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这天,为什么要吃饺子?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1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冬至这一天,在一年之中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也就是说冬至这个节日的重要 *** ,和过年一样大。

过年的前一天叫除夕,冬至节前的头一天叫冬除。除夕要吃团圆饭,而冬至也会阖家聚食。过年有拜年、贺年,冬至有贺冬、拜冬的习俗。

而其实呢,在周朝、秦朝时期,古人本来就是把冬至当作春节,把冬至当作是新年之一天的,只是后来有了春节,冬至才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存在了。

在我国北方,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到了冬至这一天,大家会吃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像耳朵,所以俗称“安耳朵”,民间习俗认为,如果冬至这天不吃饺子,就会冻掉耳朵,对农事收获也不好。

冬至这天,为什么要吃饺子?-第1张图片-

关于冬至吃饺子,还有一个民间传说,说饺子是我国著名神医张仲景发明的。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因为医术高超,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不仅仅是个医生,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官员。他的官还不小,在湖南做官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 *** 。他每个月都会拿出初一和十五的两天时间,在官署的大堂上给老百姓治病,所以后来就有了“坐堂医生”的称号。

展开全文

有一年的冬天,他回河南老家祭祖。在回家途中,他就发现,很多人因为冬天寒冷冻了耳朵,有的人耳朵生疮,有的人甚至耳朵都被冻下来了。那时候的人们,生活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很多人都是吃不饱,穿不暖,哪有厚帽子戴牙,严寒的冬天一到,耳朵因为 *** 在外面,就容易受冻。冻坏了又没有钱治疗,有的耳朵就被冻下来了,非常凄惨。

张仲景看到百姓们的这些惨状,心里非常难过,于是就在路边摆上了地摊,当场做 *** 膳给大家吃,这道 *** 膳的名字就叫“祛寒娇耳汤”。人们连汤带面吃了一两碗后,就开始浑身冒汗,被冻坏的手脚和耳朵,就慢慢好起来了。张仲景还把 *** 膳的配方告诉了大家。

但是大家并没有表现出开心的样子,张仲景就很纳闷,这个 *** 膳的效果这么好,为什么大家一点不高兴呢?

他再看看人们衣衫褴褛的样子,很快就明白了。对呀,他们缺衣少穿,连饭都吃不起,哪有钱做 *** 膳吃呢?并且就算治好了,回头还会被冻伤呀!张仲景很是难过,就默默离开了。

他回到家里之后,就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很大的棚子,然后支起来一口大锅,开始在家里做祛寒娇耳汤,每天为大家免费施舍 *** 膳,治疗人们的冻伤。

开始有人不相信,直到后来有几个人去试了试,确实是免费吃,又能填饱肚子,又能治疗冻伤,确实是好事。于是人们就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人都来张家排队吃 *** 膳了,有些人还在这里做起了义工,帮忙擀面、劈柴、烧火等等。大家吃了张仲景的 *** 膳后,冻伤就都慢慢好起来了。

人们知道了这个 *** 膳能够治疗冻伤后,有条件的人家,就在家里自己做着吃。因为“娇耳”听起来像“饺儿”,所以人们就直接把这东西叫饺子了。

因为张仲景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家里开始施舍祛寒娇耳汤的,人们非常怀念这位慈悲善良的好医生、好官员,所以每到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吃,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标签: 冬至 饺子 这天 为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