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家的甜蜜滋味,是幸福的 *** 香气,更是我们过年最期盼的一份仪式感。那如何用文字来表达“年味”呢?快来看看这些名作家是怎么描写的吧!
描写角度:“年味”是 *** 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
示例: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 *** 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这就叫年味!
——冯骥才
描写角度:“年味”是大块大块的喷香的糟肉
示例: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除夕夜,我们点起蜡烛烧起香,办一桌很丰盛的酒菜来供 *** ,我们依次磕了头,这两次的供菜撤下来,就是我们的年夜饭
了。
——冰心
描写角度:“年味”是热气腾腾烫得两手倒换的新馍
示例:新年临近的三两天里,村子从早到晚都弥漫着一种 *** 的馍的香味儿,自然是从这家那家刚刚揭开锅盖的蒸熟的包子和馍里散发出来的。小孩子把白生生的包子拿到村巷里来吃,往往还要比一比谁家的包子白谁家的包子黑,无论包子黑一成或白一成,都是欢乐的。我在母亲揭开锅盖端出之一屉热气蒸腾的包子时,根本顾不上品评包子成色的黑白,抢了一个,烫得两手倒换着跑出灶房,站到院子里就狼吞虎咽起来。
—— *** 实
描写角度:“年味”是孩子们在烟火中的欢声笑语,是一份代代相传的情谊
示例:小时候过年特别激动,因为能吃上一顿肉,因为包饺子,因为穿一件新衣服,因为给大人磕头和得到压岁钱。也因为相信家里大人的话,相信这几天有诸神下界,有祖先的在天之灵在空中巡回,我们必须出言谨慎,行事小心。
——王蒙
描写角度:“年味”还可以是带着幸福的“吐槽”
示例: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
——梁实秋
文章摘录自《意林少年版》202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