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用什么思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

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背景下,传统古典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和解决经济危机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应运而生,它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对当时的经济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凯恩斯在《通论》中首先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他认为在现实经济中,并非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有效需求不足才是常态。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在大萧条时期,这两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从消费需求来看,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消费的比例会逐渐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会增加。这就意味着消费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收入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收入增加,但并不会将所有增加的收入都用于消费,而是会把一部分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当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时,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就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投资需求方面,凯恩斯指出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 *** 偏好的影响。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会逐渐下降,因为新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少,投资风险也逐渐增加。当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投资者就会减少投资。同时,人们存在流动 *** 偏好,即倾向于持有现金或流动 *** 强的资产。为了吸引人们放弃流动 *** 而进行投资,就需要有足够高的利率。但在经济不景气时,利率的下降是有限度的,因为存在流动 *** 陷阱。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无论货币供给如何增加,利率都不会再下降,投资也难以被有效 *** 。

针对这些问题,凯恩斯提出了 *** 干预经济的总体思路。 *** 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凯恩斯用什么思路解决了什么问题-第1张图片-

在财政政策方面, *** 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少税收等手段来直接增加总需求。例如, *** 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修建公路、桥梁、铁路等。这些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增加后,又会进一步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时,减少税收可以增加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 *** 消费和投资。 *** 还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补贴,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也能稳定消费需求。

在货币政策方面,凯恩斯虽然认识 *** 币政策在 *** 经济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 *** ,但也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挥作用。 *** 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等方式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鼓励企业增加投资。例如,在经济衰退时, *** 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 *** 作购买债券,释放大量的货币资金到市场中,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利率下降。但由于存在流动 *** 陷阱,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不如财政政策显著,所以凯恩斯更强调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它打破了传统古典经济学的束缚,为 *** 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国 *** 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通过大规模的 *** 投资、福利 *** 建设等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然而,凯恩斯主义也并非完美无缺,长期过度依赖 *** 干预可能导致财政赤字扩大、通货膨胀等新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经济大萧条的困境下,《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其独特的思路为解决就业、经济衰退等问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奠基 *** 影响,也促使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 *** 在其中的角色与作用。

标签: 凯恩斯 什么 思路 解决 问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