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寒暑平和昼夜均,阴阳相半在秋分。
过了今日,天气便开始逐渐凉爽,火锅和麻辣烫也会逐渐成为餐桌“宠儿”。麻辣烫作为小吃界的街头 *** ,不仅在 *** 上便宜,并且非常美味,是现在年轻人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麻辣烫小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是毋容置疑的,因此很多人想要投资麻辣烫店,可是一家麻辣烫加盟店需要多少钱呢?今天,小编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麻辣烫
品牌加盟费
麻辣烫品牌的加盟费一线及省会城市至少10000元/年,其他县级(包含县)以上城市8000元/年,乡镇5000元/年;保证金一次 *** 支付5000元,合同终止后无息返还。
某品牌
租金
各种店面开销更大的一环其实就是店面租金。不同的地段,不同的价位,租金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具体的费用还需要实际需求,具体分析。值得注意的一点,要考虑到租金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费用,要考虑到长久的发展,需要按照自己的投资预算来合理的选择店面位置。
装修
麻辣烫做为当下最火的小吃之一,顾客那是一批又一批,所以我们要做到快节奏。我们装修方面可以借鉴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装修风格,让人有食欲而又不会做过多的停留。并且,麻辣烫店的装修,需要考虑结合品牌和周边环境来定。
店面装修
以上就是小编我总结相关麻辣烫加盟有关的资金问题,明天咱们介绍加盟的条件。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或者私信。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品牌不同费用不同,所以大家在加盟任何品牌之前,一定要详细周全的考察。
麻辣烫,一个接地气的街边平民小吃,近两年因消费升级重新进入人们视野。兼顾 *** 价比、体验 *** 、精致感的麻辣烫,会是下一个热门品类吗?
历时4个多月拍摄与 *** ,日前,《臻味丨中国餐饮新力量》第二季在央视老故事频道正式开播,第四个亮相的品牌——大舌头麻辣烫面,为我们展示了平民小吃的细分化之路。
◎ 餐饮老板内参 邵大碗 发自秦皇岛
《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小吃快餐仍是餐饮行业更大赛道。而易标准化、供应链稳定、产品属 *** 丰富的麻辣烫,是众多小吃快餐经营者们最看好的品类。
在这个品类中,杨国福、张亮虽早已占据品类头部位置,但不可阻挡的是,近两年不少新生力量纷纷冒头,颇有赶超头部品牌的意味。
其中,起家于秦皇岛的大舌头麻辣烫面,就靠一条“细分之路”,在麻辣烫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1
细分,其实是误打误撞
最惨的时候靠卖枣糕“养”麻辣烫
▼
大舌头刚开始的时候,刘立彬在秦皇岛一个美食城的最角落,租下一个15平米的档口。“最开始没什么方向,我在6米的招牌上写了9个字‘麻辣烫、酸辣粉、麻辣面’,卖三种小吃。头几个月生意不好,最惨的时候每个月就挣几百块。”
适逢枣糕火了起来,刘立彬去北京五道口学做枣糕,想着用卖枣糕的钱补贴麻辣烫,“饭点儿卖麻辣烫,闲时在店里做枣糕,每天麻辣烫卖不出几碗,买枣糕的人倒是不少,还给超市供货。”
△ 大舌头之一家店
小吃快餐+枣糕的搭配做了近一年,也积累了一批忠实食客,生意渐渐好转起来。
因为每碗麻辣烫都经自刘立彬的手,日趋集中的点餐率,让他预感到一种新的品类方向——麻辣烫面。每天点酸辣粉的人不多,大都集中在麻辣烫和麻辣面上,而这两种味道差不多。
“很多人经常点麻辣烫的时候要加份面。而这个面还一定要手工面,有时候手工面没有了,顾客非要等有面再来吃。”
当时,市面上没有“麻辣烫面”这个品类,但在自己店里已经验证了这个口味是有市场的。刘立彬就想:不如乘势开创一个新品类,同时占有麻辣烫和麻辣面两种客群?
原本是无心 *** 柳,但品类的聚焦让大舌头的生意向前迈了一大步。“大概是8个月之后,我开始专做‘麻辣烫面’,那时候就天天排长队。”开始是美食城最偏的位置,后来变成生意更好的档口。
这之后,刘立彬确定了大舌头的方向,做麻辣烫的细分领域:麻辣烫面,并从过去的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
2
天天磨产品、学管理
他立志撕掉“快招品牌”的标签
▼
在被誉为”快招之都“的秦皇岛起家,对刘立彬来说,是机遇也是考验。机遇是,他有了迅速发展的天然条件;考验是,他要面对更多金钱 *** ,保持初心。
在刘立彬的心里,对产品始终有一种拗劲,“我们虽然把 *** 部分交给 *** 公司做,但内部还是会拦住一些想挣快钱的加盟商,而且对产品的打磨从未停止。”
而餐饮市场中,麻辣烫一直是低水平的存在,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好像不用什么技术含量,加点菜叶、肉丸子,谁都能做。刘立彬便从产品原料入手,做 *** 辣烫的价值感和差异化。
△ 现在大舌头的门店形象
观察刘立彬的经营路线,多多少少有点“反商业逻辑”。
首先,在手工面的设计上,就出现了两个“反逻辑”。一是,增加易导致低效的手工面种类;二是,把容易增加利润的手工面,赠送出去。
这是什么 *** 作?
传统的麻辣烫是不鼓励用手工面的,因为手工面会导致出品低效,易糊锅 *** 原有口感的问题;同时,手工面吸汤严重,而麻辣烫成本都在汤里,这会使成本上升。
所以大部分麻辣烫都用方便面、玉米面、牛筋面等速食面。而大舌头则弱化速食面在店里的呈现,引导顾客点手工面:细面、粗面、刀削面。
“很多人反映麻辣烫吃不饱,所以我们从顾客体验出发,专门定做了鸡蛋手工面,这种面比速食面更健康,让顾客不仅能吃饱还能养胃。”
另一方面就是舍弃面的利润,都知道手工面比速食面更压称,是一种很能产生利润的品类,但刘立彬把这部分利润舍弃了。在大舌头,凡是消费满10元的顾客就送一份手工面。
在外人看来刘立彬这是“白忙活”,减低了出品效率、增加了成本却啥都没得到,可刘立彬却说这就是他的“初心”。
“我宁可舍弃一些利润也要保持初心,给客人最健康的食材,我相信最后换来的是更多的客人。”
其次,为坚持骨汤现熬,在标准化设定上改良几十次。
麻辣烫市场中有一个“ *** ”:为了节约,很多商家舍不得倒掉隔夜汤。隔夜汤易生细菌,所以经常有顾客吃麻辣烫就拉肚子。久而久之,麻辣烫给人“不卫生”的印象。
为了打破行业“ *** ”,刘立彬明确提出:剩菜不上柜,剩汤必须倒。
光自己坚持还不行,能在加盟商中顺利推行,才是本事。为此,刘立彬从设备、配方和监督管理上改良了几十次,终于推出更佳方案。
“光教育加盟商,或者靠外部监督,是没用的,还得让他们从心底接受不用隔夜汤这个规则。所以我就从‘减少浪费’这个点入手。”
在收集了上百家加盟商的汤底使用量,一个月销售额,刘立彬分析出“更佳汤料配比表”。比如,门店近一个月的日营业是2000元,就用2000元的配比表;营业额5000元,就用5000元的配比表。
只要设计出每天最合理的使用量,一锅汤当天能用完,就不存在浪费的问题了。至此,保证“骨汤现熬”的原则就被有效践行了。
因为总部在秦皇岛,很多人直接把大舌头和“快招品牌”划等号,在经营的这些年,刘立彬也听到过不少质疑的声音。在被问到,大舌头一路跌跌撞撞,有没有想过放弃?刘立彬说没有,说自己骨子里就是死犟的,做任何事都不会半途而废。
跟自己死犟,这大概就是刘立彬成功的秘诀吧。
据南海网消息 喜欢吃麻辣烫的消费者可能都熟悉这个名字:张亮麻辣烫店,全国加盟店多达4000多家,在海口也有20余家。近日,消费者在海口市龙昆南路一家张亮麻辣烫店用餐时发现,该店销售的牛(羊)肉卷包装上无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到底是牛肉还是羊肉,也傻傻分不清。后经食 *** 监执法人员现场调查追溯肉卷来源时发现,这些所谓的“羊肉卷”中鸭肉的含量达60%,也就是大家称的“复合肉卷”(根据走访,纯羊肉和“复合肉” *** 每斤相差高达30元左右)。
目前,海口食 *** 监执法人员已就地封存无法提供生产许可证批号的肉制品,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海口龙昆南路张亮麻辣烫店销售的三无羊肉卷。南海网记者 姜飞 摄(下同)
投诉:麻辣烫加盟店销售“三无”肉卷
“送货的人会在包装上手写‘牛肉’或者‘羊肉’。”海口市龙昆南路张亮麻辣烫店是一家加盟店,经营者称该店的 *** 肉都是从椰海大道粮油市场一商行 *** 的。
3月11日上午,根据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海口府城食 *** 监所执法人员对该家店突击走访发现,该店大厅内菜品展示柜边上有一个小型冰柜,里面摆放着24盒一次 *** 餐盒包装的肉卷,每盒12元,包装上没有标明具体是什么肉,亦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址等信息。
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店销售的肉卷无标签,无法查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食 *** 监执法人员要求该店对现场24盒肉卷暂时下架处理,并进一步调查。
海口府城食 *** 监所执法人员对龙昆南路张亮麻辣烫店现场检查。
椰海粮油市场的湘川食尚商行内, *** 肉卷无法辨别,主要靠手写字识别。
追溯: *** 商行内肉卷“身份”难辨
海口龙昆南路张亮麻辣烫店销售的牛(羊)卷哪来的?当天,经营者现场向执法人员出示的一张“销售单”显示,牛(羊)卷供货商为位于海口椰海粮油交易市场内的湘川食尚商行。3月10日,该店从湘川食尚商行购进40盒肥牛卷(每盒0.2斤)和10盒羊肉卷(每盒0.2斤)。
3月12日上午,南海网记者在海口椰海粮油交易市场内湘川食尚商行暗访发现,商行一楼店面内冰柜里,摆放着上百盒牛(羊)卷,使用一次 *** 餐盒包装,上面没有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从外观上很难分辨哪是牛肉卷和羊肉卷。
不过,记者在其中一盒肉卷盒上看到有一个手写的“羊”字,工作人员称,写着羊的就是羊肉,写着牛的就是牛肉。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当天中午,海口龙泉食 *** 监所执法人员赶到现场调查时,湘川食尚商行负责人称,冰柜里的肉卷都是帮别人代加工的,主要卖给张亮麻辣烫和一些火锅店。至于如何区别牛肉还是羊肉,他们切割后放到包装盒里的时候会在上面标明。事实上,记者现场看到,满满一冰柜已经切割好的肉卷,基本上都没有标明到底是什么肉。
所谓的“羊肉卷”,鸭肉含量40%到60%。
食 *** 监所执法人员对海口椰海粮油市场内的湘川食尚商行进行检查。
*** :“羊肉卷”内鸭肉含量高达60%
随后,湘川食尚商行的店员从店内小型冷库内,搬出了他们所说的“羊肉”。
记者注意到,商行日常销售到张亮麻辣烫店和一些火锅店的“羊肉卷”,其实是一种“复合肉”。一条标称“东昌府区沙镇镇 *** 肉食加工厂”生产的所谓羊肉,包装上只是模棱两可地标称“绿和鑫180排卷”,其中羊排肉的含量仅为30%,羊脂肪的含量为10%,其余60%为鸭胸肉;另一种所谓的羊肉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同样模棱两可:金浩发180排卷,其中鸭肉含量40%,还有10%脂肪(没有标明何种动物脂肪)。另外,两种肉的包装上没有标明生产许可证号,无论内包装还是外包装上,都找不到生产日期。
海口龙泉食 *** 监所执法人员现场要求经营者,提供上述两款肉制品的生产许可证号,商行老板现场多方核查,称搞不清楚从哪里进的货,现场无法提供。
走访:纯羊肉和“复合肉” *** 每斤相差30元
据公开报道显示,上述掺杂了鸭肉的“复合肉”,多年前市场上就有销售。不过,最终销售到各家火锅店和麻辣烫店以后,都被经营者直接标称羊肉卖给了消费者。也就是说,消费者花着羊肉的钱,吃的多半是鸭肉。龙昆南路张亮麻辣烫店从湘川食尚商行购买的就是“复合肉”,同样在店内当羊肉卷销售。
记者随后也从海口多家超市、冻肉 *** 商行了解到,目前,海口市场上纯羊肉每斤至少45元左右,而标称“180排卷”的肉制品也叫“复合肉”,每斤 *** 仅10元左右, *** 相差悬殊。业内人士称,正因获利空间较大,不少火锅店和麻辣烫店利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用“复合肉卷”冒充“牛肉卷”或者“羊肉卷”卖给消费者。
截止记者发稿时,海口龙泉食 *** 监所执法人员已对现场无法提供生产许可证批号的肉制品就地封存,作进一步调查处理。南海网将继续关注。
编辑 杨利
杨国福冲击“麻辣烫之一股”不到3年赚5.5亿元 5000余家店中仅3家自营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2月22日晚,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冲击“麻辣烫之一股”。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人,近3年来,杨国福以每年500多家的开店速度,将“改良的四川麻辣烫”带到了海内外。
在餐饮市场逐渐进入连锁化发展的当下,“麻辣烫”生意找到一席之地。虽然杨国福麻辣烫在申请书中坦言,公司经营高度依赖于加盟店,长远发展下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不过相关专家也表示,杨国福麻辣烫的“出圈”也许能带动更多中式餐饮走上上市之路。
毛利率近30%
杨国福麻辣烫冲击港股
2000年,杨国福在哈尔滨一个半地下室的小店里对麻辣烫“一见倾心”。3年后,他开出之一家麻辣烫店,通过在底料中添加 *** 和奶粉等,将来自四川的麻辣烫改良。正如杨国福所说,麻辣烫进入了 “可以喝汤”的新时代。
后来,杨国福的麻辣烫火了,一年可以开出上千家店。执着于供应链打造的杨国福,2016年将工厂开在了四川成都,主要专注于生产自产调味料及零售产品。
走过近20年,杨国福麻辣烫从曾经的街边小店成为如今的知名连锁餐饮品牌,也开始着手冲击资本市场。2月22日晚间,杨国福麻辣烫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申请书显示,2019年至2020年,杨国福麻辣分别实现期内利润1.81亿元、1.69亿元。2021年前9个月,净利润为2.02亿元,上年同期则为9447万元。也就是说不到3年时间,就赚了5.5亿元,而三年来,杨国福平均毛利率接近30%,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不到3年时间,杨国福麻辣烫赚了5.5亿元
曾因食品安全问题上黑榜
快速扩张下业绩高度依赖加盟店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餐厅,遍及中国各地的加盟餐厅,以及布局在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21家海外加盟餐厅。
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餐厅。
事实上,在庞大的“杨国福” *** *** 中,杨国福麻辣烫仅有3家自营店,而招股书也显示,2019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9个月,公司自营餐厅平均客单价分别为34.3元、32.3元、29.3元,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自营店的经营乏力下,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店业绩贡献可以达到 *** %以上,而加盟店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被摆上了台面。2021年7月份,因汤料有问题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深圳市杨国福麻辣烫店处罚了5万元。随后,全国11个市场监管部门对其辖区内的3323家杨国福麻辣烫检查时,有841家门店被下令整改,5家店被警告。
“加盟业务面临多种风险,一部分风险可能会损害品牌声誉和商誉,或者对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杨国福麻辣烫在申请书中还提到,少量加盟餐厅未能及时获得与餐厅运营有关的经营执照或许可证,包括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相关执照或许可证等。
餐饮全面连锁化
更多中式餐企走上上市之路
根据国家 ***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为3.95万亿元,同比下降15.42%;2021年前10个月,中国餐饮业的累计收入为3.72万亿元,同比增长25.7%。
近年来,中国餐饮市场虽然受 *** 影响“缩水”,但堂食的重新 *** 和外卖 *** 的越发便捷加快了市场恢复速度。对于餐饮业来说,文化特色餐饮的快速发展,使餐饮行业的生态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中式餐饮赛道上,与杨国福麻辣烫一样,乡村基、老乡鸡、府捞面等众多连锁餐饮企业都在近日都蠢蠢欲动,集体走上IPO的道路。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餐饮市场逐渐进入全面连锁化的大趋势之中,越来越多的连锁企业在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餐饮市场原本小打小闹的 *** 竞争时代正在过去,类似杨国福这样的连锁餐饮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 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表示:“无论麻辣烫还是拉面,‘小生意’如果乘以足够的门店基数之后,就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杨国福麻辣烫的上市也将会带动一系列餐饮企业逐步走向上市的道路”。
2021年美国之一家杨国福麻辣烫开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 *** 05712】
外卖店铺照片也可以造假!看似大门店 实则小作坊—月销量7000+的外卖店铺,在平台上展示的门店照片宽敞明亮,实地探访却是地下室中深藏的简陋厨房 *** 作间?近日,#原来外卖店铺照片可以造假#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点外卖还是点可以堂食的好。”“点外卖只点连锁店品牌。”对此,不少网友震惊之余开始出谋划策,然而这些建议又是否真的有效?记者对外卖店铺进行了探访。
门店照片造假:
看似大门店 实则小作坊
点外卖之前先看一下商家照片,是不少消费者筛选外卖的重要参考之一。比起没有提供门店照片的商家,这些能够清晰展示门面状况的店铺更能够让消费者放心下单。
然而,店铺照片并不能成为消费者的“安慰剂”。
近日,中新财经走访了一家店名为“云南过桥米线”的店铺。平台登记信息显示,该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某胡同21号,在平台上展示的照片中,该门店门面招牌为黑底白字,设计精致,店内堂食场地宽敞整洁。
外卖商家上传平台的门面照片(上)与实际门面照片(下)的对比。左雨晴 摄
然而中新财经根据 *** 找到该店时,却只看到一个简陋的外卖窗口,其内部明显没有堂食场地,只有一人身穿厨师服坐在窗口旁,简易招牌也与平台照片大相径庭,名称亦不完全相同。
对此记者致电了该商家在外卖平台登记的 *** ,该商家表示:“店内不能堂食。”
毫无疑问,该门店在外卖平台上的照片存在造假行为。那么,该 *** 是如何通过审核的呢?
对此,记者以入驻商家的身份向某外卖平台 *** 咨询。该 *** 向记者表示,根据审核要求,商家在入驻时必须提供实体店铺的门脸图和店内环境图。而对于门脸图的拍摄要求, *** 称:“门头照片和申请的店铺名称一致就可以。”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其记者利用其他业主的身份信息以及有明显PS痕迹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门店照片,顺利通过了某外卖平台的资格审核。
品牌餐饮能否逃过“幽灵外卖”?
“每次点外卖都会选有门店照片的,结果这都可以造假。”“这种虚假的‘安全感’让我更害怕。”对于外卖店铺照片造假,有网友表示了忧虑。也有网友建议,点外卖尽量点连锁品牌,至少可以保障门店照片不会欺诈。
那么,选择品牌连锁是否就万无一失呢?
在某外卖平台上,有多个商家 *** 登记为“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北街甲15号院7号楼三层301”,记者随即走访了该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该 *** 一楼为一家生鲜超市,此外并无明显餐饮店标识,然而不断进出的外卖员暴露了其中的秘密:跟随轻车熟路的外卖员乘坐电梯至3层,昏暗的灯光下楼层被三条通道分割,记者在这里并没有找到所谓的“301室”,但每一个走廊两边都是各类“幽灵外卖”的厨房 *** 作间。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某处的“幽灵外卖”。左雨晴 摄
炸串、炒饭、麻辣烫、凉皮、紫菜包饭、新疆炒米粉……除各色小吃外,这里还 *** 了原切牛扒、日料寿司、潮汕生腌、 *** 粉、滋补炖汤等店名看似“高档”的外卖店铺,一些店铺的食物原料已堆积到了门外。
除个体店外,这里的“幽灵外卖”还不乏曼玲粥店、三米粥铺、私町Osaka食堂、牛约堡等 *** 品牌。其中,曼玲粥店与三米粥铺的标识被贴在了同一个外卖厨房门外。
记者注意到,在外卖平台上,这些店铺有的不仅提供了虚假的堂食场地照片,甚至还显示有到店评价。记者点开多个店铺的到店评价,发现其配图仍然是外卖照片。
根据外卖平台上的公示信息,这些“幽灵外卖”提供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全部一致,来自“北京动冠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北京动冠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推广服务、出租商业用房、餐饮服务、零售食品等,参保人数仅为2人。
“舌尖上的隐患”应如何监管?
近年来, *** 餐饮市场发展迅猛,也催生了一批忠实的“外卖族”。然而,与后厨可能暗藏脏乱差等问题的实体店相比,连门面都看不见的外卖同样让人提心吊胆。
“不知道之前,坦然大方地吃;知道之后,战战兢兢地吃。”有网友无奈评论道。
根据《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 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 *** ,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 *** 、法定 *** 人或者负责人及 *** 等信息,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某处的“幽灵外卖”。左雨晴 摄
早在2017年,“幽灵外卖”便不断被曝光,然而长期以来这一乱象仍难以根除,成为外卖行业的顽疴痼疾。平台入驻门槛低、“幽灵外卖” *** 隐蔽等因素,成为市场监管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名外卖平台的内部人士向中新财经表示,对于门店照片造假、“幽灵外卖”等乱象,平台会定期进行内部检查,一些明确是明厨亮灶的商家,也会在算法上进行优先推荐。“消费者在发现时也可以及时进行举报,平台会进行核实处理。”
转自:中国新闻网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台
锐评丨羊肉掺假?加盟店“卖私货”,砸的也是牌子加盟店羊肉掺假?8月7日,张亮麻辣烫官方回应称消费者爆料属实,涉事门店没有按照总部管理要求在指定供应商处采购。鉴于该门店是按真羊肉市场 *** 购买的送检食材,不存在知假售假的主观故意,并已主动将全部私自采买食材下架,故对涉事门店给予保留加盟资格、保证金全部扣除的处罚。
据报道,8月4日,有网友发 *** 称,在河北某张亮麻辣店以54元购买了约1斤羊肉,店员表示,该产品是厂家统一配送,如假包换,但消费者的送检结果显示包含猪肉和鸭肉。有熟悉肉类 *** 的网友表示,按市场价真羊肉约28元—38元/斤,掺假羊肉居然要54元,假的比真的还贵,令人生气。针对张亮麻辣烫的道歉,经常线下消费的网友并不买账,认为消费者花钱买了掺假肉,应该受到赔偿,品牌总部也要承担监管不严的责任,不能仅仅扣除加盟店保证金了事。
羊肉掺假,显然是以低成本去赚取高利润。不仅以次充好,涉嫌原材料造假,也涉嫌 *** 欺诈。掺假羊肉口感和新鲜度和纯羊肉不在一个档次,更有可能携带 *** 细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张亮麻辣烫是知名的连锁品牌,消费者出于信赖,愿意去店里消费,加盟店公然销售掺假肉,不仅打了自家门店的脸,也给品牌方的信誉和形象造成损害。事后道歉解释,很难消除负面影响。消费者不免要追问,掺假羊肉是这一家加盟店的私自行为,还是加盟店的 *** ?
令人担忧的是,张亮麻辣烫的食品问题早已不是新闻。2019年,海口某张亮麻辣烫加盟店就被监管部门查出销售“三无”肉卷,当时其供应商称,所涉肉卷都是帮别人代加工的,主要卖给张亮麻辣烫和一些火锅店;2020年8月,南昌市某张亮麻辣烫的餐饮具被检测出大肠菌群;2020年12月,合肥市某张亮麻辣烫宁国路店销售的海蜇丝,被查出铝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2023年1月至6月,北京有7家张亮麻辣烫被通报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张亮麻辣烫问题频出,根源何在?说到底,还是品牌方收取加盟费之后,不重视对加盟店的督导检查。监管不力,不能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既然是加盟店,质量就该有同一标准,并提供相同的服务,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己品牌的维护。于总部来说,不能总是等出了问题再补救,提前把好品控关、安全关,大大方方把加盟店的监管手段亮出来,比如怎么倒逼加盟店不会、不敢私自进货,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才能真正擦亮品牌,不辜负消费者的期待与信赖。
来源 北京晚报 | 实习记者 孟雅檀
编辑 孟雅檀
流程编辑 马晓双
如何加盟小谷姐姐麻辣烫?加盟费是多少?加盟条件高不高?小谷姐姐麻辣烫一直在不断的带给消费者健康、时尚的生活,它有着自己全新的主张,不仅让门店充满众多的潮流元素,一起还能够带给人们愈加拔尖的快餐体验。小谷姐姐麻辣烫时尚美味,并且还能够带给人们很是拔尖的 *** 。小谷姐姐麻辣烫所打造出来的美食有着新鲜的食材保障,并且还有着千变万化的口感,能够让门客吃起来愈加的享受。
小谷姐姐麻辣烫加盟店是很多人都想要开的,所以它的详细信息还是需要来详细了解一下的。
小谷姐姐麻辣烫加盟条件:
1、店面负责人要求: 20~40岁更佳,学习能力强(不看学历) ,动手能力强,执行力强;
2、认同公司精细化运营、不断改进的服务理念,坚持执行总部的经营策略,接受总部统一管理;
3、有创业心、能坚持,愿意不断学习、努力,创造美好人生;具备一定的投资实力,管理能力;
4、有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
5、店铺面积50到140平(如果店铺位置俱佳,可适当放宽) , 后厨面积15平以上,能办理双证;
6、年龄要求:创业初期会很辛苦,无论脑力和体力, 50岁以上请谨慎。
小谷姐姐麻辣烫加加盟费用明细表
小谷姐姐麻辣烫加盟流程:
1、了解咨询
2、签约加盟、选址评估
3、制定装修方案,人员 *** 培训
4、采购设备和物料,制定开业方案
5、门店持续指导
6、装修设备及培训验收合格
7、开店
杨国福冲刺“麻辣烫之一股”,首要感谢99%加盟商?导读:杨国福自热小火锅吃出异物问题涉及到杨国福的新业务——零售业务,该业务于2021年1月才推出,且均有四川自营工厂制造。这意味着,杨国福屡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能全部“甩锅”给加盟商。
(观察者网讯 文/卢思叶 编辑/庄怡)继辣条之后,麻辣烫也要上市了。
2月22日晚间,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交申请书,拟在港交所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如顺利上市,杨国福有望成为“麻辣烫之一股”。
从路边摊到全国连锁,杨国福用麻辣烫小吃创造了一个年收入超11亿元的中式快餐龙头,全国5578家门店让“杨国福”这个招牌遍布大街小巷,其中占比99%的加盟店撑起了杨国福的“ *** ”。
而就在递表的后一天,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曝光杨国福自热锅吃出异物,疑似固体发霉物。此前,杨国福也多次陷入食品安全漩涡,甚至一个月内在全国有800多家门店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形容依靠加盟迅速扩张的杨国福,再合适不过。
从东北到全国:5000余家门店年收入11亿
麻辣烫是一个发源于巴蜀地区,却从东北走向全国的食物。
2003年,杨国福夫妇在哈尔滨宾县开设了之一家名为“杨记麻辣烫”的自营门店,开业后生意火爆,后通过亲戚朋友的加入,发展出了二三十家的规模。
2005年,杨国福开始思考品牌和公司化的道路,将“杨记麻辣烫”更名为“杨国福麻辣烫”。2006年,杨国福麻辣烫正式对外开发加盟。据《财经》报道,起初,杨国福麻辣烫的加盟费定在1000元至3000元不等,到2009年的时候,仅靠加盟费,杨国福一年就能赚两三百万元。
*** 加盟并提出标准化、快餐式麻辣烫的概念后,杨国福企业规模迅速扩张,2015年,杨国福麻辣烫将公司总部迁至上海。
杨国福在上海的总部
经历19年,杨国福把麻辣烫做成了一门上千家店的生意。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2年2月14日),杨国福品牌餐厅数量达5578家,其中有4家中国自营店、5554家中国加盟店和布局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地20家海外加盟餐厅。
从开店速度来看,杨国福每年新增门店数接近千家。2019年新开993家,2020年新开1475家,2021年前9个月新开970家门店。
全国庞大的门店规模为杨国福麻辣烫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9个月,杨国福的营业收入分别达11.82亿元、11.14亿元和11.63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2.02亿元。
毛利率由2019年的27.9%增加至2020年的28.7%,并由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6.8%增加至2021年同期的30.2%。
因为具有多种食品和口味、还有高效率和 *** 价比,麻辣烫是中式快餐中主要成为连锁店的品类,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年,中国一、二线城市麻辣烫市场规模约为423亿元,三线及以下麻辣烫市场规模为719亿元。预计2025年,全国的麻辣烫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973亿元。
这一数据与杨国福门店的城市布局相呼应,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餐厅主要分布在二线及以下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加盟餐厅分布最广,达2594家,二线城市门店达2322家,一线城市则有582家。
门店的扩张也是以三线以下城市为主,相较2020年同期,杨国福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增加410家门店,在二线城市增加255家,一线城市仅增加17家。
杨国福麻辣烫门店
对于本次IPO募资用途,招股书中表示:将持续战略 *** 拓展及优化餐厅 *** ,进一步提升供应链能力;强化技术能力,提升信息化运营水平;扩充品牌组合,把握新兴市场机遇;扩充产品品类,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发展零售业务。
对于杨国福此时冲击IPO,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 *** 蓬认为,目前市场形势下,餐饮企业竞争愈加激烈,杨国福在此时选择上市能够提升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强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弱化品牌的经营风险。在该企业不断拓宽加深护城河之后,资本加持下的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都可以进一步凸显。
加盟模式的隐忧:难控的食安管理
从股权结构来看,这是一家属于“杨氏家族”的企业。IPO前,创始人杨国福和配偶朱冬波分别持有公司股份37.8%,其儿子杨兴宇持股19.39%,杨国福旗下合伙企业上海福果果和上海圣恩福共持股3.03%。
其中,加盟商是杨国福麻辣烫帝国更大的功臣。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9个月,杨国福加盟门店分别达4716家、5251家和5780家,截至2022年2月,自营门店仅有位于上海的4家。
加盟餐厅业务线成为了杨国福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的前九个月,来自加盟餐厅的收入分别为10. 36亿元、10.56亿元和10.97亿元,分别占期内收入的87.6%、94.8%和94.3%,比重逐年提高。
加盟餐厅产生的收入主要包括加盟费、 *** 维护费和加盟商销售货品的费用。根据杨国福麻辣烫官网披露显示,不同地域店铺加盟费用不同,从乡镇到一线城市,加盟费用为6900元/年至3.99万元/年不等。
不过,加盟费不是主要收入来源,以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营收数据来看,加盟费及 *** 维护费占比为3.3%,加盟店销售货品的收入占比达90.9%。也就是说,加盟店的经营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杨国福的业绩情况。
杨国福营收结构,图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杨国福麻辣烫对加盟商实行统一的采购安排,除了向第三方供应商采购,货品还来自杨国福的四川自营工厂,其主要生产麻辣烫汤底料和调味料。
不过,采购来源并非强制 *** 统一要求,招股书显示“允许中国加盟商自行采购货品”,这或许为食品安全管控增加了难度。
从杨国福麻辣烫的加盟政策来看,总部对于加盟商的管控相对松散,仅提供品牌授权、部分 *** 和培训,更多是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在如此庞大的加盟体系下,加盟管理的难度加大,杨国福旗下门店已经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2021年7月,杨国福门店被曝仓库内遍地老鼠屎、食材被老鼠咬后仍继续使用、将未放入冰箱内的隔夜食材与新鲜食材混用、厨房抹布既洗菜又洗鞋等问题。随后,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查封了涉事门店,没收违法所得,罚款5万元。
同月,广东、上海、河北、 *** 、黑龙江、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了辖区内杨国福麻辣烫门店3323家,责令整改841家,警告5家,立案查处24件。
今年1月15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近期食品安全大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整理,其中杨国福麻辣烫共有17家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位居第三位。
2021年10月以来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连锁餐饮门店数量,部分截图
食安问题屡禁不绝,这是加盟模式长久以来的桎梏。部分加盟商为了节约成本,在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不会全力落实,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如果管理不及时,就很容易出现食安问题,极易损害品牌形象。
杨国福在上市申请书也提及,杨国福的业务运营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牌与加盟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加盟餐厅的运营状况。加盟业务使杨国福面临多重风险,其中部分风险可能会对加盟商的收入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杨国福的品牌声誉。
据北京商报,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表示,对于杨国福来说,能否给到加盟商供应链及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的支持至关重要。若支持不够,加盟商可能会出现食品安全等经营问题,从而损害企业声誉。而此类负面事件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和品牌收益。
数据也显示,加盟门店快速扩张并不是“赚钱永动机”。招股书显示,杨国福加盟餐厅的单店收入已经呈现下滑趋势,2019年,杨国福每间加盟餐厅平均销售额为2.06万元,2020年降至2.01万元,到2021年前三季度再度下滑至1. *** 万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截至2020年底的商品交易总额以及餐厅数量计算,杨国福在中国的中式快餐市场中均排名之一。
而麻辣烫在内的中式快餐容易实现标准化,也便于扩张,市场高度分散。据杨国福招股书数据,2020年,前五大从业者仅占总市场份额的2.9%,杨国福虽位列之一,但与后四位的差距很小,与张亮麻辣烫均分别市占0.7%。
2020年中式快餐市场格局,图源招股书
同时,今年以来,餐饮品牌在资本市场的动作频繁,上述排名中的第三名老乡鸡、第四名乡村基都已披露了相关上市计划,另有和府捞面、老娘舅等连锁餐饮都在推进上市计划。
由此来看,杨国福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不小。 *** 蓬指出,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资本加持固然有助于巩固企业护城河,但无论是供应链的完整度、品牌的调 *** 、品质的稳定,还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服务体系的完善、客户黏 *** 的提升,每一项都关乎企业的生死和发展。
还值得注意的是,2月23日爆出的杨国福自热小火锅吃出异物问题涉及到杨国福的新业务——零售业务,该业务于2021年1月才推出,主要产品包括麻辣烫自热锅和火锅汤底料,截至2021年9月30日共有16 SKU,且均有四川自营工厂制造。
这意味着,杨国福屡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能全部“甩锅”给加盟商,自营门店和工厂的产品质量也存在问题。上市并不是终点,杨国福势必会继续扩张,加盟管理、产品质量、品牌形象都是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卖麻辣烫一年收入50亿元!谁才是行业“一哥”?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 *** 地图数据显示,全国14座城市,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150家;总量最多的是北京、哈尔滨、天津。除了旅游城市青岛之外,其他13城均为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 *** d21)
记 者丨21数据新闻实验室 研究员 毕凤至
《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42716亿元,山东、广东、江苏、河北这四大省份的居民最能吃,餐饮收入均突破3000亿元。
提起 *** 餐饮,火锅、麻辣烫必有一席之地,全国店面分别近40万、10万家!(详见:《中国火锅地图:一年“吃”掉4800亿元!每100家餐饮店中有4家是火锅店!》)说起火锅,大家会想到海底捞,那麻辣烫“一哥”是谁?
近日,#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被推上热搜。先不去细究张亮是否真是杨国福的外甥,这两家谁才是麻辣烫界的霸主?同样以麻辣烫起家,海底捞的市值已达1750亿,谁会是麻辣烫之一股?
麻辣烫也可卖到50亿
谁才是“一哥”?
张亮与杨国福,为何会被网友认为是甥舅关系?发家史有何相似之处?
其一,他们都在哈尔滨发家,口味均源于巴蜀麻辣烫。
其二,均通过加盟的方式,从东北闯向全国。
其三,都是赚钱高手。张亮2018年收入近50亿元,杨国福加盟费更高,年收益不详,相信也不会低于这个数。
*** 来源 / 21财经APP
真是甥舅关系?今年34岁的张亮出生于1985年,23岁时开了之一家麻辣烫店。有媒体对此求证杨国福公司,一位负责人回应称,“肯定不是外甥,俩人平辈儿的,关系比表亲还远。”
正面交锋
谁能拿下云贵川渝?
张亮与杨国福,谁才是麻辣烫“一哥”的争论仍未有明确 *** 。从口味来说,两家都源于巴蜀麻辣烫。谁家更好吃?这个也见仁见智。
不过,从区域分布来看,21数据新闻实验室发现,两者有很多共同之处:
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以及东部沿海地区。
在麻辣烫起源地四川以及重庆,两个品牌都开店极少。
杨国福麻辣烫虽然在黑龙江起家,总部在上海,但却是在广东店面最多,其次分别是山东、黑龙江、河南、江苏。在黑龙江比张亮多出近百家。
张亮麻辣烫在山东开店最多,其后是黑龙江、河南、北京、江苏。广东仅有243家,排第12位。
依小编看,谁能拿下川渝再来争一哥之位吧。
*** 来源 / 21财经APP
南北口味之争
哪些城市更爱吃麻辣烫?
南北饮食口味有差异?在麻辣烫这里不存在的!
对于上班族来说,赶车赶稿赶时间,来一碗均价20-30元麻辣烫快餐,是解决口腹之欲的一大捷径。若想吃杨国福或者张亮家的麻辣烫,哪些城市最多?
店面分布数量:
杨国福麻辣烫: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
张亮麻辣烫:北京、哈尔滨、天津、长春、郑州
*** 来源 / 21财经APP
*** 地图数据显示,全国14座城市,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150家;总量最多的是北京、哈尔滨、天津。除了旅游城市青岛之外,其他13城均为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
本期编辑 陈思
东北人如何抢走了四川人的麻辣烫|大象公会舌尖上的历史进程。
文|兔透射
中国头号小吃是什么?
若以百度搜索热度为据,那就是麻辣烫。麻辣烫的百度指数长期高于其他热门小吃,且优势明显。
四川人发明了麻辣烫,但它坐上小吃头把交椅却不是四川人的功劳。任何一个东部城市居民想吃麻辣烫,无论光顾街上的店铺,还是打开外 *** ,最容易见到的都是两个东北人名:杨国福、张亮。
除开这两种,中国东部除了长三角,能在街上见到的其他麻辣烫连锁品牌,也几乎全部冠以东北人的名字,而且与杨国福、张亮一样,它们的加盟店主也多为外来的东北人。
今天,东北麻辣烫已完全占领大半个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唯有「麻辣烫的麦加」——四川盆地和边上的贵州仍在抵抗它们进入。
▍在地图上检索「杨国福麻辣烫」的大致结果
可是,麻辣烫本是四川小吃,怎么会被东北人抢走了,做成头号东北小吃呢?
*** *** 初级小吃
中国小吃都喜欢吹嘘自己历史悠久,麻辣烫也不例外,某东北麻辣烫连锁品牌官网上就称它是「流传 *** 的地方小吃」。
但这说法显然不靠谱,最明显的漏洞在于:辣椒传入中国也不过 400 年,在此之前不可能凭空做出麻辣烫。
而麻辣烫真正的历史,不超过 30 年。
「麻辣烫」三个字可能早在 *** 就已经出现,但在当时它并不是一种小吃,而是用来形容川菜特色的一组并列的形容词。
▍1960 年,第二商业部饮食业管理局编撰的《中国名菜谱》中,要求把水煮肉片做出川味「麻辣烫」的特点
它甚至有其引申意义,用于描述带有「川辣味」的事物。
直到 80 年代后期,「麻辣烫」也没有完全摆脱其形容词意味。1987 年由张新泉作词、谷建芬作曲的《火锅姑娘》,仍以「麻辣烫」代指重庆火锅的特色。
▍《火锅姑娘》部分歌词
而麻辣烫正式成为一种小吃,也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火锅的 *** 。
尽管在今天,有不少人把「吃下水」的火锅看成下等人的饮食,但直到 90 年代中期,「吃火锅」也还是一件奢侈的消费。当时,经营火锅的都是厅堂几百平米的饭店,装修豪华,一桌坐十人以上,人均消费大约是普通市民小半月的工资。
▍创建于 1982 年的重庆小天鹅火锅,90 年代初在成都开设分店
80 年代末或 90 年代初,作为简化廉价版的火锅,小吃麻辣烫出现在了四川各城市的街头。贩卖它的多为流动摊贩,在 *** 不会干预的地段,撑起活动桌椅就能开业,所有的涮煮都交由小贩 *** 作,荤菜素菜都穿上竹签计价。
▍川渝之外,贵州也在同一时期流行相同的麻辣烫
如此一来,场地、锅底和点菜的成本都减至最小,花上一两元便能满足口舌之欲。由于靠这么几串食物难以吃饱,麻辣烫摊子又推出了苕粉作为主食,点几个串串,加一碗粉,要就着火锅味道吃饱,并不比其他小吃来得贵。
90 年代中期,四川麻辣烫迎来了它的极盛时期,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小镇都有一片街道在集中卖麻辣烫。虽然每家麻辣烫的口味差别并不明显,也都各自拥有了一星期会光顾两到三回的熟客。
这些生意蓬勃向上的商家恐怕很难料到,他们的辉煌竟如此短暂。
「四川没得麻辣烫」
90 年代末,各行各业的门槛都被打破,也包括火锅的经营模式,「小火锅」出现了。
与以往卖火锅的饭店相比,小火锅多为个体户经营,店面小得多,装修也极为简单,往往只有六七张小方桌,一桌坐四个人就正好,每份菜的分量也相应削减。靠着从每一个细节省钱的做法,再加上激烈的竞争摊薄了利润,火锅也变成了工薪阶层周末聚餐的常规选项。
▍ *** 《爱情麻辣烫》里吃的就是这种小火锅
此后不过两年,点菜式的小火锅又被自助式的「15 元餐」「10 元餐」取代,虽说锅底、油碟都另外算钱,火锅业的省钱空间还是被榨到了极限。不少店家甚至不指望靠火锅本身盈利,而是从酒水销售里抽成。
▍女啤酒促销员曾是自助式火锅店的一道风景,现实中的她们不太可能应顾客要求喝酒,反倒是顾客经常需要以开两瓶啤酒为代价请她们帮忙拿几个油碟
火锅便宜到这种程度,麻辣烫的廉价优势荡然无存,当时刚好又是整顿市容,加强 *** 执法的高峰期,几年下来,仅剩下某些把苕粉做出特色的店家还能在小城镇存续。
在成都这样的大城市,麻辣烫可谓彻底消失,其形式上的遗产被小火锅吸收,演变为串串香、冒菜等新产品,后来又发展出冷锅串串、钵钵鸡、拌串串等更多形式,帮助火锅业从 *** 战转向差异化竞争。
▍「冒」冒菜用的竹漏,起初是麻辣烫烫苕粉的工具
2014 年,川渝地区最为知名的笑星李伯清甚至在微博声称:「四川从来没有麻辣烫这种东西卖,四川 *** 不晓得究竟啥子叫麻辣烫。」但后来他删去了这条微博,又在自己的公众号提到四川麻辣烫说「也是有过的」。
不过,也只能是「有过」了,拥有几十种火锅变体且多数 *** 低廉的川渝地区,已不再需要原定为火锅替代品的麻辣烫。
麻辣烫选择了东北人
但这样的情形,在川渝黔之外并不存在。
火锅在东部省份高度普及,只是近几 *** ,而且即便是今天,在东部城市吃一顿火锅,也通常需要排号,人均消费还处于一两百元的水平。这就为麻辣烫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而麻辣烫选择由东北人来开创它的第二春。
麻辣烫经营模式演练成熟,转向四川省外开拓之时,恰好在 1997 年左右,那是下岗潮来临的一年,受其冲击最重的便是东北。大批失去工作的东北城市工人, *** 成为预备役的街头摊贩,他们也迫切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经营的小吃。
▍五角钱一个的「下岗牌」专业卤鸡蛋,是今天茶叶蛋普及的更大推手
来自四川的麻辣烫,大概就是更佳选项。它虽不是东北人熟悉的事物,但在掌握汤底配方后,烹饪要求就只是一锅煮,谁都学得会。
事实上,对于极度困窘的下岗工人,当时像这样易上手的选项极少,麻辣烫之外,无非就是烤串、水饺和茶叶蛋。而麻辣烫在这里边综合 *** 最强,什么菜品都方便加入;适宜面也最广,午餐晚餐皆可对付;是更具市场前景的选项。
▍在 2001 年清华大学一项调查中,50.2%的下岗人员都选择了商贸餐饮业作为自己的就业意向。在他们推动下,中国连锁餐饮门店的数量增长迅猛。
谁都可以卖的麻辣烫,只有东北人把它卖出了规模,只有东北才有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足以把麻辣烫店开到全国每一个城市。他们也很清楚,海量下岗工人撑起来的餐饮业,东北本地肯定消化不了,必须走出去,才有生路。
对这种外来小吃,东北人的经营之道与其故乡的四川人截然相反,他们不搞差异化竞争,而是去异存同,让麻辣烫的每个细节都变得更好模仿,更好传播。
因此,今天我们见到的连锁麻辣烫,无论招牌写着谁的名字,都是高度相似的店面风格,高度相似的菜单,高度相似的定价,高度相似的口味和高度相似的配料,甚至于打包盒和一次 *** 筷子,这家与那家也没什么区别。
▍通用的麻辣烫店面模板
而经过东北人 20 年改造的麻辣烫,也早就不像其原始版本:汤底从红汤换成了白汤,调料都是装碗后食客自取,只有菜品仍与昔日相近,但充当主食的多是方便面,苕粉切成了又宽又短的形状,现在它也是一道配菜。
谁也不会认为这样的麻辣烫是火锅的替代品。
东北人并没有从四川人那里抢走麻辣烫,而是收留了它,把它养大,让它染上东北味,变成了一种东北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