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一篇关于多种变异色型黄喉貂的研究文章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 *** 》上在线发表,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文章涉及的同一区域发生动物大规模“多种异变”的情景极为罕见,尤其是该群落 *** 现了全身通白的黄喉貂。部分网友疑虑这是不是针对黄喉貂的不祥之兆,到底是不是呢?本文一窥究竟。
资料显示,北京师范虎豹研究团队从2005年起就开始了对东北野生动物的研究,历经十年建起了世界更大的虎豹 *** 监测 *** ,并建议加强保护和恢复东北虎和东北豹生态资源,间接促成了东北虎豹国 *** 园建立。而这恰恰为发现变异黄喉貂埋下了伏笔。
2012年,一只颜色怪异的黄喉貂首次出现在了 *** 监测数据库中,画面中的黄喉貂除了头部零星几个部位为 *** 外,整个上半身几乎全部呈白色。正当科研人员将打算将视为个别黄喉貂“基因突变”时,多只、多种不同形色的黄喉貂频繁在检测 *** 中现身:有的白色变异位置集中在腿、爪处;有的白色毛发则从腿部扩展到整个腹部;有的则从脖颈到 *** 全部被白色毛发覆盖;个别黄喉貂除了少量 *** 外,已全部蜕变成了白色。
冯利民是东北虎豹生物多样 ***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他表示这是世界上首次在貂属物种中发现规模 *** 多种变异色型并存的现象,为研究动物毛色变异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那么问题来了黄喉貂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颜色异变又是如何发生的。
黄喉貂体长55-65公分,尾长35-45公分,体重约2-3千克;体形柔软而细长,呈圆筒状;最引人注目的是黄喉貂一身毛色:头部、颈背部、身体的后部、四肢及尾巴为暗棕色至黑色,而喉 *** 毛色鲜黄,包括腰部呈黄褐色,黄喉貂名字中的“黄喉”两字便源于此。《 *** 演义》中有一只形如白鼠的神兽,名叫“花狐貂”,其原型极有可能是黄喉貂。
貂为哺乳动物纲食肉目鼬科貂属,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貂共有8种,其中我国有3种,分别是黄喉貂、石貂和紫貂,黄喉貂则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貂种,从 *** 半岛、 *** 到我国的东北、华北、华南;从 *** 到东南亚和南亚的泰国、 *** 等都能找到貂。
之所以说“花狐貂”可能取材于黄喉貂,主要源于它的两个显著特点。
首选黄喉貂是典型的食肉动物,体型虽然小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小到昆虫、飞鸟,大到环颈雉、山鸡,也包括树上跑的松鼠及鼯鼠,这些统统是它的口下之物。食物匮乏时,黄喉貂则组团觅食,捕食过程中遇到大体积的林麝、斑羚,甚至野猪照吃不误,这与影视剧中花狐貂的形象相近。
另外,黄喉貂动快速敏捷,快速跑动过程中中还进行远距离跳跃:遇到障碍物越过,遇到大树则选择攀爬。黄喉貂视力好且善于聆听,夜间趴伏树旁观察四周动静,要是哪个不长眼的走路踩到了枝条,随即就会遭到黄喉貂攻击。这与灵活的花狐貂也很相似。
再说黄喉貂的颜色变异。
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皮毛颜色来自黑色素,黑色素分为褐黑素和真黑素两种,前者负责将毛发着成 *** 和红色;后者则负责把皮毛染成黑色、棕色,所以正常的黄喉貂体内以褐黑素为主,也意味着如果不出现点“意外”压根不可能出现白色毛发!
研究表明,这种意外的“基因突变”在哺乳动物中往往与色素缺失有关,比如“白化”是完全缺乏黑色素所致,直接原因是生成黑色素的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引发的,结果皮肤、皮毛都可能逐渐脱色。“白变”是身体全部的色素大幅锐减或彻底消失后的“回归自然”,不过眼睛一般会保持原来的颜色。
问题的关键是酪氨酸酶本身由于所对应的基因控制!现已证实控制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的是一个名为花斑的基因片段,从出现零星颜色异常到全是颜色骤变,都与花斑基因?脱?异常脱不了干系。
事实上,动物皮毛“白化”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白色狮子、白色鳄鱼、白色山羊等等基本都是控制色素的基因异常引起的。即便是我国国宝的大熊猫也不例外。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有一只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约三岁,现已“自立门户”,这只白色大熊猫也是个别基因变异所致。
令虎豹研究团队惊奇的是,一般动物“白化”只是发生在少数动物身上,甚至几万的族群里不会出现一个,像黄喉貂“集体变异”的情况极为少见。据冯利民介绍,在东北虎豹国 *** 园也曾出现白色的狍,但在过去300年里仅仅发生了3例。所以在野生黄喉貂出现多种色型变异,且数量之多、分布之普遍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需进一步研究。
原创:老高
全世界也稀有的黄喉貂,连大熊猫都能 *** ,它究竟是什么动物?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的虎豹研究团队,在9月份对东北虎豹国 *** 园的试点区进行观测时,偶然发现了特别罕见的多种变异色型的黄喉貂,而更令人意外的是,其中赫然还有一只全身为白色的黄喉貂。有专家对此表示,此次能够发现数量如此多的异色黄喉貂,即使是在全世界范围里,也是十分少的。
那么,黄喉貂究竟是什么样的动物?为什么此次事件会引发这么大的轰动呢?
首先,出乎意料的,这个小家伙如今并不算什么稀有动物,虽然早些年曾被列入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但在2016年时,由于数量的增长,已经跻身进“无危”行列,只是在我国仍然属于二级保护动物。
黄喉貂属鼬科貂属,与同属于鼬科的黄鼠狼,长得有些相像,只是从胸前那明显的黄橙色喉斑,可以明显看出两者的差别。黄喉貂多生活在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主要分布于 *** 、东南亚和 *** 部分地区,而在我国分布更是广泛,许多省份都有它的存在。
虽然看上去,黄喉貂有点平淡无奇,但它的威名,可是可以比拟“平头哥”的。黄喉貂爱吃蜂蜜,与爱吃蜂蜜的“平头哥”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它们都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而且,黄喉貂还喜欢群居生活,每次活动的时候,几乎都是成双成对的,或者干脆直接整个群体共同活动。再加上它们自身的灵活身姿,尖牙利齿,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鼬科之狼”。
虽然我们知道,成年大熊猫在野外几乎没有什么天敌,但2014年,一起野生大熊猫被黄喉貂攻击致重伤的报道,让人们有些担心。那次事件,也成为了黄喉貂的成名之战!黄喉貂正是利用了团队配合,再加上其敏捷的作战能力,让大熊猫在遇到这些家伙时,也讨不得好,稍微不慎就有可能凶多吉少。
而且,作为与黄鼠狼同科的黄喉貂,它们的智力也是不容小看的。它们在遇到强敌时,都会讲究战术和策略。比如曾有人就拍到过,一只黄喉貂想对一只猴子下手,但是眼看对方比自己大上不少,于是便唤来自己的同伴。即使“ *** 兄”再厉害,但双拳不敌四手,没多久便落败了。无独有偶,还有人拍到它们在捕杀一只麂子的时候,也会偷偷采取“包抄”的战术,一只去追,另外两只“抄近道”夹攻,这可真是让这只麂子防不胜防。最后,这只三貂小队,也是成功“吃鸡”!
据大量数据观察发现,黄喉貂的食谱非常广泛,像野猪、豹猫、斑羚等,都会遭到它们的猎杀。在它们的领地里,几乎只要是能吃的,都会想办法搞来吃。
而这次虎豹研究团队成员们发现的白色黄喉貂,着实特别,它的前上半身几乎全是白色。通过近几年的观测,它们还发现过各部位显白色的黄喉貂,比如有白头的、白脚的、白尾的等等,可谓是收集了一整套!
那么,为什么这些黄喉貂会出现白化的情况呢?
野生动物的毛色,一般因为环境的原因,很难发生大的变化,除非是有些个体的基因出现变异才会导致。这就像神龙架地区,也曾发现过白化麂子、白化黑熊、白大鲵,甚至白乌鸦等特殊的个体。据专家认为,这只白色的黄喉貂,更多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它的体内缺少了能合成黑色素的酶,所以才会使毛色显得发白。至少目前来说,还未发现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
另外,黄喉貂的毛并不厚,保暖 *** 能却是差强人意,肉也不好吃,再加上其生 *** 凶猛。所以,也没什么人愿意捕杀它。正因如此,它们也才能从“濒危”数量上升到“无危”数量。
但是,由于人类开发自然的原因,导致森林面积日益减少,也许有些附近的村民会容易遇到它们。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别去招惹,也不要轻易靠近观看,不然很容易惹火上身,伤害到自己。
东北虎豹国 *** 园现“神兽”!白色黄喉貂首次现身,全 *** 罕见记者近日从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了解到,该团队于2021年9月2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 *** 》上正式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描述了在我国东北虎豹国 *** 园试点区内发现罕见的多种变异色型的黄喉貂,包括通体为白色的黄喉貂。
科研人员在从东北地区采集的 *** 监测数据中,发现一只与众不同的黄喉貂,它的前半身几乎全部为白色。
随着观测数据逐渐积累,研究人员陆续发现了多种不同变异色型的黄喉貂个体:白色变异部位从爪、腿逐步扩大过渡到头部、前半身乃至全身,“白爪”“白脚”“白头”“白身”都囊括在内。
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副教授冯利民表示,通常一个物种的外部形态是物种传统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它会长期维持不变,只是偶有一些个体会出现变异。这次发现分布和数量如此广泛的变异色型黄喉貂,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这个现象为动物毛色变异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原标题:东北虎豹国 *** 园试点区内发现罕见多种变异色型黄喉貂)
来源:新华社
流程编辑:TF063
黄喉貂频繁现身吉林天桥岭 狠劲堪比“平头哥”蜜獾*** 相机 *** 拍摄到的黄喉貂。 天桥岭 *** 供图
中新网长春3月4日电 (谭伟旗 刘栋 延长才)4日,记者从吉林省天桥岭 *** 和天桥岭森林 *** 分局获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喉貂近日在该地区频繁出镜。
黄喉貂是肉食 *** 动物,攻击 *** 很强,甚至还被网友赐名“鼬科之狼”。
在一段 *** 相机拍摄的 *** 中,两只黄喉貂在雪地中一前一后,追逐嬉戏。而另一段 *** 中,一只黄喉貂走走停停,四处张望,憨态可掬。
*** 中的黄喉貂,毛发黄黑分明,一头“黑发”平平整整, *** 有一块黄橙色喉斑,看上去体型柔软,腰身纤细。
据工作人员介绍,森林里黄喉貂的战斗力好比草原“平头哥”蜜獾,凶猛好斗。黄喉貂善于攀缘树木、陡岩,夜间活动频繁,经常组团出行。
在捕食猎物时,无论对方“块头”大小,黄喉貂都会集体 *** 猎物,从多个方位对猎物进行试探 *** 地撕咬,被攻击的猎物常常首尾不能兼顾,逐渐失去战斗力,最终沦落为黄喉貂的食物,连野猪都会成其盘中餐。
在天桥岭林区,当地 *** 和巡护人员就曾发现过被黄喉貂啃食后的狍子残骸。
近年来,天桥岭 *** 与天桥岭森林 *** 分局持续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通过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状况和动物资源分布情况,定期开展清山清套反盗猎行动。
同时,天桥岭 *** 与天桥岭森林 *** 分局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向周边群众宣讲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强化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完)
出镜了!武夷山国 *** 园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近日,武夷山国 *** 园科研人员在收集鉴别 *** 相机数据时,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捕食小麂的 *** ,及清晰的黄喉貂个体照片,拍摄时间为2020年12月29日。该发现填补了国 *** 园体制试点以来,武夷山国 *** 园辖区内尚未拍摄到 *** 食肉动物的空白。
黄喉貂是典型的食肉动物。昆虫、鱼类及小型鸟兽都在其捕食之列,还可合群捕杀大型兽类,如小麂、猕猴、豹猫,甚至小野猪。我国西南地区曾经有过黄喉貂威胁大熊猫幼崽的记录。黄喉貂数量极其稀少,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物种,其种群数量能够反映辖区内脊椎动物的丰富度。
国 *** 园体制试点以来,武夷山国 *** 园管理局不断加大科研监测力度,开展生物本底资源调查,为科学保护提供依据,目前已在辖区安装 *** 相机185台,未来三年计划再增加500台。
转自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记者:张辉 通讯员 吴炳贤 蔡斌
来源: 福建日报
黄喉貂频繁现身吉林天桥岭 狠劲堪比“平头哥”蜜獾*** 相机 *** 拍摄到的黄喉貂。 天桥岭 *** 供图
中新网长春3月4日电 (谭伟旗 刘栋 延长才)4日,记者从吉林省天桥岭 *** 和天桥岭森林 *** 分局获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喉貂近日在该地区频繁出镜。
黄喉貂是肉食 *** 动物,攻击 *** 很强,甚至还被网友赐名“鼬科之狼”。
在一段 *** 相机拍摄的 *** 中,两只黄喉貂在雪地中一前一后,追逐嬉戏。而另一段 *** 中,一只黄喉貂走走停停,四处张望,憨态可掬。
*** 中的黄喉貂,毛发黄黑分明,一头“黑发”平平整整, *** 有一块黄橙色喉斑,看上去体型柔软,腰身纤细。
据工作人员介绍,森林里黄喉貂的战斗力好比草原“平头哥”蜜獾,凶猛好斗。黄喉貂善于攀缘树木、陡岩,夜间活动频繁,经常组团出行。
在捕食猎物时,无论对方“块头”大小,黄喉貂都会集体 *** 猎物,从多个方位对猎物进行试探 *** 地撕咬,被攻击的猎物常常首尾不能兼顾,逐渐失去战斗力,最终沦落为黄喉貂的食物,连野猪都会成其盘中餐。
在天桥岭林区,当地 *** 和巡护人员就曾发现过被黄喉貂啃食后的狍子残骸。
近年来,天桥岭 *** 与天桥岭森林 *** 分局持续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通过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状况和动物资源分布情况,定期开展清山清套反盗猎行动。
同时,天桥岭 *** 与天桥岭森林 *** 分局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向周边群众宣讲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强化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完)
(中国新闻网)
太珍贵了!壶瓶山首次拍到黄喉貂高清图像近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野外收集 *** 相机数据中,首次捕捉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活动的珍贵高清图像。
黄喉貂主要栖息于林区,系欧亚 *** 上体形更大的貂属成员,典型食肉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战斗力强悍,也是唯一有群居习 *** 的陆生鼬科动物,它们会数只集群捕猎较大的草食动物。
*** 来源于 ***
*** 来源于 ***
“在2010年,壶瓶山曾拍摄到了黄喉貂,但图像非常模糊,甚至不易辨认,此次保护区拍摄到的黄喉貂高清图像非常难得。”长期坚持野外监测工作的保护区副局长康祖杰开心的介绍道:“食肉动物对栖息地干扰和栖息地破碎化极为敏感,被视为森林生态 *** 健康的指示物种,此次发现黄喉貂又为壶瓶山食肉目动物大家庭添加了新成员!”
此外,本次监测还拍摄到林麝、黑熊、中华鬣羚、中华斑羚、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来源:石门融媒 )
野生黄喉貂“做客”村民家,和大鹅抢食,你认识它吗?近日,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黄喉貂因为饥饿,在下山觅食过程中一不留神溜达到村民家中。
面对村民的围观和七嘴八舌的议论,这只毛茸茸的,有点像小狐狸的小动物就是一劲儿埋头紧着吃。
汪清 *** 地 *** 林场 村民:
4月20日那天,我上河边去喂鹅子,看它在河边垃圾堆里找吃的,我没管它,出来以后它上鹅窝里吃鹅食去了,我就给它关到里头了。
面对这只来访的“不速之客”,村民们给它喂食的同时,向吉林省汪清森林 *** 局沙金沟 *** 进了报告。
*** 之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发现其 *** 有明显的黄橙色喉斑,确认这只小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经过观察,这只黄喉貂健康状况良好, *** 猜测可能是因为山上缺少食物,所以才下山觅食闯进村民家中。
随后 *** 将黄喉貂装进了铁笼子,进行喂食后,与林场职工一起将其运往栖息地附近进行了放生。
*** 提醒,别看黄喉貂样子比较萌,但其为食肉系动物, *** 凶狠,村民遇到时,尽量不要接触。
吉林汪清森林 *** 局沙金沟 *** 所长 张忠:
黄喉貂 *** 凶狠,一旦遇到不要惊慌,切勿激怒,保持安全距离,缓慢移动,淡出它的视线。
中新社西宁11月16日电 (孙睿 雅格多杰)记者16日从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官方获悉,日前,该县摄影记者在班玛县灯塔乡玛可河流域科培村附近拍摄到三只野生黄喉貂,这是人工首次在三江源核心区拍摄到的黄喉貂栖息画面。
黄喉貂主要栖息于林区,系欧亚 *** 上体形更大的貂属成员,典型食肉兽,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日前,我局记者在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灯塔乡玛可河流域科培村附近拍摄到三只野生黄喉貂,这是人工首次在三江源核心区拍摄到的黄喉貂栖息画面。此前都是 *** 相机记录。”班玛县文体旅游 *** 副局长曹民锴说,虽然画面有些抖动,但十分珍贵,实属不易。
据了解,黄喉貂战斗力强悍,也是陆生鼬科中唯一群居种,可以集成多达十几只的群体,像狼群一样围捕麝和鹿等小型有蹄类。
今年4月,该地区的 *** 相机首次记录到黄喉貂这一典型森林物种,系三江源首次记录到黄喉貂活动影像,表明该区域动物区系非常丰富。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说,全球绝大部分貂类都局限在北方严寒地区,但黄喉貂广布于东南亚、喜马拉雅南麓及中国秦岭以南的森林,擅长爬树,甚至可以捕猎猴子。该物种分布区越过秦岭后,仅延伸到中国长白山脉和 *** 远东地区的阔叶林带,此前在三江源尚属首次记录到该物种活动影像,填补了三江源区域黄喉貂影像资料记录空白。
赵翔表示,三江源东段玛可河林区是目前青海已知的有蹄类种类最为丰富之地,其中毛冠鹿、马麝、中华鬣羚、斑羚数量众多,种群呈现健康的状态。(完)
瞧!这只乱窜的“兔子”不,它叫黄喉貂“起初我们以为是一只乱窜的兔子,它还远远地与我们对望,没想到这次能在帽儿山偶遇到黄喉貂,真是太兴奋了!”9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老师宋惠东告诉记者,他和 *** 在帽儿山基地实习时,意外地抓拍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黄喉貂,这是当地近几十年来首次拍到该物种。
6月1日上午,东北林大的宋惠东老师正带着 *** 在野外实习,他们走在帽儿山林场里,主要观察林子里的鸟类。这时下起了雨,有人发现前方一片农田附近出现一只黑色的“野兔”,只见它“跐溜儿”一下从一处小林子里钻出来,动作十分敏捷。
宋惠东赶紧端起手中的相机拍摄,当他拉近镜头仔细一看,叫道:“这不是兔子,是……黄喉貂!”一边说一边手指按下相机快门,成功抓拍到几张珍贵的野生黄喉貂实体活动影像。
当时天正下着雨,这个萌萌哒的小可爱身上的毛都是湿的,它也发现了这群师生,停下来隔着二三百米远的距离看着他们,然后一溜烟儿地跑掉了。
轻功了得的小家伙穿过那片农田,跑进另一片林子里,从其现身到完全消失不到2分钟时间,身后只留下一群兴奋的师生。
东北林大的师生向帽儿山当地的老人们询问,都说没有看到过这种东西,当地几十年都没有发现黄喉貂,这次拍到属于首次。
链接
黄喉貂别称黄腰狐狸,是典型的食肉兽,长度与成年赤狐差不多,体形柔软而细长,由于它喜欢吃蜂蜜,因而又有蜜狗之称。主要栖息于各种类型的林区,巢穴多建筑于树洞或石洞中,它善于攀缘树木陡岩,行动敏捷。
6至7月份正是黄喉貂的 *** 期。专家说,这次在帽儿山上“偶遇”的这只黄喉貂究竟是溜达来的,还是定居栖息于此,目前还无法下结论。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