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能完整读下来并全部读对的人,
诗词君给您点个赞!
今天,
就来盘点那些诗词中令人“难以启齿”的字。
相信我,你绝对中招!
刬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李清照《点绛唇》
刬【chǎn】,通“铲”,意为削、平。
李白在诗中表示,他希望把君山铲去、削平,让洞庭湖水平铺流去,一望无际。果然是浪漫派,服了李白了。
而在李清照的这首诗中,写她初见赵明诚时,慌忙避走,把鞋子都跑掉了,以袜着地,少女的俏皮可见一斑。
氤氲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氤氲【yīn yūn】,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槛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槛有两种读音:【jiàn】,【kǎn】。槛【jiàn】是指栏杆的意思,槛【kǎn】是指门槛。
两首诗里的槛都是指栏杆,所以这里的“槛”读【jiàn】。
醅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问刘十九》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杜甫《客至》
醅读【pēi】,意为没滤过的酒。不读第二声哟!
潋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正确读音【liàn yàn】,音练艳。
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流水什么肥呢?正解:【guì】,鳜鱼是一种鱼,俗名花鲫鱼,亦称“桂鱼”。
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很多人把“衰”读成【shuāi】,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其实,这里应该读【cuī】。
此处的“衰”同“缞”。“缞”是古时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粗麻布是发白的,所以“鬓毛衰”的“衰”读【cuī】,是从颜色上把花白的鬓毛形容为“衰”。
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
未谙姑食 *** ,先遣小姑尝。
——王建《新嫁娘词》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有多少人把“谙”读成了“音”的,有的话自己也默默地举起 个手。
谙【ān】,是熟悉的意思。
袅袅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苏轼《海棠》
“袅”【niǎo】,音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这样一说,是不是感觉特别好读。
簟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簟【diàn】,音电,是竹席。玉簟:光滑如玉的竹席。
縠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宋祁《玉楼春·春景》
縠【hú】,音胡。意思是有皱纹的纱。
脉脉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脉有两个读音:【mài】 【mò】。此处读【mò】,意为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舴艋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一直将“舴艋”读成“蚱蜢”的掩面逃。
舴艋读【zé měng】,音泽猛。指形似蚱蜢的小船。在古诗词中经常用舴艋舟形容小船。
葳蕤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张九龄《感遇》
一看这两个字,有点懵掉。
葳蕤读【wēi ruí】,指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拚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晏几道《鹧鸪天》
“拚”这个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个拼字。
其实,“拚”有三种读音:【pīn】【pàn】【fān】。读【pīn】时,通“拼”。读【fān】时,通“翻”。
在这首诗里,读【pàn】,音盼,意为舍弃,不顾惜的意思。
菡萏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菡萏【hàn dàn】,音汉淡。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哂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杜甫《戏为》
哂,读【shěn】,音沈。有微笑和讥笑的意思,在这里的意思是讥笑。
潺湲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潺湲【chán yuán】,音缠园。意思是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窅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窅【yǎo】。窅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戍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戍【shù】,音树。指 *** 防守。戍边在唐代的边塞诗中经常出现。
怎么样?亲爱的读者们,您读对了几个?诗词君只读对了十七个哟!留言告诉我们吧~
来源:诗词天地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紧自”是个啥意思?
“紧自”为连词,有“本来就……”之义。表示“雪上加霜”的递进关系时有一个词语,指进一步加重的意思。常与“又” 连用,又作“紧则”、“急仔”、“紧仔”。
【造个句儿】
我紧自就没钱了,这又病了!(我本来就要没钱了)
这呢紧自忙不个来呢,你还瞎捣乱。(这边本来就忙不过来了你还瞎捣乱)
【话外音】
《醒世姻缘传》二十回:“晁夫人又谢说:紧自年下没钱,又叫你们费礼。”五十二回:“龙氏在旁说道:这没要紧的话,不对他学罢了 ,紧仔看他不上,又挑头子。”今鲁南方言表让步的连词常用“紧自”或“急仔”。《汉语大词典》收有“紧自”,但意义和用法与本处不同。
时间
昨天=夜来,夜儿,夜门,决里,夜儿里
今天=今儿,几们,今个,今子,今日,几没儿
明天=明个,明里,面里,赶明儿,明子,明日
前天=前儿没,前日(yi)
后天=过明,过明里,过明天,过面里,后日
去年=年时
年初=散过喽年
早晨=清起来,大清早
中午=晌午,晌午头里(临沂日照青岛读做"shangwan)
以前=早里霎(sha),以前霎(sha),那霎(sha),早先霎(sha),早先先
很久=老时届了儿(带儿化音)
下午,傍晚=下晚儿,黑天(傍晚),夜抹黑(傍晚)
下午=过晌,过(ge)晌午,过晌午
晚上=烘晌,后晌,往晌,哄航,黑家,后横,黑夜
半夜=午更(jing)头里,午更(jing)里,半日(yi)五更(jing)
一段时间= 一爿子,一阵子,一绷(beng)子,例如:那个事老长一爿子了,他得病有一绷子了(东营,临沂, *** 一带最常说)
较短时间=一霎,一崩,一时半霎,一霎霎,么曾赶儿
刚才=将才霎,将才,将末,将将,才忙给儿,
什么时候=多咱,多近,啥(去声)时候,多大
称谓
奶奶=婆(胶东话,鲁西话一般还称奶奶,不过之一个“奶”为大声调,发音快速,第二个为降调的二声,拖长),喃喃, *** *** (高密)
小女孩=小妮,小嫚(胶东一带),小闺女,小姑娘
伯父=大爷,大爹
伯母=大娘,大妈,娘娘
叔叔= 叔(发“夫”音),小爸爸,小爹,大大
姥姥=姥娘
自己 *** 的 *** 或妹夫=两桥,连桥,亮条,连襟(去声轻声,烟台话)
客人=kei (山东通用经典,无字可以表达)
女婿=闺女家,新女婿称谓“新kei”
小男孩=小子,小小子,
小青年=小年轻地,小伙子,小末子
年轻女人=闺(gun)女,大妹子(长辈或平辈中年长者对年轻女子的称谓)
小时一起长大的好友=一把连子
邻居=邻室,邻室家,邻室百(读“bei”)家,挨(读yai)门
动物
壁虎=蝎虎子,蝎虎帘子(济南方言),蝎虎溜子,蛇虎溜子(淄博话),尿虎子
猫头鹰=夜猫子
鸭子=呱呱,扁嘴,老崴(wai)
蛇=长虫
狼=麻虎,毛猴子
田螺=旮旯油子(济南方言),巴拉油,卜拉油,菠萝油,波罗牛子,无楼牛子,蜗了牛子
*** =介 *** ,气 *** ,癞 *** ,和睦头,气鼓儿(阴平上声轻声,烟台福山土话),河蟆娘,外八子
螳螂=刀螂,当螂, ***
麻雀=小小虫,家雀,家翅儿(儿化音),家臣子,家chei,小chua,老家陈子
乌鸦=老鸹,黑老鸹
鹰=老雕,老老雕
蝉=喋撩,胡介撩( *** 一带)嘟啦龟,节六,烧前猴(济南、章丘方言),知了,嘟了,神仙(济南部分方言,章丘,淄博等地),消息儿(儿化音),少捞钱
蝉的幼虫=喋撩龟,龟,猪了龟,基拉猴,爬爬猴,吉了猴,jie liu guei
母蝈蝈=乖乖子 叫掴,咬怪,叫叫奥
公狗=牙狗
公羊=臊虎子
鸽子=鹁鸽(这是山东最经典最统一的一种叫法),布鸽,布噶
蜥蜴=长虫狸子,地出溜子,蛇触离子(发音近似),马蛇子,长虫连子,气门子
蜻蜓=光光听、听听、蚂愣
百足虫=蚰蜒 草鞋底
鼠妇=潮虫子
跳蚤=蛤蚤,虼蚤,锅蚤(zao)
蝙蝠=燕变虎子,燕巴虎子(济南方言)棉田呼子,绵绵呼子( *** 一带)
蚂蚁=米羊,马几阳儿(上声轻声阳平轻声,烟台福山土话),蚁痒
蚯蚓= 出溜船( *** 一带),蛐蟮,地蛆,哧溜串
蝌蚪= *** *** 子、 *** 阔dei 、蛤(he)蟆阔星子、咕(guo)咕荡子
喜鹊=妈嘎子,野巧儿,侠zha子
戴胜= ***
蜘蛛=恶朗朱子
蚜虫=密虫子,溺虫子(去声轻声轻声)
鲫鱼=曹鱼,曹鱼板儿(小鲫鱼)
草鱼=厚子
黑鱼=火头,火头橛(小黑鱼)
泥鳅=拧(平声)直钩( *** 一带),泥狗,迷狗,米了狗子,米兰够(烟台),迷了狗儿(去声轻声去声轻声,烟台福山土话),泥乔
小鲤鱼=鲤鱼管儿
黄鳝=血(xie)鳝( *** 一带)
狼=老马猴子( *** 一带)
小一点的蝉=金金子( *** 一带)
母猫=女猫
植物
南瓜=囊瓜
长在地上的爬藤,能给人划破腿的东西=喇喇秧、喇狗蛋子
向日葵=朝阳花,长阳花,早早葵,长瓜杆子( *** 一带)
土豆=地蛋、地豆子
花生=长果,果子( *** 一带),落(一声)生
瓜子=长瓜秆子( *** 一带),毛嗑(不常说)
蘑菇=毛菇
松菇=莪子
西红柿=洋柿子
地瓜=芋头
动作类
突然=悄默声地,猛地,好木声
修、治=扎裹,一般指修理某物品,亦有地区称给人治病为扎裹病
慢(形容人)=迂磨,黏持
享受,舒服=愉(平声)贴( *** 一带),愉适,资饮
笑、高兴 = 欢气(欢一声),恣,你看你恣得那个样
真的吗=真个里,正果
舍得=割捎,过少(例如:不过少滴=舍不得)
估计=怎摸,砸摸,眉摸
顶嘴= 犟嘴、翻皮打脸,呀犟
调皮=狗毛易哆嗦,羊毛炸风
比划=眉画,迷画,
绊倒,倒=张咕噜,跌轱辘
不太高兴=跌斜脸、耷拉脸( *** 一带),脸莫跌些,薛招脸,当啷照脸
讨厌=恶应( *** 一带)膈应,恶(wu)酥
形容一件事或一个人不好= 呲毛,例如:你办的这事忒呲毛了。那个人忒呲毛。
拍打=打破(轻声),扑(二声)拉,例如:你后背有土,我给你扑拉扑拉
用脚踢开,用脚踢着走=驱拉,例如:你把那个椅子驱拉到一边
故意=得(dei三声)为,得易,得意哩,精(去声)心,知(一声)为(四声)的
出头=上前,例如:你想替他上前啊(你想替他出头啊)
有空=迭哩,例如:明天下午迭哩吗?(明天下午有空吗),隆果(如:明天有空吗?赶明隆果包?)
干什么=揍么哩( *** 一带),组(zu 四声)啥(去声)/ 干啥、干啥嘞(菏泽方言 <2> )
睡觉=困觉
饿=饥困
懂了,知道了=顿(三声)了
蹲=股dei
东张西望=撒么,撒木,抽心,搂候
扔=拽,楞,料,横,讧,撇
聊天=拉呱,唠麽
身体发痒=刺挠
抖一抖=合丝,合撒
动弹=轱涌(清平),故应,故拥
饮,喝=哈
推=拥(济南方言),晕,忒(去声,烟台话),勜wěng
手轻触=绰击,戳急(济南方言)乖
脱掉=扒(济南方言)抹(例如:抹帽子)
擦=马(上声,烟台话),骂(淄博话,例如“骂桌子”)
丢(人在生气的时候猛烈丢向另一个物体的动作)=歇,夯,诊,写(上声,胶东话及鲁西话一部分),拽(二声)
挠=浍(kuai,三声)例:浍痒痒
躺=歪斜( *** 一带),惬(qie,一声胶东及淄博方言)
修理=饰维(济南 *** 方言都读一声),扎固(胶东方言),捣鼓
很=杠、忒、想、楞
踢、揣=派(三声)(淄博话章丘话常见,鲁东方言)
打=揍(鲁西话,济南话为主)毁,砸(烟台话)
用巴掌打=呼
用巴掌打脸=加耳、多耳巴
踹人=跺人
蹲下=鼓得(dei,济南方言)、古及(济南以西)
追=躖,撵(济南方言,中国北方 *** )
去=弃,kv(“科”和“於”,入声,烟台土话)
过来=各来(济南及附近方言)
嫌人脏=溢歪,夷赖、夷外夷乃(“乃”发轻声),癔歪
做=揍,例如:你揍声么弃(你做什么去)
惹祸=作业,作落(含贬义)
卖弄=“谝弄”(pianlong)(上声和轻声)谝亮(鲁西方言,济南话),烧包,骗吃,扎煞
自以为了不起=精爽
泼=豁
斥责=熊
不要、别=白(胶东话,鲁中淄博话)
骗=糊拢( *** 一带),熊(烟台话)唔隆,糊隆,熏(骗人=熏人),寻呼,愣(一声)
玩儿=咱(轻声或阳平,烟台话)
形容词 植物萎了=淹油(经典山东话之一),叶阉
开心,高兴=恣(zi,zei)(济南地区加儿化音)
见到某种东西感到心情不快或欲呕=各应,饿应,饿养,恶影
傻=憨,嘲,表 尔锅(章丘)
聪明=精
巴结人=舔摸
犹豫不决-二呼(烟台地区),二思(青岛地区),欣思(济南地区)欣思是思考 犹豫不决也是“二思”
为人吝啬-扣,割(ga)骨
干活干净利落=麻利
翻白眼=白楞,瞅(济南 *** 一带瞅是翻白眼的意思)
清楚=嘹亮,村亮,qunliang,群(一声)
说话不着边际=到三不着两
拖拉,说话或者办事不利索=劳么,遇么
想吐但吐不出来=干哕(yue)
担心=挂心,挂牵,挂挂着,
毛愣=野咕(gu)
对折=哈起来,馈(kui)起来
人的身体称谓
额头=夜拉盖,耶了盖(烟台话)月了该,恶啦盖子
喉咙=活通眼子
牙龈=牙花子
膝盖=格拉掰(经典山东话之一),拨拉盖,各了败子,播了盖(烟台话)
颈椎=脖拉梗,脖梗,脖子梗,各啦绷子,脖儿梗,格拉beng(轻声)
脚=爵(jue)(gue,入声,山东土话)
拳头=皮锤(青岛烟台方言)
肘=胳膊zhu子,胳膊曲子
胳膊=噶帮,嘎巴,腘坡
手腕=手脖子
脚腕=脚(jue)脖子
胳肢窝=噶吃窝,胳拉肢
手背=手面子
背=脊央,脊江
睫毛=眼眨毛,眼子毛
自然界及各种事物
太阳=日头(有的地方发音为:易头,如烟台,yi,发上声)鲁西南还有"天拦地"、“老老地”,老爷
月亮= ***
面汤(疙瘩汤)=固扎汤
马扎=唔扎,杌栅子,交叉子
尘土=步头,步(二声)土
泥=囷(qun济南附近),米(去声,烟台话)
闪电=打闪
打雷=打呼雳(青岛)打刮拉( *** )
冰雹=巴子
雾=雾露
毛毛雨=雾 ***
土块=坷拉,卡拉头,坷垃蛋,土卡拉
小石子=石巴蛋子
门槛=门嵌子,门式嵌子
坡=崖(yai二声)头( *** 一带),野(一声)头
肥皂、香皂=胰子
厕所=茅房(房,轻声)毛子,茅厕(济南读音为 *** osi),栏
碎布块=铺陈
风衣=大氅
装束齐整=板正
土坯的灶台=锅阔郎子
水桶=梢
炒菜用的铲子=锵锅刀子,抢不刀子
铁锹=锨
锅盖=盖顶
特色方言
毛病=才坏(经典山东话之一),才歪
炖(汤之类)=库察
变质=丝挠,丝囊
食物长毛=捂列
潮湿=腊八湿
玩具=航航,耍物
干嘛呢=干什(hong,鼻音)么呢,忙什么呢,做(zou)什么的(dei)
你说什么=啥高(啥三声)
就是=可不含
正经=正了规价
黏糊糊=黏差糊堵
乱七八糟=糊只狗油
歪门邪道=巧了咕咚
水饺=扁食、饺子,包子,锄印,固扎(诸城一带)
稀饭=黏珠,啥哈
一点=丁丁个,丁旮旯点
还=莱芜以东读作“含”
死=老了,山东大部说一个人老了就是去世了。
滚=拔 *** (济南地区通用)
忙、修理=饰维(均轻平)
做事特别与众不同,故意给人难堪=蜿蜒,个硬
脾气非常不好,乱打骂无赖人=恶儿烂。瞎仗
骗人骗事=乌龙,糊弄
形容不结实 == 瓤摆、瓤翻,例如:这自行车太瓤摆了;这架子有点瓤翻。
这些读错多年的字,老师家长快讲给孩子听!蛋挞原来读dàn tà,这些读错多年的字,老师家长快讲给孩子听!
本文字数:1025 字
阅读时间:2 分钟
近日,“蛋挞的正确读音”突然上了热搜,
这时,大家才发现,
原来我们一直都读错了!
“蛋挞”原来不读dàn tǎ,
它的正确读音是dàn tà。
小培老师 赶紧查字典 ,
原来真读dàn tà。
网友们也很吃惊,
觉得蛋挞突然失去了它可爱的灵魂,
好像变得有些不好吃了!
其实,还有一些食物的名字,
被我们读错了好多年。
家长们要注意了,
不要让错误的读法误导孩子们!
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的鲫鱼是餐桌上的常客,
但我们经常读错它的名字,
人们常常把鲫鱼读作jǐ yú,
其实它的真正读音是jì yú。
酸酸甜甜的果脯是孩子们喜爱的零食,
逢年过节时,家里总会摆满,
其实它的名字读作guǒ fǔ,
家长一不小心读错了,
孩子就都跟着念错音了。
牛、羊、猪脊椎骨内侧的条状嫩肉,
做肉食时称为里脊,
里脊是常用于家常炒菜的部位,
不过下次去买里脊时,
记得它的准确读音为lǐ ji
脊是轻声哦!
不光食物的名称我们会弄混,
日常生活中,
很多姓氏的具体读音我们都偶尔会弄混。
例如,央视主持人撒贝宁,
就曾被同事康辉调侃说
他念错了自己的名字。
其实“撒”只有两个读音sā和sǎ
而在口语中,
我们常常会把姓氏“撒”念成sà
但其实“撒”字是没有这个读音的。
老师们,要多认识几个生僻姓氏,
这样才不会面对孩子的名字犯愁。
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数量众多,
有的读音和平常读法不一样。
这些姓氏你确定都读对了吗?
现在不光姓氏生僻,
很多孩子的名字也常用生僻字。
一个“水”字你认识,
三个“水”字念“淼”(miǎo)
一个“牛”字你认识,
三个“牛”字念什么?
一个“贝”字你认识,
三个“贝”字念什么?
来学一学这些有趣的“叠字”吧!
还有很多地名,看起来蛮熟悉的,
每个字也都认识,
怎么变成地名后发音就变了?
导致一张口就念错了。
丽变lí、台变Tāi
快来看看这些地名是不是难倒你了!
还有很多字放进成语里就变了发音,
除了播音员,
估计很少有人能全部读对,
很多平时挂在嘴边的词,
其实我们一直读错了。
语文老师和家长要做好榜样,
这些成语以后别念错了。
还有历史老师请注意了!
这些历史人名你可不能记错,
很多都不是常用字,
但讲课时一定要说准确哦!
老师、家长都要以身作则,
不断学习、掌握正确的发音,
看了以上的小知识,
记得给孩子也普及一下!
?
拼音Shí Jì
英文名golden carp
别名山鲫鱼、 *** 猪鱼、花石鲫、花鱼、山鲣子
出处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 *** 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华鳈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Bleeke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鲜用。
原形态华鳈,体长而侧扁。头背部隆起,腹圆无腹棱。头短,吻圆钝,微突出。口下位,略呈马蹄形。下咽齿1行,齿端呈钩状,外侧1个呈圆柱形鳃耙外侧8-9。唇稍厚,唇后沟中断,间隔较宽。口色有1对短须。鳞中等大,侧线鳞40-41。背鳍3,7,不分支鳍条基部较硬,起点在腹鳍之前。臀鳍3,6,较短。尾鳍分叉较浅。体背灰黑色,体侧灰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有4条宽而垂直的黑色斑点。各鳍黑色,其边缘为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水体的中下层,常栖息于水质澄清、底层多泥沙的流动或青止水域之中。为杂食 *** 鱼类。
资源分布:广布于长江和黑龙江的干支流,以及各附属的湖泊和河流。
化学成分全鱼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皮及鳃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如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叶黄素(lutein),梳黄质(cynthiaxanthin),隐黄质(cryptoxanthin),硅藻黄质(diatoxanthin),胡萝卜二醇(tunaxanthin),喇蛄素(astacene)。
*** 味味甘; *** 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胃;利 *** ;解热毒。主脾胃虚弱;消化 *** ;食后饱胀;水肿胀满;黄疸;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50-100g。
各家论述姚可成《食物本草》:安胃和中,利 *** ,解热毒。腌食更佳。
摘录《中华本草》
近日,“蛋挞的正确读音”突然上了热搜,
这时,大家才发现,
原来我们一直都读错了!
“蛋挞”原来不读dàn tǎ,
它的正确读音是dàn tà。
中教君赶紧查字典,
原来真读dàn tà
网友们也很吃惊,
觉得蛋挞突然失去了它可爱的灵魂,
好像变得有些不好吃了!
其实,还有一些食物的名字,
被我们读错了好多年。
家长们要注意了,
不要让错误的读法影响给孩子们!
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的鲫鱼是餐桌上的常客,
但我们经常读错它的名字,
人们常常把鲫鱼读作jǐ yú,
其实它的真正读音是jì yú。
酸酸甜甜的果脯是孩子们喜爱的零食,
逢年过节时,家里总会摆满,
其实它的名字读作guǒ fǔ,
家长一不小心读错了,
孩子就都跟着念错音了。
牛、羊、猪脊椎骨内侧的条状嫩肉,
做肉食时称为里脊,
里脊是常用于家常炒菜的部位,
不过下次去买里脊时,
记得它的准确读音为lǐ ji
脊是轻声哦!
不光食物的名称我们会弄混,
日常生活中,
很多姓氏的具体读音我们都偶尔会弄混。
例如,央视主持人撒贝宁,
就曾被同事康辉调侃说
他念错了自己的名字。
其实“撒”只有两个读音sā和sǎ
而在口语中,
我们常常会把姓氏“撒”念成sà
但其实“撒”字是没有这个读音的。
老师们,要多认识几个生僻姓氏,
这样才不会面对孩子的名字犯愁。
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数量众多,
有的读音和平常读法不一样。
这些姓氏你确定都读对了吗?
现在不光姓氏生僻,
很多孩子的名字也常用生僻字。
一个“水”字你认识,
三个“水”字念“淼”(miǎo)
一个“牛”字你认识,
三个“牛”字念什么?
一个“贝”字你认识,
三个“贝”字念什么?
来学一学这些有趣的“叠字”吧!
还有很多地名,看起来蛮熟悉的,
每个字也都认识,
怎么变成地名后发音就变了?
导致一张口就念错了。
丽变lí、台变Tāi
快来看看这些地名是不是难倒你了!
还有很多字放进成语里就变了发音,
除了播音员,
估计很少有人能全部读对,
很多平时挂在嘴边的词,
其实我们一直读错了。
语文老师和家长要做好榜样,
这些成语以后别念错了。
还有历史老师请注意了!
这些历史人名你可不能记错,
很多都不是常用字,
但讲课时一定要说准确哦!
老师、家长都要以身作则,
不断学习、掌握正确的发音,
看了以上的小知识,
记得给孩子也普及一下!
快来使用《新编 *** 字典》,
遇到生僻字随手查一查!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
来源 :人民日报 环球网
设计:刘 咪(实习)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
人民日报:除了“蛋挞”,这些字你也可能会读错!近日,“蛋挞”一词上了热搜。查看究竟,原来“蛋挞”不读dàn tǎ,它的正确读音是dàn tà。
同样的,马甲线是一个汉语词汇,人们常读作mǎ jiá xiàn,正确拼音是mǎ jiǎ xiàn,是指没有赘肉的腹部。
还有,人们常常把名媛读成míng yuán,正确的应是míng yuàn。
还有,“针灸”读作zhēn jiū,其实是zhēn jiǔ。
还有, *** 上比较红的语言,互怼,怼人,都读duì,根本没有三声。
还有,鲫鱼读作jǐ yú,其实它的真正读音是jì yú。
还有就是,央视主持人撒贝宁的姓,不读sà,读sǎ,而且,根本就没有sà这个音。
以及,是话痨(lào),不是话痨(láo)。
容易读错的,实在太多,下面是一份相对集中的汇总。请查看。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清明
清明,天清地明。《燕京岁时记》引《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摄氏度以上。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今年4月5日即为清明日。
洁齐清明三月节
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春雨纷纷草木青。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值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音rú);三候虹始见。”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 *** ,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到了地下的洞中,雨后的天空也可以见到彩虹了。
人们常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满街杨柳绿丝烟”“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此时,阳光明媚,柳绿桃红,百鸟啼鸣,生机无限。
春草青青万顷田
梨花风起,麦长三节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开花,油菜花已经盛开,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进入拔节期,北方的旱地作物、江南早中稻也进入了大批耕种的适宜季节。
“梨花风起正清明”,此时许多果树进入花期,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将要播种,名茶产区也已陆续开采。“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这个时节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速度快,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秋千竞出垂杨里
饮水思源,展望未来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习俗十分丰富。在传统文化中,这是一个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的特定日子,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传递着饮水思源、敬畏感恩的情感,也表达着亲近自然、展望未来的意义。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 *** 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荡秋千
荡秋千是由来已久的清明习俗。秋千的历史相当古老,古时秋千多用树杈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渐发展为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形式。
蹴 鞠
蹴鞠是清明节时古人喜爱的游戏。鞠本指一种古老的皮球,球面用皮革制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 *** 活动,《战国策》记载,齐国都城临淄有蹴鞠(当时叫“蹋鞠”)活动,“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拔 河
拔河兴起于春秋后期,最早叫“牵钩”“钩强”,唐朝开始叫“拔河”。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举行拔河,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从唐 *** 始,拔河就已成为清明习俗,并流传至今。
*** 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清明 *** 柳的习俗由来已久,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侵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游玩回来,在门口 *** 柳以避免虫疫;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因此在有些地方,人们把柳枝 *** 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
谷雨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清人赵在翰《七纬》辑《孝经援神契》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公历每年4月19日至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进入谷雨节气。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4月20日即为谷雨日。
雨生百谷三月中
天气温和,雨水丰沛
关于“谷雨”,一般认为源自古人“雨生百谷”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后,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作物产量。
谷雨三朝看牡丹
雨后赏花,品尝新茶
“谷雨看花局一新”,谷雨时节正是 *** 盛开的时候,因此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等地的 *** 会也往往会在谷雨前后举行。
谷雨时节正是去南方游览的好时机,不仅能赏花,还能品尝新茶。在南方,很多地方有谷雨摘茶的习俗,传说谷雨当天的茶喝了会清火、明目等。
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它与清明茶一样,都是一年之中的佳品。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滋味鲜活,香气宜人。
风急春潮带雨飞
注意祛湿,谨防过敏
谷雨之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 *** 由内到外产生多种不适反应。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研究员代金刚认为,谷雨时节的养生应注意祛湿,在饮食上要注意合理调配。宜多食用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如薏米、白扁豆、红小豆、山 *** 、荷叶、冬瓜、白萝卜、鲫鱼等,少食酸 *** 食物和辛辣 *** 的食物。
此外,过敏是春天高发的疾病,谷雨前后又是花粉产生的高峰期,各种花粉形成的漂浮物与空气中的粉尘都是潜在的过敏原。这个时期,建议把家里清理一遍,将被褥、地毯、空调过滤网等致敏原容易 *** 的地方,以及厨房、洗手间等潮湿的地方清洗干净。
■文化贴士
清明、上巳与寒食是一回事吗?
清明、上巳与寒食本是分指三个不同的节日。
上巳节是一种古老的节日,到了三月上巳日,人们都到河边沐浴,举行消灾求吉仪式,称祓禊。《后汉书·礼仪志》:“是月上巳,官民皆絜(同“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上巳节由来已久,在古代节令中占有重要地位。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主要是娱乐活动,如踏青、游春、划龙船、荡秋千等。由于这些活动也是清明的重要内容,再加上清明的节候较为固定,渐渐地,上巳节就合并在清明节之中了。
寒食也称作“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其具体日期,在冬至节后的105天,与清明相近。《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与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有关,后人为了纪念不言禄而被火烧死的介子推,在三月禁火一个月。事实上,寒食禁火之举早已有之,与介子推没有直接关系。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寒食来源于古代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 *** 之俗,而每次 *** 之后,就要换取新火。由于旧火与新火不相接,自然会事先做许多熟食,供 *** 时食用,久而久之变成一种冷食风俗。
最初的寒食时间为一个月,后来曹 *** 《明罚令》:“闻太原、上 *** 、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遂下令“不得寒食”。后来改为七天、三天,最后定为一天。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寒食也成了清明的别称,而清明也有了不动烟火只吃凉食的习俗。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03日 06 版)
诗词中“难以启齿”的20个字,读对十个绝对是牛人请把这几句诗大声地读出来!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能完整读下来并全部读对的人,小编给您点个赞!
今天,就来盘点那些诗词中令人“难以启齿”的字。相信我,你绝对中招!
刬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李清照《点绛唇》
刬【chǎn】,通“铲”,意为削、平。
李白在诗中表示,他希望把君山铲去、削平,让洞庭湖水平铺流去,一望无际。果然是浪漫派,服了李白了。
而在李清照的这首诗中,写她初见赵明诚时,慌忙避走,把鞋子都跑掉了,以袜着地,少女的俏皮可见一斑。
氤氲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氤氲【yīn yūn】,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槛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槛有两种读音:【jiàn】,【kǎn】。槛【jiàn】是指栏杆的意思,槛【kǎn】是指门槛。
两首诗里的槛都是指栏杆,所以这里的“槛”读【jiàn】。
醅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问刘十九》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杜甫《客至》
醅读【pēi】,意为没滤过的酒。不读第二声哟!
潋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正确读音【liàn yàn】,音练艳。
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流水什么肥呢?正解:【guì】,鳜鱼是一种鱼,俗名花鲫鱼,亦称“桂鱼”。
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很多人把“衰”读成【shuāi】,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其实,这里应该读【cuī】。
此处的“衰”同“缞”。“缞”是古时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粗麻布是发白的,所以“鬓毛衰”的“衰”读【cuī】,是从颜色上把花白的鬓毛形容为“衰”。
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
未谙姑食 *** ,先遣小姑尝。
——王建《新嫁娘词》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有多少人把“谙”读成了“音”的,有的话自己也默默地举起 个手。
谙【ān】,是熟悉的意思。
袅袅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苏轼《海棠》
“袅”【niǎo】,音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这样一说,是不是感觉特别好读。
簟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簟【diàn】,音电,是竹席。玉簟:光滑如玉的竹席。
縠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宋祁《玉楼春·春景》
縠【hú】,音胡。意思是有皱纹的纱。
脉脉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脉有两个读音:【mài】 【mò】。此处读【mò】,意为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舴艋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一直将“舴艋”读成“蚱蜢”的掩面逃。
舴艋读【zé měng】,音泽猛。指形似蚱蜢的小船。在古诗词中经常用舴艋舟形容小船。
葳蕤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张九龄《感遇》
一看这两个字,有点懵掉。
葳蕤读【wēi ruí】,指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拚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晏几道《鹧鸪天》
“拚”这个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个拼字。
其实,“拚”有三种读音:【pīn】【pàn】【fān】。读【pīn】时,通“拼”。读【fān】时,通“翻”。
在这首诗里,读【pàn】,音盼,意为舍弃,不顾惜的意思。
菡萏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菡萏【hàn dàn】,音汉淡。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哂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杜甫《戏为》
哂,读【shěn】,音沈。有微笑和讥笑的意思,在这里的意思是讥笑。
潺湲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潺湲【chán yuán】,音缠园。意思是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窅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窅【yǎo】。窅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古文 *** 僻字 *** 合集老师整理,赶紧收藏!100个字能流畅读出10个字的据说已经是现代大 *** 水准了,可在古代可是要被嘲笑的幼儿水准哦。100个字认识30个算是入门学童了。
《礼记学记》中记载了西周时官学的学制,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你离古代要求的大成还差多少个“字“呢?
楚辞:
1 阰:音批,山坡
2 汩:音玉,氺流急速状
3 茝:chai3,白芷
4 齌:音季,疾,指暴怒
5 謇謇:音减减,耿直
6 姱:音夸,美好
7 顑颔:音砍汉饥而黄瘦
8 纚纚:音洗,长而美
9 鞿羁:音机机,
10 马缰与马笼头
11 谇:音碎,责骂
12 纕:音香,佩戴
13 诼:音捉,诽谤
14 偭:音缅,违背
15 忳:音屯,忧愁
16 侘傺:音诧翅, 心神不 定,失志气怅然
17 婞直:音姓,刚直
18 菉:音录,淡叶竹
19 葹:音施,卷耳
20 薋:音资,堆积
21 阽:音店,临近危险
22 枘:音芮,木榫
23 篿:音专,茅的一种
24 朌:音分,巫朌
25 剡剡:音演,光亮
26 矱:音越,矩矱
27 儇:音轩,儇媚
28 縠:音互,纤縠
29 漼:音璀,折回
30 埒:音列,埒簇角妙
31 髾:音烧,女上衣装饰
32 袿:音桂,古女子上衣
33 嫽:音辽,美好
34 姁媮:音须鱼,悦美貌
35 窴:音填,同填
36 洿:音污,深沟
37 枲:音西,枲麻花
38 鬿:音奇,鬿雀, *** 怪鸟
39 鼌:音朝,鼌饱
40 蠥:音聂,灾难
41 彃:音必,彃日
42 箙:音服,箭囊
43 囏:音间,熊囏
44 肬:音优,赘肬
45 咍:音嗨,讥笑
46 瞀:音貌,闷瞀,心乱
47 忳:音屯,忧伤
48 罻:音喂,捕鸟网
49 牉:音判,裂开
50 糳:音做,舂
51 欸:音皑,通唉
52 陼:音主,枉陼,地名
53 眴:音顺,注视
54 笯:音奴,鸟笼
55 眙:音斥,直视,盼望
56 菀:音玉,通郁
57 娭:音西,游乐嬉戏
58 摅:音舒,舒展
59 雰:音分,霜雪降落状
60 悐悐:音替,通惿惿
61 怊:音超
62 蹠:音志,足踩之处
63 谌:音陈,实际上
*** 頩:音平,气色好
65 脕:音万,有光泽
66 曭:音躺,阴暗
67 踥蹀:音妾谍
68 憍:音交,通骄
69 纁:音曛,通曛
70 厖:音忙
71 訑:音但,訑謾,欺诈
72 氾泭:泛桴
73 贶:音况,光明,美大
74 乣:音纠,通纠
75 曶曶:音忽,同忽忽
76 唫:音银,通吟
77 旍:音旌,同旌
78 担 *** :音结交,心情放纵
79 睨:音逆,斜眼看
80 玄螭:音吃,无角黑龙
81 蟉虬:音流求,盘曲
82 轩翥:音住,高飞
83 悃悃:音捆,忠厚老实
84 婾生:音偷,偷生
85 餔:音补,吃
86 歠:音啜,饮用
87 汶汶:音门,污浊
88 未沬:音媚,不停止
*** 爢散:音米,细碎离散
90 觺觺:音异,角锐利
91 敦脄:音眉,厚背
*** 蒻:音弱,柔软
93 絚:音更,通亘,贯通
94 睩:音路,眼珠转动
95 桷:音决,方型椽子
96 芰:音鸡
97 陂陁:音坡陀,山坡
98 穱:音茁,早孰的麦
99 挐:音如,掺杂
100 臑:音闹,前肢
101 柘:音这,甘蔗
102 臛:音霍
103 粔籹:音巨女,一种饼
104 酡:音陀,酒后面色红
105 搷:音天,打击
106 歈:音于,歌曲
107 簙:音博,古代一种棋
108 浃行:音夹,遍行
109 浟浟:音攸,水流湍急
110 鰅鳙:音鱼,传说怪物
111 赩:音西,红色
112 菰:音古,菰粱,菰米
113 苴蒪:音破,蘘荷,
114 蘘:音瓤
115 煔:音前,开水中烫煮
116 鰿:音记,鲫鱼
117 歠:音辍,缺少
118 糵:音喦,酒曲
119 譔:音赚,陈述
120 嫭:音户,好
121 嫮:音户,美好
122 媔:音偭,眼睛美好含情
123 靥:音夜,酒窝
124 嘕:音先,笑
125 霤:音咎,屋上流下的水
126 壛:音言,长廊
127 畛:音诊,田间道路
128 憭栗:音辽,悲怆凄凉
129 泬寥:音谑,空旷
130 鹍:音鲲,鹍鸡鸟名
131 朅:音且,朅而归,去而复反
132 軨:音灵,车栏
133 欿傺:音砍憏,枯萎,凋落
134 萷:音梢,通梢
135 橚椮:音萧森,叶落而树枝光秃
136 俇:音逛
137 駒跳:音局,跳跃
138 嵺:音寥,通寥
139 霠曀:银亿,阴暗
140 黕:音但,黑
141 巇:音西,险巇
142 禂:音道,短衣
143 惛惛:音门,忧愁烦闷
144 怐愗:音扣貌,愚昧
145 躣躣:音渠,行走貌
146 薤:音谢,薤露
147 鬐:音鳍,通鳍
148 齞唇:音艳,暴牙
149 踽:音举
150 溥畅:音普,普遍畅通
151 淜滂:音乒乓,风击物声
152 熛怒:音猋,震撼状
153 耾耾:音轰,相声词
154 塕:音翁上,尘土
155 堀堁:音酷课,尘埃突起
156 齰:音择
157 晢:音哲,光明
158 稸水:音续,积水
159 濞:音屁,大水暴发声
160 遘时:遇到好时代
161 欿:音顑,愁苦貌
162 擥:音揽,通揽
163 娵:音具,孟娵,古 ***
1 *** 甑窐:音憎挖,瓦器
165 涫沸:音惯,水沸腾
166 剞劂:音疾决,镂刻用的刀与凿子
167 櫺:音棂,窗闌上刻有雕花的格子
168 箟簬:音俊路,竹子,良竹以为箭
169 黀蒸:音啁,麻干
170 陿:音狭,同狭
171 眐眐:音整,独行貌
172 阘茸:音榻,小人
173 沕:音务,潜伏不见
174 翮:音合,鸟翅膀
175 惢:音蕊
176 劦:音斜
177 歮:音色
178 叕:音李
179 轟:音轰
180 鱻:音鲜
181 孨:音你
182 兲:音天
183 雦:音鸡
184 垚:尧
185 灥:音讯
186 姦:音奸
187 赑:音必
188 舙:音奇
*** 掱:音扒,扒手
190 麤:音粗
191 骉:粗骠
1 *** 羴:粗膻
193 猋:音彪
194 犇:音奔
左传:
1 棐:音斐,地名
2 隤敳:音魋皑
3 檮戭:音桃,懤衍
4 鸇:音沾,猛禽
5 邥:音沈,地名
6 鄋:音搜,鄋瞒
7 咺:音选,宰咺
8 賵:音凤,附葬用品
9 赙:音付,助丧之物
10 祭:音在,祭仲
11 偾:音愤,仆也
12 獳:音诺,音如
13 眕:音轸目有所恨而止
14 翚:音辉,公子翚
15 芟:音山,刈草也
16 菅:音官,地名音官
17 阏:音饿,公孙阏
18 辀:音粥,车辕也
19 豭:音加,公猪也
20 邘:音于,地名
21 蒍:音伟,地名
22 薳:音委,薳章,通蒍
23 邗:音寒
24 絺:音吃
25 隰:音习
26 郕:音成,通成
27 欑:音船
28 隤:音颓,地名
29 寪:音伟,馆于寪氏
30 珽:音挺,天子所用笏
31 紞:音胆,系瑱之带
32 免:音问,太子免
33 腯:音突,音纯,肥腯
34 郧:音云,国名
35 趡:音锤,鲁地名
36 蔇:音即,通暨
37 郳:音倪,通倪
38 繻:音如,音需。繻葛
39 泺:音洛,今山东洛口
40 洙:音朱
41 荦:音洛,圉人荦
42 汭:音蕊,渭汭
43 佾:音亿,八Yi
44 儁:音俊
45 齮:音亿,卜齮
46 閟:音闭,闭门
47 閟:音秘,閟其事
48 尨:音忙,杂色衣服
49 颛:音专,颛孙
50 脤:音甚,祭社用的肉
51 谂:音审,劝告
52 傒:音戏,高傒
53 羭:音鱼,公羊
54 莸:音邮,臭草
55 偪:音逼,逼迫
56 焞:音屯,光芒暗弱貌
57 觌:音敌,见也
58 讐:音雠,雠也
59 廐:音就,厩也
60 鄣:音章,地名
61 栎:音月,地名
62 湫:音剿,地名
63 湫:音秋,人名
*** 绳:音敏,赞誉
65 玤:音棒,虢地
66 贽:音贽,执物相见
67 洧:音伟
68 鄫:音曾
69 郛:音浮,外城
70 踖:音积又音碏,踖陵
71 芈:音米
72 阈:音誉
73 廧:音墙
74 咎:音高,廧咎如
75 鯈:音筹,季隗生伯鯈
76 繇:音宙,卦兆之占辞
77 柽:音偁,地名
78 挐:音如,莒挐
79 匜:音义
80 馘:音锅,左耳
81 嚚:音银,史嚚,人名
82 鉏:音除
83 鞮:音低
84 溱:音秦
85 犨:音抽
87 棼:音分,纷乱
88 爇:音若,用火烧
*** 酅:音西
90 喦:音聂,多言
91 喦:音岩,岩也
*** 刲:音亏,刺也
93 衁:音荒,血也
94 輹:音服,古车配件
96 郇:音荀,地名
97 韡:音韪,光明貌
98 鄀:音若,地名
99 歂:音船
100 韅:音显
101 靷:音引
102 鞅:音央
103 靽:音办
104 辂:音路
105 舻:音炉
106 秬:音巨
107 鬯:音唱
108 卣:音有
109 扞:音捍
110 歜:音除
111 柣:音叠,郑桔柣之门
112 泜:音只
113 祔:音付
114 逋:音捕,逋逃
115 鞫:音居
116 矔:音冠
117 酆:音丰,酆舒
118 睅:音汗
119 胹:音而,煮
120 蹯:音烦
121 麑:音霓
122 郏:音夹
123 蜮:音域,音或,蜮虫
124 蹊:音西
125 踬:音致
126 絓:音卦
127 楯:音孙
128 窌:音六
129 甗:音演,纪甗
130 甗:音险,音言,言彦
131 麇:音菌,音群
132 桡:音饶
133 鄍:音明
134 邲:音必
135 汋陂:音约杯
136 庬:音忙,音盟
137 尪:音汪突胸仰向之疾
138 茀:音郛
139 耏:音而
140 槚:音价
141 邶:音北
142 鄘:音庸
143 箾:音缩
144 閈闳:音扞厷
145 褊:音扁
146 庳:音必
147 迋:音旺
149 穮:音标
150 櫜:音高
151 婼:音若
152 斝:音加
153 柞:音炸
154 魋:音推,上声
155 婤姶:音周饿
156 祧:音条
157 痁:音山
158 萑:音环
159 燀:音产,烧火做饭
160 歂:音船
161 鬷:音钟,叔向钟明
162 嘏:音甲
163 絿:音求
1 *** 侪:音柴
165 貉:音莫,子貉
166 黰:音诊,黰黑
167 颣:音泪
168 惏:音兰,贪惏
169 飏:音扬,子稍不飏
170 醢:音海
171 澨:音寺
172 熸:音监
173 彄:音抠
174 牂:音彰
175 槜:音最,槜里
176 瓘:音冠,陈瓘
177 悝:音魁,孔悝
178 祏:音石
179 頯:音悝
180 祊:音崩
181 趡:音垂
182 埸:音义
183 亹:音伟,公子亹
184 轘:音患
185 郱:音平
186 鄑:音赀
187 郚:音吾
188 墠:音善。除地为墠
*** 祧:音挑,远祖庙
190 穮:音彪,田中除草
191 蓘:音滚,培土附苗根
1 *** 骀:音台,劣马
193 音待,舒放貌
194 疠:音历,恶疮
195 音癞,通癞
诗经:
1 芼:音貌,择取
2 荇:音姓,荇菜
3 濩:音霍,煮
4 絺:音吃,细葛布
5 绤:音细,粗葛布
6 痡:音扑,病不能进
7 砠:音桔
8 樛:音咎,樛木
9 蕡:音坟,肥大
10 韔:音唱,弓袋
11 鞫:音居,极端的
12 傭:音拥,均
13 膴:音无,膴仕,重用
14 蓫:音竹,一种野菜
15 饔:音拥,熟食
16 亶:音胆,实在
17 騑:音飞,马行走不停
18 嘽:音谈,喘息貌
19 栩:音许,栎树
20 骎:音亲,马速行貌
21 駪:音莘,众多貌
22 駰:音因,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23 韡:音伟,光明貌
24 裒:音póu ***
25 酾:音是,滤酒
26 藇:音续,美貌
27 湑:音许,滤过的酒
28 饎:音翅,酒食
29 幝:音产,破弊貌
30 垝:音 *** ,垝垣
31 咥:音细,大笑貌
32 籊:音替,籊籊竹竿
33 瑳:音蹉,巧笑之瑳
34 罛:音古,施罛濊濊
35 僩:音县,瑟兮僩兮
36 咺:音轩,赫兮咺兮
37 谖:音轩,终不可谖兮
38 琇:音秀,充耳琇莹
39 箦:音,绿竹如箦
40 蝱:音盟,言采其蝱
41 芃:音朋,芃芃其麦
42 蝃蝀:音地东,蝃蝀在东
43 騋:音来,騋牝三千
44 葑:音丰,爰采葑矣
45 冓:音够,中冓之言
46 籧蒢:音渠除,籧蒢不鲜
47 泲:音几,出宿于泲
48 褎:音又,褎如充耳
49 鷕:音咬,有鷕雉鸣
50 颉颃:音斜航,颉之颃之
51 惙:音辍,忧心惙惙
52 殳:音书,竹制兵器
53 痗:音媚,使我心痗
54 栲:音烤,山有栲
55 襮:音博,素衣朱襮
56 蔹:音敛,蔹蔓于野
57 楘:音木,五楘粱輈
58 馵:音注,架我騏馵
59 駵:音刘,騏駵是中
60 觼軜:音绝那
史记:
1 荤粥:音熏玉
2 筴:音策,同策
3 娵訾:音居资
4 毨:音显,秋季鸟兽更生新毛
5 氄:音茸,鸟兽细软而茂密的毛
6 忝:音舔,辱,玷污
7 矜:音官,通鳏
8 嚚:音 *** ,愚顽
9 妫:音规
10 苦窳:音古雨,粗劣
11 梼杌:音桃务,凶恶的人
12 漯:音塌,漯水
13 潟:音西,盐碱地
14 峄:音意,峄山
15 臮:音既,古通暨
16 蠙:音嫔,玭,蚌的别名
17 栝:音刮,桧树
18 榦:音干,柘树
19 杶:音春,椿树
20 楛:音户,木名,茎可做箭杆
21 匦:音轨,匣子
22 纁:音曛,浅红色
23 砮:音努,可做箭头的石片
24 瀍:音緾,瀍水
25 垆:音卢,黑色坚硬的土
26 汧:音千,汧水
27 孳孳:同孜孜
28 浍:音块,沟渠
29 从脞:音错,细碎
30 肜:音荣,高宗肜日
31 冣:音聚,积聚
32 窋:音竹,不窋
33 逷:音替,疏远
其他:
1 廿:音念。
2 靧:音汇。洗脸。
3 柘:音这。
4 铚:音至。
5 傀:音归。
6 缲:音臊。同缫。
7 缲:音敲,衣服缲边
8 鯈:音条
9 宑:音井,越人宑鼠
10 檠:音晴, *** 配件
11 欹:音一,欹器
12 箠:音陲,用鞭子打
13 豨:音西,陈豨
14 跖:音直,盗跖
15 煇:音熏,熏灼
16 坻:音池,水中高地
17 豻:音岸,一种野狗, 乡间牢狱
18 狴:音閟,监狱,狴豻
19 忭:音卞,喜乐 身健逢杯且忭欢
21 憯:音残,悲痛,残酷
22 黪:音惨,灰黑色
23 屮:音草,草
24 嶒:音层,嶒崚,山高险貌
26 锸:音差,铁锹
27 垞:音査,小土山
28 侘:音诧,侘憏
29 憏:音翅
30 茝:chai,三声
31 澶:音緾,澶渊,澶州
32 蒇:音产,完成,解决
33 阊:音昌,阊阖
34 怊:音钞,失意怅惘貌
35 鶲:音翁,鸟名
36 廑:音紧,帝廑
37 亶:音胆,河亶甲
38 繄:音一,姬繄扈
39 囏:音间,姬囏
40 匄:音丐,姬匄
41 靓:音竟,慎靓王
42 衎:音看,刘衎
43 炟:音妲,刘炟
44 叡:音睿,曹叡
45 赜:音泽,萧赜
46 蒨:音倩,陈蒨
47 濬:音郡,拓跋濬
48 赟:音氲,宇文赟
49 儇:音翾,李儇
50 柷:音祝,李柷
51 眘:音甚,赵眘
52 惇:音敦,赵惇
53 禥:音鬿,赵禥
54 昰:音室,赵昰
55 昺:音丙,赵昺
56 詝:音嘱
57 旊:音访,一种陶器
58 髺:音月,形体歪斜
59 貇:音肯,损伤
60 虣:音暴,猛兽,暴虐
61 甝:音罕, ***
62 虪:音儵,黑虎
即将要过年了,每家每户的餐桌上应该少不了鱼吧,鳜鱼也是很多家庭喜欢吃的一种,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鳜这个汉字是一个多音字,那么鳜鱼的“鳜”字是读“guì”还是“jué”呢?好奇的同学快来认识下吧。
鳜鱼怎么读
拼音:guì yú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鲈形目鳜鱼属的一种淡水鱼类。鳜鱼体肥肉厚、肉质细嫩、厚实、少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价值不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鱼类。
鳜鱼在东北亚国家很受欢迎,在中国、 *** 、韩国、日本、 *** 和 *** 等地区的自然环境中都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南到海南岛,北到黑龙江的各个河湖中。
关于鳜字
1、拼音
guì、jué
2、基本字义
读guì时:〔鳜鱼〕体侧扁, *** 凶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鲜美。是中国特产。亦作“桂鱼”;有些地区称“花鲫鱼”。
读jué时:〔鳜鯞〕即“鳑鲏”。
3、字源演变
“鳜”,初见于《说文》中,形声字。鱼表意,古文字形体像一条鱼;本义是鳜鱼。“鳜”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鳜”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好了,关于鳜鱼的读音和意思就分享到这了,汉字铺之前分享过很多“鱼”字旁的汉字,鳜这个汉字也有单独介绍过,如果想要详细的了解,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去学习下的哦,希望本文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