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孙策是被许贡门客刺 *** 亡,这真的是一场意外吗?恐怕未必吧。
公元200年,当刘备还在为了生计而打工时,曹 *** 和袁绍正在官渡 *** 时,比刘备年轻了一轮还富裕的孙策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
孙策在孙坚烂摊子的基础上,靠着自己本事,一步一步地平定了江东,成为了江东的主人。
曹 *** 得到消息后,因此感叹道:“猘儿难与争锋也”。当时的曹 *** 正在官渡和袁绍 *** ,自顾不暇。所以对这个新崛起的江东势力的主人,曹 *** 一开始只能采取安抚策略。
那么都采取了哪些安抚策略呢?
以此为契机,曹孙两家展开了密切的交往,孙策遣使向曹 *** 通好,向曹 *** 控制的 *** *** 称臣,相互举荐,甚至采取了“和亲”政策,一度营造出了两家极为友好的氛围。
曹 *** 把自己的侄女,曹爽的女儿许配给了孙策的小弟孙匡,又让自己儿子曹彰娶了孙策叔兄孙贲的女儿,反正也顾不得上辈分混乱了,只要是亲上加亲就好。
还有一件事很有趣,孙策竟然还把击败黄祖、灭掉刘勋的辉煌战绩如实上报给了曹 *** 的 *** *** ,要求给予权位的封赏。
展开全文
虽然此时曹孙两家的表面文章做的很漂亮,私下里却各怀 *** 胎。曹 *** 如此忍气吞声只是为了稳住孙策,而孙策以此为契机,索要表面上的好处,同时也是为了稳住曹 *** 。后来200年发生的阴谋偷袭许都的事情就说明了这些。
不过孙策成了江东王后,就因为一次轻率的外出,被阴谋刺杀,死在了丹徒山上打猎的途中。
对于这场 *** ,史书中的记载更像是一场意外,但这真的只是一场意外吗?
200年的时候,曹 *** 接到消息,孙策准备亲率江东几路大军突袭许都,准备迎回汉献帝,这个时候,曹 *** 等人惊慌失措,但是军师郭嘉却说:“主公无忧,孙策必死无疑!”
史书看到这的时候,有人笑着说:“这孙策是死于郭嘉的飞剑啊!”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了。
以孙策当时的身份,就是出去打猎,他也不会自己一个人去的,不仅要带着一帮侍卫,肯定还有几个大将跟着的。但是史书中记载,当时他骑着宝马速度很快,于是他只身一人就遇到了三位准备杀他的刺客。
孙策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经常冲锋陷阵的“江东小 *** ”, *** 值仅仅稍次于太史慈。
因此面对区区三个刺客时,他根本就没想着逃跑,而是直接用箭超度了一个刺客,剩下的俩刺客,当时一看孙策这么猛,就开始慌乱的用箭还击,结果就凭这俩慌乱的刺客,也可能是距离太近,竟然射中了孙策的面门,结果孙策后来因为医治无效而身亡,原来刺客的箭头上有 *** 。
如果单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这场 *** 的确是很像一场意外,因为孙策独行是个小概率事件,就凭三个素质一般的刺客就想搞定“小 *** ”这种 *** 值的 *** 属于小概率事件。
那么这次的 *** 就真的只是一场意外吗?恐怕未必吧。
其中有几个方面非常的可疑:一是孙策外出打猎只有一般的侍卫扈从,怎么没有手下大将跟随吗?二是那三个刺客怎么知道孙策的打猎行进的路线呢?三是三个刺客的箭头上都有 ***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刺杀行动,不是碰巧出现的。
孙策的出身和曹 *** 和刘备都不一样,曹 *** 家是属于当地的大族之后,刘备是汉皇室宗亲,而老孙家在江东崛起的时候,不过是最近两代的事情,因此孙家的根基和阶级都不太够看。
从孙家的崛起之路来看,不是走的什么和平道路,基本上是通过 *** 的战争,硬抢过来的。因此,这抢的过程中,不光得罪了本地的大族,还迫使一些能人投奔到了曹 *** 的阵营中。
所以,那三个刺客能知道孙策的打猎路线,应该是有孙策身边的人透露的,这些人在江东的地位应该还不低的,那么就不奇怪了。
史书只记载了郭嘉的预测,但是没写曹 *** 信不信,也没写曹 *** 后边有什么行动,但是后面的结果,果然被孙策的敌人的门客和儿子给刺杀了,当时的情形,和郭嘉的预测一模一样。
郭嘉虽然被誉为“ *** 才”,但是能这么精确的预测,你觉得会没有曹 *** 集团的参与吗?
被誉为“智近于妖”的诸葛亮,但是在面对司马懿的时候,他也做不到算无遗策,而且荀彧那么牛的三国 *** 谋士,最后不也是死的不明不白。你还觉得郭嘉掐指一算,就真的能算的那么准确吗?
如果孙策当年没有出那场意外,他真的和袁绍联手夹击曹 *** ,那么曹 *** 绝对会被这两方势力联手击溃的。而且以曹老板那么多疑的 *** 格,他会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手下人的一句话上吗?
我想曹 *** 肯定不会的。
而且据史 *** 载,当时孙策已经决定渡江偷袭许都了,然而就在这紧要的关头,孙策被 *** 了,难道孙策的运气就这么差吗?这么差的运气到底是怎么统一江东的呢?
曹 *** 不会把自己在许都的亲人及整个集团的希望,寄托在郭嘉的一句推测的话上,这可是决定曹魏集团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此当年能让曹 *** 放心的,绝对不会是一个推断。
那肯定是有一个亲自动手的完整计划,或者是投降曹 *** 的江东士族参与谋划刺杀的一个准确消息来源。
以曹 *** 的 *** 格和当年的相当危险的处境来看,只有之一条更适合他,毕竟就是消息再准确,执行行动的也是别人,你无法确定他们的能力和计划细节,曹 *** 能承担起失败的后果吗。
曹 *** 这样一个多疑的枭雄,不会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的。那么就只有一种情况,他大概率会根据孙策轻率的 *** 格习惯,然后设计一场 *** ,而为了没有后顾之忧,找了几个替死 *** 。
由此看来,孙策的死,没有那么简单,恐怕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一场复杂的经过精心策划的 *** ,而且曹魏必定主导了这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