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 北京:G66/65当日往返开出“新速度”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1月5日早晨7:18,随着G66次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出,时隔六年,停运的T66次列车正式“焕新”归来,开启首趟列车,约3.5小时后抵达北京南站。

早上6点40分,胡先生就已经在候车厅等待首发乘车,准备感受一波“回忆杀”,“这趟旅程就像去见一个分别已久的老友。”回忆起昔 *** 牌特快T66/65次列车,铁路爱好者胡先生之一个想到的就是车上的特色广播词:“繁星点点,夜空璀璨;首都古城,特快相连;夕发朝至,一路相伴……”“不知道现在G66的广播词会不会改成,晨光熹微、朝霞似锦;首都古城,高铁相连;一日往返,开心相伴!”胡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一季度列车运行图。新开行1对南京始发终到北京的高铁列车G66/65次。其中,G66次,7:18南京南始发,10:50北京南终到,全程3小时32分;G65次,19:08北京南始发,22:32南京南终到,全程3小时24分。

自上世纪70年代南京之一辆始发进京列车以来,两地便建立起一条由铁路串联的情感纽带。今年是南京至北京直达列车开行50周年,“焕新”归来G66次列车将成为两地之间连接的新动脉不仅是对这段记忆的续写,更是对南京和北京两地交通往来的全面提速和升级。

展开全文

青春与回忆

承载南京往返北京列车的“前世今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接通了沪宁和津浦铁路。1975年,一条绿色的长龙从南京城始发直达北京,它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T66。

南京 ⇌ 北京:G66/65当日往返开出“新速度”-第1张图片-

1979年,女子乘务组列队接车。

T66/65次列车是运行于北京和南京之间的一对夕发朝至特快旅客列车。作为进京列车中的“王牌”列车,T66永远在南京首发站就挤得满满当当的。“别说春运了,几乎每晚发车时,大包小包都塞满了走廊。”回忆起当时工作的场景,现任宁京车队副队长杨静曾担任过9年T66/65次列车的列车长,她笑着对记者说,“经常是上一脚还能踩到地板,下一脚踩上的就不知道是谁的鞋子了。”

*** 来源:陈先生

T65和T66前身为1975年9月21日开通的南京至北京的125次/126次直快旅客列车,全程运行时间超过20小时,是南京始发的之一趟进京列车。1987年4月1日起,铁路部门调整运行图,125/126次直快列车升级为特快旅客列车,车次改为65/66次;1997年至2000年,66次经过了两次调整和提速,车次先后改为K66和T66,最终在运行时间上实现了夕发朝至。

2019年1月,随着铁路运行进一步延展、提速和京沪高铁的开通和持续加密,往来南京和北京40多年的T66/T65次列车停运,退出了铁路运行图。

作为南京、北京两地往来之间的重要纽带,T66次列车更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回忆。对于T66南京市民李先生很有感情:“以前结婚旅行、带孩子旅游都流行去北京,那时候车少,这趟车到的点好,所以是大部分南京人的首选。” 曾常去北京跑业务的南京人小张告诉记者,“T66/65次停运后 ,我们几个经常去北京出差的朋友们,最怀念的就是车上的红烧牛肉面,可谓是‘镇车之宝’,一直都卖15元,良心至极,特别好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今天,G66次高铁正式开通,在杨静看来,T66更像是中国铁路变迁与发展的记录者。“普速、特快列车时代,车程虽长,记录的是一代人的出行记忆,66次列车进入高铁时代则是人们‘说走就走’的梦想照进现实。”

畅享双城便捷

南京交通枢纽地位再升级

京沪高铁线上,每日列车从早到晚呈高频次开行状态,为何还要再开一对南京始发终到北京的高铁列车?G66开通前夕,记者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铁路处相关负责人。

铁路南京南站。

南京南站作为全国铁路客运特大型一等站,受制于京沪高铁目前已处于饱和运营状态,现有客运能力日趋紧张,无法充分保障南京进京旅客出行需求,增开南京至北京始发终到高铁,具有较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南京至北京高铁日均发送旅客近万人,“买票难”成为常态化现象,需求缺口约2000人/日以上。经常往返南京和北京两地的小张告诉记者,平时为了能坐上车,总是要多买一站,“不仅花费多了,公司还不方便报销。”听到G66开通的消息,小张舒了一口长气,“现在时间安排也更合理,能够当天往返对于上班族可算是福音了!”

铁路客票数据则反映出,一段时间以来,从南京南站上车前往北京的旅客“买长乘短”比例较高。旅客购买上海虹桥或杭州东始发车票,从南京南站上车的人数日均约1000人,占乘车总人数11%;同时乘客在12306上候补兑现率也较低,南京至北京区间年均候补兑现率约40%(节假日期间候补兑现率低于15%),占乘车总人数15%。市交通运输局铁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增开南京始发终到复兴号长编组高铁列车1对/日,可相应增加运能约1100人次,将有效缓解铁路客运供给不足的问题。再加之列车发车时间的调整,可以让旅客实现“当天来回”的高效行程安排。

记者注意到,新图中沪宁沿江高铁共计新增列车10.5对,优化延伸9对,运力供给大幅提升。尤其是串联整个苏南沿江地区的线路沪宁沿江高铁正式开通后,南京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就在G66开通当天,南京都市圈又新增一条“通勤列车”,D5570车次正式上线。D5570次列车被称作南京都市圈早上的“通勤列车”,由武进(6:49开)经金坛(7:03到)经句容(7:20到)经江宁(7:36到)到南京南(7:48到)。南京都市圈内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再次被压缩,南京都市圈沿线旅客通勤往来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南京位于京沪通道和沿江通道的交汇点,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路网 *** 枢纽,目前已基本形成“一环两跨八线、客货分线”铁路格局。从南京出发,高铁可直达国内30个重点城市,周边三小时交通圈内覆盖50多个城市。近年来,南京持续打造国际 *** 综合交通枢纽,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2024年,南京北站正式开工,北沿江高铁持续推进,三座公路过江通道同步推进,2025年新年伊始,宁扬长江大桥主桥正式通车……除了交通基础建设,在枢纽运行方面,也持续加密、优化列车、航班线。

G66列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吴春霞 摄

随着G66次列车的正式开通运营,南京到北京形成了3小时交通圈,将进一步推动两地区域人才资源、公共基础设施资源、旅游资源共享。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与北京之间的往来更便捷也将进一步加速南京都市圈与京津冀都市圈的串联。

人才资源共享

商贸往来“提速”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南京与北京之间这条“新动脉”的增加,犹如在京沪之间架起一座高速桥梁,为人才资源共享和频繁的商贸往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交通保障,也为南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这条高铁线路缩短的不仅仅是南京到北京的时空距离,也将成为推动南京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2024年5月,落地建邺的小米集团华东总部投用,成为除小米北京总部外全国更大的研发中心。总部经济被看作是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带来的税收供应效应、产业 *** 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十分突出,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当越来越多的总部、首店选择落户南京,便捷的交通线便是提升城市对外部投资吸引力的基础和保障。

如今,这条每日定时往返南京始发终到北京的高铁列车,有望成为两地上班族商务出行常态。企业高管们能够在一天之内完成北京总部与南京分部的工作对接、项目洽谈;销售团队可以迅速奔赴北京客户现场,进行产品推介、签约。如同为南京的商业辐射功能安装了“超级引擎”,不仅让南京和北京两地间的商贸往来“提速”,也进一步放大了其对沿线城市的影响力。

在经贸领域,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可以进一步与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金融资本将加速融合;南京的软件企业可以更便捷地与北京的科研机构对接,获取前沿技术支持,推动产品升级。

在科技交流方面,两地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荟萃。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得学术研讨、科研合作更加频繁,让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北京的古都风貌得以相互辉映。

铁路南京站。

不仅如此,央企项目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高,是所有城市 *** 引资的“必争之地”。 近几年,央企负责人频繁来宁,几乎每次都能促进新项目在宁落地。央企项目的招引是一场全方位的较量,既少不了政策、服务等支持,也离不开交通往来、运输的便捷。

南京是长三角的重要引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北京不仅是首都,更是京津冀的核心引领,两地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各具优势,互补 *** 极强。G66高铁的开通,如同一条高速纽带,再次将两座城市紧密相连,为两地的交流合作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来源:宁交铁,紫金山观察

编辑:王 婉

审核:高 鹏

发布: 林可欣

标签: 南京 北京 往返 开出 当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