先看最常见的黄油用法抹面包片,夹小餐包时的运用,冷藏后切片的软硬度比较吧,以下gif均没有调速,可以看得很直观,黄油均在同一个冰箱冷藏过夜,切一块拿一块
一号选手乐荷软硬度比较适中,黄油切的时候会随刀型变化
二号选手爱乐薇切起来就明显比较硬了,黄油完全不会随刀变形,而且在最后切下的时候是断裂状的
三号选手伊斯尼,明显可以看到伊斯尼也是较硬的,最后部分也是直接切下,完全没有随刀软的样子,看起来硬度比爱乐薇略软一点点
四号选手beill *** ire软硬度和乐荷看起来差不多
五号选手安佳,安佳看起来也是比较硬的,黄油切好之后,完全不粘刀,这块大概是最硬的
六号选手总统看起来也偏硬,但是比安佳软一些,切下的黄油会粘刀
七号选手庞普乐也是软硬适中的,跟乐荷差不多
冷藏拿出切片,是我们抹面包片,夹小餐包最常用的做法,切片软硬度上来看,乐荷、beill *** ire和庞普乐都是软硬适中的,爱乐薇、伊斯尼和总统偏硬,安佳是比较硬的,如果想配面包片吃,建议选乐荷、beill *** ire和庞普乐比较适合一些,拿出来切片稍微放一下就能抹了,不想抹,夹着吃也很棒啊
软化速度如果做烘焙的话,基本上黄油都需要先软化,黄油在28度的室温中比较容易软化,34度的温度就会让黄油软化比较厉害了,我这边开空调室温26.8度,使用相同克重的黄油25g,十分钟后,我们来看7个黄油软化的情况
一号选手乐荷,软化效果是挺不错的
二号选手爱乐薇比乐荷硬一点,效果也不错
三号选手伊斯尼比刚刚的爱乐薇要软一些
四号选手beill *** ire,这个不愧是手工冰激凌黄油啊,真的很软,是最软的一款了
五号选手安佳,安佳的软化效果不好,挺硬的,要用很大力,而且按下去的地方不能直接塌陷,力大了会打滑
六号选手总统软化效果也不太好,比安佳软一些,但是比其他牌子的都要硬,用蛮大力按的
七号选手庞普乐,被我轻轻一按就断开了,实际上感觉比乐荷要稍微硬一点点
软化后软硬度排序是beill *** ire最软>乐荷>庞普乐>伊尼斯>爱乐薇>总统>安佳最硬,也就是说beill *** ire软化最快,而安佳软化最慢
融化后的状态黄油融化之后,会有白色的小颗粒悬浮在油脂里面很多人不知道那个白色的小颗粒是什么,这里我就做个小科普,那个悬浮在黄油中白色的小颗粒是蛋白质和乳脂肪,是黄油内的营养成分,小颗粒越多的,说明蛋白质和乳脂肪含量也越高,这个看起来很直观的,我也做了一个隔水融化,给大家看看结果(点击看大图)
白色颗粒最多的是乐荷,其次是总统和爱乐薇也有一点点白色颗粒跟乐荷比较少很多,然后是庞普乐,也能看到少量白色颗粒,其他三种伊斯尼、beill *** ire、安佳是完全看不到白色颗粒的,说明乐荷黄油是蛋白质和乳脂肪含量更高的,其次是总统和爱乐薇
小结:这一局中乐荷、总统和爱乐薇的表现比较突出,乐荷作为普通非发酵黄油,颜色仅次于发酵的伊斯尼,排第二,奶味上乐荷是最重的,香味上总统排之一,冷藏切片软硬度和软化速度上乐荷也表现突出,融化之后,蛋白质含量乐荷更高,总统和爱乐薇其次
黄油烘焙对比
刚刚看完了黄油在烘焙之前的各种状态,我们再来看看黄油在烘焙中和烘焙后的状态对比如何呢
打发时间和蓬松度黄油如果用来做曲奇,自然是需要打发的,在刚刚的软化试验结束之后,我使用7份25g软化好的黄油加10g糖粉用手持电动打蛋器打发1分钟,看看打发的状态如何,从左到右分别是乐荷、爱乐薇、伊斯尼、beill *** ire、安佳、总统、庞普乐,点击看大图
打发之后体积的变化上来说体积更大的是安佳,然后是乐荷和庞普乐,爱乐薇、伊尼斯和总统看起来体积变化差不多,变化最小的应该数beill *** ire了
打发之后颜色的变化来看,最黄的是安佳,乐荷和总统的色泽差不多,都是偏 *** ,爱乐薇、伊尼斯、beill *** ire和庞普乐都是偏白色,其中最白的是beill *** ire,如果是做奶油霜,使用beill *** ire是最适合的,但是感觉有点奢侈啊,0.36一克的 *** 还是挺贵的,更好还是抹面包片儿直接吃吧
加入面粉后的细腻度打发之后的黄油,我使用同样一个方子,筛入粉再拌匀之后来看看面粉的细腻度,整体来说不管是我拌匀的感受还是 *** 展示的效果,我觉得7款黄油拌匀之后的细腻度都是差不多的,都很细腻,这方面几乎没有差别
然后我们全部装袋起来,准备挤出来看看
因为是一模一样的方子,所有黄油、粉和液体的克重也完全相同,全部挤出来,刚好一烤盘
每一种面糊我挤了两种花纹,理论上来说因为材料克重完全一样,温度时间也一致,所以纹路也应该是一致的,但挤出来的花纹却差异很大,只能解释为不同品牌的黄油和干粉的融合度不同了
花纹更好的是之一个乐荷和最后一个庞普乐,这两个都是几乎完全没有锯齿状,融合度刚刚好,其次是第六个总统,也几乎没有锯齿,然后是第二个爱乐薇,有一些小锯齿,最差的是第四个beill *** ire基本上无法挤出形状,勉强挤出来断断续续的,第三个和第五个伊尼斯和安佳也是很多的锯齿,只是比第四个beill *** ire稍微好一点点
高温后的香气黄油在烘焙之前的香气我们刚刚已经说过了,高温烘焙会让黄油发生变化,同样170度10分钟+130度20分钟烘焙出饼干成品后,我仔细闻了单块饼干的香味,排序如下,有淡淡香味的之一梯队是乐荷、爱乐薇和伊斯尼,非常非常淡香味的第二梯队是总统,完全闻不到香味的是beill *** ire,安佳和庞普乐
蓬松度方面,看看小花造型的 *** ,实际上蓬松度都很不错,但是口感会有一点差异
曲奇饼干烘烤完成之后,我自己和5个 *** 品尝了一下,我记录下来了品尝的结果,因为 *** 对曲奇饼干的口感不熟悉,吃不出太大的区别,所以以我的口感为准, *** 的做参考
我的口感
酥脆度方面:比较酥的是乐荷、爱乐薇、beill *** ire和庞普乐,口感偏脆的是伊斯尼、安佳和总统
奶香味方面:有明显奶味的是乐荷,更淡奶味的是爱乐薇和beill *** ire,完全吃不出奶味的是伊斯尼、安佳、总统和庞普乐
*** 甲
有明显奶味的是乐荷,庞普乐也有点奶味,其他几个差不多,乐荷有点香味,其他几个差不多,酥脆度更好的是乐荷、总统和庞普乐,其他几个觉得有干
*** 乙
乐荷奶味最重,安佳无奶味,其他几个都有淡淡的奶味,香味方面比较突出的是乐荷、安佳、总统和庞普乐,其他几个差不多,酥脆度方面乐荷、beill *** ire、安佳、庞普乐都比较酥,伊斯尼比较干,爱乐薇比较硬
*** 丙
乐荷更好吃,奶味最重的是乐荷,其次是爱乐薇、伊斯尼和总统、庞普乐,奶味基本上吃不出的是beill *** ire和安佳,香味除了爱乐薇和伊斯尼,其他几个差不多,酥脆度方面最酥的是伊斯尼,其他几个差不多
*** 丁
奶味乐荷和beill *** ire、安佳、庞普乐都比较明显,其他几个没有奶味,香气方面伊斯尼、beill *** ire、总统比较香,其他几个香味很淡,酥脆度方面差不多吃不出来
*** 卯
总统的更好吃,奶味方面乐荷、伊尼斯、安佳、庞普乐都有奶味,其他几个很淡,吃不太出来,香气方面乐荷、爱乐薇、beill *** ire有香气,安佳、总统和庞普乐香气很淡,伊斯尼没香气,酥脆度方面乐荷、安佳和庞普乐比较酥,爱乐薇和beill *** ire比较干,伊斯尼比较硬
小结:这一局看来,打发蓬松度和加入面粉的细腻度都差别不大,花纹状态更好是乐荷和庞普乐干粉和黄油融合很好,beill *** ire觉得基本上还是比较适合直接吃吧,做曲奇不太适合它,经过高温后的香气跟直接吃还是有些变化的,蓬松度来说,几款差不多,奶味比较明显的依旧是乐荷,这与 *** 常使用总统时的感受还是有些差异的,要么是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要么就是因为总统发酵黄油卷的味道比黄油块更好,我用卷多一些
最后的总结
首先要明确你买黄油是做什么用的,如果是以抹面包片为主,我觉得乐荷和beill *** ire都很适合你,软硬适中,奶味和风味都很足,乐荷是有机的比较健康,宝宝吃很适合,beill *** ire是手工的,也无添加,如果你是用来打发做奶油霜的,除了伊斯尼,其他都可以,伊斯尼太黄了,不太适合,如果你日常用来做烘焙,起酥类的面包注意不要选发酵黄油,具体到这七款中爱乐薇、伊斯尼、总统、庞普乐这几种都不适合,乐荷、beill *** ire、安佳都可以,其他普通的面包和蛋糕,我偏向选择奶味重和香味足的乐荷和总统,但是总统的 *** 价比在对比中显得略低了,爱乐薇其实也挺不错的,安佳虽然可能销量更大,但各项指标来看表现都实在太一般了,自己吃或者给宝宝吃就都不推荐了,庞普乐还是比较小众,加上各方面指标也比较一般,也不推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