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成 *** 的适应症有风寒、风热之分,如何根据自己的症状准确判断是风寒还是风热,以便于对症下 *** 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临床出现发烧、很怕冷,老想穿一些厚的衣服、肌肉比较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有些鼻塞流涕,这样一些症状,往往把它归属在是一种风寒的诱因所导致,我们往往服用一些疏风解表的治疗感冒的中成 *** 就够了。如果我们有一部分人出现发烧很重,一来就体温可能到39度或者更高的,这时候咽喉疼痛非常明显,没有明显的怕冷的感觉,只是感觉肌肉酸痛,不是说冷得非要穿一个厚衣服,盖一个厚被,我们从中医来归属,它可能是一种风热,这样一个诱因所导致的这类疾病,这时候我们要用一些疏风清热或者兼有化湿解表,或者清热解毒这类的中成 *** 物。选择中 *** 的时候,选准了,选一种。如果服用1至2天的情况下,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者持续加重了,希望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到医疗机构去就诊。”
5种常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 *** 肺炎的中成 *** ,建议收藏风热感冒是由于风热邪气侵犯体表,常发于春、夏、秋季较暖和的季节,但如果冬季在较温暖的房间里,也有患风热感冒的可能 *** 。
典型症状以“热”证为主:发热较重,轻微怕冷,微有出汗,头胀痛,鼻塞,鼻腔干燥发热,流黄鼻涕,口干咽干,喜喝水,咽喉肿痛,咳嗽黄痰。
发热
这类感冒的患者以“发热”为主,区别于风寒感冒的以“怕冷”为主。因为发烧,就像一口锅一直在加热,身体极度缺水,所以口干口渴,比风寒感冒更喜欢喝水。
1、银翘解毒丸/银翘散
来源
方剂银翘散来自《温病条辨》,后由此演化为中成 *** 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片(《中国 *** 典》)。
组成
连翘、金银花、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甘草。
功能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
症状常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应用
现代常用于流行 *** 冒、急 *** 扁桃体炎、流行 *** 腮腺炎、睑腺炎、眼睑丹毒、眼睑炎 *** 水肿、咽部带状疱疹等眼部疾病及 *** 、痈肿疮疖等输入风热表证者。
注意
(1)如果入汤剂,方中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
(2)风寒感冒、湿热初起均不宜使用。
(3)市面上有一种叫精制银翘解毒片的 *** ,与银翘解毒丸(片)不同,里面含有西 *** 成分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注意区分。
2、桑菊饮/桑菊感冒片
来源
方剂桑菊饮来自《温病条辨》,有中成 *** 桑菊感冒片、桑菊感冒颗粒。
组成
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薄荷(中成 *** 为薄荷素油)、连翘、芦根、甘草。
功能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
症状多见咳嗽,微有发热,头痛,口微渴,咽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咳嗽
应用
常用于流行 *** 冒,急 *** 扁桃体炎初起属于风热表证者,流行 *** 结膜炎属于风热型者。
注意
(1)风寒感冒、风寒咳嗽不宜。
(2)本方只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发热不重者,如果肺热较重,症见发热较重,口干口渴,咳嗽痰黄等,应当在本方基础上再加清热 *** ,否则 *** 轻病重必不奏效。
(3)本方多是轻清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
(4)服 *** 期间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5)服用中成 *** 时,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 *** 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双黄连口服液
来源
《中国 *** 典》。
组成
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
症状常见发热,咳嗽,咽痛等。
应用
常用于流行 *** 冒、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急 *** 扁桃体炎、腮腺炎、乙型脑炎等初期阶段。
注意
(1)风寒感冒不适用。
(2)双黄连不是流感、 *** 的预防 *** ,切勿大量购买囤积用来预防。
(3)服 *** 期间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品。
(4)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 *** 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羚羊感冒片
来源
《中国 *** 典》
组成
羚羊角、牛蒡子、淡豆豉、金银花、荆芥、连翘、淡竹叶、桔梗、薄荷素油、甘草。
功能
清热解表。用于外感风热。
症状常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
咽痛
应用
现代常用于流行 *** 冒。
注意
风寒感冒不适用。
5、连花清瘟胶囊
来源
《中国 *** 典》,由《伤寒论》麻杏石甘汤、《温病条辨》银翘散、《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等加减化裁得来。
组成
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功能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热毒袭肺证。
症状多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应用
常用于流感、禽流感、 *** *** 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瘟疫),证属热毒袭肺者。
注意
(1)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风寒感冒慎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连花清瘟也不是流感、肺炎预防 *** ,切勿购买大量用来囤积。
(5) *** 中清热成分较多,且含有大黄,平时易腹泻、脾虚便溏者慎用。
总结:5种中成 *** 的比较
(1)再次强调,这五种中成 *** 更适合以“发热”为主的风热感冒,典型症状就是发热比较明显,轻微怕冷,与风寒感冒有明显区别,一定要经过正确辨证后使用。
(2)银翘解毒片,是比较常用的风热感冒 *** ,解表能力强,更适合于风热感冒有发烧、咽喉肿痛,咳嗽不明显这类症状。
(3)桑菊感冒片,解表能力比银翘略弱一些,重在宣肺止咳,更适合于风热感冒中发热较轻,以咳嗽为主的症状。但不适合风热感冒重症,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较重的患者。
(4)双黄连口服液、羚羊感冒片、连花清瘟胶囊更适合热毒较重患者,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较重等。
(5)双黄连, *** 师不作为优先推荐 *** 。因为此方三味 *** ,纯清热,简单粗暴,清热力道大,但偏 *** 也大,只有清热这一个作用,而没有去管病的其他来龙去脉,比如宣肺、比如扶正气、补益耗伤的津液等等。且苦寒易伤阳,容易损害脏腑机能。
(6)相比双黄连,羚羊感冒片、连花清瘟就更注重疾病的整体协调,羚羊感冒片一般的风热感冒较重者均可使用。而连花清瘟可以表里双解,用于风热感冒兼有里热,或兼 *** 秘结,乏力的症状,所以曾被 *** 监局批准用于 *** 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但不适用于新冠重症患者。
(7)服用感冒 *** 的时候,都不建议同时服用滋补类中 *** ,因为补 *** 会让表邪不能外透,反而入里,加重病情。同时对于不易消化的食物,要忌口,以免影响 *** 效,加重病情。
参考资料:
《伤寒论》《宣明论方》《温病条辨》《中国 *** 典》《方剂与中成 *** 》《只有中医知道:中成 *** 这样用才有效》
本文为黄 *** 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 *** 师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大家一起长知识!
入冬 说说您吃的那些感冒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470 篇文章入冬之际,周围的朋友患上感冒的不少。近几年医护人员不懈地告诫大家,普通感冒不需要输液治疗,无论哪种疗法,病程都是7-10天左右。很多朋友认识到了这一点,患了普通感冒,一般情况会自己吃点儿感冒 *** 。大家都是怎么选择的呢?单纯的西 *** ?汤 *** ?还是西 *** 加上中成 ***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如果您选择的是西 *** 感冒 *** ,您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西 *** 感冒 *** 无外乎是“美”“麻”“扑”“苯”“敏”“氨”“酚”“黄”“烷”的各种搭配组合。例如:复方氨酚烷胺,美扑伪麻,酚麻美敏,氨咖黄敏,氨酚黄那敏。
这是因为普通感冒在西医中归属上呼吸道感染,在治疗手段上基本都是对症治疗。至于哪种感冒 *** 更有效,各家厂商的不同组合也是各有千秋。
为了合理地选择对症的感冒 *** ,我们必须了解不同地感冒 *** 中含有哪些成分,而感冒 *** 的名称恰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感冒 *** 所含有的成分和主要作用:
“氨”、“酚”、“芬”——是指:对乙酰氨基酚、 *** ——主要用于退热。
“敏”、“苯”——是指: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主要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扑”——是指:扑尔敏(即马来酸氯苯那敏)或是扑热息痛——扑热息痛主要用于退热。
“麻”——是指:伪 *** ——主要用于缓解鼻塞,减少鼻粘膜充血。
“美”——是指:氢溴酸右美沙芬——主要用于止咳。
“烷”——是指:金刚烷胺——用于抗 *** 。
“黄”——是指:人工牛黄——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化痰。
这些搭配组合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症状情况选择,只是要注意服用禁忌:
“苯”、“敏”:司机不宜使用。
“麻”:高血压、眼压高(如青光眼)患者慎用。
“氨”、“酚”:肝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看到这里朋友们明白了,为什么所有的 *** 师都会告诉您,千万不要把几种复方抗感冒的西 *** 一起服用。这样做会显著加大用 *** 风险、毒副作用,也不能达到几种 *** 一起吃,效果会更好的初衷。那么,中医中 *** 是更好的选择吗?
中医中 *** 有着悠久的文化,有确实的临床效果。而且中医治疗感冒有着祖国医学传统的经验和特色。“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和根基。中医大夫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开处方、熬汤 *** 。选择中 *** 治感冒,同样需要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中医对于感冒的分类,它影响了我们选择中 *** 的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
中医大体上将感冒分成五类: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外感、暑湿外感(胃肠型感冒)、风温热毒袭肺(通常所说的流感)。
(1)风寒感冒
多见于冬春季,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主要症状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周身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咳嗽、咯稀白痰、舌苔薄白。
治疗应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 *** ,主要成分多含有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 *** 。
(2)风热感冒
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较重、微恶风寒、头痛、咽痛或扁桃腺肿痛、鼻塞、流黄涕、咳嗽、咯出黏痰或黄痰、口渴喜饮、舌苔薄白微黄。
治疗应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 *** ,主要成分多含有菊花、薄荷、桑叶等。
(3)气虚外感
平时体质较差伴外感者,见发热、怕冷;舌苔白。平时爱自汗,身体弱的人,反复感冒,乏力、咳嗽痰多。
治疗宜润肺养肺,益气解表为主。主要成分多含有人参、柴胡、苏叶、桑叶等。
(4)暑湿外感
多见于夏季,因患者素有湿热,又加感冒而得,也可因过食冷饮瓜果而引起。主要是恶寒发热、头痛头胀、胸膈痞满、腹痛肠鸣、呕吐腹泻、身乏无力、口淡无味、食欲不振等症。
治疗宜芳香化浊、和中解表。
(5)风温热毒袭肺
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发病快、病情重、高烧、怕冷寒战、头痛剧烈、肢体酸痛、疲倦无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有力等症。
治疗宜清热解毒、疏风透表。必要时应该配合西医治疗,并注意消毒隔离。
大家平时最不好区分的是风寒风热感冒,最简单的判断 *** 是:痰、涕的颜色。痰的颜色呈 *** 且浓,而且流黄鼻涕,可以初步认为是风热型感冒。而风寒型感冒痰不多且是清鼻涕,风寒咳的是稀白的痰。另外风寒患者的怕冷、浑身酸痛等症状更明显。对镜子看舌苔,风寒是一个白苔,风热是黄苔。但是风寒感冒易向风热感冒转变,一般2-3天就可能改变。
中医中 *** 治疗感冒效果会很好,但 *** 物的煎制和我们快节奏的生活就有矛盾了。这时中成 *** 就成为我们更普遍的选择了,具体我们要如何选择呢?
(1)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初期 :无明显头身痛,以鼻塞声重,咳嗽白痰为主者可选用三拗片;怕冷重、无汗、头身关节疼痛者可选用感冒软胶囊;怕冷伴咳嗽的患者可选用通宣理肺胶囊。
风寒感冒中后期 :风寒感冒易向风热感冒转变,反而有热证表现出来,如咽干、有轻度咳嗽的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恶风寒重者或风寒感冒较重者可用荆防冲剂。
(2)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初期 :发热、咽喉疼肿、 *** 短赤为主的可选用银翘解毒软胶囊、板蓝根冲剂;以头痛、流浊涕、咳嗽为主的则可选用疏风解毒胶囊、柴银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发热、咽痛、咽干、咳嗽为主的则可选用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
风热感冒中后期 :以咽痛、口干为主的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抗 *** 口服液。
(3)气虚外感型感冒
可选用参苏丸、表虚感冒颗粒等。平时常服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防感冒。
(4)暑湿外感(胃肠型感冒)
以外感怕冷发热、呕吐、拉肚子的患者可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胶囊)、 *** 定中丸或保济丸、云香精、四正丸。
(5)风温热毒袭肺(通常所说的流感)
以发热、咽喉红肿疼痛者可选用板蓝根颗粒、金莲花颗粒、复方双花片;以高热为主可选用柴黄清热颗粒、牛黄清感胶囊、复方银黄口服液;高热、咳嗽明显者可用连花清瘟胶囊。
有细心的朋友在选择中成 *** 的时候发现了问题,有的中成 *** 说明书写着风寒感冒禁用。这是怎么回事呢?很简单风热感冒肯定要吃辛凉解表 *** 物,所以说您是患风寒感冒,再吃寒凉 *** 物,那就是相当于雪上加霜,结果是肯定好不了的。风寒感冒特别容易转变成风热感冒,一般受凉后前3天(有的可能只是之一天)风寒感冒症状比较明显,之后就会出现咽干、嗓子疼的热证,就要按照风热感冒治疗了。
那我们放心的中 *** 西 *** 一起吃了呢?也不是。因为许多中成 *** 含有西 *** 成分,很容易造成和同样成分的西 *** 重复用 *** 。 *** 物一旦服用超量,安全 *** 就失去了保证。举几个例子:精制银翘解毒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金羚感冒片含 *** 、氯苯那敏;感冒灵冲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和 *** ;一力感冒清胶囊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和抗 *** *** 吗啉胍。
关于感冒吃 *** 的小话题先和大家聊到这里, *** 师告诫大家,患了感冒要好好休息,这样才能缩短病程,加快康复。
作者: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门诊 *** 房
刘宝峰 主管 *** 师
校稿:天津市天津医院 刘欣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临床常见百种病证(1)——感冒与常用中 *** 简介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感冒介绍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 *** 炎症的总称。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 *** *** 咽炎、喉炎、疱疹 *** 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 *** 咽-扁桃体炎。
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 *** 呼吸道感染 *** 疾病,多呈自限 *** ,但发生率较高。 *** 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感冒,是一种自愈 *** 疾病,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 *** 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 *** 引起。
感冒是由 *** 引起的,与细菌感染相结合时,会出现咽痛、发热、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和CRP值升高。如果患者出现发烧、头晕、不适、四肢疼痛、打喷嚏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口服中成 *** ,如清热颗粒,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患者首先要积极进行饮食和生活调养,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增加 *** 必需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从而增加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促进感冒的恢复。
感冒与常用中 ***
(1)风寒表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常用中 *** (辛温解表 *** ):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香薷、辛夷、苍耳子、生姜、葱白、淡豆豉
(2)风热表证:发热较重、怕冷较轻、鼻塞、有黄脓鼻涕、头痛、全身酸痛、咽喉肿痛、口干、咽痛、咳嗽、咯黄黏痰、痰黏稠、不容易咳出来,伴有 *** 偏黄、 *** 偏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等。常用中 *** (辛凉解表):薄荷、牛蒡子、蝉衣、浮萍、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蔓荆子、葛根、升麻、柴胡、淡豆豉。
(3)暑湿表证:以发热,微恶风寒,身重困倦,无汗或有汗,口渴,舌红苔黄,脉儒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多见于夏季。常见于感冒、咳嗽、。呕吐、泄泻、痢疾等疾病中。
常用中 *** :藿香、佩兰、紫苏、大腹皮、香薷、白扁豆、厚朴
(4)暑热表证:以发热、心烦、有汗、胸闷、 *** 短赤、 *** 溏泄、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舌红苔、脉濡数等症状为特点。
常用中 *** :青蒿、滑石、金银花露、通草、连翘、绿豆、荷叶、白扁豆、西瓜翠衣、淡竹叶、香薷。
风寒、风热感冒分不清?专家教你辨证施治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 田晓航、余晓洁)“七九 *** ,单衣行走。”冬春交替之际感冒易发,如何鉴别风寒、风热感冒,及时对症下 *** ?专家提示,患者可通过自行辨识口气等表征来判断感冒类型,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冬季常见的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类型,暑湿感冒冬季不常见。风寒、风热的属 *** 并不是因季节而定,而是根据症状表现来区分。一般来讲,冬天气温低,在感冒初起时风寒特征表现明显,但风寒与风热感冒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如何判断感冒属于风寒还是风热?中华中医 *** 学会治未病分会副主任 *** 、辽宁中医 *** 大学博士生导师朱爱松介绍,可通过“五辨”来识别:
辨寒与汗,发热重恶寒轻且有汗为风热;恶寒重发热轻且无汗为风寒。
辨口与痰,患者自觉口气热或兼燥、口干,有黄痰者为风热;自觉口中不热不燥或凉,痰白稀者为风寒。
辨鼻,患者自觉鼻燥,所出之气热或鼻涕稠浊者为风热;鼻无燥热感或觉凉或鼻涕易出且清稀者为风寒。
辨面色与舌苔,虽恶寒明显而面白唇红少苔者为风热;面白唇青或恶寒甚,舌薄白者为风寒。
辨 *** ,患者自觉 *** 微有热感者为风热;无热感而清长者为风寒。
专家表示,感冒初起时,风寒、风热的区分尚不明显。此时,病情较轻,可食用“葱白豆豉煲豆腐”。治疗风寒感冒关键在于发汗,民间常用加盖厚被、喝姜枣水、喝姜粥米汤、热水泡脚等 *** ,食疗可选择姜糖苏叶饮。治疗风热感冒宜用辛凉之物疏散风热,可以薄荷鸡蛋肉丝汤、煮梨水进行食疗,并结合背部刮痧清内热。
中成 *** 丨风寒?风热?感冒到底怎么选 *** !宝宝肚子胀、不爱吃饭、 *** 臭,这多是食积的表现。而咽喉部听见“呼噜”声,这是有痰。
上节课我们提到,症状出现食积+痰鸣,优先选择小儿消积化痰口服液。恭喜你们,为自家宝贝健康get了一项新技能。
今天,我们再讲讲与感冒有关的中成 *** ,当然,最后还会继续进行“家长中成 *** 测试”,所以要认真听讲啊。
风寒?风热?
很多朋友说,中成 *** 的说明书很讨厌,说治什么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来来来,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们教给大家几个小技巧。
风寒风热,通过名字把它们分成两类,一个跟寒有关,一个跟热有关。
风寒感冒,它一般有明显的发病原因:着凉了。比如忽然降温,或者穿的太少冻着了。
这是与风热感冒的鉴别点之一了。我们再回忆下,一般感冒,多少都伴有发烧,但是有时候特别怕冷,有时候却怕冷不明显,诶诶诶,想起来没有。
对了,告诉你
如果怕冷明显,这就是偏于“寒”。
继续回忆哈,想起自己感冒时,有时候那鼻涕就跟清水一样的哗哗往 *** ,有时候却尽是黄稠的鼻涕,这又是一个区别了,流清涕偏于“寒”,流黄浊涕偏于“热”。
继续往下走哈
有时候一感冒就嗓子疼的厉害
这是什么情况?
这就偏于“热”了。
简单的来说,我们鉴别时看:感冒的原因是什么?怕冷程度?鼻涕啥样的?嗓子疼不疼?
当然,对于寒热的鉴别还有些更细致的内容,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们边学边说。
趁热打铁来学 ***
感冒清热颗粒
主要成分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这感冒清热颗粒里面含有的 *** 物吧,多数偏“温” *** 。温 *** 的 *** 物来治什么呢?当然来治“寒”了。来来来,咱们按照刚刚的思路理一理。
什么原因感冒了?着凉了。
怕冷吗?怕冷的厉害(恶寒)。
流鼻涕吗?流清鼻涕
咽喉痛吗?还不痛。
这个大概就是“风寒感冒”了,那我们就用温 *** ,感冒清热颗粒就是一个选择啦。
桑菊感冒片
主要成分
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芦根。辅料为蔗糖、硬脂酸镁。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这桑菊感冒片吧,是来自于《温病条辨》中的一个有名的方子 ── 桑菊饮。
这里面的 *** 吧,大部分都是“凉” *** (桑叶、菊花、连翘疏散风热,桔梗、甘草、连翘利咽,杏仁止咳,芦根清热生津)。
那它治什么?当然以“凉”治“热”了。
风热感冒刚刚出现的时候,出现了轻微发热,咳嗽,咽喉疼痛,口干,那么用它就是了。
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刚刚感冒就出现咽痛,咳嗽。这下和风寒感冒能鉴别开了吧?
通宣理肺丸
主要功效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同样是风寒感冒,这通宣理肺丸与感冒清热颗粒又有什么区别呢?
通宣理肺丸里面大部分含的是止咳化痰的 *** 物。所以如果风寒感冒后咳嗽的很厉害,那么就首选通宣理肺丸。
要是咳嗽的不厉害,主要还是怕冷头疼发烧这些为主的,还是用感冒清热颗粒。
越来越多的粉丝问我咳嗽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咳嗽都有,有的是久咳不止,有的是干咳燥咳,还有的是伴随着各种痰的问题,那如果你也有其中一种情况,接下来可以听一听,看你是属于哪一种,然后和医生再教你如何去调理。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最近最常见的两种,如果平时咽干、咽痒,嗓子一痒就想咳嗽,干咳、久咳,甚至是一遇冷风就加重,痰呢,也多是白痰、稀痰为主,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个小青龙颗粒。
那如果说,你也是干咳、躁咳,嗓子不舒服,但是呢,痰比较少,干咳少痰,但是痰呢,比较黏,有的人感觉有痰呢,但是就是难以咳出,还伴随着胸闷烦躁的情况,或者还是会五心烦热,那这个时候呀,多见是肺的津液不足了,我们说喉为肺之门户,所以肺不好,就会导致咽喉不舒服,这个时候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个养阴润肺丸来滋阴润肺。
还有一种人呢,是咳嗽、气粗,有时候咳嗽的能让人呀,脸红脖子粗,痰多为黄痰,有的人还咳痰不爽,口干、咽痛,这多见是风热咳嗽了,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个风热咳嗽胶囊,如果痰比较严重呢,可以参考一个川贝枇杷糖浆。
那如果你是前几天呀,是白痰,后几天是黄痰,那可能是风寒呀,已经郁结成热了,这个时候寒证的时候呢,可以参考小青龙颗粒,到了黄痰的时候呢,可以参考一个风热咳嗽胶囊,如果是同一天两种情况都在呢,这多见是寒热往来,这个时候呢,可以参考一个小柴胡颗粒。
当然了,日常中还有很多很好用的止咳 *** ,比如可以镇咳化痰的甘草片,以及适合反复咳嗽,或者是腋窝晨起咳嗽,咳嗽很急,咽痒的苏黄止咳胶囊等等,但是必须呢,对症效果才会好,那如果说,你是多种情况都有,更好还是能用汤剂调理,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感冒竟有6大类型!医生介绍15种中成 *** ,对症下 *** ,效果看得到!感冒,一般指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 *** 炎症的总称,约有70%-80%由 *** 引起,仅少数由细菌引起。
常见症状有发热、乏力、喷嚏、鼻塞、流鼻涕等等。常见检查有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
那么,临床辨证分型和常用的中成 *** 有哪些?
一、风热型
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咽喉红肿疼痛、痰黏或黄、鼻塞黄涕、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辛凉解表,发散风热
常见中成 *** 及功效:
1. 银翘散: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中 *** 中医 杏仁 黄岑 甘草
2. 抗 *** 口服液: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流感等 *** 感染疾患;
3. 板蓝根颗粒: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
二、风寒型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苔薄白。
治法: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常见中成 *** 及功效:
1. 葱豉汤:用于促伏邪由里出表,从速透达;
2.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明显患者;
中 *** 中医 杏仁 黄岑 甘草
3.感冒软胶囊: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咽喉肿痛、有化热趋势患者;
4.荆防冲剂或荆防合剂:用于风寒感冒全身酸痛明显患者。
三、暑湿型
身热汗多,口渴心烦, *** 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治法:祛暑利湿
常见中成 *** 及功效:
1. 香薷饮: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
2. 藿香正气丸:用于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中 *** 中医 杏仁 黄岑 甘草
四、气虚型
面色眺白,容易出汗,气短乏力,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倦怠乏力,咳声低怯,咳痰无力。
治法:固表益气
常见中成 *** 及功效:
1. 参苏饮: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
2. 玉屏风散:用于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中 *** 中医 杏仁 黄岑 甘草
五、阴虚型
身热,微恶风,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常见中成 *** 及功效:
1. 加减葳蕤汤:用于老年人及产后感冒、咽炎等属阴虚外感者;
2. 麦味地黄丸: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
中 *** 中医 杏仁 黄岑 甘草
六、阳虚型
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背寒,形寒肢冷,腰酸膝软,神疲嗜卧;
治法:助阳解表
常见中成 *** 及功效:
1. 再造散:用于助阳益气,解表散寒;一文带你快速辨识
中 *** 中医 杏仁 黄岑 甘草
2. 桂枝加附子汤:调和营卫以解外,增入附子温经扶阳以固表。
每一个健康问题都值得被严肃对待!
如果您还有疾病预防方面的问题,欢迎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孩子反复感冒,是因为体质弱吗?其实孩子之所以常感冒,往往有这几个原因:宝宝本身的特点就是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稍微冷了、热了、积食了,就容易引起风寒、风热外感。外邪易从口鼻入,呼吸道总是首当其冲被感染。孩子脾胃多虚寒,家长给孩子吃多了,导致脾胃受损。脾土生肺金,呼吸 *** 就更容易患病。
在我看来,感冒病邪多在表,是小儿常见病中相对比较轻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都不难,有一些 *** 可循:对内做好科学喂养、顾护脾胃,不让宝宝多吃、乱吃。对外做好御寒措施,比如外出时戴好口罩、围巾,适度穿衣;外出当风后,及时泡脚、用食疗方驱寒。
以下为您梳理有关防治宝宝感冒的20条小知识:
1. 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过敏 *** 鼻炎。两者治疗起来南辕北辙,千万别弄混。
如何区别感冒和过敏 *** 鼻炎?
看有没有发烧:感冒往往伴随发烧,过敏 *** 鼻炎不会。
看喉咙痛不痛:感冒会导致喉咙痛,过敏 *** 鼻炎不会。
看病程长短:感冒一般不超过一个星期;若一个星期以后症状仍严重,可能是过敏 *** 鼻炎。
2 .“感冒不用吃感冒 *** ”是错的。
感冒属于自限 *** 疾病,大多数人不吃 *** 也能硬抗过去;但孩子体质娇弱,吃 *** 好得快,减少痛苦。
3.孩子不慎感冒,风热、风寒要先分清。
风寒感冒常见特征:恶寒重、发热轻、喜温、不怎么出汗、鼻塞、流清涕、咽喉痒、咳嗽稀白痰、伴有头痛、舌质淡、苔薄白的症状。
风热感冒常见特征:恶寒轻、多发热、喜凉、出汗、鼻塞、流黄涕、嘴唇红、喉咙红肿疼痛、口干喜饮、咳嗽黄稠痰、舌质较红、薄黄苔。
4.吃感冒 *** 无效?可能是因为吃错了,风寒、风热感冒常用 *** 不一样。
风寒感冒常用 *** :藿香正气口服液(无酒精)、九味羌活丸等。
风热感冒常用 *** :小儿豉翘颗粒、小儿热速清颗粒等。
寒热兼治感冒 *** :小儿葫芦散、银胡感冒散(外用)等。
5.感冒一般无需服用抗生素、消炎 *** ,一般感冒 *** 就能好。
6.一感冒就喝板蓝根、凉茶,感冒未必能好,大寒的中 *** 还可能伤及脾胃。
7.孩子感冒初期,会有精神、睡眠、食欲、 *** 等都不太好的征兆,还会稍稍打喷嚏、流鼻水、咳嗽等。这些是正常的感冒症状。
8.孩子有感冒征兆,“将感未感”时,可以服苏柏方防感冒、流感。
9.不建议立即给有感冒征兆的孩子吃 *** ,可以通过安全有效的清淡饮食、控制情绪、多休息,还可配合小儿推拿“工字搓背法”及时遏制感冒发展。
10.风寒感冒初期,可以喝葱白红糖姜水辛温解表;风热感冒初期,可以喝桑菊饮、竹蔗马蹄饮辛凉解表。
11.孩子感冒反反复复,往往“元凶”就在于积食,顾护“后天之本”脾胃永远是预防感冒等小儿常见病的之一步。
12.外感夹滞时,可以用小儿葫芦散、保济口服液、四磨汤口服液等 *** ,兼顾治外感,同时消食导滞。
13.孩子如果本身免疫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家长还要留心是否属于虚人感冒。
14.虚人感冒的孩子多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大多为气虚。感冒好后,消化好的时候,可以服太子参白术水调理。或者用玉屏风颗粒、益气健脾口服液等中成 *** 。
15.天气忽冷忽热,非时之气导致疫疠之气肆虐,必须提防流感、 *** 、疱疹 *** 咽峡炎等时行感冒。
16.感冒、鼻窦炎同时发作,外淌清鼻涕或粘稠鼻涕,出现本虚标实的情况,要先治外感再扶正。
17.预防外感,防寒很重要,最容易着凉的时间是下半夜,一定替孩子盖好小肚子和小脚丫,或者给孩子用睡袋。
18.清晨、傍晚阳气弱,孩子容易着凉、咳嗽、外感,这段时间尽量别外出运动,出门尽量戴口罩,天冷可以用围巾防寒。
19.出汗多、常盗汗的孩子抵抗力也偏弱,汗出当风易感冒,可以喝红枣浮小麦茶,益气固表防外感。
20.秋冬转凉,预防孩子外感,可以每周泡脚1~2次。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 *** 把关。
来源: 人民网-科普中国
感冒竟然买不到合适的 *** ?风寒风热得对症下 ***感冒很常见,还被称为是七天不用治都能好的小毛病。但是有位朋友纠结了,说前阵子她感冒了,记得咱节目里讲过,感冒要是流清鼻涕,咳痰是白色的,还怕冷,那就是风寒感冒,所以这位朋友果断判断,自己得的是风寒感冒,然后就直奔 *** 房,结果是空手而归, *** 店里居然买不到她能吃的感冒 *** ?
感冒了 *** 房的 *** 咋都不适合我?
这位朋友确实是风寒感冒, *** 店里推荐的感冒 *** 都是清热解毒的,所以暂时并不适合她吃。像她这种初得的风寒感冒,不一定非要吃 *** ,给大伙一个秘密 *** ,据说比感冒 *** 还好使。
红糖姜水
红糖姜水大伙都喝过,姜有发散解表的作用,红糖可以调味,还可以温胃驱寒。合二为一不仅简单好喝,对付风寒感冒初期,趁热一饮而尽,可能就把感冒扼杀在摇篮里了。
淡豆豉加葱白
葱白要选择有葱须的,加上淡豆豉( *** 房购买)一小把,一起煮水喝,对风寒感冒也有效果。
判断风寒感冒 只需四个字?
判断风寒感冒有一个秘诀,只有“冷冷清清”四个字,咋解释呢? 之一个冷是因为受寒造成的感冒;第二个冷是感觉身体发冷,后两个清一个是流清鼻涕,一个是咳痰白色清稀,不是浓痰,浓痰即使是白色的,它也是热症。
要是能判断自己是风寒感冒,症状轻的可以喝红糖姜水,如果症状较重,小编再给大伙出个主意。
活人葱豉汤
活人葱豉汤适合风寒感冒比较严重的,如果你是轻微的风寒感冒,处于初期阶段,咱喝红糖姜水就行,如果你比较严重,可以在葱白豆豉的基础上再加麻黄和葛根。麻黄、葛根、淡豆豉各9克,葱白连须六七根熬水,然后趁热喝下去。
(图为麻黄)
对付感冒最关键的是对感冒有个初步判断,但是您也别觉得这样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些人原本是典型的“冷冷清清”风寒感冒的症状,后来就慢慢转型了,嗓子疼,头疼,咳黄痰,还发烧,这是咋回事儿呢?
这是风寒感冒转成风热感冒了,刚开始是风寒感冒,这时候如果用咱们讲的办法,很快可以把感冒挡住, 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它会入里化热,变成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咋判断?
对于风热感冒,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黄稠热痛”。风热感冒的人,咳痰是 *** 的,粘稠的,即使不是黄痰,只要是粘稠的也认为是风热感冒,另外就是会发热,会嗓子疼。
风热感冒咋吃 *** ?
大多数的中成 *** 感冒 *** 都是管风热感冒的,当你的症状变成黄稠热痛的时候,就可以吃清热解毒的感冒 *** 了,但是也要分清情况。
维C银翘片、双黄连等常见的管风热感冒的 *** 之间也有不小区别,吃不对,还可能闹出大问题。
感冒 *** 别瞎吃,吃错了可能出问题
有新闻说感冒 *** 吃不对,可能吃出胃出血,这可一点不夸张,而且相当有可能。感冒 *** 之间,即使都是主治风热感冒的, 它也有细微的区别。比如双黄连和维C银翘片,这俩 *** 从名字能看出来相同的地方,一个是双黄连,双是双花,双花指的就是金银花。连是连翘,黄是黄芩。
维C银翘片,银也是金银花,翘还是连翘。所以它俩的主 *** 是一样的,都有连翘、金银花。但是除了这俩成分,其它成分可就有说道了,一边只有黄芩,一边就有淡竹叶,桔梗,维生素c等等。
都是管风热感冒的 为啥差这么多?
双黄连里的黄芩是苦寒的 *** ,而维C银翘片里加的荆芥,淡豆豉,桔梗这些都是温 *** 的,可以减少对 *** 的 *** 。所以说银翘片是一种温 *** 的散风寒的 *** , *** 效更缓和,适合没有彻底入里化热,也就是风寒感冒刚刚转为风热感冒的朋友吃。双黄连 *** 效更强烈,适合彻底入里,也就是已经转为风热感冒人群服用。如果没有基础疾病,双黄连肯定 *** 效更好,但如果有胃病,那就更好用点不那么寒的 *** ,比如说刚刚提到的维C银翘片就可以啦。
总结:
风寒感冒初期:红糖姜水、淡豆豉加葱白
风寒感冒严重:活人葱豉汤
风寒感冒刚转为风热感冒 还没有入里:维c银翘片
风寒感冒已经转为风热 彻底入里(或风热感冒):双黄连(胃有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