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涂茶,
芽细色白味香,
为上供之物”。
#01
江兴民,《中国明星制茶师》绿茶赛区四星制茶师,来自安徽省泾县榔桥镇涌溪村。
今天他给各位茶友带来了源自四百年前的“金银美茶”,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属炒青类特种名优绿茶,是一款有历史、有文化、有特色、有品质的名茶珍品。
泾县产茶历史可追溯至汉朝。据《宁国府志》记载:“宋时泾县有茶树四百万六千六百八十七株”。
涌溪火青是产于泾县东南山区的传统名茶,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
关于它的来历,当地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明朝末年,在皖南泾县榔桥镇的涌溪村,有一位名叫刘金的秀才,外号罗隐和尚。一年春天,他在涌溪弯头山的茶园里发现一丛“金银茶”(半边黄叶半边白叶的茶树,现在也可在涌溪等茶区找到相似的芽头发白、发黄的茶树),他感到非常神奇,将其称为“金银茶”,并叫来家人,采回树上的黄、白芽叶,在锅中精心炒制成了香醇可口的干茶。当地官吏得知此事后,更将此茶奉为 *** 吉祥的“美茶”,还辗转千里,进贡到朝廷。由于涌溪当地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茶叶香味也随之浓郁鲜爽,很是 *** ,“美茶”就被朝廷定为了贡品。
2010年,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播火青茶文化,当地据此将涌溪火青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涌溪火青产于泾县东南山区,产区为泾县榔桥镇。火青产地属中、低山区,位于一片原始次生林的南侧,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
涌溪火青
江兴民 绿茶赛区 四星制茶师
成品涌溪火青茶外形腰圆、紧结重实,独特美观,便于携带。干茶色泽墨绿、油润显毫。冲泡后清香馥郁持久,精品带有花香;滋味醇厚,甘爽耐泡;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匀整成朵。
688元/200g
原价880/200g
江兴民
四星制茶师
点击购买
点击进入茶频道商城
涌溪火青 加工工艺
No.1
茶树品种
涌溪火青的鲜叶原料主要采自于涌溪中柳叶种茶树,其为当地有 *** 系群体种,还有少量从该群体种中选育的优良品系。
No.2
采摘要求
火青的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要求芽叶肥壮、完好。各等级的鲜叶质量标准见下表:
具体在生产中,要求选择长椭圆形的适制火青茶的芽叶,不采病虫叶、紫芽头和对夹叶。原料新鲜、清洁、不含杂质。茶农总结为:“一叶抱、二叶靠”,“两叶一心,身长八分,枝枝完好,朵朵均匀”。
No.1
传统手工 *** 工艺
涌溪火青拥有绿茶中最复杂的十八道工艺流程:一锅成品茶的全程耗时需要二十八小时方可完成。
一、采摘,二、鲜叶挑捡,三、鲜叶摊青,四、杀青,五、之一次揉 *** ,六、之一次拖坯,七、二次揉 *** ,八、二次拖坯,九、中途摊坯走水使其茶香自行转换,十、三次拖坯,十一、四次拖坯,十二、最后茶坯的摊凉走水,十三、成形,十四、中途去沫,十五、再次下锅成形,十六、烘干,十七、成品茶去沫,十八、最后碳火复烘提香。
火青品质特征与优势
成品涌溪火青茶外形腰圆、紧结重实,独特美观,便于携带。干茶色泽墨绿、油润显毫。冲泡后清香馥郁持久,精品带有花香;滋味醇厚,甘爽耐泡;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匀整成朵。
干茶落杯叮铛有声,沸水冲泡慢慢起伏舒展,粒粒茶叶渐渐变成朵朵初放的兰花,颇有欣赏趣味,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
《安徽茶经》中有写:“火青外形如小螺丝一颗颗卷转,白毫很多,色泽润翠,如浙江的外销平水珠茶和内销泉冈辉白,不过更细嫩而精巧……火青初泡,茶重下沉,无飘浮叶片;可冲泡四五次,以二至三泡更好,汤色淡黄透明,滋味醇厚回甜,香气清高,叶底匀嫩。”
综上所述,涌溪火青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明显的地域优势、精湛的 *** 工艺和、独有的品质特色,无愧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誉!
涌溪火青
江兴民 绿茶赛区 四星制茶师
成品涌溪火青茶外形腰圆、紧结重实,独特美观,便于携带。干茶色泽墨绿、油润显毫。冲泡后清香馥郁持久,精品带有花香;滋味醇厚,甘爽耐泡;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匀整成朵。
688元/200g
原价880/200g
江兴民
四星制茶师
点击购买
点击进入茶频道商城
好茶好生活 你身边的茶管家
扫码关注 茶频道商城
好茶严选,回馈粉丝
《中国明星制茶师》持续赋能
“星”在“益”起,与爱同行,茶暖人心,在茶频道商城星级定制茶售卖专区购买联名定制茶系列,销售所得的15%将全部捐赠用于公益事业。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茶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茶叶的受众越来越广,不再只是年纪稍大的朋友喜欢喝茶了,很多年轻 *** 开始泡茶喝。
但是刚入门的新手买茶可能没有什么经验,有的甚至会买到“劣质茶”,于是,笔者对现在行家们常喝的茶叶进行了调研,总结出更好喝的茶叶排行榜,以供参考。
但得出的结果却非常出人意料,那些名气大的茶没有上榜,反而是这4款“平价茶”独受偏爱,快看看大家都喝过吗?
1、涌溪火青
众所周知,绿茶是茶叶市场上销量更大的茶种类,而这款涌溪火青就是在茶圈中非常受欢迎的绿茶,名气不大,但 *** 实惠,品质出色。
此茶产自安徽省,是当地的特产茶。这款茶的产地气候宜人,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合茶树生长。不仅如此,这款茶的采制十分有讲究,这给它带来了更进一步的品质保证。
品质特色:
此茶风格独特,条索紧结厚重,色泽呈墨绿色,能看到明显的白毫。茶香清新淡雅,弥漫时间良久。茶汤颜色碧绿清澈。喝上一口,茶汤入口微苦,滋味醇厚,回味清甜。叶底色泽嫩绿,肥软匀齐。
2、仙雾凤茗
此茶属于红茶,产自优质的茶叶产区--四川。凭借着出色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这款茶成为了“地理标志产品”,受国家保证,因此品质完全不需要担心,非常值得信赖。
并且,从诞生起,此茶就将做实惠的品质好茶作为宗旨,并一直贯彻到底。这款茶因为有极高的 *** 价比,而被当地百姓评为“口粮茶之最”。
茶叶的品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毫无疑问,原料和工艺,而这款茶在这两项上都有着很好的保证。
首先,在原料上,此茶的茶树生长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高山茶园,这里地势高峻,昼夜温差大,会使茶树的生长周期变长,这给它提供了时间去积累有机物质,使其成茶内含营养丰富。
其次在工艺上,此茶运用传统的 *** 工艺对原料进行加工,该工艺是国家批准的“非遗”项目,精湛的技艺不仅使这款茶在品质上实现了进一步提升,并且还赋予了它独特的口感:比一般的红茶多了鲜爽的味道。
品质特色:
此茶外形肥硕紧结,色泽呈乌褐色,外表油润鲜活,茶身带有明显的金色毫毛。茶香浓郁清新,高昂持久的味道,十分悦鼻。冲泡后,茶汤颜色红浓清澈,透亮干净。滋味醇正甘甜,清新爽口,饮下后茶香长久地留存,余韵悠长。
3、老枞水仙
老枞水仙是武夷岩茶中一种品质非常独特的茶品,是福建乌龙茶中的 *** 。此茶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茶汤有类似于老茶的味道,滋味厚重丝滑,喉韵十足。这就是这款茶非常吸引人的点。
品质特色:
此茶外形紧结,颜色乌绿,外表油润,富有光泽。茶香浓郁高昂,锐利的香味给人深刻的印象,细细品闻,能感受到淡淡的兰花香。茶汤色泽红艳浓厚,滋味醇和,甜润味十足,回味无穷。
4、阳羡雪芽
阳羡雪芽是一款产自江苏省的绿茶,这款茶非常小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其实此茶的品质非常出色,在当地百姓中非常受欢迎。
这款茶的茶园在群山之中,山高林深,空气湿度大,气候温和,为茶树的生长提供非常有利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如此,这款茶还是当地的有机绿茶,有着纯天然、健康的特点。
品质特色:
此茶外形细长挺直,色泽呈翠绿色,满披白毫。茶香清新高长,悠扬的香味经久不散。干茶经热水冲泡后,茶汤色泽呈青绿色,清澈无杂。滋味醇厚鲜嫩,清爽甘甜的味道充斥口腔,十分好喝。
“朝花夕拾”,皖南购茶记(一)人生惟美景、美食、美物、美人不能错过!从今天开始将向大家陆续分享皖南山水、文化、物产、美食等。欢迎批评指正。
“白石垂杨处处家,云间二月绿鹰芽。山中莫道无佳味,待客潇然七碗茶”。每年清明或者谷雨期间必去皖南山区寻茶买茶品茶,既是喝茶的习惯也是一种乐山亲水的情结。由于年初这事那事耽搁,谷雨过了才抽出时间与友人相约成行。众所周知皖南是徽文化的发源地,各种非遗璀璨,如汇聚于皖南一地的“文房四宝”,不仅作为工具记录了中华文明史的辉煌,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徽剧“八大班子进京”造就了国戏京剧”,“木雕、石雕、砖雕”徽州三雕不仅传承了汉唐以来中国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脉络,而且具有独特的“新安理学”文化特征,还有脍炙人口的徽菜更是享誉天下……
如此“一生痴绝处”好山好水的地方,当然也缺不了上等天物——茶叶。皖南地处于神秘的北纬30度附近,环境优越,土壤光照适宜,好茶品种繁多,如老品牌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敬亭绿雪、涌溪火青、塔泉云雾等,新锐汀溪兰香、瑞草魁、金山时雨等等不胜枚举,近期又移植白茶、黄金叶茶等稀有品种,无论口感和成分已与原产地相当。可以说没有任何地方能集中这么多品种品牌茶叶,皖南不仅是大园林,还是一个大茶园。这是皖南人的眼福口福。像我们这样喝茶讲究的基本是不去市区里的茶叶商店购买茶叶的,毫不夸张的把皖南山区各名茶产地当成了储茶的领地!如此能朝花夕拾,都因为皖南是近水楼台。茶客们喝茶讲究,或许是追寻原汁原味心理安慰,或许是为在皖南山水之间放松下的惬意,或许想体现一种品味的“虚荣”,但茶叶与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君不见,中国人可以一日无肉却不可一日无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缺一不可啊!茶已成为更具中国人文化特征和精神与物质合一的天物!。
言归正传,我们这次采购目标:涌溪火青,太平猴魁。三辆车上的茶客一路风光一路观景。经过宣纸核心产地泾县乌溪时,当年“江南之一漂”的标志已不复存在。公路两边绿色植物连绵,山头中间晾着一大块一大块泛着浅 *** 的稻草,显得十分突兀和显眼,这是“红星宣纸”的主原料稻草,这种稻草经过日晒雨淋后,逐渐褪去色素,加上檀皮等其他原料破碎以后,再经过多道工序制成“ *** 寿纸”宣纸(以后将另文说说宣纸)。
之一站——泾县榔桥,涌溪火青的产地。“溪头的干子、榔桥的伞,黄田的姑娘不用拣(音擀)”,当我念出一直在这个地方流行的顺口溜时,车上的老爷们都兴奋起来,尤其是听到“黄田姑娘不用拣”时,纷纷问什么意思?我把我道听途说来的说法告诉了他们,原来这个榔桥不只是有涌溪火青,还有溪头村的美味豆腐干、榔桥镇上的手工艺雨伞(现在已被生产木梳取代,拥有“中国木梳之乡”称号,2019年销售了9600万把)以及最吸引人的黄田女孩(黄田村被“大江大河”剧组选为部分早期外景拍摄地,其古民居尤其是“洋船屋”保存完好,下次另文介绍),根本不用挑挑拣拣,全部都是 *** 。他们大叫,我们先去黄田看看 *** 再买茶叶。我只好告诉他们,那是过去清朝 *** 时期,黄田这个地方因在外面经商的人多,都十分富裕,姑娘陪嫁也十分丰厚,所以不需要婆家挑挑拣拣的。现在估计都是老头老太太在家看门了,因时间关系,我们下次再去吧。大家才意犹未尽的作罢。
到了榔桥镇,带头车辆轻车熟路停在镇子路边一个店面前,很大的门头上标着榔桥镇“涌溪火青”专卖的字样,原来是老主顾了。我一般对装潢考究的买茶叶商店有心理抵触,总觉得那个装潢的费用加在了茶叶里面了,有种“店大欺客”感觉。但既来之则安之吧。
涌溪火青属珠茶,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茶工用手将茶叶揉炒、挤压成紧结的腰圆形,色泽墨绿莹润,银毫密披。冲泡形似兰花舒展,汤色杏黄明亮,清香馥郁,味浓甘爽,由此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涌溪火青。
拿上茶杯,倒掉上午来时泡的皖南川藏线上的“桃岭兰香”,按照自己设计的选茶程序,先问了他各个价位的茶叶,让老板取几种认为适合自己价位区间的茶叶摆出来,先看型,再挨个闻香,选择自己喜欢的香味,每样泡一点,看汤色,闻、尝冲泡后的感觉。
边看边喝着杯子中的涌溪火青,始终感觉茶叶型不对,揉 *** 后卷的不好,香味不足,我问老板,现在的涌溪火青都是用机器做吗?他说是的,没办法,人工请不起啊!难怪,既没有过去那个型,也少了这款茶叶的灵魂(涌溪火青必须用手工揉 *** 成型)!就问有没有纯手工的,老板看看我,说有两斤, *** 比较高,2600元一斤。怎么这么贵?老板告诉我,手工涌溪火青一斤要鲜叶四斤,三个人同时做,一斤的工钱要700,加上采茶工一个人一天150——200工钱,包吃包住。这个账算的。我看到墙上有“非遗技术证书”的牌匾,茶叶的 *** 可能也加上这个含金量了吧!
大家总共买了20斤左右,也算对这个坚守涌溪火青品牌老板的支持。何况老板还让我们免费品了几款茶,提供了几只不错的旅行玻璃杯。
刘奎、 *** 与涌溪火青文/陈志宏
第1162期
1979年7月11日,邓公在 *** 等陪同下,冒着酷暑赴皖南视察工作,在泾县泾川宾馆休息时, *** 员沏上茶来,邓公和大家一边品茶,一边用浓厚的四川口音对 *** 和身边人说,你们喝了此茶,觉得怎么样? *** 说,不错,很香。邓接着说道,我知道此茶叫涌溪火青,它是茶中上品,十五年前我在 *** 家喝过,觉得好喝,他说茶叶名叫涌溪火青。告辞时,伯承还用小信封包了一点送给我拿回家慢慢喝。这么多年过去了,茶叶的味道还是能喝出来的。邓公说到此,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茶香、话语、笑声充满了大厅。
也许有人问,涌溪火青产自泾县, *** 没来过泾县,他哪里弄到此茶的?这就是笔者要叙述的主人公,皖南群众口中传颂的英雄“打不死的刘奎”,以及刘奎与涌溪火青的情缘。
刘奎(1910—1979),江西吉安人,1 *** 6年参加当地农民 *** ,1 *** 8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 *** 。 *** 军部驻泾县期间,刘奎历任教导队工兵连连长、军部参谋。皖南事变后,任皖南游击队长、皖南沿江纵队队长、苏浙皖赣边区副司令员等职。刘奎在泾县战斗很多年,几次负伤,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谓“打不死的刘奎”,实际上是刘奎几次负伤后皆由当地群众及时救治和护理,才使他九死一生,化险为夷。长期的生死与共中,刘奎不仅与泾县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同时对泾县风土人情、地方土特产了解甚深,尤其对一种野生茶叶情有独钟。泾县涌溪,是刘奎打游击地区之一,涌溪火青茶是刘奎心爱之物。
涌溪火青历史已有五百多年,史载为历朝贡茶。产地为涌溪山的枫坑、盘坑、石井坑湾头一带,均为茶中上品,其中有座山上的野茶更好,为涌溪火青中的精华,名曰“云雾罩”。此茶外形独特美观,颗粒细嫩重实,色泽墨绿莹润,银毫显露。冲泡后形似兰花,两叶一心,汤色杏黄明亮,清香馥郁,味浓甘爽,回味久长,耐冲泡,易携存。2011年9月13日,国家 *** 批准对“涌溪火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涌溪火青,一般谷雨前几天采摘,采摘时要求大小一致,颗颗两叶一心,熟练的采茶女一天起早摸黑只能采到三四斤鲜茶。茶叶采回来后,要铺开晾干。制茶时十分考究,全为手工 *** 作,先用炭火铁锅杀青,几遍杀青后放入竹栲中 *** ,再用双手 *** ,把茶叶揉成团后再放进锅中烤,俗称“搬老锅”,这个时间较长,要反复翻动,锅温要适度,火候要把准,直到茶叶成粒状才算完工,当地人称之为“老鼠屎”。涌溪火青中的精品“云雾罩”野茶生长在海拔近千米的半山腰中,此处悬崖峭壁,无路可走,常有猴子跳跃,山上云雾缭绕,日照很短。此茶可不是一般人能去采摘的,需要身强力壮的男人攀崖前往,特别险峻的地方需用绳子捆住腰从上而下去采,否则只能望茶兴叹了。
刘奎打游击时喝惯了“云雾罩”,不仅熟知此茶的美味,还知道此茶生长的山头。2015年4月的一天,原泾县城建局局长,85岁的翟光杰来我办公室小坐。翟老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任涌溪所在地黄田公社 *** ,我是黄田人,他是我家乡的老领导,出于尊重和礼貌,我放下手头工作,让座泡茶,陪他聊天。我泡的是一般的办公用茶,他喝了一口说,这茶就大 *** 不上涌溪火青了。
说到涌溪火青,翟老便和我说起了刘奎买茶的经过。当年,时任安徽省 *** 副司令的刘奎多次来黄田公社购买涌溪火青,作为公社 *** ,翟光杰曾多次接待。刘奎买涌溪火青很专业,也很挑剔,认定一个山头,这个山头的茶叶就是涌溪火青的精品“云雾罩”,当时七元一斤,相当于二瓶茅台酒的 *** 。“云雾罩”年产量不过几十斤,刘奎在泾县打游击,对 *** 有功,对泾县感情深。因此,必须要保证他的茶叶。刘奎买茶,除了自己喝,还送给 *** 喝。70年代末,泾县县委还特地给黄田公社下了文件,内容就是要求公社每年保证给刘奎十斤“云雾罩”。
刘奎(左)与 *** 合影
翟光杰的回忆脉络清楚,毋可置疑,但其中刘奎送 *** 茶叶一事,我听了总是有点不解。 *** 是四川人,早年参加 *** 领导的 *** *** ,长征后在 *** 军任职,而刘奎是江西人,早年上井冈山当红军,未参加长征,后在 *** 工作。他们既不是同乡熟人,也不在一个部队,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解放后,他们都没在一起工作、战斗过,而且职务差别也很大,那是怎么相识且具情缘的呢?
由于工作原因,我于2015年5月下旬正巧接触了刘奎的三儿子,原安徽进出口公司经理刘曙明。出于好奇,我就问起他 *** 与 *** 的关系以及涌溪火青的事,刘曙明略有所思,说出原委。
原来, *** 1950年在南京军事学院任院长兼政委,刘奎作为师级干部在学院高级系三班就读。 *** 治学严谨,刘奎勤奋好学, *** 就逐渐喜欢上这个 ***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上级决定组建机械化炮兵师, *** 推荐刘奎任师长。能重上 *** 保家卫国,刘奎异常兴奋。可是事情突然有变,1952年8月的一天,刘奎被叫到 *** 办公室。 *** 开门见山告诉刘奎,本来决定你去 *** 参加抗美援朝,现在上级点名由你负责回皖南泾县寻找 *** 、袁国平、周子昆三烈士遗骸运往南京雨花台安葬,你去不成 *** 了。
刘奎(左一)与 *** 等合影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刘奎立即前往泾县,在县委和有关方面支持下,分别到蜜蜂洞和毛田湾找到了三位烈士的遗骸。在泾县几天里,老区的乡亲们非常热情,其中一位徐姓大爷特地送给刘奎一包茶叶,刘奎一看,便知道是涌溪火青。带回南京后,他舍不得自己喝,就送给了敬爱的 *** *** 。 *** 打开看了一下,见此茶颗粒匀称,色泽鲜亮,白毫显露。 *** 立即沏上一杯,片刻后掀开杯盖,只见茶叶枝尖向上,两叶一心,亭亭玉立,上下缓缓移动,犹如妙龄少女翩翩起舞,一股纯正的清香溢出,弥漫整个房间。 *** 先闻了一下,接着呷上一小口,其美味让身经百战的将军赞不绝口:好茶、好茶,茶之珍品,盖世无双!
19 *** 年, *** 来安徽视察,住合肥稻香楼,刘奎带着刘曙明去拜访老 *** 。据刘曙明回忆,那次送了一包涌溪火青茶,大约一斤。 *** 非常高兴,在客厅与刘奎促膝谈心,他们回顾当年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情景,相互询问家庭情况,同时说到了涌溪火青的产地、 *** 工艺及茶农的生活情况。
从那以后,刘奎几易岗位,但不管工作多忙,几乎每年谷雨间都要购买涌溪火青。为了买到真货,刘奎多次到黄田公社找翟光杰,要他陪同前往涌溪大队,再由大队 *** 带着去“云雾罩”产地购买。刘奎对于“云雾罩”,一看便知真假,一闻就能断定成色,一喝就能说出其生长的山头。他知道茶农的艰辛,对茶农尤其是制茶师傅特别尊重,一面称赞他们手艺精湛,一面频频递烟,付账时,总是让利给茶农。有一次在大队 *** 家吃午饭,刘奎特地邀请两位制茶师傅一道吃。刘奎拿出自带的茅台酒亲自为两位师傅斟上,端起酒杯站起来敬他们,使师傅们和在场公社、大队干部激动不己。之后两位师傅觉得很荣耀,逢人便说,我与刘司令一起喝过酒!
1979年,刘奎因病不能亲自去购买涌溪火青了,托芜湖军分区后勤部长朱国甫 *** 了两包,交给刘曙明。刘曙明遵父之嘱带着一包赶到上海,送给住院的 *** 。刘奎一起床就泡上一杯,喝了一口,马上觉得味道不对,很生气地说,这茶不是“云雾罩”!山头不对,别想糊弄我!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因为货紧张,朱国甫当时只购得一包“云雾罩”,另一包是隔壁山头的,也是正宗涌溪火青,比“云雾罩”略逊一点。而刘曙明不知情,将不是“云雾罩”的那一包送给 *** 了,谁知刘奎一喝便品出味道不对,可见其品茶功夫之深,对“云雾罩”情有独钟到极致。
刘奎将军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而他在泾县打游击的英雄豪气,对泾县人民深厚的 *** 感情犹在,特别是他对泾县特产涌溪火青茶的钟爱和品茶功夫至今鼓舞着泾县茶农。今天,涌溪火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加精益求精,无论质量和产量均得到提升,以货真价实取信于人们,不辜负刘奎的殷切希望,以慰他的在天之灵。
有多少人知道西湖龙井,就有多少人不知道涌溪火青(作者系泾县 *** 历史学术 *** 会主任)
*** :童达清。
京剧 *** 裘盛戎晚年手头不宽裕,但喝茶习惯没改。进店买茶,一般的几元一斤,更好的一种10元一斤,口袋里一共也没有10元钱了,矛盾了半天还是买了不到一斤最贵的。我们今天比他幸运,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品尝好一点的茶叶。如果您喝的是贵得离谱的那种,那喝的就不是茶了。更好还是喝原产地的名牌产品,本人喜欢的绿茶有?坑牌太平猴魁,徽六牌六安瓜片,极白牌安吉白茶,涌溪火青(目前还没有什么名牌产品),红茶的正山堂正山小种,岩茶的吴裕泰大红袍,最近还有幸买到曦瓜一号大红袍,不过如果 *** 再往上走,对我来说就有点儿出格了。
按此文标题,今天暂把岩茶,红茶按下不提,只跟茶友讨论绿茶。也不说那些与时俱进,哗众取宠的牌子,单说我心中浙江和安徽的传统地缘绿茶精品。
对啦,是 *** 会先想到浙江的西湖龙井,龙井系是绿茶中的豪门,如果住在杭州附近,隔三差五去梅花坞问山主王先生拿点新鲜茶是没得说,但本人常年在北美,就不那么方便了。洛杉矶有两处“永合丰”店面,他们冰箱冷藏每包100克(2市两)的狮峰或梅花坞龙井,绝不掺假, *** 150至350美元。不论多新鲜,按我的标准, 即使在冰箱冷藏两个月,就已经不是龙井味儿了。河南的信阳毛尖,浙江的羊岩勾青, 开化龙顶,径山茶和江苏的碧螺春档次都好,但在美国也不好找。浙江的安吉白茶(属正宗绿茶)倒是好存放,极白牌100克铁筒,内真空包装地下室常温17-23摄氏度存放3年绝无问题,喜欢淡味的茶友这就成了,但是想稍微酽一点儿的茶友,或是想再提升一下档次的,请您再考虑尝尝安徽的绿茶啊,以下重点讨论几款档次高,有相对可以长期存放的安徽绿茶:
黄山毛峰, 在安徽地缘绿茶中名气更大,产区位于皖南的黄山山脉,毗邻天目山,九华山和屯溪盆地,盛产毛峰的地区有歙县,黄山,休宁,徽州,黟山,祁门,宁国,泾县等。毛峰茶树主要属大叶种,树形大,芽头肥壮,多白毫,抗寒 *** 强。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桶锅杀青锅温先高(150度)后低(130度),揉 *** 抓炒后,再经明炭火初烘和足烘两道烘焙工序。即使标明为“特级”, 更好还是得相信实体店代销的名牌。能保障质量的有谢裕大, 徽六,徽将军等。私下说,我虽然是服了毛峰,但是毛峰口味并不适合我,总感觉芽气味儿或者说“青味”重了, 不知厂家是不是为标榜明前,而蓄意为之。
太平猴魁,产区位于黄山支脉,毗邻樵山,阔山,太平湖,涵盖凤凰尖,鸡公尖,狮形尖三峰构成的高山地带, 传承中极限真品仅产于猴坑,猴岗,颜家三个村落。茶树品种主要为柿大叶种,叶脉明显,芽长2-2.5厘米,叶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各种假冒, *** 品用机器加工后,茶叶均显薄如蝉翼状),白毫多,抗寒,持嫩 *** 强。太平猴魁自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以来在国际茶评中屡获金奖,其采制独辟蹊径,严格选用一芽二叶即所谓“两旗一枪“叶片,芽叶长约6厘米,嫩度适中,经杀青后,烘干程序分为子烘,老烘和打老火三步进行。冲泡时,猴魁大叶在玻璃杯或瓷杯中垂直展现,别有一番雄姿,注意分辨次品和假货。或者干脆买名牌地缘产品, 如猴坑村的猴坑牌,60克铁筒, 内真空包装,保您17-23摄氏度常温存放至少3年不会变味。
六安瓜片, 主要产区在位于淮河水系的大别山北麓的六安,霍山,金寨,舒城等地区。主体茶树为六安独山双峰中叶种,又称为大瓜子种。全手工采制流程,“开面”后采摘,形如瓜子,是唯一不含芽梗的中国绿茶。其杀青,生锅,热锅连续作业,烘焙三次,火温渐高,炉火最旺时抬篮节奏紧扣,如同火功火舞,绝对是制茶业者最引人入胜的文化传承。选购时首先推荐的是徽六牌,实话说,我觉得其特级(60克铁筒装)与一级品质差不多(100克铁筒装),内真空包装,也都是3年不变味的货。可能是生产工序的关系,也可能是瓜片取材于成熟叶片,偏老吧,所以过滚水后之一泡建议还是像碧螺春一样来洗茶吧,后面两泡味越来越正。瓜片那种历尽沧桑,饱览世事的成熟感,喉韵回甘,香气平沉,层次饱满碾压了一切绿茶,成为了 *** 办公厅的口粮茶,也是一众老帅和将军们的更爱。
涌溪火青,怎么样,这茶名听起来有些偏僻啊。对,有多少人听说过西湖龙井,就有多少人没听说过涌溪火青。涌溪火青偏偏是我除空气和水以外也很难割舍的保命必需品,产自位于皖南山区和青弋江上游的泾县。泾县是山区,以泾水得名, 茶树为为大叶种,柳叶种,团叶种,栗漆种,小叶种和当地的“芝麻种”。采摘于两叶一心(芽)初展,先后需经杀青,揉 *** ,炒坯,摊放,掰老锅,筛分共二十小时的工序,所以后来又发展为机制工艺量产。涌溪火青外形为绿茶中少见的珠茶,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显毫。冲泡后香气馥郁,清高鲜爽,滋味醇厚,甘甜耐泡,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几百年来,涌溪火青作为贡茶,曾受历代帝王首肯。其甜质爽朗,舌底鸣泉的感受亦为邓公赞之曰, “有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之好”。
老竹大方(也称为竹铺大方,其精品又称为顶谷大方),是位于黄山和天目山之间的歙县特产,因主要产地老竹岭得名。茶树主要为黄山种,大谷运,滴水香和竹铺种。经采摘,杀青,揉 *** ,做坯,拷扁,辉锅等工序,其精品顶谷大方外形扁平匀齐,挺秀光滑,芽藏不露,尽披金色茸毫。冲泡后汤色清澈微黄,香气高长,浓醇爽口。
以上各种绿茶的冲泡,多有被 *** 茶人炒作误导,如侍茶人蓄长发,着汉服,讲究往杯中放茶叶有上投或中投,不能用沸水要保持水温85度,直直让那些真正懂茶并占茶山为王的庄主们听了就浑身起鸡皮啊。另,所谓一定要用玻璃杯看绿叶在杯中上下翻飞起舞,虽然也是个噱头,但实无此必要,我觉得漱口杯大小的瓷杯带盖不带盖皆为上品,真想装您就稍微破费点儿来个爱马仕茶具的更好(如图)。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品茗的本质其实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更好的。以上仅为个人经验总结, 不足为训,注重品味和保质存放的特 *** ,我的徽浙绿茶按轻重缓急(绝不是鄙视链啊)先后排序为,涌溪火青,猴坑牌太平猴魁,徽六牌六安瓜片,极白牌安吉白茶,羊岩勾青,开化龙顶, 老竹大方。为避免对绿茶的审美疲劳,不时也沏几泡曦瓜一号,文山包种,正山堂正山小种来冲冲场子,如仍觉太素,只好再去求助纳帕的CAB(赤霞珠) 或是轩尼诗干邑了,做买醉状, 是不是就俗了呢, 一笑。
(有图有 *** ,配图不分先后)
花香是怎么来的?
安徽泾县涌溪火青茶。这里是涌溪火青,让老俞介绍一下涌溪火青怎么冲泡好喝。涌溪坑的涌溪茶是涌溪柳叶种做出来的干茶,采摘两叶一芽,做干了以后就是颗粒型的叫涌溪结、白毫密批。冲泡的时候一般是放3克或者4克的量。
·一般的水温是早期的4月上旬的涌溪茶的水温低一点九十度或者九十几度。一般的喝到了4月20号左右。4月下旬的时候火青可以100度。就是到了雨前茶跟明前茶其实还是要不一样,后期的茶叶不是老了一点吗,水分高一点也没事。
·但是真的其实涌溪柳叶种的涌溪茶是耐泡耐泡的,水温高一点也没事。正常的出汤一般的是开水泡的话,一般的是30秒40秒,30-40秒。如果是开水30秒,三四秒,30秒,30秒半分钟,半分钟。开水半分钟,如果是不太开的水可能要1分钟左右。
·还有一个泡茶的时候投量也要注意或几克,你按照1:50这样去。更好是茶水要分解一下。我一般如果是一个杯子是泡一个杯子是出汤,老俞泡这个茶有明显的花香,所以让他来讲一下这个茶叶为什么有花香。
→首先它的生态环境很好。
→另外一个茶树鲜叶是当地的老品种叫涌溪柳叶种。
→还有一个采摘天气是晴天,出太阳的天,而且是下雨以后一个太阳或者两个太阳以后晴天采的茶叶。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加工工艺就是火青壶,恰到好处,所以它才有花香,掰老锅。因为当地士叫掰老锅,其实就是叫做型的过程,在现在一般的掰老锅,就是8个小时到10个小时。10个小时的情况下茶叶不是就成型了吗?就起锅然后再来烘干。一百六六七十度,150度以上的来个烘干,烘干了以后拿一个分选。
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古时涌溪一位名叫刘金的秀才,一年春天在涌溪弯头山发现一株“金银茶”(半边黄叶半边白叶的茶树),便采回细嫩芽叶创制成“涌溪火青”,后时贡皇帝,火青随之广为传名。
泾县茶园
另据《泾县志》记载:顺治二年(公元1 *** 6年)“由磨盘山南起至涌溪,广阔三十余里,多产美茶并杉木。”可见三百多年前,涌溪茶就相当有名了。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火青年产量有百余担,为火青生产的最盛时期。有人推断,“火青”是由“烚青”演化而得名,由屯绿炒青吸收珠茶制法技术发展创制而成。
涌溪火青茶形
涌溪火青属绿茶类。是安徽地区少有的珠形绿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位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公里阴山底的丰坑、盘坑、石井坑、龙爪坞、湾头山一带。这里终年云雾缭绕,细雨濛濛,湿度大,日照短,漫射光多,荫蔽和煦,符合茶树喜温,喜潮、喜荫的特 *** 。
涌溪火青的外形呈现为颗粒状,属于圆炒青的类型,与同省黄山的松萝茶类似同属珠型炒青。今天我们将对冲同价位的涌溪火青与龙井茶,通过直接对比看看这两种炒青各自的特点与差异。
以其他绿茶味标准价位选取同价位的龙井茶,本次价位在700左右,由此 *** 龙井茶口感的是此阶段所有龙井品牌表现更好的贡牌高山龙井, *** 涌溪火青的是涌溪火青牌明前涌溪火青茶。
干茶
贡牌:条索黄绿扁平,均整度还行,有大小不一的叶片,香气浓郁。
涌溪火青:条形为珠形,色泽青绿,茶毫少,匀整度不错,有较浓郁的清香。
左为龙井右为涌溪火青
之一泡
左为龙井
右为涌溪火青
贡牌:香气浓度中等,鲜爽甘醇,稍有苦底,生津较快,汤感协调,喉韵出。回甘强度一般。
涌溪火青:厚度较好,茶汤清冽爽滑,微有苦涩,香气为清香与豆香混合类型,汤感清爽,生津与回甘比较明显,微有涩感留存。
香气上强度类似但龙井香气类型更讨喜,层次上有优势,汤感上各有特点,龙井更醇厚,涌溪火青更清冽。
第二泡
贡牌:香气变化不大,汤感更厚润,生津累积向上,回甘甜感稍弱,喉韵茶气持持续。
涌溪火青:香气略升,苦涩变强,涩感稍有难化,茶汤净度明显趋弱,甜感一般,均衡 *** 受影响。茶汤依旧清冽,生津回甘明显,茶气凸现。
两者香气浓度依旧差别不大,但在汤感上拉开差距,龙井茶有一定上升,而涌溪火青则向下明显。
第三泡
贡牌:香气向下明显,汤感稍弱,甜感开始明显,回甘变甜,苦涩稍高,生津留存仍不错。
涌溪火青:香气明显向下,汤感有所回升,滋味柔和,显协调,甘爽感依旧好,甜意显。生津回甘稍褪,回甘较持久。
尾水
贡牌:香气已尽,涩感又起,茶汤依旧甜润,生津回甘尚有延续,饮毕有明显回甘。
涌溪火青:滋味仍有,汤感仍存,甘爽余味,结束。
茶底
龙井茶底
涌溪火青茶底
贡牌:少量一芽一叶多为一芽二叶:叶少量碎硬,用料不到特级。
涌溪火青:一芽二三叶为主,少量一芽一叶,用料较粗,匀整度一般。
主要口感指标
解析:曲线可见香气浓度上,两者基本类似,龙井在香气上以豆香为主,而涌溪火青清香更重,龙井熟感更讨喜。
汤感上两者有较明显差异,龙井茶表现更稳定,醇厚度上龙井也稍好,甘爽上是涌溪火青更强。
苦涩控制上,龙井更好,涌溪火青尾涩更显一点。
生津上看,龙井茶要占据一定优势,整体强度更好。同时龙井茶的也更显甜,回甘留存上涌溪火青表现更佳。
综合评价
综合看。同等价位下的龙井茶表现要好于涌溪火青,体现在汤感的稳定 *** 以及生津回甘的强度上,同时在苦涩控制上龙井表现也更好。香气上两者各有特点,龙井茶香气特点更鲜明,虽说都为炒青,两者在香气熟度上同样有明显有差异,龙井茶炒制更偏熟,这点和之前与松萝茶对比相同。
两者同样为炒青,但在用料与口感上同价位的龙井茶要更有优势。
安徽省宣城十大特产排行榜,水东蜜枣,一定值得您品尝!安徽省宣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宣城十大特产包括:
第1名:水东蜜枣
水东蜜枣,以水东镇青枣为原料,经糖渍干制而成,是一种珍贵的美食。蜜枣外形扁平,晶亮透明,金丝细缕,宛如琥珀,故又有“金丝琥珀枣”之称。它被分为五个等级,其 *** 制的“天香无核蜜枣”更是名贵之选。这种蜜枣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至东南亚及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的独特风味让人赞叹不已,被誉为“金丝琥珀”的名产。无论是香气四溢还是口感醇厚,水东蜜枣都能带给您千里之外的美味享受。
第2名: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茶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历史悠久,已有五百多年的生产历史。曾被朝廷列为贡品,现在则是送礼的上佳选择。这个产地风景优美,山峦起伏,清澈的溪水流淌其间,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采摘的鲜叶犹如碧玉,茶汤带着花香的味道。采摘时遵循严格的标准, *** 过程精良。成品火青茶外观如珠粒般饱满,入口时杯中有声,茶汤色泽墨绿,溢出油泪般的光泽。口感醇正甘甜,品质优良,冲泡后能持久回味。涌溪火青茶不仅外形美观,携带方便,更是茶叶中的珍品。清代扬州八怪中的大诗人王士慎,在品尝过涌溪火青茶后,感受到了它带来的芳香,激发了他的诗兴。他在诗中称赞涌溪火青的独特品质和香气,使人心旷神怡。长空中迷蒙的西林晚景,轻柔的雨露湿润了旅人的思绪,他们不舍离去,品味着从涌溪火青中散发出来的幽香。
第3名:黄花云尖
黄花云尖,是一种绿茶,于1983年首次 *** ,经过1985年的全国名茶评比一举夺魁,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新秀。黄花云尖茶产自安徽宁国市黄花山一带,这片茶园位于黄山余脉东段,降水充沛,空气湿度高,土壤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在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长,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坡地。黄花云尖茶的特点是叶片上覆盖着丰富的茸毛,茶汤呈 *** ,香气高雅,滋味鲜爽。它的出现为茶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被誉为中国茶苑的新宠。
第4名:宣纸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名贵纸张,其起源在泾县有一个传说。据传,蔡伦的 *** *** 在皖南地区致力于造纸,他希望能 *** 出世上更好的纸来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达对师傅的怀念之情。然而,多年来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有一天, *** 在溪边偶然看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下,经过日晒水洗后,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修长洁净的纤维。 *** 将其取来 *** 纸张,并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制成了质地绝妙的纸,后来被称为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为“四尺丹”的纸,是为了纪念 *** 而 *** 的,一直流传至今。
第5名:宣笔
宣笔是安徽著名的特产,由泾县宣笔厂生产,拥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在秦始皇时期,蒙恬将军南伐楚之中山(现泾县一带),开始使用免毫竹管作为笔,被称为“秦笔”;随着建立宣州(现宣州市)后,“秦笔”也改称为“宣笔”。由于泾县旧属宣州,故称为“宣笔”。宣笔曾被列为“贡品”和“ *** 笔”,因其优质品质而闻名。
第6名:宁国山核桃
宁国市是中国著名的山核桃产地,其山核桃以粒大壳薄、核仁肥厚、含油量高、商品 *** 佳而闻名。目前,宁国全市已建设山核桃种植面积达到9300公顷,年产量更高可达3249吨。随着山核桃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的运销和加工业也随之兴起,初步形成了山核桃的加工和销售体系。加工产品包括椒盐、五香、奶油等各种口味的山核桃,以及山核桃仁和山核桃油等系列产品。这个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超亿元的规模。1996年,宁国市被授予了“中国山核桃之乡”的称号,成为中国山核桃的重要产地。
第7名:宣木瓜
宣城县被誉为中国木瓜之乡,宣木瓜是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据考证,宣木瓜的栽培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420年就成为朝廷上奉的贡品。《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这句话对宣木瓜的品质做出了很好的评价。
第8名:泾县兰香茶
泾县兰香茶是产于安徽省泾县的一种特色茶品。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泾县兰香茶的外形呈绣剪形,平直舒展;干茶的颜色嫩绿、匀润显毫;冲泡后的茶汤呈嫩绿色,清澈鲜亮,叶底嫩绿鲜明,茶叶肥壮匀整;香气嫩香馥郁且持久,口感鲜爽醇厚,回甘。
第9名:广德黄金芽
广德黄金芽是产于安徽省广德县的一种优质茶品。广德黄金芽的茶叶外观呈朵形舒直,颜色嫩黄透绿且匀净;泡制后的茶汤呈亮 *** ,隐约透出绿意;香气清甜而带有花香;口感鲜醇甘爽;茶叶的叶底嫩匀成朵,呈金黄且含绿。
第10名: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茶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的特产。敬亭绿雪的茶叶形状犹如小雀舌,挺拔饱满,色泽翠绿,充满白毫;泡制后的茶汤清澈明亮,白毫翻腾,如雪飞舞;香气浓郁,似绿雾弥漫,清幽迷人。敬亭绿雪产于宣城市北部的敬亭山区。这里的山谷幽深,山石叠嶂,云雾缭绕,阳光短暂而充足,气候温和湿润。茶园多分布于山间的沟壑中,茶树生长繁茂,受到竹木的遮荫,土壤肥沃松散。因此,敬亭绿雪的茶树长势旺盛,芽叶肥壮嫩绿。
可以说,这些特产深深地烙印了宣城的地方特色,也为宣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柱。宣城的特色农产品既满足了本地人的需求,也通过贸易流通到全国各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繁荣。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也成为宣城最亮丽的名片,向全国展示着宣城独特的魅力。
比切糕还坑,80岁大爷遇“茶叶刺客”1两260元,店家:明码标价现如今的食品界,各种“刺客”层出不穷,比如最早的切糕,去年频频上热搜的雪糕,不论哪一个都饱受人们的诟病。
虽然很多人因此提高了警惕,但生活中的刺客其实还有不少,而且有的还是“大刺客”,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中刺一下你的钱包。这不,刘大爷就碰到了。
比切糕还坑!80岁大爷遇“茶叶刺客”1两260元,店家:明码标价
今年80岁的刘大爷,退休后就在家里颐养天年,平时没事做就喜欢去公园下下棋,或者是跟老伙计们喝茶闲聊。某天,刘大爷家里的茶叶喝完了,便准备在去逛公园的路上顺道买一些。
刚一进店门,销售员就迎上来给刘大爷一通讲解,介绍了不少好茶,说得刘大爷也很心动。最后他选择了一款标价260元的茶,称了2斤,一算 *** 吓了刘大爷一跳。
看着计价器上明晃晃的2600元,刘大爷当即就觉得被坑了, *** “你这是不是算错了,上面的标价不是一斤260吗?”而售货员表示“大爷,我们这是 *** 乌龙茶,是一两260,明码标价的”
这话一说,刘大爷碍于面子,还是咬咬牙买下了,可一到家,他就开始后悔。
乌龙茶到底什么价?
茶分三六九等,不同的乌龙茶,售价也不同。普通一些的在一斤60~80元左右,好一些的大概一斤100~200元。礼盒装的可能会达到上千元,但这种一般用于送人,贵在包装上,散茶并没有这么贵。
虽然人们常说“一两黄金一两茶”,但茶的 *** 也要对应其价值,如果溢价过多,就是妥妥的坑人了。
老茶客推荐:买茶想要价廉质好不被坑?选择这3种,口碑一流
1、青驰菊
“菊”一直以来都十分受人喜爱,不仅被人赞扬品质高洁,还认为它貌美(观赏价值高)且实用,是花茶中更受欢迎的一种茶。
在我国900余种菊花品种中,产自开封的青驰菊是当之无愧的“魁首”,曾被奉为北宋皇朝的贡品。从采摘时就能看出品质优于其他普通菊,花瓣饱满根根分明、花盘硕大,颜色金黄 *** ,而这都得益于青驰菊优越的生长环境。
开封位于暖温带,年均日照2107.8小时,光照充足;年均降水量600毫米以上,水源充沛;年均气温在14.4℃,气温适宜。这些优势都为青驰菊的成长提供了帮助,助力其营养累积,为其优良品质打下基础。
另外,青驰菊加工制成干花时,坚持自然光晾晒,配合低温烘焙,更大程度上留存花色、花香、花味,与青驰菊的营养成分。
冲泡时,将一朵青驰菊置于开水中闷泡,菊花自然香甜的气味慢慢飘散,汤汁逐渐泛黄,饮用一口,唇齿留香,甘爽清甜。
2、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是绿茶中的一种,产自安徽,也属于是徽茶。虽然在徽茶中它属于不太出名的品种,但 *** 便宜,品质一样的出色。
涌溪火青呈现出的色泽墨绿,茶香味自然清新,且持久。冲泡后,茶汤的颜色清澈透绿,滋味清甜、醇厚。
3、华中医胖大海
常喝茶的人,相信都听过胖大海,这种植物虽然不是正统的茶叶,但有极好的营养价值,很适合中老年人平时冲泡饮用。如果是经常抽烟,嗓子不适,也可以泡着喝。
虽然随处都能买到胖大海,但品质大多良莠不齐。不过,华中医胖大海倒是可以一试,它是安徽亳州优选而出的,从原料的选取上下足了功夫。每一颗果实都个大饱满,形状似橄榄,表皮泛棕,有光泽,符合优质胖大海的标准。
以此为基础,将优质胖大海颗粒进行自然晾晒、烘焙,其高品质继续延续。成品质地酥脆,好冲泡,取3~4颗用开水闷泡,胖大海会迅速膨大,汤色清澈,甘润醇厚,满口留香。
结语:中国喝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大家都喜欢喝什么茶呢?评论下方留言,共同交流哦。
中国又一名茶“陨落”,辉煌时一茶难求,如今却少有人知,真可惜中国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起初,茶叶是被当做 *** 物,后来才逐渐变成一种饮品,走入了千家万户,并且跟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中国拥有众多历史名茶,经过几 *** 时间的发展,有的仍然活跃在大家的视野,有的却落寞到在角落积灰无人识。
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就是来自安徽的一款历史名茶——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是安徽泾县的特产茶叶,可能如今只有当地人或者资深茶客才知道这款茶!
此茶已有五百多年的创制历史了,因品质卓越而被历朝选为贡茶,可以说是贡茶界的“钉子户”了,在当时,只有皇家才能喝得上,普通老百姓可是难以企及的。
此茶的外形风格很独特,卷曲成螺,并且银毫密布,色泽墨绿油润;冲泡之后的茶汤黄绿明亮,茶叶在杯中徐徐展开如兰花一样优美,带有独特的兰香,滋味醇厚回甘,乃是茶中珍品。
不过涌溪火青也算得上是身世比较坎坷的一款名茶了,在 *** 之后,曾濒临绝迹。后来新中国成立后,才又重见天日。并且还被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凭借优秀的品质获得了多个奖项。
但是如今,涌溪火青在国内却没什么知名度了,辉煌时“一茶难求”的名茶,为何沦落到在角落积灰无人识的地步呢?
主要原因有三:
一、竞争力不强
安徽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大省,拥有着众多名优茶,像祁红、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之类,众多名茶云集,竞争自然是激烈的。
而涌溪火青在这些风头正盛的名茶面前,竞争力自然就弱了,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小,光芒都被遮盖了,涌溪火青自然也就被众人抛诸脑后了。
二、工艺考究,太过复杂
正宗的涌溪火青是手工 *** 的,而且工艺极其复杂,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了,几乎失传。
手工 *** 的茶带有清幽的花香,滋味甘甜饱满,品质非常优越。而用机器做出来的茶,跟手工茶相比品质、口感都有天壤之别。
三、缺乏品牌建设
此茶在发展上似乎并没有很大的“野心”,疏于品牌建设,在宣传上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导致其目前知名度太低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
总而言之,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导致了涌溪火青不出名,偏居一隅无人识。如此极品好茶被埋没实在是可惜,希望涌溪火青能得到更多爱茶人的赏识,重回巅峰。
当然,国内好茶那么多,真正能结合天时地利人和而扬名于世的并不多,属于凤毛麟角一样的存在。其中绝大多数的茶还是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即使品质足以媲美名茶,但却没有名茶那样的好命,下面2款茶就是如此。
?仙雾凤茗
要说国内的产茶大省,四川绝对排的上号,因为这里是茶叶的发源地之一,产茶条件自然优于国内大多数地方。
仙雾凤茗正是芸芸川茶中的一员,其产地在筠连县,所以被称作“筠连红茶”,其前身是“黄芽茶”,在古时被选为贡茶,品质不言而喻。
其 *** 工艺很是考究,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沿用至今,已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制出的茶品质独特,带有独特的橘糖香气,而且它是助农产品, *** 不高,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被奉为“口粮茶之最”!
“要喝就喝高山茶”,为何这样说?
高山环境好,几乎没有污染,而且山上气温低,空气湿度大,经常有云雾缭绕,这使得阳光大多都漫射到茶树上,正好利于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合成,所以高山茶才会香气浓郁悠长,比普通茶滋味更浓。
此茶作为一款经典的高山红茶,不仅香高味浓,而且还是纯天然无添加的放心茶!
品质特点:
外形:条索整齐匀整,紧结微卷,色泽乌润有光泽,带有淡淡的香气;
内质:冲泡后,馥郁的花果香混合着蜜香扑鼻而来,茶汤橘黄明亮,干净清透,滋味甘醇顺滑,没有苦涩味,喝完嘴里回甘明显,津若泉涌,让人很是满足。
?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属于六大茶类中的黄茶类,跟绿茶相比,它多了一道闷黄工序,品质独特,被选为历代贡茶。
此茶是安徽霍山县的特产,当地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据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种植茶叶的活动。霍山县的气候适宜,降雨量很充沛,并且土壤肥沃,利于茶树的生长。
此茶的鲜叶多为标准的一芽一二叶初展,于清明前后采摘;制成的茶叶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显毫,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内质香气清新持久,滋味很是鲜醇,回甘很好。
而且霍山黄芽的 *** 价比也比较高,所以还是深得老百姓的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