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盛医 *** (06855.HK)正计划 *** 美股。如果一切顺利,其将成为继百济神州、和黄医 *** 、再鼎医 *** 之后的第四家港美两地上市的中国创新 *** 企业。
去年上半年,亚盛医 *** 营收8.2亿元,净利润1.6亿元,其中对外合作授权收入是核心因素。去年6月,公司与武田制 *** 签署了耐立克®全球(除中国 *** 、港澳台及 *** )开发与商业化许可协议,武田支付1亿美元选择权金、更高约12亿美元的后续里程碑款及递增销售分成。
这笔交易创下国内小分子肿瘤 *** 对外BD的新纪录。让人意外的是,这不仅是两家医 *** 公司的产品合作,武田制 *** 还注资7500万美元获得亚盛医 *** 7.73%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二者股权的绑定,似乎是亚盛医 *** 加速国际化的强心剂。
根据亚盛医 *** 向SEC递交的IPO申请,这 *** 司计划在纳斯达克发行不超过3373.93万股。
决定 *** 的产品
最终促使亚盛医 *** 和武田制 *** 合作是亚盛医 *** 的核心产品:第三代激酶 *** 奥雷巴替尼(耐立克)。亚盛医 *** 虽然是家生物制 *** 公司,不过技术集中在细胞凋亡通路领域,包括围绕Bcl-2、IAP和MDM2-p53等关键蛋白小分子 *** 。核心产品耐立克,就是第三代BCR-ABL酪氨酸激酶 *** (TKI)。
BCR-ABL融合基因是慢 *** 髓 *** 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和部分费城染色体阳 *** 急 *** 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主要致病驱动因素。而在一代或二代TKI出现耐 *** 时,尤其伴有T315I等关键突变,临床急需新一代TKI来高效抑制耐 *** 位点。
耐立克也填补了中国在三代BCR-ABL *** 领域的空白。目前已在中国获批两项适应症:一是针对任何TKI耐 *** 且伴有T315I突变的CML慢 *** 期(-CP)和加速期(-AP);二是治疗对一代和二代TKI耐 *** 或不耐受的CML-CP患者。这两大适应症先后于2023年及2024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大幅降低患者用 *** 负担。
商业层面,耐立克于2021年11月在中国正式上市后快速放量。2024年上半年该 *** 销售收入为1.13亿元,环比增长120%,医院准入及DTP *** 房覆盖率持续提升。随着一代/二代TKI耐 *** CML患者数量的不断积累,以及医保目录加持,耐立克在国内市场的覆盖人群可能已扩大至原来3-5倍。
亚盛医 *** 预测,在已获批适应症的国内年销售额将从2024年的2.18亿元逐步增长到2025年的4.78亿元,并有潜力在更长周期内达到10亿元级别。更值得关注的是,耐立克也在继续其他适应症的实验,如SDH(Succinate Dehydrogenase) *** 型胃肠间质瘤(G *** T)和Ph+ ALL的一线治疗,相关注册Ⅲ期临床(POLAR *** -1与POLAR *** -3)已陆续启动或获批。
根据与武田制 *** 的合作协议,如果耐立克在美国上市申请(NDA)获批、销售达标等里程碑节点,将继续获得更高12亿美元的分阶段付款以及基于年度销售额的双位数比例分成。若耐立克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关键市场顺利获批上市并获得武田成熟的肿瘤销售 *** 支持,这款产品的海外业绩将远超国内。
出海模式转变
2020年开始,中国创新 *** License out项目数量和金额呈爆发式增长,这年被视为“出海元年”。2024年,这一势头继续延续,出海交易在数量和总金额上均持续走高,国内 *** 企也在探索多种出海模式,从最初的BD授权、 *** 并购到NewCo、拆分子公司平台化等。
如恒瑞医 *** 通过与美国Hercules公司成立NewCo,将GLP-1产品组合授权给后者,总额超60亿美元,并持有19.9%股份;丹麦Gen *** b则以18亿美元并购普方生物,后者凭借FRα ADC及核心亲水 *** 连接子平台在ADC领域抢得先机。一些成立不久的Biotech如舶望制 *** 也通过BD“弯道超车”,与诺华达成高达41.65亿美元的合作交易。
亚盛医 *** 同武田制 *** 的合作,除了交易规模,还运用股权合作模式,表明未来双方有开展更深度研究的意愿。
武田制 *** (Takeda Phar *** ceutical)是日本大型跨国制 *** 企业,拥有逾240年的历史。如今,武田制 *** 的业务和研发重心已经从日本本土转向全球市场,通过在美洲、欧洲和 *** 各地设立研发与商业化中心,深耕多元化的创新 *** 管线。公司在2019年完成了对稀有病巨头夏尔(Shire)的收购,交易额约合620亿美元,一举将其创新 *** 布局延伸至更多未被满足的稀有病适应症。
在肿瘤板块,武田制 *** 拥有多款重磅明星产品与后续在研管线。比如用于多发 *** 骨髓瘤的蛋白酶体 *** Ninlaro,该 *** 与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和 *** 联合用 *** ,可显著改善多发 *** 骨髓瘤患者的缓解率与无进展生存(PFS)。另一款重磅产品Alunbrig(brigatinib)是第二代ALK *** ,主要用于ALK阳 *** 转移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
消化道方面,Entyvio(vedolizu *** b)是武田制 *** 治疗溃疡 *** 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等炎症 *** 肠病(IBD)的生物制剂,2022财年全球销售额接近40亿美元,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同类重磅 *** 物之一。武田还拥有Iclusig(ponatinib)等血液肿瘤产品,用于治疗慢 *** 髓 *** 白血病(CML)以及费城染色体阳 *** 急 *** 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
尽管此前武田制 *** 与中国本土创新 *** 企和黄医 *** 达成一项战略合作,围绕和黄医 *** 开发的抗肿瘤 *** 物呋喹替尼(fruquintinib)在中国以外市场的开发与商业化,但二者合作并未拓展至股权层面。因此亚盛医 *** 将成为武田制 *** 最重要的合作方,未来双方的合作方向很可能面向国内市场,如亚盛医 *** 参与武田制 *** 产品的本土销售等。
武田制 *** 背靠日本市场,也是许多中国企业觊觎的,2024年海和 *** 物的c-MET *** 谷美替尼在在日本获批,成为首个由中国生物医 *** 企业主导在日本获批上市的创新 *** 。
管线有待丰富
截至目前,亚盛医 *** 仍主要依赖来自耐立克的收入,除此之外最有希望商业化的是代号APG-2575的产品。公司核心管线聚焦细胞凋亡通路靶点,多源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设计平台,围绕Bcl-2、IAP及MDM2-p53等。
APG-2575(Lisaftoclax)是亚盛医 *** 另一核心管线,同类针对Bcl-2靶点全球目前仅有维奈克拉(2023年营收22.88亿美元)获批上市。即使对标维奈克拉,APG-2575在5天内完成剂量爬坡、未见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等优势特征,使其被视为具有“best-in-class”潜力。
APG-2575已在2024年11月向中国 *** 监部门递交NDA并获优先审评,有望成为全球第二个、中国首个Bcl-2 *** 。针对复发/难治CLL/SLL适应症,预计2025年率先在国内上市。此外,该 *** 针对AML、MDS、WM等适应症也在多个临床试验中验证可行 *** ,覆盖面广泛。亚盛医 *** 预计,APG-2575未来全球销售峰值有望突破90亿元。
除此之外,其他研发项目距离商业化仍有距离。如APG-2449是亚盛医 *** 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FAK *** ,同时也是第三代ALK/ROS1 TKI,并有望成为全球首个ALK/ROS1/FAK三联 *** 。Alrizo *** dlin(APG-115),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MDM2-p53 *** ,尚无同靶点 *** 物在全球上市,具备“first-in-class”潜力。
短期内,亚盛医 *** 业绩主要赖于耐立克的本土销售收入以及国际开发进展。多家券商给出了颇为乐观的业绩预测。其中国内CML患病存量约20万人,新适应症覆盖面增至原先3-5倍,2025年医保生效后放量速度或显著提升;美国三线CML市场规模约200亿元,耐立克如于2026-2027年获批美国上市,峰值市占率可达40%,公司可从后续销售中按协议获得两位数分成等。
不过,仅依靠一款产品,令投资亚盛医 *** 不确定 *** 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