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最热的一段时期,我们的先民通常称之为“三伏”。
按照规定,一伏为10天,头伏、二伏、三伏,有些年份的中伏为20天,所以每年的“三伏”或为30天,或为40天。
“三伏”的计算是这样的:初伏的之一日,为自夏至日起的第三个庚日;三伏的之一日,为立秋日起的之一个庚日。
这里的庚日,是干支记法,干支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的顺序是反复循环的,十天一循环。由于一年的天数,不是十的整倍数,故某年某月某日为庚日,而下年的同一日就不会是庚日了。这就造成夏至日起的第三个庚日及立秋日起的之一个庚日,均为不确定日,前后变化在十日之内。计算得知,每年头伏的之一日,在7月11日至21日之间,末伏的之一日,在8月7日至17日之间。
由于三伏日的不确定 *** ,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自己去推算,因为不太知道干支记日法,所以要想知道“三伏”是哪天,自然就去查日历或问他人了。
一伏为10天
一伏都是十天
一伏为十天,三伏为三十天。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