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生/文
(一)
作家王干自武夷山归来,恰好有事来青,相隔一年,大家又见了面,吃饭,聊天,喝茶,谈笑风生。
大凡喝茶讲究之人,皆有自己固定的茶叶品种,通常情况下,不会杂饮。若出差在外,行李箱中自备香茗,是必选项。文人墨客尤其如此。王干先生即是一位讲究的饮茶人,他随身携带的,通常是绿茶。
临行,王干从行李箱中摸索出一小盒茶,压低声音告诉我:“正宗武夷岩茶,得过大奖的,你自己留着喝。”尽管只有我俩在场,他如此郑重叮嘱,弄得像是地下 *** 接头似的,这份心意,我必须领情!其又拿来稍大的一盒,谓我道:“这盒可以送人。”摆明这只是大路货!我忙点头喏喏。此是爱茶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得过大奖的这款茶,叫蟠龙山肉桂,一盒仅有两小包,也就是两泡茶。物以稀为贵,肉桂香的霸气、沉郁,喝了绿茶再喝肉桂,茶香层次递进上升,妙绝!若次序反过来,绿茶就沒法品啜了!
(二)
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来看,茶,是生活必需品。中国是茶的故乡,品类繁多,最受消费群体青睐的,是绿茶,其家族佳茗辈出,闻名的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等。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选送的各类茶叶共获得44个奖项,亦以绿茶居冠,红茶次之,乌龙茶又次之。
我爱喝绿茶。每天早上泡一杯绿茶,赏心悦目之外,体内清气上升,神清气爽,哪天缺了这口儿,好像一天都打不起精神来。前些年,一度流行饮普洱茶,近年来武夷岩茶风头正劲,我皆浅尝辄止,从一而终,只侍绿茶。
算起来,我也是老茶客了。最初的日照绿茶、胶南海青茶到崂山绿茶,后来发现我家楼下不远处的一个小茶叶店, *** 几款南方的新鲜绿茶, *** 不贵,口感不错, *** 价比超高。我下班路过,一次买上二两,用一种专用牛皮纸包好,喝光了就顺手补货,持续了两三年的光景,直至搬了新家,还一直念念不忘这爿小店和那些不知名的绿茶。
十几年前,偶然去苏州洞庭东山镇出差,品尝到当地的特产碧螺春茶,侍以太湖山泉水冲泡。其茶淡而雅,香且清,细茸若雪,我极喜,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昔年苏州作家周瘦鹃曾有诗赞曰:“苏州好,茗碗有奇珍,嫩叶喷香人吓煞,纤茸浮显碧螺春,齿颊亦留芬。”碧螺春原来叫“吓煞人香”,是绿茶中的榜眼。
碧螺春茶春分前后进入采摘期,即是珍贵的明前茶。有一种称作“乌牛早”的品种,抢在惊蛰前后即可上市,夺得头鲜。品啜之后,体内清气上升,神明气爽,叹为绿茶春鲜之一等。此地谷雨前所采之茶,方可冠以碧螺春之嘉名,时令过后,气温升高,茶叶叶片快速生长,所产之茶遂改称“炒青”,品质亦不可同日而语了。
昔年秋天的一个清晨,曾与当地友人黄明在洞庭碧螺春的原产地东山镇,偶遇过一次“禅茶”。茶室位于东山主峰莫厘峰半山腰的雨花禅寺客堂,寺内住持通休师傅亲自侍茶,晨光洒在他的身后,光晕朦胧,恍若仙境;室内梵音缭绕,茶香袅袅,触景生情,时有拙诗《过洞庭东山雨花禅寺》记曰:
清晨入古寺,秋雨洗征尘。
鸟鸣深谷涧,禅茶空我心。
霜染枫林醉,橘映群山新。
江南多胜迹,常来有缘人。
东山朋友善解人意,每每贻我香茗。冲泡此茶,我亦有心得。取一勺碧螺春茶,入透明玻璃杯,以沸水冲泡至三分之一杯,醒茶,快速滤掉热水;取冷开水泡茶,至三分之一杯,使茶叶快速冷静。最后注入开水。此时茶水约在70度左右,杯中茶可一直保持嫩绿色,不至于烫熟,发黄。口感亦清爽甘洌。效仿此法的朋友,颇有人在。当季春茶,宜置于冰箱冷藏保存,冷冻更佳。
喝茶离不开鉴水。 *** 茶道专家潘燕九将饮茶之水细分为五品:之一品为山泉水,无污染,富含矿物质;第二品为江 *** ,江 *** 是活水,且水流急缓相济,最宜泡茶;第三品为天落水,来自天然并相对纯净;第四品为井池水,其纯净度略差;第五品是自来水,最不足取。碧螺春茶以洞庭山泉水冲泡,相得益彰,彼此相互成就,甘洌芬芳。相似情形的,以虎跑水、龙井茶组合,名气更大,其被誉为是“西湖双绝”。
唐代陆鸿渐以一部《茶经》奠定了“茶仙”“茶圣”的 *** 地位,至今不可撼动。其亦长途跋涉,翻山越岭,遍品天下名山泉水,得佳泉二十,排好座次,告知天下。庐山康王谷帘泉和无锡惠山寺石泉,分列名泉冠亚军,为嗜茶之人津津乐道。
有人曾戏言,专家喝茶叫“茶道”,普通人喝茶叫“倒茶”,虽是调侃,亦不无道理。喝茶以舒服自在为上,过多的清规戒律束缚,了无生趣。喝茶之道,不可徒增无端烦恼。
曾几何时,北地无茶可产。早年间北方人多擅饮花茶,以 *** 茶、珠兰花茶为主打,着重品其花香,对茶叶本身的品质,并无奢求。换句话说,就是爱闻花茶冲泡后的那个高香气,并以此品评优劣。另外还有一种,可称是茶叶的副产品,即是高级茶叶筛过后留下的茶叶末,收集起来 *** ,美其名曰“高末儿”,价贱。此茶香气不错,缺点是冲泡后皆浮在水面,喝一口,得吹一次,赶走浮茶末,毫无茶趣可言。
被称为海上仙山之一的崂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启动南茶北引后,开始小规模试种绿茶,并获成功,如今号称是国内纬度更高的茶叶产区。北方寒冷,春来亦晚,故正宗的崂山绿茶,明前茶产量稀少,奇货可居, *** 不菲。某年清明后在崂山 *** 江茶场,啜饮过一款崂山春芽,佐以崂山山泉水冲泡,果真咂出了传说中清芬雅郁的豌豆香。
?(三)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苦肠,四碗发轻汗??”每天早餐后泡一杯绿茶,这样的寻常日子,算起来得有二十五六年的光景了。
之所以偏爱绿茶,绝非碍于玄乎的养生之道,一来是提神,二来纯为解渴。其外,绿茶自带清芬淡雅的体香,由浅及深,一朝习惯,别类茶品再也无法 *** 足。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凡事喜欢排个座次。梁山好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要排座次;三山五岳,要排座次;八大名酒,要排座次;茶叶品类之盛,当然少不了也要排一排座次,论个高低。中国十大名茶中,绿茶居大半,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拔得头筹。
九十年代中期的一个春天,曾沿着杭州九溪十八涧顺山路蜿蜒而上,在狮峰山下的茶农家里,吃过一碗明前龙井茶,用山泉水冲泡后,馥郁芬芳,连饮五泡,方觉过瘾,西湖双绝果然名不虚传。此处吃茶,有山林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美,故铭刻舌尖上的吃茶记忆。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位居榜眼。有“陆苏州”之誉的陆文夫先生,在名篇《美食家》中,其笔下的美食家朱自冶喝的就是洞庭东山碧螺春,美食家饮茶当然要讲究,水要用天落水,煮水用瓦罐,燃料是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如此吃茶,闲情闲暇闲钱,缺一不可。
寻常茶客,亦有属于自个的吃茶之乐。碧螺春的发源地洞庭东山镇,有一条明清老街叫响水涧,光滑古幽的石板路两侧,清一色是一间间木制 *** 板制式的门头店铺,看起来有些年头。十几年前,街上曾有一家老茶馆,开茶馆的是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就起来生火烧水,头一批茶客是山那边的三个老头。老头们从家中走到茶馆里,要翻越一个山头,他们接近五点钟到店时,老太太的茶水已经烧好了,若自备茶叶,仅收五角水资。这样旧气的老茶馆,是多么似故人般吸引人啊!终于有一年,我一路寻到了这个老茶馆的门前,满是岁月包浆的老木板门,大门紧闭,已无生机。我悻悻地离开,到不远处的一座同样旧气的老饭店中,吃了一碗苏式爆鱼面,留下点念想。后来,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老太太走了有一两年了。也不知道山那边的三个老头改去哪里吃茶了,他们一定和我一样失落。这座老茶馆像一枚楔子一样,牢牢钉入了我内心的深处,每次去东山响水涧,都会引我去老街上她的门前,看上一眼。
富春江边,严子陵钓台山下的清风轩茶楼,是一个神奇的所在。
“潇洒桐庐郡, *** 景物妍。问君君不语,指木是何年?”北宋年间,大文豪范仲淹一口气为桐庐写下十首《潇洒桐庐郡》,足见其爱。二十年前的四五月间,曾游访桐庐富春江,慕名寻至七里泷严子陵钓台。自山上下来正体乏口渴之时,一眼瞥见了江边古色古香的茶楼清风轩。坐定后,要了一杯绿茶,茶是新茶,一芽一叶,茶枪挺立,悬在杯中,赏心悦目。茶名也有诗意,赵朴初先生题的字:雪水云绿。之一杯至淡,慢慢的,水中沁浸出了绿意,仿佛将一江春水的绿,满满的注入了杯中。钓台水,原来也是名泉,唐代茶圣陆羽评定天下名泉,其为天下第十九泉。持杯临江而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可发古人之幽思,登山时的疲惫倦意,一古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年轻人一般是不屑吃茶的,节奏太慢,世界还在等着他们去重塑,没那闲工夫。吃茶的人,年纪慢慢添上去,脾气渐渐落下来,随之,徐徐开悟。
吃茶亦如人生,不过是拿起、放下之道而已,人在茶烫,人走茶凉。茶来茶去,总有一段时光,值得虚度;也总有一些茶事,萦绕心头。
作者简介:
王开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 *** 会 *** ,青岛市琴岛作家协会副 *** 。著有随笔散文集《四方往事》《寻味四季》等。
头茬西湖龙井昨抵京上市 明前龙井均价8000元同比略涨来源:北京青年报
素有茶叶 *** 风向标之称的头茬西湖龙井已经抵京,昨天吴裕泰茶庄以每斤8800元上架销售明前龙井,售价比去年8200元略涨。
备受茶人关注的首批明前西湖龙井昨天终于在京上市,上午8点,吴裕泰北新桥总店就迎来一位老顾客,他是接到店里通知,来买明前的头拨茶的。这批头拨明前西湖龙井在产地就已经打好半斤的包装,用塑封袋进行了密封,整齐地码在冰柜里保鲜。“头拨茶一共30斤,售价8800元一斤,比去年每斤贵了600元。后续明前西湖龙井也将陆续 *** 。”吴裕泰相关负责人表示,受人工原料成本上涨,今年西湖龙井头拨茶 *** 微涨,而且上市的时间比去年略晚了两天。
据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负责人介绍,去冬今春受杭州地区低温降雪影响,进入2月份以来气温起伏较大。预计今年“龙井43”品种开采时间在3月20日左右,龙井群体种在3月底开采。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开采时间会略有推迟。而今年3月18日,头拨西湖龙井茶陆续开采。
此外老字号茶庄张一元、元长厚也表示西湖龙井明前茶将在本周末陆续到店,已经有顾客提前预订,预计 *** 与去年持平。目前北京地区老字号销售的头拨明前西湖龙井茶 *** 集中在每斤8000元以上,杭州当地则集中在7000元到8000元之间,售价与去年相差不多。
为了保护西湖龙井品牌,今年杭州 *** 门采取加贴保护标的方式。消费者购买西湖龙井时要认准两个标识:一个是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的证明商标,一个是西湖龙井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专用标贴,两个标识上都有专用的二维码可以查询真伪。
据悉,随着天气转暖,各档次西湖龙井及浙江其他地区的龙井茶,以及苏州洞庭碧螺春茶都将陆续上市。四五月份陆续上市的安徽、河南等地的如六安瓜片、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名优绿茶 *** 适中,适合普通消费者尝鲜。(记者 李佳 摄影记者 汪震龙)
天价!70万一斤?官方出手了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
西湖龙井、云南普洱、黄山毛峰
……
这些都是茶友们耳熟能详的茶叶品种
一些 *** 茶叶的 ***
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一斤
*** 来源:视觉中国
大家以为,这 *** 就算贵的?
不!不!不!!!
最近,在福建个别地区
一种叫岩茶的茶叶品种
刷新了小坊的认知
一斤的 ***
竟然被卖到十几万、几十万元
有的甚至接近每斤70万元
“一泡茶” *** 卖到11000元
折合每斤近70万元
"鑫凤翔"11000元一泡"手尚功夫"9600元一泡"皇山润涧"8888元一泡……一泡茶需要用茶叶8克折算下来11000元一泡的"鑫凤翔"每斤售价将近70万元
这样的“贵族茶叶”近期在福州的茶叶市场上屡见不鲜那这些所谓的“岩茶”到底是什么品种呢?
南京一家专门经营武夷山岩茶的店铺负责人表示,虽然这些茶的名字不尽相同,但都是由福建武夷山核心产区的茶叶 *** 而成。
这些茶叶生长在由 *** 风化后形成的砂砾里,所以被统称为"岩茶"。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总面积不过70平方公里。所以,正宗岩茶原料非常稀少。
根据 *** 工艺不同,岩茶会被做成大红袍、肉桂等数百个品种,而被大众熟知的有大红袍、水仙、肉桂三种。
茶叶专营店:
正宗岩茶虽然产量稀少
但绝对没那么贵
记者走访了南京某茶城几家店铺后了解到岩茶有正岩、半岩、外岩之分如何区分?颇有玄机??????
正岩:武夷山岩茶核心产区出产半岩:出产地跟武夷山核心产区搭上点边外岩:非武夷山地区产出的
据商家介绍,按照档次和正岩、半岩、外岩分类不同,这里的岩茶 *** 在数百元到数千元一斤不等。
部分商家表示,市面上岩茶的 *** 呈现高低不一的态势,但每斤70万元的 *** ,明显偏离正常市场 *** !
资深制茶师:这种超高标价
连炒作都算不上
对于茶商所说的虚定高价,福建武夷山岩茶核心产区资深制茶师郑远材明确表示:不可能卖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斤!
郑远材说,以大红袍为例,十多斤鲜茶叶只能 *** 出一斤不到的干茶,而且采用了乌龙茶的 *** 工艺,整个 *** 过程需要三个月以上,加上岩茶茶叶原料稀缺、 *** 工艺要求严格等原因,岩茶卖到每斤万元左右属于正常。
主管部门出手
部分商家涉嫌违规已被立案
最新消息显示,针对当地"天价岩茶"乱象,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和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出整治通知,要求强化岩茶销售环节监管;并组织查处虚假标识、掺杂掺假、虚假宣传、不明码标价、串通 *** 控 *** 等违法违规行为。
2月20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抽查了福州市区的品牌茶叶门店,发现部分商家存在未明码标价、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正当竞争以及涉嫌销售高价岩茶等问题,并当场取证、立案。
21日下午,26家曾出现在网传“天价茶”榜单上的武夷山茶企负责人共同签署《关于促进武夷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 》,自觉接受监督。根据 *** 显示,26家茶企承诺销售的茶叶每500g定价不超过6万元,不销售、搭售“非卖品”“品鉴品”。
支持严查严管茶叶市场!来源| 综合江苏新闻、新闻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斤卖29680元的竹叶青能成为“茶中茅台”吗?中国茶业有一句话:“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家英国立顿。”作为茶叶原产地,中国拥有近三千亿的内销市场,却面临“有品类、无品牌”的尴尬局面。为此,近年来国内不少茶企纷纷进军高端市场,欲成为“茶中茅台”,抑或是下一个立顿。
但在高端化的进程中,不少茶企掉入“高价等于高端”的陷阱,“金融茶”炒完一波接一波,2021年清明节后,云南省临沧市的古茶树“锦绣茶尊”的“10公斤茶青开采权”拍出1068万元天价,震惊业内。
茶叶界“天价茶”现象由来已久,尤其是标榜自身高端化属 *** 的品牌更甚。竹叶青,在2018年喊出了要做“茶中茅台”的口号,还立下了“5-10年完成百亿元收入的目标”。
在高端化路线的指引下,竹叶青在营销上卯足了劲, *** 更是水涨船高。2019年,竹叶青花费巨资砸下广告,仅在分众传媒就打出六个亿的“ *** ”,并邀请李宇春和李易峰为其“双代言”。
另一方面,竹叶青的把旗下高端产品提价到近三万元一斤。资料显示,竹叶青旗下目前有“竹叶青”绿茶、“碧潭飘雪”花茶以及“君临天下”红茶三个品牌,每个品牌推出“论道、静心、品味”三个等级的茶叶。
其中,作为高端产品的 *** 竹叶青500g至尊论道 *** 高达29680元,另外竹叶青特级论道208g标价3280元,竹叶青特级静心120g标价900元,竹叶青特级品味120g标价390元,碧潭飘雪特级论道236.8g标价1868元,君临天下特级论道224g标价2280元,即便是 *** 看似更低的竹叶青特级品味标价65元,但重量仅有20g.
2020年,竹叶青实现产值12.13亿元,营业收入12.16亿元,销售额比2019年同比上涨80%,想要在三五年实现百亿收入,提价是必要的,但也可能吸引来炒客。
对于动辄1斤上千元的茶叶,本身已脱离大众消费的属 *** 。“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高价茶叶化身为“金融茶”“办事茶”“送礼茶”,所谓的高端茶叶逐渐沦为炒作攫利、攀比送礼的工具,背后蔓延着 *** 奢靡之风。
竹叶青喜欢标榜自身产品的“国礼”属 *** ,2006年被选作国礼馈赠给 *** ,2008年以国礼被赠送给 *** ,是名副其实的“送礼茶”。
另外还有体育界、文化界、商界名人张继科、吴晓波、高晓松等为品牌背书下,竹叶青过去有过一段高光时刻。
2013年,竹叶青销售一度做到十多亿,然而这一年正好赶上国家 *** “三公”消费,高端茶叶销售遇冷,竹叶青高速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业绩每况愈下,起初只是增长率下降,接下来就是持续数年的负增长。显然,竹叶青的销售十分依赖“礼尚往来”之需。
而市面上能够与竹叶青同台较量的品牌众多,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都是中国传统名茶。
2021年6月,竹叶青茶业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发布援引“世界品牌实验室”的评选结果,称其“比肩华为、茅台,成为《中国500更具价值品牌》唯一上榜的茶品牌”,然而在五届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中,竹叶青无一次入选。
竹叶青曾一度效仿小罐茶打出“ *** 制茶”的营销噱头,想以此提升品牌知名度。但最后无论是小罐茶,还是竹叶青都被证伪。
竹叶青宣称“整个制茶过程都按照 *** 工艺,做成了机械 *** 作,只要按照参数 *** 作,就能做出 *** 口味的茶。”也就是说,机器制茶。
相比较而言,手工制茶要求对制茶技术的掌握,具有技术壁垒。机器制茶,虽然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快速提升茶叶的产量,但由此也丢失了高端产品的稀缺 *** ,产品的高端属 *** 能否获得消费者认可充满不确定 *** 。
店门口修地铁封路,全场茶叶不计成本 大 *** 宜兴毛尖4O元/斤想要喝到精品茶亲民价的就找文生茶业,为了来年新茶上市回龙资金,所有绿茶品种亏本大甩卖不计成本,机会难得错过机会就没了,我们用感恩的心真诚回馈新老客户,
其中明前头芽雨花茶春茶一千多一斤特价490元/斤只有五十斤卖完为止,宜兴毛尖20元/斤,安吉白茶6O元/斤雨花茶70元/斤。龙井40元/斤原产 *** 溪铁观音秋季新茶180元/斤、260元/斤、380元/斤、660元/斤、980元/斤以及1680元/斤不等;安吉白茶80元/斤、180元/斤、280元/斤、480元/斤、780元/斤、990元/斤;雨花茶128元/斤、180元/斤、280元/斤、360/斤、480元/斤、580元/斤、780元/斤、980元/斤;宜兴毛尖40元/斤、98元/斤;碧螺春290元/斤、360元/斤、480元/斤、680元/斤、960元/斤;龙井220元/斤、580元/斤、760元/斤、980元/斤、1600元/斤;正山小种360元/斤,而野生金骏眉也只卖680元/斤、980元/斤、1200元/斤;黄山毛峰春茶580现价220元/斤;太平猴魁春茶980元/斤,现价380元/斤;金坛翠舌480元/斤、680元/斤等等,品种齐全,欢迎新老客户到店免费品尝、选购。
*** :文生茶业秦淮区大光路78号,
问询 *** :18551798566
公交直达:大光路站:4路、7路、82路、90路、98路、120路、128路、142路、166路;解放南路站:704路、305路;大光路北站:27路、29路、190路。
来源: 金陵晚报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180买一斤送一斤的口粮茶,经济实惠,我这里更低 *** 的...在我这里更便宜的土品种黄山毛峰,就是九十块钱一斤的。很多同行就怕我亏钱,因为今年的茶叶涨价,很多的茶客又觉得茶叶可能又会特别好。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这款茶是180买一斤送一斤,半斤一装,然后四袋总共是这样一个分量。再给大家看一下这个茶叶,我觉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的朋友就喜欢明前的小嫩芽,但喝起来比较淡。有的茶友就喜欢叶子比较大的,泡起来非常浓郁的口粮茶。在我眼里没有什么好茶坏茶,只是适口就可以。这款茶叶肯定是不适合平时买茶买的是大几百上千块的人群的。但是如果你平时喝的就是叶子比较大的,比较浓郁耐泡的口粮茶的。黄山毛峰的第五采等级也是 *** 的黄山毛峰,它简称它为三毛。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款好喝不贵,香气的茶是栗香,茶味会比较浓的一款茶叶。但是它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叶子会比较大一些,茶型没有那么好看,大家自己考虑。
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基本上整个国家都由他说了算,所以皇上根本就不可能缺钱花,更不会把钱财放在眼里,雍正皇帝也不例外。
可是在一次微服私访时,雍正喝着毛尖,感觉味道不错,就想买一些回宫,就问老板:毛尖多少钱一斤?老板答道:500文。谁料,听完老板的报价,雍正回宫后就处死了3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微服私访的雍正。
当皇帝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因为身边的大臣、随从、妃子,都是为了权利而靠近自己,身边基本上找不到一个真心相待的人,想听一句实话、真话,更是难上加难。
既然身边人都信不过,那怎么办?要怎么做,才能看 *** 相,才能看清老百姓,到底过得怎么样呢?除了亲自到民间走一遭,别无他法,这才有了“微服私访”。
那一年,河南发生了大水灾,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还死了不少人。为了了解真实的灾情,雍正带上了几个随从,就微服私访到了河南。
在随从的陪同下,雍正四处暗访,了解灾情、灾民的情况。通过几天的暗访,雍正对灾情的状况,已经了然于胸。完成工作后,一行人就启程回京了。途经山西地界时,雍正口渴难耐。
恰巧路边有一家茶摊,雍正一行人就下马,到路边的茶摊上喝茶了。茶摊的老板,是个有眼力见的人,他看到雍正一行人气度不凡、穿着不俗,就上了一壶上好的黄山毛尖。
茶上来之后,雍正迫不及待地端起来尝了一口,发现这茶味道确实不错,甚至比自己平日里喝的毛尖还要好一些。喝完茶后,雍正就打算买一些回宫喝,于是就叫来了老板, *** :这茶多少钱一斤?
老板看着雍正非富即贵,也不敢漫天要价,非常实诚地报了一个行情价:500文一斤。不料雍正听到报价后,立马黑了脸。为啥呢?是太贵了吗,恰恰相反:是太便宜了。
因为茶叶太便宜,雍正回宫后处死3人。
物美价廉不是好事吗,为什么雍正反而不开心了,还要处死3个人呢?原来,雍正在出宫前,为了了解茶叶行情,向内务府总管盛安打听了 *** ,盛安告诉他说:上好的黄山毛尖一斤要30两。
一两等于1000文,30两等于30000文,在宫外可以买60斤了,而在宫中却只够买1斤。由此可见,内务府总管盛安,肯定 *** 了不少。雍正最恨 *** 污吏,所以回宫之后,就处死了盛安、黄 *** 和秦永安3人。
人生智慧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人人都想多赚一点钱,但人人都讨厌“被宰”,就好比原本100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你却花了1000块钱,你心里能好受吗?不好受,那怎么办?只能提高认知,才能少上当受骗。
上市没人早,芽头没人小,价位没人低,145岁的黄山毛峰该咋办?“徽之黄山五百里,雄踞皖南山区中。秦时别称号黟山,相传黄帝修身地。 崇信道学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驰名中外黄岳茶,仙馆盘坐品壶茶。毛峰云茶似雀舌, *** 一斤八千芽。雾结馥郁像白兰,幽香馨人沁心脾……徐公慨叹观止矣,后人将话精炼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里的徐公,指的是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是一个千古奇人,更是一个徒步旅游达人,在30年的游学过程中,他用双脚丈量了21个省的山川地貌,撰写了多达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当年登临徽州黄山时,被秀美风光慑服,大赞: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徽州黄山,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降雨量丰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疏松,适合茶树生长。《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因此,自隋唐时期,黄山云海间已然茶树遍地,漫山茶香。不过,在宋朝以前,黄山茶并不十分有名。根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
换句话说,到了明朝时期,徽州黄山茶才开始站到舞台 *** ,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产品。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一方面,宋茶虽然盛行,从上到下,“不可一日无茶”,但宋朝龙团凤饼主产地在福建建安北苑,以此为尊,大火300年。到了明朝后,朱元璋罢造龙团,开始 *** 更加方便、成本更低的散茶,建安贡茶自此衰落,徽茶兴起。另一方面,徽州离朱元璋老家凤阳府不算太远,离帝都应天府也近。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质量杠杠的,自然能够脱颖而出。
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往郭次甫亟称黄山”。乃至清朝,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之一"。明清时代是徽茶大发展时期,尤其是炒青工艺兴起后,大方僧所制休宁松萝茶,被后人称为徽茶始祖。
在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和酝酿后,现代意义上的黄山毛峰,终于在公元1875年前后创制成功。根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清光绪时歙县茶商谢正安,在黄山汤口、充州一带选取优质高山茶树原料,经过杀青工艺 *** 成芽茶。此茶完成后,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取名“毛峰”。后人以黄山地名称之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上市后,立即受到中外消费者的追捧,先入上海,后取华北,无往不利。黄山毛峰出口海外后,更是“名震欧洲四、五载”,由此可见品质之高。说实话,清朝茶叶出口,徽茶占据了极大的份额,跟黄山毛峰闯出来的名声以及自己优秀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清末民初,国际国内局势动荡,中国茶叶出口一落千丈,国内消费也极其萎缩。等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黄山毛峰才缓慢恢复生产,乃至 *** *** 后,全国各地纷纷创制名优茶品时,黄山毛峰终于厚积薄发,产量大增,成为众多名优绿茶的佼佼者,再次回到舞台的 *** 。
自1915年开始,在历次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中,黄山毛峰从未缺席。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1999年《解放日报》名茶评选、2001年 *** 和《纽约日报》评选和2002年《 *** 文汇报》评选,都将黄山毛峰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按照公元1875年创作的时间来算,到2020年,黄山毛峰已经145年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是两辈子,对于传承悠久的茶叶来说,不过是倏忽一瞬间,白云苍狗,白驹过隙。黄山毛峰名气很大,但也有许多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市场上假冒黄山毛峰太多,对消费者及诚信商家和当地茶农,都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
一方面,外地茶大量进入黄山和安徽市场,对黄山毛峰主产区和主要消费区产生强烈冲击。虽然黄山毛峰是全国十大名茶,但主要销售区域,让然是安徽及周边省市。但是这些年随着物流和信息交换的便捷程度不断提升,很多川茶、贵茶都开始仿制黄山毛峰,冲击本地茶市场。比你上市早、比你芽头小、比你价位低,这三个优势,对黄少毛峰来说,简直就是致命铡刀,快要斩到脖子上了,由不得我们不重视。
另一方面,大量新品种茶对老品种黄山毛峰,也有影响。虽然时代进步,优质新品种取代老品种,是一种趋势,但如果原生老品种,或者说本地群体种全部被取代,那黄山毛峰也就失去了自己细嫩卷曲,肥壮匀齐、叶色金黄、汤色清澈,口感鲜浓,醇厚甘甜的特色了。所以,我们在推广新品种的同时,能否考虑到优质本地群体种的传承和延续问题,也值得大家思考。
说实话,黄山毛峰已经创制近150年,但是未来的道路漫且长,怎么走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黄山毛峰如果不能跟上高速奔跑的时代速度,可能就会掉队。我也不是危言耸听,只是实话实说。作为一个茶行业的从业者,作为一个徽茶的爱好者,我不希望,在下一次的名茶评比中,看不到黄山毛峰的身影。
有没有 *** 比价高的明前茶叶推荐?*** 价比更高的明前茶叶,只有黄山毛峰了。
目前最接近明前的黄山毛峰,是200一斤的。散茶,黄山歙县高山茶,深山里面的。
黄山毛峰-200/斤
*** 来源: *** 桂家茶业
这款200一斤的,可以说是明前茶跟明后雨前茶的分割线。
因为这款开采时,就是清明。第二天之后采的茶,都划归明后雨前茶了。
在我们店,黄山毛峰是一个系列的茶,从开采的开园茶,到明前,明后,雨前一个系列。
也分品种,早茶品种,土茶品种。方便黄山毛峰的老茶客选口味。
早茶品种的黄山毛峰,明前茶240一斤起,分为240 / 300 / 450 / 600 一斤
也就是越贵的芽越小,口味更甘醇也更清淡,开采的时间越早。
黄山毛峰早茶清香甘甜,叶形碧绿。这里拿600一斤的来举例。
600/斤 黄山毛峰
600/斤 黄山毛峰
可以看到,600一斤的都是独芽茶了。开园头采的毛峰。
下面这个是240一斤的黄山毛峰早茶。也是明前茶,可以对比600的看个叶形。
一芽一两叶
240/斤的黄山毛峰
240/斤的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土茶有100 / 150 / 200 / 280 / 380 / 500 一斤这几款。
土茶豆香,甘甜,但颜色偏黄,泡出来叶底发白。
文章开头说了,200以上的黄山毛峰是明前的,那么对应的150一斤的100一斤的都是明后雨前的茶了。
明后雨前茶叶子明显就大了。
黄山毛峰150/斤 雨前茶
*** 来源: *** 桂家茶业
如上图,明显看到叶子就大了。
但是不影响,很好喝。 *** 价比也很高。
再看看黄山毛峰土茶的高档的500一斤的。
黄山毛峰500/斤
*** 来源 *** 桂家茶业
也都是全芽茶,这种茶才500一斤。其实已经很便宜了。
如果对应到答主所问的问题, *** 价比高的明前茶,我推荐买200一斤的就足够了。
当然,如果你有更多的预算,可以买到300多400多的,这样芽更小,口味也略好。
对于新手来说,其实没有太大必要买贵的,你也喝不出来。
当然,雨前茶的 *** 价比也是很高的,150一斤的这款好喝得很。
如果预算有限,就不要在乎明前雨前啥的,这款也可以买哦。
利益相关:实体经营30多年的老茶商。
黄山毛峰的 *** 价比来源是当地很低的人工成本,都是自家茶山,都是自家人采。
我们每年都会收每个村子里面的品质好的鲜叶统一 *** ,都是深山里面的。
山里茶农很辛苦。我们也不求暴利,没有包装营销成本,卖回头客和销量挣钱,都是亲力亲为。
一点好茶分享~
天价!福建岩茶卖70万一斤?官方出手了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
尤其是在广东
更是有饮茶的习惯
西湖龙井、云南普洱、黄山毛峰
……
这些都是茶友们耳熟能详的茶叶品种
一些 *** 茶叶的 ***
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一斤
大家以为,这 *** 就算贵的?
不!不!不!!!
最近,在福建个别地区
一种叫岩茶的茶叶品种
刷新了小编的认知
一斤的 ***
竟然被卖到十几万、几十万元
有的甚至接近每斤 70 万元
"一泡茶" *** 卖到11000 元
折合每斤近 70 万元
" 鑫凤翔 "11000 元一泡
" 手尚功夫 "9600 元一泡
" 皇山润涧 "8888 元一泡
一泡茶需要用茶叶 8 克
折算下来
11000 元一泡的 " 鑫凤翔 "
每斤售价将近70 万元
这样的"贵族茶叶"
近期在福州的茶叶市场上
屡见不鲜
那这些所谓的"岩茶"
到底是什么品种呢?
南京一家专门经营武夷山岩茶的店铺负责人表示,虽然这些茶的名字不尽相同,但都是由福建武夷山核心产区的茶叶 *** 而成。
这些茶叶生长在由 *** 风化后形成的砂砾里,所以被统称为 " 岩茶 "。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总面积不过 70 平方公里。所以,正宗岩茶原料非常稀少。
根据 *** 工艺不同,岩茶会被做成大红袍、肉桂等数百个品种,而被大众熟知的有大红袍、水仙、肉桂三种。
茶叶专营店:
正宗岩茶虽然产量稀少
但绝对没那么贵
记者走访了南京某茶城
几家店铺后了解到
岩茶有正岩、半岩、外岩之分
如何区分?颇有玄机
正岩:武夷山岩茶核心产区出产
半岩:出产地跟武夷山核心产区搭上点边
外岩:非武夷山地区产出的
据商家介绍,按照档次和正岩、半岩、外岩分类不同,这里的岩茶 *** 在数百元到数千元一斤不等。
部分商家表示,市面上岩茶的 *** 呈现高低不一的态势,但每斤 70 万元的 *** ,明显偏离正常市场 *** !
资深制茶师:这种超高标价
连炒作都算不上
对于茶商所说的虚定高价,福建武夷山岩茶核心产区资深制茶师郑远材明确表示:不可能卖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斤!
郑远材说,以大红袍为例,十多斤鲜茶叶只能 *** 出一斤不到的干茶,而且采用了乌龙茶的 *** 工艺,整个 *** 过程需要三个月以上,加上岩茶茶叶原料稀缺、 *** 工艺要求严格等原因,岩茶卖到每斤万元左右属于正常。
主管部门出手
部分商家涉嫌违规已被立案
最新消息显示,针对当地 " 天价岩茶 " 乱象,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和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出整治通知,要求强化岩茶销售环节监管;并组织查处虚假标识、掺杂掺假、虚假宣传、不明码标价、串通 *** 控 *** 等违法违规行为。
2 月 20 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抽查了福州市区的品牌茶叶门店,发现部分商家存在未明码标价、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正当竞争以及涉嫌销售高价岩茶等问题,并当场取证、立案。
21 日下午,26 家曾出现在网传"天价茶"榜单上的武夷山茶企负责人共同签署《关于促进武夷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 》,自觉接受监督。
根据 *** 显示,26 家茶企承诺销售的茶叶每 500g 定价不超过 6 万元,不销售、搭售"非卖品""品鉴品"。
支持严查严管茶叶市场!
来源:江苏新闻、新闻坊
作者:信息时报
来源: 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