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预制菜,大大方方标注又何妨?| 新京报评论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

关注全国 *** 系列评论

▲某预制菜生产间里,雇工们正对加工后的菜品进行挑拣分装。图/新华社

近日, ***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餐厅明确标注出预制菜”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未来网报道,日前,赵皖平 *** 表示,“预制菜,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家不要过多地惧怕。”

事实上,在今年全国 *** 上,围绕预制菜的声音并不少。 *** *** 李宝聚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餐饮经营者有义务在菜单中明确标注预制菜品与现制菜肴的区分,建议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将预制菜标识管理纳入常态化监管体系,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预制菜是近年来食品领域的一个热点,也曾引发不小的 *** 关注。但在不少消费者的心中,预制菜似乎总有些“科技与狠活”的元素,因此对食品安全抱有疑虑。

2023年,有学校引入预制菜的做法就引发了家长的反对。当年9月, *** 表态,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制菜就“有问题”,相反,预制菜其实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2024年,市场监管 *** 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和范围,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消费者疑虑。

此外,不少省份还 *** 了预制菜产业扶持政策,预制菜开始以相当的规格进入地方发展视野。

这可以理解,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确实需要一个更加发达、完善、健康的食品工业体系,来支撑巨大体量的全民饮食需求。

可以想象,如今不少人赖以为生的外卖,很多都有预制菜的身影。而人们对口味、时间、种类的要求,必然会给预制菜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本身就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预制菜进入快速增长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倡,但并不意味着强制。那么,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角度出发,对预制菜进行标记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所以,像有 *** 提出“建议餐厅明确标注出预制菜”,不妨纳入考虑。

这其实也是预制菜发展过程中的一种 *** 准备。对于预制菜,社会上确实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在发展预制菜的过程中,与其回避,不如大大方方公开,让消费者“心里有数”。这也是向公众普及预制菜常识的契机,让人们正确认识预制菜,在实际消费中进行体验,从而打消疑虑。

更重要的是,餐饮机构明确标注预制菜,也有助于相关标准的进一步明确,以及监管链条的完善。

比如,一旦需要进行标注,就会涉及“这是不是预制菜”的鉴别。对于餐饮机构和消费者来说,明确预制菜成分,有助于敦促预制菜行业提高质量——人们知道哪些是预制菜,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溯源追责也会更加精准,从而形成倒逼压力。对监管部门而言,这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标准,让预制菜更加有规可循。

总之,无论是 *** *** 的建议,还是社会公众的呼吁,都说明预制菜在“无痕”融入日常生活之前,存在一个必经阶段:公开透明地亮明身份,通过无可置疑的质量,取得公众信任。而人们也相信,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预制菜的整体保障也会逐级抬高,最终达到满足餐饮需求和实现产业发展的双赢。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

餐厅预制菜,大大方方标注又何妨?| 新京报评论-第1张图片-

标签: 大大方方 预制 何妨 新京报 标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