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 *** 解放南路大队迎来了老熟人——挂甲寺街古海里社区“老妈妈志愿服务队”的18位老妈妈。
“每年春节前,老妈妈们都要和我们一起包饺子过节,已经坚持27年了。”在大队食堂,工作人员将提前准备的面和饺子馅搬上了桌,看着老妈妈们忙活的身影,大队 *** 辅警们也都洗手挽袖齐上阵,忙得不亦乐乎。手法娴熟的,一按一捏,一个个饱满的饺子就成型了;现学的,包出的饺子形状各异,引得大家笑声不断。不一会儿,一盘盘不同形状、饱满圆润的饺子新鲜“出炉”。忙着包饺子的同时, *** 也详细询问老妈妈们的身体状况,叮嘱老人保重身体。温馨的场面给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份温暖,同时也给紧张、严肃的工作增添了一份活力。
“老妈妈志愿服务队”队长张振萍说:“现在食堂增加了工作人员,提前帮我们准备好包饺子的食材。过去食堂工作人员比较少,每次都是队员们带着面和菜到食堂,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队员每次进门坐下来就开始包饺子,节省了不少时间。”
据了解,“老妈妈志愿服务队”的建立就缘于为 *** 送饺子。提起过往经历,78岁的张振萍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退休前一直在社区居委会工作,退休后就希望能发挥余热。当时 *** 解放南路大队就坐落在社区旁边,看见 *** 站岗一天很辛苦,我们就特别心疼,别的也做不了,给他们包顿饺子的能力还是有的。今年,因为每周五是队里人最齐的时候,我们就选择这天到队里包饺子。”
付出都是相互的,老妈妈们关爱着 *** 的日常生活, *** 们也时刻挂心着社区的居民们。“社区里的残疾人、孤老户有什么难题, *** 们也是立即帮忙解决。别人是有事找 *** ,我们社区的口号是‘有事找 *** ’。冬天水管冻了,到大队值班室一说,他们拿着工具就帮忙修理更换;每逢下雪, *** 们上班前都会给小区居民出入铲出一条路,同样的事儿不胜枚举。”张振萍说,“大队搬家后虽然离得远了,但春节前到队里包饺子、贴对联却成为了老妈妈们每年的‘必选动作’。”
“只要身体允许,还干得动,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张振萍表示。
11:30,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出锅了。“饺子虽小但能让人感受到温暖,有机会吃到老妈妈们亲手包的饺子,缓解了我的思乡之情。”解放南路大队事故警组一级警员张新宇入警两年都没回过唐山老家过年,他激动地说。
“我是山东淄博人,入警1年了,去年是父母来天津陪我一起过的年,但今年他们在老家有事儿,不能来陪我过年,所以这也是我之一次自己一个人在天津过年。今天吃到老妈妈们包的饺子后,好像尝到了家的味道,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23岁的穆筱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临近春节以及春节期间,购物出行人员增多,相应的民辅警的工作量也会有所增加,确实挺辛苦的。今天,老妈妈们进队给大家包饺子,确实让大家感受到了群众的热爱,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中得到一丝放松。” *** 解放南路大队政委张鹏表示,“不仅是节前老妈妈慰问民辅警,除夕队里也会组织在队里值班的民辅警和16名单身在津的外地民辅警一起吃年夜饭,让大家都能过个团圆、快乐的新年。” (记者 宋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