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19“鲁花杯”中餐烹饪世界锦标赛正式开赛。在本次比赛中,鲁花集团全程为大赛提供花生油、酱油、米醋、生鲜蚝油、料酒等一系列高端食用油和调味品。鲁花优质产品再一次面临国际竞赛的“严格 *** ”---接受来自全世界“烹饪精英”严苛的用料考验。
鲁花集团副总裁程刚在剪彩仪式上为舞狮点睛。
事实上,鲁花已经经历过这样的“国际大考”,今年是鲁花集团连续第二年冠名中餐烹饪世锦赛。在去年的比赛中,鲁花集团为大赛提供的一系列产品得到了中餐八大菜系尊师和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鲁花将在此次大赛中助力各参赛队伍,呈现一场世界级的盛筵。
中餐烹饪世界锦标赛现场,鲁花为大赛提供系列产品。
鲁花迎接“国际大考”底气何在?以花生油为例,鲁花人历时6年时间,遍访专家,反复实验,最终攻克所有技术难关,在行业内首次研制出了“5S物理压榨工艺”。2003年6月,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全国油脂行业的权威专家,对鲁花研发的5S压榨工艺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最终专家组评审认为,鲁花研发的“5S物理压榨工艺”是世界领先的食用油制造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引领了我国食用油工艺发展的方向。鲁花集团也因此工艺的科技含量高,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刷新了中国食用 *** 业20多年来的“技术新高”。
参赛选手使用鲁花花生油 *** 菜品。
2017年9月,鲁花集团又推出了鲁花高油酸花生油,其油酸含量高达75%以上,可与橄榄油相媲美,而且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既保证了消费者对营养与健康的追求,又满足了国人注重“色、香、味”的饮食习惯。同时,鲁花高油酸花生油不易氧化,有效延长了货架期与保质期,省去了消费者隔三差五买油的烦恼。
“鲁花味”香满赛场。
鲁花迎接“国际大考”底气何在?以酱油为例,为了确保“自然鲜”酱油的纯真和纯净,鲁花采用了自家独有的菌种组合发酵,模拟春夏秋冬等自然四季,甚至还要在密闭的发酵罐中足期发酵长达180天以上,同时还通过物理压榨取油的方式,使得“自然鲜”酱油既保留了古法酿造酱油的精髓,入口绵柔、酱香浓郁,同时也迎合了现代人对食物安全、健康和高品质的追求。鲁花自然鲜酱香酱油以其优异的产品质量、独特的酱香,在2017、2018两年连续荣获世界品质评鉴大会金奖,还获得2014“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金奖”、“中国调味品产业厨师热衷品牌”、“更具零售终端渠道影响力品牌”、“消费者放心品牌”四项大奖。
食品监督管理人员在赛前对鲁花系列产品进行检测。
相信本次大赛在鲁花的添能助力下,全球 *** 中餐烹饪 *** 们将带来一场饕餮盛宴。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厨”们争锋金石滩,用“鲁花香”传承“中国味道”,传播和发扬中餐饮食文化,为“中国味道”走向世界贡献力量。(卜寄傲)
我们知道,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是 *** 脂肪组织中最丰富的脂肪酸,被营养学界称为“安全脂肪酸”。
*** 要摄取油酸,食用油是重要来源。 鲁花高油酸花生油 超过75%的油酸含量,让人眼前一亮。
您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一款花生油,油酸含量这么高呢?“秘密”就在于高油酸 花生原料。
原来,原料就是高油酸
鲁花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专门的农科推广公司,与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启了高油酸花生油良种的研发与培育。 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成功培育了鲁花19、花育963、花育52、花育661等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十余 个。目前,鲁花高油酸花生推广示范基地已达10万亩。
而鲁花高油酸花生油,便是 用这些精心培育的高油酸花生压榨精制而成 !
鲁花高油酸花生油所选的高油酸花生,油酸含量达75%以上,大都在80%左右,更高可达90%。
高品质,为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我们应合理摄入油脂,多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并合理摄入,而这一点,对中老年人来说,很重要。此外,丰富的油酸与DHA、EPA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补充婴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生长发育。
优良品种造就优异品质,鲁花高油酸花生油营养丰富,油酸含量高达75%以上!得益于油酸稳定的 *** 质和天然的抗氧化能力,高油酸花生油的货架期明显延长,日常用油过程中也可有效防止因氧化引起的油品变质,利于 *** 健康。
另外,高油酸花生油不但油酸含量可与橄榄油相媲美,而且香味浓郁,煎、炒、焖、炸、溜、熬、炖样样行,非常适合中国人追求“色、香、味”的饮食习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从源头开始保障花生品质的
鲁花高油酸花生油
为您的餐桌带去
美味与健康
1斤油,100元!
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湖北省油菜花节现场,一款产自荆门的高端菜籽油引发关注,有游客表示,“咱们湖北也有高端食用油了,一定要买回去尝尝。”
游客所说的“高端食用油”,指的是高油酸菜籽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研发的高油酸油菜品种而命名。高油酸菜籽油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橄榄油一样,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
世界油菜 *** ,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荆门。荆门的油菜种植和加工能力全省之一,并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油酸菜籽油产业化开发,而荆门也希望借健康、高端的高油酸菜籽油,引领湖北“一壶好油”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遗憾:湖北菜籽油叫好不叫座
油菜是一种常见的大宗农作物,也是植物油的重要原料。
位处中部地区的湖北,不论是油菜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常年居于全国数一数二,且生产的油菜籽以色泽好、籽粒饱满、出油率高享誉全国,为国家食用油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令人遗憾的是,作为油菜大省,湖北菜籽油却没有出现能和鲁花、福临门、金龙鱼等一样出名的大品牌。
来自湖北省油菜办的信息显示,湖北菜籽油加工企业较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就有30多个,但规模都不大,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仅2家,大多品牌名气不够响。
“湖北油菜籽品牌不够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国外进口油冲击、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湖北企业思想不够解放,市场意识不强。”省油菜办主任尹亮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
湖北菜籽油企业市场意识不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宣传和推广。时至今日,很多消费者对菜籽油的认知仍停留在上世纪 *** 十年代。
彼时,湖北粮油市场以菜籽油为主,市场份额占到90%以上,家家户户都吃菜籽油。当时受技术条件所限,菜籽油中所含芥酸高达40%,这导致菜籽油给人们留下“色黑、油烟重、有清漆味”等不好印象。2000年前后,在色拉油、花生油等食用油的冲击下,菜籽油逐渐淡出市场。
本来,湖北菜籽油是有机会杀出重围的。
上世纪90年代,湖北在全国率先推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团队和中油所专家团队培育的“双低”(芥酸含量低于3%,硫苷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油菜品种。“双低”菜籽油不仅改善了菜籽油的外观和口感,更显著提高了菜油的有益营养成分,因为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研究表明,若吸收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易使胆固醇升高,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大。
湖北曾有多家粮油企业生产“双低”菜籽油,尽管经科学论证比其他食用油更健康,但“双低”菜籽油叫好不叫座,始终未能在消费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调和油一问世就众人皆知,但事实上调和油并非国家或业内的食用油标准分类,而是由商家结合产品特 *** ‘造’出来的营销概念。相比之下,湖北‘双低’菜籽油的营销推广还远远不够。”湖北一家菜籽油生产企业负责人对此很是感慨。
*** :差异化发展抢占顾客心智
菜籽油领域未能出现一个叫得响的品牌,的确是湖北的一大遗憾。
地处湖北中部的荆门,因雨量充沛,阳光充足,自古农业发达。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荆门屈家岭村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址,发掘出了距今约5000年的稻谷壳遗迹,这是长江中游之一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荆门也被认为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荆门只是农业大市而非农业强市,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油菜是荆门的主导产业之一,油菜种植面积、油菜籽加工产能常年居湖北之一,但菜籽油品牌发展总是不温不火。
拿着一手好牌,却迟迟未能打开一个好局面,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我们思考更多的,是从产品端倒推生产端,即先确定什么样的菜籽油可能更受市场欢迎,再来组织生产。”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杨兴柏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符合市场规律。
如何才能菜籽油进入更多人的视线?知名营销战略家杰克·特劳特在著作《 *** 》中有一句名言,“进入人们大脑的捷径,是争当之一”。
“要打响荆门菜籽油品牌,必须整合力量,以市场为导向,集中资源支持企业在细分领域快速成长,走差异化路线。”杨兴柏认为,荆门菜籽油在某些特 *** 上具备“当之一”的潜力。
这种潜力,源于湖北的科研实力。
被称为“世界杂交油菜之父”的傅廷栋院士,工作地就在湖北,他研发的油菜新品种大多在湖北率先试种。2014年,在傅廷栋院士团队支持下,湖北荆门开始试验高油酸油菜品种并取得成功。
高油酸油菜可视作为“双低”油菜的升级版。一般来说,“双低”菜籽油的油酸含量约为60%,而高油酸菜籽在“双低”的基础上,油酸含量大幅提升,超过72%。被世人公认的高端植物油橄榄油,油酸含量也就在72%左右。高油酸菜籽油的油酸含量与橄榄油相似,更具有饱和脂肪酸更低,含有多种必需脂肪酸的特点,其脂肪酸组成品质超过橄榄油。
既然高油酸菜籽油在功能上与橄榄油相似,某些功能上甚至还超过橄榄油,那么油酸菜籽油也可以与橄榄油的发展路径类似,走高端路线。
扶持:补贴鼓励农户积极 ***
高油酸油菜的成功试种,为荆门油菜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然而,2015年国家菜籽油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打乱了荆门油菜产业发展计划。
从2008年开始,国家实行菜籽油临时收储政策,菜籽油 *** 一直比较稳定。2015年,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油菜籽 *** 不断下降,农民种植积极 *** 受挫,荆门油菜产业形势急转直下,种植面积连续下滑,油脂加工企业举步维艰,或倒闭,或转型发展其他产业。
“油菜籽 *** 走低后,村民大多不再种油菜了,要么外出打工,要么什么都不种。”荆门沙洋县老山村村支书陈学新说,不种油菜,不仅农田失去了天然肥料,更重要的是,村民也失去了一个增收渠道。
油菜是冬季作物,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与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争地。在湖北,油菜往往是冬天农闲时播种,到次年开春期间收获,之后就开始水稻种植。这种与粮食作物轮作的方式,既不影响粮食种植,油菜还能在“(榨)油”“菜(薹)”“(赏)花”等方面为农民增收,且油菜的花、根、茎秆残留在农田里,还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
没有人种油菜,高油酸菜籽油更无从谈起。于是,荆门市采取财政补贴和企业补贴结合的办法,抬高油菜籽收购 *** ,鼓励引导村民种植高油酸油菜,情况逐渐好转。至2021年,荆门高油酸油菜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位居全国之一。
生产高端菜籽油,需要高端生产线。2020年,荆门市地方国企湖北农谷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谷实业”)出资设立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荆品油脂”),引进先进生产线,负责生产高油酸菜籽油。当年底,该公司生产的之一批约7000吨高油酸菜籽油,检验合格后批准上市。
“对于高油酸菜籽油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安全,我们有信心可以达标,现在最关键的是要让消费者认可。”荆品油脂副总经理夏维军说,工厂设计有年产20万吨的产能,目前刚起步,产量只有六七千吨左右。
推广:公共品牌助推高端产品
种植端和生产端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该营销端发力了。如何在消费端突破,的确是湖北菜籽油品牌更大的痛点和难点。
湖北省委省 *** 对此问题极为重视。2018年,省农业农村厅推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旨在通过公共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湖北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潜江龙虾、随州香菇、恩施玉露等,均为大众所熟知的湖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高油酸菜籽油也是湖北大力推进的区域公用品牌之一,以荆门为主 *** 。2019年,荆门推出以“中国农谷·长寿荆门”为核心内涵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荆品名门”,决定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发展引擎,推进重点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荆品名门”是荆门市着力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荆门优质农产品形象的集中展示,旗下主要包括米、油、猪、虾、花等农产品。其中的“油”,就是高油酸菜籽油。荆门通过央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等平台大力推广“荆品名门”公用品牌,向全球推介荆门农产品。
“我们就是要大抓品牌、抓大品牌,实现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荆门市委 *** 王祺扬表示,要让更多的农业资源转化为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让更多的农产品产量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值,让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
目前,在荆门共有3家高油酸菜籽油企业使用“荆品名门”公用品牌,其中更大的1家便是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而负责“荆品名门”营销推广业务的,则是同属于农谷实业的湖北农谷品牌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谷品牌”)。
“高油酸菜籽油对标的是橄榄油,属于高端食用油,在品牌推广方面需要在高端消费群体中形成影响力。”农谷品牌董事长胡友军介绍,目前“荆品名门”高油酸菜籽油主要通过北上广深等地的经销商,打入一线市场,形成口碑后再推广到全国。
当前,“荆品名门”高油酸菜籽油的主打产品是由两瓶各520毫升包装的菜籽油礼盒,售价200元,相当于100元/斤,在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了“荆品名门”字样。
在天猫上,橄榄油的 *** 多在50-100元/斤区间。显然,高油酸菜籽油也 *** 在高端食用油产品。
从营销策略上看,高端 *** ,走差异化路线,是打造品牌的一个好办法,但也有人提出,以目前的状况来看,高油酸菜籽油要想在业内打响品牌,难度不小。
荆门一家生产高油酸菜籽油的高管坦言,虽然高油酸菜籽油品质高、更健康,但要想把长期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的对菜籽油的不好印象扭转过来,需要时间,非一日之功。
记者丨刘鼎 何辉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
花生油——中国人的橄榄油北京烤鸭、宫保鸡丁、麻婆豆腐……中国菜在全球可谓是久负盛名,其煎炒烹炸等烹饪 *** 让人眼花缭乱,而在食用油的选择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与西方人喜欢橄榄油不同,花生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食用油之一。
为什么中国人用花生来榨油?
原来,花生是中国人民喜欢的传统食品,花生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肉、蛋还高,所以有人把花生叫做“素中之荤”或“植物肉”。根据古籍记载,从清朝开始,中国人开始食用花生油,并渐渐成为主要的食用油之一。花生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目前,中国花生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其中以山东省、河南省等地种植面积更大,产量最多,花生油脂加工企业也分布较多。
花生还具有一定的 *** 用价值,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长生果”,有民谚道:“常吃花生能养生”。因此,花生油又被称为中国的橄榄油。经过国内外营养学专家通过科学实验证明,花生油膳食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可发挥有效作用。此外,花生油还富含油酸、亚油酸,维生素E、锌、钙等多种 *** 需要的营养元素。
徐会茹(鲁花科研中心工程师):
花生油香味浓郁,含有很多的有益物质,包括维生素E、甾醇等等。经常食用花生油有益于我们 *** 的心脑血管健康,并且花生油适合烹炒煎炸,非常符合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近年来,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油酸花生油已经面世,油酸含量大于75%,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并且具有营养丰富、健康美味、香味浓郁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徐会茹(鲁花科研中心工程师):
油酸被营养界称为“安全脂肪酸”,它本身具有抗氧化作用,稳定 *** 特别好,可以降低 *** 内坏的胆固醇,同时呢又能升高 *** 内好的胆固醇,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降低血压减少炎症,降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
目前,花生油的 *** *** 分为压榨法(物理)和浸出法(化学)等,浸出法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压榨法则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 *** 。压榨花生油具有色、香、味齐全的特点,保留了花生的原汁原味,对花生原料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对新鲜度的要求更高。
花生油作为中国的特色食用油,除了受到中国国内消费者的欢迎,还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越来越多的花生油企业也在崛起,为消费者制造放心油。未来,中国的花生油将继续迈开步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食用油的营养与 *** 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品种的油脂中营养种类和含量差别较大,决定了各种油脂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鲁花高油酸花生油不仅在营养方面有着保障,在口味上面也十分受消费者欢迎。
不同的植物油,油酸含量不同:茶油可达83%,橄榄油55-80%,花生油36-67%,豆油在21%左右,芝麻油15-20%。因此在原料选择和培育上,鲁花花费了大量的心思,成立了农业科技推广公司,专门从事花生良种的引育试验、生产示范、经营推广。每一粒 *** 都要经过长达三五年的分化期,才能获得想要的优良 *** 状,再经过三到四年的稳定 *** 监测,才有可能最终成为可被推广的 *** ,整个过程要花费八、九年的时间。鲁花通过联合山东花生研究所参与研发了一系列具有“高油酸、高产量、高含油量”的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10多个,其中高油酸花生良种是中国第六代花生 *** ,其特点是油酸含量要达到75%以上,高于普通花生40%、50%的水平。
在手握高油酸花生良种的基础之上,鲁花采用了“5S物理压榨工艺”,只榨取之一道原汁,保留了花生的原味原香,使得制取的高油酸花生油花生味香醇浓郁,既健康又美味。另外,鲁花高油酸花生油的耐煎炸烹饪稳定 *** 也十分可观,不易产生有害物质,适用于西式冷烹,还广泛用于炒、煎、炸、蒸等高温中式烹饪,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在鲁花,高油酸花生油产业的布局被看作是这家国内食用油头部企业的又一次跨越,而无论是从健康方面还是从口感方面,鲁花高油酸花生油都有着绝对的优势,成为千家万户都能食用到的高质量食用油优选。
健康美味双重奏,鲁花新品满足“中国味道”24日,鲁花新品发布暨东上海鲜新菜品鉴会在烟台东上海鲜大酒店隆重举行,现场2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详细 了解了鲁花集团的企业文化和未来规划,并一起品鉴了东上海鲜的“鲁花家宴”新菜品。
在活动现场,鲁花高油酸花生油新包装荣耀上市、鲁花新品低芥酸菜籽油、鲁花新品全黑豆酱油系列、与大家见面。 其中,高油酸产品深得现场市民的喜欢。油酸也称之为“单不饱和脂肪酸”,被营养学界称为“安全脂肪酸”,在食 用油摄入量合理的前提下,一种食用油所含油酸越高,对保持健康的意义越大!高油酸花生油不仅健康,而且不易氧 化,无需氢化也可以长久保存。鲁花高油酸花生油,油酸含量高达75%以上,可与橄榄油相媲美,而且香味浓郁、营养 丰富。既保证了消费者对营养与健康的追求,又满足了国人注重“色、香、味”的饮食习惯。
据鲁花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发布会还有一大亮点,就是鲁花的低芥酸菜籽油问世。低芥酸菜籽油是一种更安全的食用 油,美国FDA已认定低芥酸菜籽油为安全食用油。鲁花推出的低芥酸菜籽油,芥酸低、香味浓,深受消费者的追捧,这 款产品既保证了菜籽油的营养与健康,又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色、香、味”饮食文化的追求。从美味到健康,消 费者的需求在哪里,企业的聚焦点就应该在哪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鲁花低芥酸浓香菜籽油的问世,只是顺应健 康消费需求的一款产品,未来,赋予新产品更多的健康内涵依然值得关注。
”
鲁花调味品家族再添新成员,全黑豆酱油酱香原汁、全黑豆酱油酱香生抽、全黑豆酱油酱香老抽系列,黑豆净酿,传 统酱香,每一滴都历经春夏秋冬365天净酿,“浓浓酱香,儿时味道”,让烟台百姓吃的鲜美、吃得放心。
据了解,鲁花本次推出的新产品不仅有实惠的家庭装,还有高大上的礼盒装,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鲁花烟台分 公司于1998年进驻烟台市场,“滴滴鲁花 香飘万家 健康全家”,以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为己任, 专注品质30多年,走进港城人民的心中,有忠实的鲁花粉丝和消费群体。2019年12月鲁花集团做为山东烟台唯一企业 ,荣获“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称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菁)
盲测12款特级初榨橄榄油,您家的橄榄油该换了有着“黄金液体”之称的橄榄油,以其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降低 *** 胆固醇,对心脑血管有益,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然而,产自地中海的油中贵族,并非我们日常食用的油类,面对琳琅满目的橄榄油商品,消费者往往难以抉择,只能通过广告宣传或者“价高质优”的概念去挑选。为此,河南消费者协会委托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橄榄油比较试验。橄榄油的品质好坏,一方面是内在的一些理化指标,另外一方面需要通过感官进行测定。本次主观测评活动在深圳大学开展,特邀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韩 *** 教授提供了技术指导,为消费者购买橄榄油提供指引。究竟哪款橄榄油口感最醇正?香气最浓厚?橄榄油主观测评给出 *** 。
在前期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根据消费者关注的橄榄油掺假或者混装低等级油的问题进行检测,经过严格筛选比对,本次参与主观测评的12款橄榄油均符合特级初榨橄榄油的检测指标特征。分别是:欧丽薇兰、鲁花、蓓琳娜、皇家蒙特垒、Clemente、阿格利司、贝蒂斯、福奇、安达露西、品利、莫尼尼和伯爵。
由于橄榄油的感官评鉴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因此,本次测评官均为深圳大学食品相关专业的20名研究生。测评 *** 参照了国际橄榄油理事会颁布的《橄榄油感官分析和原生橄榄油感官评定 *** 》。测评之前,韩教授统一对20名测评官进行了橄榄油的感官培训,主要是针对橄榄油的辣味、苦味与果香味三大正面特征风味,从色、香、味三个方面如何评鉴。优质的特级初榨橄榄色泽应呈透明金绿色,闻起来有浓郁的果味,品尝时除了果香味之外,些许青苦味和辣味 *** 感。此外不得有金属味、哈喇味、陈油味、土腥味、霉味等异常特征。
接下来,测评官们对参评的12款特级初榨橄榄油进行盲测(在不知道品牌信息情况下进行品尝打分)。测评分两部分进行,为降低测评的顺序误差,测评官分AB两组,测评的橄榄油顺序相反。之一部分测评橄榄油的质量属 *** 从橄榄油的气味、滋味、异味三方面对每一款橄榄油进行评价;第二部分对12款橄榄油凉拌菜的口感进行喜好度评价;最后统计总分,推出特级初榨橄榄油口感榜单。
测评结果出炉:口感总体评分前三名分别是阿格利司特级初榨橄榄油、Clemente特级初榨橄榄油、皇家蒙特垒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油凉拌菜口感喜好度:贝蒂斯特级初榨橄榄油、皇家蒙特垒特级初榨橄榄油分别斩获一二名,莫尼尼经典特级初榨橄榄油、Clemente特级初榨橄榄油、欧丽薇兰特级初榨橄榄油、安达露西100%特级初榨橄榄油并列第三名。
最后,韩庆国教授建议:消费者在食用橄榄油尽量避免高温烹饪方式,更大程度保留橄榄油中的活 *** 物质;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类产品采用的是塑料瓶装,虽然在运输等方面降低了成本,但油类暴露在阳光下容易促使油脂氧化酸败,建议选用透光度低的深棕色玻璃瓶。
世界橄榄油十大名牌排行榜
一、品利
在橄榄油品牌排行榜中,品利是西班牙著名的食品企业,于1942年所成立,多年来专注于橄榄油的研发,还被西班牙的心脏协会作为首推产品,被誉为是橄榄油中品质的象征。在其成立的这七十多年时间中,品利一直秉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所有的原料均是萃取自纯天然的植物之中,致力于生产出品质高的橄榄油产品。
二、欧丽薇兰
欧丽薇兰是隶属于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于2009年所成立,公司总部设立在上海市内,多年来专注于橄榄油的研发。欧丽薇兰为了保证每一款橄榄油的品质,所有的原料均是来自意大利的优质橄榄,在经过多道人工的筛选和 *** ,使得它的橄榄油具有淡雅怡人的植物芬芳。
三、贝蒂斯
贝蒂斯是隶属于Torres Y Ribelles S.A.旗下的橄榄油品牌,于1914年在西班牙成立,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是西班牙皇室的 *** 油品牌,也是全球顶尖的橄榄油制造商。而且为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便捷度,贝蒂斯还在天猫和京东成立了自己的官方旗舰店。
?
四、鲁花
鲁花是我国知名的食用油企业,于2001年所成立,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的烟台市内,是一个以花生油作为主营产品,以及兼顾了菜籽油、大豆油、橄榄油等系列产品的多元化企业,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是无数家庭的首选品牌,鲁花也是食用油十大品牌之一。
五、多力
在橄榄油品牌排行榜中,多力隶属于佳格食品有限公司的旗下,于1986年在美国成立,一直专注于食用油产品的研发,种类涵盖了玉米油、葵花油、花生油以及橄榄油等系列产品,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是全球家庭值得信赖的好品牌
六、伯爵
伯爵是隶属于华业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兰兰有品牌,于 *** 6年创立于西班牙,是全球出口量高的橄榄油琵琶,也是西班牙的明星企业。在其成立的这百年历程中,伯爵始终是将产品的品质放在首位,每一个 *** 工艺都有着严格的把控,只为带给消费者顶尖的食品。
七、欧蕾
在橄榄油品牌排行榜中,欧蕾隶属于方正国际合作有限公司的旗下,于1948年创立于西班牙,是全球顶尖的橄榄油制造企业,被誉为是世界上好的橄榄油之一。企业还率先的通过了IFS国际食品,以及BRC全球食品的认证。
八、融氏
融氏是西班牙知名的食用油企业,于1998年所成立,一直专注于核桃油、橄榄油、玉米胚芽油等高端食用油的研发。而且融氏为了保证每一款产品的品质,还专门建立了一套独特的 *** 体系,每一个生产步骤都有着专人的 *** ,只为将健康的产品带给消费者。
鲁花集团通过科技创新致力提高食用油自给率――油瓶里飘溢“中国味”来源:经济日报
作为“卖油郎”,却倡导消费者少吃油,这个怪事发生在花生 *** 业龙头企业――鲁花集团身上。鲁花集团提出这个建议,并非哗众取宠。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利用5S压榨工艺,生产出浓香、高油酸的好产品,让消费者“少吃油、吃好油”。有几件事,让始终牵着农民手的鲁花集团颇为自豪与欣慰:鲁花集团培育的高油酸花生良种,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致富;30多年来从未对农民打过一张白条,所有花生都是当天收购当天兑现。
抢占研发高点
中秋节前,山东莱阳的花生种植户隋中希再一次从种植鲁花高油酸花生中尝到了甜头:“鲁花高油酸花生 *** 种出的花生,不仅产量高,而且卖的 *** 还高,今年比之前每亩地多收入800元到1000元。”
鲁花集团为啥会育起了花生 *** ?鲁花集团董事长孙东伟告诉记者,近年来,高油酸的概念迅速引领了食用油健康的新风尚。原国家 *** 发布的《中国好粮油 食用植物油》行业标准显示,食用油中油酸含量的高低,成为评价油品优劣的重要标准。此前,高油酸产品多出现在橄榄油、山茶油等领域,但这些油品在味道上却满足不了国人的需求。
油酸含量与橄榄油均等的高油酸花生优良品种,早已成为国内外食用 *** 业竞争的焦点。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全面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实现商品化批量生产。鲁花集团坐不住了。孙东伟告诉记者,花生是我国粮油资源中为数不多在产量、消费量及贸易量等方面均占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我国拥有全世界更大的花生加工产业。“要想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花生产业的优势竞争地位,就必须占据花生 *** 研发的制高点。作为花生油产业的龙头企业,鲁花集团进军花生种业,责无旁贷。品种改良是保卫中国‘油瓶子’安全的有效途径,鲁花要育出‘中国味’的高油酸花生良种。”
从2009年开始,鲁花集团绕开了单纯进口国外高油酸花生原料的简单路径,选择了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育种。鲁花集团成立了农业科技推广公司,与山东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等单位产学研合作,开始了高油酸花生良种的试验、生产和推广。2013年,由鲁花集团联合相关科研机构成功培育研发出了中国本土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十余个,其油酸含量均达到75%以上,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同时,花生颗粒饱满度、品种产量与含油量等方面全面领先于国外先进水平。这些新品种被誉为中国第六代花生,因其产量高、市场 *** 高,深受花生种植户青睐。2017年12月,鲁花集团研制的国内首个高油酸花生油产品正式面市。
作为一家与农村、农业、农民息息相关的“农”字号企业,鲁花牢牢地牵着农民的手,一直坚持用国产花生。“传统花生种植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即便是一些大的种植户与农场也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鲁花集团则为广大花生种植户提供花生种植、技术指导、保险服务、保价收购等全程精准式服务,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河北省沧州市鲁花花生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李月岗说。鲁花集团培育出良种供农民种植,再以高于普通花生的 *** 收购。这样一来,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中国花生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目前,国产粮食自给率高,但食用油自给率却只有34%。“让中国人的油瓶子里多装国产食用油”,鲁花集团把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作为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凭借自身产业优势带动了国内花生产业发展,助推了我国的粮油战略安全。
严格品质管理
记者在鲁花集团看到,偌大的厂区里,没有一个油罐。为了避免油脂在太阳下暴晒变质,鲁花集团所有工厂的油罐全部建在室内,恒温储存,保证花生油的新鲜。
为了管控品质,鲁花集团从源头抓起,在各地设置原料信息员,深入田间地头, *** 花生的长势。鲁花集团还引进了全球更先进的花生综合检测仪,这种仪器全球只有五家企业在使用,在中国,只有鲁花集团一家。鲁花集团确保了加工时每个环节都有详细 *** 记录,每一批次产品都要经过严格检测并做到可溯源。在食品行业,企业一般将产品分成不同等级,定不同 *** ,但鲁花集团却坚持分类不分级,全部产品一个标准。
一直以来,调和油市场体量巨大,却鱼龙混杂,很多产品只含3%的花生油,却标上花生调和油的字样。面对这种参差不齐的市场现状,2015年初,鲁花集团顶着压力,全面公布旗下调和油产品的配方比,在调和油瓶体上明确标注配方比例,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拓展产业链条
发展高油酸花生产业链是鲁花集团迈出的重要一步。回首35年,鲁花集团的每一步都是以创新为基石,走得非常稳健。
创业伊始,鲁花集团研发开创出5S纯物理压榨工艺,这一技术不仅能令花生油“生香、留香”,更能有效去除 *** 素;依靠创新,成功育种“三高”花生,掀起食用油领域的一场新的产业变革。同样依靠创新,鲁花集团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将业务逐渐覆盖到调味品、米、面领域。
同时,鲁花集团在酱油市场上开疆拓土。虽然是花生油产业的老大,但在酱油板块,鲁花集团却是一名“新手”。
培育酱油菌种,其重要 *** 与在花生油领域育种相同,鲁花集团汇集各方科研力量建立了鲁花酱油菌种研究中心,耗时10年,终于成功研发出独特的珍稀酱香菌种――“鲁花酱香菌”。酱香菌的添加,让鲁花自然鲜酱香酱油拥有了将酱香味、鲜味、咸味融合在一起的独特香气。
2012年,鲁花集团投资兴建了山东鲁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采用非转基因原料,精酿出了多种调味产品。在孜孜不倦地创新研发中,鲁花集团的调味品产业链日渐成熟壮大,成为近些年企业增长最迅速的业务板块。(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金龙鱼和鲁花的“山寨货”?这个山东品牌被误伤因“上海供应食用油被质疑为山寨品”的乌龙事件,山东小众食用油品牌“龙金花”被推至聚光灯下。
4月21日,有上海居民发文称,小区发放的免费生活物资中,有一款山东企业生产的龙金花玉米胚芽油,但在 *** 、京东等电商平台,并未有龙金花相关产品销售。
上述文章贴出了两张食用油物资照片,之一张为龙金花玉米胚芽油,第二张并未显示具体的品牌,仅显示其生产日期为2022年4月19日。“4月19日出厂,但4月20日就送到了上海,光速移动到市民家里。”有网友称。加上“龙金花”的品牌名与“金龙鱼”和“鲁花”名称的组合相似,因此有人猜测龙金花是金龙鱼和鲁花的山寨货。
对此,龙金花品牌方龙口市龙金花植物油有限公司(下称“龙金花公司”)在4月21日晚发文回应称,网传 *** 中,经比对确认, *** 一中产品系公司2022年4月13日生产产品,于2022年4月14日出厂,而图二的产品生产日期激光喷码位置、日期格式及油桶形状均与该公司产品不符,并非该公司生产产品。
4月22日,龙金花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时代财经表示,公司正在处理上述上海物资事件,具体消息以公司公告为准,目前不方便再透露相关信息。
“真材实料,不坑本地人”
虽然知名度不及金龙鱼等 *** 品牌,但龙金花的确不是山寨物。
天眼查信息显示,龙金花品牌持有者为龙金花公司,该公司位于山东烟台龙口市,成立于2008年,不仅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还取得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资质。此外,龙金花公司还是龙口市唯一获得全国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中国著名品牌和山东著名商标等荣誉的企业。
官网显示,龙金花公司的核心产品主要是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橄榄油等。公司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注册资金20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已达到3000余万元。同时,公司现有一线工人百余名,技术人员20多人,是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一位烟台本地消费者周蒙(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山东是粮食大省,花生油、玉米油都很好吃,我们都吃本地油,其他牌子的食用油基本没什么市场,龙金花等品牌的销量也不差。因为都是本地人开的工厂,本地人在厂里上班,都是真材实料不坑老乡。”
对于龙金花公司产品的销售渠道等问题,周蒙指出,山东本地粮油企业大部分相对传统和保守,渠道主要以传统的粮油店、超市、 *** 店为主,没有涉足线上渠道也属正常现象。
不少网友呼吁龙金花公司尽快开设电商店铺,甚至建议其直播卖货。“早该打广告了,不然外地人都不知道。”一位网友在龙金花的官方微博下评论道。
时代财经注意到,龙金花官方抖音号曾在2020年7月进行直播卖货,但其抖音小店目前的总销量为4,并无上架任何产品。截至发稿,龙金花官方抖音号的粉丝数仅为1454。
“全国5桶食用油,就有1桶山东造”
虽然借着乌龙事件出圈,但实际上,龙金花只是山东众多食用油生产商之一。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国内一直有着“全国5桶食用油中就有1桶山东造”的说法。据时代财经统计,除了领 *** 牌鲁花外,西王(000639.SZ)、胡姬花、龙大等食用油品牌的产地均在山东。
据公开资料,鲁花2001年诞生于烟台莱阳市,20年间,其营收已经达到390亿元;1995年成立于青岛的胡姬花,目前为粮油巨头益海嘉里旗下的花生油品牌;位于滨州市的西王食品则于2011年 *** 深交所,目前是中国更大的玉米胚芽油品牌。
山东庞大的粮食产值,也是其拥有众多知名食用油品牌的支撑。近年来,山东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根据山东省 *** 今年3月15日披露的数据,其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今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另外,前瞻经济学人的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省油料产量为290.90万吨,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四。
据《大众日报》报道,“十三五”期间,山东省累计投入80多亿元,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主食产业化示范项目,改善仓储物流设施,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实 *** 260亿元,重点支持150家粮油龙头企业实施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同时,山东省一直在统筹推进粮食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上游延伸建设原材料基地,向下游延伸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 ***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此情况下,山东粮食深加工能力、饲料年生产能力、年处理小麦能力、食用油年加工能力等指标也达到了全国前列。(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