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特务行刺 *** 失败,躲到山东当医生,8年后因入 *** 暴露身份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0

1958年春的一天, *** 人员从山东济南一家机械厂的医务室里,带走了厂里的女医生劳有花。理由让厂领导傻眼了,因为她是 *** 军统潜伏下来的女特工,上海解放后还曾经计划刺杀陈老总。

消息传出后,工人们炸开了锅,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个女医生不仅工作上兢兢业业,与大家伙相处愉快,而且长相出众,最重要的是还单身,是厂里很多男职工倾慕的对象。

正是由于劳有花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在厂里口碑良好,所以不久之前机械厂 *** 组织还将她作为积极分子考察,她也提交了 *** 。

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份入 *** 申请,让她潜伏多年的真实身份暴露。

1958年3月底,劳有花被押送到上海。在 *** 局的审讯室,这名长相姣好的女特务,面如死灰,绝望地低着头,身份上的巨大落差,让她觉得这仿佛是一场梦。几天之前,她还是受人尊敬的劳医生,人人见了她都会面带笑容地跟她问好。短短几天之后,身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成了令人唾弃的对象。

这一切,都因为当初一个错误的决定造就。在审讯人员的问话中,劳有花交代了所有的罪行,讲述起了自己30多年的人生。

那么,劳有花是如何加入军统?又是如何计划刺杀 *** 的?她为何能成为 *** “天字号”行动小组的成员?她小心翼翼地潜伏了8年,又是什么让她暴露身份?

展开全文

这一切,都随着劳有花的口供,逐渐清晰起来。

劳有花是山东胶州人,1 *** 3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在1937年考入南京教会 *** 学校护理专业学习,当时她才14岁。

也就是在当年年底,南京 *** 本人占领,劳有花随学校一起 *** 到重庆。在重庆学习期间,劳有花得知自己的父母因为在老家不屈从日本人的 *** ,而被杀害。

国仇家恨,让劳有花逐渐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女生,变成了有报国理想的热血青年,频频参加学校的青年救国团体活动。

当时在这些团体中,活跃着很多 *** *** *** 的人,他们也在借机观察,谁思想倾向 *** ,谁可以发展成为 *** 特务。

当时的军统正在逐步发展壮大,也正缺人手,戴笠也经常派人到各个学校去发展军统人员。长相清秀,身高1.65米的劳有花,也成为了军统重点发展的目标。

军统之所以会将一个不到16岁的小女生作为发展目标,最初完全是因为她长得漂亮,在实施美人计的时候有天然优势。然后军统在进一步调查她的身世后发现,她父母都已经不在了,这种简单的社会关系,便于隐藏,也便于军统方面为她伪装身份。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她出身地主家庭,这个背景让她被 *** 策反的几率降低很多,而她的父母又都是死于日本人之手,所以她对日本人的仇视,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军统方面看来,劳有花的外形条件和身世背景,都有成为军统特工的潜质。果然,当军统人员找她说明目的后,劳有花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同意加入,成为军统在学校的 *** 人员。

在从 *** 学校毕业后,劳有花正式成为军统的人,接受了包括 *** 、 *** 、 *** 传递等各种特工训练。在 *** 利益为重的常态化 *** 中,劳有花成了一名狂热的军统特工,起初她一直在总部工作,后来也多次被派往敌占区,利用美貌参与实施 *** 传递、 *** *** 等计划。

1946年3月17日,对于劳有花来说,是一个伤心的日子。这一天,军统头子戴笠飞机失事,曾经多次受到戴笠表扬的劳有花,隐隐感到军统内部会有大变化。

果然没多久,军统局就被改组,武装特务部门合并到郑介民的 *** 二厅,秘密特工部门改组成 *** *** ,由毛人凤带领。劳有花就这样成为了毛人凤的手下,并在与 *** 的 *** 斗争中犯下 *** 。

随着在 *** 内战中节节败退, *** 不得不开始安排潜伏人员名单。1949年初,毛人凤拟定好了潜伏上海的人员,并最后一次召见了劳有花。

在这次见面中,毛人凤开门见山地说:“小劳,你也跟我好几年了,本来我是想让你去 *** 的,但你是 *** 的优秀特工,留在 *** 发挥的空间会更大。现在 *** 是一时失势,但在美国的支持下,我们很快就会 *** 回来的,到时候你们都会是大功臣。”

劳有花已经不再是刚入军统时不谙世事的小女生,她虽然没有直接反驳,但还是对潜伏下来有些担忧:“局座,现在北方已经是 *** 的天下,我们的 *** *** 也差不多被 *** 完了。”

“我知道,你跟我这么些年,我肯定不会让你潜伏到乡下去啊,我将你安排在上海,条件好一些。你记住,你条线直接归我领导,暴露的风险很小。你要坚信,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毛人凤在安抚了一会后,将联络方式和暗语、密码等交给了劳有花。

来到上海后,劳有花重新拾起 *** 学校学习的老手艺,应聘到上海霍山路的杜传耀诊所,成为一名 *** 。但在这没工作几个月,诊所就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好在杜传耀医生见劳有花工作认真负责,将她介绍到了曹家渡一家棉纱厂。该厂的老板和杜传耀比较熟,厂里医务室也缺人,之前向杜传耀提起让帮忙找人。

劳有花来到棉纱厂应聘,纱厂老板见到眼前的美貌女子,两眼放光,加上杜传耀的推荐,马上安排她到医务室做了 *** 。

纱厂老板此后经常有意无意地往医务室跑,并让劳有花到私人别墅给他体检,在老板各种利益 *** 及威逼之下,早已为军统献过身的她,也不在乎那么多了,跟老板发生了关系,成为了纱厂老板的秘密 *** 。

劳有花以为,她可以长时间接着纱厂医务室的掩护,潜伏下去。但她没想到,计划会随时被打乱。本来就上了年纪还伴有心脏病的纱厂老板,在得到了劳有花这个美人后,更加纵欲过度。1949年9月底的一天晚上,纱厂老板在与劳有花欢愉的时候,猝死了。

老板的妻子得知后,怕这消息让家庭蒙羞,于是对外宣称老板死于心脏病,为了封住劳有花的口,给了她一大笔钱。

在纱厂老板死后三天,劳有花离开了这家工厂的医务室,厂里也没人知道她辞职的原因是什么。虽然她有了一大笔钱,根本不用为生活发愁,但当时上海已经解放,如果她不工作每天呆在公寓里,那肯定会引起别人怀疑。

于是她很快又在卢家湾找到了一家诊所,继续当 *** 。并根据潜伏前约好的规定,将自己的新工作和 *** 用暗语写了两张字条,分别贴在大世界后门和十六铺大达码头的广告牌上,通知她的联络人。

1949年10月上旬,劳有花接到了一封没有落款的信,用密码本翻译出来后,得知是毛人凤给她下达的指令:

女特务行刺陈毅失败,躲到山东当医生,8年后因入党暴露身份-第1张图片-

做好准备配合 *** 来客,具体任务由来人亲口传达。

这是劳有花潜伏后之一次接到 *** 的指令,但她并不知道任务具体是什么,只有等待对方联系她。20多天后,劳有花再次收到信函,翻译出来后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家人已到,准备接待,务必配合。

从那一天开始,劳有花就一直等着 *** 来的人联系她,但好几天过去了,对方一直没联系她,这让她有了几丝不好的预感。

劳有花的预感是对的,她一直在等的人,其实就是军统王牌 *** 刘全德。

上海解放后,在陈老总的领导下开始恢复秩序,各行各业都逐渐恢复,社会也趋于稳定,这是 *** 所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 *** 派出了专门刺杀陈老总的特务组,企图以 *** 领导的方式搞乱上海的发展。不过,毛人凤接连派出两批人,都全军覆没,这让他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不得不亮出手里的王牌 *** 刘全德。

毛人凤给刘全德下了死命令:限期半年,除掉 *** 。出发前,还任命刘全德为 *** 直属行动组上校组长,并许诺事成之后奖赏2000两黄金。

刘全德作为行动组长,自然不会只有他一人行动,毛人凤给他安排的组员,都是解放前就潜伏在上海的特工,一个叫雷霜,另一个就是劳有花。

这个在 *** *** 名“天字特号”的行动组,被 *** 寄予了厚望。刘全德在众多军统特务中,以身手敏捷、枪法娴熟而闻名,是戴笠时代就是军统的特级 *** 。在 *** 战争时期,他曾炸毁了汪 *** 的上海中储券银行, *** 汪伪76号电台台长余阶,后来又领导参与了多次锄奸任务。

让 *** 方面没想到的是,刘全德刚到 *** ,隐蔽在敌营的 *** 就将他的任务和线索通知了上海市 *** 局。陈老总在得知后,幽默地说:“来杀我可以啊,让他来了就别回去了。”

在李士英局长和 *** 副局长的部署下, *** 有针对 *** 地拉网排查刘全德。1949年11月9日, *** 的特级 *** 刘全德 *** ,距离他到上海还不到一星期。

刘全德落网后,刚开始比较嘴硬,没有将同伴招出。而当时宣传部门为了提振人民与敌特斗争的士气,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刊发了刘全德落网的消息。

11月10日,刚到诊所上班的劳有花,在报纸上看到了“ *** 潜入敌特刘全德落网”的消息,特别是看到刘全德此行的任务是为了刺杀 *** ,这让她十分震惊,后背直冒汗。

虽然她之前收到的两封密信中并没有提来对接人是谁,但多年 *** *** 的锻炼,让她结合起信的内容和刘全德落网的消息,天然地想到她可能面临暴露的风险。

她立即离开了卢家湾的诊所,匆忙回寓所收拾好了东西,马上隐蔽了起来。

几天后,刘全德扛不住 *** 机关强大的心理攻势,终于交代了全部情况。其中就包含了他的组员雷霜和劳有花的线索。

*** 人员马上刘全德与两人的联络 *** 抓人,雷霜虽然当时也跑了,但 *** 还是根据他同事提供的线索,将其抓到,唯独劳有花这边扑空了。卢家湾那家诊所没有人影,根据同事提供的大概的居住区域,拉网式排查也一无所获。

而刘全德作为组长,对这位组员其实了解不多,甚至都没见过面。他只知道劳有花是山东人,长相出众,隐藏身份的职业为医护人员。

茫茫人海中, *** 一时也找不到头绪。1950年,刘全德和雷霜被判处 *** ,随后劳有花这个名字也就逐渐从办案人员嘴边消失。

不过,当时从苏南抽调来参与办案的黄赤波并没有忘记这个名字,一来是“劳”这个姓比较少见,二来是这伙人要行刺陈老总,这事的 *** 质十分严重。红军保卫干部出身的黄赤波,对保卫 *** 安全有着天然的敏感,在此后的工作中脑子一直绷着根弦,时刻留意着姓“劳”的女 *** ,特别是长相出众的“劳”姓女人。

时间来到了1958年,黄赤波已经升任上海市 *** 局长。而劳有花在逃脱后,没敢在上海过多停留,于当年11月底回到了山东,但她也不敢回胶州老家,而是投奔她在济南的表妹。

刚开始她并没有想长住济南,但见到表妹,得知她嫁给了一个 *** 军官后,她改变了主意。在多次与表妹聊天中伤感地说起父母早已过世,胶州老家已经是个伤心地。而表妹和妹夫,也挽留她让她在济南工作和生活,不要回胶州了。

就这样,在表妹一家的帮助下,拥有一技之长的劳有花很快就成为了济南一家机械厂医务室的医生。虽然她之前一直是 *** ,但在工厂的医务室,一般都只是打 *** 开点 *** ,有大病大伤,都会送到大医院,所以劳有花就算没有丰富的医学知识,也能胜任这份工作。

刚到济南时,劳有花曾想过取一个化名,但表妹一家都知道她的名字,再加上她在上海时已经全国解放,如果用了化名,之前工作背景在遇到调查时就无法衔接得上,更容易露出马脚。所以她决定不化名,直接使用劳有花这个名字。

起初,她在厂里还比较警惕,时刻担心有人认出自己是 *** 特务,也不敢出风头,怕成为关注焦点后身份被查出来。还好医务室本来就不是机械厂的主力部门,所以也没她在那里混日子也不会有人发现。

劳有花就这么战战兢兢地度过了几年时间,这几年间,看着新中国越来越稳定,她觉得 *** 已经彻底玩完,没有任何机会了,所以也就没再跟 *** 有任何联系,只想自己能安安稳稳地在济南过完这一生。

渐渐地,她对 *** 的一些纲领也有了认同感。当她真心地融入机械厂的集体后,也被当时人民如火如荼建设新家园的干劲儿所感动,她逐渐迸发出工作热情,希望能在大集体中有更多的作为,甚至有时候都会忘了自己曾经的身份。

工人们发现,之前他们口中那个“有文化不太合群”的劳医生,也渐渐变得对集体的事热心起来,帮助厂里宣传科出黑板报,写标语,她样样在行,字写得十分工整,画也漂亮。

再加上她本来就能说会道,很懂得察言观色,而且人长得漂亮,马上就成了机械厂所有单身男青年的倾慕对象。每当遇到求爱或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总是以“先将工作抓上去再考虑”为由婉拒。

厂领导对她的工作热情也十分满意,推荐她参加区里的 *** 宣讲员培训班,她的工作也不再局限于医务室。因为形象出众、口才出众,接待上级视察工作也经常有她的份。

在各种赞誉中,劳有花已经有点飘飘然,完全放松了自己,她甚至都觉得当初在上海的紧张有些多余。因为她接到的密信中只说有“ *** 来客”,但来客是不是刘全德还得另说。要跟他对接的特务,执行的任务也不一定是刺杀 *** 。

1957年底,工厂 *** 组织在发展 *** 员的考察名单中,有劳有花的名字。她也十分积极地写了 *** 。1958年, *** 组织正式找她谈话,并根据规定给她发放了登记表,登记表不光要填写完整的个人信息和履历,而且还要填写履历中各阶段的证明人。

对于自己的履历,劳有花早在潜伏之前就有考虑,她将自己军统的经历全部掩盖,这其实不难,因为解放前的经历,大部分随着物是人非,是没法考证的。根据劳有花填写的履历,她 *** 学校毕业后在重庆、南京的私人诊所工作,直到1949年去到上海,继续做 *** 。1949年11月,回到山东。

对于济南这部分经历,她有表妹和妹夫可以证明。不过,对于在上海的经历,她还是有所顾忌,万一刘全德真的是她的对接人,那她报告给 *** *** 的卢家湾那家诊所的 *** 就会很危险,所以她在填写时故意没写那家诊所。她在那家诊所上班的时间也很短,隐去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在霍山路杜传耀诊所及曹家渡纱厂医务室的经历,她是如实写了。

本来曹家渡纱厂的经历她也有些不想写的,因为老板的猝死事件,让她有些犹豫,但她认真考虑后,觉得不写的话间歇太大,而且当时上海已解放,不能造假乱编,必须有人能证明。经过一阵思考后,她写上了纱厂的工作经历。当初与老板家属有协议,双方都守口如瓶,应该不会有问题。就算被揭露,那也只是男女关系,不涉及 *** 问题,可以以被强迫等为由辩解。

劳有花写完自己的履历表后,又前前后后回忆一遍,觉得不会再出现什么漏洞,于是交给了 *** 组织。

当时的入 *** 流程也十分严格,像劳有花这样在外地过工作过的发展对象,必须向原单位发出“发展 *** 员政审外调函”,将身世背景调查好。于是,机械厂保卫科分别向上海发出了两份外调函,一份是给上海市卫生局,请求代为向杜传耀核实劳有花的履历,因为杜传耀是医生,保卫科认为卫生 *** 是可以查到他的,但殊不知杜传耀当时已经移居海外。

另一份公函,则发给了曹家渡的棉纱厂。当时棉纱厂已经改制成为公私合营,保卫科查证后认为劳有花的确在这里上过班,这段履历没有问题。于是将结果上报给上海市 *** 局,等 *** 局批准备案后,就可以给济南的机械厂回函了。

劳有花万万没想到,自己天衣无缝的履历,也就在在这个环节,遇上了她的“克星”。当时外调人员的资料,需要汇集一周后,统一交由 *** 局长审批签字。而当时的上海市 *** 局长,正是此前参与办刘全德案的黄赤波。

按平常的工作习惯,这些资料已经由相关部门和 *** 人员审核过几遍,黄赤波只需要大概看一眼,没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签字。

但是当天送来的外调人员资料,相对比较少,黄赤波扫了一眼这些人的名单,突然发现一个有些刺眼的名字:劳有花!

虽然已经过去8年多,但这个名字他依然记得很清晰,“她是刘全德团伙的成员!”为了怕同名同姓搞错冤枉了好人,他找出劳有花的资料,一看到劳有花的职业是医生,黄赤波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高呼一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都叫劳有花,都是医护人员,更巧的,1949年那段时间,她们都在上海。这么多巧合,已经不可能会是两个不同的人了吧。

上海市 *** 局马上发急电给济南市 *** 局,告知劳有花可能是潜伏的特务。济南市 *** 局接到消息后,马上就到机械厂里控制住了劳有花。

一心想着入了 *** ,就能洗白自己过去的劳有花,做梦都没想到,上海方面传来的并不是她履历调查回函,而是一道“催命符”。

在 *** 局,劳有花没有再隐瞒特务身份,对自己曾经的罪行也供认不讳。随后,她被移交给了上海市 *** 局,在案件调查完后没过多久,就被判处 *** 执行枪决了。

标签: *** 行刺 特务 山东 入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