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舌多少钱一斤,鸭舌多少钱一斤呢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1
“零食界爱马仕”,贵得全网开骂


也不知道如今业绩大跌90%的周黑鸭,会不会后悔五年前喊出的“鸭脖界的爱马仕”口号。


前两天周黑鸭发布盈利警告,称预计2022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


与2021年3.42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周黑鸭去年的业绩足足大降了90%。



消息一出,网友们并没有像过往那样感慨什么“ *** 中大家都不容易”。


而是无比冷静地甩下一句:


“太贵,告辞。”



十万点赞的新闻微博底下,热评前十几乎全部在控诉周黑鸭太贵。



其他卤味巨头品牌也未能幸免,被一起拉出来骂。


比如卤味连锁店老生常谈的问题——称卤味时店员总是加称,说好买二十块钱鸭脖、店员却抓了三十多的量,也再度被群嘲。


人人都对这些卤味大牌们积压了不少怒气,周黑鸭业绩下滑的新闻只是 *** 。



曾经大家谈起卤味,只会辩论哪家鸭脖更好吃的美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现在,周黑鸭们在大众心中只剩下了一个万人嫌的 *** 标签:


“贵!怎么能这么贵!”



01

“鸭脖界的爱马仕?”


周黑鸭业绩下滑的新闻底下,“鸭脖界爱马仕”的称号毫不意外地又被人们翻出来嘲笑了一番。



这一称号源自周黑鸭2018年中期业绩会上流出的一段 *** 。


*** 中,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说,自己看到有机构把周黑鸭称为“鸭中爱马仕”,有优质的消费者认知。



而2016年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场分享会活动上,周富裕也曾经以爱马仕举例:


“若顾客对产品不满意,并不是说产品不便宜,用便宜这个词有点侮辱尊贵的顾客。”


顾客绝对不是来买便宜的,一个真正想买爱马仕的人不会在乎钱,只会在乎真货、假货。”



这段话的逻辑倒没错,作为高奢品牌的爱马仕、其受众确实不在乎钱。


可问题就在于,周黑鸭不是爱马仕,它卖的是原材料20块一斤都算贵的鸭货,而不是全球 *** 20个的鳄鱼铂金包。


周黑鸭认为“顾客不是来买便宜的”,可现在,顾客们铺天盖地的抱怨却都指向了——


太贵、不便宜。



消费者们抱怨的“贵”并非空穴来风,周黑鸭的上市招股书显示,从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间,其平均售价一直在涨。


三年时间,鸭货的平均售价从63.9元涨到了88.4元,平均下来一年涨8块。



与之形成鲜明对 *** 是,这么多年来原材料鸭肉的 *** 涨幅并不高。


*** 询到一组数据,2013年6月13日湖北荆门的毛鸭(白鸭) *** 为4元一斤。


而直到今天2023年2月16日,湖北荆门的毛鸭报价仅为6.1元一斤,十年涨了2.1元。


@洞见数据研究院做过一次卤味大牌之间的电商售价数据对比,相同品类的产品,周黑鸭的售价约为绝味、煌上煌这些同行的1.5倍。


部分高端礼盒装产品,甚至接近市场均价2倍的 *** 。



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8年,周黑鸭已销售商品的平均单价为人民币77.4元/千克。


在这样的单价水准下,倘若是为一家人买卤味,确实很容易出现“随便买点、 *** 过百”的烦 *** 验。



天下卤鸭一般黑,周黑鸭卖的比同行们贵,但同行 *** 本身就不算便宜。


《扬子晚报》的记者在年初实地探访了南京市建邺区的绝味鸭脖店,店内鸭脖 *** 是每斤44元,鸭肠、鸭食管等产品每斤约七八十,最贵的是鸭舌,每斤178元。


和他们半年前探访的售价相比,绝味的鸭脖、鸭翅中、鸭食管、鸭心、鸭锁骨、凤爪、鸡翅尖均有不同程度的涨价。


鸭锁骨每斤涨了2.2元,鸭脖每斤涨了4.2元,凤爪每斤涨了8元。



单看数字,或许会觉得几块钱似乎没什么大差异。


可它落在实际购买场景中,带来的却是直观的失望。


互联网上有非常多吐槽“卤味刺客”的帖子,发生于下班回家的场景中。


许多年轻人刚上完一天的班劳累不堪,回家路上顺便走进了卤味连锁店,想买点卤菜对付晚饭。


掏出几十块大洋,结果惊讶地发现只能买来几口吃食。



每月不过几千月薪,平摊下来今天累了一整天也不过是挣了小几百。


结果现在这几口卤味,就要把辛苦赚来的钱分走小半。


生活的愤懑直接叠加在了对卤味 *** 的不满之上,大家的反感情绪也就越积越深。


最后只想向天咒问一句:


“卖这么贵,你怎么敢的啊?”


02

大牌卤味们

也不是之一天卖这么贵了


对比这些大牌卤味店的早年售价与如今售价,除了可以看出涨价幅度不小,其实还能得出一个信息:


大牌卤味们,其实十年前就不便宜了。


周黑鸭的鸭货十年前的平均售价就已高达63.9元每千克,其余产品的均价也高达50.2元。



网友们吐槽的店员强行加称、随便抓一点就得几十块的现象,也早已有之。


2012年时,还有媒体集体报道了西安市数家绝味鸭脖店的“假称”现象。


许多消费者买的是鸭脖,但店员在上称打价时却悄悄地按鸭爪价收费,有人觉得最后 *** 太贵了不理解,这才打了当地媒体的 *** *** 抱怨。



可以看出,在尚未成为全国连锁大品牌之前,这些品牌卤味店的定价就已经不低。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似乎对品牌卤味的高定价持着包容态度。


譬如六年前有人发布了一条名为《周黑鸭40元有多少?》的 *** ,当年 *** 的评论区一片和谐。



更高赞评论,是网友感慨好想尝尝周黑鸭。


说自己坐火车上看到个吃周黑鸭的,他在一群吃泡面的人中“鹤立鸡群”,十分馋人。


周黑鸭最早是在武汉发家,还有人因此开玩笑:“天鹅游过武汉的时候都得缩着脖子。”



直到近几年内,人们才对大牌卤味的态度直转而下、集体吐槽。


是什么,让大家曾经容忍大牌卤味店的定价、如今却又不买账了呢?



以周黑鸭、绝味、煌上煌这三家被誉为“国内卤味三巨头”的品牌为例。


回看它们的发家历程,你会发现当年人们能容忍高定价,或许是在为两个重要特色的溢价买单:


一是地域特产,二是质量保障。


绝味于201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很快就被人们与同样上市的煌上煌、周黑鸭放在一块对比。


当时就有不少人开玩笑称,这三家品牌之战,相当于湘赣鄂卤味之战



绝味凭借香辣突出的风味,最早在湖南省打开市场、总部也位于湖南;


周黑鸭曾经是被普遍认定的“武汉特产”“湖北特产”,早年间到湖北出差旅游买上几盒周黑鸭回家,就如同于在北京买全聚德;


而煌上煌则是江西的本土老品牌,对不少江西人来说称得上一句“从小吃到大”。


因此当它们建立工厂流水线、铺开供应链、把店铺开到全国各省时,在外省人眼中,这几家品牌卤味店多少带有地域特产的光环。


新鲜感,再加上与本地卤味口味不同的独特 *** ,是卤味连锁店扩张期间站稳脚跟的之一块基石。



搁今天,它就相当于网红餐厅开张时的那套说辞:“xx省份的神仙特色小吃,终于开到咱们市啦。”



当年的社交 *** 还不发达,但我们依旧能从互联网上的一些碎片窥探到这些品牌曾经的热度。


2011年,中国经济网报道了绝味鸭脖出现抢购潮,起因只是绝味普通的圣诞活动。



由于周黑鸭早年只有直营店,店面少、覆盖范围窄,全国各地甚至出现了大批山寨店来蹭它的名气。


据周黑鸭2016年的调查,当时全国19个省及自治区内有941家山寨店,仅沈阳一城就有51家山寨周黑鸭。


那时人们能为品牌卤味的溢价买单,本质与当下忍受网红餐厅的偏高定价没什么不同,它们算是卤味界的之一批地域网红。


且相比于街头个人开设的卤味店,品牌连锁店往往被默认更干净、卫生,这也成为人们接受定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麦兜响当当》中,提及鸭脖是武汉特产


地域卤味连锁店的生意,在地域风味、质量保障的优势下做得越来越大。


可问题在于,这两项传统优势会随着生意的扩张而逐步被消解。


当2022年绝味的全国门店已经开了14 *** 1家,开遍了街头,谁还记得它是湖南特色鸭脖?


当久久丫、紫燕百味鸡、哈哈镜等一众卤味连锁品牌缓慢崛起,连锁的优势也逐渐不再显眼。


产品面向大众、店面也开遍了街头,在现实层面上已经足够大众化的品牌,自然也不适合再“自恃高贵”。



03

中国人还是爱鸭脖

但未必是周黑鸭们的脖


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的业绩普遍下跌,让不少人开始讨论一个问题:


年轻人不爱啃鸭脖了吗?



年轻人当然不会因为一两个牌子会放弃啃鸭脖,中国 *** 不会随便远离鸭脖这个品类。


毕竟咱们曾经在鸭脖领域创下过惊人壮举:


南非世界杯开赛20天后,湖南人干掉了600吨鸭脖。


巴西世界杯期间,武汉市的鸭脖日销量高达60万根以上,月销量近乎2000万根。


全国每周平均的鸭脖消耗量高达350000公斤,绕地球的圈数和香飘飘有的一拼。


中国人会永远爱啃鸭脖,但就像网友吐槽的,大家啃不动的是“爱马仕鸭脖”。



从一开始,鸭脖、鸭爪、卤藕、鸡翅尖这些菜品,在市井文化中的 *** 就是本土日常小吃。


地域特产或许能赋予他们短暂的网红属 *** ,但终究,卤味依旧是一个取代 *** 极高、难有独创地位、且非常以实用 *** 为主导的市场


据统计,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1000亿元,鸭脖、鸭掌等辣卤鸭产品是其中更受欢迎的子类别产品之一。


在这偌大的辣卤市场中,周黑鸭、绝味、煌上煌这三家所谓“鸭货三巨头”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仅有15%左右。


而剩下85%的市场,是被街头更随处可见的小摊分食。


也就是说,哪怕这些大牌卤味已经“贵为”上市的连锁品牌。


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认知中熟悉的购买卤味场景也依旧是街头小摊,而熟悉的、能接受的卤味 *** ,也自然是小摊上更亲民的定价。


地域特产出身的卤味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规模越大、开的门店越多,也就越容易被拿来与街头小摊相比较。


多年前它们的经营范围还有限时,竞争对手是彼此、竞争的关键点是市场占有率与名气,比拼的是谁更能追上潮流、更网红一些。


但当品牌连锁店已成长为全国巨头,那它的竞争对手也就悄然变成了所有卤味小摊、所有卤味食品。


连锁店或许能在品类、包装、口味上更占优势。


但在与人们生活最本质相关的成本、 *** 等问题上,永远是街头小摊更胜一筹。



并非不允许街头小吃走高端化路线、进行品牌溢价。


而是每一类产品的品牌溢价程度,都是有上限的。


常见的商品溢价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属 *** 、攀比属 *** 、稀缺 *** 、营销成本等等。


但作为常见小吃的鸭脖鸭爪,和这些元素很难沾上边。

甭管一个鸭脖品牌再如何走高端化路线、味道多么特别,人们也不会因为端着一盒鸭脖走在路上吃、而收获倾慕崇拜的目光。


周黑鸭这些年高端化路线的屡屡碰壁,也证明了卤味市场的溢价上限空间并不大。



不仅溢价上限不高,这个市场的混战还异常激烈。


除了紫燕百味鸡、久久丫这类主打线下门店的品牌,王小卤、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网红零食品牌,还在同步争抢线上市场。


像是2020年,良品铺子的肉类零食(鸭脖、鸭爪等)营收高达20.10亿元。


对消费者而言,市场混战越激烈,意味着可选择的对象越多,也就更没有必要为品牌溢价买单。


或许对周黑鸭们来说,如今最有效的路子还是返璞归真,早日放下高贵的身段。


吃鸭脖,最重要的还是开心啦。

老头卖秘制鸭舌,80块一斤,哪怕热到“汗流浃背”,还打车追着买

老头卖秘制鸭舌,80块一斤,哪怕热到“汗流浃背”,还打车追着买

曾经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在哪哪有条巷子,有老头推着车子卖秘制鸭舌的,80块一斤,生意比较的火,每天都得早点去排队,才能吃上他家的,要不然你去的晚了,就没有了,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心动去尝尝呢。

之前因为忙所以没有时间去,但是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个事情,今天正好休息,就去走一趟,当我大热天流着汗赶到那里的时候,却并没有见到卖鸭舌的,心里别提有多失落了,但是我难得来一趟,不能就这么走了,所咦我就周围问了下,终于让我打听到了,在一个娭毑那里打听到了那个卖鸭舌的具体 *** ,然后我拦了辆车十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

看到了那个老爹爹,我跟老爹爹说明了我的来意之后,他很开心也很健谈的跟我说了很多他的人生故事,而且还让我拍了关于 *** 鸭舌的一些步骤的照片,两人都忙活完后,我就陪着他喝了点啤酒,下酒菜就是他做的香辣鸭舌。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下老爹爹是怎么做的这道香辣鸭舌,让你们偷学一下。

首先选用大小差不多的,而且新鲜的鸭舌作为 *** 香辣鸭舌的原材料,能看的见的材料吃起来才会让人放心,然后把它用水洗干净,倒进了老爹爹秘制的卤水中来进行卤制,这一步特别关键,它可能会直接决定了你做的这个好不好吃。然后把卤好的食材放进油锅里面进行油炸,保证让你吃起来又筋道又香,炸好了后捞出,然后倒入熬了好几个小时的秘制辣椒油,最后再在上面撒上一层白芝麻,超 *** 的美味舌就做好了。

跟老爹爹喝了几瓶啤酒,吃了一碟鸭舌后,心满意足的就回去了,临走也不会忘记再来二斤打包带走。哪怕热到“汗流浃背”,我还打车追着买,也是真的好吃啊!

一条美味的酱鸭舌,暴露了温州人那么有钱的秘密(菲李漫画)

说起温州,你的之一印象是什么呢?

是他们那号称连自己人都不一定听得懂的温州话?

还是……


停一下!看来你们还是不够了解温州人。实际上很多人提起温州人,之一印象就是:有钱。

关于温州人如何有钱的段子很多,比如在温州,家里如果只有一栋 *** 别墅,就属于穷苦人家。

但很多人只知道温州人有钱,很会做生意,却不知道,这都是 *** 出来的。

温州的“穷”

温州的地理环境极具特色,三面环山,一面靠海,进出只能靠一条水路,被当地人戏称为“独路一条”。


在早期,温州土地贫瘠,耕地资源不足,偏偏又是一个深受台风宠爱的地方,所以可能辛辛苦苦大半年,一阵台风回到解放前,靠农耕致富,在温州并不靠谱。


逼出来的温州“狼人”

温州人聪明,会做生意,能赚钱,其实都是艰苦的环境逼出来的,因为农耕条件差,想吃饱,就得想其他办法,于是温州人选择了经商。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剧照

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而温州 *** 在这一时期大量从事家庭手工业,凭借智慧与勤劳,温州人的产品很受欢迎,一度出口到海外。

因为穷怕了,温州人在唯一的致富之路上是出了名的“狠”,一股不服气,敢吃苦的搏命劲头,让他们进化成了“温州狼人”。

因此也出现了很多描述温州人吃苦、勤劳、执着的评价。


狠劲之下的精明

这世上,肯吃苦肯打拼的人不止温州人,温州人能这么成功的原因,在于除了狠,他们还很精明。

有人调侃说,温州话之所以难懂,是因为温州人拿它当做商业密码,外人想探听点机密都不可能。

温州人真正的精明在于,他们非常擅长从细微的东西那里发现常人无法想到的商机。比如说:鸭舌。


鸭舌:温州人的宝

鸭肉很多人爱吃,但鸭舌似乎就很受争议了,讨厌它的人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吃鸭舌。

甚至于一开始,很多人其实会忽略掉鸭子身上的这一口。但温州人出于对食物的珍惜和商人敏锐的直觉,早早就发现了鸭舌中的商机。

鸭舌多少钱一斤,鸭舌多少钱一斤呢-第1张图片-

鸭舌虽然肉少,但咀嚼起来软软的,软骨也没有质硬感,温州人将鸭舌专门剔出来加工,卤制成凉菜。

温州人称鸭舌为“鸭赚”,鸭舌酱味浓厚,嫩甜鲜香,在当地有着“无鸭舌不成席”的说法,温州人不仅自己爱吃鸭舌,还将鸭舌做成了当地的重要美食产品。

初旭、修文和藤桥,都是传统的温州鸭舌的口味,好吃的鸭舌能够卖到一斤200元左右,可以说光是靠卖鸭舌,温州人就已经赚翻了。

实际上,鸭舌并不是现代人才吃的,在古代它就是奢侈的 *** ,是贵族喜爱的美味。

《红楼梦》中有一道糟鸭信,连吃过许多山珍海味的贾宝玉在吃过糟鸭信之后也不禁发出“这个须得就酒才好”的赞叹。这里的鸭信就是鸭舌。

慈禧太后也特别爱吃清炖鸭舌,张爱玲也曾对童年时吃的鸭舌小萝卜汤念念不忘:“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当然如今不止温州人卖鸭舌,全国各地的好吃鸭舌也是不少,口味越加丰富。

基本上,鸭舌的吃法非常多,可以煮汤,可以酱卤,可以烧烤,当然也能用来涮火锅,做串串等,味道极其美味哦。

大家有什么介绍的美食和故事,

可以在评论里告诉菲李哦~

或许下一次你的建议就被采纳啦~

超经典的简易版酱鸭舌在家也能做

鸭舌是真好吃, 外面买 *** 好的吧真不便宜 ,吃不过瘾。索 *** 买生的自己回来做,一斤大号鸭舌一盘吃过瘾 。外卖的鸭舌 *** 香料调料品种很多 ,也难怪那么好吃 。家里一般没有那么多品种的香料,自制味道会欠缺一点。简易版嘛,自然是香料少做法简单喽,照样好吃到光盘。

By 小壶奶茶

用料
  • 鸭舌 500克
  • 葱姜蒜 适量
  • 生抽 2勺
  • 老抽 2勺
  • 啤酒 200毫升
  • 花椒 约20粒
  • *** 6-7颗
  • 五香粉 0.5--1克

做法步骤

1、鸭舌解冻

2、将鸭舌泡入水中, 加入一小勺盐, 泡半小时至一小时,浸去血水 。

3、把鸭舌清洗干净, 锅中坐水烧开, 把鸭舌放入 。

4、放入鸭舌,水再次烧开就可以捞出 ,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 。

5、冲洗干净

6、准备好葱姜蒜 花椒 ***

7、锅中热油, 放入葱姜蒜 花椒粒炒香 。

8、放入鸭舌。

9、两勺生抽 两勺老抽 五香粉备好

10、放入生抽 老抽 *** 五香粉 ,口重的自行加点盐,喜欢吃辣的放辣椒。翻炒片刻 。

11、倒入200毫升啤酒(也可用热水)

12、中小火煮约15分钟 ,中间需要多翻几次,让鸭舌均匀上色入味。

13、起锅撒上白芝麻和葱花都可 。

鸭舌的营养功效

1.强身健体

鸭舌蛋白质含量较高,易消化吸收,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 的功效

2.健脑益智

鸭舌含有对 *** 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对神经 *** 和身体发育有重要作用,对老年人智力衰退有一定的作用

3.鸭舌对营养 *** 、畏寒怕冷、乏力疲劳、 *** 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4.中医认为鸭舌有温中益气、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温州人为什么那么有钱?一条鸭舌道破了其中的秘密(菲李漫画)

说起温州,你的之一印象是什么呢?

是他们那号称连自己人都不一定听得懂的温州话?

还是……


停一下!看来你们还是不够了解温州人。实际上很多人提起温州人,之一印象就是:有钱。

关于温州人如何有钱的段子很多,比如在温州,家里如果只有一栋 *** 别墅,就属于穷苦人家。

但很多人只知道温州人有钱,很会做生意,却不知道,这都是 *** 出来的。

温州的“穷”

温州的地理环境极具特色,三面环山,一面靠海,进出只能靠一条水路,被当地人戏称为“独路一条”。


在早期,温州土地贫瘠,耕地资源不足,偏偏又是一个深受台风宠爱的地方,所以可能辛辛苦苦大半年,一阵台风回到解放前,靠农耕致富,在温州并不靠谱。


逼出来的温州“狼人”

温州人聪明,会做生意,能赚钱,其实都是艰苦的环境逼出来的,因为农耕条件差,想吃饱,就得想其他办法,于是温州人选择了经商。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剧照

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而温州 *** 在这一时期大量从事家庭手工业,凭借智慧与勤劳,温州人的产品很受欢迎,一度出口到海外。

因为穷怕了,温州人在唯一的致富之路上是出了名的“狠”,一股不服气,敢吃苦的搏命劲头,让他们进化成了“温州狼人”。

因此也出现了很多描述温州人吃苦、勤劳、执着的评价。


狠劲之下的精明

这世上,肯吃苦肯打拼的人不止温州人,温州人能这么成功的原因,在于除了狠,他们还很精明。

有人调侃说,温州话之所以难懂,是因为温州人拿它当做商业密码,外人想探听点机密都不可能。

温州人真正的精明在于,他们非常擅长从细微的东西那里发现常人无法想到的商机。比如说:鸭舌。


鸭舌:温州人的宝

鸭肉很多人爱吃,但鸭舌似乎就很受争议了,讨厌它的人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吃鸭舌。

甚至于一开始,很多人其实会忽略掉鸭子身上的这一口。但温州人出于对食物的珍惜和商人敏锐的直觉,早早就发现了鸭舌中的商机。

鸭舌虽然肉少,但咀嚼起来软软的,软骨也没有质硬感,温州人将鸭舌专门剔出来加工,卤制成凉菜。

温州人称鸭舌为“鸭赚”,鸭舌酱味浓厚,嫩甜鲜香,在当地有着“无鸭舌不成席”的说法,温州人不仅自己爱吃鸭舌,还将鸭舌做成了当地的重要美食产品。

初旭、修文和藤桥,都是传统的温州鸭舌的口味,好吃的鸭舌能够卖到一斤200元左右,可以说光是靠卖鸭舌,温州人就已经赚翻了。

实际上,鸭舌并不是现代人才吃的,在古代它就是奢侈的 *** ,是贵族喜爱的美味。

《红楼梦》中有一道糟鸭信,连吃过许多山珍海味的贾宝玉在吃过糟鸭信之后也不禁发出“这个须得就酒才好”的赞叹。这里的鸭信就是鸭舌。

慈禧太后也特别爱吃清炖鸭舌,张爱玲也曾对童年时吃的鸭舌小萝卜汤念念不忘:“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当然如今不止温州人卖鸭舌,全国各地的好吃鸭舌也是不少,口味越加丰富。

基本上,鸭舌的吃法非常多,可以煮汤,可以酱卤,可以烧烤,当然也能用来涮火锅,做串串等,味道极其美味哦。

大家有什么介绍的美食和故事,

可以在评论里告诉菲李哦~

或许下一次你的建议就被采纳啦~

休闲卤味“三巨头”寻找新出路 让年轻人重新爱上“啃鸭脖”

  近期,休闲卤味“三巨头”中的煌上煌和绝味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业绩不尽如人意,周黑鸭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0.18亿元,同比下滑91.99%。曾经创造辉煌的“三巨头”如今都处于业绩下滑的困境之中——3000亿元的卤味赛道,这3家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总和却不足20%。业内人士指出,卤味市场门槛本身不高,越来越多的 *** 正在“跑步”进场。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产品单一、 *** 不低的卤味“三巨头”被冷落也在情理之中。如此一来,想要在3000亿元的卤味赛道稳固市场地位,企业还是要在产品创新上下足功夫。

“鸭脖刺客”“刺瘪”钱包

  现在的鸭脖到底有多贵?在美团App上,北京市丰台区的4家鸭脖门店 *** 为:绝味的招牌鸭脖288克30元,算下来一斤鸭脖售价超过50元;周黑鸭的招牌卤鸭脖180克24元,一斤鸭脖售价超过60元;久久鸭的招牌鸭脖200克23.9元;还有一家卤肉店在售鸭脖175克18.8元。综上来看,卤鸭脖的 *** 大多在五六十元一斤。

  除了鸭脖,“卤味家族”的其他鸭货的 *** 也不便宜。比如,绝味的鸭肠每斤约98元、鸭舌约198元,素菜将近30元;周黑鸭的鸭锁骨每斤约75元、鸭掌约77元;久久鸭的鸭腿每个10元、鸭头8元。随便买一点解馋,几十块钱就花掉了。

  此前,“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这一话题曾登上微博热搜,有不少年轻消费者在话题中留言“并不是不爱吃鸭脖,而是吃不起”“不许这么说,我爱吃得要命,只是无法实现‘鸭脖 *** ’”“今天又被‘鸭脖刺客’刺伤了”……网友纷纷表示,不买绝味和周黑鸭等品牌鸭脖的原因,主要是 *** 越来越贵。

  部分卤味公司业绩走低已显而易见。长久以来,卤味市场都有着“三国杀”的说法,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渠道门店,绝味、周黑鸭和煌上煌一直牢牢占据前三的位置,也被称为休闲卤味市场的“三巨头”。但近期,曾经创造辉煌业绩的“三巨头”却处于面临业绩下滑的困境之中。

  春节假期前,周黑鸭股价突遭重创,疑与其业绩不佳有关。2021年,周黑鸭全年归母净利润为3.42亿元。2022上半年,周黑鸭总营收11.8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9%;归母净利润为1837.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1.99%。

  绝味和煌上煌处境同样尴尬。1月29日,绝味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68亿元,同比增长0.78%—3.8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

  煌上煌的数据同样不如意,其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净利润3000万—4000万元,同比下跌约79.25%—72.33%,其中酱卤肉制品预计同比下降 *** %左右。

  “三盆冷水”浇到了“三巨头”的头上,曾经备受欢迎的“鸭货王们”,似乎正在被消费者抛弃。

消费者的选择不只有鸭脖

  事实上,受 *** 的影响,卤味作为休闲食品而非刚需食品,经济下行导致消费者消费意愿降低,市场消极的信号很早就传来。去年,“三巨头”的业绩就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绝味在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中均表现为利润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62.24%、80.36%和77.24%。

  对于2022年的利润下降,绝味在业绩预告中主要归结为受主营业务和非经常 *** 损益两大因素的影响。该公司表示,为响应 *** 防控要求,公司部分工厂及门店暂停生产与营业影响了销售收入及利润;在 *** 期间对加盟商的支持力度加大,从而推高了销售费用。

  煌上煌也将 *** 因素放在业绩预减原因的首位。其表示,2022年国内 *** 反复等因素,使得公司门店的单店收入一直未能恢复。 *** 持续反复导致关店数量增加,加之后期受 *** 影响生产人员不足,使得生产能力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加工和订单需求。

  但业内人士认为,除 *** 因素外,卤味市场门槛本身不高,越来越多的 *** 正在“跑步”进场,和“三巨头”抢夺市场。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产品单一、 *** 不低的“三巨头”被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除以“三巨头”为 *** 的休闲卤味外,以紫燕百味鸡为 *** 的佐餐卤味正在迅速崛起。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佐餐和休闲卤制品的行业规模分别为17 *** 亿元和1504亿元。佐餐卤味更是保持较高增速。2020—2025年,佐餐卤制品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提速至11.4%,到2025年行业规模将达2799亿元。这表明佐餐卤味未来或许会充当行业的增长主力。而这也解释了休闲卤味市场“三巨头”热度下降的原因。

  其次,“三巨头”品类单一的问题由来已久。财报显示,三家鸭货类产品收入贡献均超过50%,周黑鸭的鸭及鸭副产品占比更是超过80%。如今,卤味品牌越来越多,无论是绝味、煌上煌、还是想做高端的周黑鸭,其产品仍以鸭头、鸭舌等鸭货类为主,消费者早已出现审美疲劳。

  业内人士指出,3000亿元的卤味赛道,绝味、周黑鸭、煌上煌3家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总和却不到20%。而新上市的佐餐卤味品牌紫燕食品、卤味零食品牌王小卤、新鲜热卤小吃盛香亭等新玩家,正在用新口味、新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产品力 + 吸引力”是制胜秘诀

  投资新品牌、开拓新产品、创新营销……眼看着原本的市场份额和地位被动摇,“三巨头”并非无动于衷,寻找新出路,成为他们的 ***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新兴品牌不断增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如何生产出爆款产品、重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是“三巨头”最重要的反击手段。

  作为食品行业,拓宽产品矩阵,推出爆款是绕不开的课题,产品力永远是最关键的。比如,看到鸭脖逐渐“失宠”后,“三巨头”把目光投向了新品类。绝味推出了新品牌“爱鸭匠”;周黑鸭也推出卤鱿鱼、小龙虾虾球、蜜汁鸭腿盒饭等;煌上煌并购米制品品牌“真真老老”,推出子品牌“独椒戏”,主推粽子、猪蹄等。

  在营销和渠道上,“三巨头”也开始向年轻人靠拢。基于新品小龙虾虾球的网红属 *** ,2022年初,周黑鸭启用全国品牌代言人杨超越对新品进行推广,推动品牌年轻化。为了拓宽客源,周黑鸭还玩起了跨界营销,先与御泥坊联名推出“小辣吻咬唇膏”,后又与韩国美妆品牌合作推出限定彩妆套盒。煌上煌的新品牌“独椒戏”,无论是卤猪蹄、烤串的产品 *** ,还是中国风的门店装潢,都在向年轻人靠拢。

  除了产品、营销外,为了拓宽盈利渠道,绝味在2014年成立网聚资本,开始转向投资市场。仅是卤味赛道,绝味就参与了廖记食品、零点绿色食品等品牌的投融资。此外,和府捞面、千味央厨等食品企业都是绝味的投资标的。截至2022年上半年,绝味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已经达到23.31亿元,此外还有1.9亿元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占到总资产的34%。

  这些都在证明,“三巨头”的新尝试并不少。只是,卤味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留给其表现的机会十分有限。

  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的卤味相关企业总注册量便已经突破12万家,去年我国的卤味行业规模已达到3296亿元。即使受到 *** 的影响,卤味市场仍旧呈现增长势头。艾媒咨询预计,2022年全年国内卤味行业的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并在2023年突破4000亿元的大关。

  从整个市场来看,卤味市场虽规模高达千亿,但市场分散。《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绝味、周黑鸭、煌上煌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6%、4.6%、2.8%。简单来说,三者加起来仅占市场的16%。

  业内人士认为,这也反过来证明,新锐品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相对分散的市场,各路玩家都在跃跃欲试,竞争变得尤为激烈,而想要稳固市场地位,还是要在产品创新和吸引力上下足功夫。

*** 肥大的鸭舌,竟是用这东西泡的!还吃不吃了?

很多人喜欢吃鸭舌

鸭舌是鸭子身上最昂贵、

更具养生价值的食材,

市场零售 *** 普遍在60元一斤。

( *** 来自视觉中国)

但是,最近有市民反映

在南京市建邺区的南湖菜场和迎宾菜场

销售的鸭舌看起来特别 *** 很有卖相,

会不会背后有什么秘密?

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后发现惊人的 *** …

鸭舌 *** 光鲜,能吃吗?

近日,有不少市民向扬子晚报反映称在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菜场和迎宾菜场里,商贩们卖的鸭舌都特别 *** 光鲜,怀疑是不是使用了什么添加剂,希望记者能调查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安全问题?

扬子晚报记者通过对市民反映的这两家菜场走访发现,确实如市民所言,有几家摊贩放在台子上的鸭舌看上去十分 *** 、肥大。用红色的灯光照射,更加显得光鲜亮丽,活脱脱的“白富美”鸭舌。见记者在摊位前来回徘徊,一位买菜的老人家悄悄地把记者拉到一边,他低声地告诉记者,这个鸭舌不行,好的鸭舌,肉比较紧实、红润,这种鸭舌是被“水发过了”,体积变大、重量增加,看上去白白的。

被碱水浸泡过的鸭舌看上去十分鲜美。裴睿 摄

后场泡鸭舌检测发现呈碱 ***

8月25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迎宾菜场,在一处鸭肉摊点的后场,扬子晚报记者发现摊主正在浸泡鸭舌,鸭舌从桶里捞出来之后,立刻变得光鲜亮丽,桶里的水则显得十分浑浊。摊主直接表示,为了让鸭舌增重、卖相好,以前都是用烧碱直接兑水浸泡鸭舌,现在查得严,每次只会带一点点“水发剂”过来浸泡,至于“水发剂”是什么?具体成分是什么?摊主表示不方便透露。

裴睿 摄

为了了解“水发剂”的大概成分,记者在南湖菜场购买了两份鸭舌。随后立刻使用酸碱度为6.9左右的自来水,浸泡这两份鸭舌。放入一份鸭舌浸泡后,自来水的pH值变成了7.4左右。再放入第二份鸭舌浸泡后,自来水的酸碱度pH值更高了,达到了7.8。说明这两份鸭舌之前肯定被碱 *** 较强的液体浸泡过。

强碱浸泡有危害,执法部门调查

8月25日下午,在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对南湖、迎宾两个菜场的相关商贩进行调查。面对监管部门的执法检查,部分商贩表示,自己并没有进货的 *** 。在南湖菜场,执法人员发现,装鸭舌的塑料袋里的液体酸碱度已经超过了8,碱 *** 更强。而在迎宾菜场,卖鸭舌的摊贩一看到执法人员,立刻就想把鸭舌藏起来,并且想把浸泡桶里的液体倒掉。桶内液体的检测结果更加令人吃惊,pH值达到了10.85,属于强碱 *** 。

裴睿 摄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强碱具有强腐蚀 *** 、抗氧化 *** 和漂白作用,用它处理过的食物只是在外形上保持完整,实际上食物的营养已经遭到 *** 。如果食物中有强碱残留,还会腐蚀人的食道和胃黏膜。国家有关部门早已明令禁止使用强碱、双氧水之类的物质泡发食品。下一步,执法人员将对相关商家的所有品种鸭舌进行法定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进一步处理。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昊昊

10天涨了80元,想买要趁早,这些年货过几天还要贵

来源:浙江在线

年关将至,

做一顿丰盛又美味的年夜饭,

是每年春节的仪式感。

很多人为了除夕夜的吃食,

会提前好久准备,

甚至列出菜单。

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这几天热闹非凡。

帝王蟹单价10天涨了80块

在杭州一主打农产品的市场里面,各种各样的海鲜、河鲜一应俱全。

因为工作日的关系,人不是特别多,但是部分商铺的人气还是挺旺的。

“买就要趁早,越往后越贵呀。”有老板吼了一嗓子。

一家海鲜专卖店的老板说,估计马上就要开始涨了。

“我们家帝王蟹涨得最厉害,去年12月的时候还100多元一斤,现在已经200多了,再过两天 *** 估计会飙到300元了。

他说,现在买高端海鲜的人不少,都是为年夜饭做准备的。“像小青龙,小的100元一斤,大的160元一斤,还是有人买的。”

另一个商铺的大姐也在感慨:“前段时间很多人不出门,‘阳康’了之后都出来了。就10天时间,帝王蟹涨了80元。

主营生蚝的一家店,5元一只的生蚝很俏。“来买小章鱼、鲨鱼肚的也多,35元一斤。现在海蜇一桶4斤,120元,也有人买。”

她也说,“过几天就不是这个价了。”

鱼摊围了不少人,带鱼在灯光下泛着光,小黄鱼和鲳鱼个头都挺饱满。老板说,这三样更受欢迎:“红烧小黄鱼、清蒸带鱼和鲳鱼,是杭州人饭桌上常见的菜。”

“大年三十,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确实要趁早买,都是能放的。”老板说。

山核桃和笋干都是抢手货

该市场的一层 *** 大厅挤满了人,水果、茶叶、干果、小吃、酒水……各式商品琳琅满目。摊位一个挨着一个,购买年货的人来来往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洋溢着“年”的气息,不少人手中已购置了大包小包的年货。

更受欢迎的还是坚果干货,比如临安山核桃。

“阿姨,我们家的山核桃肯定好吃,您吃好了还会来找我回购的。这个名片拿着,上面有我 *** ,微信也有。”老板很热情,一大袋山核桃仁所剩不多了,“过年嘛,这些肯定好卖。”

除了山核桃,临安的笋干也很畅销。有位阿姨一把一把地往袋里抓。

老板乐得直喊:“管够管够!”

一旁的水果摊也忙着招揽客人,主营车厘子和奶油草莓。JJJ的 *** 5斤288元,红车230元,JJJJ的红车5斤340元。“我们都是更好的品种,相比有些大超市,我们的 *** 很划算的。”

草莓也是,一天一个价,老板告诉记者,之前18元,现在已经涨到25元,后面可能还要贵。

还有不少市民在抢预制菜。“方便嘛,年夜饭要准备那么多菜,搞几个现成的,图省事。”一个阿姨说。

猪肉摊上永远不缺客人。相比 *** 肉,这里还是人气最旺。“涨价了,就后腿肉没涨,要不要带一点?”

飘香四溢的腊肉腊肠,黑得发亮的酱肉酱鸭,绝对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烟火味道。

一个老板正卖力地向顾客介绍他的产品。“鸭舌我们就做了四种口味,还有老杭州人爱吃的咸鸡、咸鸭、酱排、杭州传统风味的酱香肠等等。”

消费者络绎不绝

各种补品热销

市场二楼除了新鲜蔬菜和水果,还有糖果、茶叶等补品。

一家卖海参的店主,正在称重,并拍了一段 *** 。“现在包礼盒的人比较多, *** 也比较美丽。”她说,现在的人都开始追求健康,像海参这样的补品,对身体好,所以受到了一些人士的喜欢。

她将一个一个的干海参包装起来。“各种价位的都有,我们的货都是从大连进的。”

在隔壁的燕窝店里, *** 比较多。“想买上档次一点的东西来送人,也不知道送什么,看看这些还不错。”

陈阿姨正在问老板,“这个血蛤怎么做?酱汁怎么调呀。”她说,年夜饭的饭桌上都 *** 鸭鱼肉少不了,今年也想创新创新,“毕竟有儿媳妇了。”

一对夫妻也在挑选,想要买一箱螃蟹。“趁着年前 *** 涨得不多,现在赶紧买一些囤着。”

来源:钱江晚报

鸭舌2 *** 元一斤,四个迷你可颂20元?小心身边的“零食刺客”

来源:【海报新闻】

近日,有网友爆料,自己去良品铺子买零食,疑似遭到“鸭舌刺客”,折算下来 *** 惊人达到528.8元/kg,相当于2 *** .4元/斤,引发热议。

疑似“鸭舌刺客” *** 2 *** 元一斤

据悉,广东市民隆先生吐槽,在良品铺子随机拼凑零食,想着估计大几十块钱,最后付款三百多元,之后看小票才发现,这些零食动辄单价一两百元,其中最惊人的要数鸭舌,标价居然高达528.8元/kg,相当于每斤2 *** .4元。

根据晒出的小票,隆先生于8月24日在良品铺子广州花城汇北区店购买零食,合计购买了24种零食和1个大号纸提袋,共花费了307.82元,其中,绝大多数商品每千克的单价在100元以上,如虾夷扇贝(香辣味)459.8元/kg、酱卤鸭舌528.8元/kg、柠檬去骨凤爪229.8元/kg等等。

而针对此事,门店人员回应称“肉类、海鲜、坚果等会比较贵一点,因为选的部位都比较好,鸭舌主要看个头大小,散装鸭舌会比定量装的鸭舌个头大一些,而且选择的品种是进口的,确实 *** 会高一些”。除此之外,该人员还补充道,“我们家都是明码标价的”。

零食店“背刺” 两颗话梅 *** 元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都曾称被零食店“背刺”。

有消费者曾发文称,其于8月25日在良品铺子广州恒宝广场店(新)购买了3包零食,没想到花了20多元,根据其提供的小票,其分别购买了一包乌酸梅、一包海盐菠萝干和一包黄桃果干,产品对应的单价分别为45.8元/kg、125.8元/kg和167.8元/kg。

去年3月,上海一男子在逛商场时,发现一种“高端”话梅,标价为160元50克。换算下来,一斤需要1600元。出于好奇,男子让营业员给他装了点话梅。

装了两颗之后,他就赶紧制止,在 *** 中说道:“再多了我买不起。”没想到,一称重之后他还是懵了,两颗小小的话梅, *** 竟然高达 *** 元。

20元仅4个小拇指大的迷你可颂

据中国网报道,近日,上海一家甜品店20元仅4个小拇指大的迷你可颂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表示这个可颂个头太小,还不够塞牙缝,物价夸张,真的会有人买吗?

对此,店员介绍,这款迷你可颂已经 *** 一两年了,20元是由公司统一定价,在韩国的店也是这个 *** ,没有因为在上海才这样定价,并且该款可颂的销售量很好,买的人挺多。

散装零食行业标签套路多

其实,商场里零食店的散装称重商品是明码标价的。既然商家明码标价,觉得太贵可以不买,那为何又有诸多网友觉得被话梅“刺了一刀”呢?

据北青报报道,虽然都是明码标价,但是这类零食商家对于 *** 单位的标注,则有别于大众日常认知的计价体系。

“我们标的是50克的 *** ,也就是一两。”在朝阳区一商场的某个零食品牌柜台前,一位销售人员对顾客解释道。而这位顾客向记者表示,他看着价签上的标价都是几块钱到十几块钱,觉得也不贵,就挑了几种买给孩子,总共看着不到一斤的零食,一结账却要200多元钱。

这位顾客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记者走访多个品牌的柜台,这里的价签均是按照“50克”为单位设置的单价。显然,很多顾客没有仔细看过价签的单位,觉得单价还可以接受,就选购了商品。

*** 单位“不合理” 门店差评较多

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曾“零食刺客”,也有人吐槽表示现在门店里的零食单价过高。

在大众点评网上,上述品牌的门店评分都不高,大部分的差评均表示 *** 单位标得“不合理”。

有网友留言“没有铺满食品袋底部的话梅肉就要6、70元、十几片果干就要100多元、半袋糖果近200元的消费凭证”,以及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被忽悠怨气的文字。

一位网友甚至评价称,“不是秦始皇那时候就统一了度量衡吗,为什么别人都按斤卖,在同一个商场里却有商户能按两卖东西”。

还有网友将自己购买散装话梅的经历拍成小 *** ,引发了一众网友的共鸣。

小重量为单位标价的品牌越来越多

有相关的市场人士表示,与超市、 *** 上售卖的预包装零食不同,进驻商场的零食店除了对原材料要求更高、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外,还需要承担更大的租金、人工和营销成本。比起同类的包装产品要好一些, *** 贵也有一定理由。但是,高于行业水平的 *** 也使其丧失了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这些商家也就需要标一个看上去亲民的 *** ,将顾客吸引到店里。

图源:视觉中国

那么,这么做违规吗?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商户应当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计价单位和 *** 。但对计价单位是具体的数量单位“个”或“只”,还是质量单位“千克”“斤”,抑或是具体的克数,并没有作出详细要求,只要标示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示醒目即可。

不仅如此,不“按斤标价”,而是用“50克”“100克”“ *** 克”,甚至“1克”等为计价单位的商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是熟食品牌,有的是花草茶品牌,还有一些干货店铺。

图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消费者也认可高品质的商品应该卖出高 *** ,也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不能接受一些商品较高的售价。

但是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家少些套路,让大家明明白白的消费,而不是玩文字游戏来愚弄消费者。更不希望自己花了钱买了东西,反倒埋怨商家套路,又埋怨自己抹不开面子拒绝。购物本应是你情我愿,没有人愿意被当成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海报新闻编辑 陈凤祁 综合中国网、中国青年报、海报新闻等)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蒸发百亿!中国最贵“鸭王”, *** 向三件事认怂

#2月财经 *** #

文/ 金错刀频道

年轻人总能遇到各种刺客。

从雪糕刺客,到酸奶刺客、水果刺客,总能在最后付账的时候,刺你一刀。

而鸭脖中的“刺客”周黑鸭,却刺不动了。

最近,周黑鸭发布盈利警告,预期2022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同比下滑超94%。

这是自上市以来,周黑鸭交出的最差业绩。

与之呼应的是跌跌不休的股价,这几年,周黑鸭的市值从200亿,一路跌到98亿,足足蒸发了100多亿。

周黑鸭,如今显然已经配不上“鸭王”的称号了。

利润不仅跟绝味越差越远,在门店数量上,还被老三煌上煌远甩在身后。

拖垮周黑鸭的不是 *** ,而是认怂还不够狠。

曾高攀不起的“鸭王”,

如今打五折也卖不动

曾经要将 *** 进行到底的周黑鸭,只能让同行绕道走。

绝味鸭脖加盟商曾承认,“在选址上,我们会刻意避开周黑鸭。”

一切只因为,周黑鸭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比时间,周黑鸭是三巨头里成立最早的,绝味才成立时,周黑鸭已经在武汉混的风生水起。

比 *** ,周黑鸭也是当仁不让,鸭脖60块一斤,鸭舌200一斤,比牛肉还贵。

它甚至还有当星巴克的心,推出过几百平的ins网红 *** , *** 堂食,想让人们“边吃鸭脖边社交”,商圈地段的房租本就烧钱,大面积更烧钱。

为了稳住 *** ,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甚至放过一个非常狠的话:“周黑鸭就是鸭脖界爱马仕。”

然而,骄傲的周富裕,却在不知不觉中犯了两大致命错误:

之一个错误,成也锁鲜盒,败也锁鲜盒。

为了卫生考虑,也为了凸显 *** ,周黑鸭只做锁鲜装,推出MAP气调包装延长保鲜,一盒就是三四十块,几盒就上百。

最初推出时,高档包装让不少人买来送礼,周黑鸭也借此打出了差异化。

但锁鲜盒的缺点也很明显。

不像对手做散装,可以让人们 *** 挑选,周黑鸭这一招,直接劝退了不少想吃卤味大拼盘的人。

而且锁鲜盒还有一个致命缺点:成本太高,MAP包装越多,周黑鸭的单价也越贵,从63.9元/kg上升到85.8元/kg。

第二个错误,站稳商圈,却错失县城。

当同行们为了省房租只开街边摊时,周黑鸭却只把店开在高铁、机场等商圈,这帮助周黑鸭立住中高端形象,打出了品牌。

同时,爱惜羽毛、坚持自营的周黑鸭,县城乡镇根本不去。

周黑鸭不要的市场,却是同行的天堂。曾经还闹出一个笑话,当得知久久丫开出100家连锁店,周富裕的之一反应却是,“这个老板有多少亲戚?”

对手在县城混的风生水起,但这些当时的周黑鸭都顾不了了,一切牺牲,只为成就老板的爱马仕梦。

但周黑鸭万万没想到,这几招,看似是好牌,其实是一盘臭棋。

这10年里,不仅把庞大的低端市场白送了对手,甚至连山寨货也来钻空子。

2018年,对手们在加盟模式下疯狂拓店,周黑鸭的营收和净利润终于被反超。连山寨周黑鸭的牌子都在县城活得很滋润,反倒正主周黑鸭却一天不如一天。

直到对手攻到自己老家武汉时,周黑鸭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原来自己错过了这么多。

*** 急的周黑鸭,终于开始认怂,一度推出“两盒打5折”的骨折价,想赔本赚吆喝,没想到,只做到了前半句。

从2017年起,周黑鸭的业绩逐年下滑,2022年更是营收与净利润双降,下滑幅度超90%。

再想超越同行,难上加难,因为慢的不是半拍,而是10年。

三次认怂,

却改不了“公主病”

这些年,周黑鸭做的事只能用一个词形容:自救。

比如投资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电竞店,砸下300万承包武汉地铁2号线6年的冠名权。

还以7位数的高价拿下《变形金刚4》的广告植入,换来只有不到1秒的镜头,简直血亏。

尴尬的是,氪金营销无人知,一则负面天下知。

2018年,周黑鸭因为品控问题被人民日报点名,一度火上热搜。有记者深入探访发现,鸭脖、鸭翅、鸭锁骨超过保存期,按规定,所有锁鲜装的卤制品都必须在生产后的5天内卖掉。

有专家这样批评,“多好的规矩,多高的标准,具体执行的人不到位,都不行。”

然而这些都不是周黑鸭跌下神坛的原因。

周黑鸭更大的问题,还是改不了“公主病”,这是它曾估值200亿的关键,却也是现在最沉重的负担。

1.之一次,向加盟认怂

*** 急的周黑鸭,之一次认怂,是 *** “绝不做”的加盟。

周富裕在内部美其名曰,这是第三次创业。

但放开加盟并没有迎来猛烈的规模扩张,连自己人都不看好,有前员工吐槽,“能招到加盟商都不错了。”

原因是,周黑鸭给加盟商要的“彩礼”,张嘴就是狮子大开口:500万。

500万,都可以买个装修豪华的火锅店或KTV了,为啥要开一个卤味铺子?

周黑鸭的理由也很充足,“保证加盟商的质量。”

理由听起来很合理,但只要一跟同行对比,周黑鸭还是底气不足。同样是鸭脖,绝味加盟商只花10万就能开一家店,门店面积小,坪效一样很高。

显然,周黑鸭是弯腰了,但弯的还不够。

2.第二次,向 *** 认怂

被加盟商骂惨, *** 期间业绩下滑的周黑鸭,再退一步,加盟费降到30万,甚至还推出9.9元专区。

但人们还是不买账。

先不说仍比同行的10万高,在经营上,刚尝试加盟的周黑鸭也不如同行老练。

绝味在全国建了20多个生产基地,基本覆盖所有门店区域,加盟店只要按需下单,工厂就能当日生产、当日配送。

而周黑鸭,由于之前对加盟不重视,在国内的生产基地也不够多,只有湖北、河北几家加工厂,却要承担全国运送,物流配送的能力很薄弱,经常会出现隔几天才送到的问题,但 *** 时间只有2天,加盟商也很苦恼。

有的图省钱,就卖过期产品,最后的锅还得消费者来背。

其实周黑鸭早在2006年就 *** 过加盟,遭遇过类似的坑。

当时,有加盟商打着周黑鸭的招牌卖劣质货,然而周富裕想的不是怎么解决问题,而是:绝不碰加盟。

当时放任不管的小病,隔了10年再碰,只能变成大病。

3.第三次,向路边摊认怂

周黑鸭的第三次认怂,是做起社区店。

2022年上半年,周黑鸭从高端商圈退到了下沉市场,提出万店目标,开始接地气了。

但很多人发现,它的 *** 却没有足够接地气,有人在县城买周黑鸭,还是比绝味、煌上煌高了不少钱。

说到底,周黑鸭不是不想降价,而是做不到。

数量庞大的下沉市场对产能、供应链密度都有很高要求,而这都不是周黑鸭能够短期补足的,从物流、供应链采购上,跟同行比都没有成本优势,如果折扣太大,还会进一步吞噬周黑鸭的利润。

开街边摊,到底也没能挽救周黑鸭。 *** 证券预计,周黑鸭2022年净开店有望达到800-1000家,社区店年底有望突破700家,但离万店目标还是相当遥远。

三次认怂,却反倒戳穿周黑鸭的真面目:

嘴上高喊要改变的周黑鸭,还是改不掉公主病。

比起同行,

周黑鸭的惨并不冤!

周黑鸭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并不冤。

一提起周黑鸭,人们本能的反应就是:太贵!

绝味鸭脖已经很贵了,有网友吐槽买卤味还不如买烤鸭,但刀哥在小程序上发现,周黑鸭 *** g鸭脖公开售价32,而绝味一份(200g)装公开售价15,是周黑鸭的一半。

跟原材料比,周黑鸭就更贵了。超市里 *** g鸭胗只有14块,而周黑鸭120g鸭胗就要26块,算下来贵了近4倍。

刀哥发现,虽然周黑鸭的业绩不行,但毛利率却远远高于同行。周黑鸭、煌上煌和绝味,毛利率分别为56.86%、29.53%和28.02%。

但昂贵的 *** ,并不是年轻人不爱周黑鸭的原因。

根本原因,还要归咎于周黑鸭逐渐下滑的产品力。

跟近年来涌出的新同行比,周黑鸭的落后是缺乏爆品。

新式热卤消费品牌如盛香亭、卤大妈等,现卤现卖,什么口味都有。一碗热卤,有商家一个月就卖18万。

然而周黑鸭,被吐槽最狠的,是“麻辣甜”口味万年不变,很多人吐槽,东西吃起来都一个味,这两年各种卤味店狂开,山寨货更是层出不穷,个个保证周黑鸭同款,就因为口味太容易被抄走了。

不能说周黑鸭没做过努力,这些年周黑鸭没少追了风口,营销是砸出了上市公司的豪气,但创新却还停留在小作坊的眼光。

鸭脖不好卖了,开始跟风卖起了一堆零食:

螺蛳粉刷屏朋友圈后,周黑鸭跟风卖起螺蛳粉,小龙虾火了,周黑鸭也转头卖起小龙虾,还跟薯片、口红品牌做联名,看似是创新,却没有爆品。京东上卖得更好的小龙虾,总销量还不足1000单。

更大的问题是,这些产品不像是创新,反而更偏重于营销。

创新力不足,其实这也是卤味三巨头的通病,但跟同时代的老同行比,在产品 *** 价比上,周黑鸭又明显落后。

周黑鸭上来给出的 *** ,就是中高端人群的社交货币,对标咖啡里的星巴克、奢侈品包里的爱马仕。

这严重跟人们对卤味的认知脱钩。谁能想象,在一个严肃办公的写字楼里,两个白领却在啃着鸭爪?

这些年,业绩下滑并非周黑鸭一家的问题,绝味、煌上煌也遇到了,但显然没有周黑鸭更极端、更窘迫。

周黑鸭还在硬撑面子,但活下去,远比面子更重要!

周富裕曾放话,周黑鸭只服务年轻有品位的客户,但他也说过,“人是最难掌控的”。

卖的贵不是错,但问题是,又贵又没新意,人们买周黑鸭的动力只能越来越弱。

爱马仕的心,小作坊的创新,年轻人注定伺候不了。


*** 来源于 *** ,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江源

标签: 鸭舌 多少 钱一斤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