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冬至了,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你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吗 ?
趁着周末,跟孩子一起感受
这个时节专有的静美和厚重吧~
WINTER
Part.01 给孩子讲讲冬至的由来
SNOW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蚯蚓蜷曲不伸,抱团取暖,待来年开春回温再勤奋耕耘;二候麋角解,雄麋鹿骨化的老角开始脱落,随之又长出新的犄角,年复一年,更迭交替;三候水泉动,纵使天寒依旧,冰霜固结,泉底却暗暗涌动。
WINTER
Part.02 教给孩子冬至儿歌
朗朗上口的冬至习俗儿歌,
让孩子知道冬至的传统习俗,
也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 九九歌》
一 *** 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展开全文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 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 *** ,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
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 *** ,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
明天太阳会更好
WINTER
Part.03 跟孩子一起读冬至古诗
自古以来,
冬至的地位便不亚于新年。
文人墨客心中的冬至,又是何模样?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佳节,羁旅在外,孤影寒灯,全是挂碍。淡淡的思乡,浓浓的怀亲让人动容。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WINTER
Part.04 和孩子一起做冬至美食
冬至是过年的开始,也提醒人们可以开始准备年货美食了。今天学易佳的校园里孩子们已经开始感受冬至美食氛围,孩子们撸起袖子灌香肠,解锁山东“年味”。
除了灌香肠,冬至节气包饺子,做汤圆都是不错的选择, 趁着周末赶紧带娃一起动手做美食, 拥抱冬至独特 温暖。
Part.05 陪孩子到户外感受冬天
听冬天的风
看飘落的雪
体验一草一木的变化
同时加强孩子的御寒能力
更磨练了孩子的抗挫力和意志力
带孩子户外运动前
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
在循序渐进中慢慢展开
WINTER
Part.06 给孩子讲讲冬至人物故事
什么节气该做什么,
哪个地方有什么样的传统,
给孩子讲讲冬至节气的故事,
在书中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
感受大自然节气的规律,
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冬至吃饺子的故事得从医师张仲景说起,他是南阳稂东人,著作有《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 *** 、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 *** 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 *** 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 *** 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 *** 的人。
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原来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写在最后
「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了非遗的名录,是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历法。
冬至,一个寒冷的节气,恰恰是我们表达爱的契机、学习节气文化的更好时机。
趁着周末陪孩子讲讲有趣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一份冬至的甜蜜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