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高珊介绍各种饺子。 (记者 谢伟 摄)
■记者 杨明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瑶池天鹅”仿若振翅欲飞,羽翼栩栩如生;“出水莲蓬”孔孔清晰精致,似还带着湖水的润泽;“戏水金鱼”灵动俏皮,身姿惟妙惟肖;“月色蛙鸣”仿若听闻那月下蛙声一片……平日里大家餐桌上常见的饺子,在德发长面点 *** 、省级非遗传承人高珊手里,幻化成一场美食的奇幻秀和造型独特、创意十足的“艺术品”,让在场游客无不感叹非遗魅力。
接近年关,德发长钟楼店比往日更加热闹,人潮如织。拖着行李箱、风尘仆仆慕名而来的游客,身着汉服相依而坐的清苦,还有阖家围坐,共享天伦三代同堂。饺子,这个传承1400余年的中华传统美食,宛如一条无形纽带,维系着亲情,在蒸腾热气中,将团圆的温馨与家的眷恋代代相传。“吃饺子才有过年的味道!”广州游客刘先生感叹道,“以前体会不到北方人对饺子的特殊感情,这次专程过来品尝,才知道原来饺子不仅好吃,更有家的味道!”。
德发长后厨 *** 作间,十几名厨师做剂子、调馅、擀皮、包馅,井然有序。
“我们的饺子有318个品种,特色就是‘一饺一形一态,百饺百馅百味’。”说话间,高珊如同变戏法一样,一艘幸福“小船”饺子就出现在手中。
德发长始建于1936年,德发长饺子宴曾荣获“国际质量金奖”、国家 *** “金鼎奖”、“中华名小吃”等殊荣,饺子 *** 技艺被首批列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又以318种花样饺子品种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拥有花样饺子品种最多的饭店。
“从我19岁进入德发长时,师傅就告诉我,德发长名字取自‘以德为本,求得长远发展’,通俗易懂中蕴 *** 深厚哲理,将诚信、质量和道德放在首位,上乘选料,精益求精,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高珊举例说,“从和面开始就有高标准要求,如夏天和冬天面粉潮湿程度不一样,发面时间就会有细微差别。饺子里的馅要求也很高,最受食客欢迎的二十四节气水饺中,最出名的就是‘三鲜水饺’,水饺中的韭黄选自二三月份本地产韭黄,猪肉选自新鲜的前腿肉、五花肉,瘦肥比例要做到瘦七肥三,海米选自山东上等产品,最终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水饺。”
经过高珊和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德发长饺子 *** 技艺成为行业内翘楚,实现了数百种花样饺子的标准化流程,将剂子、馅心、饺子重量精确到克,规定了饺子皮直径、厚度。此外,高珊还积极参与饺子品种、小吃品种的研发、创新、改良工作,先后研创了“冰皮海豚”“糖果酥饺”“冬笋酥”“草莓大福”等系列饺子宴小吃品种;参与改良“葵花向阳”“天鹅酥”等仿生动植物系列饺子宴品种;参与研创推出了唐风今韵融合的“盛唐饺子宴”和具有陕西关中民风食俗的“关中风情饺子宴”;皮面创新方面则参与“蔬菜”“紫薯”“枸杞”“墨鱼汁”“火龙果”等营养面皮的研发,使德发长拳头产品饺子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在带徒方面,高珊更是毫无保留传授饺子技艺,不断培养年轻技术骨干,多次带徒参加西安市对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为了让饺子文化后继有人,我们精心策划了‘非遗走进校园’活动,走进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校园里。”言语间,高珊眼中闪着光,“在活动现场,孩子们挽起袖子,亲手体验包饺子、做饺子的乐趣,笑声和面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我知道,包饺子这门手艺永远不会消失,会一直点亮传统美食文化的璀璨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