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再有几天就是立夏了,已经到了每年适宜作钓黄辣丁的时候。想到野生黄辣丁那鲜美的口感,忍不住让人垂涎三尺。
黄颡鱼
黄辣丁学名黄颡鱼,又因为身上有三根毒刺而被称为昂刺。是一种偏爱肉食的杂食 *** 底层鱼类。比较凶猛,喜暗厌光,活动量偏大,因此多在溶氧含量较多的流水中活动、觅食。
想要钓好黄辣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钓点:
因其活动量偏大,所以要选择在溶氧量较多的地方作为钓点。譬如:急流下面的缓流中、露出水面的草丛旁、杂乱无章的碎石间,都是垂钓黄颡鱼的好地方。另外,垂钓黄颡鱼时不能在一个钓点一直钓下去,要走钓。即:这个钓点渔获不佳后赶紧换另一钓点继续垂钓。
缓流中作钓
- 钓饵:
和鲶鱼一样,黄辣丁也是一种对肉食情有独钟的鱼类。喜欢采食一些腥臭的肉类以及一些鸡鸭的肠子和猪的肝脏。还喜欢觅食其他鱼类的鱼卵,因此在黄辣丁的活动领域内很少出现其他的鱼类。
我们作钓时可以在钓点的周围打些窝料,当然也可以不用做窝直接垂钓。做窝时,可以把打碎后鸡、鸭或者猪的肝脏装在袜子、布包等其他布袋之类的东西内,用绳子系着抛入钓点的上游(适用于缓流中作钓)或者周围。
另一 *** 则是无需做窝直接挂饵作钓。这种钓法多使用青蚯蚓、小青虾和猪鸡的肝脏作为钓饵,采用逗钓的方式作钓。
腥臭味的青蚯蚓
- 钓时:
即作钓的时间。因黄辣丁是喜暗厌光的鱼类,所以多选择在夜晚作钓为更佳钓时。也可以在暴雨过后趁着水体混浊时作钓,但效果不及晚上。
如果我们采用打窝的方式作钓,可以在傍晚时分打下窝料,稍等一会后即可开始垂钓。
另外,黄辣丁具有群聚 *** ,只要在一处钓点钓上一条黄辣丁,后续此钓点还能钓出多条黄辣丁。等鱼获不佳时再换另一钓点直接下钩逗钓。
夜钓黄辣丁
- 钓组:
钓黄辣丁与钓其他的鱼类不同。因其口腔内有细密的牙齿,所以在手竿作钓时多把子线换成PE线以防被咬断。另外因其口颚较宽,所以多才用中大型鱼钩作钓。矶竿作钓时,常使用串钩。可以在几个串联的钩子挂上不同的饵料,让其择饵而食,提高中鱼率!
最后,我们在钓黄辣丁时还需注意:
由于其吃饵动作较猛,一旦中鱼鱼钩几乎都是被吞到喉口,所以在作钓黄辣丁时要备好取钩器,方便取钩。还要在摘钩时小心别被其身上的三根毒刺刺到,更好是用毛巾包裹着黄辣丁再摘钩。
野生黄辣丁
以上就是在作钓黄辣丁时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只有在了解它的习 *** 后作钓才能渔获丰盛。正如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我是@野钓乐渔,关注我,我会一直持续输出野钓的各种干货!
「新津美食」大揭秘!新津黄辣丁 *** 标准公布!来试试?新津五河汇聚,河鲜肥美,来自大自然的美食在丰富人们味蕾的同时也催生出了众多河鲜餐馆。新津的河鲜馆自上世纪80年 *** 始兴起,90年代逐渐形成气候,21世纪形成了新津特有的品牌。河鲜,如今已经成为新津的一张响亮名片。众多河鲜馆的主打菜就是鱼,家常清波、炝锅胭脂、红糖黄辣丁、豆鼓蒸江团等等,都极具特色。菜未上桌,食客就先被弥漫的香味诱得馋涎欲滴。每一家看似相同的河鲜店,每一道听起来相似的菜品,由于店主对河鲜做法的不同领悟以及调味、配菜、火候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每一家河鲜店都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味型,这正是新津河鲜的秘密所在。而说到新津河鲜,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享誉巴蜀的黄辣丁。
黄辣丁,学名黄颡鱼,遍布于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水域,可谓南北食客均能享用的美味河鲜。其中历史悠久的无疑是四川“新津黄辣丁”,其品质独树一帜,驰名八方,更是四川火锅料理中的 *** 食材。
据档案资料显示:经国家质检 *** 专家 *** ,2010年9月30 *** 准对新津黄辣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为四川新津五津镇(现五津街道)、花桥镇、兴义镇、普兴镇、邓双镇、方兴镇、安西镇、永商镇、金华镇、新平镇、文井乡等11个镇乡现辖行政区域。
那么,问题来了,新津黄辣丁是如何成为闻名遐迩的独特美食呢?这里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了,新津的胖大姐张利平。
新津民间多以麻辣水煮方式烹饪黄辣丁。在新津餐饮界,通过胖大姐张利平30多年的秘制探索,开发出了以红汤水煮黄辣丁为 *** 的河鲜佳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味型和口感,赢得了海内外食客的青睐,成为远近闻名的美味风景。
新津红汤黄辣丁是地道的传统川菜。据张利平介绍,烹饪1斤红汤水煮黄辣丁所用的配方是菜油300克、干朝天椒5克、秘制豆瓣酱100克、黄豆豉3克、汉源红花椒2克、泡萝卜粒20克、泡豇豆粒15克、泡二荆条辣椒节10克、小青椒节10克、生姜5克、大蒜5克、味精2勺、鸡精2勺、胡椒粉1勺、白糖半勺、辣鲜露2勺、老陈醋1勺、酱油1勺、根据口味适量放盐、碎藿香8克、碎香葱8克、碎芹菜8克、中粗二荆条干辣椒粉40克、中粗汉源红花椒粉10克、嫩芹菜头50克、蒜苗头节30克、一寸香菜节20克。这道红汤水煮黄辣丁需要精准地把握调味、配料及火候,加上新津黄辣丁本身具有的色泽金黄光亮,肉质细嫩,体态细柔的特征,就催生出独一无二的美味。
具体做法如下:先将200克菜油倒入锅中,将油温烧至70度,放入干朝天椒、秘制豆瓣酱、黄豆豉、汉源红花椒、泡萝卜粒、泡豇豆粒、泡二荆条辣椒节、小青椒节、生姜、大蒜翻炒2分钟,加水1公斤烧开,然后把黄辣丁倒入锅中,大火烧开1分钟,再用微火煨炖10分钟,然后加入胡椒粉、白糖、辣鲜露、老陈醋、酱油、盐、碎藿香、碎香葱、碎芹菜、味精、鸡精等。水开之后立即起锅,盛器内先用嫩芹菜尖、蒜苗段铺底,将煮熟的黄辣丁倒入盛器,菜肴的表面上放入中粗二荆条干辣椒粉、中粗汉源红花椒粉,最后将烧至70度的100克菜油泼上盖面,放上一寸长的香菜节,即可食用。
这道新津水煮黄辣丁,30年来荣居新津各种菜品榜首,麻辣鲜香,色香味俱全,是川菜中不可多得的一道美食,让 *** 快朵颐,尽情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现在,有了这份黄辣丁 *** 标准,还愁吃不到正宗川味黄辣丁吗?不过,每个地域的水质不同,黄辣丁的口感也存在差异,外地的小伙伴们还是建议大家都来新津这座城市来吃纯正的新津黄辣丁吧! (新津县新闻中心 曾刚)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
新津县新闻中心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 *** 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俗话说 *** 的草籽万年的鱼籽,说的是鱼卵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甚至可以在土里存活上万年。
虽然这种说法未得科学证实,但老一辈总结下来的俗语,有时候确实有几分道理,比如近日有网友就遭遇这样一幕......
一个“死水塘”,废弃多年后,却积水后成了一处“水族繁盛”的天然鱼塘......
“这个池子就在我家老房子后面,现在(老家)都没人,长满了水草,没想到里面鱼又大又多”
这位湖南湘潭的网友@我见远方 介绍说,因为全家都搬到市区,因此老屋废弃了。
而每年过年回来,因为这处屋后水池本身不与其他溪沟连通,因此有好几个月的事件都是半干涸状态.....
死水塘里为何会长出这么多野生鱼?
然而令他怎么都么想到的是,今年回来“避暑”,闲着无聊在其中垂钓,却发现里面野生鱼竟不少,鲫鱼、鲤鱼、小翘嘴鱼等等。
尤其是一种当地叫做“昂公鱼”的野生鱼数量极多,且体型“肥硕”,不少都是半斤多一条,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
——其实,这些野生鱼本是乡间塘河里常见的鱼种,只要它们曾经生存过的水域,往往就会留下其鱼籽,只要环境合适,就能再次“生根发芽”。
昂公鱼即黄辣丁(学名黄颡鱼)
黄辣丁喜欢钓鱼的朋友都很熟悉,一般江河底部都有它们栖息,出去钓鱼时,一般都能钓上几条。
然而在这个废弃的水塘里,黄辣丁几乎“泛滥成灾”——并且又肥又大的黄辣丁,这些黄辣丁几乎都有半斤左右,野生黄颡鱼有这个体型可以说是很大了。
不过,令这位网友有些担忧的是,这些黄辣丁体色“黄的吓人”,这是因为水质不流动脏污吗?
这种环境下生长的野生鱼,能吃吗?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水塘的原因,钓起来的黄辣丁颜色是呈金 *** 的,但是放在水中似乎又正常了”这位网友介绍说。
其实,鱼的体色一般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水质也会对鱼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这个水塘一直处于被遗弃的状态,也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清理,上面的浮萍将近全部挡住了水塘的太阳光,加上常年的水草、落叶堆积,水质发生变化,自然而然会影响里面的生物生长。
估计这些黄辣丁也是受其影响,导致体色呈现罕见的深 *** 。
不过,这种体色变化并不影响食用
应该是可以的可以的,只不过建议大家在食用前,先放在清水中养一段时间,会干净很多。
(这位网友将它们烹饪食用后,表示除了有一点土腥味,“还是很鲜嫩的”......)
其实,如果对食用这种鱼有疑虑,可以在清水中静养数天在食用,一定程度上能去除起泥腥味。
当然,对于喜欢钓鱼的人来说,垂钓这些鱼的乐趣,可比食用强多了。
毕竟在江河里野生鱼资源衰退的今天,这种罕见的“天然鱼塘”是可遇不可求了.....
江西钓鱼人钓到“大黄辣丁”,粗略估计有一斤半,网友:不算啥长江君:黄辣丁在南方的江河湖库里很常见,因为肉质细嫩,也是脍炙人口的鱼鲜美食。
但一般来说,黄辣丁生长缓慢,尤其野生的黄辣丁,大多在二三两以下。
而近日江西赣州的一位钓鱼人,在当地的大河里钓鱼时,竟钓起一条肥硕惊人的“大黄辣丁”,粗略估计可能有一斤半多......
黄辣丁竟然能长到这么大?
这位钓友也是吃了一惊,毕竟黄辣丁在江西赣州地区本身属于常见鱼种,但他钓鱼十几年,竟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黄辣丁”。
——相比之下,这位钓友钓起来的一条土鲶,则显得“纤细”很多。
网友:这算啥,这种“黄辣丁”能长到几十斤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钓友将这条“黄辣丁”发到垂钓社区后,许多网友却“不屑”表示这不算啥。
原来,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外来物种,可以长到几十斤——不过,对于这种“大型黄辣丁”的名称,网友们则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钳鱼”、有的人则认为是“骨鱼”、“清江鱼”......
长江君科普小环节:其实,这种长得很像是本土黄辣丁的"钳鱼、骨鱼",学名叫云斑鮰,是近年来在我国水产市场颇受欢迎的一种经济鱼种。
据水产文献记载,云斑鮰是由中国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4年从美国引入,有生长快、抗病强、耐受极端环境的优点,且细腻鲜美,因此在我国养殖业中发展很快。
钳鱼?骨鱼?清江鱼?
曾被称为“美国黄辣丁”,现入侵我国多地江河
事实上,在长江君的印象里,因为云斑鮰同本土的黄辣丁、嘎牙鱼很像,因此在其引入的早期,在四川、重庆地区,都管云斑鮰叫“美国黄辣丁”。
不过,随着云斑鮰在鱼鲜市场的走红,也是越来越被大众熟知,在不同地区也是形成不同的叫法,比如上面网友说的钳鱼、骨鱼、沟鲶、美国鮰鱼等等。
云斑鮰
(其实还有另一种同云斑鮰很像的外来物种美国叉尾鮰,很容易被搞混,这里鉴于篇幅,就不展开赘述了。)
而因为养殖 *** ,这些年云斑鮰也几乎入侵了整个西南、东南地区的自然水域,在部分内陆(长江中下游)的 *** 湖库里,偶尔也有人钓起这种鱼。
(因为原本的目标是钓鲫鱼和黄辣丁,这位江西赣州的钓鱼人使用的是细杆小线组,碰到这条云斑鮰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将其钓起。)
比如上面这位江西钓鱼人从河里钓起来的这条“巨型黄辣丁”,很可能就是从上游养殖场、鱼塘里跑出来的养殖云斑鮰。
其实这条”黄辣丁“还可以长到更大
——当然,也可能是野外云斑鮰繁殖产下的二代品种,毕竟如今野生云斑鮰的数量已经不少了。
这种“美国黄辣丁”确实能长大几十斤
另外,如上所述,云斑鮰生存能力强、生长快,虽然其外形像我国本土“黄辣丁”,但生长速度却远远超出黄辣丁许多。
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养殖云斑鮰一年就长到一两斤,且随后生长速度并不下降,因此十几斤的云斑鮰很多,在极限情况下长到几十斤,也并不是不可能。
野生云斑鮰经常有人钓起——资料图
云斑鮰属于生态危害大的外来物种吗?
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生态 *** 事件,近年来频频发生,比如罗非鱼、清道夫、巴西龟等在两广地区的泛滥。
不过,据长江君了解,云斑鮰虽然是以动物 *** 为主的杂食 *** 物种, 但其“食谱”主要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腐屑等,因此云斑鮰对本土的鲫鱼、餐条鱼、河虾等中小型水族的威胁 *** 较低,甚至还不如体型更小的罗非鱼、太阳鱼。
当然,鉴于云斑鮰食量大、竞争能力强,对于与其习 *** 相近的本土黄辣丁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云斑鮰多的地方,黄辣丁种群可能就会大为减少......
因此,曾经还有专家担忧,以后这种鱼一旦泛滥,有可能取代我国的本土黄辣丁,成为一种“常规 *** ”底栖鱼种。
每年大水过后,南方江河里会出现许多云斑鮰
不管怎么说,长江君认为,一旦钓到云斑鮰,也是尽量不要再次放生,带回去红烧是不错的选择。
老司机们,你们钓到过这种“美国黄辣丁”吗?
农村更好吃的六大河鲜,你吃过几种呢?全吃过算真的懂生活农村河里的6大“河鲜”,你要全吃过,请允许我叫你一声“山农”
之一种:菜花鱼
以前老家河里这种鱼特别多,特别是一些从山上流下来的支流里面数量更多。菜花鱼生长缓慢,喜欢激流,因为小溪里特别多,小时候经常拿个砸石头的大锤去打这种鱼。找一些会藏鱼的石头,一锤砸下去,如果有鱼,它就会被水冲出来。那时候,一小段河,能抓到好几斤。
第二种:黄昂子
它的学名叫做拟鲿,和黄骨鱼并不属于同一类的鱼。仔细辨认的话会发现,拟鲿的尾巴特别长,所以在一些地方也叫它牛尾巴鱼,拟鲿和黄骨鱼一样,它的主刺就只有一根,然后肌肉之间的间刺非常少,通常人们都是用它炖火锅或者煮汤,味道鲜美嫩滑,比黄骨鱼和鲶鱼更好吃。
第三种:丁桂鱼
这种鱼就是丁鱥,俗称丁桂鱼、须鱼岁,这种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多栖息于多水草的静水或泥底的缓流水体中,而且还耐低氧,在农村的水塘里偶尔能捕获到。
第四种:黑鱼
有些地方叫火头,这个鱼极狡猾,我们这一般用田蛙来钓,一般盛夏季节,黑鱼繁殖,一群小黑鱼就会不停的浮上水面透气,这时候只要将青蛙绑好钩,放在小黑鱼群里,底下的大黑鱼就会咬钩!
第五种:水蜂子
水蜂子跟牛尾巴鱼有点像,没有那么长,但它也绝对不是黄颡鱼。水蜂子鱼的三根毒刺,比牛尾巴、黄颡鱼的毒刺都要厉害的多,如果被刺了一下,真的是要疼上半天。记得小时候,最多的一次,钓这种鱼钓到过100多条,但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
第六种:白条鱼
各地叫法不一,比如白鲦、蓝刀鱼、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条、川条子。这种鱼就是餐条,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出水没多久就会死的一种鱼,但是如果你到街上买这种鱼时, *** 却一点都不便宜。农村河里的6大“河鲜”,你要全吃过,请允许我叫你一声“山农”。
大家喜欢小编的作品吗~喜欢的话就点个关注再走吧~小编每天会为大家更新更多的文章哦~
60公分!湖北钓友钓起“巨型黄辣丁”,附近老头:你不要就给我长江君:在我们钓鱼人看来,黄辣丁跟鲫鱼一样妥妥的属于“小鱼”之列,不可能同鲤鱼、草鱼一样疯长,一般野生黄辣丁长到20多公分就顶了天了。
但近日湖北荆州的一位钓友在长江夜钓时,竟钓起一条“60公分巨型黄辣丁”,把附近的钓鱼人都羡慕坏了.......
(另一条十多公分的黄辣丁,按说也不小了,但在它硕大的鱼身边上显得非常的“细小”。)
01
半夜钓起“巨型黄辣丁”
据这位湖北荆州的钓友(@yzz)说,他是一个人在长江边夜钓时(非禁钓区),意外钓起的这条“巨型黄辣丁”,他使用的手竿重坠沉底的钓法,鱼饵是蚯蚓。
经常钓鱼人的朋友就知道,这种钓法基本目标鱼也就是鲶鱼、黄辣丁、鲫鱼等,但这位钓鱼人怎么都想不到,竟钓起这样一条从未见过的“巨型黄辣丁”。
“如果算上尾巴的话,我感觉有60多公分长,半米多长的黄辣丁也太夸张了吧,我感觉这可能是什么罕见的怪鱼,不知道是不是保护动物。”
这位荆州钓友也是个老钓鱼人,因此他认为自己钓起来的这条怪鱼虽然也有“三叉戟”,看起来很像是黄辣丁(即黄颡鱼),但不一定是黄辣丁。
常见体型的黄辣丁一般在20公分以下
长江君:长江边的钓友们就知道,现在去长江钓鱼可是“很敏感”,一不小心钓到保护动物就麻烦大了。
因此,这位荆州钓友惊喜之下也是有些担忧,刚好这条“巨型黄辣丁”也是吸引来附近几位钓鱼人,于是同大家讨论了起来。
02
钓鱼人:附近老头硬说就是黄辣丁
“好几个人过来看,都很羡慕,说没见过,可能是牛尾巴(学名拟鲿,同黄辣丁亲缘关系很近,体型较大)之类的鱼,但是在钓点附近的一个老头就硬说是黄辣丁,说可以吃,我要是不敢吃的话,不要就给他拿回家。”
这位荆州钓友(@yzz)说,他知道芝麻剑这种鱼,但他之前在长 *** 北段似乎从来没见过牛尾巴这种鱼。
不过,要说这条“半米多长的怪鱼”就是黄辣丁,他感觉也不大可能,毕竟老钓鱼人都知道,黄辣丁生长速度很慢,能长到20公分就很不错了。
并且现场还有不少钓鱼 *** 钓起来了黄辣丁,可以看到除了体型悬殊之外,这条“60公分巨型黄辣丁”同普通黄辣丁在外形特征下也是有些差异。
其他钓鱼人钓起来的黄辣丁
拿不定主意之下,这位钓鱼 *** 是将这条“怪鱼”发到社交媒体上,咨询广大钓鱼人,结果大家纷纷劝其放生。
03
网友劝其放生
原来,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条“怪鱼”虽然长得像黄辣丁,但实际上却是国家保护动物芝麻剑——学名斑鳠,因为肉质极为鲜美遭滥捕,如今野生数量极少。
因此,大家在羡慕这位钓鱼人好运的同时,也是纷纷劝他“钓起来过了瘾就行,赶紧放了,妥妥的十年鱼!”
这条怪鱼是芝麻剑吗?
从它的外形判断,长江君认为它应该是芝麻剑的 *** “石扁头”——学名叫大鳍鳠,外形同芝麻剑特别像,经常会被认错。
大鳍鳠其实在长江里以前在中上游地区都比较常见,但因为水质环境退化和滥捕(这种鱼经济价值很高),如今主要分布于上游的川渝地区,湖北段其实已经很罕见了。
石扁头,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配图
另外,大鳍鳠(即石扁头)目前还不属于保护鱼类,在川渝等石扁头重要栖息地之外,还没有强制放生的规定。
不过,鉴于其极为珍稀的程度,长江君认为从其种群保护的角度讲,还是放生的好(尤其是这么大的石扁头繁殖价值很高)——只是不知道这位荆州钓友最后有没有选择放生,还是说送给了附近的钓鱼人。
(长江君:另附长江里几种外形近似鱼种的对比图,其中野生江团和石扁头很珍稀,钓友们钓到建议放生。)
钓友们,如果是你们钓到这种罕见的珍稀鱼类,你们会选择放生吗?#钓鱼#
垂钓“黄辣丁”的好时机来了,掌握四个窍门,新手也能连杆黄辣丁学名黄颡,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昂刺鱼、黄鸭叫、嘎鱼。由于过于贪食,钓鱼 *** 将其称为“ *** 鱼”。当黄辣丁遇到食物的时候,会拼命地抢食,就算把鱼钩整个吞下也“无所畏惧”。
如此生猛的索饵表现,也让不少钓友将黄辣丁作为重要的目标鱼来垂钓。
进入4月份之后,随着气温的逐步攀升,黄辣丁的觅食高峰期来临,对钓鱼人来说,垂钓这种“ *** 鱼”的好时机来了。
虽说黄辣丁很贪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很好钓。户外野钓黄辣丁,难就难在如何找到鱼群,如何诱鱼。至于调钓技巧,完全可以忽略,掌握好窍门之后,就算钓鱼新手也能连杆。不少钓友听过此言之后肯定跃跃欲试,那么垂钓黄辣丁,都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下面谈一谈野钓黄辣丁的四个小窍门。
之一:寻找好的钓点,“找鱼”是关键
前面说了,野钓黄辣丁的难度不在调钓技巧,关键在于如何“找鱼”,找到好的钓点。黄辣丁有筑巢的习惯,因此它们更喜欢水底有结构的区域,诸如桥墩、乱石堆等地点是黄辣丁常待的地方。
另外,黄辣丁更喜欢缓流,如果在自然河流中垂钓,选择有缓流的洄水湾再好不过。比如在黄河水域,一些拦河坝的乱石堆右侧的洄水湾,往往是藏鱼的地方,选择在这里下竿肯定没错。
第二:注意作钓时间
垂钓黄辣丁还要熟悉它们的作息规律,黄辣丁怕光,喜欢昼伏夜出。因此作钓时间的选择就很有技巧,夜晚无疑是更佳垂钓时机。
没有时间在夜间垂钓的网友,也可以选择阴雨天或者黄昏后出钓,这段时间内正是黄辣丁开始觅食的一个高峰期,选对时间段,才能钓获更多黄辣丁。
第三:不定时更换钓点很重要
黄辣丁有一定的领地意识,会对侵入自己领地范围内的同类发起攻击,因此,如果在一个地点接连钓获几条黄辣丁之后突然没口,就证明这个地方的鱼被钓得差不过了,此时如果继续守钓,效果仍不理想的话,就需要果断更换钓位。
新的钓位离原来的钓位间隔十几米即可,并不需要长途跋涉。
第四:打窝诱鱼是成败的关键
野外垂钓黄辣丁,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诱鱼。前面不是说了,只要把鱼群引诱过来,就算钓鱼新手也能连杆上鱼。
黄辣丁喜欢吃腥味饵,比如蚯蚓、猪肝等都是非常好的钓饵,也可以用它们来打窝进行诱钓。打窝的时候可将蚯蚓捣碎,掺杂在泥土里抛到钓点。也可以将猪肝放在破旧的 *** 里,扔到钓点附近,可以起到很好的诱鱼作用。
除了上述自然窝料外,一些 *** 经常用诱食剂来诱捕这些喜欢在夜间出没的无鳞鱼。比如在农村有很多诱捕黄鳝、泥鳅的虾笼,里面放的就是调制好的诱食剂,诱鱼效果非常不错。
这一点钓友们也可以借鉴一下,在窝料里面添加一点诱鱼剂,将鱼群很好地 *** 起来。
诱鱼剂也是一些捕鱼高手在晚间诱捕黄鳝、泥鳅的主要原料,用来钓鱼打窝也有不错的效果。不方便用猪肝等动物内脏的钓友,可以尝试一下用诱食剂来诱钓黄颡鱼。
只要把黄辣丁引诱过来,垂钓黄辣丁就变得非常简单,不管使用多大的钓组,多大的鱼钩,面对这种“ *** 鱼”的抢食,连杆中鱼也不是没有可能。
黄辣丁、三角峰傻傻分不清?划重点!更大区别在尾巴上前段时间有好多新手钓友在问小编,黄辣丁和三角峰咋个区分?今天爱上钓鱼的资深钓友就来给大家讲哈黄辣丁和三角峰。黄辣丁和三角峰是两种不同的鱼。黄辣丁一般只生活在河流里, *** 约100~150元一斤。长像为 *** 中的,和三角峰更大区别在,黄辣丁是泥鳅尾巴。
黄辣丁一般只生活在干净无污染的河流中,喜欢栖息在水流湍急有乱石的区域,一般只吃荤食,以小鱼虾昆虫为食。老钓友应该都知道,以前都是用沙虫子钓黄辣丁。近年,随着 *** 不断攀升,泛滥捕捞和水环境恶化,体型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
黄辣丁一般体重超过半斤就算是巨物,超过半斤一般都只在嘉陵江、长江里有少部分,生长非常缓慢,目前养殖都没有怎么进行,多为野外生长。
三角峰学名黄颡鱼、黄骨鱼。原产地在湖北,因为生产快速,长得像黄辣丁,被大量引进到四川地区养殖。与黄辣丁相比,体型要巨大得多。身上的刺是它们的 *** ,但是他们的刺被刺中后无毒,黄辣丁特别小心,一旦被刺中会轻微中毒。
两者更大区别在于,黄辣丁只生活在流水环境中,在水库基本上无法生存和繁殖。三角峰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生存,对水质要求也没有黄辣丁高。
四川之一大港泸州,除了鱼之外还有什么好吃的?四川泸州,是一座离不开“水”的城市。长江自四川泸州穿城而过,永宁河、赤水河、沱江与长江在泸州相聚。丰富的水系 *** ,使泸州了成为四川之一大港。
泸州,长江穿城而过
在码头云集、商船往来,迎来送往的热闹中,泸州的饮食也被沾染上 *** 、 *** 的味道。
泸州香辣烤鱼
—01—葱香鲫鱼脯
泸州肉质肥嫩的鲫鱼,最适合做成葱香鲫鱼脯。
新鲜的鲫鱼
鲫鱼肉被片成肉块,用盐、姜、酒等调味料腌上一两个小时,和胡椒、葱段放入温油中反复煸炸。葱段被煸出葱油,浸入嫩白的鱼肉,在鱼肉表面形成一层金黄的焦壳。咬开这层焦壳,略带葱香的鲫鱼,渗出汁水,微辣咸鲜的口味,较之整条烤制更有质感。
烤鱼 图/视觉中国
—02—参蒸鳝鱼
泸州气候潮湿,为了除湿,泸州人将生津润燥的鳝鱼吃到了极致。参蒸鳝鱼便是其中之一。
浓浓的白烟~风物君仿佛已经闻到了味道 图/ ***
在高温的蒸腾下,鳝鱼段变得柔软细腻。烂软的鳝鱼肉,味酽鲜香,点点肉糜与鸡汤合二为一。喝一勺浓汤,汤汁顺着齿颊一路滑至喉咙,唇边的香味,让人忍不住地想再喝上一口。
—03—古蔺麻辣鸡
*** 是泸州的饮食底色。汇聚在泸州的大江大河,同时赋予了泸州 *** 开大合的 *** *** 格。古蔺麻辣鸡正是这样一种极具 *** 气的食物。
泸州古蔺县的八节洞瀑布群
在泸州古蔺县街头,到处可见卖麻辣鸡的店铺。卤制的麻辣鸡是古蔺县最为地道的味道,也是是泸州人餐桌上的“接头暗号”。古蔺麻辣鸡多选用散养的公鸡,鸡肉十分劲道。大力撕扯下的鸡肉,需得大口吞嚼,让人平生一种行走 *** 的肆意洒脱。
古蔺麻辣鸡
蘸料是古蔺麻辣鸡的灵魂。“正中不过麻辣,怪异不过椒麻”辣椒和藤椒是麻辣鸡蘸料的打底,细细品味,还能品出胡椒等调味料的味道。撕下来的鸡肉,在蘸料中一滚,像涂上了一层火红的腮红。
—04—泡椒黄辣丁
黄辣丁,学名黄颡鱼,是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小鱼。然而,黄辣丁在泸州人眼中泡椒黄辣丁,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味。
黄辣丁
酸辣的泡椒,是黄辣丁的更佳拍档。泡椒黄辣丁的做法十分简单,将蒜和泡椒下锅翻炒出香味后,加入高汤烧滚,而后放入黄辣丁,小火烧上三五分钟,便可出锅。酸辣与鲜甜,脆嫩与绵烂,泡椒与黄辣丁的味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挑上一筷,入口的嫩滑,有着封喉的鲜美。
泡椒黄辣丁,风物君吃一口得灌上一大杯水,又麻又辣
—05—白糕
“明清糕点百样果,泸南美食赛姑苏,风味佳肴名京都。” 早在明清时期,泸州糕点就已经名扬四海。香浓蓬松的白糕,凭借糯香的味道,率先“出圈”。
大多白糕会在中间点缀红点,但也有不少白糕店选择不点红点 图/汇图网
新鲜出炉的白糕,往往被放在一个小竹篮里。糯白的白糕,被透着新绿的竹篮衬托得更加透净。有些店家会在小圆饼状的白糕中间,点缀的朱砂红的小圆点,莫名显得有些喜庆。
泸州风光
鱼头火锅、剁椒皮蛋、猪儿粑、风雪糕、叙永担担面、豆花……泸州的美食还有很多。泸州的江水不仅酿造着美酒,也酿造着百姓幸福的生活。
- END -
文丨莺时
图 | 汇图网
编辑 | 徐子钧
本文 *** 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此鱼叫声像鸭子,身上却有3根毒刺,过去一捞几十斤,如今30元1斤导读:此鱼叫声像鸭子,身上却有3根毒刺,10年前河里很多,如今30元1斤
我国南北方的饮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北方爱吃甜的,而南方则更偏爱吃咸的。就拿吃鱼来说,鲤鱼在北方很受欢迎,可是在南方却并不吃香,很多人不爱吃鲤鱼。另外在南方有不少的淡水鱼,北方 *** 吃不习惯。比如在南方还有一种奇特的鱼,叫声像鸭子一样,身上还长有三根毒刺,但是却被视为珍品,很多南方人都喜欢吃,可是在北方市场却比较少见。如今这种鱼野生的能卖到30元一斤,所以很多人养殖它。
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些鱼也会发出叫声的。而在南方就有这样一种鱼,它浑身是金 *** 的,不仅会发出叫声,而且声音还很像鸭子叫,所以民间叫它“黄鸭叫”。有些地方也叫它黄鸭牯、黄牙角、黄辣丁和黄骨鱼等,而它的学名叫黄颡鱼。
这是在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淡水鱼,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更是很普遍,而湖南湘江流域所产的黄鸭叫是最有名气的,可能这也和当地的人爱吃黄鸭叫有很大的关系。以黄鸭叫为食材烹饪出来的多道菜肴,都是非常有名气的,深受各地食客的青睐。
黄鸭叫这种鱼,长得非常有辨识度。它通体以金 *** 为主,并且它的头大且平扁,还有四根须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黄鸭叫身上还长有三根毒刺。即黄鸭叫的背鳍上那三根看起来尖尖的东西,就是它们的毒刺。在抓黄鸭叫的时候,就很容易会被它刺到,其痛感就像是被马蜂蛰了一下,又痒又痛,并且还很快发生肿胀等现象。相信不少人在抓黄鸭叫的时候,都有被它的三根毒刺蛰到过。
在十多年前,南方的很多河流、水塘里面就有很多的黄鸭叫。有些喜欢钓鱼的就是在晚上出去专门垂钓黄鸭叫。而如果把水塘的水抽干,一捞就是几十斤。别看黄鸭叫的个头不大,还有毒刺,要想抓它带有危险 *** ,但是因为实在是美味,很多 *** 顾不得被蛰了,常常去水塘、河流和水库里面捕捞黄鸭叫。黄鸭叫还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你把它抓住的时候,如果仔细听就会听到有鸭子叫的声音。听老辈人说,以前的黄鸭叫很多,有时候能听到成群的黄鸭叫。
黄鸭叫这种鱼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品,在过去主要是以野生的为主,很少有人养殖,毕竟在过去黄鸭叫很多,好多河流、水塘和水库里面都有大量的黄鸭叫。这种鱼虽然个头不大,一般也就是几两一条,半斤重的都是十分少见的。但是黄鸭叫的肉质非常的细腻,并且刺还很少,吃起来味道相当鲜美,另外营养也很丰富,还有一定的 *** 用价值,常吃黄鸭叫还有健脾,消肿的功效,非常适合儿童以及身体虚弱的人食用。
可是由于在过去大量的捕捞,现在野生的黄鸭叫已经非常的稀少了,在市面上野生的都要卖到30多元一斤,并且是供不应求。不仅在我国黄鸭叫很受市场欢迎,还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均被视为餐桌上的珍品食肴,所以有很多的农民开始大量养殖黄鸭叫。而养殖黄鸭叫的经济收益也不错,在好多的餐厅、酒店,都是被当成特色菜来主推。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爱吃黄鸭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