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和鲫鱼的区别,鲤鱼和鲫鱼的区别在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30
鲫鱼和鲤鱼咬钩的漂相有什么不同?钓鲫鱼和鲤鱼时的看漂抓 *** 巧

鲫鱼和鲤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外出钓鱼,大多数时候都能遇到鲫鱼和鲤鱼。鲫鱼和鲤鱼同属鲤科鱼类,同龄的鲫鱼要比鲤鱼小很多,但是两种鱼的食 *** 很接近,都是杂食 *** 鱼类,钓鲫鱼时偶尔也能钓到鲤鱼,钓鲤鱼时偶尔也能碰到鲫鱼。那么, 鲫鱼和鲤鱼咬钩时的鱼漂动作是一样的吗?有哪些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讲下钓鲫鱼和鲤鱼时的看漂抓 *** 巧。

钓鲫鱼和鲤鱼时的看漂抓 *** 巧

一、鲫鱼和鲤鱼吃饵动作的相同点。鲫鱼和鲤鱼发现食物以后,都会游动到食物附近,然后用嘴将食物吸入口中,同时吸食。如果是较为聪明的大鲫鱼和大鲤鱼,则会先将食物吸到嘴边,用鱼唇感受一下味道,如果味道可口,才会吸入口中,鱼越大越狡猾。

钓鲫鱼和鲤鱼时的看漂抓 *** 巧

二、鲫鱼和鲤鱼吃饵动作的不同点。鲫鱼把食物吸入口中以后,往往会抬头向斜上方游去,而鲤鱼把食物吸入嘴里以后,往往是向侧方扭头或者向后方扭头游去。也就是说,两种吃到食物以后,后续动作是不一样的。

钓鲫鱼和鲤鱼时的看漂抓 *** 巧

三、鲫鱼和鲤鱼咬钩时漂相的相同点。鲫鱼和鲤鱼刚开始咬钩时,鱼漂都是顿口,由于鱼的个体大小和鱼的状态的不同,顿口的力度和幅度会有一些差别,但呈现出来的都是顿口,有小顿口、大顿口、小顿口加点动、小顿口接大顿口等顿口类漂相。

钓鲫鱼和鲤鱼时的看漂抓 *** 巧

四、鲫鱼和鲤鱼咬钩时漂相的不同点。鲫鱼咬钩吃死口以后,往往会抬头向上游,就会出现送漂的动作,大部分送漂就 *** 着吃死口了;鲤鱼咬钩吃死口以后,就会扭头,导致鱼漂出现连续下顿或者黑漂,提竿中鱼率非常高。所以,钓鲫鱼和鲤鱼时,如果钓点里鱼较多,应该尽量抓死口,可以有效避免脱钩跑鱼,防止锚鱼后惊窝、炸窝和死窝。下图是主攻鲫鱼和鲤鱼的高级钓鱼配方,出自鱼类实验室,供各位钓友们学习和借鉴。

强效钓鱼配方

教你如何分辨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等各种鱼

目前鱼分为两种: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

淡水鱼类:

草鱼、青鱼、鲢鱼(白鲢)、鳙鱼(胖头鱼,花鲢)、鳊鱼、鲤鱼、鲫鱼(过山鲫、高背鲫等)、黑鱼(乌鱼)、鲶鱼(唐狮、胡子鱼)、黄颡鱼(柳条子)、鲈鱼、鳜鱼、翘鱼、刀鳅鱼、刀鱼、鲥(shi)鱼(迟鱼)、鱤鱼(黄钻、水老虎、竿鱼)、鲟鱼。

青鱼,一般吃螺蛳和蚌壳,偶尔吃浮游生物,主要吃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一半到10至30斤捕捞上市,生活在水里更底层。

青鱼

草鱼如其名,是吃草的,也是最常见的养殖淡水鱼类之一,一般长到2至9斤就可捕捞上市,生活在水里中层。其形体和青鱼很像,可以从颜色上来区分,青鱼看上去泛白色,而草鱼是泛黑色。

草鱼

鲢鱼(白鲢),主要吃草鱼 *** 物以及浮游生物,生活在水里中上层,偏白色,很腥,所以卖的便宜。其 *** 暴躁,善于跳跃,喜欢肥水,耐高温,适宜的温度为23度-32度,但是耐氧能力极差,一缺氧马上浮头,很快死亡。

鲢鱼

鳙鱼(胖头鱼、花鲢),如其花名,头大,一个头可占其体重三分之一,为常见养殖淡水鱼之一,适宜温度为25度-30度,主要吃草鱼 *** 物以及浮游生物,生活在水里中上层。经济价值高,对 *** 有提高记忆的作用。

鳙鱼

鳊鱼,鱼入其名,扁是其特色,主要以草为食,其生长速度快,可长到3只5千克,鳊鱼具有补虚,养血祛风等效果,可以预防低血糖以及高血压等。

鳊鱼

鲫鱼,为常见淡水鱼类之一,主要以植物为食,喜欢群居而行,肉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以2到3月份和8到12月份的鲫鱼最为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体型较小。

鲫鱼

鲤鱼,相信大家都听过“鲤鱼跃龙门”这个典故,为什么呢?因为鲤鱼的嘴巴处有胡须,而且其嘴巴和尾巴多数是红色,不缺有的变异通体为红色。其适应 *** 强,耐寒,耐碱,耐缺氧,生活在水草丛生的水底底层,主要吃水底的栖息动物,但是也根据季节相关,比如说初春、深秋喜欢吃高蛋白的食物,夏季以素食为主。

鲤鱼

很多人都分不清鲫鱼和鲤鱼,那是因为现在养的鲫鱼是鲤鱼和鲫鱼的杂交品种,其实最重要的是看嘴巴和尾巴。

黑鱼,学名乌鳢(li),又称花鱼、乌鱼,是一种肉食 *** 淡水鱼类,生 *** 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吃其它鱼类甚至是自己的幼鱼,黑鱼可以在没有水的地方生活三天,能在陆地上“行走”,肉质好,刺少。

黑鱼

鲶鱼,肉食 *** 淡水鱼,又名唐狮,周身无鳞片,多粘液,嘴上四根胡须,上长下短,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多在水里中下层,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胡须猎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鲶鱼对环境适应力超强,其寿命可高达70年。鲶鱼的卵有毒,误食可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其肉质适合一般人食用,尤其是以老、幼、妇女产后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最为适用。

鲶鱼

黄颡鱼,别名黄辣丁,前部平扁,后体侧扁,黄青色,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杂食 *** ,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

黄颡鱼(黄辣丁)

鲈鱼,又称加州鲈,其价值高,但是难养,原产地于北美洲美国中部、东部至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流域,在80年代引入中国 *** 。喜欢栖息于沙质或砂泥质,浑浊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静水环境,如湖泊、水库 的浅水区(1到3米水深)、沼泽地带的小溪、河流的滞水区、池塘等,尤喜群栖于清澈的缓流水中。一般活动于中下水层,常藏身于水下 *** 或植物丛中。肉质鲜美,清蒸鲈鱼。

鲈鱼

鱖鱼,又名桂花鱼或者桂鱼,肉食 *** ,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

鱖鱼

翘嘴鱼,学名翘嘴,这种鱼有两种,一种长不大,一种长的大,大的呢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行动迅猛,善于跳跃, *** 暴躁,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 *** 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常见为 2~2.5千克,更大者重达 10~15千克。

翘嘴鱼

刀鳅鱼,又称钢鳅,是一种淡水鱼,分布于我国南方及淮河、京杭运河南四湖等流域,体型细而长,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细。栖息于砾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中。

刀鳅鱼

刀鱼,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 *** *** 、亚马逊河、婆罗洲西部、普吉岛的淡水半咸水水域,品种为洄游 *** 鱼类,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当年幼鱼顺流而下, *** 在长江开港一带,肥育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因为其营养价值高,导致过度捕捞,刀鱼的数量呈直线下降。

长江刀鱼

鲥鱼, 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 *** 鱼类,因每年定时初夏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但是现在数量稀少,已经是一级保护对象了。

鲥鱼

鱤鱼,这是一种大型肉食类动物,通常捕食其它鱼类,游泳能力极强,被称为淡水鱼中的老虎,是属于淡水鱼类的 *** 猎手,因为他可以长到百斤,近几年来,由于山区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域环境的恶化等原因,鱤鱼数量急剧下降,除了长江和长江互通的湖泊之外,其它湖泊很难寻其踪迹了。

鱤鱼

鲟鱼,相信大家应该在新闻上听过中华鲟,这是一种大型洄游型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及其它水系,入赣江、湘江等。鲟鱼为肉食 *** 鱼类,主要以鱼类为食,生活在水里下层。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物种,已经建立了保护区。

中华鲟

湖南长沙钓鱼人钓到8斤重的“大鲤鱼”,鉴别后发现是鲫鱼

湖南长沙的一位钓鱼人,在当地的河道野钓时,意外地钓获了一条八斤多重的大鱼。

本以为是一条鲤鱼,但经过朋友和旁边的钓友鉴别后说:这很可能是一条鲫鱼!

不过,这条疑似鲫鱼的大鱼,由于个体实在太大了,已经超出了我们常见鲫鱼的五六倍,所以旁边的钓友一时也难以确认,出于保护的目的,最后将它放流了。

长沙钓鱼人展示钓获的大鱼

上图是长沙钓鱼人钓获的大鱼 *** ,从这条大鱼的体型和特征,乍一看还真以为是条大鲤鱼,但再仔细一看又与鲫鱼像似,就是个体大了些。

因为野生鲫鱼一般都在半斤至八两,超过一斤半就很难见到了,但也有人钓到过三五斤重的“鲫鱼王”。

超过两三斤的鲫鱼,就已经极为罕见了,更别说是八斤多重的“大鲫鱼”了,简直闻所未闻。

几人在河边争论个半天,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所以只好把照片发到网上,希望有人能鉴别出到底是鲤鱼还是鲫鱼。

这条8斤多重的大鱼,是如何钓上来的?

湖南长沙这位钓鱼人,在外地工作,难得有时间休假回来,闲着无聊就和同村的几个朋友,一起去钓鱼。

朋友本来打算找个收费的水库垂钓,但考虑到他不经常钓鱼,去收费的水库白白浪费钱。

所以几人合计,还是去梅溪湖龙王港去野钓,虽然鱼的密度稀少,但大鱼还是有的。

开车来到龙王坝上游后,找了一处靠近水草,而旁边还有几个钓友以及开始在这里垂钓了。

长沙梅龙湖龙王港橡胶坝

根据钓鱼经验,这几位钓友的鱼护已经下水了,说明这里鱼口应该不错。

朋友们的装备比较齐全,还带了各种味型的饵料,他们打算用拉饵抽钓,可以起到大小鱼兼顾。

但对于不经常的钓鱼人来说,只好选择蚯蚓作为钓饵,抱着一副“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的态度。

可没成想,打完酒米,挂上蚯蚓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发现浮漂突然钝了一下,有鱼咬钩了。

突然黑漂!一提竿,鱼竿瞬间成了弓形,同时鱼线也被拉的呜呜作响,朋友们也赶忙跑了过来,指导钓鱼人遛鱼。朋友说,凭发力的劲道来看,这条应该是一条大鲤鱼。

经过十来分钟的紧张遛鱼,钓鱼人钓起的这条大鱼,朋友用抄网给抄上了岸。

鱼获

摘下鱼嘴边上的鱼钩时发现,怎么没有胡须?

通常鲤鱼都是有胡须的,但被钓起的这条大鱼嘴角两边,很显然是没有胡须的,并且整体形状有点酷似鲫鱼,难道真是鲫鱼?

不可能!其中一位朋友斩钉截铁地说,鲫鱼不可能长这么大,这条鱼估计至少有八斤多重。长这么大,钓了二十多年的鱼,从没听说过鲫鱼能长这么大!

就在几人议论纷纷时,旁边的一位老钓友走过来瞧了瞧后说,这条看起来还真像鲫鱼,什么品种的鲫鱼能长这么大?

有人说:根据这条鱼的体表颜色来看,应该是一条黄金鲫

也有人说:这是一条巨型土鲫鱼,可能生长了几十年了。

还有人说:这分明就是一条工程鲫,因为工程鲫的体貌特征,就与鲤鱼非常像似。

那么,到底是黄金鲫,还是土鲫鱼,又或者是工程鲫呢?

钓鱼人钓起的大鱼

这条像鲫鱼又像鲤鱼的鱼,是条什么鱼?

鲫鱼,又称土鲫鱼,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除了青海、 *** 地区没有,由南至北的江河、湖库、池塘和沟渠里,均有鲫鱼的身影。

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但它的品种缺很多,因为引进了国外一些品种,再加上与本土鱼类杂交,导致野外很难钓到正宗的土鲫鱼。

实际上,通过钓鱼人分享的鱼获 *** ,就能看出来被钓获的这条大鱼,既不是土鲫鱼,也不是黄金鲫,而是一条工程鲫

钓鱼人与大鱼的合影

1.为什么说它不是土鲫鱼。

土鲫鱼,也叫野生鲫鱼,是指没有经过人工改良,或者是没有受到其它品种 *** 基因,在自然水域里土生土长的纯种鲫鱼。

土鲫鱼虽然和其它品种的鲫鱼,都是属于杂食 *** 鱼类,但它们无论是从个头、体型的区别都很大。

之所以说钓鱼人钓获的这条不是土鲫鱼,因为土鲫鱼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

土鲫鱼

一条刚孵化出的土鲫鱼鱼苗,长到150克(3两)体重,大约需要3年的生长时间,并且还要在食物相对充足的环境下,不过土鲫鱼的生长极限,是很难突破1000克(2斤),很显然与钓鱼人钓获的这条八斤多的鲫鱼体重不相符。

土鲫鱼的体型通常呈现细长型,鱼头部位较圆,鱼身两侧有一条明显的测线。

土鲫鱼的测线鳞片,从鱼头至鱼尾的数量约28~30片,所以它不是土鲫鱼。

2.虽然体表鳞片是金 *** ,但它并不是黄金鲫。

为什么说钓鱼人钓获的不是黄金鲫呢?

根据分享的 *** 来看,钓获的鲫鱼体表鳞片的确呈现金 *** ,但实际上很多鲫鱼体表的颜色,是与它的生长环境有关,并不是体表颜色是金 *** ,就一定是黄金鲫。

其实,黄金鲫是一种人工改良的鲫鱼,是由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而育成的优良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

黄金鲫是以红鲫为父本、散鳞镜鲤为母本,通过远缘杂交技术而获得的品种。

黄金鲫

黄金鲫的适应环境能力极强,它能像土鲫鱼那样,在水温0度的环境下正常越冬,同时还能保持较好的摄食欲。

黄金鲫的生长速度极快,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一年可以生长约500克左右,是普通鲫鱼的两到三倍。

黄金鲫虽然长的快,不过它的生长极限一般不超过3斤左右,极个别的突破了也很难超过5斤重。

另外,黄金鲫与其它品种的鲫鱼,有一个不同之处,在它的鱼嘴两边长有一对胡须,而钓鱼人钓获的这条并没有胡须,

所以,一眼就能鉴别出它不是黄金鲫,因此这条“大鲤鱼”,只能是工程鲫。

3.为什么说它是工程鲫?

众所周知,鲫鱼是属于小体型鱼类,即便是在农村深山的水库,也很难见到几斤重的鲫鱼。

只有一种鲫鱼,它的生长是不受 *** 的,是鲫鱼中的大哥大,它就是工程鲫。

工程鲫又称湘云鲫,是运用细胞工程和有 *** 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而培育出来的三倍体鲫鱼品种。

工程鲫是选取改良后的四倍体鲫鱼为父本,与日本改良后的白鲫和普通鲤鱼为母本而杂交的新品种。

工程鲫的外观和体表颜色与普通鲫鱼基本一致,若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分辨出是土鲫鱼还是工程鲫。

工程鲫

所以,市场上很多小商贩以次充好,用个体较小的工程鲫,冒充土鲫鱼,获取更高的利润。

鲫鱼的生长受限,是取决于它 *** 成熟时间的早晚。

工程鲫的生长之所以不受 *** ,是因为它天生就不具备繁殖能力,所以它的生长速度,是我国所用鲫鱼品种当中最快的一种。

一条工程鲫的鱼苗,在人工养殖场的生长环境下,一年可以长到750克(1.5斤),个别优质的工程鲫鱼苗,当年就能长到1500克(3斤)左右。

因此,长沙钓鱼人钓获的“大鲤鱼”,其实就是一条工程鲫,实际上也没必要放生,因为自然水域里的工程鲫数量已经有很多了。

所以,建议各位钓友们,在野外钓到三五斤以上的大鲫鱼更好不要放生。

虽然工程鲫不能自行繁殖,但它的生长不受 *** ,长此以往下去会与土鲫鱼争夺食物资源以及生存空间。

不过话又说回来,钓到大鱼能首选想到的是否是保护鱼类,随后又将其放生,像长沙钓鱼人的格局,恐怕一大半的钓鱼人都做不到。

因此我认为,此处应该有掌声和点赞!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野钓鲫鱼,学会4个“万金油”招数,在哪儿都能连竿

自然水域中鱼的种类较多,有效目标鱼中还是以鲫鱼的数量最多,而且全年都能钓得到。甚至可以这样说,民间流传的钓鱼谚语,十之六七都是总结钓鲫鱼的,剩下的基本是钓鲤鱼的,可见鲫鱼、鲤鱼在野钓中的重要地位。自然水域野钓鲫鱼跟黑坑完全不是一个套路,很负责的说,野钓鲫鱼时,传统钓的效果远超台钓。记住以下几个“万金油”招数,在什么水面都不会走空。

一、钓草

选择钓位很重要,对于野钓来说有7分钓位、3分技巧的说法,可见钓位的重要 *** 。鱼的种类不同,喜欢栖息的区域也是不同的。比如鲤鱼喜欢坡坎、浑水,草鱼喜欢芦苇丛附近游弋,鲢鳙喜欢水深的大坝附近,青鱼喜欢水下有瓦砾的区域。而鲫鱼更喜欢有水草的地方,水面只有水草,优先选择水草,没水草再去找树桩、石碓等障碍物,总之明水是比较差的选择。春季水草随便钓,夏季宜钓草边、草缝、芦苇丛,秋季钓草也比较随便,冬季适合钓暗草、芦苇丛向阳一面。

二、多窝

多窝目的在于轮流走钓,这也是传统钓的一个特点,讲究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窝点会发窝。看似技术比较差,找不准窝点,但是谁敢说能够精准找到鱼窝呢?其实多窝跟鲫鱼的习 *** 密切相关,鲫鱼算是小体型的鱼类,杂食 *** ,进食量比较小,不像鲤鱼、青鱼等大体型鱼类一样需要较大的觅食范围。经常躲在水草区域,进食水草嫩芽、小虾、昆虫等等,所以一个窝点发窝,也只能吸引到周围距离不远的鲫鱼,这样多窝就非常有必要了。

三、逗钓

逗钓对于钓鲫鱼来说极为重要,虽然鲫鱼胆小文静,但是对动态的东西非常有好奇心,逗钓比死守可是好太多了。如果鱼口比较好,稍稍逗钓鲫鱼就会很快咬钩,效率会提升很多。关键是鱼情不好时,尤其是在冬季,低水温的条件下时,鲫鱼行动比较迟缓,进食愿望不强,就算使用活饵死守都未必咬钩。越是鱼情不好,逗钓的效果就越好一些。民间有抖灰面钓法,这个主要针对鲫鱼;泡沫弹钓,也主要针对鲫鱼;长竿拖钓,也是针对鲫鱼。虽然钓法有所不同,本质上都是逗钓不死守。

四、养窝

想要连竿不断,对野钓鲫鱼来说就需要适当养窝,这个技巧好像也只适合钓鲫鱼。养窝是有几个条件的,首先是多窝,只有多窝走钓时才更加必要。其次是打窝的技巧很重要,窝料的量不能多,补窝的量更少,但是要勤。养窝大致是这样 *** 作的,假设ABC3个窝点,打窝之后逐渐有鱼星出现,那说明已经发窝,此时不着急垂钓。窝料通常使用小颗粒的酒米,鲫鱼进窝之后很长时间也吃不饱,进食时会吸引其他鲫鱼进窝,这是因为鲫鱼是成群进食的鱼类。A窝点养窝之后钓几条鱼,补窝之后钓B窝点,同样钓几条鱼之后补窝,钓C窝点,之后再回到A窝点,每个窝点都有少量食物和存量鲫鱼继续吸引其他鲫鱼进窝,这样就能连竿不断了。

没口之后再补窝,这通常不是钓鱼老手的思路。台钓中钓一会没口,等半天再有口,原因就在于没有适当养窝造成的。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家喻户晓的“四大家鱼”也有人能答错?这四种鱼才是,别再搞错了

导读:“四大家鱼”是哪四种鱼?别再答错了,鲤鱼和鲫鱼都不是

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不怕大家笑话,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以后能过上天天“大鱼大肉”的生活。

想不到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个梦想基本上都能实现。并且多数人现在对于大鱼大肉反而不爱吃了,更爱吃青菜了。

但不管怎么样,鱼类是我们日常生长中一种常见的肉类,它也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常吃鱼肉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 *** 前就开始养鱼了。其中名气更大的淡水鱼,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四大家鱼”,这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那你可知道四大家鱼具体是指哪四种鱼类吗?虽然这个看也算得上是常识了,可是很多人能轻易地回答出“四大发明”,却不一定能准确地回答出四大家鱼哦。

四大家鱼

前不久我也写了一篇关于青鱼的文章,其中就指出来了青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当时有些网友就发出了质疑:四大家鱼不是鲢鱼、草鱼、鲤鱼和鲫鱼吗?还有些网友则说出是鲤鱼、鲢鱼、青鱼和草鱼。

总之结果就是五花八门,但是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常把鲤鱼、鲫鱼这两种市面上很常见的鱼类混进去了。


实际上四大家鱼是没有鲤鱼,也没有鲫鱼的,它们分别是花鲢、白鲢、青鱼和草鱼,这才是公认的四大家鱼。

①花鲢

花鲢在市面上比较少见,尤其是北方地区更是难得一见。有几年我在北方地区工作,想吃剁椒鱼头,跑了很多的菜市场都没有买到。

这种鱼的识别度却非常高,它长得很像白鲢鱼,但是身上却有很多黑白的斑点,特别是花鲢鱼的头部很大,几乎占到了身体的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头大身子小,并且嘴巴也超大。

因此在有些地方也叫它大头鱼、胖头鱼,或者是鳙头鲢、包头鱼等,在我的老家湖南这边,大部分地区叫它“雄鱼”。

可不是这种鱼都是雄 *** ,而是因为它们很善于跳跃,又是在水的中上层活动,因此而得名。

花鲢更好吃的部位就是胖嘟嘟的鱼头了,湖南的名菜——剁椒鱼头,就是用花鲢鱼头。

②白鲢

白鲢就是鲢鱼,有些地方也叫它鲢子、边鱼等,它和花鲢一样都是鲤科、鲢属的鱼类,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两者如此的相似了。

白鲢主要是在河流、湖泊和水塘的上层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南北方都有。

这种鱼的个头大,生长也很快,市面上常见到十几斤重的大白鲢鱼。但是它的售价却不高,一直以来都是四大家鱼中最廉价的鱼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民到了过年的时候,就会大量购买白鲢鱼来吃。图的就是它的 *** 便宜。

而现在虽然白鲢鱼不值钱,可是依然很多的渔民朋友会在鱼塘里面养殖一些。因为把它混养在鱼塘里面,它就可以帮忙吃掉水中的浮游生物,这样对于净化水质有一定的好处。

鲢鱼的刺多,并且都是小刺,鱼的腥味比较重,但是如果会烹饪,还是很美味的。尤其是鲢鱼的肚皮部位,是最美味的。

③草鱼

草鱼,这个大家都认识,在我国可以说草鱼已经成为了鱼的代名词,只因它在市面上的出镜率太高了。

草鱼的鱼鳞较为粗大,纹理也很漂亮,虽然它的名字叫“草鱼”,但是却不完全是吃素的,也是一种杂食 *** 的鱼类。

并且草鱼还有一个冷知识,那就是它们喜欢吃自己的粪便。只因草鱼的消化 *** 不够发达,吃进去的食物没怎么消化吸收就排出来了。所以就要自己再吃进去,这样也是为了充分地吸收利用。

这种鱼生长快,养殖比较粗放,关键是食物主要是草料,所以养殖成本低,养殖周期短,再加上市场需求量很大,渔民也爱养殖。

像夜市的一些烤鱼基本就都是草鱼。

④青鱼

这如今是比较冷门的一种鱼类了,在市面上很少见到了,除非是一些专门养殖青鱼的。

青鱼简直就是淡水鱼中的“奥尼尔”了,它不光是个头大,并且还很凶猛,力气也很大。

和草鱼相比,它的个头偏大一些,并且也要更黑一些,所以为了区分就得名“青鱼”。

这种鱼特爱吃一些有坚硬外壳的水生生物,比如螺蛳、贝壳、蚌等,只因它的嘴巴里有一块“宝石”,能帮助它们轻松地把这些壳粉碎了,然后吐出来,再吃进去。

青鱼是一种好吃懒做的鱼类,它们喜欢吃肉,却不爱活动,吃饱了就在水底一动不动地,正因为这个原因,青鱼长得快,个头也很大。

但是由于青鱼前面长得慢,后期长出青鱼石了才长得快,所以周期偏长,养殖成本高,所以现在很少人养殖了。

为何鲤鱼不是四大家鱼?

有些人把鲫鱼当成四大家鱼,那是因为现在它们的食用频率很高,甚至超过了鲢鱼、青鱼和花鲢鱼。

但是它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养殖的,以前很少有人养殖它。

至于为何鲤鱼不是,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鲤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它是不需要人工干预,也能自然繁殖后代的。而所谓“家鱼”,就是靠养殖,人工干预才能大量繁殖的鱼类。


并且鲤鱼的养殖历史虽然悠久,也有着很浓重的文化底蕴,但是民间常说在唐朝的时候,鲤鱼的“鲤”字和李字同音,当时又是李家的天下,所以从那以后禁止养殖鲤鱼了,于是也就和四大家鱼无缘了。

结束语

不过这个也是民间常说而已,我认为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鲤鱼的适应能力太强,繁殖能力也很强,同时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是不爱吃鲤鱼的。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现在知道了吧,四大家鱼是青、草、鲢、鳙,没有鲤鱼,更没有鲫鱼,可不要答错了,那就闹笑话了。

鱼的种类不同,为何漂相会不同?什么时候提竿,中鱼率才是更高?

不同种类的鱼,进食动作的不同,会造成漂相表现的不同,所以老钓友都可以根据漂相大致推测下可能是条什么鱼。或者相同的鱼,体型大小不同,造成的漂相也会有区别。总体来看,越是大鱼造成的漂相越是“沉着有力度”,动作幅度短粗而且有利,反而不会造成比较夸张的漂相。看准漂相,抓准提竿时机,这对于提升中鱼率来说非常重要。

一、鲫鱼

鲫鱼全年可钓,春夏秋三季漂相比较多样,有点动、晃动、顶漂、顿口之分,不同的季节要抓不同的漂相。冬季低温,鲫鱼喜欢原地进食,并且没有抬头的动作,所以主要是抓小顿口,或者是晃动,都是中鱼率比较高的漂相。水温正常的季节,鲫鱼进食之后会抬头,漂相是顶漂,顶漂时鱼钩一定是在鲫鱼口中的,同时顶漂的持续时间也较长,所以顶漂好抓,而且中鱼率很高。不管什么季节,出现左右晃动的漂相基本都是死口,甚至是双尾的情况。

二、鲤鱼

鲤鱼是底层进食的鱼类,并且有比较独特的习 *** ,那就是用发达的上嘴唇拱开泥沙,一边拱开泥沙一边在泥沙中翻找食物。所以钓鲤鱼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鲤鱼这种觅食习惯,以及上嘴唇更长的特点。调漂要钓钝,双钩躺底,双子线弯曲,或者干脆全部躺底,这样才更适合鲤鱼的进食习惯,不容易出现挡上嘴唇的情况。鲤鱼吃钩之后会继续游走,漂相自然是黑漂居多。如果鲤鱼进窝之后没看到鱼星,往往是突然的黑漂,让人瞬间心跳加速。提竿可以默数1、2,这样中鱼率会更高一些,不宜过早提竿。

三、草鱼

钓草鱼要看用的是什么饵料,不同的饵料会导致草鱼吃钩动作不同。比如使用嫩草、芦苇芯等饵料,使用这种饵料是有窍门的,首先是饵料不能太大,尽量短一些。其次是挂钩时鱼钩要挂在饵料底部,钩饵到位之后鱼钩尽量靠下,因为草鱼进食这种食物时总是从先咬住下端,并且有拉扯的习惯,这时候提竿更不能过早,尽量晚一些,以确保鱼钩在草鱼的口中。建议黑漂之后默数1、2、3;如果使用玉 *** 、面饵,这些饵料“体积”比较小,草鱼一口就能吃下,提竿时正常抓黑漂就可以了。草鱼喜欢先咬住饵料,然后游走,所以钓浮、钓底、面饵、草饵,漂相基本一直,钓底是黑漂居多,钓浮时黑漂、斜漂均有。

四、鲢鳙

以上三种鱼类,吃钩特点虽然不同,但是都可以说成是“吃”,而鲢鳙的进食是“喝”,鲢鳙被钓到也不是因为吃钩,而是因为大口过滤水中悬浮颗粒时,把鱼钩也顺便喝入了口中。所以钓鲢鳙还是钓浮比较好钓,钓底时抓漂相会困难很多,并且也不太符合鲢鳙的进食习惯。所以浮钓鲢鳙时,最经典的漂相就是小顿口,鲢鳙在过滤食物时,同时把鱼钩喝入口中,就会出现小顿口,此时提竿中鱼率更高。而且钓鲢鳙时饵料是雾化的,钓目是逐渐变高的,还需要注意下降中的加速,上浮、下降中的停顿,往往也是鲢鳙的正口。简单来说,动中的静,动中的加速,静中的动,都是钓浮时需要注意的漂相。

以上只是一般规律,因为钓法不同,调漂 *** 不同,也会造成漂相上的差异。比如跑铅钓,不管什么鱼造成的都是黑漂。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酷似鲤鱼,自身不能繁育而专心长肉,目前南方多地养殖,你爱吃吗

前言:

导读:酷似鲤鱼,生长速度是鲫鱼5倍,只因不能繁殖专心长肉,你爱吃吗

鲤鱼,是一种很少人养殖,但是存在感却非常强的鱼类,不少人还常把它误认成是四大家鱼。

而还有一种鱼却和鲤鱼相反,养殖的人不少,分布也很广,但是存在感却不强,尤其是近些年还在逐渐递减,它就是鲫鱼。

鲫鱼因为生长缓慢,个头也小,一般都是二三两一条,即便是如此,也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长这么大,如果是野外生长的土鲫鱼那生长就更缓慢了。

可能也是因为鲫鱼的个头小,生长缓慢,所以才和四大家鱼无缘了吧。

不过育种的专家们却因为鲫鱼过于鲜美,针对它生长缓慢的缺点而培育出来了一种鱼:

长得酷似鲤鱼,生长速度却是鲫鱼的5倍,只因它自身不能繁殖后代,而专心长肉去了。

如今这种鱼在南方多地已经规模化养殖多年了,它就是很多钓友们常说的工程鲫,你们喜欢吃吗?

工程鲫的科普

鲫鱼更大的缺点,无非就是生长过于缓慢,往往三年才能长二三两。这样的生长速度,虽然鱼的肉质不错,但是对于养殖户来说,就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既然个头不大,生长速度慢,那就让科学技术来解决吧,毕竟鲫鱼在市场认可度很高。于是在此背景下,工程鲫应运而生了。

有些人早些年还认为工程鲫是一种转基因技术,从而担心不能食用。其实并不是如此,所谓工程鲫就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人工繁育出来的一种鲫鱼,在书面上多叫它“湘云鲫”。

通过该技术繁育出来的除了湘云鲫以外,还有用鲤鱼繁育出来的湘云鲤,它们都是异源三倍体新型鱼类,也就注定了这些鱼类自身不能繁殖后代,甚至连 *** 腺发育都不完全。

工程鲫的特点

工程鲫既然是用鲫鱼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而人工繁育出来的一种鲫鱼,自然它也就保留了鲫鱼的外貌特征。但是它长得像鲫鱼,又有点像鲤鱼,并且在个头方面要更大,生长速度也要更快,一般都是普通鲫鱼的3-5倍。

工程鲫在个头方面,更加像是鲤鱼,它之所以生长速度明显优于鲫鱼,就是因为它自身不能繁殖,而 *** 腺也几乎不发育,是专心长肉去了。一般当年的鱼苗,更大可以长到一斤左右,管理得当一年长到1.5斤以上也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相比于普通的鲫鱼,工程鲫的内脏比例小, *** 腺发育差,因而它的体腔就要偏小,而肌肉厚度明显超过其他鲫鱼,同时这种鱼的鱼刺也要少很多,特别是它没有其他鲫鱼所具有的肌肉细刺,这对于吃鱼就怕鱼刺多的人群来说真的是好消息。

再加上工程鲫抗病 *** 更强了,食 *** 广,饲料系数低,易捕捞,自身不能繁殖,把它和其他的鱼类混养,也不用担心和其他的鱼类杂交,从而干扰到天然水体中鲤、鲫鱼的种质基因库。

正是凭借着这些优势,工程鲫才在我国南方不少水域都有广泛养殖,目前已经成为了市面上一种常见的淡水鱼。

工程鲫的缺点

但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工程鲫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因为生长过快,导致它的肉质比较的松散,吃起来味道要比土鲫鱼相差甚远。

在北方地区,因为养殖工程鲫的比较的少,多数都是从南方地区运过去的,工程鲫在市场上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可是南方的淡水鱼种类太多了,不少人就很嫌弃工程鲫。尤其是对于一些钓友来说,更是对工程鲫嗤之以鼻。

正因为南方多地已经对工程鲫规模化养殖了,它在市面上的售价也不怎么高。而有些商贩,就为了卖高价,会把工程鲫当土鲫鱼来售卖。

它们在养殖工程鲫的时候,往往管理更粗放一些,让它们还没有怎么长大,就把半大的工程鲫来销售了。一些不知道区分的人,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其实如果重量超过3两一条的,那基本都是工程鲫了。

像有些钓友在野外钓到的一两斤以上的“土鲫鱼”,其实都是一些鱼塘、水库所养殖的工程鲫逃匿到野外去了。我国的土鲫鱼一般很难超过半斤,尤其是野生的土鲫鱼3两就快要到天花板了。

也是因为土鲫鱼生长缓慢,肉质紧实,鱼肉才鲜美。虽然它的刺多,但是做汤还是非常不错的。

结束语

其实除了工程鲫以外,还有一种叫“鲤鲫鱼”的杂交鱼,它也是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鱼,它长得既像鲫鱼又像鲤鱼,就连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对与鲫鱼相同,很难以分辨。

其实除了看个头大小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鲤鲫鱼有胡须。相信不少人在野外也有钓到过这样的怪鱼,其实它们也都是鱼塘逃出来的鲤鲫鱼。

希望大家在市场买鱼的时候,要提高警惕,别把这些鱼当成了土鲫鱼买回去了, *** 那就相差太大了,就要吃大亏了,另外口感方面也会有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虽然它不能自身繁殖后代,但是却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哦。如果养殖的水质好,养殖的密度不大,那这样的工程鲫味道还是不错的,并且还具有一种独特的“甜味”鲜美又可口哦!

各位朋友们,你们在野外钓到过工程鲫吗?喜欢吃这种鱼吗?欢迎大家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种鲫鱼三种钩型,选择好才能保证更好的鱼货

对于经常野钓的钓鱼人来说,鱼钩的选择至关重要。正确的选择鱼钩不仅可以保证鱼货而且还可以让我们在做钓过程中更加顺手

各种鱼钩类型


对于野钓做钓鲫鱼来说,我们经常选择的鱼钩无非袖钩、海夕、伊豆这三种。虽然还有其它类别的鱼钩可以选择,但是对于大部分钓鱼人的选择都趋向于这三种。这也是我们钓鱼人经常所说的针对 *** 选择

对于这三种鱼钩我们应该怎么合理选择,虽然都是钓鲫鱼,但是在策略上还是有一些不同。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谈一谈这三种鱼钩选择的策略

一:袖钩选择策略

二:海夕选择策略

三:伊豆选择策略

物尽其用就是将一样东西发挥更大的优势,当然鱼钩也是这样

一:袖钩选择策略

对于袖钩来说,是当前野钓最主流的鱼钩选择,同时也是黑坑竞技钓的必备鱼钩

对于袖钩首先来回顾一下

红袖


袖钩的基本特征:袖钩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鱼钩,从颜色上区分为:金袖、红袖、黑袖、白袖等,但是本质的区别是只是颜色变化对于鱼钩本身却没有任何改变。从作用上分为有刺和无刺,一般钩号很低的情况有刺和无刺的区别就并不大了。同时袖钩也是悬坠钓法中采用最多的钩型,因为其钩尖、钩门适中、钩条细、中鱼穿刺阻力小、穿透力强、钩尖短,可以快速卸鱼,是悬坠钓法准对鲫鱼的首选钩型市面上常见型号的有0.3号、0.5号、0.8号、1号、1.5号、2号、2.5号、3号、3.5号、4号、5号、6号、7号、8号等,通常我们会根据鲫鱼个体的大小来选择型号匹配的鱼钩

1:根据做钓水域水情选择

对于袖钩来说,其本身质量并不重,所以所适用的水域也并不是全部,通常来说袖钩的适用水域水深在3m以内,在深的水域就不太适合了,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袖钩不能用于3m以外的水深区域,只是在超出范围的使用水域内做钓效果并不是那么突出

2:根据对象鱼做出选择

袖钩的主攻鱼类是鲫鱼以及小个体鱼类,不要想着用袖钩去做钓大个体鱼类,当然也有很多钓友用袖钩钓上过鲤鱼,但是运气成分很大,因为袖钩的钩条很细,在大个体鱼类的体力面前很容易出现拉直的情况。当然季节的变换也会影响它的做钓使用效果,一般来说夏季用袖钩做钓鲤鱼的成功 *** 不大,毕竟天热以后鲤鱼的活 *** 就完全体现出来了,冬季的话成功 *** 还是可以的

小鲫鱼


3:不要太在乎袖钩的颜色

对于袖钩的颜色来说有好几种选择,有的钓友甚至觉得某一种颜色的袖钩对于做钓鲫鱼有实质 *** 的好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当我们做钓的时候不管是使用拉饵还是虫饵,我们都会使饵料包裹在鱼钩之上,留出的大部分都是钩尖和钩柄的位置,一小部分的颜色对于鱼来说并不会起到实质 *** 的鱼口改变。能够起到影响也只是我们自身的心理想法

黑袖


4:河底杂物过多不再适用

对于很多做钓水域来说,河底都有很多的杂物,特别是我们经常做钓在倒在水面之上的树木旁边,通常来说河底一旦有杂物,如果袖钩挂上去基本上能够拉上来的可能 *** 并不大。即使拉上来要不就是钩子拉直要不就是子线切断,所以我们在选择水域的时候尽量避开这种杂物过多的河底。当然也有钓友继续坚持,亏损了十几副子线和鱼钩后才扫兴而归

注意潜伏在河底的水草根


小结:袖钩的局限 *** 还是很大的,虽然钓鱼人喜欢把袖钩作为野钓鲫鱼的之一选择,但是如果不注重这些选择策略,那么亏损的就是无止境的鱼钩了

二:海夕的选择策略

对于海夕钩,虽然没有袖钩那么多钓鱼人用,但是在做钓鲫鱼上也是一把利刃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海夕钩

海夕钩


海夕钩:钩底比较宽,且钩尖稍微向内敛,是钩条比较细的一种鱼钩,这对于作钓中小型的鱼比较适合。特别是鱼吃饵不积极或者鱼口很轻的时候,采用海夕钩作钓能很容易让食物入口,有助于提高中鱼率,黑坑钓慢鱼、滑口鱼或者竞技比赛中使用海夕钩也有意想不到的优势

对于海夕钩来说由于钩门是往里窝一点的所以基本上会不会跑鱼的,同时钩门比较宽也有利于我们更快捷的摘鱼

1:桥筏钓首选

对于桥筏钓我们都知道是在桥上做钓,这就导致我们和水面的距离加长,也就在另一层次上说明我们中鱼后提竿拉回桥上的这一段距离跑鱼是存在的。对于海夕钩来说因为鱼钩钩门是往里窝的,所以在刺中鱼后能够很好的留鱼,即使鱼出现挣扎,跑鱼也是小概率的,相比于袖钩的短来说,海夕更适合用于桥筏钓

桥筏上鱼


2:对象鱼个体不同,钩号选择不同

对于钓鱼我们都知道小鱼用小钩,大鱼用大钩。对于鲫鱼不同个体大小上对于海夕钩的选择也有讲究。小钩钓大容易跑,大钩钓小也容易跑。一般来说一号钩适合做钓50克左右的鱼,而如果要用2号钩垂钓,就可以垂钓100克左右的鱼。如果选用的是3号和4号的钩,就可以垂钓150克到200克的鱼,以此类推,但是这种选择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基于能够减少跑鱼概率而选择的

各种鱼钩钩号对应不同个体鱼


3:海夕钩的更大对象鱼极限要了解

一般来说海夕更大钩为7号钩,由钓鱼人总结的鱼钩大小和对象鱼关联图表得出,7号海夕的更大对象鱼极限在2公斤左右。通常来说鲫鱼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相对于鲤鱼来说也只是针对小个体鲤鱼,像大个体鲤鱼就不再适用

三:伊豆的选择策略

对于伊豆钩来说,也是本人经常使用的钩形,因为在日常的野钓中可以做到兼顾

首先来了解一下伊豆钩

伊豆


伊豆钩:大小通杀鱼钩,伊豆钩型偏小,钩条、钩柄长度适中。钩尖向一侧倾 斜5度左右。很多人称其为歪嘴钩。相比之下,同号的伊豆钩比袖钩略大

对于伊豆来说,很多钓友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当我们使用伊豆拉饵抛竿入水的时候,饵料会以螺旋入水底的现象,可能很多钓友会认为这样是导致雾化太快,具体的改进 *** 应根据钓友自身的做钓习惯来决定是否将饵料打黏或者调节软硬程度

不同钩型1号钩对比图


1:鲫鲤大小通杀

对于伊豆来说同钩号鱼钩相比于其他两种会略大一些,同时相比于以上两种伊豆的钩条更粗,这也大大减少了中大鱼跑鱼的概率。对于我们做钓环境经常有鲤鱼出现的情况,伊豆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不管是鲫鱼还是鲤鱼都可以做到通杀状态

2:适用多种水域做钓环境

鲤鱼和鲫鱼的区别,鲤鱼和鲫鱼的区别在哪里-第1张图片-

对于伊豆来说,不换是大水面河段或者是小水面河段都可以应用自如。不管是鲫鱼居多的河段还是鲤鱼居多的河段又或者鲤鱼和鲫鱼混合多的河段都可以完美应对

3:平常野钓4号伊豆足矣

对于4号伊豆来说其本身钩子就不大,而且因为钩柄长也导致不会让鱼吃的太深从而出现不好取钩的情况发生。一般来说在我们平常的野钓的时候4号钩就足够了。但是具体的钩号选择还得根据做钓者的做钓对象鱼个体大小来决定。

中鱼


本人就是经常使用伊豆4号,小到几两大到三四斤都没有任何问题

总结:虽然我们平常野钓过程中都是做钓同一种对象鱼,但是鱼钩的类型却不一样,如果能够掌握这三种鱼钩的选择策略,我觉得会帮助你在野钓之旅更进一步

我是野钓手小孟,一个专注于野钓的钓鱼人,如果你也喜欢野钓可以关注、评论、转发

部分 *** 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月,鲤鱼、鲫鱼靠边站,抓紧吃“秋天之一鲜”,简单一炖太香了

随着九月的到来,秋风渐渐拂去了夏日的余热,大自然开始变幻出一幅斑斓的秋画。而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秋天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季节之一,因为它带来了丰收的季节。在这个时候,我们有幸品尝到了各种新鲜美味的食材。

俗语说:“秋风起,鱼儿肥”。秋天正是吃鱼的更佳时节!在9月,有一种鱼儿,比鲤鱼营养,比鲫鱼鲜美,被誉为“秋天之一鲜”,它就是“梭鱼”。梭鱼又叫“梭子鱼”,是秋季的时令美味。它是一种近海鱼类,分布广泛,以其鲜美的味道和多种营养价值而闻名。下面是一些关于梭鱼的详细介绍:

1. 丰富的营养:梭鱼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矿物质,如钾、磷和硒。

2. 低脂高蛋白:梭鱼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但蛋白质含量较高,对于维持肌肉质量和提供能量十分有益。

3. 优美的口感:梭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非常适合各种烹饪 *** ,无论是煎、炸、烤还是炖,都能表现出其独特的风味。

4. 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梭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Omega-3脂肪酸,有益于身体健康。

茄子是秋天的时令蔬菜之一,它在这个季节呈现出更佳的口感和风味。茄子是一种多用途的蔬菜,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维持肠道健康。另外,茄子含有抗氧化物质,如茄子红素,有助于对抗 *** 基,减缓细胞老化。茄子适合多种烹饪 *** ,如炸、烤、炖和炒,可以搭配各种调味料和食材。

推荐食谱:梭鱼炖茄子

所需材料:梭鱼、茄子、葱、大蒜、香菜、姜片、豆瓣酱、干红辣椒、香醋、盐、料酒、食用油。

详细做法:

1. 梭鱼洗净,用刀背将鱼鳞都刮下来,然后用厨房剪将鱼肚子剪开,将鱼鳃和内脏全部取出,然后清洗干净,沥干水分,放在案板上,用刀在鱼身上划上几刀,方便入味。

2. 将茄子洗净,不用去皮,用刀在茄子上划几刀,将茄子划成长条,大葱切段,大蒜去皮后拍扁,准备适量的姜片和香菜。

3. 锅内加水烧开,放入梭鱼,葱段和姜片,加入适量的料酒,焯水1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在炒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加热后,加入大蒜、葱花、姜片和干红辣椒,加入适量的豆瓣酱,翻炒至香味出来。

4. 将茄子放入锅底,翻炒均匀,将焯水后的梭鱼加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用中小火炖煮10-15分钟,中间要经常用勺子往鱼肉上浇汤汁,直到茄子变软,鱼肉炖至入味,倒入适量的香醋,撒上香菜末,即可享用这道美味的梭鱼炖茄子。

梭鱼的鲜美与茄子的细腻相互融合,带来了一道秋天的美味佳肴。这道菜不仅口感鲜美,还富含丰富的营养,是秋天的一道健康美食。秋天的梭鱼不仅特别鲜美, *** 还特别便宜!在沿海城市才卖5-6块钱一斤,是人人都能吃得起的“平民海鲜”。所以,不要错过这个季节,抓紧吃“秋天之一鲜”,用简单的一炖来感受秋天的美好。

钓鲫鱼却总遇到鲤鱼?春季野钓这样搭配线组,才能大小兼收

冬天温度低,加上主要以鲫鱼为对象鱼,所以线组很好搭配,能小就小,通常用蚯蚓我就用1.0+0.6,用商品饵或者碰到轻口鱼时,可以再降低一至两个号。

夏天、初秋野钓,线组也好搭配,那段时间主要还是想守大鱼,所以经常用3+2,哪怕是钓鲫鱼由于水温高、鱼吃口猛,钩子若是能吞进去线组粗点也没啥问题。


关键在于春季,尤其是三月过去以后,水温越来越高,咱们用小钩细线钓鲫鱼时经常会碰到鲤鱼、草鱼,一不小心就切线断钩。要是换上粗钩大线,又怕大鱼不咬钩小鱼吃不进。

春季的鱼情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如果你想大小兼收,那么装备的选择和搭配非常重要,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垂钓思路。
注:大小兼顾只是相对而言,有一个范围的,不是说从几两到几十斤的鱼都能钓起来!

先认清自己当地的鱼情,这个最关键

首先你要对自己所垂钓的水域有足够了解,如果是之一次去可以询问钓友或当地人,总之要知道这条河里平常有哪些鱼、多少大,钓到大鱼的次数多不多。

目前咱们国家的野钓资源,大部分地区都是不理想的,很多钓友心里总想着钓大鱼,买的鱼竿、线组也很结实,可是资源不允许,一切都是白费。


大鱼少的地方,老老实实地用小钩细线钓鲫鱼、白条、黄辣丁。如果你实在不肯放弃,心里老是抱有一丝希望,那么建议用两根竿,一根短一根长。

长的那根专门针对大鱼,线组爱用多粗用多粗,短的那根就用小钩细线,1.0+0.6配合三号或四号袖钩就够了。这是对于资源不好的地方所建议的线组搭配。

天气突然降温并且伴随着风雨,此时也建议用小钩细线

降温的话钓前一天可以,现在这种季节钓当天和后一天都不好,本来降温当天也是能钓的,主要是春季一般都钓得浅,浅水降温很快,刮点风、下点雨,一个小时就能停口。降温的后一天肯定不好,如果温度降得厉害,后面三天都别钓了。

但是,有些钓友因为平常要上班,钓鱼时间不多,可能一周只有一天时间能去“解毒”,这种情况下别说降温了,就算是下刀子怕是也得去。


鱼对天气、温度变化很敏感,尤其是个头较大的鱼,可能水温才下降几度就不吃食了。

鲫鱼耐寒 *** 较好,鲤鱼还是喜欢水温高一点,所以说在三月份、四月初这个温度普遍不是很高,又遇到大降温的情况下,鲤鱼很少会咬钩,除非钓深水。

这个时候咱们的线组也要用得细一些,可以参照上面那一条,比线组更重要的是钓位,一定要选择水草够多的地方,实在不行你就钓深一点,起码1.5米以上。

天气不错、水温够高,这个时候钓鲫鱼很容易遇到鲤鱼

这时装备的选择我建议先从鱼竿开始重视,鱼竿越长遛鱼的半径就越大,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控鱼,我个人建议用4.5米以上的竿子,我自己是经常用5.4米的。

鱼竿长了肯定钓得就远,所以你还得将钓位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可以的话,我是建议选择那些带有水草的大浅滩,也就是选那些你用3.6米的鱼竿和用5.4米的鱼竿水深差不多的地方。

如果靠岸的地方有很 *** 的水草、芦苇,水深一米多,但远处没水草、没障碍物,水深又有两三米甚至更多,那么这种情况下你用长竿的效果肯定不如短竿!

线组搭配上,主线可以用1.2~2号,子线用0.8~1.5,具体怎么搭配你要将资源、鱼的个体、竿长、个人技术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资源好,大板鲫很多或者经常能遇到大鱼,那么毫无疑问用粗线,资源好我相信你也不会想钓小鲫鱼了,用1.5+1.0,2+1.5这样的线组反而能过滤小的。

资源一般,总体以鲫鱼为主偶尔遇到两三斤的鲤鱼,或者你使用的鱼竿比较长,那么1.2+0.8就可以了。还有一点是结合当地的垂钓环境,如果障碍物相对较小,比较空旷,建议用软一点的竿子可以搭配细线,反之水草多、没有太大的遛鱼空间,那就粗点。

鱼钩的选择:春季野钓综合 *** 鱼(大小兼顾),我只用伊豆,因为伊豆的钩条比较适中,钓鲫鱼不会太粗、钓鲤鱼也不算太细。

大小方面我用的最多的是四号,鱼个头偏大的就用五号、六号,超过六号就不买了,如果要用到比伊豆六号再大的钩那我会选择伊势尼。

我用伊豆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春季我的主要饵料是蚯蚓,用倒刺钩比较方便。如果只使用饵料,那么我会选择新关东,0.3、0.5、0.8这三个号是我常备的(黑坑也常用新关东)。当然,这只是我的习惯,像海夕其实也不错。

很多钓友在线组使用上有误区,即主线和子线的号数相差太大

我看很多钓友会采用2.0+0.8,3+1这样的线组,他们的理由是:1、如果遇到挂底,那可以保全主线;2、主线不会挡口,子线怕挡口,先用细子线钓小鱼,遇到大的换粗,这样就很方便;3、子线经常换新的,而主线不常换,如果子线和主线号数太接近,钓到大鱼可能会断主线。

这些理由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提醒各位,如果光从结实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搭配是不合理的。拿两幅线组做比较,一个2+1,一个是1.5+1,你觉得哪个更结实?


很多钓友会觉得2+1更结实,理由是2号的主线比1.5号的主线结实,但实际并不是这样。一套线组是否结实看得是整体的拉力,而不是单独的拉力。

2.0的线虽然是比1.5的线更粗更结实,但和1.0的子线配合以后,明显是1.5+1.0这样的搭配能够让力量传导更流畅。特别是尼龙线,他是有弹 *** 的,主线和子线的号数差距越小,配合起来就越顺畅,鱼一发力,主线和子线都能延展卸力,如果主线特别粗,子线特别细,可能子线都要崩断了,主线才开始延展,力量传导不流畅。

在子线确定用多粗的情况下,主线和子线的号数越接近,整套线组就越结实,但这样搭配的弊端前面也说了,万一挂底、双钩在鱼身上搭桥,那比较容易断主线。

最后还需要注意两点:

1、能不抛满竿尽量不抛满竿,这个大家都应该懂的,浅水作钓一旦碰到大鱼,你一起竿它很容易往外冲,抛满竿很难把竿抬起来,一旦形成拔河,两三斤的鲤鱼轻松切你二号线。
正常我们都是抛八分竿,如果你不习惯,可以在抛好竿以后往回拉一拉,反正春季用蚯蚓红虫比较多,不怕饵料掉。


2、起竿刺鱼要轻,把每一口都当作鲫鱼口来抓。有时候鲤鱼进窝我们是能感受到的,比如说突然停口了、比如说窝子里冒鲤鱼泡了,有些钓友甚至能根据漂相来判断鱼种、个体。

判断窝子里有了大鱼之后,钓友们就有一个坏习惯,喜欢用力地刺鱼,生怕起竿轻了钩子扎不稳。如果你的鱼钩钩尖正常、抓口时机也合适,那就无需担心刺不稳,如果钩尖磨损、抓口不合适,其实大力刺鱼也没用。

起竿力度越小,鱼越不容易反抗,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小钩细线钓大鱼的经历,如果有不妨回忆一下,你之所以能够靠小钩细线钓到大鱼,是不是都因为起竿比较“温柔”呢?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标签: 鲫鱼 鲤鱼 区别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