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帖子看到了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 索 *** *** 下来 我也总结下怎么去钓(黄辣丁)
帖子大致内容
有点小流水 有点水草 有点荫凉 水下有结构
水不用很浑黄 窝也不用打重
连续顿口 跑漂 歪漂
一群一群来 大小参杂
跑铅抓死口 平水两三目抓顿口
总算会钓一点了 不容易
不过 最重要一条
水下有鱼
水下有鱼
水下有鱼
这就是一位钓友的总结 下面我也分4步总结
1.有点小流水 钓点旁要有水草和大树
流水有2种情况 大河野河钓手杆有流水更好钓 筏竿串钩钓流水
水库钓基本没有流水得看其它环境 钓远钓点安静或水草前
有水草的地方容易藏鱼
曾经我也被带偏了一次 夜钓找了个有水草的地方但水深不到一米 下杆就上一条 然后就再也不见漂动了 分析2个原因 水草是有但离岸过近一开灯鱼全跑了 夜钓浅没错 但杆要长 要安静特别是水库
筏竿 软尾小矶竿 不打窝挂蚯蚓串钩钓 野河钓流水效果很好 水库的话我是5-10分钟收几米线钓 饵(没有比蚯蚓更好的了)
手杆 野河钓有草的回水处 个人感觉还是有点缓流好
水库的话 4.5+5.4打满钓 10-20分钟不动 换点钓
2.时间
这鱼真就夏季前后好钓 白天选雨后 夜钓 19:00-22:00黄金时间 22:00-1:00有口但不多
各种时间段都尝试了 亲身经历总结
3.打窝子
重窝必死 什么鸡肝 猪肝套 *** 蚯蚓土 一打下去什么鱼都跑没影了
手杆钓 不打窝肯定不聚鱼 打轻窝一种一点酒米+颗粒二种双钩下挂蚯蚓上钩商品饵边钓边聚窝
串钩就不打窝了必定搜索面积大
串钩钓听铃铛响真的很爽 我现在有8根串钩杆 但一般就带2根 杆少就得多动线
4.还是一定要有鱼
加入当地钓鱼人微信群 天下钓友是一家 多和大家交流 钓点鱼群都知道
近期没时间钓鱼了 *** 是用的我以前帖子的 总结的有点乱 主要打字太累 讲故事的话最近探钓经历可讲3天3夜 希望对喜欢钓黄辣丁的钓友有所帮助
最后祝个位钓友 *** 爆护
红烧黄骨鱼(黄丫头)经常搜黄丫头,发现各地叫法都不一样,所以出了这篇笔记,希望给想为家人做好一顿美食的姐妹们一点启发。因为我是专门为娃做的,娃不吃辣,所以这里是不辣版本的哈。
By 不爱吃鹰嘴豆很自在
用料- 黄骨鱼(黄丫头) 6条
- 生姜 半个
- 大蒜子 半个
- 红辣椒 半个
- 葱 适量
- 淀粉 一勺
- 料酒 适量勺
- 食用油 适量勺
1、黄丫头洗干净,用料酒泡10分钟,去腥味。
2、这个时候,准备好葱姜蒜以及不辣的红辣椒。喜欢辣味的,可以替换成小米椒。姜和蒜不要少放,放少了可能会有鱼腥味。
3、倒入适量食用油,这一步主要根据你买的黄丫头的量来定。油热后先放黄丫头进去两面煎熟,之后,倒入上一步准备的配料。
4、加入冷水,水量与鱼肚齐平即可。不用翻动鱼,就这样盖上锅盖,大火烧开水后,加入老抽,生抽,再盖上锅盖烧大约6-8分钟。
5、打开锅盖,尝一尝咸淡。这个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糖、味精等。不要翻动鱼,就把汤汁浇在鱼上即可,我没有放味精,因为做给小孩吃,本身鱼就很鲜了,不需要那么重口味。
6、等水快烧干的时候,加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碗水淀粉,准备收汁。
7、最后撒上葱段,关火盖好锅盖30秒后,准备盛盘。盛盘的时候,按顺序盛,可以保持美观,这也是之前为什么不用翻动鱼的原因。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 涨至16元一斤,利润5元一斤,黄颡鱼年产50万吨,可养殖吗黄颡鱼作为淡水鱼中的名优品种,它在我国的南北各地都会存在,因肉质十分的鲜嫩美味,营养价值很高,因此在多年来备受喜爱,很多农民也进入了养殖产业中。早在2018年时它的年产量就达到了48万吨,预计2019年年产值50万吨。而目前26个省份都已经进行黄颡鱼的产业化养殖,湖北的产量最多,达到了13.65万吨。
不过在2018年、2019年这两年,黄颡鱼的 *** 并不是太好,5.5两的塘口价跌到9元,而3两、4两的更是跌到了7元,市场的 *** 持续下跌,养殖户的利润也在持续的低迷不振。之所以行情低迷,还因养殖的人在不断增加,从2003-2018年,养殖的产量年增长率为16.38%,2019年增加了4%。
黄颡鱼作为一种 *** 较高的中端鱼,因此它的市场需求不是太高,在这一情况下,黄颡鱼的养殖利润也为此降低,很多人则是放弃了养殖中,特别是在2019年下半年水产行业低迷的背景下,退养的人多了起来。
而在2020年的前2个月,黄颡鱼的 *** 还不是太乐观,不少2年生鱼压塘,这让整个市场的危机出现,而随着饲料 *** 的上涨,更是让农民的损失加大。不过从3月份开始,黄颡鱼的 *** 就迎来了提升,佛山南海4两的 *** 为12元每斤、5两头卖出了13元每斤,临沂华东淡水市场的 *** 价更是达到了16元每斤。养殖户对近期的黄颡鱼行情提升很是满意,其利润也超过了5元一斤,就算2019年也没有这么高的利润。
如今的陆生动物遭到了“禁养令” *** ,这也自然会带动水产品的需求提升,而黄颡鱼也因此有了更高的消费活力,因此这个行业的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通常来说,普通的黄颡鱼,养殖起来比较困难,其抗病力也比较差,因此杂交鱼深受市场的好评,它的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个头比较大,可达到1.2-1.6斤,2-3年将涨到1.5-2.5斤。不过这个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想要持续 *** 的养殖还需要规范。
1、苗种质量不过关。目前的优质品种还不是太多,质量上参差不齐,不少商贩存在以次充好的出现,以至于成鱼的质量不是太好。
2、产业不规范。很多人过分的加大养殖密度,追求更高的产量,以至于成鱼的病害比较严重,养殖户们胡乱用 *** ,甚至还偷用禁 *** 如磺胺类 *** 物,以至于质量上无法得到保证,而饲料的投放多,品质没保证,以至于经常会有香蕉鱼的出现。
3、供大于求。尽管近期的黄颡鱼需求向好, *** 也在跟着提升,不过整体的供应量还是不断上涨,在总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不利于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养殖户应该提升黄颡鱼的品质,让养殖走上科学 *** 道路,当然也可以加大营养化的加工生产,开发出更健康的食品,从而开创更多的消费渠道,减少养殖的风险。
黄颡鱼的三种经典钓法,晚秋黄颡鱼肥美而且能吃,怎么钓都好钓黄颡鱼是小体型的肉食 *** 鱼类,越是秋意加浓时越是肥美。在长江流域初冬也可以钓到,不过秋季更好钓的阶段是晚秋。进入晚秋之后黄颡鱼全天都进食,不像高温季节主要集中在光线昏暗的早晚进食。黄颡鱼是比较耐高温的鱼类,夏季或者初秋时白天不好钓,其实并非高温造成的,而是光线比较强造成的。如果阴天或者雨天出门,明显会好钓很多。或者选择障碍物、桥墩等昏暗的地方下竿,白天也能垂钓。
一、手竿
手竿钓黄颡鱼,钓组搭配上更好的钓组莫过于长竿短线七星漂,一定要搭配朝天钩使用。朝天钩的好处有两点,之一是最适合挂蚯蚓、红虫等活饵,因为朝天钩到底之后钩尖朝上,虫饵如同正在从水底钻出来一般,会被鱼更容易发现。第二是朝天钩钩坠一体,黄颡鱼不会吃钩太深,少了下钩困难的麻烦。黄颡鱼主要在有障碍物的地方栖息,所以长竿短线的搭配会让下钩更加精准,所以这种钓法被公认是钓黄颡鱼更好的钓法。
不过手竿垂钓也可以分走钓和打窝垂钓两种,走钓的话目标鱼就是黄颡鱼,不用打窝,因为野生黄颡鱼不群居,有各自的觅食领地,除非打隔夜窝,否则效果并不那么好。选择浑水、浅滩、树桩、石碓、水草、桥墩等障碍物或者弱光的钓点,挂垂钓。黄颡鱼有非常发达的嗅觉,虽然不打窝但是只要周围有黄颡鱼,垂钓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打窝垂钓也是可以的,好处是可以兼顾钓其他鱼。比如台钓正常钓鲫鱼,同时在部分钓点用碾碎的蚯蚓加泥土打窝,发窝之后挂蚯蚓垂钓。
二、串钩
串钩钓黄颡鱼应该是最简单的一种,而且黄颡鱼由于进食比较凶猛的缘故,很少出现跑鱼的情况,提竿时机把握不那么重要,所以串钩钓黄颡鱼并不会影响到手竿垂钓。所以不少钓友都是手竿正常垂钓,同时兼顾串钩钓黄颡鱼。对钓组粗细和抛竿的选择没有任何要求,不过串钩更好自己绑。子线一般3根,子线之间才间距要大,鱼钩要使用宽门粗条有倒刺的鱼钩。用蚯蚓做饵料,抛竿不能太远,因为黄颡鱼喜欢进食小鱼小虾,秋季很少栖息在深水中。抛竿后把鱼竿平放在岸边,确保鱼钩全部探底,坐等黄颡鱼上钩即可。
三、 *** 杆
*** 竿是这些钓法中最简单有效的一种,也被称之为懒人钓法。这种钓法对于黄颡鱼、鲶鱼等进食比较凶猛的鱼类都非常有效,因为很容易出现死口的现象,跑鱼情况比较少,比较适合不怎么需要照看的钓法。使用2米左右的小竹竿,等长的鱼线,可以使用pe线,如果遇上肉食 *** 牙齿比较锋利的鱼钩也不至于断线。绑上较大的鱼钩,不需要铅坠。饵料可以使用蚯蚓、鸡肝切条、鸡肠子切块等等,饵料甩到可能有黄颡鱼的浑水区、洄水湾、水草周边,竹竿 *** 在岸边即可。等半小时过来收鱼就行。这种钓法高温季节主要用于夜钓,夏季黄颡鱼、鲶鱼甚至老鳖都会靠近浅水进食。到了晚秋阶段,白天晚上均可使用。
以上是黄颡鱼的几种经典钓法,如果初冬钓黄颡鱼,建议串钩或者长竿垂钓, *** 竿钓就够不到鱼窝了。到了初冬建议试试虾肉或者米虾挂钩,比蚯蚓、红虫效果还要好。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咬住钩饵不松口,呆头呆脑嘎嘎叫,它就是管不住嘴的“黄颡鱼”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内容是“秋季更好钓的几种鱼”,里面提到了黑鱼、提到了鲢鳙、还提到了鲶鱼。
但没有提到黄颡鱼。
有些钓友急了,就问我:
“你怎么不说黄颡鱼呢?它才是秋季更好钓的鱼好吧!”
“黄颡鱼那么贪吃一货,你居然给忘了”
“你会钓鱼不,黄颡鱼是最贪吃更好钓的鱼”
其实我没忘记,本来也是想写的,但转念一想,这货太贪吃了,什么时候都贪吃,从春天一直吃到深秋~而且冬天它们也不是完全闭口,我们这边冬天并不是很冷,所以也能钓到~
所以,黄颡鱼是什么时候都好钓,就不说秋季更好钓了。
黄颡鱼这个家伙很有意思,首先就是它的名字。我知道的鱼种不算多,但几十种还是有的,而在我的印象里黄颡鱼的别名是最多的,每个地方叫法都不一样。
这种鱼的学名叫“黄颡鱼”,而别名就太多了,比如黄骨鱼、黄公灵、黄丫头、汪刺、昂公等等,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我们本地的方言如果直接翻成普通话,叫做“黄交”,但写文章的时候我比较习惯叫它黄辣丁,所以为了写作方便,下面我就都写黄辣丁了。
黄辣丁有趣之二在于它“嘎嘎”的叫声,只要一出水,还没等你抓到手,它就叫个不停。我印象中很少有淡水鱼能发出声响,而且是那么有趣的声响,就凭这一点黄辣丁也够独特的了。
不过这里要科普一下:黄辣丁“嘎嘎”的叫声并非从嘴里或者喉咙发出,而是胸鳍骨末端的关节摩擦引起的(也就是两边的刺)。
有人说黄辣丁发出这种声音其实是“示警信号”,意思就是给同伴传递“这里危险,快走”的警告。当然,我觉得这个说法并不靠谱,有的时候我钓到个头很小的黄辣丁,不想要就丢回窝子,但马上又能钓到第二条~
黄辣丁也有讨厌的地方,比如身上的三根刺,我想应该有不少钓友吃过亏吧?
有的时候把黄辣丁钓上来了,去抓它的前一秒心里还想着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被扎了,很痛的。
可再是小心翼翼,最后还是会因为不小心而被扎。
还有个讨厌的地方在于它的粘液。大多数鱼都有粘液,黄辣丁算特别多的那一类,感觉全身裹了层鼻涕。当它遇到危险,也就是被你抓住的时候,身上的粘液又会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
搞笑的是这家伙又很贪吃,经常把钩饵吞到喉咙里,所以取钩很麻烦、很费时间。而它遇到危险又会分泌大量粘液~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场景:你费劲力气取钩,它费劲力气分泌粘液,整条鱼连带你的手看起来都像被鼻涕裹住了一样,还吧嗒吧嗒往下掉~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钩取下来了,可是你又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洗手~
当然了,这两个麻烦事并不会减少我们对黄辣丁的喜爱,因为它既好钓又好吃。
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这种鱼从开春以后一直到秋季末,都是很好钓的。夏天最热的时候,白天正常来说比较难钓,因为它和鲶鱼一样,喜阴怕光,习惯在晚上出来活动。
但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就是下暴雨,准确的说应该是暴雨过后河水变浑的时候。这时水的能见度变低,光线的穿透 *** 也变弱了,黄辣丁就会成群的出来活动。
但它们出来活动我认为不仅仅是浑水使得光线变弱,而是因为下过雨,很多岸上的食物会被冲到水里,它们是出来找吃的!
春季和秋季也是非常好钓的季节,一来温度比较适宜、二来雨水多、第三是食物也多。春季就不说了,就说秋季吧,都不需要下暴雨,有时下点小雨它们也会出来,用蚯蚓挂钩,时不时就能钓一条。
所以秋季出钓我常常带两根鱼竿,一根用饵料钓鲫鱼,一根就挂蚯蚓钓黄辣丁,以及其他贪吃的鱼种。
钓黄辣丁也没什么特别的技术,粗钩大线大漂就行,红虫颗粒打窝挂蚯蚓,要是没什么人钓,我会用颗粒多打几个窝。
每个窝不需要很多窝料,只撒一二把就行。黄辣丁是有领地意识的,一个地方钓几条可能就没了,或者要等上好一会儿,而且一个窝子里也不会出很多鱼,不会像鲫鱼那样一直连杆。
不过有一点还是需要说一下:钓黄辣丁尽量钓的太钝,不是说钓钝了看不见信号,而是因为这些家伙太贪吃了,如果钓的很钝,一不小心就深喉,太难取。钓灵一些信号反应比较及时,加上大钩的话,就能减少鱼钩深喉的几率。
前段时间,有钓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钓黄辣丁怎么才能钓大一点的?
说实话,我也想知道。反正我是做不到只钓大不钓小,如果你说钓鲫鱼鲤鱼,咱还可以通过饵料窝料钓法来改变一下,但黄辣丁不一样,因为它们贪吃,大的小的都贪吃。
你钓不到大的黄辣丁,不是因为它谨慎不敢吃,也不是因为饵料不对胃口。原因很简单,你们那边黄辣丁资源不太好,大的少,而且大的那几条也没发现你的饵料。
我们这边以前黄辣丁特别多,上中学那会儿,每逢下大雨,我要放假肯定出去钓,连窝子都不用打,挂两根蚯蚓东甩一杆西甩一杆就能钓不少,而且个头还大。
这几年数量越来越少,个头也是越来越小,有的时候打七八个窝,拿两根鱼竿钓,也只钓得些小家伙数量还不多,想碰上一条二三两的都是奢侈的事。
当然了,其他鱼也是一样,都离不开资源,但是黄辣丁稍微特别点,因为它们很贪吃,大家伙只要进窝发现饵料了,大概率是会吃的,不会像大鲫鱼那样扭扭捏捏,更不会像大鲤鱼那样畏首畏尾。
不知道钓友们喜欢钓黄辣丁吗?如果喜欢钓的话,希望能解答以下三个问题:
1、你钓到过更大的黄辣丁有多大?有图请展示。
2、你知道如何钓到大黄辣丁吗?欢迎留言指教。
3、黄辣丁有哪些烧法?我只会清蒸,但据说炖豆腐很好吃,希望大家能分享一二。
说实话,“收拾”黄辣丁我只服这钓法,无论在哪,钓完都特舒服几乎所有钓鱼人都知道,所谓的“黄辣丁”,其实就是咱们经常提到的黄颡鱼。这类鱼和黑鱼一样都属于肉食 *** 鱼类,不过说实话,如果找不到一套合适的钓法,无论垂钓黑鱼还是黄颡鱼都不会有好的鱼获。所以说一千道一万,“收拾”黄辣丁还得用以下这些钓法招式。
寻找藏鱼之所:
当然不管钓什么鱼,咱们首要任务都是找到合适的钓位,根据对黄颡鱼的了解,以及大部分钓场内的环境。本人觉得钓点位置首先要避光,其次是安全,黄颡的栖息之地一般在水底有障碍物的区域、像岸边陡坎处、砖石陈杂处,大树底下、桥洞涵闸等地方都有黄颡活动的踪迹。所以在户外野钓,只要找到这些位置,根本不愁鱼获不够好。
窝料选择与使用:
尽管垂钓肉食 *** 鱼类并不需要额外打窝,但黄辣丁的群聚 *** 不强,有时一个钓点钓上那么两三条就已经没口了。
所以为了提高了咬钩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禽类内脏,或者蚯蚓碾碎加黏土进行打窝,当然要想有更好的留鱼效果,也可将窝料用纱布进行包裹,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留鱼效果。
挑选钓饵有讲究:
至于钓饵方面,有些人可能觉得黑色的蚯蚓和虾米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钓饵了,但本人可不是这么认为,首先虾米太贵,如果不能免费得到,不建议去菜市场买。其次黑色的蚯蚓针对 *** 并不强,有时还会招来小鲫鱼以及其他杂鱼的干扰,反而那些不起眼的小杂鱼,以及泥鳅等活饵就是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分享的正是:在户外野钓黄辣丁的过程中,可供钓友参考或者直接套用的一些钓法招式。当然如果你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有更好的垂钓思路,也还请多多指教与提醒!
学会这道美味的黄辣丁炖豆腐,厨房小白也不愁这道菜的做法还是跟几年前一个朋友学的,喜欢吃他做的菜,顺便偷师学艺了,今天突然想下厨了,就一起分享豆友了
By 兰青Happy
用料- 黄辣丁 2条
- 嫩豆腐 1块
- 生姜 10克
- 小葱 3根
- 指天椒 6个
- 蒜头 8瓣
- 蒜苗 2根
- 花生油 25克
- 料酒 1勺
- 酱油 2勺
- 食盐 3克
1、黄辣丁洗好,豆腐切片,蒜苗、葱头、指天椒、蒜头切段,生姜切丝备用
2、锅中放油,因为怕粘锅,油放多了点
3、油微热,放黄辣丁,煎至两面微黄
4、放指天椒、姜丝、蒜头、葱段入内,加料酒
5、将豆腐贴着锅边,煎至微黄放酱油
6、加温开水,没过豆腐,炖至水快收干
7、试下味道,放少量食盐,蒜苗下锅
8、关火装盘,即可享用美味
小贴士红烧适合用老豆腐,今天买了嫩豆腐,口感比较嫩,没有老豆腐煎出的鲜香,不过鱼的味道很好,很鲜美,值得豆友一试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我这样钓黄颡鱼会上瘾的,一次能钓几斤吧时间:2020年8月2日
钓点:流溪河高增高速桥下
1、原有的四支三米竿,当分配二支钓翘、二支钓黄骨时,黄骨的竿数总不够,虽然有带1.8米的路亚竿,但是就算能抛到与三米竿相当的钓点,可是效果却很不理想,经常三米竿上鱼短竿却没动静,于是又补充二支三米竿,这回就刚好够分配了。
2、晚上又睡不着了,估计是白天去了串门喝多了茶,使平时只喝白开水的我没法入睡了,终于盼到天亮了,煮了早餐后收拾钓具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路途,已来到了北村高速口附近。
3、来到高增桥,人已热和累得全身汗,在超市买了些饮料补充水份,看了群信息,峰兄已到目的地并且已经上鱼了,赶紧启动很快就来到的约好的钓点,打过招呼,得知峰兄已帮忙订好了我常钓的位置,太感谢了赶紧开竿,还峰兄的竿时还废了他一副串钩和铅呢!
4、今天河面还是吹着五级左右的风,抛竿完全没法子抛到目标钓点上。挂上上周剩下的买的蚯蚓,然后拿出铲子去挖蚯蚓,虽然这几天都下雨可是这里的地面还很干,很难挖到蚯蚓,只挖了几条够用一会就回钓位,看着4条竿的主线已经被大风吹到一边去了,没有鱼咬过钩的迹象,把串钩收了回来,只经过10多分钟的浸泡,收回来的串钩已经是光光的钩子,蚯蚓已经被 *** 光了,吃完饵不中鱼说明鱼成精了,或者是被小鱼小虾吃掉的,把4支竿都收了回来,情况相同蚯蚓都被吃光不上鱼,马上换上挖的蚯蚓,把竿都抛了下去,大风把主线都吹偏了20米有多,不断调整拉紧主线,就耐心地等吧。大风把竿稍吹得一抖一抖的净是假信号,突然看到其中一支竿的抖动与众不同,迅速一抽竿:中鱼!
看,虾也被钓了上来,原来蚯蚓真是被虾吃光了都不出信号
软尾竿的灵敏度真不是说虚的,看看,这么“大”的鱼吃饵都能捕捉到
这可不是我要的菜,没关系全收下,弟弟的龟粮有着落了
怕下雨地面铺了张胶纸,在这么恶劣的情况下,鱼口是断断续续的上着
5、感谢峰兄订的午餐
6、今天风太大了,挂底现象是非常的厉害,以至带去的20多副串钩损失了一半以上,以致周一要再绑这么多串钩
7、峰兄的钓位被 *** 扰厉害,下午提前回去了,我也钓到5点钟收竿家,今天有增氧泵,黄骨鱼就可以活着了
8、到家啦,儿子是个称职的检查员,黄骨鱼全部活着回到家,而且连虾也活着呢
9、鱼太多了,开始换了个大箱子养,可是看着一箱的黄骨鱼,密度太高了一定会死,再换成一个大洗澡盘养才宽松点,期待着养多几天鱼质会不会得到改善更好吃呢!
野钓黄辣丁,别再傻傻守在一个钓位上!这种钓法才是最狠的黄辣丁是许多钓友都喜欢垂钓的鱼种,一方面是这种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另一方面是黄辣丁钓起来比较简单,没那么多讲究,不像鲫鱼那样,要讲究调漂、要讲究饵料状态等等。
我听过很多钓友评价黄辣丁,大多数人都是说这种鱼很傻、特别好钓、完全不用技术。我的看法是:相比垂钓鲫鱼鲤鱼而言,钓黄辣丁确实要简单许多,但也不是完全不需要 *** 。
比如说有些人爱钓黄辣丁,但每次却只能钓一二条,这就是没掌握对 *** 。当然了,这里说的“ *** ”并不是多高深的技术,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首先是钓黄辣丁的时机
钓黄辣丁的文章写过很多,关于时间、天气我都有讲过,但每次发文总会有一些新粉丝观看,而他们可能没有看过我以前的文章,考虑到这点,我觉得还是应该写的完整一点。
黄辣丁喜暗怕光,所以更好的时间就是夜钓,清晨太阳没有完全出来之前也可以。如果非要白天钓,那么更好选择雨天,其次是阴天。
大晴天的白天能不能钓?不是不行,只不过不是更佳,除非是下过雨、河水上涨且变混浊,这个时候晴天的白天也能有不错的钓获。
前两天我们这边刚好下雨,河水又满又黄还走水,我和朋友出去钓鲫鱼都顺带钓了十几条黄辣丁。
钓黄辣丁的窝料以及饵料
这些年出现了钓黄辣丁专属的酒米,还有小 *** ,不能说智商税吧,反正我个人觉得没啥必要,因为钓黄辣丁的关键不在于窝料和饵料!
上面说的出钓时机算一个重点,选位算一个重点,还有就是钓法也算重点,这三条做好了,咱们用最简单的蚯蚓就可以。如果这三条没做好,那么再厉害的饵料窝料都没用!
前两天我和朋友出去钓鲫鱼,顺带就钓了十几个黄辣丁,我们都是用普通的酒米窝料打的窝,钓饵就是蚯蚓,就这么简单。
如果我是专门钓黄辣丁,那窝料会选择腥味的颗粒,比如红虫颗粒、蚯蚓颗粒这一类,当然了,如果你不嫌麻烦,搞点猪肝、鸡鸭内脏,切碎打窝也是不错的,或者把蚯蚓砸烂,拌着泥巴打窝(可配合颗粒、酒米)。
钓黄辣丁的位置选择
我的办法是在静水中找流水,在流水中找静水。比如正常情况下不走水,那么就去出水口、闸口一类的地方钓,不要钓水流很急处,应该钓两侧。如果下完雨河水上涨并走水严重,那么就去一些湾子或者有障碍物的、水流相对平稳的地方。
像野河的话,咱们就找有水草的地方、底下有碎石的地方,或者是河流交汇处,这种地方食物是比较多的。
还有就是注意水深,黄辣丁不需要钓很深,尤其是下完雨涨水的情况下,一般离岸两三米就可以了。不是说远处没有鱼,你要是用抛竿+串钩当然也可以钓远,只是说用手竿钓的话没必要用很长的竿,毕竟短竿比较轻松对吧。
夜钓也一样,只要钓边边就可以了,这一点鲫鱼鲤鱼也是一样的,晚上光线暗,鱼胆子大,都是靠岸、上浅水觅食。
那如果是晴天白天呢?在水色不浑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垂钓难度就有些大,除非是这条河黄辣丁很多,否则我不会主攻这种鱼。
钓黄辣丁一定不要死守一个位置,走钓或者双杆才是更佳选择
这也是钓黄辣丁的重点之一,因为黄辣丁是有领地意识的,不会扎堆待在一个地方,你要是死守一个钓位,那可能钓个一二条就没口了。
除非是下大雨、河水上涨且走水很厉害,这个时候某些位置会连续钓好几个过路的黄辣丁。
正常来说我都是建议多打窝走钓,就像传统钓鲫鱼那样,我们可以选3~5个位置,每个位置打一二把颗粒窝料,然后轮番钓,这几个窝子钓到没口了,再换。
这种情况下,装备就不能搞的太多,否则换位很麻烦,个人感觉一竿一线一桶再加两盒蚯蚓就可以了。
有钓友问:要是钓鱼人太多,打了窝被他们抢了怎么办?抢就抢吧,每个窝就打一点颗粒,成本也不高,让给他们也无妨,被别人抢了的话,在其他地方再补两个就行。
如果钓鱼人实在多,实在没办法多打窝,那么就用双杆,一长一短,或者左右分开,这也是我用的比较多的 *** 。
垂钓黄辣丁可以粗钩大线,但不建议钓太钝
黄辣丁嘴巴大、又贪吃,所以线粗点、钩大点没关系,不用像钓鲫鱼那样讲究,但是调漂这块我是建议不要调太钝。
这一点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跑铅照样钓的很好。我不建议钓钝,不是怕浮漂产生不出信号,而是怕信号传递不及时,黄辣丁吞钩太深了!
这种鱼太贪吃了,一不留神就把钩饵吞到喉咙里、肚子里,如果用大跑铅,信号传递不及时,经常出现两种情况:要么鱼没救了,要么你的钩线没救了!
所以这里才建议不要钓太钝,如果非要用跑铅可以把子线缩短,其实我觉得七星漂+朝天钩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线就不说了,大家用一二号都没问题,鱼钩个人建议海夕或者伊豆,五号六号都没关系,要是你们那资源好黄辣丁钓起来都比较大个,那么再大一点的钩子也毫无问题,钩子越大越不容易深喉。
关于黄辣丁就说到这里,不知道钓友们还有没有要补充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互相交流学习。
中 *** 材黄颡鱼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别名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鰑丝、央丝
来源鲱形目鲿科(鮠科)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以全鱼入 *** 。
生境分部长江、黄河、珠江、西江及黑龙江流域。
功能主治袪风,利水。尚可治 *** 不利等。
复方治水肿:黄颡鱼3条,绿豆1两,大蒜3瓣,水煮烂,均2次服。
摘录《全国中草 *** 汇编》
黄颡鱼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别名鲿(《诗经》),扬令、黄颊鱼、黄鲿鱼(陆玑《诗疏》),黄鱼(《医学入门》),黄樱(《医林纂要》),黄骨鱼(《本草求原》),黄刺鱼(《随息居饮食谱》)。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肉或全体。
原形态体长约20厘米以上,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不突出,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颌及口盖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眼间距隆起。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末端可延至胸鳍基部,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鳃孔大。全体 *** 无鳞。侧线完全。背鳍Ⅰ,6~7,位于胸鳍的后上方与腹鳍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后缘有锯齿。胸鳍Ⅰ7,硬棘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为36~47个,后缘为11~16个。臀鳍条21~25。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短,并与之相对。尾鳍分叉。体呈 *** ;背部黑褐色,体侧有宽而长的黑色断纹;腹部为淡 *** ,尾鳍上下叶各有黑色的纵纹。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白天栖于湖水底层,夜则浮于水面觅食。产卵期一般在4~5月间。
生境分部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 味甘,平。
①《日用本草》:"甘,平,有小毒。"
②《东医宝鉴》:" *** 子,味甘,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功能主治利 *** ,消水肿,敷瘰疬。
①陶弘景:"醒酒。"
②《日用本草》:"祛风。"
③《纲目》:"煮食消水肿,利 *** ;烧灰,治瘰疬久溃不收敛及诸恶疮。"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外用:烧存 *** 研末调敷。
注意①《日用本草》:"发风动气,发疮疥,病人尤忌食之。"
②《纲目》:"反荆芥。"
复方①治水气浮肿:黄颡三尾,绿豆一合,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以汁调商陆末一钱服。(《医林集要》)
②治瘰疬不问破与未破:黄颡鱼破开,入蓖麻子二、三十个在肚内,以绵缚定,于厕坑内放,冬三月,春、秋二月,夏一月,取出,洗净,用黄泥固济,文武火煨带 *** ,烂研末,香油调敷。(《普济方》)
摘录《中 *** 大辞典》
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英文名Yellow catfish
别名鲿、扬、黄颊鱼、黄鲿鱼、黄扬、黄鱼、黄樱、黄骨鱼、黄刺鱼、河龙盾鮠、黄腊丁、黄鳍鱼、嘎呀子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纲目》:黄颡,无鳞鱼也,身尾俱似小鲇,腹下黄,背上青黄,鳃下有二横骨,两须,有胃,群游作声如轧轧, *** 最难死。
来源 *** 材基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黄颡鱼,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 *** 无鳞,侧线完全。背鳍1,6-7;不分枝鳍条成为硬棘,棘后缘有锯齿。胸鳍I,7,硬棘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为36-47个,后缘为11-16个。臀鳍21-25。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短。体呈 *** ,背部黑褐色,腹部为淡 *** ,尾鳍分叉,上、下叶各有黑色的纵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生活于江河、湖泊常见的1种底层鱼类。喜栖于有 *** 物质的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食 *** 广,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 状 *** 状鉴别,本品体长约20cm,表面褐露,光滑,无鳞。全体灰 *** ,背部较浅,腹部鲜 *** ,体侧有绿灰色的暗斑及灰褐色的切痕状斑点。头扁宽而秤坦。眼小,侧上位,两眼之间有一纵沟。头部具四对须,上颌须长及胸鳍基部。背鳍两个,第1背鳍具强大锯齿形的硬棘,第2背鳍为脂鳍。胸鳍具1对强棘,棘的外缘有1对锯齿,内侧有强大 锯齿。
*** 味味甘; *** 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水;解毒敛疮。主水气浮肿; *** 不利;瘰疬;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外用:适量,烧存 *** 研末调敷。
注意1.《日用本草》:发风动气,发疮疥,病人尤忌食之。
2.《纲目》:反荆芥。
复方①治水气浮肿: 黄颡三尾, 绿豆一合,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 以汁调商陆末一钱服。(《医林集要》)②治瘰疬不问破与未破: 黄颡鱼破开,入蓖麻子二、三十个在肚内,以绵缚定,于厕坑内放。冬三月,春、秋二月,夏一月,取出,洗净,用黄泥固济,文武火煨带 *** ,烂研末,香油调敷。 (《普济方》)
各家论述1. 陶弘景:醒酒。
2.《日用本草》:祛风。
3.《纲目》:煮食消水肿,利 *** ;烧灰,治瘰疬久溃不收敛及诸恶疮。
4. 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