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野鲮是从泰国引进的"洋鱼",因此,又叫泰国鲮,模样长得九分像草鱼。全身鲮甲略带诸红鱼,有的带青色。要看养在什么水质里。泰国鲮鱼生 *** 胆小。但力大无比, *** 较凶猛。
它喜温怕冷,所以主要分布在南方两广地区,食谱广而活动范围宽,爱成群结束队在水中下层四处游弋寻食。食欲旺盛而食 *** 广泛,对饵料要求不怎么严格,吃粮食类素饵,也吃蚯蚓、小虾等。全年四季都可以钓,但在我们南方旺季是夏末冬初这段时间。
在南宁常用小鸡饲料加鲤鱼 *** 酒来施钓。还有用南北鲮鱼加速功商品饵的,再加点虾粉。这种鱼食 *** 粗广,嘴巴下至,吃饵时先用嘴拱,所以还得加一点拉丝粉。不让饵料在之一时间被鱼拱散脱钩。更好的还是饵料里加入地瓜粉为最适口。
钓泰鲮时既兴奋又担心,真害怕鱼竿折了。它常常会把竿拉得成了U型,尤其是鱼往水 *** 跑发力时,要是没挂失手绳,就会特别容易跑鱼。
泰鲮一旦被钩中鱼嘴后。常用的姿态就是在你起竿的那一瞬间。突然跃出水面。接着就是左右冲击。搞得很多钓友常常断主线。是钓水底鱼的一种非常好玩且很过瘾的一种鱼种。
相比较于泰鲮,麦鲮和土鲮中钩后的表现是不同的:泰国是瞬间猛窜,爆发力奇强,常常跃出水面。麦鲮是转圈圈,耐力奇好,你累它不累。土鲮是游速奇快,竿线嗡嗡响。
这三种鲮鱼中,泰鲮肉质粗,味道一般。南宁人常用鱼肉来做鱼丸吃。常做的就是南瓜花鲮鱼丸汤。
广西更好钓的鱼就是鲮鱼了,数量多,手感好。其中又分为土鲮和泰鲮:土鲮生长周期慢(一年一两),大多在1斤左右,但因肉质鲜美,是 *** 生鱼片和鱼丸、鱼饺的上等食材,泰鲮又叫野鲮手感特别猛,南宁叫泰国 *** 或野 *** ,玉林叫野狗,这种鱼生长快,力大无穷,中钩后猛往前冲不回头,7-8斤左右的最多,一不小心断线断竿是经常的事,20多米的护竿绳一下扯到头,泰国 *** 又不好吃,又伤竿,黑坑回收才是2块一斤,反正我们一帮是不喜欢钓它!
泰鲮
很多人都知道鲮鱼的力道很猛,通常一斤的鲮鱼相当于3斤鲤鱼,中鱼的瞬间把鱼线拉得呼呼作响,十分过瘾,但是想钓到鲮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掌握一定的 *** 。
土鲮
1、鲮鱼到底爱吃啥味道
诱饵是必备的,通常是微腥鸡、鸭饲料、旧饵等。钓饵可利用市场专用饵,例如速功2#20%+南北鲮30%+超诱20%+赤尾青30%。关键开好饵,适合当地钓点,充分吸水后搓至柔软似耳垂,钓前应再次重视诱鱼,大饵连续抖几竿。大窝中再造中心窝。
鲮鱼是杂食,一般来说小的鲮鱼偏腥香,大的鲮鱼还是偏香,饵料状态的建议是,大、散、软、物化要好,但到底后,钩子上一定有适量残留。
2、鲮鱼爱住哪
鲮鱼像流浪汉,但是喜欢群居,一来就是一群,基本没有独自行动。它们喜欢在近岸石头比较多的水域寻找食物,其次是沙底的地方。近岸浅水的石头由于容易吸收阳光,也就容易繁殖出青苔,比较适合体形够小的鲮鱼进食。而斤及以上的土鲮则喜欢在有石头岸边的深水区寻找食物。
3、线组搭配
1.5主线,1号子线,7号袖,如碰到鱼群狂拉换:2.5主、0.4防咬直接飞鱼、不让它在水中窜来窜去的乱窝。子线长度很讲究,广东流行超短子线5公分编织线的配置,因为鲮鱼上钩喜欢蹦跶,长子线特别爱绕,短编织线又耐磨也利索。
4、漂相
那叫一个乱,但这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基本土鲮喜欢送漂,因为它的嘴型天包地,于是乎,吃不进去漂就乱。这个时候各种灵顿说法就出来了,顿可以钓跑铅、钓铅到底都有机会中鱼(吃死口);钓灵可以钓到离底甚至拉浮钓离底30cm都有机会中鱼。个人觉得调漂没有固定的选择,只要能抓到正口(钩中嘴)就行,钓得越灵上鱼速度也就越快。个人熟悉方式就好。
钓土鲮,勤起竿续窝是必要的。总之就是土鲮不挑食、力气大、还喜欢陪你玩,但是,连杆时候的爽快不是鲫鱼等能 *** ,也就大罗非可以拼了,绝对的钓友真 *** 。中鱼后冲力十足,民间钓鱼佬形容:一斤鲮鱼三斤鲤鱼,这样的形容就不难想像中鱼时的手感了。要是,中泰鲮你绝对没机会抬起竿来,2.0以下的尼龙子线就算放失手绳也戏份不大。我们广西玉林兴业钓友们很喜欢到马坡水库钓这种鱼。
?
鲮鲤
拼音Línɡ Lǐ
别名石鲮(《临海异物志》),龙鲤(郭璞《江赋》),鳞鲤(《本草图经》),石鲮鱼(《纲目》)。
出处《别录》
来源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肉或全体。全年均可捕捉。遇着时撒泥砂于其身上,或使猎犬到洞穴寻找。鲮鲤见狗或被撒上泥砂,即蜷缩成团,此时极易捕捉。
原形态体形狭长,成兽体长差异很大,由50~100厘米。头呈圆锥形。吻尖,舌细长,无齿。耳小。尾扁平而长,尾背略隆起。前肢略长于后肢,各具五趾,有坚而锐利的爪。从头、背、体侧至尾端均被以覆瓦状排列的硬角质鳞片,鳞片黑褐色或灰褐色,鳞片间杂有稀毛;背鳞阔菱形;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眩鳞片呈盾状, *** 有龙骨状突起;尾,侧鳞片星折合状。下颔、两颊、眼、耳部过胸腹部至尾基部无鳞片而被稀疏的棕色硬毛。雌兽 *** 有 *** 2对。
栖于丘陵或树木潮湿地带,掘洞穴居。夜出觅食,食物主要为白蚁、黑蚁。也食蜜蜂等昆虫。能爬树游水。受敌时踡成一团。常雌雄 *** 。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 *** 、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 味《纲目》:"甘涩,温;有毒。"
功能主治《医林纂要》:"杀虫,行血,攻坚散瘀,治痹通经。"
复方治 *** 风:活鲮鲤一个,拣更大者。用生桐油一斤(小者桐油半斤),先用雄黄末一钱,没 *** 末七分,黄枪末一两,共搅入生桐油使匀。将鲮鲤架起,下用炭火熏灼,使其口渴,即能张口,然后将 *** 末和油灌入口内,不吃再烘,以油吃完为度,再加大火,将鲮鲤炙酥,研为细末。另加百草霜一两,共研细,入瓷瓶内,封紧不可泄气。每用五钱,以烧酒调服,上用棉被重盏卧一时许,候满身汗出,隔一日再如法服五钱。复后七、八日,身面如蛇壳脱皮。(《串雅内编》)
摘录《中 *** 大辞典》
现在有很多人爱好钓鱼,不仅是一些“有钱有闲”的中年人迷上钓鱼,也有一部分年轻人爱上钓鱼,迷恋钓鱼。其实,钓鱼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有氧运动,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以缓解工作压力,调养身心。
然而肯定有一部分人对钓鱼人很不理解,无法想象呆坐在河边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甚至一条小鱼也没钓到,很闷很无聊。是啊,不喜欢钓鱼的人肯定无法体会到钓鱼带来的乐趣,也不可能享受到钓鱼带来的快乐和心情愉悦的感觉。如果要让一个不爱钓鱼的人尝到钓鱼的乐趣,那么在每年春末夏初的时候,带他南方的江河边钓鱼,他肯定来了兴趣,甚至会说“原来钓鱼这么好玩”,说不定立即就迷上钓鱼呢。
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十多年前,对钓鱼没有一点兴趣的,周末刚好没事做时被几个老哥老叔带去河边钓鱼,没想到钓获一大桶鱼回来后,搞了个“全鱼宴”,邀来亲朋好友,在几件啤酒和老哥们的赞赏、诱导下,立即投身到钓鱼爱好者行列中……
之一次上手的就是石鲮鱼。我们当地人习惯叫它“提鱼”,属于野生小种鱼类,一般体长15——25厘米,分布在珠江流域的云南、广西、广东及海南等江河中。石鲮鱼栖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河流内,属于底层鱼类,喜欢在江河中流水处生活,特别爱在河边有石头的地方集体活动。
那垂钓石鲮鱼的乐趣在哪里呢?
一、钓具轻便。每年4到7月份,南方江河边就有成群结队的石鲮鱼在岸边水较浅处活动,原来他们正在“谈情说爱”呢,钓鱼人一把马扎一支竿就可以开战了。钓石鲮鱼一般用手竿钓,竿长2.5——3.6米就行了,一般都是2.7米的小竿,短竿细线小钩轻标小坠。短竿轻便可以直接用手握竿垂钓,不必用抬竿架。石鲮个子小,力气小,嘴巴也小,所以线、钩、标都用小号的。我一般用1.5号左右的主线,子线是0.6,3至4号袖钩。
二、钓法简单。一是饵料也简单,石鲮鱼荤素皆吃,以水生小昆虫与水底 *** 等物体上的附着微生物为食物,还摄食淤泥中细碎的有机物质,所以用蓝鲫,918,浮料,小鸡饲料……只要带点腥香的所有饵料都可以,单独一种也可以。二是钓法简单,一般都钓底,只要把饵料放在水底,水里的石鲮鱼就会冲过来吃饵。开拉饵就行,即加一些拉丝粉,钓石鲮的关键是水域有这种鱼和找到它们的栖息地,即石头边。三是钓点容易找,石鲮因爱吃水底 *** 上的附着微生物而得名,钓点就找石头旁、水草边、凸岸处、障碍物边等。随便在河岸石头边一坐,就可以享受到无穷的快乐。
三、上鱼快,经常双飞。石鲮鱼一般都是群居,所以当你钓上之一条的时候就说明你的位置选对了,继续战斗一定不会失望的。石鲮吃钩密,上钩速度快。石鲮嘴巴朝下,接近吸盘状,吃饵通常是用吸盘嘴巴直接覆盖饵料,吞钩并拉黑漂,提竿即可得鱼。石鲮成群结队觅食,一旦上钩就连连不断的上鱼,还经常是双钩都上鱼,钓得很过瘾。加上石鲮吃钩拉力较大,一般都黑标,甚至拉竿下水,引起笑声不断呢。
钓石鲮鱼太过瘾了,就算不会钓鱼,之一次钓鱼都可获得满意的渔获,一般每天可以钓得十斤左右的,少则五六斤,渔获中煮美味的鲜汤,也可以香煎石鲮鱼,香煎时不用放太多油哦,越煎它越出油,越好吃,还可以做成香辣石鲮、椒盐石鲮、石锅石鲮等美食。
总之,钓过一次石鲮鱼,就会令人对钓鱼有兴趣,甚至迷上钓鱼的。
欢迎交流,欢迎指教。
早晨来一碗豆豉鲮鱼油麦菜,大人小孩都爱吃By 喜欢烹饪的沐汐
用料- 油麦菜 450克
- 豆豉鲮鱼罐头 1个
- 蒜瓣 3个
- 食用油 15克
- 葱 一小段
- 盐 3克
- 糖 5克
- 鸡精味精 适量
- 酱油 5克
- 蚝油 10克
1、将买回来的油麦菜清洗干净切成两段,葱蒜清洗干净切成片,豆豉鲮鱼打开备用
2、锅中放少许食用油烧热之后把豆豉鲮鱼倒进锅中,因为鱼块有点大,更好弄碎
3、用筷子把鱼弄成 *** 中这样的大小块,然后把切好的葱,蒜片倒入锅中,翻炒出香味,随后倒入酱油,蚝油,翻炒
4、翻炒出香味之后把清洗干净的油麦菜放入锅中,继续翻炒。
5、炒至柔软变色之后加入鸡精味精,最后放入白糖就可以出锅,炒至如图中这样即可。
6、出锅喽!可以吃了。
小贴士因为油麦菜有点苦苦的味道,所以加入少许白糖会改善口感,吃起来味道鲜美。
油麦菜的营养功效1.促进血液循环
油麦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2.有助于睡眠
因其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故味微苦,具有镇痛 *** 、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可以将其榨成汁,睡前饮用。
3.减肥
油麦菜所含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有消除多余脂肪的作用,故又称减肥生菜,可以选择凉拌或是清炒的 *** 食用。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伪装高手“麦鲮”:入侵珠江40年反客为主,熬成了“一方霸主”前言
导读:伪装高手“麦鲮”:入侵珠江40年反客为主,熬成了“一方霸主”
草鱼,这是大家伙都很熟悉的一种鱼类。
不论是用它来鲜吃,油炸着吃,或者是做成烤鱼都是不错的。而且到了冬季的时候,这种鱼也是很多家庭做腊鱼首选的鱼类之一。
因为它的鱼肉肥厚,并且小的鱼刺不多,基本都是大的鱼刺。
而在南方地区,一些河流中就常钓到、捕捞到一种很像草鱼的鱼,有些人还把它当成是草鱼。
其实它却是一种善于伪装的高手,这种鱼是入侵鱼类,学名叫麦鲮鱼,入侵我国才短短40年,就已经成为了“一方霸主”。
麦鲮并非草鱼,也不是土鲮鱼
对于麦鲮这种鱼,相信很多钓友也经常钓到过,并且认识它的 *** 不少。可是在多数人的眼中,都会认为它是一种土著鱼类,甚至有些人还会把它当成是草鱼。
记得之前和一个朋友在广州的一个河道里钓鱼,当时就钓到了好几条这种鱼。我这个朋友也算是一个资深的钓友了,可是它来自东北地区。之前从没钓到过这种鱼,就把它当成了草鱼。
当我告诉他这是入侵鱼类,它还不信。后来我给他看了麦鲮的科普和 *** 对比以后,他才恍然大悟。
其实像我这个朋友这样把麦鲮当成草鱼的人不少,特别是一些没怎么见过,或者是认识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怪只怪,这种鱼很善于伪装了,长了一副和草鱼极其相似的外表。
麦鲮的全名叫麦瑞加拉鲮,是原产自印度的一种淡水鱼类,并且在印度也是广泛养殖的四种鱼类之一。
而我国所养殖的麦鲮则在1981年才从印度引进的,经过短短三四十年的发展,目前麦鲮已经成长为了珠江里面的“一方霸主”,也有网友称它是入侵国内最成功的鱼类。
入侵珠江40年成为一方霸主
麦鲮在引进国内以后,因为这种鱼的生长快,适应能力也强,并且有较强的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再加上它的肉质本来就不错,所以在国内就开始推广养殖,在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养殖。
也就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麦鲮就反客为主,成为了很多水域中常见的一种鱼类,甚至还要比本土的鲮鱼更为常见。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麦鲮有着比本土鲮鱼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像麦鲮有着更强的耐寒能力,即便是在水温降到7℃了,依然能正常地捕食和活动。
像本土的鲮鱼则和非洲鲫鱼一样,它们对生存水温要求很苛刻,水温低于7℃就死亡,低于14℃就会“绝食”也就是不吃东西。
另外对水质环境的适应能力,麦鲮也要明显优于本土的鲮鱼。
而之所以有人把麦鲮称之为入侵我国最成功的一种鱼类,不仅仅是因为它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数量多,关键是这种鱼很善于伪装,简直就是伪装高手。
像其他的入侵鱼类,一般名气不好。而麦鲮则不一样了,这种鱼长得很像草鱼,不认识地把它当成是野草鱼,而有些稍微懂一点的就会把它当成是本土的鲮鱼,很少人联想到这货是入侵鱼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麦鲮这种鱼肉质不错,吃起来味道佳,所以很多的 *** 爱养殖它。再加上它不像其他的入侵鱼类那样会对本土的鱼类造成太大的威胁。
正是综合这些原因,麦鲮的存在感不太强,也就没有怎么引起人的重视。
野生麦鲮从何而来?
其实对于野生麦鲮的来源,还是比较广泛的。综合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从养殖场地逃匿的。在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养殖麦鲮,而这些养殖场都是和水域相同的,遇到涨水了,就会有麦鲮逃匿,或者是水中的麦鲮鱼卵随着水而流入到其他的水域。
这种鱼本来适应能力就很强,并且繁殖能力也不弱,所以到了其他的水域也能自然存活,并且大量繁殖。
其次是自然灾害所致。比如在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就是麦鲮的养殖大省。可是这些地方到了夏季的时候也常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就容易因为这些自然灾害导致养殖场所的麦鲮大量的流入到珠江等水系中。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人为放生。近些年在国内不少爱心人士,就会为了内心的一种满足而掏钱大量购买活鱼来放生,而草鱼就是主要的放生鱼类。因为麦鲮和草鱼长得非常相似,估计有些人把麦鲮当成草鱼放生了。
麦鲮和草鱼的区别
虽然麦鲮和草鱼长得是很像,可是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鱼类,所以仔细观察的区别还是有的,其中更大的不同点就是在于眼睛。
麦鲮在有些地方也叫它“红眼草鱼”,这个就是区别之一,因为麦鲮鱼的眼球部分是红色的,而草鱼的眼睛则是黑白色的,这个一对比就能看出来。
另外还可以从外观也有不同,草鱼的个头都是比较大,身上的鱼鳞也大,而麦鲮的个头普遍不大,一般都是一斤左右一条。
并且草鱼的腹部是灰白色的,而麦鲮的腹部是银色的。所以只要记住这几点,就能很好区分它们的。
值得一提的是土鲮鱼和麦鲮鱼也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虽然现在野生的本土麦鲮不多了,可是如果遇到了,只要从它们的鱼鳞也是可以进行分辨的。
本土的鲮鱼就是土鲮鱼,有些地方叫它雪鲮,就是因为这种鱼的鱼鳞偏白色,乍一看是雪白的鳞片,同时土鲮鱼的鳃后面有暗蓝色的鳞片,头和嘴巴都要比麦鲮小而尖。
结束语
麦鲮作为一种入侵鱼类,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反客为主,不仅远超了我国本土的鲮鱼,而且还成长为了珠江的“小霸主”。
虽然这些年麦鲮的数量明显增多了不少,可是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毕竟这种鱼的肉质很鲜美,爱吃的 *** 不少,而且它对水温要求严格,温度过低了就难以存活,所以也就难以出现泛滥成灾的情况,大家也就不用过度的担心。
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钓到这种像草鱼的红眼睛的鱼呢?可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些人却说麦鲮鱼不好吃,肉质松软,口感不怎么样,你们认为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 来源 *** ,仅供参考,侵权可删除)
土鲮鱼最喜欢吃什么味型的食物?土鲮鱼的觅食习 *** 和垂钓技巧屈原在《天问》中写道:“奇形鲮鱼生于何方?怪鸟魁堆长在哪里?”。可见,鲮鱼悠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鲮鱼,又称土鲮鱼,鲮公,属于鲤科淡水鱼类,一般生活在热带和 *** 带地区,算是热带鱼类。鲮鱼肉富含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南方的有些地方的钓友喜欢垂钓鲮鱼,钓鲮鱼非常讲究技巧,那么,鲮鱼最喜欢吃哪种味型的食物?应该如何钓鲮鱼?下面,我们来讲下鲮鱼的摄食习 *** 和垂钓 *** 。
土鲮鱼的觅食习 *** 和垂钓技巧
一、鲮鱼喜欢的生活环境。鲮鱼属于底栖淡水鱼类,喜欢在水底活动和觅食。鲮鱼不耐寒,水温低于7℃就会死窝,水温低于14℃就会停止觅食,最喜欢的水温是25~30℃。所以,钓鲮鱼的更佳气温一般是30~35℃。
土鲮鱼的觅食习 *** 和垂钓技巧
二、鲮鱼的觅食习 *** 。鲮鱼的觅食习 *** 和鲫鱼类似,属于杂食 *** 鱼类,但是以植物 *** 食物为主食,但是也吃一些水生浮游动物。鲮鱼常以其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 *** 等物体上刮取食物,食物以藻类为主,如硅藻、绿藻等,也吃一些高水生植物的碎屑和腐殖质。
土鲮鱼的觅食习 *** 和垂钓技巧
三、鲮鱼的钓法。钓鲮鱼和钓鲤鱼差不多,都是以钓底为主,线组参考钓鲤鱼的线组搭配,鲮鱼的冲击力很强,遛鱼时很考验钓鱼人的手法。钓友们可以根据鱼的个体大小来选择线组的搭配组合。鲮鱼咬钩后以送漂为主,这与鲫鱼咬钩动作非常相似,抓口以抓顿口或送漂为主。
土鲮鱼的觅食习 *** 和垂钓技巧
四、钓鲮鱼的饵料。鲮鱼喜欢的饵料味型和鲫鱼比较相似,个体偏小的鲮鱼喜欢吃腥香的饵料,个体较大的鲮鱼喜欢才偏素的香味食物。如果是钓大鲮鱼,使用偏素的鲫鱼饵料开饵即可。由于鲮鱼是热带鱼,鱼饵中需要添加适量的果酸来促食。馥郁香果酸,是从天然水果中提取的优质有机酸,经过鱼类实验室的科学调配,具有淡水鱼类喜欢的舒适果香气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鱼饵的适口 *** ,不仅具有促食效果,还具有很好的诱鱼效果,垂钓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果酸。
土鲮鱼的觅食习 *** 和垂钓技巧
江河水库里有一种鱼,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 *** 材。这种鱼生活在淡水里,在珠江流域及海南岛地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鱼。
对于一些钓鱼爱好者来说,钓这种鱼也是轻而易举的,运气好的时候,几乎是一竿一条。不过也要看钓技,如果用的饵料不好,再多的鱼也不来上钩。
今天要说的这种鱼,就是在两广地区很受欢迎的鲮鱼,鲮鱼是一种很有特点的鱼,它长着草鱼身、麦穗鳞、鲤鱼须,还有点像鲤鱼,它是“四不像”,但它比草鱼、鲤鱼更容易钓到,广西百色有一钓友,就在3小时内,钓上来上百条鲮鱼。
百色钓友的渔获
从江里钓上百条鲮鱼
广西百色的韦先生,是一位钓鱼爱好者,从小到大,他的爱好就是钓鱼,江边河道,是他常去的地方,因为江河附近的风景好,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的山峰,又能看到近处的水面,每当有轮船经过的时候,水面上泛起一阵水波,带动着平静的心,也掀起一片涟漪。
2021年10月28日,韦先生像往常一样,拿着钓具来到江边,把鱼钩鱼线穿好,鱼漂调整好,接着拿出一个小盆,倒入一包鱼料,加了点江里的水,调制鱼料。
这包鱼料是韦先生提前买好的,有花生粉、黄豆粉,他已经事先炒香了,加入一点水搅拌一下和成团就可以了,韦先生一边搅一边自言自语道“真香啊”,可不吗?那么香的鱼料,肯定有鱼来吃,就等着上鱼满载而归吧。
百色钓友在钓鱼
韦先生胸有成竹,充满信心,他和好鱼料之后,把手洗了洗,鱼钩挂点鱼料,抛竿下水,就站在江边开始垂钓了。说来,这天真是好运啊,上鱼的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上鱼的数量也多,韦先生钓了两个多小时吧,就钓上来上百条鲮鱼。
这两个多小时里,也有脱钩的,也有提竿慢了的,让鱼跑了不少,但韦先生的钓技,总体说来,还是比较稳定的,几乎上三竿中两条鱼,虽然说钓上来的都是几两的小鱼,体验不到溜大鱼的爽,但却体验了一番频繁上鱼的兴奋。
看着鱼护里的上百条鱼,韦先生感到十分满意。钓了两个多小时,先休息一下吧,甩甩手抖拌腿休息一下,看看远处的山,伸伸懒腰,再拎一下鱼儿们的重量,韦先生预估这些小鱼儿,有三四十斤重了。然后他给鱼护提起来,给鱼儿们拍张照,把战绩分享给钓友们看看。
照片发出之后,钓友圈马上活跃了起来,有人问,韦先生在哪钓的啊?这么多鲮鱼。有人说,老韦今天手气这么好,下次带上我。也有人说,钓这么多土鲮,可以饱餐几顿了。这个时候就有人回应了,这不是土鲮,这更像泰鲮。
土鲮
接着,群里有几个人,为这是什么鲮鱼,开始争辩起来,这边说你们什么眼神啊?这分明是土鲮,那边说你不懂,这一看就是泰鲮。另一边又说,你们都错了,这不是土鲮,也不是泰鲮,这是石鲮。还有人说,这是野生的麦鲮,不是什么土鲮泰鲮石鲮。
这个时候,韦先生在继续钓他的鱼,不知道群里在争论,这些鱼是什么鲮,不过,他自己倒是觉得,这些鲮鱼应该是石鲮,这个江边他已经来过多次了,经常钓到这种鲮鱼。
后来收拾钓具满载而归,直到回到家中,韦先生才知道,群里的钓友们,对他的渔获很感兴趣,他本来很肯定那是石鲮的,钓友们各抒己见,他也有瞬间怀疑自己的判断了,难道自己认错鱼了吗?肯定没错,那就是石鲮吧。
广东钓友的渔获
鲮鱼那么难分辨吗?
广西广东和海南的朋友,对鲮鱼都比较熟悉,毕竟这是本土的鱼种,但是鲮鱼的品种比较多,还是有不少人,不知道如何区分到底是哪一种鲮鱼。
- 鲮鱼是什么鱼
鲮鱼是一种淡水鱼,它有很多别名,比如广东人叫它做“鲮公”,海南人叫它做“雪鲃”,广西人叫它“梦卡啦”等等,这种鱼生活在我国,别的国家大概率没有这种鱼。
鲮鱼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鲮属。它们的身体形状是梭形的,侧身看很细,正面看比较扁平。它们的头部比较短,吻部很钝,就是嘴部像一个半弧形。它们的嘴巴旁边有胡须,一般为2对,也就是4根。
鲮鱼的身上有鳞片,主要是侧线鳞,非常平整。它们的背部颜色是青白的,腹部是银白的。鲮鱼的体型,并不是特别大,一般来说体重只有1斤左右。也有比较大的个体,体重可以达到4公斤,但是几乎很难见到。
鲮鱼
不过,鲮鱼对水温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并非全国范围的淡水系都有分布,鲮鱼主要分布在南方,尤其是在海南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江河里的鲮鱼数量是非常多的。鲮鱼是一种杂食 *** 的鱼,可以吃浮游植物,也能吃浮游动物,有时还会吃水中的粪便。
鲮鱼可以人工养殖,经济价值很高,不过大部分是在南方养,北方几乎没见过这种鱼。因为鲮鱼很怕冷,耐不了低温,只喜欢在20度以上的水温中生活,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水温低于14度的时候,鲮鱼就不吃任何东西,好在南方的冬天并不长,也不是天天都低于14度的天气,鲮鱼难熬的天数并不多,不过如果是北方,鲮鱼是待不了的。
土鲮、泰鲮、麦鲮的区别
- 鲮鱼的品种都有哪些
别看鲮鱼个头不大,但它们却有着很强的爆发力,它们一旦中钩,就会立马向前冲,它们的身体很强壮,像战士一样凶勇,如果你用的鱼竿偏软,那么很可能要跟鲮鱼,来一场“拔河”,控制不好的话,渔线很可能断掉,鲮鱼就趁机跑掉了。
鲮鱼在幼鱼时期长到三五两时,喜欢腥味和香味,成年长到七八两时,又喜欢香味和甜味了。垂钓鲮鱼时,需要技巧和耐心,把鱼线沉到底,因为土鲮的嘴巴朝下,喜欢追逐下落的饵料碎,鱼钩沉底了,它就会专心地吃料,等它咬住鱼钩再提竿,上鱼率就会更高。
鲮鱼的品种有很多,有土鲮、泰鲮、石鲮、麦鲮、野鲮。常见的有三种:土鲮、泰鲮、麦鲮,土鲮是本土物种,麦鲮、泰鲮是引进物种,虽然它们都属于鲤科鲮属,但是形体差异是有差异的。那么怎么区分这三种鲮鱼呢?钓这三种鲮鱼,分别适合什么饵料和钓竿呢?
泰鲮
- 土鲮的特点、饵料和钓竿
在广东广西,土鲮是很常见的鱼种,土鲮的身体细长,肚子圆,嘴圆钝,口朝下,头比较短小,嘴巴为“天包地”结构,呈弧形。土鲮的身上有肌肉,身体有一道蓝色的斑线,一中钩立马向前冲,给垂钓者们的手感,是相当好玩的,不少热爱垂钓土鲮的钓友,时常迷恋那种手感,经常去和土鲮“约会”。
土鲮喜欢生长在水域的底部,周围的浮游动物和植物,是它们的主要食物,生物丰富的地方,经常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那土鲮怎么钓更容易呢?
我们可以根据土鲮的大小,来选择味型,饵料的雾化相对来说,需要控制得缓慢一些,到底部再雾化。土鲮的冲力比较大,但也“厉害”不了多久,一般就是一两个回合,需要选择较硬的竿子,能控制前一两个回合就可以了。
土鲮
- 泰鲮的特点、饵料和钓竿
泰鲮,也叫南亚野鲮、印度野鲮、泰国野鲮等,它的体型像梭形,肚子圆圆,呈灰白色,头部比较扁平,眼是红色的,口也是下位,有2对须,尾鳍分叉深,呈粉红色,身体的颜色,呈青绿色,背部颜色也比较深,并有蓝色金属光泽,鳞片有红色半月斑。
泰鲮也是属于杂食 *** 的鱼种,在水体的底层活动。但它比土鲮要大,生长速度也很快,它们需要的食量,也是非常大的,泰鲮不仅冲力足,而且耐 *** 强,吃饵速度很快,只要这种鱼进窝,窝料都会所剩无几的,为此我们在垂钓泰鲮时,需要充足的窝料。
泰鲮
泰鲮喜香爱甜,我们的主饵以香甜为主,且含大量的大块状物较好。在选择钓竿方面,可以选择4.5米或者5.4米28调的竿子进行垂钓。因为泰鲮的个体较大,普遍在3到5斤,甚至5斤以上,它们不像土鲮那样靠边觅食啃青苔,它们一般都会在4.5米或者5.4米竿的位置。
- 麦鲮的特点、饵料和钓竿
麦鲮,背部通常为深灰色,腹部银色,背鳍灰色,胸、腹、臀鳍尖部为桔黄。麦鲮嘴角有一对小须,除了麦鲮嘴巴比较小,也是“天包地”结构,鱼鳍有颜色,其他地方和草鱼相差不大。麦鲮的冲劲一样足,和草鱼一样猛,食 *** 跟草鱼也很像,喜欢起浮,属于群居 *** 鱼类。
麦鲮
因为麦鲮长得有点像草鱼,有些地方的钓友,就把它称为草鲮。麦鲮的眼睛有一半是红色的,冲劲如草鱼一样那么足,食 *** 跟草鱼很像,喜欢起浮,属于群居 *** 鱼类,个体在1-3斤时,喜腥爱香,特认散炮,吃饵猛,个体在3-5斤及以上时,喜甜爱香,比较认大絮状体。
麦鲮的食 *** 跟草鱼的食 *** 基本相同,因此钓法和草鱼基本相似,只不过,前期的诱鱼比较困难的,需要不停的抛投饵料,让底部有足够的窝料,才能把麦鲮诱进窝中。对于钓竿的选择和战略,如果是钓1到3斤的麦鲮,可以选择19调竿来强攻,如果是钓3到5斤的麦鲮,可以选择28调竿可攻可守。
麦鲮
鲮鱼有什么做法?
土鲮、泰鲮、麦鲮,这三种鲮鱼当中,能长得较大的是泰鲮,长不了多大的是土鲮。在野外环境下,土鲮想要长大更不容易,一般能长到1斤已经不错了。而麦鲮的生长速度,就比土鲮快很多,一年内麦鲮,就能生长到6两以上。麦鲮还可以长得更大,根据记载,更大麦鲮超过8公斤。
而泰鲮的体型,比麦鲮更大,能够长到2米以上,体重可达45公斤。如果养殖泰鲮,当年泰鲮就能从小鱼苗,很快长到6到8斤。喜欢野外钓鱼的朋友,碰到“大个子”泰鲮,几斤重甚至10斤的泰鲮,也是比较常见的。
但不管是土鲮、泰鲮、麦鲮,它们的味道都不错。比如土鲮,它的肉质很细腻,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惜的是土鲮太小个了,吃起来不过瘾。麦鲮的肉质比土鲮柴一些,泰鲮的肉质和麦鲮差不多,口感不够细嫩。
泰鲮
- 鲮鱼的吃法
说到鲮鱼的做法,相信很多人都想到豆豉鲮鱼了吧?这道菜无论是拌面条,还是做为下饭菜,都是不错的选择,广东人尤其会做这道菜,广东的罐头鱼,很多都是鲮鱼做的。但鲮鱼除了这种做法之外,还有多种做法,无论是哪一种,鲮鱼都深受爱鱼人士的喜欢。
比如香辣鲮鱼、香煎鱼饼、粉葛鲮鱼汤、蒜蓉鲮鱼油麦菜、鲮鱼萝卜丝、炸鲮鱼、鲮鱼烧油麦、鲮鱼萝卜鸡蛋汤等等,每一种都让人垂涎三尺。其实无非就是煎、炸、焖、炖、煮,配上合适的素菜,加上合适的调料,就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鲮鱼宴了。
豆豉鲮鱼油麦菜
不过话说回来,豆豉鲮鱼油麦菜吃起来,更加的爽脆可口,除了能够尝到淡淡的鲮鱼香,油麦菜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对 *** 非常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降低 *** 血糖含量。
鲮鱼经过晒干后成为鱼脯,在半干的时候加酱纸封起来,也是一道美味,广东人称为酱鲮鱼,取来蒸食,味道鲜美。鲮鱼还可以作为 *** 材食用,可以说,鲮鱼一身都是宝。
两广水域麦鲮鱼泛滥?已进入南方水域30余年,是否有成灾的趋势?广州佛山一位喜欢垂钓的年轻人在自己常去的河道钓鱼,钓了半天后,发现钓上来的十多条鱼几乎都是麦鲮鱼,仅仅掺杂着两条罗非鱼。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麦鲮鱼,好像已经在这些河道泛滥了,不知道有没有成灾的趋势。
除了广东,广西部分地区的河道也出现了麦鲮鱼爆发 *** 增长的情况,在广西的柳江,有的垂钓人一天能掉起几十斤麦鲮鱼,让很多垂钓人不知所措,钓上来的鱼吃也吃不完。
麦鲮鱼为何会暴增,是我们的福音还是噩耗?
钓上来的基本是麦鲮鱼,只有两条罗非鱼
闪电哥之所以认为麦鲮鱼爆发可能会成为噩耗,主要是因为,野外生长的麦鲮鱼是一种外来入侵鱼种,如果泛滥成灾,可能会造成生态灾难。
印度来的鲮鱼
说到中国的入侵鱼类,大家首先能想到的肯定的罗非鱼和清道夫这样的鱼,要么将它作为食用鱼,要么对它无可奈何。而麦鲮鱼作为外来鱼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没有存在感,甚至很多人将它和本土的草鱼和鲮鱼类混淆起来,但大家也许不知道,它已经成功入侵南方水域30年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为了丰富中国人的餐桌,大量地从国外引进经济效益高的养殖鱼类,麦鲮鱼就是其中之一。麦鲮鱼的全称叫做麦瑞加拉鲮鱼,属于鲤科,鲃亚科,鲮属,由珠江水产研究所从印度引进。麦鲮鱼是印度四大养殖鱼类之一,引进我国做经济鱼类,主要是因为它具有食 *** 广、生长快、个体大、适应 *** 强、容易养殖等优点。90年代起,就开始在广东地区大力推广养殖。但在之后,麦鲮鱼因为各种原因 *** 到了野外水系,悄悄地在野外扩充鱼群数量。
麦鲮鱼
麦鲮鱼是一种 *** 带鱼类,水温在18℃以上即可越冬,水温15℃时便会停止进食,水温低于11℃就会被冻伤,低于7℃麦鲮鱼便无法存活。所以麦鲮鱼养殖仅限于南方温暖的地区,更多的是在珠江流域以及海南省。
因为外形太过相似,很多人分不清麦鲮鱼、土鲮鱼和草鱼,到底该怎样区分这三种鱼呢?
草鱼与麦鲮鱼同为鲤科动物,它的体型长,前部近似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比较圆,背鳍上无硬刺。体色多为茶 *** ,腹部偏灰白色,鳞片周围呈灰黑色。
草鱼
土鲮鱼的嘴型是向下的,下唇略短,身型比较短,而且有点扁,土鲮的鳞片呈银白色,腮盖后面有菱形的蓝色斑纹。土鲮鱼生鱼的肉质紧实,鳞片很容易刮掉。土鲮鱼的体型很小,很难出现较大的个体,在野外条件下生长得更慢。
土鲮鱼
麦鲮鱼的形状很像草鱼,它身体较长,接近圆柱形,背部通常是深灰色,腹部为银色, *** 、腹部和臀鳍尖端为橘 *** ,所以很多人会将它当成草鱼,更大的不同点是,草鱼的眼睛是黑色,而麦鲮鱼的眼睛多为红色,因此也有人将麦鲮鱼当做红眼鱼(赤眼鳟鱼)。
麦鲮鱼的生长速度比土鲮鱼快,也容易出现体型较大的个体,几斤重的麦鲮在野外也是很常见的。
赤眼鳟鱼
为什么要担心它泛滥成灾呢?
没有接触过麦鲮鱼的人可能觉得,麦鲮鱼是经济鱼种,有食用价值,引入的这三十多年来也发展得比较好,即使在野外也能够将它捕捞起来食用,为何还要担心它会泛滥成灾呢?
麦鲮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喜欢流动的水,又经常到岸边觅食,还善于跳跃。所以麦鲮鱼的适应能力很强,只要水温合适,无论是在水库、湖泊、池塘还是江河中都能正常生长。麦鲮鱼还能耐低氧,抗病能力高于土鲮鱼。
最重要的是,麦鲮鱼的繁殖能力极强,而且生长速度很快。麦鲮鱼每公斤体重可产卵10万~15万枚鱼卵,如果这条雌鱼的体重在3公斤左右,到了产卵季就能产30~45万枚鱼卵。而且麦鲮鱼的鱼卵的存活率在在30%~50%之间,这个繁殖量和存活率是相当惊人的。
麦鲮鱼鱼苗
而且麦鲮鱼个头大,生长速度快。麦鲮鱼养殖业刚刚兴起的时候,繁殖的鱼苗就可以达到平均300~400克的个头,更大的能够达到800克以上。
个头大、数量多就说明需要吃掉更多的食物,麦鲮鱼的食 *** 杂,浮游植物、高等动物、有机碎屑、动物粪便 *** 碎屑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但是水域中其他本土野生鱼类也大多靠这些东西存活,大量的麦鲮鱼抢夺它们的食物,本土鱼的生存空间就会逐渐被压缩。这会对我国南方水域生态 *** 的带来很大的影响。
麦穗鱼口感差被两广嫌弃
那它本是经济 *** 可食用鱼类,就算它泛滥成灾,打捞起来上市销售不就行了吗?也不尽然。
广东同胞素来爱吃水产品,但却不怎么喜欢麦鲮鱼,很多人认为麦鲮鱼肉质绵软、刺也多,家里人都吃腻了,还将其评为“最难吃的鱼”之一。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麦鲮鱼虽然力大胆小,但是很好钓,到了春夏两季,每天都能钓10条左右,但钓上来的鱼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吃不完,只能送朋友。
所以在很多广东同胞不会直接通过蒸煮来烹饪麦鲮鱼,通常喜欢将其肉打成鱼丸,用煎炸等方式食用,口感会比较好。还有人会将鱼肉分割后腌制制成鱼干,让肉质紧实起来,才比较好吃。
麦鲮鱼丸
所以,很多垂钓爱好者钓麦鲮鱼也只能过过手瘾,不过闪电哥也要提醒各位,麦鲮鱼是外来物种,它本不属于中国这片水域,为了减小出现生态灾难的几率,大家钓到麦鲮鱼以后,即使不想要也不要放生,想其他办法在陆地上将它解决掉为好。
总的来说,现在两广地区麦鲮鱼泛滥已是事实,但会不会成灾还很难说,毕竟它有没有对本土鱼类造成实际威胁,还有 *** 察。如果麦鲮鱼无法与本土鱼种和谐相处,不断挤压本土鱼的生存空间,妥妥地造成了生物入侵,那么可能会成为中国吃货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生活在水底的麦鲮鱼
泰鲮鱼也泛滥了?
还有一种在麦鲮鱼之前被引入中国的外来鲮鱼似乎也呈现出了泛滥趋势。就是露斯塔野鲮,鲤形目鲤科,我们通常称为泰鲮鱼。1978年我国从泰国引进此鱼,1981年人工繁殖成功,几乎是与麦鲮鱼同一时间投入养殖的。泰鲮鱼的外形就比较容易区分了,它的体型接近梭形,腹部比较圆,体色为青绿色,背部的颜色较深,多数鳞片有红色半月斑,眼睛也是红色,鳍为粉红色。
泰鲮鱼的繁殖速度不如麦鲮鱼,口感不如土鲮鱼,但它却深受养殖者喜爱。主要是因为它生产潜力大,营养价值高,泰鲮鱼的鲜肉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0%左右,脂肪含量仅为1.5%左右,鱼肉中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 *** 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为33.3%,土鲮鱼的这些指标都比不过泰鲮鱼。
泰鲮鱼
最近几天,很多人发现泰鲮鱼也在广东梅州的河道里程爆发之势增长,很多垂钓者都说,几乎下竿就能钓到,不过泰鲮鱼力气比麦鲮鱼大,垂钓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钓到。泰鲮鱼作为一种外来鱼种,数量暴增的原因与麦鲮鱼相似,都是因为繁殖快,当地人不爱吃。是否会成灾,还说不一定。
引进外来物种搞养殖这件事是一把 *** 剑,虽说能丰富我们的餐桌,但稍不留神这些物种就会流入野生水域,给本土物种带来影响。
*** 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带“纹身”的鱼类—土鲮,钓友反馈:这种鱼简直是“蛮牛”遛鱼是钓友们最喜欢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钓友喜欢钓鱼,但是不爱吃鱼。
为什么不爱吃?因为烧鱼是一个技术活,对于大老爷们来说,不了厨房,只能下河旁。
我们很多钓友,钓鱼比较在意的是鱼类的大小,以及钓鱼遛鱼的 *** 。
那么有没有一种鱼类,用手竿既好钓,烧着吃的时候又比较简单呢?
有,它就是鲮鱼,它在水底号称“蛮牛”,力气非常大。
1斤的鲮鱼,能够切断1号子线,并且一年四季可以钓,
除了能让你享受遛鱼的“ *** ”外,还能满足你的口腹。
它除了力气非常大之外,味道在淡水草食 *** 鱼类中,也算上等。
烧菜简单,清蒸的话不用放太多的调料,味道鲜甜可口。
鲮鱼对于内地钓友来说,比较陌生,但对于南方钓友来说,十分熟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鲮鱼都美味,只有我国的原生鱼类“土鲮”味道很好。
鲮鱼我国有3种,分别是麦鲮、泰鲮、土鲮,其中麦鲮、泰鲮为外来鱼类,并且味道一般般,只有我国的原生鱼类土鲮味道更好,那么怎么怎么钓土鲮呢?钓土鲮先从了解土鲮开始。
山清水秀的钓点
?一、根据土鲮的生活方式钓土鲮
想钓土鲮首先要了解它的生活方式,根据它的生活方式才能制定更好的垂钓方式,也就是“知己知彼”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1)、了解土鲮的分布范围
土鲮为我国本土鱼类,俗称土鲮鱼、鲮公、雪鲃等,为淡水鱼类。
主要分布广东、广西、海南岛、珠江、闽江、福建南部、澜沧江及元江等,其中以珠江西段为最多。
从这里可以看出,鲮鱼的分布并不广泛,为什么不广泛呢?因为它不耐低温。
北方的钓友有没有羡慕?光头之一次钓到鲮鱼的时候,也被它的“蛮”劲所 *** ,具体有它的力气有多大?你钓了就知道。
2)、南方水温一年四季均可钓土鲮
土鲮为热带、 *** 带鱼类,水温低于7℃会出现死亡,水温低于14℃进食较少。
土鲮和罗非鱼、清道夫等鱼类一样,都是不耐低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5—30°。
土鲮对生长水温要求比较高,也就 *** 了它们大规模扩散,才不能广泛分布。
在南方有些地方,由于水 *** 较高,土鲮一年四季均可钓获,在冬季也能让你感受钓大鱼的 *** ,感受钓大鱼的惊心动魄。
3)、根据土鲮的生活习 *** 钓土鲮
土鲮喜欢在缓慢的水流中生存,喜欢在软底带泥沙,或者淤泥的水域内活动。
但是鲮鱼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也可以说只要水温合适,它们在各种水域内都能生存。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和鲮鱼的觅食方式有关,它的觅食方式和其他鱼类稍许差异。
南方水域在水温合适的地方都有鲮鱼的生存,钓鱼的时候也不用在担心钓不到鱼,根据鲮鱼的生活习 *** 制定垂钓策略。
土鲮的力气很大
4)、根据土鲮的觅食方式制定垂钓方案
由于鲮鱼的鱼嘴结构不同,它的鱼嘴类似于“天包地”的结构,和花骨鱼鱼嘴差不多。
鱼嘴朝下,会用鱼嘴刮食水底的青苔,水草,以及植物的碎屑,进食方式很特别。
土鲮小时候以肉食 *** 食物为主,浮游生物,水底的小动物等都是它们的食物。
但是成年以后食谱偏向植物 *** 食物,但毕竟它是杂食 *** 鱼类,碰到什么吃什么。
从它的觅食方式,给我们3信息,那就是鱼嘴朝下,调钓不宜过灵,小个体鱼类比较喜欢荤腥,大个体鱼类偏向植物型饵料,根据这3个信息制定垂钓方式。
5)通过它的“纹身”辨认土鲮
很多人不认识土鲮、泰鲮、麦鲮的区别,它们更大的不同是土鲮有“纹身”。
土鲮鳃盖后面有几片蓝色的鱼鳞,也就是它的纹身,这是它和麦鲮,泰鲮更大的区别。
有些钓友并不认识土鲮、麦鲮、泰鲮,土鲮的纹身很容易分辨。
大个体土鲮不多
二、钓土鲮的装备
土鲮和其他鱼类不同,它的力气非常大,使用钓鲫鱼的方式0.2-0.4的线组,那就是在送菜,所谓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有个好收获,准备工作要做好。
1)、钓土鲮的鱼竿
不管是土鲮还是其他鲮科鱼类,它们的力气都很大号称水中“蛮牛”。
如果土鲮的个体比较大,使用的鱼竿比较软的话,很可能控不住鱼,造成切线或者断杆。
钓土鲮应选择腰力好的综合竿,大小都能钓,如果鱼的个体比较大,更好使用鲤鱼竿。
综合竿或者鲤鱼竿的硬度比较高,中鱼后小土鲮回鱼比较快,碰到大个体土鲮,也能凭借鱼竿的腰力和它们 *** 。
1斤左右的鲮鱼,鲫鱼竿也可以胜任,1斤以上的比较多,或者偶尔有大个体的鲮鱼,鱼竿更好还是综合竿。
2)、钓土鲮的线组
钓鲮鱼的线组不易过小,鲤鱼的力气很大,即使是2-3两鲮鱼也能有有半斤以上鲤鱼的拉力。
用钓鲫鱼0.2-0.4的线组钓鲮鱼,太小了,即使小鲮鱼也能轻松拉断。
0.5斤-1斤的鲮鱼子线可也用到0.8-1.0,根据鲮鱼的大小适当调整线组的大小。
土鲮的鱼竿更好用硬杆
3)、钓鲮鱼鱼钩
钓鲮鱼的鱼钩根据鲮鱼的大小,适当选择鱼钩的大小。
光头钓鲮鱼用袖钩或者海夕的鱼钩比较少,因为这类鱼钩钩条有点细。
有时候承受不住鲮鱼的之一次冲击,用新关东或者无倒刺千又鱼钩效果还行。
4)、钓土鲮饵料
钓土鲮的饵料比较简单,这是杂食 *** 鱼类的特 *** ,它们的食谱比较广。
但是小鲮鱼比较喜欢腥一点的饵料,大个体鲮鱼喜欢香,无论奶香还是本味香都不错
有些钓友说用什么饵料能够钓到大个体土鲮,这个无法保证,环境不一样,鱼情不一样,使用饵料有所不同。
钓土鲮收获
5)、钓土鲮调漂
钓土鲮调漂一般来说钓钝比较好,因为土鲮的嘴是朝下的,虽然也会半水中鱼,但是比较少。
它的觅食方式是在水底刮食,可以采用调钝钓钝的方式,一钩贴地一钩躺底,也可以采用双钩躺底的调漂方式垂钓。
需要注意的是调钓的时候铅皮不要贴地,防止调钓过钝,造成中鱼后,鱼儿吃钩的动作反应不到漂相上。
6)、钓土鲮遛鱼
土鲮的力气很大,遛鱼的时候它的之一次冲击力更大,想要扛过之一次的冲击,也可以不抛满竿。
抛竿只抛8分满,中鱼后杨竿,能够完全释放鱼竿的腰力,用鱼竿的弹 *** 遛鱼。
抛竿太满提竿,鱼儿发力后,这个力完全由线组承受,很容易造成切线跑鱼
不要抛竿太满,提竿的时候鱼竿能够立起来,靠鱼竿的弹 *** 与鱼儿搏斗。
鱼儿向深水逃窜就向左或者右打竿,始终用鱼竿的腰力控制它,防止拔河切线。
偶尔有大个体土鲮
综合:不管是土鲮还是其他鲮鱼,它们的拉力都很大,1斤鱼的拉力能够达到3斤鲤鱼的拉力。
拉力大是很多钓友喜欢钓土鲮的一个原因,即使土鲮的个体不大,也能享受遛鱼的 *** 。
味道鲜美是钓友喜欢钓土鲮的另一个原因,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味道都不错, *** 比较简单。
这是光头对土鲮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