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真菌的一种,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人类目前对其仍所知不多。图/新华社
又到菌菇中毒高发季。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广东省卫健委近日报告了一起较大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云浮市罗定市报告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15例,死亡5例。
这起突发悲剧,不仅让人为逝去的生命惋惜,也再一次把野生蘑菇的食用安全问题拉回公共视野里。
实际上,在我国,每年6月至10月,都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也是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高发时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数据表明,2010年至2020年期间,全 *** 报告10036起食用野生菌源 *** 蘑菇中毒事件,导致38676起发病、21967人住院、788人死亡。
这些数字背后的一起起悲剧,也告诉人们,路边的蘑菇莫乱采,更别随便吃。而慎食野生蘑菇,不仅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也是为了对大自然保持必要的敬畏。
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图/新华社
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快速增加
野生蘑菇当然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但是,这种财富蕴 *** 大量复杂的密码,一旦密码不符,就会轻则伤身,重则中毒身亡。因此,贸然食用野生蘑菇比“拼死吃河豚”还要危险。
因为,人们知道河豚是有毒的,但对于野生蘑菇,神农尝百草也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辨别各种野生蘑菇的经验和知识,绝大多数野生蘑菇是人们所不知道和不了解的。
野生蘑菇可以生长在各种环境中,如大山深处、丘陵地带、甚至沙漠里。而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如今的很多居民小区的绿化带里,也常能看到漂亮的野生菌。这些五颜六色的野生蘑菇,就像小精灵一样,吸引了一些人采摘和食用,但不幸也随之产生。
在我国,毒蘑菇中毒的地域 *** 也比较强,以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等最为严重,近年来湖南、浙江食用野生蘑菇的中毒事件也快速增加。
2023年6月12日,“湖南疾控”发布6月野生蘑菇中毒指数Ⅰ级提醒,根据历年监测数据和气象相关因素分析研判,近期中毒“风险极高”。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间,湖南省6月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数发生最多、发病人数最多,致死人数最多。
事件主要为含鹅膏肽类 *** 的蘑菇引起,尤其是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等,中毒后病死率高。近6年来,湖南省鹅膏菌中毒人数达300余人, *** 达30余人。
对于野生蘑菇,一些省市,如云南、湖南等的食品安全 *** 会已提出,不要随意采摘、 *** 、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蘑菇。
虽然这种提醒并没有强制 *** ,但从相关举措的着眼点来看,这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谨慎采摘和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方式。
辽宁省庄河市蘑菇大棚里的菌棒。图/新华社
更好选择食用人工栽培蘑菇
蘑菇属于真菌,真菌是地球生物圈中物种多样 *** 最丰富的生物类群之一。真菌以其300万种的巨量,占了地球生物一半规模以上。但目前被命名的真菌仅约10万种,尚有96%的真菌仍未被人们认知和命名。
蘑菇则是真菌界的大型真菌。迄今,人们也难以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蘑菇,只是估计约有16万种,而被命名的仅约1.6万种。我国也至少有10万种蘑菇,而已知的不到1万种。
在知之甚少的全球蘑菇种类中,对 *** 有害的毒蘑菇超过1000种,我国已经报道的毒蘑菇也有435种。看似毒蘑菇在野生蘑菇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生物学家、农业专家、 *** 农、草 *** 采集者,都不容易准确识别,一般人则更难区分。
毒蘑菇造成的伤害还有一种特点,就是由于对其毒 *** 和 *** 并不了解,至今没有特效解毒剂。尤其是,不同毒蘑菇含有不同的 *** ,一种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种 *** ,对 *** 造成的身体部位的伤害和程度都有所不同。
现在已知的蘑菇中毒有7种临床型,分别是急 *** 肝损害型、急 *** 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 *** 皮炎型,除此之外,还可造成其他 *** 脏器损伤。
对于这些中毒,只能是用 *** 物来保护肝、肾和胃肠道等。如水飞蓟宾是临床常用的保肝 *** 物,其用于蘑菇中毒,目的也是保肝。而蘑菇中毒常用的治疗方式是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都只是过滤血液中的 *** ,而非解毒。很多中毒者,就是因为无 *** 可用或血液透析不充分而死亡。
当然,对于野生蘑菇这种大自然的恩赐也并非不可利用,但前提是要有充分的认知基础。这无疑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食用蘑菇。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世界上之一部 *** 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也记载了灵芝、茯苓、猪苓、雷丸等 *** 用蘑菇,说明蘑菇是可以食用和 *** 用的。但这都是在“神农尝百草”的经验基础上,用无数生命换来的。
为了避免误食毒蘑菇,部分野生蘑菇如今已经被驯化并实现人工栽培。到今天,仅在我国就有超过100种蘑菇实现人工栽培,如香菇、平菇、鸡腿菇、银耳等,一些 *** 用蘑菇也实现了人工栽培,如灵芝、茯苓、猪苓等。
因此,要吃蘑菇,更好食用人工栽培的蘑菇。如果要食用野生蘑菇,也需要在有特别经验的 *** 农或生物工作者的指导下采摘,如猴头菌、枞树菌(松茸)、鸡爪菌(鸡枞)等已经被多次证明无毒的野生蘑菇。
如此,既是珍爱生命,也是敬畏自然。
撰稿 / 张田勘(科普专栏作家)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越
“红伞伞,白杆杆,这些蘑菇您可别馋馋!”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后能造 *** 毒 *** 反应的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其中大部分属于担子菌,少数属于子囊菌。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毒蘑菇约有1000种,我国目前已报道480种。
不同毒蘑菇含有不同的 *** ,一种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种 *** ,对 *** 造成的损害也有所不同。常见蘑菇中毒有7个临床型,分别是急 *** 肝损害型、急 *** 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 *** 皮炎型,除此外还可造成其他 *** 脏器损伤。在实际的中毒案例中,还有患者食用了多种毒蘑菇,中毒症状更为复杂。
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
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 ***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
不采摘
不销售
不食用野生蘑菇
同时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
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 *** ,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 *** ,尤其是具有潮湿土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误采误食毒蘑菇,必要时可定期清理。
这些 ***
并不能判断野生菌毒 *** !
错误说法1:
色彩鲜艳的蘑菇有毒,不可食用;色彩不鲜艳的无毒。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无科学依据,部分色彩不鲜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是有毒的,如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就为 *** 种类;而鸡油菌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红菇种类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致命鹅膏— ***
△玫瑰红菇—可食用
错误说法2:
与银器、大蒜、生姜等同煮会变黑的种类有毒。
这种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因为毒蘑菇和银器、大蒜、生姜接触不会产生反应。
错误说法3:
掰开蘑菇有乳汁或变色的有毒。
这种说法也是无科学依据的。比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后会流出乳汁,但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的。
△多汁乳菇—可食用
△美丽牛肝菌—可食用
错误说法4:
“生蛆或生虫的蘑菇无毒”。
很多 *** 蘑菇成熟后也会生蛆或生虫,因此这种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如:
△正被蛞蝓食用 *** 绚孔菌(有毒)
错误说法5:
生长在清洁地带的蘑菇可食,肮脏地带的蘑菇有毒。
环境的“清洁”与“肮脏”,并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不能用此来判断其中生长的蘑菇毒 *** 。所有蘑菇因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且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它们都会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例如,食用菌鸡腿菇就生长在较肮脏的废弃物上,而有 *** 的白毒伞则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 *** 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 *** 吸收。
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更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小亦也给大家整理了部分毒蘑菇
警惕!不要误食哦!
小心辨别毒蘑菇
END
蘑菇配什么菜更好吃?分享5种家常做法,鲜甜又滑嫩,一盘不够吃。秋天是吃蘑菇的季节,这个季节在云南等地区,正好也是采蘑菇的季节,再过段时间入冬就没有了,所以趁现在蘑菇上市,有机会可以多尝鲜哦。
蘑菇的品种有很多,常见的就是香菇、金针菇、木耳等等,菌菇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有“植物肉”的美称,不妨肉味道也很鲜甜。蘑菇怎样做才好吃?分享5种家常做法,鲜甜又滑又嫩,吃了还想吃。
一、蚝油香菇油菜
1、食材:香菇、油菜、大蒜、生姜、葱头。
2、香菇洗净切小块、油菜洗净、生姜大蒜和葱头洗净切碎待用。
3、准备料汁,碗里加入生抽、蚝油、少许糖和盐、少许清水、生粉拌匀待用。
4、热锅凉油,下入生姜葱碎炒香,下入香菇一起翻炒均匀。下入准备好的料汁一起焖煮至香菇入味。
5、油菜废水下锅焯水断生捞起摆盘,把炒香的蚝油香菇装盘,搭配一些枸杞或者小米辣装饰点缀一下即可。
二、杂菇西兰花炒蛋
1、食材:西兰花、鸡蛋、青红椒、蟹味菇、白玉菇、大蒜。
2、西兰花切小朵洗净、青红椒去籽洗净切片、菌菇洗净待用、大蒜洗净切碎待用。
3、锅里加水煮沸,加入杂菇焯水1分钟捞起沥干水。西兰花也焯水断生沥干水待用。
4、热锅凉油,下入鸡蛋炒至凝固划散起锅待用。
5、热锅凉油,下入蒜蓉炒香,青红椒一起炒匀,加入焯水好的杂菇、西兰花、一起翻炒均匀,少许蚝油提鲜,少许盐调味,炒匀即可。
三、秀珍菇炒蛋
1、食材:秀珍菇、鸡蛋2个、大蒜、葱。
2、秀珍菇撕开洗净、大蒜洗净切碎、葱洗净切段待用。
3、鸡蛋液倒入碗里搅散待用。
4、热锅凉油下入鸡蛋炒凝固,起锅装盘待用。蘑菇沸水下锅焯水一下,捞起沥干水待用。
5、再加入少许油,下入大蒜炒香,加入蘑菇和葱段一起翻炒均匀,加入少许蚝油提鲜,少许盐调味炒匀即可。
四、素炒杂菇
1、食材:草菇、木耳、鸡腿菇、香菇、豆豉、大蒜、青红椒。
2、杂菇洗净切片待用、青红椒去籽洗净切片待用、大蒜豆豉洗净切碎待用。
3、杂菇沸水下锅焯水去杂质,断生捞起沥干水待用。
4、准备料汁:碗里加入1勺蚝油、生抽、淀粉,少许盐、少许清水拌匀。
5、热锅凉油,下入大蒜和豆豉炒香,加入焯水好的菌菇和青红椒一起翻炒均匀。
6、倒入准备好的料汁一起继续翻炒均匀,炒至菌菇入味即可。
五、香菇板栗炖鸡
1、食材:香菇、板栗、土鸡。
2、鸡肉洗净切块、板栗去壳洗净待用。
3、香菇洗净提前泡发待用。
4、鸡肉加入生姜丝、1大勺蚝油、生抽、大勺的海鲜酱、少许的料酒,拌匀腌制入味待用。
5、砂锅烧热,刷少许油,把腌制好的鸡肉、香菇、板栗,倒入少许泡香菇的水(水不要太多)搅拌均匀。焖30分钟左右,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Lily美食谈碎碎念:
以上就是5种家常蘑菇的做法,搭配不同食材不同做法,做出来的菌菇鲜甜嫩滑,营养又好吃,秋天正好是吃菌菇的季节,不知道怎么做的可以收藏试试看,做给家人吃哦。
买香菇,不是越大越好,记住“3买3不买”,香菇香味浓郁又新鲜在众多食用菌菇品种中,香菇以独特的鲜香味道、肥厚似肉的口感倍受欢迎,但不少朋友对于香菇的挑选,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在买香菇时,有的朋友只挑选个头大的,认为香菇越大越好,而有的朋友则喜欢选择小一点的香菇,认为香菇越小越嫩,其实不然,香菇的口感、营养和香菇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长势好,选大还是小完全根据个人的爱好即可,不过想要买到鲜味足、味道好的香菇还是有一定技巧的,买香菇时,牢记下面这“3买3不买”,香菇个个都优质,谁也不敢忽悠你。
遇上这3种香菇记得买
1、买菌盖收缩紧实的香菇
买香菇时,首先要看香菇的菌盖,也就是香菇顶部的那个小帽子,菌盖的张开程度不同,口感和营养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有些香菇菌盖比较扁平,看起来完全张开了,这样的香菇一般生长的时间过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长老了”,更好选择菌盖刚刚长开,收缩紧实的香菇,这样的香菇鲜嫩程度刚刚好,吃起来比较鲜美,营养和口感都是更佳。
2、买菌盖肥厚、伞柄短而粗壮的香菇
其次,优质的鲜香菇,大多菌盖肥厚而平滑,外形比较完整,从侧面看香菇的菌盖会很饱满,除此之外,香菇还分有不同的等级,等级越高的香菇伞柄越短,且看上去比较粗壮,这是香菇生长的过程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使它的根茎(伞柄)比较粗壮有力,所以买香菇时,选择菌盖肥厚、伞柄短而粗壮的香菇。
3、买香味浓郁的香菇
除了以上两点,在购买香菇时,还可以拿起来闻一下香菇的气味,品质上乘的香菇大多有着很浓郁的香菇香气,如果闻到香菇没有这种气味,相反闻起来会有刺鼻的异味、怪味,这就要注意了,很可能香菇已经开始变质,这种香菇尽量不要购买。
遇上这3种香菇不要买
1、不买颜色深、菌盖裂纹多的香菇
新鲜的香菇颜色是浅灰色,而且表面还微微发白,比较有光泽,如果遇到香菇表面颜色比较深,呈黑色或深褐色的香菇,可就要注意了,这样的香菇大多放置时间过久,不建议购买,另外菌盖上裂纹较多的香菇也不要购买,出现裂纹大多是缺少水分或营养不足,所以才会有菌盖开裂的情况,这样的香菇口感不佳,营养也有所欠缺,再便宜也不要购买。
2、不买表面湿漉漉的香菇
正常的鲜香菇会含水量较大,菌盖光滑有弹 *** ,但摸起来不会有湿漉漉的手感,如果遇到表面比较粘手,明显有些潮湿,这样的香菇也要慎重考虑了,一是商家为了增重,提升 *** ,二是香菇没有妥善保存,出现受潮或发霉,买回家后没两天就会腐烂变质,建议不要购买。
3、不买菌盖畸形的香菇
前面提到了,买香菇时,要买菌盖肥厚紧实的香菇,另外在菌盖的形状上大家也要注意,正常优质的香菇菌盖形状完整。
相反,菌盖不规则,比较畸形的香菇,不建议购买,这样的香菇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营养 *** ,才会导致外形出现突变,不仅味道不香,营养和口感也有所降低,不建议购买。
——老井说——
除了鲜香菇,干香菇也是很好的选择,干香菇的特 *** 比较独特,在干燥的过程中,营养基本都保留了下来,而鲜菇中含有一种 *** 固醇,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甚至比鲜香菇还要营养。香菇中所含的氨基酸在干燥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发酵的效果,出现更多的香菇精,香味也会更加的浓郁,所以买香菇的时候也可以多考虑干香菇。
红伞伞,白杆杆!北京常见的有毒蘑菇长这样,千万别采!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导 读
一场降雨给京城带来清凉,也为野生蘑菇的生长提供了条件。雨水过后,公园、山区、树林、绿地常常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野生蘑菇,一些有毒蘑菇也混迹其中。蘑菇中毒常发生在6-9月份,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请勿采买野生菌,谨防蘑菇中毒。
蘑菇中毒的原因
野生蘑菇的种类很多,其中有毒的有500多种, *** 者有40余种。野生蘑菇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千变万化,普通人很难分辨哪些是有毒的蘑菇,有些蘑菇就算是专家也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才可以鉴别,一旦误食可引起中毒。有的毒蘑菇外观与无毒蘑菇非常相似,采摘时混杂在一起,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
蘑菇中毒的危害
毒蘑菇的 *** 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常见的可分为胃肠炎型、急 *** 肝损害型、急 *** 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种类型。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 *** 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 *** 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
北京地区常见的毒蘑菇
肉褐鳞环柄菇
(肝损害型)
黄盖鹅膏
(肝损害型)
欧氏鹅膏
(肾损害型)
卷边桩菇
(溶血型)
变红丝盖伞
(神经精神型)
晶粒小 *** 伞
(胃肠炎型)
如何预防蘑菇中毒
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 *** ,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 *** 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不采摘:非专业人员很难分辨有毒与无毒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轻信民间或者网上流传的毒蘑菇鉴定 *** ;即便曾经采摘过的无 *** 种,再次采摘时也可能混有有 *** 种或者受到有毒蘑菇菌丝的沾染,仍会有中毒风险。所以一定要做到不采摘野生蘑菇。
不购买:做到从正规的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购买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切勿从路边、流动摊贩和网上购买野生蘑菇,更不要轻信店家的宣传而购买。
不食用:做到不食用自采或者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外出旅游或到农家院就餐时,要谨慎食用不熟悉、来源不明的菌类;如果食用,可以留个蘑菇的照片。
怀疑蘑菇中毒了怎么办?
尽快就医: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如意识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现 *** 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出现中毒症状,都应该就医,避免错过更佳治疗时机。
留存野生蘑菇样本:就医时,及时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更好携带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者野生蘑菇的照片,以便确定野生菌的种类,判断预后。
警惕“假愈期”: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 *** 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康复”,这时候特别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而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 *** 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 *** 功能衰竭。因此,对于超过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
不采摘、不食用、不购买野生蘑菇!
转发,提示身边的朋友吧!
转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生活|你应该知道的所有种类的蘑菇蘑菇有一堆古怪的不同形状、颜色和质地。它们也有不同的味道,所以了解蘑菇的品种是很重要的。我们将教你了解不同类型的蘑菇,以及它们在哪些食谱中表现良好,这样你就可以为你正在烹饪的任何蘑菇食谱做出更佳选择,而不是伸手去抓你看到的之一种蘑菇。
在你开始用蘑菇做饭之前,了解不同类型的蘑菇以及如何使用每一种蘑菇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不是所有的蘑菇都是一样的,有些蘑菇在某些食谱中的味道会比其他的更好。我们将教你一些最常见的食用菌类型之间的区别,这样你就知道下次去商店时应该拿什么。此外,还将尝试推荐你可以用每种类型的蘑菇 *** 的食谱。
1、山毛榉树菇
这些小蘑菇因通常生长在山毛榉树上而得名,它们的菌盖呈全白色或浅褐色,具有松脆的质地和温和、甜美的坚果味。它们非常适合于炒菜,以及用于家禽和鱼的酱汁。在你的食谱的烹饪时间结束时加入它们,这样它们就能保持其松脆的口感。
2、樟子松菇
喇叭状的鸡油菌(发音为shant-uh-REL)在简单的食谱中是更好的,它的颜色是明亮的 *** 到橙色,具有黄油味。几乎就像高级葡萄酒一样,当你品尝这种复杂的蘑菇时,你可能还会发现杏子或黑胡椒的味道。
3、克里米尼菇
棕褐色到浓郁的棕色,克雷米尼蘑菇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白蘑菇的食谱。它们与金针菇相似,但克雷米尼菇有更多的肉质和泥土味。
4、朳菇
金针菇(eh-NOH-kee)有长而细的茎和小帽。你能够发现它们,因为它们的茎往往看起来像意大利面条。在沙拉中展示它们精致的、几乎是果味的味道和轻微的脆 *** ,并作为汤的配料。
5、莫雷尔菇
这些棕褐色、黑色或 *** 的海绵状蘑菇是精制酱汁和其他美食食谱的好材料,具有强烈的丰富和坚果的味道和香气,而且通常 *** 很高。春天来临时,猎取羊肚菌是一件大事 你还可以找到干羊肚菌,这可能比新鲜的更容易得到。
6、牡蛎菇
牡蛎菇有各种颜色,从奶油色到灰色,大小不一;都有天鹅绒般的质地和温和的味道,与家禽、小牛肉和海鲜菜肴融为一体。茎部有一点嚼劲,但仍然很美味。
7、牛肝菌
这些淡褐色的野生蘑菇也被称为cèpe,通常是干的,它们因其强烈的木质香味而受到重视。用它们来增加汤、意大利面酱和肉汁的味道。
8、波多贝罗菇
这些天鹅绒般的棕色蘑菇常常被用来为素食主菜带来活力和肉味,具有深层的蘑菇味;有大、中、小三种规格。
9、香菇
这种棕色的蘑菇因其肉质和略带烟熏的味道和质地而受到重视,它为意大利面菜、光滑的汤和其他主菜带来了美味。你很容易通过它的伞状菌盖认出它,但确保在把它添加到食谱中之前去掉菌柄—它们有点太硬,不能吃。
10、白色(或纽扣形状)蘑菇
这种伞状的乳白色至浅棕色的蘑菇,具有温和的木香味,是一种很好的万能蘑菇,可以生吃、炒着吃或烤着吃。你可以在杂货店找到金针菇,因为它们可以在许多食谱中使用。
北京常见的毒蘑菇都长什么样?疾控最新发布野生蘑菇难分辨
不采不食最安全
一场降雨给京城带来清凉,也为野生蘑菇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雨水过后,公园、山区、树林、绿地常常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野生蘑菇,一些有毒蘑菇也混迹其中。
蘑菇中毒常发生在6-9月份,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
在此提醒大家:勿采勿食勿买野生菌,谨防蘑菇中毒。
一、蘑菇中毒的原因
野生蘑菇的种类很多,其中有毒的有500多种, *** 者有40余种。
野生蘑菇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千变万化,普通人很难分辨哪些是有毒的蘑菇,有些蘑菇就算是专家也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才可以鉴别,一旦误食可引起中毒。
有的毒蘑菇外观与无毒蘑菇非常相似,采摘时混杂在一起,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
二、蘑菇中毒的危害
毒蘑菇的 *** 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
常见的可分为胃肠炎型、急 *** 肝损害型、急 *** 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种类型。
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 *** 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 *** 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
以下是北京地区部分常见的有毒蘑菇
肉褐鳞环柄菇(肝损害型)
黄盖鹅膏(肝损害型)
欧氏鹅膏(肾损害型)
卷边桩菇(溶血型)
变红丝盖伞(神经精神型)
晶粒小 *** 伞(胃肠炎型)
三、如何预防蘑菇中毒
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 *** ,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
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 *** 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01不采摘
非专业人员很难分辨有毒与无毒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轻信民间或者网上流传的毒蘑菇鉴定 *** ;
即便曾经采摘过的无 *** 种,再次采摘时也可能混有有 *** 种或者受到有毒蘑菇菌丝的沾染,仍会有中毒风险。
所以一定要做到不采摘野生蘑菇。
02不购买
做到从正规的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购买人工栽培的食用菌;
切勿从路边、流动摊贩和网上购买野生蘑菇,更不要轻信店家的宣传而购买。
03不食用
做到不食用自采或者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外出旅游或到农家院就餐时,要谨慎食用不熟悉、来源不明的菌类;
如果食用,可以留个蘑菇的照片。
四、怀疑蘑菇中毒了,怎么办?
1、尽快就医
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
如意识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现 *** 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出现中毒症状,都应该就医,避免错过更佳治疗时机。
2、留存野生蘑菇样本
就医时,及时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
更好携带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者野生蘑菇的照片,以便确定野生菌的种类,判断预后。
3、警惕“假愈期”
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
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 *** 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康复”,这时候特别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而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 *** 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 *** 功能衰竭。
因此,对于超过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
提醒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预防蘑菇中毒要做到
不采摘、不食用、不购买野生蘑菇!
转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 千龙网
蘑菇配什么菜更好吃?分享5种做法,顿顿吃光盘,家人直夸手艺好蘑菇的品种很丰富,配什么菜更好吃?分享5种不同做法,鲜香美味,顿顿吃光盘。
一、【口蘑】
推荐做法——鲜虾口蘑
所需食材:口蘑,大虾,蒜,葱,糖,醋,生抽,红油豆瓣酱,淀粉,油。
菜谱做法:
1、大虾剥掉虾壳,把大虾剁成虾泥,放入碗中加盐、葱姜水和少许淀粉搅拌均匀。
2、拔掉口蘑里面的柄,把虾泥抹在蘑菇伞头里面,抹匀后拍上一层干淀粉,放入油锅中煎制,煎到蘑菇和虾都熟透就出锅。
3、锅内留底油,放入蒜末炒香,加一点红油豆瓣酱炒出红油,加清水、生抽、糖、醋搅拌均匀,倒入少许水淀粉勾芡,把蘑菇放入锅内,翻炒一下,使蘑菇表面都均匀的裹满酱汁,就可以出锅了,撒上一点小葱和芝麻做点缀即可。
二、【金针菇】
推荐做法——炝拌金针菇
所需食材:金针菇,香菜,胡萝卜,大蒜,生抽,糖,醋,油。
菜谱做法:
1、金针菇切掉根部,分散开。胡萝卜切丝。把金针菇和胡萝卜放入锅内焯水,焯好水后捞出。
2、焯好水的金针菇、胡萝卜、切好的香菜段放入一个碗中,撒上一点蒜末,用热油爆香。
3、往碗中加生抽、糖、醋调味,搅拌均匀,这个炝拌金针菇就做好了。
三、【杏鲍菇】
推荐做法——蚝油杏鲍菇
所需食材:杏鲍菇,大蒜,蚝油,生抽,糖,醋,油。
菜谱做法:
1、杏鲍菇清洗干净,切成稍微厚一点的片状。取一块杏鲍菇用刀打上花刀。
2、锅内倒油,放入杏鲍菇煎制,煎到杏鲍菇两面发黄就可以了。
3、往杏鲍菇中加一点清水,用生抽、蚝油、糖、醋调味,煮到锅内汤汁变得浓稠,撒上一点蒜末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四、【平菇】
推荐做法——干炸平菇
所需食材:平菇,淀粉,面粉,鸡蛋,椒盐,盐,鸡精,油。
菜谱做法:
1、平菇撕成小朵,清洗干净。把洗好的平菇挤掉多余水分,加少许盐和鸡精调味,放入一颗鸡蛋的蛋黄,搅拌均匀。
2、往调好味道的平菇里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淀粉,搅拌均匀。
3、锅内倒油,把调好味道的平菇放入油锅中炸制,炸到平菇金黄酥脆就可以出锅,吃的时候蘸着椒盐一起吃,可香了。
五、【香菇】
推荐做法——素 ***
所需食材:香菇,生抽,蚝油,糖,黑胡椒粉,淀粉。
菜谱做法:
1、香菇洗净,剪掉根部,清洗干净后放入烧开的水中煮制一下。煮到香菇变软,用刀在香菇上面打上花刀。
2、往香菇上拍一层淀粉,放入油锅内炸一下,炸到香菇表皮变脆就可以出锅了。
3、锅内留底油,放入生抽、蚝油、糖、黑胡椒粉和少许水淀粉勾芡,把酱汁淋在香菇表面,这个看起来像不像一盘 *** 呢!
注意:不是所有蘑菇都可以吃的,尤其是路边长得蘑菇,千万不要自己随便采回去吃,别忘记有些蘑菇是“毒蘑菇”,误食可能会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不认识的蘑菇更好都别尝!进入雨季后,各类野生蘑菇繁殖旺盛,误食野生毒蘑菇的情况时有发生。专家表示,目前民间流行的“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等说法其实是毒蘑菇的识别误区,更好的办法是不要轻易采摘与尝试不认识的蘑菇。
据介绍,人们在识别蘑菇是否有毒上存在几种误区。首先,不少人认为鲜艳的蘑菇才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分蘑菇是否有毒。
其次,有人说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但白毒伞等一些有毒种类就是生长在干净整洁的松林中,因此不能简单依据这些条件来判断。
在一些人看来,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然而,有一些毒蘑菇具有高级“伪装术”,如亚稀褶黑菇表面光滑,没有鳞片和黏液,菌杆上也没有菌托和菌环,一旦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 *** 衰竭。
此外,很多人相信,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理由是虫子吃毒蘑菇都没有死。实际上,许多 *** 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有一些对蚊虫、果蝇无害的蘑菇,对人却有致命伤害。
民间还流传将蘑菇和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一起煮,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等说法。专家表示,这个鉴别方式毫无科学依据。大蒜并不能起到解毒作用,银器等也不会在与毒蘑菇同煮时变色。
万一不慎进食毒蘑菇该怎么办?据介绍,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症状非常复杂多变。毒蘑菇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抽搐、痉挛、 *** ,甚至出现幻觉、溶血症状和肝脏损伤等严重症状,死亡率极高。如果误食了毒蘑菇,应立即用指头或筷子压舌根催吐,然后口服温开水反复催吐2~3次,直至吐不出食物残渣为止。催吐的同时可联络急救中心,或在催吐后将患者送医,不要因为症状较轻或症状没有恶化就不去医院。另外,还应保留食用过的毒蘑菇,以便确定中毒原因;应告诉医生可能是毒蘑菇中毒,便于针对 *** 治疗。
医生提醒,如果进食蘑菇后感觉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越早治疗,越可以及早地控制病情,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来源: 广州日报
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不认识的蘑菇更好都别尝!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叶卡斯)进入雨季后,各类野生蘑菇繁殖旺盛,误食野生毒蘑菇的情况时有发生。专家表示,目前民间流行的“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等说法其实是毒蘑菇的识别误区,更好的办法是不要轻易采摘与尝试不认识的蘑菇。
据介绍,人们在识别蘑菇是否有毒上存在几种误区。首先,不少人认为鲜艳的蘑菇才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分蘑菇是否有毒。
其次,有人说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但白毒伞等一些有毒种类就是生长在干净整洁的松林中,因此不能简单依据这些条件来判断。
在一些人看来,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然而,有一些毒蘑菇具有高级“伪装术”,如亚稀褶黑菇表面光滑,没有鳞片和黏液,菌杆上也没有菌托和菌环,一旦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 *** 衰竭。
此外,很多人相信,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理由是虫子吃毒蘑菇都没有死。实际上,许多 *** 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有一些对蚊虫、果蝇无害的蘑菇,对人却有致命伤害。
民间还流传将蘑菇和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一起煮,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等说法。专家表示,这个鉴别方式毫无科学依据。大蒜并不能起到解毒作用,银器等也不会在与毒蘑菇同煮时变色。
万一不慎进食毒蘑菇该怎么办?据介绍,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症状非常复杂多变。毒蘑菇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抽搐、痉挛、 *** ,甚至出现幻觉、溶血症状和肝脏损伤等严重症状,死亡率极高。如果误食了毒蘑菇,应立即用指头或筷子压舌根催吐,然后口服温开水反复催吐2~3次,直至吐不出食物残渣为止。催吐的同时可联络急救中心,或在催吐后将患者送医,不要因为症状较轻或症状没有恶化就不去医院。另外,还应保留食用过的毒蘑菇,以便确定中毒原因;应告诉医生可能是毒蘑菇中毒,便于针对 *** 治疗。
医生提醒,如果进食蘑菇后感觉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越早治疗,越可以及早地控制病情,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