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植物园实现了国内首次巨魔芋结实!此项成果对巨魔芋的生态保育意义重大。据介绍,巨魔芋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三大旗舰种之一,是世界上单体花序更大的植物。巨魔芋开花极难,全世界人工栽培开花次数仅100余次。(国家植物园)
来源: 人民网
国家植物园又一株巨魔芋开花了,明后天可观赏两天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代丽丽 程功 通讯员 陈雨
今天,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又有一株巨魔芋开了花,与上一株开花的巨魔芋仅相距不到一周。
这株巨魔芋是国家植物园本次巨魔芋群体开花的最后一株,身高达1.84米,比上一株高出了16厘米。此次巨魔芋在国家植物园群体开花可以说创下了多项纪录,首次群体开花、首次公布传粉 *** 、观赏期延长到了一周。这些纪录创造都得益于国家植物园科研人员的科学管理与精心养护。
巨魔芋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三大旗舰种之一,是世界上单体花序更大的植物。巨魔芋开花极难,一生只开3-4次花,每次开花不超过2天,全世界人工栽培开花次数仅100余次。
巨魔芋还是世界上最臭的花。开花时,它会释放自己合成的、含100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及硫化物。但大量释放臭味这个过程,也仅仅是在开花之一天的晚间。释放臭气主要是为了吸引食腐昆虫来为它传粉。第二天基本就闻不到臭味了,反而会闻到一些类似热带水果味道的清香。国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在对巨魔芋气味的检测中,已经发现了乙烯、醇类等物质。
作为世界级的珍稀濒危植物,巨魔芋的引种栽培研究对国家植物园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发布的199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已将巨魔芋列为易危种。由于人类对棕榈产品和木材的大量需求,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受到巨大 *** 。据不完全统计,印度尼西亚已经失去了72%的原始热带雨林,情况仍在恶化,导致巨魔芋的原始生境受到直接 *** ,巨魔芋的野外生存状况岌岌可危,需要对这个物种进行保存并研究它的生物学习 *** 及繁殖机制,想办法增加它的数量。
此次巨魔芋群体开花造成的轰动效应,展现了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传播、栽培养护等方面的卓越能力,这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国家植物园设立的价值。除了巨魔芋外,国家植物园目前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17343种(含种以下单元),包括100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国家植物园也将陆续展出这些植物。
在这次巨魔芋群体开花过程中,园方单独为巨魔芋搭建了一个小温室。这引起游客的好奇——已经在温室里,为什么还要单独给巨魔芋再修建一个小温室?专家表示,这其实和巨魔芋的生态习 *** 有很大的关系。巨魔芋原产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中,其生长开花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温度湿度都比较敏感,温度需要在26-28摄氏度之间,湿度在80%以上,而且这次是同时展示两株巨魔芋,一株开花了,但另一株还在生长。为保证巨魔芋健 *** 长,所以在大温室里又搭建了个小温室来精准控制温湿度。
在世界上其它植物园欣赏巨魔芋,观赏期一般在两天左右,而此次在国家植物园的观赏期加起来可以达到1周左右,如此长的观赏期也算是巨魔芋展览史上的壮举了。
第三株巨魔芋预计很快也会与大家挥手告别。这也宣告着世界上首次对外展出的巨魔芋群体开花落下了帷幕。虽然国家植物园北园已经拥有了6株巨魔芋开花的记录,但准确预测下一次巨魔芋开花时间,依旧是个难题。
国家植物园第三株巨魔芋观花指南
观花地点: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
观花时间:7月24日、25日8:00-17:30
购票方式:实行预约购票,微信关注国家植物园公众号或国家植物园购票平台,进入国家植物园北园,购买7月24日套票或7月25日温室巨魔芋票,即可入园观花。
观花须知:参观区域内分时段进行参观游览,预设每5分钟为一个时段,每个时段进入20人参观,如需再次参观的游客请重新排队。请市民游客游园提前预约,配合工作人员做好门区查验72小时核酸阴 *** 证明、测温扫码登记等 *** 防控工作,保持1米以上安全游览距离,按 *** 防控要求须全程佩戴口罩,不扎堆、不 *** ,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安全文明游园参观。
特别说明:国家植物园北园热带展览温室原则上每周一闭馆,本次为了方便大家观赏巨魔芋,7月25日周一临时 *** 。
我国一株巨魔芋时隔五年罕见开花 散发臭气却独具吸引力央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 据 *** 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一株巨魔芋开花。很多人在前一天就守着,等它开花,看直播看到凌晨一点多。
这是它时隔五年再次绽放。而近140多年来,巨魔芋在全世界的开花记录也只有100多次。巨魔芋的盛开期大概只有2天。
开花期间,巨魔芋会散发阵阵恶臭。这到底是种怎样的植物?为何这么“想不开”?又为何不飘花香而散发臭气?
“臭名昭著”
巨魔芋之一次被人类发现时,被描述为“火炬一般巨大,如同披着鲜血一般艳丽的斗篷,散发着恶臭。”
巨魔芋,不开则已,一开则让人难忘。在它面前,青草的味道都略显清甜。巨魔芋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臭名昭著”。
此次开花的巨魔芋( *** 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高级实验师吴福川介绍,分析发现巨魔芋的气味包括类似死老鼠 *** 的味道和蒜味:“晚上的气味和白天的气味不一样。晚上的气味主要含硫化物,白天的气味主要有一些粪便的味道,气味变化超乎我们想象。因此,吸引来的昆虫种类有所不同。后续将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因此,也有人将巨魔芋称为“ *** 花魔芋”“ *** 香魔芋”。
虽然,巨魔芋没有人类认知中好闻的花香,但却仍然独具魅力。它开花散发的臭味能够吸引甲虫、苍蝇帮它传递花粉。
伪装 *** 不吃虫
除了通过发出臭味来吸引昆虫帮自己传粉外,巨魔芋的颜色还是像腐肉的暗红、紫红,同时,花序可发热。吴福川介绍:“花序的更高温度有37度,接近 *** 体温,温度高也有利于臭味扩散、传播。”
2017年开花的巨魔芋延时摄影动态图(摄影作者:朱仁斌)
有看过巨魔芋开花的人不禁问出过一句“它吃不 *** ”?
吴福川表示,虽然巨魔芋看上去有点恐怖,也会把昆虫吸引来,但它不像猪笼草、捕蝇草等食虫植物那样能消化昆虫,它没有相关的消化酶。
濒危巨魔芋很难“想开”
这次开花的这株巨魔芋是在2016年从当时的北京植物园引种而来。引种第二年的6月1日首次盛开。2021年7月中旬其叶片衰老后开始休眠,在经历了10个月左右的休眠后,今年5月3日苗圃工作人员发现这株巨魔芋开始萌芽,5月17日,花芽开始迅速膨大。
发出“开花预告”后,很多人就开始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直播中等它开花。
据了解,巨魔芋从1粒 *** 到植株开花至少需要7年。而每次开花都会消耗特别大的能量,因此,开花间隔长达几年。
巨魔芋的花不能自花授粉,必须由昆虫从其他植株的花絮上带来花粉,人工种植也需要准备不同的植株授粉,才能再次产生 *** 。
这一次,科研人员用一株疣柄魔芋给开花的巨魔芋授粉,并且,将巨魔芋的花粉收集起来,计划零下20度低温保存:“它的雌蕊和雄蕊不同期成熟。如果不用当地的疣柄魔芋给它授粉,等它自身的花粉散开后,它的柱头已经失活了。保存下的花粉可提供给后续其他开花的巨魔芋授粉使用。”
由于原始生境受到了直接 *** ,帮助巨魔芋传播 *** 的马来犀鸟也面临生存挑战,巨魔芋的野外生存状况岌岌可危。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巨魔芋现属“濒危”等级。
监制:白中华
记者:刘飞
编辑:杨扬 马露丝
国家植物园巨魔芋首次结实,长这样近日,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两株火红的巨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首次结实,果序犹如两把鲜艳的火炬,洋溢着欢欣和喜悦。
本文图均为 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 图
2022年7月,国家植物园(北园)实现了首次巨魔芋群体花期,更大意义在于只能通过异花授粉的巨魔芋,能够在同期盛开的个体之间互相授粉。
尽管2013年北京植物园(现国家植物园北园)已经实现过四胞胎结果,但当时采用的是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花粉进行杂交,只 *** 了果实膨大没有得到完全成熟的 *** 。而今年从群体开花中的单株采集到的花粉依次向下授粉,花后果实顺利膨大、着色,8月对果实进行解剖发现了明显的胚。随后,花序柄迅速加长,果实快速增大,由于果实珍贵,国家植物园的工作人员没有轻易再次切果。两个多月后,工作人员怀着期待的心情对巨魔芋果实进行第二次解剖观察,惊喜地发现 *** 已成形,种皮发育明显, *** 从果肉中自行脱离出来,实现了国内首次巨魔芋结实。
此项成果体现了国家植物园先进的栽培养护水平,对珍稀濒危植物巨魔芋的生态保育意义重大。国家植物园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巨魔芋的科学研究,争取实现新的突破。
巨魔芋是国家植物园的“镇园之宝”之一,被人们称为“花序之王”。巨魔芋很少开花,140多年来,巨魔芋在全世界的开花记录仅有100多次,并且开花时花序温度可达40℃,是自然界唯一产生热对流的植物,同时还释放含一百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可闻起来有点像腐肉,花朵又大又艳丽,但味道一言难尽。
今年7月19日,巨魔芋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开花了,花期十分短,只有48小时。
怎样种植魔芋?掌握6个技术要点,更有利于魔芋生长为了更加方便地阅读到,我分享给大家的,有关农业技术方面的信息,请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魔芋属于南天星科魔芋属的薯芋类作物,肥的薯块含有丰富的营养,据有关测定,蛋白质含量高于红薯,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丰富的钙等养分,在我国许多的古 *** 当中都有关魔芋的记载,比如《本草纲目》、《本草图经》等当中,均介绍有一定的 *** 用价值,而在现实的生活当中,由于魔芋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很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种植魔芋也是许多农民朋友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项目,是我国南方魔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植物,现在已经形成魔芋工业化产业链,那么魔芋种植要掌握哪些相关的技术呢?
1,选择优质品种,被认为比较不错的魔芋品种有花魔芋,田阳魔芋,西盟魔芋,白魔芋,安魔128,黄魔芋以及珍珠牙魔芋。等多个品种。优质的魔芋 *** ,应具备色泽正常,没有病虫危害,没有硬伤损害,不霉变与破裂, *** 的大小200~300克比较好。
2,魔芋更佳的种植时间,魔芋属于热带和 *** 带种植的耐荫作物,不耐阳光直射,日照强度弱,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5~25度,有效积温在2300~3000度,全生育期要保证有200天左右或更高,从这些条件来看,魔芋的适宜繁殖种植期,更好是在清明节过后一周左右育苗,五一劳动节之后移栽,这样对温度的要求也满足了,生长的时长天数也能达到,播种的时候,当季气温要稳定在15度左右。
3,选择适宜的土地,魔芋喜欢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疏松肥沃,土壤pH在6.5~7.5左右的沙质土壤,选择的田间要求,地下水位低,土壤含水量在50%~65%左右,具有排水良好,旱能浇灌的田间更好。
4,播种前处理 *** ,选择的魔芋 *** 在播种前晒种两天,通过晾晒可以 *** *** 表面的部分病菌,同时通过阳光将养分转化,明显提高出芽率。播种前也可以用魔芋消毒粉,可杀得等进行消毒,预防在种植过程当 *** 现烂种的现象。
5,魔芋的需肥特点,魔芋施肥要选择不含氯元素的肥料,魔芋属于忌氯的块茎作物,在施用了含有氯元素的肥料之后,魔芋的淀粉含量少,口感不好吃,质量变差,施肥尽量选择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肥,生物菌肥,以及配合 *** 钾型控释肥料。魔芋对氮磷钾需求的比例大致为6:1:8,需用的钾元素明显高于氮元素,磷元素用量最少,但从头至终,磷元素的用量都是很平稳的,磷元素用量虽少但对魔芋这个产量形成至关重要。魔芋需要的氮元素苗期最多,钾元素苗期最少,生长中后期,钾元素最多,氮元素次之,磷元素平稳变化不大。除了氮磷钾还需要施入钙元素,镁元素,锰元素,锌元素等多种中微元素,还有利于魔芋生长得更好。
6,保持适宜的水分,魔芋怕积水,喜欢湿润的土壤,对魔芋浇水主要掌握在夏季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的时间段,遇旱需及时浇水,不过水分不能太大,不能有积水出现,选择傍晚前后浇灌,第2天清早不见明水即可,随着魔芋的生长,立秋之后,应减少浇水量,但仍然要保持土壤半干半湿,有利于预防魔芋出现因缺水而早衰,遇到大雨,需及时排除,防止因雨水浸泡而出现腐烂。好了,本章节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关注,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再走吧。
魔芋又臭又难吃,到底是什么狠人在靠它减脂啊?魔芋又叫蒟蒻、花干南星、 *** 竽,为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以球状茎块 *** 或者食用, 我们黔西北地区盛产魔芋,每个农村人都会 *** 魔芋豆腐,魔芋炒酸菜是一道名菜。过去魔芋是处于野生状态,生长的土地疏松肥沃魔芋生长很快,大的魔芋每个大的有十多斤。上世纪八十年代魔芋被炒热了,身价倍增。
魔芋鼠蚊不近,牲畜不食,病虫害比其他农作物少,但是一旦大面积种植,病害就会发生,病害是魔芋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魔芋的病害主要有白绢病、软腐病、叶枯病、干腐病。魔芋病害的防治主要是以农业技术防治为主,化学 *** 防治为辅,合理密植,实行轮作,遮荫栽培等。
一、白绢病:白绢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从叶柄基部的伤口侵入,繁殖,使魔芋相继发病。发病初期呈水渍状暗褐色小斑,经过3—5天生长出放射状的白色绢丝状菌丝,7—10天白色菌丝在叶柄基部缠绕一圈,使组织逐渐软腐下凹,引起倒苗。
白绢病在气温较高,雨天较长,土壤和空气湿度较大,甚至土壤积水,前作为茄科作物,连作,栽培密度大,荫蔽闷热的条件下容易发病。
魔芋白绢病的防治
1、实行轮作,用玉米、红薯等非茄科作物实行轮作,切忌与茄科作物实行轮作。
2、荫蔽栽培:魔芋长期生长在高温、强光环境中,抗病力显著下降,用玉米与魔芋间作,利用玉米茎叶遮荫降温,有利于魔芋块茎膨大,增强抗病力。
3、深耕炕土:白绢病菌为好气菌,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挖炕土,将表土翻埋15厘米以下,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4、合理施肥,魔芋要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生长旺盛时期的7—8月份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3—4次,防治病效果达到70%以上。
5、种芋的消毒:白绢病菌是在魔芋块茎上越冬,在播种前用1% *** 铜水溶液浸种5分钟,或者用40% *** 200—25倍水溶液浸种20—30分钟,可以 *** 种芋上的病菌。
6、注意挖魔芋时或者在播种魔芋时减少魔芋块茎的损伤,白绢病菌常常从魔芋块茎或者植株伤口处侵入,引起发病。
7、 *** 物防治:在生长发育期发病时用50%代森锌1000倍液,每隔10天浇施植株根部及周围土壤,浇2—3次就可以 *** 北方病菌。或者用75%的氯 *** 剂,或者粉锈灵1000倍液 *** 叶基部和土壤。
二、软腐病:魔芋软腐病是细菌 *** 害。在多湿、前作为茄科作物、连作、土壤排水 *** 等条件下容易发生魔芋
软腐病症状:块茎感染软腐病出现水渍状条斑,感染部位腐烂,在生长发育时期,病菌由块茎沿叶柄中心内部向顶部延伸,叶柄内部变空,外观难以健株区别。最后由叶柄上端分枝处溢出灰色汁液,流到哪里就腐烂到哪里并散发出臭味。
防治 *** :
1、栽培措施,合理密植,实行轮作,遮荫栽培等。
2、 *** 防治:用50%可湿 *** 多菌灵粉剂1000倍水容易,喷洒叶面和叶柄。或者用 *** 原粉500—1000倍液喷洒叶面和叶柄。或者用1% *** 铜水溶液浸种芋5分钟,或者用40% *** 200—150倍水溶液浸种芋20—30分钟,可以有效地防治魔芋软腐病。
三、叶枯病,叶枯病原菌是短杆细菌,在土壤中越冬,叶柄和茎块都可以发病,多雨容易发生,传染快,能够造成连片死亡,病菌不耐旱,连续干旱可停止蔓延。
叶枯病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油渍状小斑,由暗绿色变为黑色如同火烧一样。
防治 *** :用代森铵或者叶枯灵配制50—800倍 *** 液,喷洒叶面,或者用波尔多液兑水浇洒预防。
四、干枯病
叶枯病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块茎和叶柄基部,发病严重时,叶不能展开呈现畸形,单边生,小叶变黄。病斑呈凹陷状,用手压表皮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并且逐渐扩大下陷,随后产生棉毛状斑点,并逐步扩大下陷,随着措施绵毛状菌丝,轻轻挤压,球茎柔软,甚至内部烂空,只剩下一个空壳。
防治 *** :将种芋浸在克菌丹和苯菌灵的1000倍液中,防治效果比较好。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和菲李一样,
看着最近飞涨的猪肉 *** ,
尽管心里极度渴望红烧肉,
却依旧每顿只敢吃腌咸菜……
最近又听说麦当劳准备推出人造肉汉堡,
显然对不少望肉兴叹的小伙伴来说,
人造肉或许能解决下他们的思肉之情。
但是也有些人,猪肉太贵不敢买,
人造肉不了解不敢吃,
又偏偏做梦都想吃口肉,
这就简直太折磨了。
不过即使如此,
菲李依旧有解决的办法,
这就是今天菲李要介绍的美食:
魔芋,是一种听名字,
就有点让人劝退的食物,
特别是它的别名一个比一个渗人:
蒟蒻、 *** 芋、虎掌、雷公枪、妖芋……
讲真,就没一个正常的!
但也有人说,不能以名取人,
说不定人家长得可爱呢?
于是看看魔芋的样子,
腐肉一般的颜色,
散发着让人不适的臭味。
额……
貌似更加劝退了!
实际上,古 *** 曾被魔芋吓到,
但在物资短缺的时代,
他们最终还是忍不住动了念头:
结果这一吃就中招了,
这魔芋它有毒啊!
魔芋中含有生物碱,
不经过处理就食用的话,
可能引起舌、喉灼热、
痒痛、肿大,甚至变成香肠嘴。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
古人才给魔芋取了那么多可怕的名字,
目的就是提醒大家别乱吃,
但同时古人又不甘心:
事实证明,
中国人在吃上面确实创造力爆表,
古时候四川人就使用草木灰来处理魔芋,
最终消去了它的“毒”,
制成了美味的魔芋豆腐。
而当人们正式品尝到魔芋的滋味后,
立刻就被它 *** 了,虽然是一种植物,
但魔芋含有大量的优质膳食纤维,
食用后容易产生饱腹感。
因此据说在饥荒的年代,
很多古人就跑去挖魔芋充饥,
并且魔芋滑嫩的口感吃起来有点像肥肉,
所以你懂的,吃不起肉,
吃魔芋是个好选择呀。
实际上,
古人真的就曾将魔芋做成素肉来吃,
在唐朝时期,信佛的 *** 崔安潜,
就用魔芋来 *** 素猪腿、素羊腿。
更难得的是,
魔芋是公认的减肥神器,
所以吃魔芋就好比你吃着肉还能瘦,
这就是全天下胖子的梦想美食嘛!
或许也因为以上这些属 *** ,
后来魔芋传到了日本,
受到了日本人的热烈欢迎。
除了各种魔芋料理之外,
日本人还专门为魔芋建造了博物馆。
仔细想想或许也能理解,
古代日本物资匮乏,
能很好充饥的魔芋,
自然成了他们的救命之物。
后来日本宅文化盛行,
健康的魔芋自然也深受宅男宅女的欢迎。
而在中国,魔芋的人气也是极高的,
尤其到了现代,人们已经更加懂得,
如何将魔芋加工得更美味,
相关的魔芋美食也越来越多:
近日,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两株火红的巨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首次结实,果序犹如两把鲜艳的火炬,洋溢着欢欣和喜悦。
本文图均为 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 图
2022年7月,国家植物园(北园)实现了首次巨魔芋群体花期,更大意义在于只能通过异花授粉的巨魔芋,能够在同期盛开的个体之间互相授粉。
尽管2013年北京植物园(现国家植物园北园)已经实现过四胞胎结果,但当时采用的是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花粉进行杂交,只 *** 了果实膨大没有得到完全成熟的 *** 。而今年从群体开花中的单株采集到的花粉依次向下授粉,花后果实顺利膨大、着色,8月对果实进行解剖发现了明显的胚。随后,花序柄迅速加长,果实快速增大,由于果实珍贵,国家植物园的工作人员没有轻易再次切果。两个多月后,工作人员怀着期待的心情对巨魔芋果实进行第二次解剖观察,惊喜地发现 *** 已成形,种皮发育明显, *** 从果肉中自行脱离出来,实现了国内首次巨魔芋结实。
此项成果体现了国家植物园先进的栽培养护水平,对珍稀濒危植物巨魔芋的生态保育意义重大。国家植物园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巨魔芋的科学研究,争取实现新的突破。
巨魔芋是国家植物园的“镇园之宝”之一,被人们称为“花序之王”。巨魔芋很少开花,140多年来,巨魔芋在全世界的开花记录仅有100多次,并且开花时花序温度可达40℃,是自然界唯一产生热对流的植物,同时还释放含一百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可闻起来有点像腐肉,花朵又大又艳丽,但味道一言难尽。
今年7月19日,巨魔芋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开花了,花期十分短,只有48小时。
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巨魔芋在国家植物园群体开花图为国家植物园(北园)盛开的巨魔芋。 中新社 易海菲 摄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徐婧)记者从国家植物园(北园)获悉,今年7月以来,国家植物园(北园)已有两株巨魔芋开花,第三株巨魔芋正含苞待放。这三株巨魔芋形成了世界首次人工栽培状态下的巨魔芋群体开花。
巨魔芋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三大旗舰种之一,是世界上单体花序更大的植物。据介绍,巨魔芋开花极难,一生只开3至4次花,每次开花不超过2天,全世界人工栽培开花次数仅100余次。
图为国家植物园(北园)盛开的巨魔芋。 中新社 易海菲 摄
20日晚,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一株巨魔芋正在开花,就在它的旁边,另一株巨魔芋也已含苞待放。这是国家植物园近期开花的第二株巨魔芋,它与7月6日开花的之一株巨魔芋以及即将 *** 的第三株巨魔芋,形成了世界首次人工栽培状态下的巨魔芋群体开花。
国家植物园本次展出的巨魔芋花序高1.68米,由于巨魔芋的花朵巨大,十分消耗养分,因此花期只有48小时左右。开花时,巨魔芋会释放其合成的含一百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及硫化物,故散发一股腐肉的气味。
图为20日晚,游客在国家植物园(北园)拍摄巨魔芋。 中新社 易海菲 摄
巨魔芋的引种栽培研究对国家植物园有重要意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发布的199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就已将其列为易危种。同时,巨魔芋还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球茎内含有大量的葡甘聚糖,是目前发现的更优良可溶膳食纤维之一,可应用于食品、医 *** 、化妆品、化工和生物等多个领域。
图为20日晚,游客在国家植物园(北园)拍摄巨魔芋。 中新社 易海菲 摄
国家植物园于今年4月18日在京正式揭牌。正值成立3个月之际,巨魔芋的群体开花体现了该园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和栽培养护的高超水平。国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还记录下了巨魔芋雄花出花粉的过程,并首次对外进行公布。
据悉,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把巨魔芋与同属其它种具有使用价值的魔芋进行杂交,培育出新的魔芋品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