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和馄饨区别挺大。
饺子皮厚、圆,馅料放厚实才好吃,最经典的馅料就属韭菜肉馅了,比较好吃的还有大白菜肉馅等,其他馅料也好,但是吃起来就不如前者入味了;
馄饨皮不厚,方,馅料比较经典的是青菜肉馅、荠菜肉馅、芹菜肉馅,鲜虾肉馅,云云。
饺子烹饪方式有煮、蒸、煎等,煮的话烹饪时间要把握好,不然生了不能吃,熟透了吃起来也不乐惠。煎饺别有风味,甚至比煮的还要好吃,够香的;
馄饨烹饪方式有煮、炸等,以煮为上选。
一般饺子煮好,用盘装,干吃,沾的调料是醋、辣酱等;馄饨则用碗装,加汤,汤里面一般就是葱花、麻油、盐、味精,考究的话可加虾皮、蛋皮、榨菜、紫菜等,还有用高汤的,喜欢的话还可以加辣酱。
还有一类似馄饨的,名叫“云吞”,可能是粤菜饮食文化来的, *** 方越讲究。其实个人感觉和馄饨差不多,就是个再小点,皮再薄点,比馄饨更精致一点,感觉小馄饨就有云吞的风韵,当然云吞个比小馄饨大多了呢,呵呵。
其实,从中可以看出,饺子做法较粗,馄饨较精细,这也就是中国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别,一般北方人饺子做得好,南方人馄饨做得好。
粗有粗的好处、细有细的特点,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中国古代并无馄饨饺子之分。馄饨、饺子都是用薄面裹馅或蒸或煮而食,大概我们的祖先发觉用面皮把肉馅包裹,不漏一丝缝、不透一点洞,没有“七窍”的“包子”才美味。于是就把这种“包子”称为“浑沌”,后来改为馄饨,一直沿用至今。
据说,在唐代饺子和馄饨分离后,馄饨成了考究的饺子,慢慢有了 *** 的风格。北方的饺子,千百年来,从形式到内容,没有质的变化,风格比较固定,而南方的馄钝,却在不断推陈出新。名称叫法在南方各省也百花齐放。四川叫抄手,广东叫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叫清汤,其他省份的馄饨在建国五十年来也基本不变。
但广州的云吞却一天不如一天,早已走味变调。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粤式云吞的 *** 技艺已经断代,新手大多来自北方,他们对粤式云吞没有任何感 *** 认识,也不得祖传,自然无法把握个中真谛。至于 *** 云吞也日渐衰微,我看是近年 *** 市道萧条,市民生活节奏加快,在面食店里消费的市民大多来去匆匆,把品尝云吞变成了将就吃快餐,他们吃的不是滋味,为的只是疗饥,而疗饥是不会苟求滋味的。
失去了行业的专业 *** , *** 云吞也逐渐失去了保质和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