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餐桌上的饺子更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不可或缺之物。
然而,翻开《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宁荣二府虽是钟鸣鼎食之家,却在过年时并未以饺子为节日主菜。 这一细节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87版《红楼梦》的编剧之一周岭先生,凭借他对《红楼梦》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在《〈红楼梦〉中的饭局》中带我们一窥其中深意。
1
盛大的 *** 宴
饺子为何缺席年夜饭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详细描写了贾府年末的繁忙景象,以及大年夜的“ *** 宴”。这场宴席的名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节庆寓意,象征家庭和谐、喜庆团圆。
展开全文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第廿一集,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从乌进孝交租的单子中可以看出,这顿“ *** 宴”无疑是一场奢华盛宴,菜肴种类繁多且涵盖南北特色。
例如,来自北方的野味如鹿肉、獐子、 *** ,以及南方特色的风鸡、风鸭,还有巨大的鲟鳇鱼、大对虾,甚至包括珍稀的暹猪和龙猪。
此外,干货如海参、鹿筋、牛舌,各种榛子、松子等节日零食也一应俱全。这些菜肴不仅种类丰富,还体现了贾府身为贵族的地位与生活讲究。
然而,在如此讲究的一顿年夜饭中,却没有“饺子”的出现。这不仅让人疑惑:为何一贯讲究饮食文化的贾府,会在年夜饭中忽略北方传统的“交子时吃饺子”习俗?事实上,《红楼梦》中的年夜饭对饺子只字未提,更没有描写贾府年节中有包饺子或吃饺子的情节。
周岭先生指出,结合历史与文化背景,这种现象或许并非偶然,而是透露了宁荣二府在饮食习惯上对南方文化的偏重。宁荣二府年夜饭的选择,可能不仅是美食上的挑选,更是文化传统与身份象征的体现。
2
追溯饺子的历史
贾府饮食偏南方文化
饺子在中国的饮食史上已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到汉代,由医圣张仲景发明,最初是为了治疗冻疮的 *** 膳,称为“娇耳”。这种最早的饺子用面皮包裹羊肉与中 *** ,因形似耳朵而得名。
张仲景(150—219),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 *** 作《伤寒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随着历史发展,饺子的 *** 技艺不断演变,到了宋代,饺子已被称为“汤饼”或“扁食”,并作为冬季的美食出现在餐桌上。然而,饺子作为年夜饭的传统象征,则是在明清时期才逐渐定型,尤其是在北方,年夜饭后包饺子、交子时食用饺子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习俗。
晚清一户家庭在包饺子, *** 为美国公理会来华传教士明恩溥拍摄。
周岭先生指出,整部《红楼梦》原著的前八十回中,居然过了十五个年,都没写到过吃“饺子”。为什么呢?有可能过的是南方的年。南方过年不吃“饺子”,尤其是在明清两代。
《红楼梦》里作为年夜饭的“ *** 宴”中的主角不是饺子,而是“屠苏酒”“如意糕”等带有浓厚南方特色的点心和汤品。“屠苏酒”更是古代 *** 酒的 *** ,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由华佗创制,唐代以辟疫著称,并逐渐成为年节饮用的习俗。
饮用屠苏酒的顺序也颇有讲究,与北方的长幼序列不同,南方讲究从幼到长,寓意祝贺小辈添岁、长辈安康。这种南方风俗,与北方以饺子象征“更岁交子”的传统大不相同。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贾府在年节习俗上更多地体现了南方文化特点,这或许是年夜饭中不见饺子的主要原因。
但仅凭这一点,并不能简单认定宁荣二府位于南方。因为从乌进孝交租单子中可以看出,许多食材来自关外,若贾家在南方,与这一供应链及其“都中”地位就显得矛盾。
周岭先生指出,作者是故意做这种指东说西的安排,以收真真假假、扑朔 *** 之效。理解了这一点,就不必处处替作者强去坐实了。
3
螃蟹馅饺子罕见登场
这个饺子跟过年没有关系
虽然贾府的年夜饭中未出现饺子,但《红楼梦》中并非完全没有提到饺子。在第四十一回“螃蟹宴”后的描写中,点心中就出现了“螃蟹馅的小饺儿”。这种饺子在当时可以说是极其奢华且罕见的美食。
众所周知,螃蟹拆肉本就麻烦,而 *** 螃蟹馅饺子更需生拆蟹肉,这道工序耗时耗力,因此每只饺子都极其珍贵。然而,这种珍贵的饺子却未能在宴席中受到重视。贾母听闻是“螃蟹馅的饺子”,便嫌其油腻,其他 *** 只是随意尝尝,甚至还有不少剩余。
小戏骨版《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这一细节反映了饺子在贾府饮食文化中的边缘化地位。作为 *** 的点心,饺子并未被赋予象征意义,甚至在重要节庆的“ *** 宴”中也未登场。
这与北方过年“初一饺子初二面”的习俗形成了鲜明对比。贾府对于饺子的处理方式,折射出其饮食文化中对北方传统的淡化,更突出了其饮食习惯的精致化与南方化倾向。
《红楼梦》中的美食你们那儿还在吃吗?
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特殊饮食习俗?
欢迎在评论区和各地书友分享一下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此书
《红楼梦》中的饭局
周岭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