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间,獐子岛发布风险提示称,公司存量底播虾夷扇贝亩产出现大幅下滑,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基于抽测现场采捕扇贝情况来看,底播扇贝在近期出现 *** 例死亡,部分海域死亡比例占80%以上。
对此,獐子岛董事长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词——刚死。意思是说,扇贝刚死,我们就发现了,而不是死了很久才发现,我们是负责任的,我们是有贡献的。只是,刚死与死了很久,对投资者来说,有意义吗?刚死的扇贝是否就值钱,死了很久的扇贝就不值钱呢?
实际上,对獐子岛来说,扇贝刚死也好,扇贝死了很长时间也罢,也不是之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了。扇贝跑了,跑到北海道了;扇贝饿了,被饿死了;现在,扇贝又病了,病死了。反正獐子岛的扇贝,命运多舛,每过几年,就要来一场毁灭 *** 的打击。因此,獐子岛的股价,也就由2014年扇贝“出逃”到北海道时的15.46元/股,截至目前的2.70元/股,下跌了82.54%。
图据东方IC
实在无法想象,一家主产品——扇贝如此好死的企业,怎么就能一直在市场活着,难道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吗?要知道,好死不如赖活,是劝那些遇到困难和问题想不开的人,要向前看,不要被眼前的一点困难所吓倒。活着,就有希望。可对獐子岛来说,这决不是赖活,而是烂活,是以损害投资者、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利益的方式在活着。更重要的,几年就发生一次重要问题,怎么就还能活着呢?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在哪呢?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公众负责、对投资者负责、对市场负责。而从獐子岛这些年来的表现看,根本就不存在对别人负责的意识,而是纯粹在看天吃饭,看有没有自然灾害活着。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哪怕再小的自然灾害,也会令企业遭受重创。即便没有自然灾害,也很难让投资者看到希望。
不错,作为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包括扇贝在内的海产品,养殖的难度确实比一般的物品难度要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受影响的概率也要大一些。但是,正因为养殖的难度大、风险多,才更要讲求科学养殖,需要更加关注扇贝等的变化,需要注意扇贝的每一个动作、特别是扇贝的身体变化,而不是看天吃饭,能养殖到怎样就怎样,根本不去关注扇贝的身体变化。就像此次的扇贝死亡一样,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出现扇贝大面积死亡的问题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扇贝的大面积死亡,企业没有认真地查找原因,反而用“刚死”来试图推责,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投资者,扇贝死亡没有什么,我们会有办法。因为,刚死,就意味着没有死亡多少。可是,媒体披露的信息是死亡率已经达到90%以上,獐子岛自己披露的信息,只是部分海域死亡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这还能用“刚死”来推责吗?“刚死”就能死出这么高的比例?就会死出这么大面积?
显然,企业对扇贝的生存和养殖情况是了解不够的,是没有时刻关注的。也正因为关注和了解远远不足,才导致扇贝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对这样的上市公司,如果继续留在市场,不仅是投资者的伤害,也是对市场的伤害,是市场秩序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内容之一。
好死不如赖活,用在人身上,可以;用在上市公司身上,危害就大了。尤其像獐子岛这样烂活的企业,更是危害极大。退一步讲,如果这是首次发生的问题,或许还能理解,用经验不足等来推脱。已经多次发生这样的问题,仍然不吸取教训,仍然在“不遗余力”地重复过去的问题,就实在太不应该了。频繁地发生问题,却始终不改,就决不是一 *** 众公司所应当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所以,面对獐子岛这样的上市公司,监管机构是否应当就这些方面的问题作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一家企业经常出现重大问题、 *** 、重要情况,就应该勒令其退市,或强制退市。只有严刑峻法,才能让上市公司有所敬畏。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谭浩俊
编辑 于曼歌
都是扇贝:虾贻贝、栉孔贝、日月贝、港湾贝区别很大,弄懂不吃亏进入夏天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人们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每年从立夏一开始,都是街头烧烤最红火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邀上三五好友,找个烧烤摊吃点烧烤,再来上几瓶清凉解腻的啤酒。
烧烤的菜品现在是越来越多,但是更受欢迎的除了 *** 肉串以外,还有各种的小海鲜,其中烤生蚝和烤扇贝就是烧烤摊上点击率颇高的烧烤单品,甚至有商家专卖这两种烧烤的。
扇贝自古以来就是“海八珍”中的上品,尤其是扇贝贝柱的干制品,也被称作“干贝”或“瑶柱”,这都是高档宴席上才能上桌的食材。
扇贝的营养价值极高,野生的早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现在市场上售卖的扇贝基本都是养殖的,这也让扇贝成了人人消费得起的海鲜。
扇贝的品种有很多,我们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有这4种,也就是虾贻贝、栉孔贝、港湾贝和日月贝,虽然都是扇贝,但是这4种扇贝的 *** 和味道差距却是很大,弄懂以后出去点餐时就不会吃亏。
1、虾贻贝
虾贻贝是现在国内市场上常见的更大个的扇贝,这种扇贝据说是从日本引进繁育成功的,其中大连的獐子岛所产的虾贻贝品质更佳。
虾贻贝一年四季市场上都有 *** ,普遍个头在巴掌大小,高档一些的酒席上,蒜蓉粉丝蒸扇贝都是以其为主料,这种扇贝的肉质鲜甜,春季和冬季时还会有膏和黄。
蒜蓉粉丝蒸虾贻贝
虾贻贝在饭店里一般都是论只售卖,大连地区的海鲜酒楼里,单只虾贻贝的售价基本都要超过20元以上,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扇贝品种中 *** 更高的。
2、栉孔贝
栉孔贝是沿海地区非常常见的扇贝品种,也是原产于中国的扇贝品种,这种扇贝的贝壳上有不规则的栉孔,个头不是很大,至今在北方沿海地区也会遇到野生的栉孔贝。
栉孔贝一年四季市场上都有,一般夏初和冬季上市的栉孔贝最肥美,栉孔贝的口感略带韧劲,吃起来鲜味也比较足,这种扇贝可以烹制很多美味的菜肴,很多以扇贝为主料的经典老菜所用的主料基本都是栉孔贝。
黄瓜拌栉孔贝
栉孔贝现在的产量也很大,因此市场上的售价也不高,大多数时间都是在10元以下一斤,这种扇贝一般一斤可以称不到10个。
3、日月贝
日月贝的长相跟虾贻贝有些类似,就是个头要比虾贻贝小很多,这种扇贝因为一面贝壳是白色,另一面是褐色因此被称作“日月贝”。
日月贝最肥美的季节就是春末夏初时节,这个时候正是日月贝繁殖的时候,因此这个季节的日月贝公的带膏,母的都带黄,不过这种扇贝的鲜味要略差一些。
日月贝炒鸡蛋
日月贝的市场售价并不高, *** 比栉孔贝要略高一些,一般售价在10元左右一斤,这种扇贝也是夏季烧烤摊上常用的扇贝品种,一般烧烤摊上能卖到几元一只,不过懂行的人还是喜欢自己买回家烹制。
4、港湾贝
港湾贝是更便宜的海鲜品种之一,这种扇贝的壳呈红色,个头没有太大的,一般都是秋冬季上市,售价跟便宜的海虹差不多,最贵更好的也不会超过5元一斤,便宜的一般也就2元多点一斤。
港湾贝的鲜味比较差,一般都是做深加工,把贝柱或 *** 挖出来售卖,有些 *** 商家会用冷冻的港湾 *** 放到贝壳里做成蒜蓉粉丝烤扇贝或蒸扇贝,其实也很容易分辨,就是冷冻的港湾贝经过加热后会缩水严重,并且这种扇贝的内脏会比较大。
港湾贝一般都是大家趁着便宜买来尝鲜的,也有专门冷冻一些 *** 用来包饺子或炒菜吃的,贝柱的售价一般一斤在25元左右,市面上销售大多数冷冻贝柱都是用的港湾贝。
滑溜扇贝丁
以上这4种扇贝基本上就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扇贝品种,其中虾贻贝和栉孔贝的味道更好,港湾贝的品质是最差的,不过不论吃哪种扇贝,购买时都要选择鲜活的,否则很容易吃坏肚子。
网传青岛小海鲜“ *** 超标”?别被“忽悠”了近日,
这样一条消息在朋友圈流传
↓↓↓
“刚才7点15分青岛电视二台播放的青岛海鲜有 *** ,其中包括蛤蜊、扇贝、海虹、海螺、毛蛤蜊、海蛎子等。最近这段时间应严格控制不要吃了,以免发生危险。”
看上去言之凿凿,
还是“电视台播放的”,
难道青岛小海鲜不能吃了?
不过,青报君调查发现,
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
据悉,5月11日,青岛电视台的确播放过一条关于“高危海鲜”的报道,但是该报道讲述的是外地4月30日发布的预警通告,并非青岛。
△图源:青岛 *** 广播电视台
外地的预警通告中说当地海虹体内所含 *** *** 贝类 *** 已经超出安全 *** 标准两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青岛电视台的该报道中,还特别提醒青岛小海鲜没有问题,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资料图。观海摄影师王海滨 摄
针对朋友圈流传的消息,青报君从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发展局获悉,工作人员4月份就已经关注到外地发布的预警通告,并加大了青岛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力度,目前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青报君提醒广大网友,
请关注官方权威消息,
不信谣、不传谣。
转发给你身边的好友吧!
来源 | 青岛日报(qddaily)综合自观海新闻客户端,转载摘编请注明来源!
来源: 青岛日报
日料店被指“卖核辐射食品”,调查结果公布,更无语了澎湃新闻记者 陆玫
杭州西湖景区一家人均消费近2000元的日料店,近日被当地市场监管局处罚款3. *** 万元。
9月19日,澎湃新闻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西湖景区分局了解到,该处罚目前已结案。另据点评网站显示,这家于今年2月开业的日料店现已歇业。
9月17日,“日料店被举报卖辐射产地食品”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次数超1.2亿次。这起已结案的消费 *** 引起广泛关注。
涉事餐饮企业为杭州柒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注册于2021年12月,是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该公司经营的“鮨柒”日料店位于西湖景区里鸡笼山,宣称是一家“专注传统江户前寿司的高端日料店”。澎湃新闻从其微信公号看到订座信息,日常午市菜单为1299元/人,晚市菜单2380元/人。
涉事日料店的自宣文案
据“信用中国”网站显示,今年3月,西湖景区分局接到投诉举报人反映,其在“鮨柒”日料店就餐,店内推荐的两瓶清酒和食品套餐均产自日本核辐射地区,且两瓶清酒无中文标签,消费金额18760元,要求调查处理并赔付。
接到举报次日,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店存在销售无中文标签的酒水,从事生食类食品预制,菜单标示的日本菜品其食品原材料产地并非日本等涉嫌违法行为。
经立案调查查明,“鮨柒”菜品有长崎真鲷、炸海苔配北海道扇贝、爱知县星鳗苗、千叶县剥皮鱼刺身、煮北海道金吉鱼、爱知县鳗鱼蒲烧、富山县白虾、北海道大极上海胆、野生金枪鱼赤身等。
其中,长崎真鲷、富山县白虾等菜品主料为日本进口。而北海道扇贝、爱知县星鳗苗、爱知县鳗鱼蒲烧、长崎天然星鳗,这几道菜品中的主料鳗鱼采购于青岛市市北区尚诚尚品海产经营中心,扇贝采购于杭州农贸市场。
“当事人为吸引顾客、保持菜单的完整 *** 及日料店经营的需求,在上述菜品标注了日本相关地名,实际菜品主料并不来源于日本。”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书中写道。
经核实,店内爱知县星鳗苗售价58元/份,成本6.8元/份;长崎天然星鳗售价18元/份,成本10元份;爱知县鳗鱼蒲烧售价46元/份,成本7.6元/份。据统计,该店经营主料非进口日本而在菜单使用日本地名进行标价的菜品总经营额6574元,总利润4472元。
关于举报人反映的销售无标签酒水问题,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也作出调查。
据调查,日料店经营者去年7月通过 *** 平台购买了1瓶“本丸”和1瓶“播州”清酒,购入价为3300元/瓶和3850元/瓶,购入时两瓶酒水均无中文标签。经营者将该两瓶酒水陈列在店内,未在酒水单内标示。今年2月,经营者将两瓶酒分别以6000元和8000元销售给消费者,共计销售额14000元。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在调查中发现,该日料店经营的菜品中有千叶县剥皮鱼刺身、野生金枪鱼赤身、野生金枪鱼大脂等生食类。当事人无生食专间,采用现场制售的方式, *** 生食类菜品直接供消费者使用。经核实,该店共销售生食类菜品金额9656元。
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该日料店在菜单所标示的菜品品名、产地与实际不符,违反了《禁止 *** 欺诈行为的规定》;未取得许可从事生食类餐饮服务的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销售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酒水,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综上,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店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4128元,罚款3 *** 44元的行政处罚。
来源: 澎湃新闻
扇贝疑云笼罩五年 谁来拯救獐子岛?来源:新京报
*** 例暴毙,獐子岛虾夷扇贝5年内的第三次存货“异常”,发生在獐子岛及相关人员涉嫌财务造假仅4个月后。
风波之下,11月16日,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到獐子岛扇贝 *** 海域进行抽测分析(獐子岛提供协助),同时,应记者要求,抽测分析带上记者一同前往。
獐子岛公司抽测船在26号点打捞起扇贝后,将抽测船与记者所在船并靠在一起,并将小部分混杂着死和活的扇贝放在记者船的甲板上。随后,抽测船上人员开始将扇贝进行分拣、称重,其间时不时会将一些不经意打捞到的鱿鱼、海螺等给记者船上的工作人员。记者看到,有的扇贝掰开后,里面沙粒较多,船上的獐子岛人员向在场记者讲解称,像这种用手直接能掰开的,生命力不是特别强了,吞吐能力不强,沙子出不去,所以含沙量也比较大。“像这种扇贝,我们不会销售了,会跟刚才的空壳子一起集中处理掉。”
记者看到采捕人员拿起一只死扇贝,从外表看,只剩下两块空空的、相连的壳,该采捕人员表示:“很近的时间死的,要不不可能连在一块的。”
獐子岛的自证清白遭遇了岛民的质疑。
“很难理解,为何离獐子岛只有40分钟航程的海洋岛镇,他们的扇贝却一点事都没有,收成良好。”岛民华杰(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海洋岛那边的海域, *** 是承包给个人经营的,而獐子岛则从1958年开始就是归集体,岛民给公司打工。”新京报记者随后与数位熟悉海洋岛情况的獐子岛岛民沟通,其均表示“海洋岛上的扇贝今年没有问题”。
“獐子岛公司与獐子岛镇是命运相连的,獐子岛公司就是獐子岛镇的支柱,我们是靠海吃饭的,不过我们始终觉得,这片海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者公司,而是属于岛民的。”华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獐子岛青年,刚毕业回到家乡,表示要“建设家乡”。
随着獐子岛频频存货异常以及业绩下滑,与上市公司獐子岛命运相连(长海县獐子岛镇 *** 是獐子岛实际控制人)的獐子岛岛民的分红和生活补贴也受到了影响。有岛民对记者称,近两年已经没有发股钱和生活补贴了。
同时,獐子岛正要放弃北纬39度的一 *** 优质海洋牧场(计划于明年6月前放弃海况相对复杂的海域或暂停部分适用海域约150万亩,约占公司旗下海域65%),这片牧场以往被形容为獐子岛的“海底银行”,每年可为獐子岛节约用海成本约7000万元。
海上探访:记者与专家分坐两艘船,无法接近专家
三个点抽测采捕面积均为5.5亩,分别收获活扇贝约26公斤、18.5公斤和105.5公斤
“公司除了 *** 这块,其他业务还是挺稳定的,包括食品加工、冷链物流、海外贸易等。此外,公司员工团队也比较稳定。现在主要工作是落实原因,给投资者一个交代。”扇贝短期内 *** 例死亡事件发生后,獐子岛证券部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据獐子岛方面介绍,为分析扇贝此次 *** 例死亡的原因,11月16日,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到獐子岛扇贝 *** 海域进行抽测分析,獐子岛提供协助,同时,应记者要求,带岛上记者一同前往。
记者与专家分坐两艘船,先后查看了三个相同的抽测点,分别为26号、21号和72号。其中,26号点由獐子岛指定,后两个点分别由记者和专家随机抽取。三个点抽测采捕面积均为5.5亩,分别收获活扇贝约26公斤、18.5公斤和105.5公斤。
相比26号点与72号点,在记者随机抽取的21号点,采捕人员没有进行现场分拣和称重,采捕船停留时间短,引起现场记者质疑。獐子岛人员解释称,“专家急着去下一个点(即72号点)。”随后,獐子岛人员发给新京报记者21号点的抽测数据和现场图,该点共收获活扇贝18.5公斤。
在出海过程中,记者多次向公司表达希望与专家交流采访的愿望,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知道专家的行程”。当前往同一个抽测点进行查看时,记者只能远远看见专家的船,但并未能接近交流。
回到獐子岛客运码头后,当记者再次提出对专家采访时,獐子岛人员表示专家已经走了。
当地人:离獐子岛40分钟航程的海洋岛扇贝未出事
有岛民称,从2014年至今,记者来了20多拨了
獐子岛现有人口一万多一点,常住的大概只有7千人左右。
在靠海为生的獐子岛,岛民对天气十分敏感,他们已习惯每天关注客运码头的船讯,查看是否有大风影响到来回獐子岛的客运航线。獐子岛岛民见到记者最常说的几句话是“你们来调查扇贝吗?”“是该好好调查一下了”。
“从2014年扇贝大规模死亡到现在,你们记者来了20多拨了。”獐子岛岛民张霞(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
扇贝存货异常的原因是什么?据獐子岛公开披露的信息,2014年是因为冷水团,2017年是因为水中营养不够,今年呢?獐子岛表示“尚在分析”。
“很难理解,为何离獐子岛只有40分钟航程的海洋岛镇,他们的扇贝却一点事都没有,收成良好。”多位岛民告诉新京报记者,“海洋岛那边的海域, *** 是承包给个人经营的,而獐子岛则从1958年开始就是归集体,岛民给公司打工。”
新京报记者随后与数位獐子岛岛民及海洋岛岛民沟通,其均表示“海洋岛上的扇贝今年没有问题”。
据了解,大连 *** 海县共辖5个镇,分别是大长山岛镇、獐子岛镇、广鹿岛镇、小长山岛镇和海洋岛镇,而獐子岛镇包括獐子岛本岛及其附属岛屿大耗岛、小耗岛及褡裢岛。自上世纪80年代起,獐子岛开始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品种。
“獐子岛扇贝用的苗,主要是外面引进加上自己培育的,海洋岛的扇贝跟獐子岛是一个品种,都是由日本引进来的,獐子岛部分扇贝苗也从海洋岛引进。”獐子岛在职员工倪康表示。
獐子岛品牌经理孙坤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的扇贝生产主要经历几个阶段,每年1-2月在实验室培育,3-4月下海挂笼,半年后的10月末进行底播,2-3年收成。我们主要是以销定产,有需求而且天气好就会出海作业,一般跟餐饮联动比较紧密,当天送到金石滩,工人就会根据规格大中小进行二次分拣。”
獐子岛员工倪康表示:“这个品种的扇贝在正常情况下,每年有50%-60%的存活率,这是正常的,底播本来是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以前海底资源状况好的时候,存活率能到80%左右。”
獐子岛的吴氏家族
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曾兼任獐子岛镇 *** 。
同样是土生土长獐子岛人,上市公司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厚刚在其37岁那年当上了股份制 *** 后的獐子岛董事长,当时他还兼任獐子岛镇 *** 。最早追溯至1958年集体经济起家的獐子岛,之一次有了一个“话事人”。
据媒体报道,獐子岛前任董秘孙福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吴厚记已经在2012年因内部处理而离开公司。这是源于2012年的内部举报,公司认定其在整个收苗和播苗上负有管理责任。
资料显示,吴厚记为吴厚刚弟弟,常年负责在海洋岛收购苗种。
上市5年后,獐子岛于2011年提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当时激励对象共有142人,其中不少与吴厚刚存在亲戚关系,包括养殖事业二部总经理吴厚敬、养殖事业一部总经理助理吴厚记与吴厚刚是兄弟关系,荣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为吴厚刚的外甥,大长山岛分公司经理刘锋是吴厚刚的妻弟等。
2013年4月,獐子岛公司披露公告显示,吴厚记等14人因离职而被取消参与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资格及获授的股票期权。
对于獐子岛此番再次出现扇贝存货 *** 例异常事件后, *** 方面是否采取相应措施,新京报记者致电长海县委宣传部,对方表示“不了解”。
岛民分红和生活补贴受到影响
有岛民称:父辈的基业落得如今这个地步,感到很心痛
獐子岛是一个靠海营生的地方,岛上的人一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许多物资需要从岛外运进岛内,“我是外地来的,在这里快20年了。这里的物资很多需要从外面运进来,一般来说一斤运费1.5元。”一位在獐子岛上经营小卖部的老板说。
不过,外地来的岛民这种平静的日子被打破了。记者从近日发布的一则《沙包子社区后迁入农户界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需缴纳公共积累的通知》中看到,獐子岛镇 *** 提出,外来落户獐子岛镇的岛民,需从1956年开始缴纳公共积累时间,每人每年缴纳积累金额700元,累计至落户年份。有些岛民认为,“这与獐子岛经营业绩不好有关”。
就此,新京报记者致电獐子岛镇 *** ,截至发稿暂未能联系上。
记者注意到,受2014年和2017年两次扇贝存货异常事件影响,獐子岛业绩受到了严重影响。资料显示,2014年-2017年,獐子岛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 *** 亿元、-2.43亿元、7959万元和-7.23亿元。
2018年,獐子岛实现扭亏为盈,其当年实现营收27.98亿元,同比下降12.72%;净利润3210. *** 万元,同比增长104.44%。不过,年报显示,2018年獐子岛计入当期非经常 *** 损益的 *** 补助金额为3043.82万元,同比增长319.13%,占净利润的94.80%,而公司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576万元。
2018年扭亏后,獐子岛又于2019年一季度重新录得亏损。今年10月23日,獐子岛披露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1-9月,獐子岛实现营业收入20.11亿元,同比下降4.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03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338万元,同比下降245.53%,而第三季度单季,獐子岛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22亿元和-1044万元,分别同比变化+3.84%和-219.50%。
数据显示,獐子岛资产负债率继续维持在85%以上。截至今年9月30日,獐子岛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34.07亿元和29.86亿元,按此计算,其资产负债率约为87. *** %,该数字在2018年年末为87.58%。2018年年报显示,2019年度需要偿还的借款额达25.76亿元。
为改善公司财务状况,獐子岛曾于今年7月计划以总额2.345亿元 *** 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大连新中海产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新中日本株式会社90%股权,但随后收到 *** 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该交易于今年9月27日宣布终止。
在2014年-2018年及2019年1-9月间,獐子岛分别获 *** 补助4107万元、6543万元、3020万元、726万元、3044万元和773万元,合计约1.8亿元。据知 *** 士透露,补助资金全部由獐子岛镇 *** 支出。
数据显示,2014年-2018年及截至2019年9月末,獐子岛未分配利润连续为负,分别为-6.87亿元、-9.30亿元、-8.50亿元、-15.73亿元、-15.41亿元和-15.75亿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獐子岛镇 *** 对岛民发放的分红和生活补贴。
截至三季度末,獐子岛前十大股东中,仍有獐子岛镇四个岛屿的身影,分别是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股30.76%、长海县獐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持股7.21%、长海县獐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持股6.85%和长海县獐子岛小耗经济发展中心持股0.33%,而吴厚刚则持股2 *** 9.2万股,占比4.12%,为公司的第五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镇 *** 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2000年前獐子岛虽然不算很富裕,但跟周边的岛相比,算比较好的,在21世纪初头几年则更好了,但从2008年左右开始,就不太好了。”
资料显示,獐子岛于2006年9月正式 *** 深交所中小板交易,而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当时,还是人民公社的形式,獐子岛及其附属岛屿上的居民以海上捕捞及其他渔业相关产业,逐步完成了集体经济的原始积累,形成了一批以海产品捕捞、养殖、海上运输等产业为主业的集体企业,并在随后经历了集体企业-有限公司-股份公司三个阶段。
“公司改制后,断断续续有发过股钱和生活补贴,其中生活补贴的发放分三类人群,分别是六十岁以下的、六十岁到七十岁的和七十岁以上的,年纪越大,收到的钱越多一些。以六十岁以下为例,在2012年至2017年间,每人每年发了1000元-3000元。”岛民狄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但近两年已经没有发股钱和生活补贴了。”
“父辈的基业落得如今这个地步,感到很心痛。”狄海表示。
近5年,獐子岛扇贝存货大规模异常事件频发,其市值随之蒸发近百亿,近200名员工参与的持股计划亏损严重。今年7月1日,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曾在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赔钱对不起股民,我今天在这里要向广大股民检讨,说声对不起。”
鲜贝炒芦笋,就是一道“海鲜极品”与“蔬菜之王”的完美搭配美食不分贵贱,习以为常的蔬食,只要搭配得当,就是一道精致可口的佳肴:鲜 *** 质细嫩,被列作“海八珍”之一;芦笋膳食纤维柔软,怎么做怎么好吃;把这两种味道鲜美的食材撮合到一起烹饪,就是一道“海鲜极品”与“蔬菜之王”的完美搭配,既美味爽口又富有营养,让人赞不绝口。
芦笋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很多人都十分喜欢吃芦笋,特别是对饮食健康特别讲究的人群。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叶绿素、维生素、叶酸、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含有的蛋白质组成成分中,具有 *** 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含量比例恰当,吸收率较好;硒元素的含量高于一般蔬菜,与含硒丰富的蘑菇接近,甚至可与海鱼、海虾等的含硒量相媲美,营养成分相当丰富。中医理论认为,芦笋味甘 *** ,具有清肺止渴,和利通淋的功效。
市场上 *** 的白芦笋和绿芦笋,其实都是同一物种,笋芽生长过程完全被土壤覆盖着,不见阳光则为白芦笋;笋芽伸出地面,在阳光下生长的便为绿芦笋;两者的营养价值差不多,前者缺乏叶绿素,后者的微量元素少一些。蔬菜摊档的绿芦笋较为常见,一捆通常有一斤来重, *** 也只有10来块钱。选购时,只要顶芽圆,鳞片紧密,无空心、无开裂便可。
鲜贝就是扇贝那尚未晒制的闭壳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以及钙、钾、铁、镁、硒等微量元素,含有的多种 *** 必需的营养,可与 *** 、海参相媲美。由于鲜贝还富含谷氨酸钠等营养元素,常常被人作为天然的调味剂,古人就有一句名言:“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乏味。”中医理论认为,鲜贝 *** 味甘咸平,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的功效。
从市场买来芦笋后,依据个人喜好,取适量的鲜贝,洗净,用清水泡发一个来小时;将芦笋洗净,掰去头部较老部分,切段,焯水,用冷水冲凉,准备好葱段。烹调时,炒锅加油烧热,将葱段爆香,捞起鲜贝投入炒锅中一同煸炒一会儿;然后投入芦笋继续翻炒片刻,再倒入浸渍鲜贝的汤水,加盖焖煮一下。因鲜贝咸味特重,起锅前舀一勺尝试一下,咸淡适口便不必再添加其他调味料。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见习记者李守
有人说, *** 行业是个赚钱的行业,走货按吨算;还有人说,干这一行很辛苦,千万别盲目踏入。
深夜的 *** 市场到底是怎样的场景,河南商报记者决定去郑州一家海鲜档口一探究竟。
开始忙碌
夜幕降临,海鲜市场上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我去的这个档口是万邦市场上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大的一家,白天做零售,夜晚搞 *** 。
夜班店长张华是福建宁德人,今年32岁,2014年来的郑州,做海鲜生意8年。他和夜班伙计们负责每晚的 *** 工作,工作时间一般从下午5点半开始,到第二天凌晨才结束。
下午6点半,张店长召集店里的十几个伙伴们 *** ,简单部署了一下整晚的工作后,员工们随即投入工作。
店里的员工来自全国各地,有家在中牟的马春霞,她负责接收客户的订单,马春霞的 *** 李建超和来自宁夏的张智彬、老家河南南阳的李帅等员工更多负责分拣、打包、装卸、配送等工作。
这天晚上市场部负责人的程先生也来到店里,他不光要对接各个区域的客户,还会定期看看档口的 *** 情况,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
晚上是客户报采购需求的高峰,随着公司业务量的扩增,程正伟的工作也更加忙碌, *** 始终响个不停。
意外发生
晚上7点左右,张店长突然告诉我,原本订好的一车约定今晚到达的贝类要晚点,下班之前到不了市场。
为了不耽误已下单客户的正常使用,张店长告诉我需要临时到市场上别的商户那里采购一部分。
张店长招呼我坐上三轮车和他一块去看看。
市场上的灯光明暗交接,却也人声嘈杂,往来的物流车和三轮车不断。
路上,张店长告诉我,每个市场都有它的特点,万邦海鲜市场商户在夜晚9点以后会比较忙碌,而中部两岸海鲜物流园的商户要在凌晨两三点才开始工作。
我们的三轮车车轮在湿漉漉的地面上驶过,辗转来到市场上的另外一个海鲜档口。
“哈喽!”张店长边和档口老板打招呼,边往店里走。
这个档口的一个伙计用刀打开了一个样品,张店长用手摸了摸,然后观察了一番,“今天的货还可以!”
拿 *** 后,我们又赶忙回到店里。
鲟鱼加冰打包、贝类装进泡沫箱……档口的伙计们越来越忙,一箱箱上百斤的海鲜被运上物流车。
00后“老司机”
此时,档口一个年轻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袁圣涛,2001年人,老家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他在档口开叉车五个多月,已经成了一个“老司机”。
为啥这么称呼?不仅是袁圣涛开车技术娴熟,更是因为他对市场上装卸货具 *** 置、不同货品配送区域、不同地市物流车停靠点,摸得门清儿。
晚上9点10分,我坐上叉车,决定和袁圣涛以及另外一个小伙一块去物流车上卸几箱梭子蟹。
叉车停放在物流车后门位置后,袁圣涛升起托盘使其与车厢上桶口的位置平齐,然后熟练地顺着托盘爬了上去。
我也想上去看看,于是等小伙把托盘再次降了下来,他告诉我一定要把脚踩在托盘中间的位置,因为如果踩边缘位置托盘可能会侧翻,我就这样战战兢兢上去了。
车厢里密密麻麻堆满了桶,每个桶里都 *** 了氧气管并且存放着不同的海鲜,桶与桶之间相互挨着,介于车厢的高度,在里面的人直不起身,只能借助搭在桶上的两块长木板弯腰行走。
车上师傅也告诫我注意安全,木板上都是水,容易滑倒。我不由得冒了冷汗,在木板上也不敢迈大步,怕一不小心掉下去。
就在我们把梭子蟹搬上托盘准备回去的时候,和我们一块同行的小伙的手被梭子蟹身上的刺扎了一下。
我问当不当紧,小伙说,“就(扎了)一个小眼儿,没事儿。”
夜里的气温很低,海鲜档口的伙计们就这样不停地忙碌着,似乎也忘却了寒冷。
时针指向凌晨0:20。打包后的鲜活海鲜搭乘通往不同区域的物流车,白天时又将呈现在各地食客们的面前,让食客们享受到味蕾上的满足。
海鲜档口的忙碌也即将告一段落,半个小时后马春霞和丈夫回到家里,此刻家里3个孩子睡得正酣;张帅要等到凌晨1点多,把最后一批货送上物流车他才放心离开;而程先生要凌晨2点才能赶到北四环的家。
有人曾调侃,“干海鲜 *** 生意过着像 *** 一样的日子。”
对他们来说,普通人休息的时候就是他们工作的时刻,碰上高峰期还会忙到凌晨4点。
另外,遇到欠款周期长故意赖账的客户,是最让 *** 商头疼的问题。
河南有超百万人从事 *** 行业,正是每一个 *** 商串联起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当海鲜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可能还会想起这段蹲守经历。
编辑:张恒 吕瑞天
獐子岛的扇贝到底还活着多少?专家调查组将于近日公布结论对于獐子岛上的居民来说,獐子岛集团家喻户晓。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獐子岛就享有“海上大寨”的称号。当时,獐子岛岛民从事海上捕捞,过着集体生活,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创造出了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然而近年,隔一段时间,獐子岛这家海产品养殖上市公司的扇贝新闻,就要出来露一露面。扇贝逃跑,扇贝减产,这些业绩“噩耗”曾经反复披露。近日獐子岛又公告称,底播扇贝在近期出现 *** 例死亡,部分海域死亡扇贝比例达80%以上,预计核销存货成本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2.78亿元,已经接近2012年至今公司全部盈利年度的所有归母净利润的总和……
看到这些,几乎所有人都会说,狼又来了。此前,獐子岛已经因为连续两年财务造假受过 *** 60万元的顶格处罚。结果2019年7月份刚罚完,11月份扇贝又死一回。
11月12日,獐子岛开盘一字跌停。此前11月11日,獐子岛因扇贝“突然死了”再次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而这已经是獐子岛在2019年第7次被深交所点名。
獐子岛集团的主要产品扇贝因为五年内三次跑路被网友戏称“旅行扇贝”。一会儿说扇贝失踪了,一会儿说扇贝归来了,一会儿说遭遇冷水团,一会儿又说遭遇高温,扇贝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有人戏称獐子岛的扇贝应该是气死的。
11月16日,由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相关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专家调查组已经赶到了獐子岛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协调,央视财经记者也跟随獐子岛的捕捞船到达他们2019年秋季抽测活动的部分海域实地探访,情况如何?
本文 *** 均来自央视新闻记者孙超:这片海域就是獐子岛本次秋季抽测活动的一个点位,也是 *** 比较严重的。有一艘船在这里进行了捕捞,捕捞的范围是5.5亩,一共捞上来约26公斤鲜活扇贝,平均亩产不到5公斤。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捕人员赵颖:这是2018年播的苗,正常亩产应该在20、30公斤。
记者:这个是之前抽测过的吗?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捕人员赵颖:对。
记者:当时抽测的时候这片区域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捕人员赵颖:差不多。
除了这个点位,11月16日也随机在其他区域进行了扇贝捕捞。在相距只有三四海里另外一个点位,捕捞上来的鲜活扇贝明显更多一些。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捕人员赵颖:捕捞范围也是5.5亩,共捞上来105.5公斤鲜活扇贝,平均亩产将近20公斤。
据了解,11月16日专家调查组也赶到了这片海域进行调查,但并未和央视财经记者在同一条船上,调查过程和结果目前也并未公开。
央视财经记者了解到,在11月16日专家组和记者实地抽检之后,下午专家组召开了座谈会,对此次獐子岛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以及整个长海县海域渔业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探讨,并形成初步意见,据了解,此次调查的结论将于近日对外公布。
獐子岛事件不是之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让资本市场越来越洁净,让投资者越来越有信心。提醒抱有抄底买便宜心态的投资者:公司基本面恶化, *** 下跌没有更低只有更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初冬的烟台海鲜大量上市, *** 今年更低,市民口福来了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11月2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力 摄影报道)进入11月份以来,烟台正是初冬时节,也是各种海鲜开始“增膘”时间,因此眼下的海鲜既新鲜又肥美,又因为离节日还远,所以市场上的海鲜 *** 是一年当中更便宜的季节,许多爱吃海鲜的市民都喜欢在这个季节多存点货,不管是种类丰富的海鱼,还是活蹦乱跳的海虾、八爪鱼都会让市民忍不住胃口大开。
11月26日早晨7点左右,在九田水产品 *** 市场里,鲳鱼、鲅鱼、偏口鱼、小黄花、梭子蟹、爬虾、扇贝、蛏子、梭鱼、海螺等各种 *** 贝类海产品种类齐全,前来购买海鲜的市民虽然没有节日期间的爆满,但也是络绎不绝,纷纷感受这份来自大海的鲜美。
市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 *** 的水产品95%以上都是本地新鲜货,质量抽检基本全部达标,加上这几天天气比较好,每天上市的水产品数量与品种都非常多,产品既新鲜质量又好! *** 也是一年当中更便宜的”。市民孟老汉:“烟台人生长在海边能不吃海鲜吗,现在是海鲜 *** 更便宜季节,都是活的、也挺肥的,买回家一顿吃不了还可以冻起来嘛。”市民李女士:“买的都是新鲜的,螃蟹、爬虾都是活的,还有这鱼总共花了不到200元。”
记者在市场里走了一圈,从 *** 区到零售大棚,基本都是鲜活、新鲜的本地海产品为主, *** 也确实便宜,2-3斤一条的新鲜鲅鱼12元一斤,小偏口鱼4-6元一斤,小黄花鱼9元一斤,刀鱼12元一斤,小鲳鱼10元一斤,鱿鱼10元一斤,鲐鱼3元一斤,加吉鱼25元一斤,2-3斤一条的牙片鱼30元一斤,梭鱼9元一斤,活虾22元一斤,竹管蛏子15元一斤,荸荠18元一斤,海蛎子10元2斤,海螺22元一斤,八个头的 *** 43元,螃蟹35元一斤,八爪蛸25元一斤,笔管蛸17元一斤,舌头鱼12元一斤,安康鱼5元一斤。
据了解,进入冬季以来,我市气温一直不错,各类海鲜 *** 平稳,供货量比往年要多,市场里的顾客不多,所以 *** 也都便宜;预计等到了12月份天气上冻后,尤其遇到大风天气时,海鲜数量就会大量减少,加上临近节日,海鲜 *** 就会上涨,因此,喜欢吃海鲜的市民应该抓住现在的机会多存一些货在家里,以免冬季吃不到物美价廉新鲜优质的海鲜产品。
责任编辑:伟业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海鲜加海鲜,是很好的搭档,蛤蜊和扇 *** ,个个鲜香爽口扇贝也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海鲜,去海鲜市场直接买的扇 *** 个个饱满肉多,非常鲜嫩,这个时候与韭菜苔一同炒是再合适不过了,做出的成品芬香四溢,沁人心脾,非常好吃,推荐大家都尝试一下这道美食。
准备需要的食材:扇 *** ,韭菜苔,盐,植物油。
步骤一:扇 *** 买回来是冷冻的,所以要放在冰箱冷冻保存,取出来的时候里面的冰比较多,一定要先放在清水中,让它充分泡一个小时,在室温下解冻。
步骤二:待扇 *** 里面的冻全部融化以后把水倒掉,更好是用一个筛子去清洗一下,扇 *** 里面有很多黑色的杂质,要充分的把它清洗干净。
步骤三:用筛子来清洗,更能够过滤掉扇贝里面多余的杂质,这样清洗的更彻底。另外扇贝里面的水分比较多,这样用筛子可以去控一下水,等水分全部控干,晾好以后放在盘中备用。
步骤四:韭菜苔放在盆中,加入清水,撒上一勺盐浸泡5分钟,搓洗一下以后,再冲洗几遍彻底洗净。
步骤五:韭菜苔最头部切掉,全部切好放在盘中备用,韭菜苔和扇贝的比例大概是1:1。两种主食材全部处理好了以后就起油锅,锅里倒入少许植物油,加热到六成热,先把韭菜苔放入煸炒30秒钟断生。
步骤六:把扇 *** 放进去翻拌均匀,扇 *** 里面的水分这时也 *** 出来了,炒的菜品里面会出来少许汤汁,这时要短转大火去爆炒一下。
步骤七:扇 *** 属于一种海鲜,是做起来是非常容易成熟的,所以爆炒的时间不要太久,大概2分钟的时间扇 *** 就熟了。加入少许盐来调味,快速的放入,快速的翻拌均匀,接着关火,用锅的余温在腾上十秒钟,出锅摆盘即可。
这样一道蒜薹炒扇贝就 *** 好啦,味道非常不错呢,喜欢的朋友赶紧试试吧。
蒜薹可是非常好的配菜,不仅吃着香,炒制放什么食材都好吃呢。可以是猪肉、牛肉、虾肉,也可以是蛤蜊哦。蛤蜊肉与韭菜或韭菜苔一起炒制,地鲜加海鲜,是很好的搭档。那就用蛤蜊肉与韭菜一起炒个小菜吃吃,解解馋。
准备需要的食材:蛤蜊肉、油、盐、韭菜、红尖椒、花椒、生姜
步骤一:蛤蜊肉用温水浸泡后洗净,韭菜择洗干净后切段,生姜切片,红尖椒切条。
步骤二:炒锅里倒入植物油,油热后放入花椒粒,生姜炒香。倒入蛤蜊肉,小火翻炒。
步骤三:待蛤蜊炒出汤汁后倒入韭菜梗,大火翻炒。倒入韭菜叶,关火,调入精盐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韭菜梗与叶要分 *** 入炒锅,要先放韭菜梗。烹制海产品建议少盐,防止鲜味损失,这样美味的韭菜炒蛤蜊就 *** 好啦,是不是非常的简单呢,简单好吃又鲜美,营养的很呢。喜欢吃韭菜的朋友,不妨将韭菜和蛤蜊一起炒制来看看哦,味道很是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