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是一种受欢迎的零食,其美味程度吸引了无数人的口味。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聚会上,瓜子都是一种受欢迎的选择。瓜子的外壳坚硬,内部是鲜美的 *** ,让人无法抗拒的美味。吃瓜子可以给人带来很多乐趣,它需要用手去剥开外壳,然后慢慢享受其中的 *** 。吃瓜子还有一种独特的感觉,因为剥开外壳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而且,瓜子不仅仅是美味的零食,还有一些健康的益处。瓜子富含维生素E、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皮肤和头发的健康有益。另外,瓜子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和保持肠道健康。总结起来,瓜子作为一种美味的零食,不仅仅满足味蕾的享受,还有一些健康的好处。无论是在休闲时刻还是在聚会上,品味瓜子的美味一定会给你带来愉悦的体验。
东北话科普,“你瞅啥”下句该接啥笔者的家乡在黑龙江,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前一段时间有个南方朋友打算来东北旅游,让我提前给他科普一下东北方言,虽然我认为东北话其实已经很接近普通话了,但为了避免他出现“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情况,我还是简单的给他讲解了一番,后来我忽然想起,在很多年前,我曾经在某 *** 平台上发过一个关于东北话的帖子,就想着找出来给他看看,结果搜索发现,那个平台已经没有了,于是我就萌生了把东北话再整理一遍的想法。
以下就是我所归纳的部分东北方言及其含义,内容如下:
嘎哈(gàhá):意同干啥,干什么的意思,通常表示疑问。
咋地(zǎdi):意为怎么,比如你咋地了?就是问你怎么了,可一旦对方问“你想咋地”?那你就得小心了,说明此时谈话已面临崩溃,此时建议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这句话出现概率最多的就是在“你瞅啥”之后。
嘎达(gāda):①意为物体表面或者里面的凸起和球状物,比如肉嘎达、面嘎达。②意指位置,比如这嘎达、那嘎达。
跛了盖儿(bǒlegàr):意指膝盖,前几年网上很火的一句话“跛了盖儿卡秃噜皮了”意思就是膝盖摔破皮的意思。
扎(zhā):意为 *** 。
卡巴裆(kǎbādāng):裤裆的意思。
水舀子(shuǐyǎozi):意为水瓢。
摇把子(yáobàzi):意为拖拉机的启动钥匙,就是那个很多人拍 *** “炫富”用的大铁家伙。
胰子(yízi):意指肥皂或香皂。
为的罗(wèideluó):水桶状物的统称。
卜喇几(bǔláji):裙子的统称。
三角搂子(sānjiǎolōuzi):意为 *** 。
笆篱子(bālízi):意为监狱,与“为的罗”和“卜喇几”都是俄语音译的词。
形容颜色的词语有:绿不琉球(lǜbuliuqiu)、黄不拉几(huángbulaji)、黑不拉几(hēibulaji)、白不呲拉(báibucilā)、粉波嘟(fěnbodū)、 *** 约(hóngboyuē)、 *** 为儿(lánboweir)。
出溜滑(chūliuhuá):一项东北冬天户外娱乐活动,指在冰面上快速助跑,然后借助惯 *** 向前滑行。
饽饽(bōbo):各种干粮的统称。
青酱(qīngjiàng):酱油。
苞米(bāomǐ):玉米。
糊涂粥(hútuzhōu):用玉米面熬的粥。
毛嗑(máokè):葵花籽,也叫“瓜子儿”。
傻狍子(shǎpáozi):原意为一种形似鹿的小动物,后用来形容人比较蠢萌。
山炮(shānpào):跟“傻狍子”意思相近。
整(zhěng):这个字在东北应用最为广泛,可以 *** 各种动词,意思和弄接近。
嗯呐(ēnna):表示肯定和答应的意思。
削(xiāo):打的意思。
嘴巴子(zuǐbàzi):意为打耳光。
电炮(diànpào):一种打架招式,用双手抓住对方头发下拉,然后抬起膝盖撞击对方头部,疼痛指数十颗星!
撩(liāo):此“撩”非彼“撩”,是跑的意思,如果你挨了“嘴巴子”和“电炮”之后,发现战斗力不如对方,就可以开“撩”了。
稀罕(xīhan):喜欢的意思。
乌了(wùle):这个可不是战斗民族的口号哈,原意指一种乌拉草,早年间东北人们喜欢将这种草垫在鞋里御寒,后被用来指胶皮棉鞋。
犊子(dúzi):①用来形容动物小的时候,比如牛犊子。②用来形容人品不好的人。③用来放在“滚”的后面 加重语气。
埋汰(máitai):①形容人或物品脏。②形容人做事不地道。
唠嗑(làokē):聊天,也可说成“唠扯”。
欠儿灯(qiàrdēng):指比较爱现的人。
批儿片儿(pírpiànr):指不整洁,乱,一般用来形容人或家不卫生,邋遢。
嘎巴(gába):①伤口上的结痂。②食物糊了以后形成的东西,比如锅巴。③也有时用来形容东西比较脆,嘎巴(gābā)嘎巴地。
巧儿(qiǎor):意为鸟。
咋呼(zhāhu):用来形容说话声音比较大的人。
闹挺(nàoting):①形容比较心烦。②形容环境比较嘈杂。
嘚瑟(dèse):指人能炫耀,不低调。
比比划划(bǐbǐhuāhuā):形容人一边说话一边用手脚动作。
晌忽头(shǎnghutou):中午。
下黑(xiàhēi):傍晚或者黑天。
鸟儿悄儿(niāorqiāor):指悄悄的,不发出声响。
讷(nē):形容比较厉害,比如“这人老讷了”。
尿 *** (niàoxing):形容人比较仗义、厉害,与“讷”的意思相近。
寻思(xúnsi):琢磨,思考的意思。
被不住(bèibúzhù):有可能的意思。
敞亮(chǎngliang):①明亮,视野宽阔。②形容人办事通透。
刺挠(cìnao):痒。
哈喇子(hālázi):口水。
裹(guǒ):用嘴吸。
老铁(lǎotiě):①指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近些年被广大网友广泛应用。②指不正常的男女关系。
无机六受(wūjīliùshoù):形容人无聊,不知道该干嘛。
该(gāi):意同街,比如上该意为“上街”。
磕碜(kēchan):①形容人长的难看。②形容事情办的不好,比如“这事整的,真磕碜”。
挡害(dǎnghài):碍事。
仰了二正(yángleèrzhèng):形容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严谨。
暴土扬长(bàotǔyángcháng):形容到处都是灰尘,跟“飞沙走石”意思相近。
点儿高(diǎnrgāo):形容人运气好,也叫“点儿正”。
点儿低(diǎnrdī):形容人运气不好,也叫“点儿背”。
二倚子(èryǐzi):形容人不男不女。
五迷三道(wǔmísāndào):形容人不清醒,通常用来形容喝酒的人。
坑吃瘪肚(kēngchibiědù):形容人唯唯诺诺,说话办事不利落。
炫(xuàn):吃东西,贬义词。
造(zào):与“炫”意思相近。
拉倒(lādǎo):算了、就这样的意思。
卖单儿(màidānr):精神不集中,走神的意思。
咋呼(zhāhu):说话声音大的意思。
熊(xióng):形容人老实,挨欺负。
冰溜子(bīngliūzi):房檐上的雪化了以后流下来冻成的冰条状物体。
麻溜(máliū):动作快一点。
勒勒(lēle):说话,有时也指乱说话,比如“瞎勒勒”。
老鼻子(lǎobízi):形容特别多的意思。
晒脸(shàiliǎn):指看不出眉眼高低,故意在人前现眼。
激眼(jīyǎn):生气的意思。
背夫(bēifū):服气了,老实了的意思。
马路牙子(mǎlùyázi):路边甬道。
拔犟眼子(bájiàn *** ǎnzi):抬杠的意思。
秃噜返涨(tǔlufǎnzhàng):说话或办事不靠谱,或言行不一。
闲嘎哒牙(xiángàdayá):无聊的时候吃零食,比如吃瓜子等。
魂儿化儿(húnrhuàr):脸上色彩很杂,也是不干净的意思。
嗷嗷地(āoāodi):助词,加重形容的分量,比如“嗷嗷地厉害、嗷嗷地辣”等。
茅楼儿(máolóu):厕所。
扒愣(bāleng):指用手拨弄对方。
蔫吧(niānba):①指某样物品失去水分,比如“这花蔫吧了”。②指人没有精神头,也叫“蔫头耷拉脑”。
隔路(gélù):指人另类,脾气古怪,不合群。
嚯嚯(huòhuo):浪费资源,不节省。
墨迹(mòji):指人说话或办事不利落,拖泥带水。
虎(hǔ):这里指的可不是大脑斧,而是说人比较愣,缺心眼儿,有时候也说“潮”,是一个意思。
膈应(gèying):烦,不喜欢。
撩闲(liáoxián):指用言语或肢体挑衅对方,无事生非。
皮实(píshi):①指人身体或心理素质好。②指物品耐用,不爱坏。
得劲儿(děijìnr):舒服的意思。
背不住(bèbúzhù):有可能,也许的意思。
换常儿(huàncháng):有时候。
丁把儿(dīngbàr):总是、经常的意思,比如“丁把儿去干什么什么”。
假古(jiǎgu):指人不实在,比较虚伪。
贼(zéi):说的可不是小偷,助词,可以放在任何形容词前面,以加强效果,比如“贼厉害、贼漂亮”,看见没,贼都厉害和漂亮。
好了,那么重点来了,在东北如果对方问你“你瞅啥”?你该怎么回答呢?给大家两个备选方案,方案一答“瞅你咋地”,然后做好跟对方过两招的准备。方案二答“哥们儿我瞅你咋这么眼熟呢”,然后你也许会收获满满一大锅猪肉炖粉条子,外加纯良小烧。
其实现在的东北人早已没了当年的那些戾气,也不会因为一句就伸手动粗,起码笔者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周围人打架斗殴了。善良淳朴、热情好客才是东北人的真实写照。
最后声明,笔者非语言专业人士,以上部分解释和用字可能不太准确,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春天少吃瓜子和薯片,记得常囤这5样,实惠又解馋,你吃过几样?春天少吃瓜子和薯片,记得常囤这5样,实惠又解馋,你吃过几样?
*** 融融的天气太适合郊游,上班路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花朵,绿莹莹的树叶奋力生长着,上班的心情都好不少。于是和朋友们计划周末来一场春游踏青,放松身心。
我打算买些薯片瓜子带着去,同伴一盆冷水浇下来“提起零食就是瓜子薯片,能不能别这么土!春天这么干燥,能吃得下么?”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最后选择零食的重任就落在这个“吃货”朋友的身上。
还真别说,他选的零食不仅解馋还实惠,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爱的不得。我挑出来5样好评最多的,快来看看你都吃过没?
1、山楂丸
出门游玩,嘴巴是不可能闲着的,甜、辣、咸,各个味道的零食交替吃。吃的过多过杂,身体负担难免加重,贴心的同伴适时拿出来一罐山楂丸,小伙伴们的眼睛瞬间亮起来。
大家一人一颗纷纷称赞好吃不甜腻,我扫眼七度方山楂丸的配料表,原来配料除山楂外,全是山 *** 、红枣等食材,额外用蜂蜜中和山楂的酸调。整体口感十分温和,怪不得没有甜腻额感觉!
此外,七度方山楂丸沿用传统配方和做法,更大限度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采用锡箔纸的复古包装,干净便携又环保,出门带几颗既能消食解腻,山楂软糖般的口感解馋也不错。
2、玫瑰鲜花饼
春天正是赏花的季节,不仅能看花,还可以吃花。老人常说“不时不食”,用玫瑰 *** 的鲜花饼和春天简直是“绝配”。不仅味道清新,还能适时给身体带来春天所需的多种营养,堪称天然滋补佳品。
玫瑰鲜花饼的外皮层次分明,酥而不硬,里面的内馅由整朵玫瑰制成,加上蜂蜜调味。馅料的甜与饼皮结合,吃起来外酥里软,清甜耐嚼。玫瑰的清香在舌尖久久萦绕,整个人仿佛都被花香包围,真是一款能提升幸福感的美食。
3、黑豆浆
出门野餐,自然少不饮品的加持,但带着老人和孩子,寒凉的饮品自然不合适。可只喝热白水又过于寡淡,朋友准备的三川归黑豆浆粉刚好救急,味道更是意料之外的好喝。
本以为豆浆只是早餐专属,谁知豆浆粉中除主料黑豆,还加入适量黑米。用以增加豆浆的膳食营养,同时减弱豆腥味,粘稠细腻的口感与常见的豆乳奶茶有一拼。
而且,三川归黑豆浆粉选用分袋 *** 式包装,出门携带十分方便。有热水的地方就可以冲泡,泡好的豆浆香味浓郁,喝起来微甜绵密,无论男女老少都对它赞不绝口!
4、虎皮凤爪
上班族出门春游,最常见的场景除拍照就是坐在草坪上,一边“侃大山”一边享受美食。什么零食既耐吃,又不会占肚子呢?虎皮凤爪必须榜上有名。
虎皮凤爪选用 *** 包装,吃的时候不易脏手。而且有柠檬和香辣多个口味,总有一款让你爱不释口!其中我最喜欢当 *** 行的柠檬口味,凤爪软烂脱骨,软糯不腻,酸甜开胃,还没有肉腥味,太过瘾。
5、五黑糕
吃货朋友拿出来几罐黑乎乎的糕点时,小伙伴们的反应和我一样几乎都惊掉下巴。吃货朋友一脸神秘地说“一会儿尝尝,保准你们好吃到停不下来!”
我们半信半疑地打开一罐七度方五黑糕,浓郁的黑芝麻香扑鼻而来。看一眼配料表,除黑芝麻之外,还有黑豆、黑米等5样天然黑色食材,这对被KPI逼到头秃的上班族来说太有 *** 力!
与常见的传统糕点不同,七度方五黑糕更重视呈现食材的原始味道。故而调味时依赖食材自身的搭配,没有过多添加物质。吃起来香而不腻,甜味清淡,植物天然的香味仿佛拥有魔力一般,让人吃完一块忍不住拿第二块。
小贴士:当天去春游的人非常多,但我们的零食一拿出来还是让旁边的人震惊,不仅小众,而且种类多、数量大,简直能把隔壁的小朋友馋哭!同样的零食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吃和晒着太阳在草坪上享用完全是两种感觉。趁着微风拂面,阳光正暖,赶紧去感受春游的快乐吧!
且将新火试新茶人间四月天不止有梨花月,海棠风,还有绿茶新芽饮晨露。这几天看朋友圈,大家都是晒采茶的 *** ,看着那熟悉又陌生的茶树,我静静的发呆,思绪瞬间飞出了窗外,飞向了家乡,飞回了童年。
我的老家有喝茶的传统,家家户户都种茶,平时邻居到家里来玩首先给别人泡上一杯绿茶,然后开始唠嗑。有客人来时就要去冰箱翻腾更好的雨前茶接着炒一盘黑瓜子,黑瓜子也是我们那特有种植的,我们叫打瓜籽,这两样算招待客人的绝配,喝着茶,嗑着瓜子,主人和客人不缓不急的聊着各自的家常。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生活的几样必需品,我发现在我的家乡,可以少的了酱醋,但少不了茶。早饭后,午饭后,晚饭后你总能看到邻居或家里人手里端着一杯茶气定神闲的喝着,杯底沉淀的茶叶见证着一年又一年的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喝茶是惬意的,采茶就没有那么轻松自在。我们读小学三年级时,到了采茶的季节就帮着大人摘茶。记得清明前后的双休日,早上天刚亮就被妈妈叫起床,急匆匆吃过早饭就提个小篮子去板栗园,菜园,山边有茶树的地里开始劳动。
有时去得早,茶树叶片上盈满晶莹的露珠,我那时很讨厌这乱凑热闹的露珠,因为它容易把我的袖子打湿,摘茶就是把茶树上新长出的嫩芽一个个掐下来丢进随身带的小篮里,有时小芽被露水打湿就喜欢粘在手上,抖也抖不下来。摘茶是个耐心细致活,不能一把抓,只能瞄准一个个细芽,眼到手快狠狠地把它摘下来,虽然不累,也很考验人的耐力。那时年幼的我,还有姐姐 *** ,同学无不在每一个春天,在茶树泛青的时段里跟着大人一起磨砺耐力。
摘茶时手不停地在茶树的枝叶间来回穿梭,那稚嫩的小手常常被尖锐的枯枝扎到,留下一条细小的血痕,那时的我们是那么勇敢坚强,没有叫一声,更没有留一滴泪,完全忽略了那细微的痛疼,一心摘着茶。
摘茶虽然扎手,有时低头弯腰时间长了,到处酸疼,也有很快乐的时候,就是可以去茶园摘茶挣零花钱。除了家家户户种茶外,我们那也有很多私人承包的茶园,到春季采茶的时节,可以去那里采茶。记得上小学 中年级的每逢四月份,星期三和星期五放学早, *** 就会跟着邻居的姐姐和姑姑去一个茶园摘茶,那时采一斤茶三块钱,我们常常摸着黑赶回家,却为挣到的两块钱兴奋不已,觉得很有成就感。依稀记得那时一支铅笔一毛钱,一个算术本两毛钱,两块钱可以买一堆文具,回来时还会得到大人的表扬。
时过境迁 ,现在采茶一斤35元,车接车送中午茶园还管一餐饭。我记忆里那个经常去的茶园,前几年修路挖土机已经挖的面目全非,找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带着我一起去茶园的隔壁姐姐和姑姑,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她们现在又去往了何方,是否还会记得我们曾走在漆黑路上的欢声笑语?时光的长河一直缓缓流淌,记忆里的茶香一直是最初的模样。
采完茶到杯子里升腾起伏,清香四溢的茶水,只走了一半的路,还有更关键的下一步就是把嫩绿的茶叶 *** 成可以储存的干茶,这才是真正的功夫活。
我小时候还不流行机器加工茶叶,大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在家手工做茶,我曾无数次亲眼看见妈妈在厨房的灶台上翻炒茶叶。摘回来的绿茶到家之一时间要摊开在一个簸箕里,让茶叶透气,挑出里面不小心夹杂进去的枯叶和小枝丫。当天摘的茶叶一般不能过夜,要当天制成干茶。接着就是拿出一口铁锅,专门用来炒茶叶的换到灶台上,之前煮饭的锅油气太重不能用。等锅底烧热,火很旺的时候,妈妈就把茶叶倒进锅里拿专用的长筷来回翻动,等叶子焉得无精打采赶紧捞起来放到一个竹筛里 *** ,接着再倒回锅里翻炒,这样往复翻炒 *** 三次,等茶叶颜色全部变暗,就到了最后一步烘干。
记得那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竹子做的烘干茶叶的蔑器,形状就像一口反过来的大铁锅,边沿有一圈围栏,名字叫炕篮。茶叶炒好 *** 后就均匀抖落在那个炕篮上,炕篮下面是一个火盆,里面有燃着的木炭,不能有一点烟。烘茶叶的时候炭火不能太大,不然茶叶会糊,还要时不时去翻动茶叶好让它们均匀受热,翻动茶叶的时候手不能接触任何有味道的蔬菜,比如香椿和大蒜,不然茶叶就会串味。
每当茶叶烘干后,妈妈就会抓一捏放在水杯里,倒上烧好的开水尝尝味道,也看看自己的手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之后就把干茶装在透明的塑料袋里保存,有时在里面要写上纸条区分采摘日期,越是日期早,茶也就越好。
又是一年春草绿,茶树挺过雨霜,挺过冬雪,在立春后的第五个节气里朝气蓬勃的焕发青春,长出嫩嫩的小芽尖,采茶,做茶,喝茶这是记忆里深深铭刻的难忘情景。
等到回家去,泡一壶新茶,静静看着飘渺的雾气在眼前萦绕,让遥远的记忆继续在等待中酝酿,闻着茶香,就挥别了乡愁。
高品质瓜子,送礼倍有面子!#嘎嘎好吃高品质葵花籽。
虽然我买不起两三套房,但是这种高品质的瓜子我还是能买得起的。从10斤里才能挑选出2两这种大瓜子。他们家的瓜子我感觉是瓜子界的天花板了,它可是经过8道人工筛选,精心挑选出来的这种大瓜子。每一个瓜子都接近2.5厘米长的,颗颗饱满。
这个瓜子确实香,跟大道边上炒制的那些完全不一样。而且瓜子上面没有浮灰,很干净、很干净的。普通的瓜子嗑多了手都是黔黑默黑的。但它不是,他们家瓜子的炒制技术都是有申请专利的,真的厉害。买给家里的老人或者是送礼都很有面子。
虽然 *** 有那么一点小贵,但它的品质真的不错。包装上也很用心,像罐头一样,里面还都是这种真空包装的,完全不用担心运输中瓜子会返潮的问题。
谚语说“夏至端午前”有什么寓意?这时候爱西瓜还解馋的是这个!#童年的时光故事#今天夏至,明天端午。俗语说:“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不知道这话灵不灵验?但到了夏至就到了吃西瓜的时候,西瓜里的籽很黑很小,奇怪的是干果店里的黑瓜子却很大,小时候一直以为那些黑瓜子就是西瓜籽,后来到甘肃一带才知道,原来黑瓜子还真不是西瓜籽,而是一种专门产籽的瓜。
甘肃民权产黑瓜子的瓜
(甘肃民权的瓜)
不过,在我小的时候,西瓜是从来不吃的,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起,通常卖瓜人挑上三四个西瓜,走村串巷叫卖着,富裕的人家也是给孩子买上一小芽来,而瓜子通常都舍不得吐掉,要吐在手上,再用水洗一洗 ,等晒干了再慢慢嗑,这样等于是“一瓜两吃”了。
*** 家的孩子虽然吃不上西瓜和瓜子,但也有解决的办法,另一种瓜子于是成了大多数家庭里孩子们的稀罕物,那就是南瓜子。每当硕大的南瓜切开的时候,都会连瓤带子掏出来,洗净之后摊均匀,等晚上放学回来,便成了装进口袋里的美食。只不过家中弟兄多,能不能吃上南瓜子,也要看运气,谁放学早通常就是谁的战利品。
昨天晒干的南瓜籽
南瓜籽也叫白瓜子,它的香跟黑瓜子是不同的,剥起皮儿来也更方便,只要不是太干,两个指甲便解决问题。所以,到现在每年这个季节,一看到市场上或超市里有切开的南瓜和饱满的籽,总有一种买的冲动,不为吃南瓜,只为其中的瓜子。
在直播时,有人问我会不会喜欢沈星夜,我随口说了一句,就算全世界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多看沈星夜一眼。没想到,影帝本人竟然在我的直播间里。当我听说这句话时,我的余光闪烁了三秒钟。直播平台瞬间崩溃,但沈星夜的粉丝却在我的微博下面排队喊我“嫂子”。我曾经是一个18线平平无奇的才艺博主,因为黑了沈星夜而出名。现在,沈星夜已经成为了影帝。金马奖颁奖典礼直播的时候,我坐在直播室里嗑瓜子,和粉丝聊天。粉丝让我预测谁会成为影帝,我看了一下正在等待揭晓的直播屏幕,坚定地说:“反正不可能是沈星夜,他肯定有 *** 。”说着,主持人的声音传来:“让我们恭喜沈星夜成为本届金马奖更佳男主演。”我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直播间里的粉丝们都在大笑,弹幕上全是“是谁的脸被打了?”我说,“就算沈星夜能成为影帝,蒋老师也不能瞎啊!”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想到沈星夜真的成为了影帝。直播间里的粉丝们都在嘲笑我,说我预测错了。他们说:“蒋老师是不是瞎了?”我说:“那就完了。”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
颁奖典礼结束后,沈星夜被拍到和一个女孩一起回了酒店,这个消息瞬间成为了热搜之一。我觉得沈星夜真的很厉害,他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在感情上也很顺利。我很佩服他。我马上开了直播,标题是“8月8日,自称单身的某影帝开播10分钟,直播间热度就达到了流量之一。”我看着直播间里有500万人,很满意地笑了。“大家好,我是主播梦西瑶。”“听说神影帝最近很火,我今天来给大家扒一扒他。”以前,我的直播间里总是有很多人骂我,但今天却很和谐,他们都在求我快点开始。我打开了一张狗仔拍的照片,照片很模糊,我不确定能不能认出来。我先打开了P图软件,把照片处理得更清晰,这样我才能更确定。
“说起这件事,我要感谢沈星夜。为了做他的黑料,我学会了很多技能。”我一边处理照片,一边和观众聊天。“首先,沈星夜确实入住了罗马假日酒店,所以他有可能是他。”“沈星夜是出了名的宽宏大量。”我指着照片中的男人说,“他的肩膀比这个女人还宽,这显然不可能是沈星夜。”“但是,我不能让大家失望。”我加快了手上的速度,照片变得更清晰了。“这男人是谁?”我沉默了一会儿,评论区里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沈星夜的粉丝,他们感谢我,祝我好运。另一派是我的粉丝,他们一直在支持我,希望我能继续揭露沈星夜的真面目。我说:“看来这位 *** 的眼光很好,她没有选择沈星夜这种中看不中用的男人。”沈星夜的粉丝们听了这句话,很高兴。但是,我的一些黑粉听了这句话,却不高兴了。他们说:“你是不是喜欢沈星夜?”
“我只是在说事实。”“你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就否定一个人的成就。”我说,“我是来揭露 *** 的,不是来洗白沈星夜的。”“我们要保持理智,不要被一些负面情绪左右。”直播间里的气氛很和谐,大家都在互相尊重。虽然有人在骂我,但也有人在支持我。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现象,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不要轻易地攻击别人。我的闺蜜唐笑笑打 *** 给我,说我上了微博热搜,让我赶紧去看看。我一登录,发现评论区里一群人排着队形叫我“嫂子”。我还没反应过来,平台就崩了,我也被挤下线了。
第二天早上,我接到了很多夺命连环扣的 *** ,都说我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否则就会有麻烦。 *** 里,我的闺蜜唐笑笑很激动,她告诉我,我上了微博热搜,被沈星夜表白了。我打开微博,发现自己被沈星夜表白了,他说他想让我成为他的女朋友。我很生气,但是我也知道这不是我的错,我还是决定先去上班。
到了公司,我的老板钱东家让我参加一个直播,我本来不想去,但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直播开始后,我很紧张,但我也想给大家一个好的印象。我跳舞的时候,沈星夜突然出现在直播间里,他说他一直在关注我,并且希望我能成为他的女朋友。我很惊讶,但我还是保持了冷静。
直播结束后,我的老板让我发表一下感想。我告诉他,我不想和沈星夜在一起,因为我已经有男朋友了。虽然我的话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虽然这件事情让我有些困扰,但我知道我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保持自己的原则。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工作,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目 次
一、既有学说的实践难题
二、语义边界:行为定型作为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形式边界
三、行为评价:法益侵害作为故意毁坏财物的实质内容
四、毁损危险说之提倡
故意毁坏财物是一种古老的犯罪,早在罗马法时代便有“不法侵害财产”这一犯罪类型。1532年德国《加洛林那刑法典》也将“毁坏”规定为一种 *** 的犯罪类型。1861年英国制定了《恶意损害法》,将“毁坏”或“损坏”规定其中。653年成书的《唐律疏议》亦有明确规定:“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稼穑者,准盗论……‘弃毁官私器物’,谓是杂器、财物,辄有弃掷、毁坏。”在近代,故意毁坏财物依然是重要的财产犯罪类型。我国《刑法》第275条也将“故意毁坏财物”纳入刑事处罚范围。“毁坏”之认定,聚讼频仍,不仅“为一般语言概念的法学加工提供一个典型范例”,而且为司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教义学 *** 。从争论到 *** ,再到争论,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司法的可重复 *** ,“离开了可重复 *** ,就没有可资运用的理 *** 、科学的程序”,判决就容易沦为偶然、任意和无方向的犹疑。因此,有必要对“毁坏”做深入研究。
一、既有学说的实践难题
对故意毁坏财物的不同理解,彰显着刑法保护范围扩张与罪刑法定 *** 之间的紧张关系。一方面,由于 *** 用语的有限 *** ,司法实践倾向于认为有必要扩大“毁坏”的涵摄范围,以充分涵盖千差万别的毁坏行为;另一方面,受罪刑法定主义制约,扩大解释不能脱离“毁坏”两字的语义束缚,“必须在 *** 可预测的范围内解释该条文”。但毋庸讳言,平衡妥当的解释方案只能是少数。截至目前,任何既有学说都会遇到“改变财物外观”与“侵害财物效用”两大实践难题,因为这两大难题处在构成要件要素的涵摄边缘,徘徊于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之间。
(一)改变财物外观
改变财物外观是否属于“毁坏”的问题,在德国曾有十分激烈的讨论。“毁坏”的范围在德国帝国 *** 时期不断拓宽,先是解释为对财物完整 *** 的 *** ,后又扩大解释为减少了财物效用,比如取走桥上松动的木板、拆除机器零件。就算行为人没有减少财物效用,但若违背权利人意愿,改变物的状态,也构成毁坏,比如权利人希望将受损财物作为求偿物证,但行为人却擅自修好了它,以致权利人无法达成证明目的。总之,“毁坏”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以至于某些可恢复的污损行为也被纳入,比如弄脏纪念碑,等等。进入德国联邦更高 *** 时期, *** 基本沿用了帝国 *** 的裁判规则,无论行为人是否 *** 了财物本体或者减少了财物效用,凡违背权利人利益改变财物外观的行为,都属于毁坏。学界对这种宽泛的认定多有微词,德国联邦更高 *** 于是开始做出限定,即只有当财物本体明显毁损或者其效用遭到重大影响时,才属于毁坏。经此限定,改变财物外观是否构成毁坏,关键就在于“根据所有的生活经验,应当能想到财物所有权人会将这种改变恢复原状,如果恢复原状(通常是清洗)必将造成财物本体毁损,那就与直接毁损财物本体同等看待”。由此可见,自德国帝国 *** 时期至今,“毁坏”的范围经历了从窄到宽,再从宽到窄的变化。其中,如何认定改变财物外观行为,是影响“毁坏”范围的关键。
(二)侵害财物效用
侵害财物效用的“毁坏”,有剥夺占有、妨害使用目的与损害财产 *** 利益三种类型。
剥夺占有,是指行为人违背权利人意愿,使财物脱离其支配范围,自己不想得到,也不让别人得到,甚至以毁弃、隐匿等方式不让他人占有。由此,“每一种毁坏实际上都会显示出剥夺占有的要素:通过影响财物对于所有权人的效用,财物之前为所有权人提供的使用可能 *** ,遭到了完全或者部分的剥夺。从这个意义上说,剥夺占有处在毁坏财物之中”。不过,很多涉及剥夺占有的案例仍然成为争议焦点。比如将他人喂养的鸟从笼中放出,德国主流观点认为,“倘若被放走的动物由于不适应外界生存条件而死亡,如被放飞的金丝雀飞入对它有生命危险的环境,就成立毁坏”。与此相对,日本判例认为,打开水闸,使他人养鱼池内饲养的鲤鱼流失的行为,属于毁坏行为。不过,也有日本学者认为,“单纯使对方丧失对物的占有的行为,是否属于‘毁弃’等日常用语的语义范围之内,仍有质疑的余地”。我国司法实践同样认为剥夺占有属于毁坏。2018年7月7日深夜,张某到徐某的宠物店窃取3只猫后,又将笼门打开致使另外3只猫走失。 *** 认为,张某构成 *** 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对此,有批评观点认为,在剥夺占有的案件中,“这些财物本身没有遭受物理上的或者效用上的毁损,即使他人丧失对这些财物的占有,也不是故意毁坏财物”。而另有支持观点主张,虽然剥夺占有“没有给财物造成物理 *** 的毁损,但被害人已经丧失了对财物的利用可能 *** ,丧失了财物的应有价值”,因此应当认定为毁坏。
妨碍使用目的,是指行为人虽然没有让权利人失去对财物的占有,但却令其无法顺利使用财物。这里包括损害财物的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两种情况。前者比如行为人向饭店餐具中 *** ,导致店家和顾客心生厌恶。显然,餐具并没有遭到物质毁损,只要消毒清洗,就仍然具有使用功能,但日本大审院却将其认定为毁弃罪,理由是“从感情上来讲,这种物就不能再用于原来的目的了”。也有日本学者表示反对,理由不在于感情本身,而在于使用场合。之所以废弃这些餐具,是因为它们属于营业之用,若是供个人使用,经过消毒处理,未尝不可再用。后者比如虽然侵害了财物的某项使用功能,但却可以很快修复。典型的案例是拔掉气门芯给车胎放气,在德国,有观点认为这种行为属于毁坏,也有观点认为该行为并没有使轮胎丧失效用,只是让它失去了“准备使用的可能”。折中观点则认为,如果充气需要耗费不菲的人力财力,就成立毁坏;倘若车旁就有气泵,就可以否定毁坏。
至于损害财产 *** 利益,实际是将无体物纳入财物范畴,使财产 *** 利益成为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对象。比如,陈某和杨某均为 *** 游戏玩家,素有仇怨。2018年1月陈某登录杨某游戏账号,将游戏中战船的装备卸下,并以 *** 船撞击己方早已准备好的武装战船,使杨某损失游戏内的大量装备。公诉机关认为陈某的行为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另一个案件是:“朱建勇为泄私愤,侵入他人的股票委托交易账户并篡改密码,在他人账户内高价买进股票然后低价卖出,造成他人账户内的资金损失19万余元……上海市静安区人民 *** 于2002年10月24日判决:被告人朱建勇犯故意毁坏财物罪。”
(三)既有学说之不足
针对“改变财物外观”和“侵害财物效用”这两个认定难题,既有学说给出了许多 *** ,这些 *** 不一定得到公认,但它们无疑为克服难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路径。当然,这些学说在面临这两个难题时,也分别显现出自身的不足。物质毁损说和状态改变说仅关注财物状态本身的改变,看重的是毁坏的形式;有形影响说与效用侵害说则更强调权利人的损失,重视毁坏的实质。
物质毁损说又称实体 *** 说,认为毁坏仅限于对财物本体的完整 *** 造成物理或化学上的毁损,具体手段包括砸毁、撕毁、压毁等。值得肯定的是,物质毁损说对“毁坏”的解释是所有学说中最明确且最接近 *** 通常理解的,可以有效发挥举止规范的行为指引功能。根据物质毁损说,剥夺占有、妨碍使用目的、损害财产 *** 利益的行为都没有造成物质毁损,就都不是毁坏,只有将财物投入火中烧毁,用 *** 泼溅他人衣物等,才是毁坏。由此看来,物质毁损说凭借文 *** 释的支撑,对“毁坏”做了更大程度的限定,使处罚范围大幅缩小。但是,该说也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在具体适用中,物质毁损说忽视了财物效用对于认定毁坏的重要作用。这恐怕有违该说初衷,因为该说之本意不可能不考虑财物效用问题。比如向艺术品雕塑或者纪念碑上泼洒污物, *** 其审美、纪念目的,或者在图书馆的书籍上随意涂抹,妨碍阅读美感等,就很难根据物质毁损说入罪,因为这些改变外观的行为并没有 *** 财物本体的完整 *** 。
状态改变说认为,“倘若所有权人对维持财物现状拥有合理的利益,那么通过施加直接的物质 *** 影响给财物状态造成严重消极改变的,就应视为毁坏”。与前说相比,状态改变说对毁坏的理解更为宽泛,只要行为人给财物状态造成了违背权利人利益的改变,就一律认定为毁坏。在该说看来,外在表现形式是财物的根本特质,改变财物状态会对权利人的社会影响和生活感受有所妨害。该说的优势,是能够解决因第三人介入而导致财物出现物质毁损时的认定问题。比如甲在乙的财物上张贴广告,乙找来清洁工清除这些广告,但由于胶水太过强力,清洁工在清除过程中给财物造成了严重的物质毁损。此时,能否将清洁工造成的毁损结果归责于甲?按照状态改变说,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张贴广告本身就是毁坏。不过,这也意味着,状态改变说将“毁坏”的形式扩展到极致,几乎所有未经同意而改变他人财物状态的行为都会视为毁坏。从文义看,改变状态难以与“毁坏”相匹配。比如把别人翻开的书合上,使书的主人很难再找到之前读到的那页,这无疑改变了书的状态并且也违背了权利人的利益;再如向他人刚清洗完的窗户上泼洒尘土,改变了窗户的外观,都可以视为毁坏。但从社会通常观念来看, *** 并不会认为合上书或者向窗户泼洒尘土就属于毁坏。如此扩展处罚范围,模糊了行为样态,实不足取。
有形影响说又称有形侵害说,指行为“对所涉财物本体造成直接影响,由此导致物体完整 *** 或者通常效用遭到侵害”。有学者将其表述为直接效用侵害说,即“对于所有权人的财产而言,它应当防止的是直接作用于财物本身的效用侵害”。此处的有形 *** ,“不光是在实验室中的有形 *** ,还要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有形 *** ,即外部留有痕迹的、可感知的影响”。根据该说,利用财物固有的功能漏洞妨碍财物效用的行为,消极妨碍或者间接影响财物使用的行为,单纯导致财物位移或者造成可以马上恢复原状之变化的行为,都不成立毁坏。然而,有形影响说之不足则表现为处罚轻重失衡,容易造成处罚漏洞。比如向他人餐具中 *** ,给他人轮胎放气的行为,原本轻于放走他人饲养的鱼或鸟的行为,但根据有形影响说,却只认定“轻行为”属于毁坏。再者,有形影响说难以维持逻辑一致,对于顺应财物客观效用来使用财物的行为,以及恢复财物客观效用的修复行为,比如吃掉他人的食物,擅自将他人希望维持现状的古旧座钟修复,无一不是对财物本身施加了有形影响,并且使财物对于权利人的效用减损。根据有形影响说,这些行为都应认定为毁坏,但是,相信有形影响说的支持者会更倾向于认为这些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效用侵害说又称功能妨碍说,认为“减损物的正常使用 *** 质,即为毁损。毁损不需 *** 实体,妨碍物的正常功能,即是毁损”。我国司法实践也认为“使财物的价值降低或者丧失是故意毁坏财物的本质特征”。根据效用侵害说,改变外观如果侵害了财物效用,比如在玻璃展柜上随意粘贴,使顾客无法看到陈列的商品,再比如将笼中鸟放出,将鱼塘中饲养的鱼放走,把戒指扔进大海,把他人财物隐匿起来,这些行为都让财物无法再发挥其效用,就应视为毁坏。妨碍使用目的的行为原则上也会被认定为毁坏,只在例外情况下才能得出否定结论,比如擅自修复他人物品。对于高买低卖股票,使他人遭受财产损失的情形而言,效用侵害说同样认为该行为构成毁坏。在此,行为样态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有没有侵害财物效用,这将导致故意毁坏财物罪失去形式边界,使处罚范围不受 *** ,因此同样不可取。
二、语义边界:行为定型作为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形式边界
(一)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结构
在划定毁坏财物的行为标准之前,必须先判断某一行为是否符合法条文义。这是因为,“脱离规范判断、形式判断这一前提而奢谈价值判断、实质判断是极为危险的。我们必须建立起形式判断先于实质判断的理念,使实质判断只有出罪功能而无入罪功能”。也就是说,某一行为只有先符合毁坏的文义,才能进一步判断该行为是否使财物效用降低。比如,甲将乙的名贵手表封存好,埋在土中,自己不想用,也不想让乙用。数月之后,丙在挖土时偶然发现了这块手表,并据为己有。案例疑难在于,“埋藏”是否处在“毁坏”的文义范围内?如果超越文义判断而径直认为“埋藏行为属于毁坏”,那么,又该如何理解丙将他人埋藏物占为己有的行为?如果认为成立侵占罪,便意味着既认为甲“毁坏”了乙的手表,又承认丙在实施侵占时这块手表完好无损,显然自相矛盾。这种自相矛盾本身即说明,将“埋藏”理解为“毁坏”是不合适的,超越了语义边界。
不可否认,为了周延地保 *** 益,司法者有时不得不对构成要件要素做某些扩大解释,也就是扩展、拉拽、调适文字含义,使其向案件事实靠拢。但无论如何,也要“以一般的语言用法为基础,因为法律是适用于所有人,进而涉及所有人,故而不能放弃更低限度的可理解 *** ”。不考虑 *** 对法条文义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一味地以保 *** 益、维持秩序为目标进行目的解释,最终必然使罪刑法定主义所要求的明确 *** 原则荡然无存,使惩治犯罪带来的收益无法抵偿给 *** 造成的伤害。因此,“法条用语的文义是解释的界限……目的解释所得出的结论,最后仍然必须与法条的‘字面含义’保持一致,必须以特殊方式‘表现在’制定法中”。诸如埋藏、隐匿等行为,就难以与“毁坏”的字面含义相一致。
当然,文 *** 释也有其局限,“文字的多义 *** 、含糊 *** 和刑法用语的专业 *** ,决定了在解释刑法规范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制约,但是无法严格地 *** 为仅仅允许产生一个唯一的结论”。不过,虽然语言文字经常难以精准周延地正面描述、界定构成要件要素,但是可以从反面排除那些不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正如人们很难回答什么是正义,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什么是不正义。在此,即使承认文 *** 释很难对何谓“毁坏”做出明确而有效的正面限定,也比较容易排除那些不属于“毁坏”的情形。从“毁坏”的行为结构入手进行分析,通过语义对 *** 方式,可以较好地实现对“非毁坏”的排除。毁财罪“作为侵害犯、攻击犯,毋宁与伤害罪具有亲近 *** 。与其他的财产罪不同,它不是取得财物或者得到利益,而是毁灭财物本身的犯罪”。据此,不妨将毁坏与伤害、 *** 行为做一番对比,并从中获知毁坏行为的结构特征。
详言之,伤害、 *** 更大的特点就是直接针对 *** 机能实施侵害,伤害结果与 *** 结果只能发生在 *** 上,而那些从空间上转移 *** 或者 *** 人身 *** 的行为,比如 *** 或拘禁,虽然也会侵害人的权利,但却对 *** 机能毫无影响。之所以不会有人将 *** 、拘禁解释成伤害、 *** ,是因为它们结构不同。而毁坏与伤害、 *** 具备某种相似 *** ,可以认为毁坏的行为结构决定了它只能针对财物本体实施,作为毁坏结果的效用侵害,要从对财物本体的作用中体现出来。而剥夺占有、隐匿、埋藏等行为,其结构则与 *** 、拘禁更加类似。故此,可以认为“毁坏”的结构特征是直接作用、影响财物本体之上,单纯妨碍权利人或者一般人使用财物的行为,不符合这一结构,不属于毁坏。
(二)毁坏财物的行为样态
我国《刑法》第275条没有详细描述毁坏财物行为的样态,以至于让该罪成为一种非定式犯罪,因而有必要依靠解释来予以明确。“在 *** 之外,法律以各式各样的方式被用来控制、引导和计划我们的生活”,而只有首先明确行为的样态,法律才能告知 *** 什么样的行为是被禁止的,从而发挥其行为指引功能。刑法也不例外,按照举止规范与制裁规范二分的规范论,举止规范的旨趣“在于创设一般人的行动预期的状态”,制裁规范的目的则是维护举止规范的效力。其中,对举止规范的违反乃是发动制裁规范的前提。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罪而言,其举止规范是“不得实施毁坏财物的行为”,在解释“毁坏”这一构成要件要素时,应尽量说清其基本轮廓。唯此,才能让 *** 在碰到类似情况时,有意识地不违反这一举止规范。
在此,运用体系解释的 *** 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使用了诸多与“毁坏”类似的语词,基于每一构成要件要素都应具有特定含义的思想,从这些语词中可以大致勾勒出毁坏行为的轮廓。
首先,“毁坏”包括但不限于物质毁损,在我国刑法中,“损毁”这个词专指物质毁损的情形。我国《刑法》第324条规定了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与过失损毁文物罪。按照我国《文物保 *** 》第66条第2款的规定,“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 *** 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倘若程度严重,则应认定为刑法上的“损毁”。另外,根据更高人民 *** 发布的指导案例第147号“张永明、毛伟明、张鹭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案”的裁判要旨,严重 *** 自然遗产的自然 *** 、原始 *** 、完整 *** 和稳定 *** 的行为,可以认定为损毁。从法条规定和裁判要旨均可看出,符合“损毁”这一构成要件要素的,都是那些会对文物、名胜古迹本体造成物质毁损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2月30日更高人民 *** 、更高人民 *** 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2款第1项在“损毁”之外还规定了“灭失”,对此,应当认为“灭失”属于一种更为严重的物质毁损,也就是根本无法恢复原状的情形。
其次,“毁坏”不包含隐匿、剥夺占有、占用等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162条之一规定了隐匿和销毁两种行为,尽管这两种行为都能让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丧失其效用, *** 者依然认为隐匿不属于可被视为毁坏的销毁行为。同理,我国《刑法》在第253条中规定了开拆、隐匿与毁弃三种行为,虽然它们都会侵害邮件、电报的效用,但是既然 *** 者将它们分开规定,就意味着隐匿并不在毁弃的范围内。第二,我国《刑法》第3 *** 使用了“ *** ”一词,根据2000年3月31日 *** 部《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立案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 ”包括 *** 、毁坏、拆除、 *** 、移动等手段。其中,除了“毁坏”之外,其他四种手段都可谓是剥夺占有行为,而立案标准之所以将“毁坏”与这几种行为并列规定,就是因为尽管这些剥夺占有的行为都属于 *** ,但它们并不为“毁坏”所包含。换言之,倘若我国刑法在具体罪名中使用了“ *** ”一词,就可以将剥夺占有行为列入其中,但是如果用“毁坏”来作为构成要件要素,剥夺占有行为就难以与之相符。第三,我国《刑法》第344条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明确区分了采伐与毁坏,采伐包括砍伐或采集珍贵树木、重点保护植物;毁坏是指导致珍贵树木、重点保护植物死亡或者影响其正常生长的行为。其中,砍伐不属于“毁坏”的原因在于,前者并未侵害珍贵树木或者重点保护植物的效用,而采集作为一种剥夺占有行为,在制定法中也并未被视为毁坏。
最后,毁坏介于损毁与 *** 两者之间,其范围大于损毁,小于 *** 。据此,毁坏是指那些足以造成财物本体物质毁损的行为。换言之,毁坏行为并非一定要给财物造成物质毁损,但若站在理 *** 第三人角度进行事前判断,这些行为却具有造成物质毁损的可能或者危险。2000年6月19日更高人民 *** 《关于审理 *** 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可以印证这一观点。根据该司法解释第3条第2项的规定,毁坏耕地的行为包括“非法占用耕地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非农业建设”。此处值得注意的是,该司法解释列举的毁坏手段的特点在于,从事前角度观察,它们都足以给农田或者耕田造成物质毁损。换言之,这些行为既可能在物理上造成农田耕田毁损,也可能未造成物质毁损,但它们本身都属于毁坏行为。
三、行为评价:法益侵害作为故意毁坏财物的实质内容
(一)故意毁坏财物行为与法益侵害的关联
如果想最终确定毁坏行为的意涵,除了划定毁坏的语义边界之外,还必须明确故意毁坏财物罪保护的法益,这是因为,“法益实现的关联 *** 始终扣紧着行为规范的禁止范围,一个无视于结果的行为规范概念上不可能存在”。构成要件所要禁止的危险,是那些在未来某一时点有可能非偶然 *** 地引起构成要件该当结果的行为。“只有在刑法典描述的举止同样违反规范时,即人类举止可避免地侵害了法益,该举止才可被处罚。”可见,动用刑罚的前提是行为人的举止违反了刑法规范,而判断某一举止是否违反规范的标准,则取决于该举止是否侵害了法益或者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换言之,法益侵害(危险)决定了构成要件行为的内容。
这种认定方式目前依然占据主流,比如在结果犯中,“切断行为和结果,将结果从不法中驱逐出去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缺少外部结果,刑法不法就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未遂也要以结果(实行开始)为前提”。尽管在讨论结果归责之前应当先单独考察行为人的举止是否为刑法所允许,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判断某一举止是否违反刑法时,仍应以法益侵害危险为标准。作为构成要件行为的毁坏,其范围本质上是由该罪的结果及其背后的法益决定的。贝林早已阐明了这样确定构成要件行为的根据,即“一个部分构成要件中,行为动词表达了对构成要件中对象的侵害”。换言之,毁坏结果已经蕴含在毁坏行为之中,“毁坏”一词既包括行为,也包括结果,而结果又决定着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故意毁坏财物行为的核心意涵的确要“从毁坏结果反推毁坏行为”才能确定。不过,这种确定方式并不会导致构成要件行为定型 *** 的丧失,关键还是要看如何理解毁坏结果,是单纯理解为物质毁损,还是认为包括财物效用的丧失或者减少。
(二)故意毁坏财物行为侵害的是以所有权为基底的个别财产
财产犯罪可分为侵害个别财产与侵害整体财产两类。所谓个别财产,本质上就是所有权,因而侵害个别财产犯罪又被称为所有权犯罪,其犯罪特点是“所有权作为物的价值,通常会却不总是会表现为某种财产价值,保护所有权也与被害人是否遭受经济损失无关”。以我国《刑法》第2 *** 条 *** 罪为例,行为人在公交车上扒窃,即使只从他人口袋里窃得一张纸,也不妨碍 *** 罪成立。再假设,行为人半夜入户 *** ,取走户主的水杯,以为是稀罕之物,顺手留下了超过水杯实际价值的现金,户主财产不减反增,也应成立 *** 罪。这是因为,所有权与财物的经济价值没有必然联系。所有权的积极权能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消极权能表现为排除他人干涉,其中任何一项权能都并非与物的经济价值直接挂钩。因此,侵害个别财产犯罪的不法内容自然就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无关。
与之不同,侵害整体财产的犯罪则是将所有可以在经济上把握的价值都纳入了保护范围,“只有当被害人的财产遭到经济上的损失时,刑法才会予以保护”。就算行为人取得了利益,只要相对人没有遭受经济损失,也不成立犯罪。比如甲欺骗乙,说乙的手镯是假货,自己的手镯才是真货,愿意基于友情跟乙交换,乙信以为真,遂将手镯与甲交换。事后查明,甲的手镯不仅是真的,而且价值与乙的手镯相同。尽管乙受甲的欺骗,但由于乙的整体财产没有减少,甲就不能成立 *** 罪。即便甲手镯没有乙手镯贵重,在认定时也要将甲手镯的价值从乙的经济损失中扣除。换言之,“在诈欺罪中,财产损害是一个整体财产的客观减少,也就是财产整体价值在因为错误而处分财产前后的差异”。刑法设立这类犯罪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财产的交换利益,正如 *** 类犯罪,本质上无非是利益不对等的交易,而交易其实是各取所需的过程,因此“财产权人所享有的交换利益是否有受到损害,就不能仅作形式上的判断,因为即使行为人取得财物或是财产上之利益,也不必然就会对财产权人造成损害”。
从上述两种财产犯罪类型的特点中可以看出,故意毁坏财物罪本质上属于侵害个别财产的犯罪,它保护的法益不是财物权利人的整体财产,而是作为绝对权利的所有权。行为人有没有使财物权利人的整体财产价值降低,并不影响本罪成立。在行为人实施毁坏行为的过程中,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静态的,不存在互动关系,也没有交换利益。可以说,被害人整体财产的增减对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成立毫无影响,比如“某著名艺术家违法修改了一幅很差的画作,即使提高了此画的价值,也是毁坏”。总之,故意毁坏财物罪侵害的是以所有权为基底的个别财产。
(三)故意毁坏财物行为侵害的法益是财物的某种效用
毁财类犯罪在刑法分则中之所以不可替代,恰恰是因为毁坏行为侵害的法益是财物的某种效用。就人类尊严而言,“毁坏经常会造成这样一种后果,即 *** 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基础,因为人要靠支配特定的、完好无损的财物,比如一间住所,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换言之,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不能仅靠对财物的静态所有,而是要充分发挥其效用,使生活更加优越。自驾出行的舒适度高于公交出行,但如果总是将私家车停在 *** 中,选择乘坐公交出行,这辆私家车就无法发挥增进生活舒适度的功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人类尊严而言,财物效用才是核心。也因此,所有权不只是 *** 的延伸,更是对行使 *** 的保障。作为一种权利,“就像是一个陪伴着物品、保护它不受任何外来侵袭的守护神一样”,使权利人可以安心处置自己的财物。他人的无端毁坏却会让权利人既不能积极处置自己的财物,也无法消极地搁置其财物以备不时之需。可以说,一切让权利人无法 *** 处置自己财物的行为,侵害的都是财物的效用。一块沙漠中的石头,无论是被移动还是被砸碎,都不会涉及法律问题,只有当它为人所有时,才受物权保护。一旦这块石头成为某人的所有物,它就对这个人具有价值,也就是效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改变财物的物质成分,还是 *** 财物的完整 *** ,它们本质上都是让财物的效用丧失或者减少。以我国《刑法》第276条规定的 *** 生产经营罪为例,法条使用了“毁坏”一词,并将行为对象限定为机器设备。毁坏机器设备最常用的 *** 就是物质毁损,比如用锤子砸碎零件,浇水使电器短路,但这依然只是表象,处罚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使生产者无法顺利进行生产经营。换言之,顺利生产经营的前提是让机器设备正常运作,正常运作的本质是发挥机器设备效用,而物质毁损恰恰使机器设备丧失了生产效用。因此,有理由认为,毁坏行为侵害的法益是所有权背后的某种财物效用。
(四)财物效用的解读
财物效用可分为主观效用与客观效用,前者指权利人为财物设定的用途,后者指财物在一般人眼中的通常功用。主观效用因人而异,任 *** 随意,若以主观效用作为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益,毁财类犯罪的成立范围必定更大。比如,甲有一台年久失修的老座钟,已经无 *** 常走针,但甲却认为只有保持这种状态才能彰显其纪念意义。有一天,修表匠乙来甲家中做客,发现了这台古董座钟。出于好心或者炫技,在未经甲同意的情况下“修好”了这台座钟,致甲非常气恼。可见,物的主观效用与客观效用有时并不兼容,甚至是对立的。但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罪而言,“即使所有权人对财物现在的状态拥有某种利益,修复行为也对财物不具有毁损 *** 影响,因此不能涵射在毁坏概念之下”。换言之,财物的主观效用不宜作为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益。
客观效用反映了人们对某物功能的 *** ,能够对毁财类犯罪的法益形成广泛认可,有利于确立行为标准并确保其有效 *** 。因此,以客观效用为法益才是妥当的。申言之,“刑法必须先评价或显示如何之行为系法所不允许之行为,进而,命令人民不得为一定之反价值行为”。法共同体是由规范建立的,其中最重要的规范就是法律上的举止规范,正是这些规范调整着 *** 的共同 *** 生活。刑法作为举止规范,其受众必然是效力范围内的所有 *** ,必须采用能为一般 *** 所理解的方式来解释刑法,否则将导致 *** 在行动上无所适从。在确定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益时,也同样要从一般 *** 的立场出发,以财物的客观效用为准。这是因为,主观效用难以认定,以主观效用为准,刑法就无法向 *** 传达明确的规范信息。此外,刑法还是面向裁判者的制裁规范,如果以主观效用为法益,就意味着裁判者是在根据权利人的心理感受来判决,难免恣意。综上,故意毁坏财物罪保护的法益是财物的客观效用,或者说,对财物客观效用的侵害乃是“毁坏”的实质内容。
四、毁损危险说之提倡
(一)毁损危险说的内容与特点
笔者主张一种介于物质毁损说与有形影响说之间的观点,称之为“毁损危险说”,指行为人直接针对财物本体,通过足以造成物质毁损的方式,侵害财物的客观效用。这样理解“毁坏”,既符合其形式样态条件,又满足其实质内容要求。就形式样态而言,侵害财物客观效用的行为只能针对财物本体实施,故而打破权利人对财物的占有关系,进而侵害财物客观效用的行为,不属于毁坏。也因此,应将毁坏的行为样态理解为一切足以给财物造成物质毁损的行为,即站在事前判断的角度,以社会通常观念为标准,来判断行为是否有可能给财物造成物质毁损。换言之,只要从行为人着手的时点观察,其行为足以造成物质毁损,即使该行为事后并未造成物质毁损,也应视为毁坏行为。就实质内容而言,只有当毁坏行为侵害了财物的客观效用或者对其造成危险时,才能成立本罪。对于那些只侵害了财物主观效用,或者虽然 *** 了财物完整 *** ,却没有影响其客观效用的行为,不应认定为毁坏。
毁损危险说的优势在于,从规范论角度看,一方面,给“毁坏”划定了清晰的形式边界,明确了举止规范的内容,即针对财物本体实施的,足以造成物质毁损的行为。以此界定举止规范,可以满足罪刑法定主义的明确 *** 要求,有效指引 *** 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将制裁规范理解为财物的客观效用,可以让裁判者在决定是否启动制裁时,获得一个以社会通常观念为基础的、不受被害人情感左右的稳定标准。与之相协调,被害人为其财物设定的违 *** 常识的用途,不能成为启动制裁的根据,只有当行为人侵害了该财物在社会中被通常认可的效用时,裁判者才能启动制裁,从而确保举止规范的效力。
与物质毁损说相比,毁损危险说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在认定“毁坏”时,物质毁损说采取事后判断立场,即只有引起物质毁损结果或者现实危险的行为,才是毁坏。如果财物完好无损或者没有造成物质毁损的现实危险,就不认定为毁坏。而毁损危险说采取事前判断立场,即使财物事后安然无恙,或者没有面临任何现实的物质毁损危险,也不妨碍毁坏行为的认定。其二,根据物质毁损说,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既遂标准是给财物造成物质毁损, *** 其完整 *** ,未遂条件是引起物质毁损的现实危险。而按照毁损危险说,本罪的既遂标准是财物客观效用遭到侵害,未遂条件是财物客观效用面临现实危险。在这个意义上,毁损危险说的处罚范围大于物质毁损说。
与有形影响说相比,毁损危险说也具有两点不同。其一,有形影响说所理解的“毁坏”,是指行为人通过外界可感知的有形力对财物施加作用,毁损危险说则将这一标准限定为足以给财物造成物质毁损。虽然缩小了有形影响说的处罚范围,但让毁坏的行为样态更加明确,更有利于发挥其行为指引功能。其二,有形影响说没有明确毁坏财物罪的法益究竟是财物的主观效用还是客观效用,以致很多只侵害了财物主观效用的情况也被视为毁坏;毁损危险说仅将毁坏财物罪的法益理解为财物的客观效用,在结果上也缩小了有形影响说的处罚范围。倘若行为人通过足以造成物质毁损的方式,妨碍了财物的主观效用,而没有对财物的客观效用造成影响,就不能认定为毁坏。简言之,毁损危险说与有形影响说之间并非互斥关系,而是限定关系。综合来看,毁损危险说的处罚范围比物质毁损说要大,比有形影响说要小。
(二)毁损危险说的具体适用
法律解释的任务“无非只是确 *** 律的原本意义,并把它作为正确的意义去加以应用……法官试图要认识的东西正是法律的法权意义”。换言之,解释某一构成要件要素的目的,终归是为了将其应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之中,而毁损危险说相对于其他学说的优势,正是体现在疑难问题的解决上。
1.改变财物外观行为的认定
根据毁损危险说,改变财物外观是否属于毁坏,要看该行为有无引起物质毁损的可能或危险。比如,在他人广告牌上张贴自己的广告、用彩笔在他人墙面上乱画,就不能视为毁坏,因为张贴、乱画行为没有引起物质毁损的可能 *** 。反之,假如行为人向他人的财物上泼洒具有腐蚀 *** 的颜料,那么即使由于材质原因,财物并未遭到物质毁损,也应认定为毁坏,因为从事前的角度看,腐蚀 *** 颜料有可能造成物质毁损。改变财物外观在两种情况下会被视为毁坏,即“侵害财物本体,或者通过损害财物的思想内容或美学形态来妨碍财物的客观效用”。对此,之一种情况并无疑问,倘若改变财物外观的同时也可能给财物造成物质毁损,自然属于毁坏。值得仔细分辨的是第二种情况,思想内容与美学形态固然可以视为财物的客观效用,例如纪念碑、艺术品的社会目的就是传达思想内容或者审美取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凡是损害财物思想内容或者审美取向的行为都是毁坏,而是只有通过足以给财物造成物质毁损的方式侵害上述效用的才是毁坏。
改变外观行为的更大认定难点,是第三人介入引起物质毁损的情形,即虽然改变外观不是毁坏,但由该行为引起的后续修复工作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物质毁损。此时能否将该结果归责于改变外观行为,从而让行为人承担刑责?如果根据客观归责理论来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判断改变外观行为是否制造了一个法所不允许的风险,以及后续修复行为所造成的毁损结果是否属于该风险的实现。而依照毁损危险说,改变外观不是毁坏行为,并没有制造法所不允许的风险。只有当行为人存在特殊认知的时候,才可以肯定后续毁损结果的客观归责。详言之,倘若行为人在实施改变外观行为时,明知该行为引起的后续修复工作会给财物造成物质毁损,就应将这一结果归责于他,因为“如果行为人具备了特殊认知,他就预见到了因果流程的发展,客观上支配着因果流程”。在此情形下,改变外观就成为一种足以引起物质毁损的行为,按照毁损危险说,行为人制造了法所不允许的风险,后续出现的物质毁损结果自然可以归责于行为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特殊认知为由肯定客观归责的做法,会导致认定犯罪过于依赖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为了避免口供定罪,必须有确实充分的口供以外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后续毁损结果的明知。
2.剥夺占有行为的认定
依照毁损危险说,剥夺占有一般不能视为毁坏,除非该行为具有足以造成物质毁损的可能 *** 。一方面,剥夺占有不符合毁坏的行为结构,即毁坏只能针对财物本体实施。“倘若存在一个针对财物自身,针对其作为人类使用客体 *** 质的侵害,该侵害就是毁坏财物;如果侵害指向的是财物对于占有者的主观使用可能 *** ,即它与占有者之间的关系,就涉及剥夺占有问题。”从这一区分可知,剥夺占有 *** 的是权利人与财物之间的关系,而毁坏则是直接侵害财物本体。另一方面,剥夺占有并不符合毁坏的行为样态,即这种行为完全没有造成物质毁损的可能 *** 。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属于剥夺占有时,需要同时考察其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积极方面是剥夺,消极方面是放弃对财物的进一步影响”。以此为标准,倘若行为人同时满足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那么他的行为就只是剥夺占有,不是毁坏。反之,倘若行为人在剥夺占有的同时还对财物施加了足以造成物质毁损的影响,就应以毁坏论处。
据此,剥夺占有是否属于毁坏,不能一概而论。在放走他人笼中鸟的例子中,要结合行为时外界的环境与鸟的品种来判断。比如,在放鸟时户外是零下30℃,而被放的鸟只能在零下20℃以上存活,此时此刻飞出去必死无疑,就应认为放鸟行为属于毁坏。而如果户外温度适宜,鸟的品种属于生命力顽强的类型,就只可认定为剥夺占有。同理,放走他人鱼塘中饲养的鱼,也要结合水质环境,鱼的品种等因素来认定该行为是否属于毁坏。上文提到的放走宠物猫案,也应依此标准认定。
3.妨碍使用目的行为的认定
在毁损危险说看来,毁坏侵害的法益是财物的客观效用,因此诸如吃掉他人食物、烧掉他人柴火等顺应财物客观效用的行为就被排除在外。在向餐具中 *** 的案件中, *** 并不足以造成餐具的物质毁损,不符合毁坏的行为样态。德国曾有一起类似案件“芥末案”。1996年1月26日夜间,被告人把芥末涂到了公路测速仪镜头上,致使测速仪暂时失去了测速功能,直到 *** 擦掉芥末才恢复正常。同年2月10日下午,被告人又用奶油类的白色物质涂抹镜头和闪光灯,致使测速设备失效多日。 *** 认定这两次行为均是毁坏。我国曾发生的当街倾倒巨量渣土案,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此类案件,有形影响说很难得出无罪结论,因为涂抹芥末或者倾倒渣土的行为,已经对交通设施及道路造成了有形影响,妨碍了道路、设施的使用目的。但是,按照毁损危险说,倘若涂抹、倾倒的物质不具有腐蚀 *** 、渗透 *** ,这类行为就没有造成物质毁损的可能 *** ,不能认定为毁坏。至于给轮胎放气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只是打开轮胎气阀,就不能认定为毁坏,因为打开气阀没有造成物质毁损的可能 *** 。
还有两类特殊行为需要仔细讨论:一类是单纯将组装物零件拆卸下来的行为,另一类是将许多零散物件混合起来的行为。在之一类行为中,行为人只是单纯将组装物的零件卸下,却没有给零件造成物质毁损。比如,行为人将他人汽车的轮胎卸下藏起来,致使他人无法再使用这辆汽车,或者将 *** 的部件拆下,以致该 *** 失去作战功能。我国古代即有相关判词。问曰:“甲为武库卒,盗强弩弦,一时与弩异处,当何罪?”答曰:“不得弦不可谓弩”,“当坐弃市”。根据毁损危险说,应当将这类行为视为组装物的分解,是一种毁坏行为。因为组装物是一个整体,只有作为整体,才能实现单个组件无法达成的目的。而组装物本质上也是 *** 财物,卸掉其中某个零件,就意味着完整 *** 遭到了 *** ,与单个物体的物质毁损无异,并且侵害了组装物的客观效用。但是,即使承认拆卸零件的行为具有毁坏 *** 质,也不能认为所有这类行为都构成毁坏。倘若被拆下来的零件很容易装回去,财物的客观效用就没有遭到侵害或者受到侵害危险,不能论以毁坏。
对于第二类行为而言,典型案例莫过于“纽扣案”。2004年2月4日上午,几个妇女因为亲人在之前的冲突中身亡,遂跑到对方住宅兼纽扣厂房中哭闹,其间将院落中摆放的装着不同型号的铜纽扣的袋子倒在地上,掺杂在一起。浙江省永嘉县人民 *** 认定此一行为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本案的争点是,将不同型号纽扣掺杂在一起的行为是否属于毁坏?对此,我国学者形成两个阵营。持效用侵害说的学者认为,“在这样的场合,不能按一颗一颗的纽扣是否被毁坏来判断,而应当按纽扣的存在方式及其用途进行判断”,因此应当视为毁坏。持物质毁损说的学者则认为,“将各种铜纽扣掺杂在一起,只要将其分离开来,并不改变纽扣的物理和化学 *** 质,也不影响其使用,因而不是刑法中所说的‘毁坏’。道理很简单:黑瓜子和白瓜子混在一起,分开就可以了,黑瓜子照样吃,白瓜子继续卖”。观点虽不同,但双方的判断标准却都是从结果出发反推行为。换言之,效用侵害说是从纽扣的效用减少这一前提出发,认为掺杂行为属于毁坏,物质毁损说则是以纽扣的物理、化学 *** 质没有改变为前提,不认为掺杂行为属于毁坏。在毁损危险说看来,应当从事前的时点出发,以社会通常观念为标准,来判断掺杂纽扣的行为是否足以造成物质毁损。 *** 显然是否定的,除非有其他行为介入,比如往纽扣上倒 *** 或者脚踩锤砸,否则单纯掺杂各种型号铜制纽扣不可能造成任何物质毁损。
4.侵害财产 *** 利益的认定
根据毁损危险说,对于侵害财产 *** 利益的情形而言,同样要 *** 行为是否符合上述标准。再以“朱建勇高买低卖股票案”为例,尽管高买低卖给他人造成了财产损失,但是该行为却不具有物质毁损的 *** 质。以行为样态为标准,即便造成的财产损失再大,也不是毁坏,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加以解决。值得探讨的是,对于那些潜入他人游戏账号,将他人花钱买来的游戏装备在 *** 中“砸毁”“烧毁”的行为,能否认定为毁坏?比如游戏中行为人用自己的战船撞击他人的战船,导致他人游戏装备在游戏中大量“毁损”,这涉及是否承认虚拟世界的问题。如果人类同时活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中,虚拟世界已经完全成为一个 *** 维度,那么将毁坏财物平移到虚拟世界中也未尝不可。不过,这样的虚拟世界离当下生活依然遥远,还是应该让“毁坏”指向现实世界中的有体物。游戏中的装备虽具有可管理 *** ,但与有体物相比,终究不过是计算机中的数据,使他人丧失游戏装备的行为,其实还是对计算机数据的改动,不能认为这类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作者:邓卓行(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来源:《 *** 与法律》2023年第5期“经济刑法”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
这个 *** 的 草原黑珍珠葵花籽 你们一定要尝尝! *** ...这个瓜子被称为“草原黑珍珠”,因其 *** 高昂而闻名。这种美味的瓜子通常只有少数人品尝过。由于生长在矿物质丰富、日照时间长的环境中,这种瓜子的外壳薄、仁饱满,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由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这种瓜子的味道特别醇香,带有淡淡的甜味和微咸的口感。这种天然瓜子的香味非常浓郁,只要尝一口,你就会永远记住它的味道。这种瓜子有四种口味可供选择。
·之一个是奶香味。这种口味的瓜子是由草原鲜奶煮制而成,带有浓郁的鲜奶味和淡淡的甜味,之后还有淡淡的咸味,让人感觉像是在喝熟酸奶。
·第二个是原味。这种口味的瓜子由于生长在矿物质丰富的草原上,口感醇香,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第三个是椒盐味。这种口味的瓜子用天然海盐腌制7天7夜,直到海盐的香味渗入瓜子中,再用小火炒干,带有原味的香味和海盐的微咸味道。
·第四个是五香味。这种口味的瓜子是由多种天然调料制成的,包括八角、小茴香、桂皮、香叶、良姜和干姜等,让瓜子的味道更加浓郁。
老板花费了86万元购买这种配方,足以说明这种瓜子有多香。这种瓜子的主要配方是天然调料,其中包括八角、小茴香、桂皮、香叶、良姜和干姜等,这些调料渗入瓜子中,使其味道更加浓郁。再加上优质的黑珍珠瓜子的醇香,这种瓜子的味道带有淡淡的甜味和微咸的口感,再加上瓜子天然的醇香,人们只要尝一口,就会被它的香味所吸引。
这种瓜子的 *** 已经降至线下门店的五分之一,50包才卖19.9元。老板表示,如果消费者不满意,可以退货。每包瓜子的 *** 不到3毛钱,非常实惠。如果你想买,不要犹豫,点击下方的小黄车去购买吧。这种瓜子的 *** 可能会上涨,所以现在购买是非常划算的。
几十年烟龄的老爸戒烟后,忽然多了一下爱好,爱磕香瓜子。饭前磕,饭后磕,也不管春夏秋冬,寒冬酷暑。不,秋冬其实没多大问题,大夏天磕瓜子的人少了,难免泛潮,过保质期。
不是金钱的问题,老夫妻俩个人,这么多退休工资,吃个金瓜子也绰绰有余。问题是,老爸反映小超市卖的香瓜子泛潮,我犹疑地吃了一颗,熟悉的味道。那时候,我还在超市做,主管散称食品。那个 *** 店长要求好看,常常要求把瓜子,开心果啥的倒出来陈列。也不管是不是 *** 期间,卫不卫生。反正卖不掉可以退货,是厂家倒霉,超市不伤皮毛。
顾客常吃吃尝尝称称,看的我好不实在。所以,再便宜,超市里的散称瓜子,熟坚果之类我是决对不会购买的。你想想看,你去 *** 小店买瓜子,你称好后,店主赶紧扎紧袋口。而瓜子泛潮后,小组长常拿到楼下烘焙房去烘干, *** 后再售卖,周而复始……
我们当初还是集体单位,而老妈还是在私人小超市购买,想想汗毛都竖起来了。后来,让老妈买袋装的,老爸吃了几口后又皱起了眉头。说这个牌子不好吃,要求换一个厂家,再想想,袋装的瓜子只不过是眼不见为净,中国的食品安全任重而道远,水深着呢。
老妈刚刚在跟老爸热烈讨论,要不要改吃南瓜子,价钱贵一点,质量可以相对来保证。我决定不趟这趟混水,想想去年给老爸买瓜子,七八元一斤的,一买就是五斤。之一次还满意,第二次嫌瓜子小,这还是大冬天呢。现在,我找抽呢。
老妈说吃零食总比抽烟好,连老 *** 肺都被熏的墨墨黑,晚上老爸还咳的躺不下来。不得已,戒了老烟枪,嫌嘴巴空的发慌。先买糖果,后来说岁数大了吃糖不好;又改话梅,因为腌制食品,和甲状腺结节旧病,又改了瓜子,又毛病多多……
老小孩,难服侍,我宁愿给他买衣服,买西洋参片泡,哎。<捂脸><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