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从德(1909年-1972年),字季云,号山樵,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化工科技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煤化工之父”。
高从德于1909年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好学,拥有的学习能力。1 *** 9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成为清华大学历史上的位化学系 *** 。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曾荣获“三好 *** ”、“优等生”等多项荣誉。
1933年,高从德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于1935年前往英国留学,攻读煤化学博士学位。期间,他在英国的煤炭研究所工作,深入研究煤的化学 *** 质和利用 *** 。1941年,高从德回国,开始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并成为中国煤化工科技的奠基人之一。
在煤化工方面,高从德做出了许多开创 *** 的贡献。他在煤的气化、液化、裂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煤化工产品,如合成氨、甲醇、合成橡胶等。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方面,高从德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注重培养 ***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 *** 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他的 *** 中,有许多成为了中国煤化工行业的领军人物,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972年,高从德因病去世,年仅63岁。他的逝世给中国的煤化工界带来了沉重的损失。但他留下的学术成果和教育理念,仍在影响着中国的煤化工行业和教育事业。
高从德是一位具有才华和高尚品德的科学家。他不仅是中国煤化工科技的奠基人之一,而且是一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成果和教育理念,对中国的煤化工行业和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精神和品质,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高从德,是一位值得学习的人物。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高从德于1 *** 9年出生在河南省义马市。1947年,他考入南京航空专科学校,开始接受飞行员的训练。1951年,高从德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 *** 空军某部队,担任飞行员。1956年,他被选派到苏联学习,接受了两年的飞行员训练。1958年,高从德回到中国,成为批航天人员之一。
高从德在中国航天事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曾参加过我国枚 *** 和颗人造卫星的试验,还参与了我国艘载人飞船的试飞。1985年,高从德被任命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设计师,并领导了中国的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和研制。2003年,高从德领导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中国的位宇航员 *** 送入太空,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高从德在他的事业生涯中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他曾获得过两次全国科学大会杰出科技成就奖,以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荣誉——“两院院士”。
高从德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事业生涯充满了奋斗和荣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