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十万个怎么办:区别不了古人的名、字、号,怎么办?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9

在现实生活中,咱们平时说的“名字”,其实就是指一个人的姓名。但在古代可不一样哦,“名”就是“名”,“字”就是“字”,有的人呢,除了“名”和“字”,还有“号”呢!

说白了,这个“名”啊,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的专属称呼。古人对取名这事儿可上心了,不仅要慎重,还得讲究,得按照一定的规矩来。就像《左传·桓公二年》里记载的,晋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了俩儿子,一个叫仇,一个叫成师。结果晋大夫师服知道了,一顿吐槽,说这取名太不讲究了,不合礼制,以后国家会乱套的。当然啦,普通老百姓就没这么多讲究了,有的还故意给孩子起些难听的名字,比如狗啊、奴啊之类的,听说这样孩子好养活,不容易夭折。

“字”啊,是男女成年后才有的,有了“字”就表示他们开始受到大家的尊重了。《礼记·曲礼》里是这么说的:男子到了20岁,举行冠礼时就取个字,女子呢,到了15岁,举行笄礼时也取个字。

古人取字这事儿也挺有讲究的:

有的“名”和“字”意思差不多,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和“孔明”意思就挺像的;

有的“名”和“字”意思相反,比如宋代的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和“晦”意思就相反;

有的“字”是对“名”的补充,比如白居易,字乐天,因为乐天知命,所以生活得很轻松;

还有的“名”和“字”是从古典经籍、诗词名句里取的,比如曹 *** ,字孟德,这个“孟德”就是从《荀子·劝学篇》里的“夫是之谓德 *** ”来的,而且曹 *** 是老大,所以字孟德;

当然啦,取字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按兄弟排行、寄托抱负追求、寄托父母意愿等等。

“号”,其实就是人的另一个称呼,也叫别名。在封建社会,特别是那些士大夫,尤其是文人,往往都有自己的别号,用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追求。

古人取号的 *** 有很多:

以情趣为号:比如陶渊明,他号五柳先生,因为“宅边有五柳树,因此为号焉”,从这里就能看出他淡泊平实的 *** 格。

以地名为号:李白,他小时候在四川江油的青莲乡长大,所以他就号青莲居士。

以宝、斋名为号:南宋的诗人杨 *** ,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叫“诚斋”,然后他就自号诚斋。

以号寓志:邹容,他号 *** 军中马前卒,从这个号就能看出他的志向。

当然啦,取号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以古语为号、以仰慕为号、以奇悟为号、以自勉自戒为号等等。

古人的名、字、号,其实都是人的名称,只是在用的时候才有区别。一般来说,名和字大多是父母长辈给取的(也有自己给自己取字的),这里面往往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想法。别号呢,就是自己给自己起的,不受家族、长辈的 *** ,可以更 *** 地表达或者标榜自己的某种情 *** 。所以,我们有时候能通过看一个人的别号变化,来了解他们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每个名字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和作用。

在用法上,这些名字也是有讲究的:

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者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中学生十万个怎么办:区别不了古人的名、字、号,怎么办?-第1张图片-

字和号呢,一般用于尊称、下对上、少对长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关系很熟的情况下才会相互称名。

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叫对方或者别人的名字是不太礼貌的。即使到了今天,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当面直呼其名,也是不太礼貌的。

你有没有听过什么有趣的古人名、字、号呢?或者,你有没有想过给自己起个别号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标签: 怎么办 中 *** 古人 区别 不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