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鲮鱼这两个字,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鲮鱼是个什么鱼?甚至有些钓友都会有这样的疑惑。鲮鱼的模样是什么?
广西大部分水库一般都养殖有白鲮鱼。白鲮鱼作为一个经济鱼种,肉质鲜美,它全身银白色,头和嘴巴小而尖,胆子小,爱在静水底层寻食。一般中午较活跃,上午和下午寻食少。因此,在急流和人畜经常到的地方钓不到这种鱼。
在垂钓时,白鲮鱼中钩后的冲劲很大,手感极佳,非常受垂钓爱好者的喜爱。广西水库垂钓白鲮鱼的季节以每年的3-10月为佳。
此时,水库蓄水较多,白鲮鱼个体也较大,且成群结队靠近岸边水域觅食。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垂钓白鲮鱼的黄金季节,特别是天高气爽的日子非常适合钓白鲮鱼。
钓饵、我们一般都是用商品饵、南北鯽鱼饵1半(10元/4包)、一级白鲮饵1半(10元/3包)、加少量虾粉即可、又方便、又经济!
鲮鱼吃口其实不轻,只是嘴小,大的饵难进嘴,所以要用小钩。天气会影响吃口,天气好,又是钓鲮季节,你会发觉鲮鱼会半水截杀,钓到你手软。基本上每人十几斤,搞得人家不敢开了。
长江君: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水产人工培育技术越来越成熟,经常有各类杂交的奇鱼、怪鱼出现。
近日在广东广州,就有一名钓鱼爱好者在珠江垂钓时,钓起一条体型奇异的“新鱼种”,这位钓鱼人从未见过,认为这可能是一条“杂交怪鱼”......
珠江钓起怪鱼,像是多种鱼杂交
“.....我一开始钓起来没注意放到鱼桶里,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才发现,这鱼怎么这么奇怪,像鲫鱼又像鲤鱼,还有点像武昌鱼,但是鳞片又怪怪的说不上来.....”
广州的钓鱼人熊师傅称,自己在珠江里钓鱼多年,还从来没见过这种“怪鱼”。
——这条鱼兼具多种鱼类的特征,竟看起来像是多种鱼类的杂交,乍一看去兼具鲤鱼、鲫鱼、鳊鱼等数种鱼的特征......
这是新物种?
长江君:这位广州钓友在珠江钓起来的“怪鱼”,确实算得上是一条“新鱼种”,但却不是人工培育的“杂交怪鱼”,而是一条从美洲引入的外来物种——巴西鲷,因其体型似本土鲫鱼,民间又称“巴西鲫鱼”。
所谓的巴西鲫鱼学名条纹鲮脂鲤,其原产地是南美的拉普拉塔盆地,而随着美洲养殖业的发展,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国的湖泊、河湾、水库等水域都有其较大种群。
条纹鲮脂鲤是巴西国内的主要经济鱼类,国内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主要在东南一带开展养殖。
“巴西鲫鱼”——学名条纹鲮脂鲤
不过,这种巴西本土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在我国的鱼鲜市场上却颇为“失败”,因此有不少养殖户弃养的条纹鲮脂鲤逃入东南的自然水域.....
——据说是因为这种鱼肉质较肥腻、刺多口感不行,且离水易死,并短时间就会发臭。
巴西鲫鱼入侵珠江水系后适应良好
长江君多次科普过,广东珠江水系气候温和,是外来物种入侵、繁衍生息的“温床”。
对于巴西鲫鱼一样如此,这里的气候条件同其原产地环境相似,因此它们因为养殖 *** 和人为放生进入珠江后,适应良好并开始繁衍生息。
甚至有人在珠江里钓到过数斤重的“巴西鲫鱼”
因此,这种“巴西鲫鱼”其实如今在珠江水系里已有一定的野物种群,不时就有钓鱼人在垂钓时碰到它们。
不过,因为这种“巴西鲫鱼”知名度不高,许多钓鱼爱好者钓获时往往错将其当成本土的鲫鱼、鲤鱼等鱼类,或者像上面广州钓友一样,以为是人工培育的“杂交怪鱼”.......
曾有人预言其能泛滥成灾
而另一方面,长江君了解到,广东渔民的鱼获中也开始频繁出现这种“巴西鲫鱼”,从上游的西江到下游的珠江口附近,都有其身影出没,可见这种鱼的入侵势头。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曾有水产人士预言“条纹鲮脂鲤”将成下一个“露斯塔野鲮”——即外来物种泰鲮鱼,这种从东南亚地区引入的外来鲮鱼,如今在珠江水系几乎泛滥了。
渔民捕获拣选出的巴西鲷
不过,长江君认为这其实不大可能发生——这是因为条纹鲮脂鲤虽然繁殖迅速,但有个“致命伤”:怕冷。
并且在长江君看来,这种巴西鲫鱼还不是一般的怕冷!
如罗非鱼也算是热带鱼种,但实际上在两广甚至江浙等地都能较好过冬,很少有成群冻死的情况出现。
罗非鱼能在广东河道泛滥,是因为尚能安然过冬
但这种“巴西鲫鱼”则不然,一旦气温低于12°就有冻死风险,而一些鱼缸里养殖的种群,当气温低于10°时,死亡率几乎达到100%......
因此,在野外环境下的条纹鲮脂鲤,首先其分布范围受到严格 *** ,大概只有广东、福建、海南这些沿海温热地区才能生存,其次即使是上述地区,条纹鲮脂鲤在冬季也有冻毙的风险。
有人将其做观赏鱼,但极易“冻死”
在这些制约因素下,巴西鲫鱼要想像“泰国鲮鱼”一样泛滥成灾,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其进化出抗寒能力......
其实,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全球各地的鱼种必然有一个“大交汇”,像“巴西鲫鱼”类似新鱼种在我国江河里出现的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
老司机们,你们见过这种体型奇异的“巴西鲫鱼”吗?
伪装高手“麦鲮”:入侵珠江40年反客为主,熬成了“一方霸主”前言
导读:伪装高手“麦鲮”:入侵珠江40年反客为主,熬成了“一方霸主”
草鱼,这是大家伙都很熟悉的一种鱼类。
不论是用它来鲜吃,油炸着吃,或者是做成烤鱼都是不错的。而且到了冬季的时候,这种鱼也是很多家庭做腊鱼首选的鱼类之一。
因为它的鱼肉肥厚,并且小的鱼刺不多,基本都是大的鱼刺。
而在南方地区,一些河流中就常钓到、捕捞到一种很像草鱼的鱼,有些人还把它当成是草鱼。
其实它却是一种善于伪装的高手,这种鱼是入侵鱼类,学名叫麦鲮鱼,入侵我国才短短40年,就已经成为了“一方霸主”。
麦鲮并非草鱼,也不是土鲮鱼
对于麦鲮这种鱼,相信很多钓友也经常钓到过,并且认识它的 *** 不少。可是在多数人的眼中,都会认为它是一种土著鱼类,甚至有些人还会把它当成是草鱼。
记得之前和一个朋友在广州的一个河道里钓鱼,当时就钓到了好几条这种鱼。我这个朋友也算是一个资深的钓友了,可是它来自东北地区。之前从没钓到过这种鱼,就把它当成了草鱼。
当我告诉他这是入侵鱼类,它还不信。后来我给他看了麦鲮的科普和 *** 对比以后,他才恍然大悟。
其实像我这个朋友这样把麦鲮当成草鱼的人不少,特别是一些没怎么见过,或者是认识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怪只怪,这种鱼很善于伪装了,长了一副和草鱼极其相似的外表。
麦鲮的全名叫麦瑞加拉鲮,是原产自印度的一种淡水鱼类,并且在印度也是广泛养殖的四种鱼类之一。
而我国所养殖的麦鲮则在1981年才从印度引进的,经过短短三四十年的发展,目前麦鲮已经成长为了珠江里面的“一方霸主”,也有网友称它是入侵国内最成功的鱼类。
入侵珠江40年成为一方霸主
麦鲮在引进国内以后,因为这种鱼的生长快,适应能力也强,并且有较强的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再加上它的肉质本来就不错,所以在国内就开始推广养殖,在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养殖。
也就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麦鲮就反客为主,成为了很多水域中常见的一种鱼类,甚至还要比本土的鲮鱼更为常见。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麦鲮有着比本土鲮鱼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像麦鲮有着更强的耐寒能力,即便是在水温降到7℃了,依然能正常地捕食和活动。
像本土的鲮鱼则和非洲鲫鱼一样,它们对生存水温要求很苛刻,水温低于7℃就死亡,低于14℃就会“绝食”也就是不吃东西。
另外对水质环境的适应能力,麦鲮也要明显优于本土的鲮鱼。
而之所以有人把麦鲮称之为入侵我国最成功的一种鱼类,不仅仅是因为它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数量多,关键是这种鱼很善于伪装,简直就是伪装高手。
像其他的入侵鱼类,一般名气不好。而麦鲮则不一样了,这种鱼长得很像草鱼,不认识地把它当成是野草鱼,而有些稍微懂一点的就会把它当成是本土的鲮鱼,很少人联想到这货是入侵鱼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麦鲮这种鱼肉质不错,吃起来味道佳,所以很多的 *** 爱养殖它。再加上它不像其他的入侵鱼类那样会对本土的鱼类造成太大的威胁。
正是综合这些原因,麦鲮的存在感不太强,也就没有怎么引起人的重视。
野生麦鲮从何而来?
其实对于野生麦鲮的来源,还是比较广泛的。综合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从养殖场地逃匿的。在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养殖麦鲮,而这些养殖场都是和水域相同的,遇到涨水了,就会有麦鲮逃匿,或者是水中的麦鲮鱼卵随着水而流入到其他的水域。
这种鱼本来适应能力就很强,并且繁殖能力也不弱,所以到了其他的水域也能自然存活,并且大量繁殖。
其次是自然灾害所致。比如在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就是麦鲮的养殖大省。可是这些地方到了夏季的时候也常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就容易因为这些自然灾害导致养殖场所的麦鲮大量的流入到珠江等水系中。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人为放生。近些年在国内不少爱心人士,就会为了内心的一种满足而掏钱大量购买活鱼来放生,而草鱼就是主要的放生鱼类。因为麦鲮和草鱼长得非常相似,估计有些人把麦鲮当成草鱼放生了。
麦鲮和草鱼的区别
虽然麦鲮和草鱼长得是很像,可是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鱼类,所以仔细观察的区别还是有的,其中更大的不同点就是在于眼睛。
麦鲮在有些地方也叫它“红眼草鱼”,这个就是区别之一,因为麦鲮鱼的眼球部分是红色的,而草鱼的眼睛则是黑白色的,这个一对比就能看出来。
另外还可以从外观也有不同,草鱼的个头都是比较大,身上的鱼鳞也大,而麦鲮的个头普遍不大,一般都是一斤左右一条。
并且草鱼的腹部是灰白色的,而麦鲮的腹部是银色的。所以只要记住这几点,就能很好区分它们的。
值得一提的是土鲮鱼和麦鲮鱼也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虽然现在野生的本土麦鲮不多了,可是如果遇到了,只要从它们的鱼鳞也是可以进行分辨的。
本土的鲮鱼就是土鲮鱼,有些地方叫它雪鲮,就是因为这种鱼的鱼鳞偏白色,乍一看是雪白的鳞片,同时土鲮鱼的鳃后面有暗蓝色的鳞片,头和嘴巴都要比麦鲮小而尖。
结束语
麦鲮作为一种入侵鱼类,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反客为主,不仅远超了我国本土的鲮鱼,而且还成长为了珠江的“小霸主”。
虽然这些年麦鲮的数量明显增多了不少,可是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毕竟这种鱼的肉质很鲜美,爱吃的 *** 不少,而且它对水温要求严格,温度过低了就难以存活,所以也就难以出现泛滥成灾的情况,大家也就不用过度的担心。
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钓到这种像草鱼的红眼睛的鱼呢?可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些人却说麦鲮鱼不好吃,肉质松软,口感不怎么样,你们认为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 来源 *** ,仅供参考,侵权可删除)
钓友们常说“一斤鲮,三斤草”,在南方,此鱼比钓鲫鱼过瘾多了土鲮,泰鲮、麦鲮的区别
我国的鲮鱼,常见的分为三种,土鲮,泰鲮和麦鲮。区别是土鲮通体雪白,但生长较慢,个体偏小。为两广地区土生土长的鱼种,据考已有数百年的养殖历史。而泰鲮和麦鲮均为引进鱼种(前者为1982年引自印度,为印度的主要养殖鱼种,后者引自泰国),生长较快,体型较大。它们的眼睛是红色的,鱼背偏黄,身体颜色有点像草鱼。
这三种鲮,因有摄食水底藻类的习 *** ,大多与其他鱼种套养,以控制水的肥瘦,尤以肥水塘为甚。故养殖普遍,两广水域到处可见。此外,在南方钓鱼人中间流传着“一斤鲮,三斤草”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一斤的鲮鱼比得上三斤的草鱼力气。所以常常看到钓鲮鱼时,它狂野的拉力让钓友们断杆切线钩子拉直,只要你体验过那么一回,大概率会为此着迷。
怎么钓鲮鱼?
1、鲮鱼的习 ***
鲮鱼都是中底层鱼,都喜食底生藻类,且生长过程中体长达到4厘米后,便以水生植物为主食,这样看来还是个素食主义者(当然也弄些浮游生物)。再者,麦鲮与泰鲮均为引进鱼种,当属人工饲养,故也喜欢吃饲料。所以钓鱼人遇到偏口时,不妨问问老板喂的是什么饲料。
鲮鱼不抗冻,水温在7度以上才有食欲,要是低于0度基本上就死翘翘了。由此分析,水温和趋温 *** 要考虑。所以,在选择钓法的时候,钓半水或是钓水皮。水层温度合适,鲮鱼趋温而至,吃口频繁。抛竿 *** 不上鱼时,换做串钩探探水层?
2、钓鲮鱼的钓组
钓土鲮原则上讲究小线组与灵敏度高的浮漂和身轻不易拉直的小袖钩搭配。建议一斤以下的个体鱼,用1.2的主线加0.6子线,一斤以上个体的用1.5的主线加0.8的子线。土鲮的嘴型小,所以用轻而强的小钩易于鱼儿吃饵入口。如果钩子大了会产生挡口造成有信号不中鱼的现象。
3、钓鲮鱼的饵料
用饵原则:浓香钓小鱼,淡腥香钓大鱼。
因为个体大的土鲮除在幼小时吃一些青苔之类的食物,成年后还会吃一些腥味的水中食物。就跟人一样,成年了喜欢吃腥的。要想钓到大的土鲮,如果用纯青香和加蛋奶的浓香型饵料效果一定不理想。遇到养殖鲮鱼的时候,用鱼塘常喂鱼的饲料拌上鲮鱼料(南北鲮、大盗鲮)均可。关键是要勤打窝。
4、钓鲮鱼的 ***
很多钓过鲮鱼的钓友都知道,只要稍微大一点的鲮鱼中钩后钓线都会嗡嗡响的。其实不是线顶不住,只是因为鲮鱼的速度快所以鱼线刮水的声音特别大,所以千万不要担心线顶不住就松竿,鲮鱼的力气虽然大,但如果能把它拉出水面只要继续用力顶住,就很容易把它抄上来,如果稍微一个不注意松了一下,它又会马上发力,那么就有危险了!
至于在漂相方面,泰国鲮咬钩的动作显得比较稳一下,麦鲮的动作大而且快,土鲮的动作也很快,但是没有麦鲮的动作大。在选择钓位方面,如果想钓大一点的就选择稍深的钓位,如果想钓快鱼的话选择浅一点的钓位也无妨,因为鲮鱼是喜欢群居的,上一条就是一窝,而且什么钓位都可以钓到它。
以上心得谨供大家分享,不作标准,欢迎一起探讨!
希望能对初学者有帮助!
广州钓友珠江里钓起“巴西鲫鱼”,鱼肉金黄似橙肉,能吃吗?鲫鱼,可能是珠江里数量最多的本土鱼,一般广东的钓鱼爱好者在珠江钓鱼,除了罗非鱼最多见的可能就是鲫鱼。
不过,下面这位广州的钓鱼人,却在珠江里钓起一条罕见的“怪鲫鱼”,让他大感惊奇.......
珠江里还有这种鱼?
“.....用钓罗非鱼的饵钓到的,开始还因为就是鲫鱼呢,拿回来一看发现怪怪的”
广州钓友周先生惊讶地表示,珠江里还有这种“怪鱼”?
仔细看其鱼鳞
——乍一看上去,这些鱼确实同大家熟悉的鲫鱼“长相近似”,但其鳞片却是罕见的“横排条纹”,颇为古怪......
这位广州钓鱼爱好者从珠江里钓起的怪鱼,真的是鲫鱼吗?
是“巴西鲫鱼”
其实,这种“怪鲫鱼”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外来鱼种,学名条纹鲮脂鲤,杂食 *** 鱼种,主要分布于巴西、巴拉圭及阿根廷,因此俗称巴西鲷、巴西鲫鱼。
据长江君了解,条纹鲮脂鲤是浙江水产研究所1996从巴西引入我国(一说是1995年福建水产研究所引入,这里不做细致考证)。
巴西鲫嘴器奇特
而因为养殖 *** 和人为放生,条纹鲮脂鲤作为一种入侵者,近年来在珠江水系和江浙地区正在“暂露头角”......
有趣的是,原产于地球另一半地区的条纹鲮脂鲤,同我国的本土鲫鱼“长相”非常近似,难怪许多钓鱼爱好者将这种鱼叫做巴西鲫鱼——除了鳞片条纹有冒险差异,两者体型非常接近。
我国的土鲫鱼
不过,相对我国的“土鲫鱼”,“巴西鲫鱼”的生长速度可是远远超出,在养殖情况下4-5个月即可出塘(将近一斤)。
——长江君曾在广东见到有钓鱼人在水库里钓起四五斤的“巴西鲫鱼”,据说更大可长到一二十斤......
(有广东钓鱼人在水库里钓获的大型巴西鲫鱼)
鱼肉像橙子肉?
“......拿回家切开一看,(鱼)肉跟橙子一样,黄黄的,很少见的样子,不晓得这能不能吃......”
这位在珠江里钓起“巴西鲫”的广州钓友有些吃惊,这鱼肉怎么是这种颜色的?
鱼肉似橙肉
——确实,我国淡水里常见的鱼鲜食材,大都是洁白细腻的,少数呈现淡红色,像这种橙 *** 的鱼肉确实比较少见,难怪这位钓鱼人有些吃惊。
(长江君:似乎只有云南的一种大型鲶科鱼巨魾,也即俗称的面瓜鱼是这种颜色的)
这“巴西鲫鱼”能吃吗?
其实,所谓的巴西鲫鱼,原本就是作为一种食用鱼引入我国养殖的。
据相关水产研究文献称,巴西鲫鱼不仅蛋白含量高于草鱼、鲤鱼,甚至比鳜鱼和黄鳝还高,仅次于我国的“淡水鱼王”——青鱼,并且其体内各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高于我国多种淡水鱼.......
另外,条纹鲮脂鲤更大“特点”就是脂含量极高,相当于草鱼的3-4倍——其鱼肉“像橙子”也同脂含量极高有关。
因此,称巴西鲫鱼即美味又营养应该不为过,相信许多吃过这种鱼的朋友都有体会。
还有做成生鱼片的吃法
——这大概也是为何这种巴西鲫鱼的养殖产业已遍及我国20多个省市,并且早已入侵珠江水系等自然江河,但同罗非鱼、清道夫相比,其自然种群数量却一直“泛滥不起来”的原因......
事实上,在当前也较少有钓鱼人在自然水域钓获这种外来物种。
网友们,你们当地有这种巴西鲫鱼出现了吗?
惊蛰时节,4种海鱼正当季, *** 低廉味道鲜,内行都会买来尝鲜明日就是惊蛰时节,“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最为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也被称为“启蛰”。春天万物生,春雷惊百虫,惊蛰节气是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的时节,也是尝鲜的更好时节。
惊蛰时节海水逐渐转暖,一些时令的小海鱼开始抢先上市,因为产量特别大,很多的海鱼售价甚至比青菜还要便宜,内行的人都会买来尝鲜。
惊蛰时节,4种海鱼正当季, *** 低廉味道鲜,内行都会买来尝鲜
一,鲮鲫鱼
鲮鲫鱼是春季海鲜市场上特别常见的小海鱼,它的皮下都是脂肪,煎或烤以后油脂都会冒出来,虽然细刺比较多,但是吃起来特别香,而且一点腥味都没有。
【香煎鲮鲫鱼】
主要食材:鲮鲫鱼、盐、葱姜、料酒
*** *** :
1.把鲮鲫鱼去鳞、鱼鳃和内脏清洗干净,腹中黑膜一定要刮洗干净。
2.把清理好的鲮鲫鱼加盐、料酒和葱姜腌制20分钟左右,擦干鱼身上的水分备用。
3.把锅烧热入油润一下锅,然后再入油把鱼下锅用小火煎至两面金黄,见到表皮有脆脆的感觉时即可出锅。
鲮鲫鱼的鱼鳞富含油脂,而且用手一撸即掉,因此无需刮的太干净。鲮鲫鱼的小细刺比较多,因此给老人食用时一定要小心点。
二,红娘子鱼
红娘子鱼也叫“红鞋鱼”或“红头鱼”,它的长相比较奇葩,脑袋要比身子大不少,鱼鳍张开后如孔雀开屏般的五颜六色特别好看。
红娘子鱼的售价特别便宜,个头大的在现在这个季节也不过6元一斤,小的只有2元左右一斤。不过别看红娘子鱼的 *** 低廉,但其肉质雪白呈蒜瓣状,新鲜的炖汤和烧制都特别的美味。
【干烧红娘子鱼】
主要食材:红娘子鱼、葱姜蒜、料酒、白糖、酱油、盐、干辣椒
*** *** :
1.把红娘子鱼清洗干净,用剪子剪去鳍下的小抓,去除鱼鳞、鱼鳃和内脏后洗净,整齐的码入盘中。
2.锅中入油爆香葱姜蒜和干辣椒,下入红娘子鱼用锅气略煎,烹入料酒和酱油后添汤。
3.锅中汤汁烧开以后撇净浮沫,加入白糖提鲜,加酱油少许调一下汤汁颜色,然后盖盖焖至汤汁浓稠,加盐调味后开大火收汁出锅即可。
红娘子鱼因为生活在有淤泥的海底,因此清洗的时候一定要把腹中清理干净,否则会有土腥味。
三,刀鲫子鱼
刀鲫子鱼也叫“油扣”、“香片子”或“黄鲫子鱼”,它是惊蛰以后特别常见的海鱼品种。别看刀鲫子鱼个小刺多,但是它的味道却是极其鲜美的,海边人喜欢用它煎着吃或者汆丸子,都是异常的美味。
【刀鲫子鱼汆鱼丸】
主要食材:刀鲫子鱼、葱姜末、肥肉少许、盐、胡椒粉、蛋清、干淀粉
*** *** :
1.刀鲫子鱼去头拽出内脏,然后清洗干净备用。
2.把洗净的刀鲫子鱼入绞肉机中,加入肥肉、葱姜和盐搅打成鱼蓉取出,加入胡椒粉、蛋清和干淀粉搅打上劲。
3.锅中烧水,水在锅边起小泡时把鱼蓉用虎口挤成丸子入锅汆熟,汤汁中加盐和胡椒粉调味,撒葱花香菜出锅即可。
刀鲫子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它的肉质特别的香鲜不腥,用来汆丸子可以说是汤鲜味美。
四,鲐鲅鱼
鲐鲅鱼长得跟鲅鱼有些类似,但是它的个头能小一些,鱼肉入口有种酸香味,因此也被称为“酸鲅鱼”。
鲐鲅鱼的 *** 特别便宜,因为这鱼如果食用到不新鲜的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很多人对这种鱼望而却步,不过鲐鲅鱼做好了要比鲅鱼还要鲜美。
【红烧鲐鲅鱼】
主要食材:鲐鲅鱼、黄豆酱、一品鲜酱油、白糖、料酒、干辣椒、小白菜
*** *** :
1.鲐鲅鱼洗净去腮和内脏切成块,把切好的鲐鲅鱼入清水中浸泡去血水,直至浸泡鲐鲅鱼的水变得清澈,把鱼捞出控净水分备用。
2.锅中入油爆香葱姜蒜和干辣椒,下入黄豆酱小火炒出酱香味,烹入料酒后添汤,加白糖和酱油少许调一下汤汁的颜色,然后把鱼入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盖焖制。
3.锅中汤汁浓稠后,开大火收汁下入洗净的小白菜炖烂即可出锅。
海边渔民炖鲐鲅鱼都喜欢加一把小白菜,这样可以解除鲐鲅鱼的腥味,使鲐鲅鱼吃起来有小白菜的清香味。
——神牛说——
惊蛰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不讲进补而讲“防”的节气,这个节气因为天气咋暖还寒,气候变换无常,所以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吃点鱼既可以补充体力,又不是那么的油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春季开钓」梅州钓法之春钓鲮惊蛰时节这4种海鱼正当季,最主要的是 *** 低廉味道鲜,并且都不是养殖的鱼类,一般内行的人都会选来食用。
日期:4月11日
钓点:野河
钓鱼用竿:逐鹿4.5
线组:主:2.0子线:大力马0.2
鱼钩:新关东0.3
饵料:蓝鲫、幸运7香味、
说到春季,我最喜欢钓的鱼就是鲮鱼了,没有之一。
钓鲮鱼也会钓得好过瘾,特别是泰国鲮,简称水中战斗机。冲击力十足,但今 *** 要针对钓土鲮还有麦鲮。因为河道的泰鲮鱼比较少。
钓鲮鱼选位置:大部分鲮鱼都在在石头表面刮食青苔、水草,微生物,所以选位选一些水底沙石多的位置钓,或者选择经常有人钓鱼的老钓位钓鲮鱼比较适合。
个人比较喜欢野钓,今天选钓位置是野河!水深1米~6米水深。
这个时间段刚好退潮。我选择的钓位水深是两米左右。主要的原因,1米的浅水区经常有网工光顾,地笼也比较多,所以今天就选择了两米的水域,钓位边边是石头,这个位置也经常有人钓的,鱼肯定不会少。每天都有充足的饵料下水,鱼都会 *** 在附近觅食的。
到达钓位先把装备弄起来,拍个美美的照片记录一下。
这边野钓得钓位都是一个钓鱼爱好者搭建的,是他让更多爱好者享受更好的感受。此处应该有掌声人间有真情。
今天的线组搭配:2.0加0.2大力马,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要怀疑我,我今天用的钓法:梅州钓法。
开春钓鲮鱼,我觉得捉口比较准的钓法就是梅州钓法了。
因为鲮鱼嘴巴长在下方,鲮鱼进食之后一般都是先抬头,浮漂动作展示就是上顶,基本就是中鱼了。
上一年10月份用过几次梅州钓法,效果还是满意的,所以今天分享的钓技是梅州钓法。
首先调漂,无钩调漂调为平水,然后钓1-3目————八字环触底,子线越短鱼口越准确。不过子线太短不太好绑。由于八字环触底,子线长度越长,越不灵敏,短子线有动作,中鱼就十拿九稳。子线使用大力马作用:大小通用,由于子线短,出口看漂也比较清晰。
浮漂上顶下顿口抓口率都在80%以上。
我画了一个图,大概就是这样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下。
今 *** 打鱼种:鲮鱼
所以今天我选择的饵料也有一点针对 *** 的,蓝鲫+幸运7香甜味。建议大家平时钓鲮鱼饵料搭配都是用幸运7土鲮饵40%+幸运7土鲮饵腥味40%+速攻2号20% +虾粉。给个建议,主要还是要看你的搭配了。
今天就另类一点吧!两种饵料简单搭配,看看效果如何!
开饵——用手将饵料搅拌均匀,再1:1加入水,充分搅拌——等待3分钟让饵料充分吸水,再揉法几下——状态:拉饵。开饵状态要看现场环境,小鱼闹窝开搓饵,没有小鱼就开拉饵咯!还是那句话,钓鱼不打窝,钓得也不多,我钓鱼的时候,一开始钓是先不打窝的,因为如果窝子里面有鱼,突然打窝下去,会影响到鱼,如果是大鱼,这样吓一下,又要好久才能进窝。所以一开始钓的时候窝都是暂不打窝,如果过了半个小时,没有上鱼,没有明显的动作,我才会选择打窝。
开竿10分钟,浮漂出现动作,连续上顶,我以为是鲮鱼了,提竿一看,原来是一个小鳊鱼。
开竿不到半小时,网工横行霸道,在浅水区域扫荡,虽然离我有一段距离,但多少都会影响到的。刚刚有口,上了两尾鲮鱼然后又停口了,网工大约搞了半个小时就离开了。
没什么口的时候,先下几个深水小 *** 打窝,窝料里硬外软,皮包馅。下水之后雾化诱鱼,鱼过来了,小 *** 里面是硬的,就把鱼留在窝里,每隔20分钟补一个,保持补窝,鱼就一直留在窝内。补窝的时候,我是用鱼线捆着抛到窝子里面的,就不用直接扔到窝里,惊吓到鱼。平时钓鲮鱼窝料可以直接用鸭料,或者花生扶。
广东富豪的象征,人字拖?
钓鱼正在进行中,网工走了,窝子也打好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鱼口就开始慢慢恢复了。从一开始的小顿口到现在,鱼口越来越好,顶漂上一条鲫鱼。下顿上一条罗飞,顶漂又上一条麦鲮鱼,连竿了,不要怀疑我用的钓法,就是这么有个 *** 。每次中鱼之后出水前的一刻都是一份惊喜。谁知道下一秒水中上来的是什么鱼呢?这就是野钓!
中途,有一竿抛得比较近,浮漂露出4目,也没有过于在乎,突然之间4目秒 *** 水,竿子一提,提不起来,接近拔河状态了,鱼游串一下就脱钩了!过瘾超不过5秒。浪费啊~
由于今天用的钓法是梅州钓法,线组也是比较给力的,中鱼的瞬间都是硬生生把鱼拖出水面的。可能是我太自信了!中鱼就硬提竿,导致大鱼跑了。新手上路~哈哈
大叔钓大鲤鱼精彩记录:中鱼的瞬间就是这么任 *** ,3.9鲫鱼软竿钓大鱼,这竿子拉得不像样了,左右游串的鱼,疯狂撕扯,鱼竿发出呼呼的声音,听着都舒服了!我是比较喜欢看热闹,就顺便过去帮忙抄鱼了!鲤鱼出水的瞬间,亮眼了,好大的鲤鱼,野河鲤鱼成色漂亮,这个鲤鱼大约6~7斤左右吧!
我肯定是不能怂的啦!先上一条小麦鲮压压惊!
钓了大约3个小时开始涨潮,一 *** 网工正在已100米冲刺的速度飞奔过来!下网捕鱼。一条船下两张网,河道前后 *** ,鱼口减弱。全场没口,钓友们一个个的走了,这样子只能提前收竿了。
水涨起来了!钓位也没过了,只能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今天野钓鱼获:10来斤鲮鱼。还算是可以的了。
回程。路上看见一个壮观的场面,二拉罐的回收??。 正真的艺术品呀!
其实钓好鱼要选好钓位,线组搭配,饵料搭配等,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资源还有运气。这句话绝对没毛病。
今天的梅州钓法就说到这里了!
大家觉得我哪里不对就指出,谢谢大家支持。
放心吃敞开买,中秋前这6种小海鲜,无养殖不掺假,更低6元一斤#别样味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不仅喜庆团圆的节日,也是收获和丰收的季节,每年一到中秋前,随着黄海和渤海休渔期的结束,海鲜市场上又变得热闹起来,等待了四个月的餐桌上,又开始出现各种新鲜的海鱼和海鲜。
随着九月一日休渔期的结束,近几天一些远航的渔船开始返港卸货,海鲜市场上的海鲜品种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这6种小海鲜,都是无养殖不掺假的,而且 *** 更低的不过6元一斤,中秋前逛海鲜市场遇到了可别错过。
1、鱿鱼
黄海和渤海产的鱿鱼体型要比远洋捕捞的小很多,但是肉质上要鲜嫩很多,这种鱿鱼捕捞上岸后到海鲜市场的时间很短,因此颜色都是 *** 的红色,而且用手触摸上去它的触腕都沾手。
这种刚上岸的新鲜鱿鱼,不论是包饺子做馅,还是用来煎炒烹炸,味道都特别鲜美,几乎吃不到一丝腥味。
推荐菜谱:香辣鱿鱼
所需食材:小鱿鱼、尖椒、香菜段、孜然粒、辣椒面、熟芝麻、盐、料酒、胡椒粉、干淀粉
1.鱿鱼去除内脏放入清水中,挤去眼睛和牙齿,搓洗掉触腕上的泥沙控干水分捞出,尖椒去除根蒂后洗净。
2.鱿鱼顶刀切成筷子粗细的丝,尖椒也改刀成跟鱿鱼粗细差不多的丝。
3.鱿鱼中加入料酒、盐和胡椒粉抓拌均匀,锅中入油油温五成热时在鱿鱼上拍上一层干淀粉入锅炸至变色收缩后捞出控油。
3.锅中入油爆香葱姜蒜,下入尖椒丝翻炒均匀,烹入料酒后下入过油后的鱿鱼丝翻炒均匀,加入盐调味后关火,撒入辣椒面、孜然粒和熟芝麻,利用锅中余温翻拌均匀后撒香菜段出锅即可。
2、小黄花鱼
小黄花鱼是深受海边人喜爱的经济鱼种,它的肉质呈蒜瓣状,味道鲜甜不腥,而且小黄花鱼的 *** 也非常亲民,很多时候不到10元一斤。
小黄花鱼刺少肉多,可以用来烹制很多的美味佳肴,胶东和大连地区的黄花鱼丸子汤,以及黄花鱼馅锅贴和饺子等,都是当地非常受欢迎的美食。
推荐菜谱:家常焖小黄花鱼
所需食材:小黄花鱼、葱姜蒜、干辣椒、八角一瓣、料酒、一品鲜酱油、白糖、盐、胡椒粉
1.小黄花鱼从鱼鳃处入手把鱼鳃连着内脏拽出来,然后把小黄花鱼清洗干净,整齐的码入盘中。
2.锅中入油爆香葱姜蒜、八角和干辣椒,烹入料酒和一品鲜酱油后添汤,然后把小黄花鱼整齐地推入锅中。
3.锅中汤汁大火烧开后撇净浮沫,加入少许白糖提鲜,然后转小火焖至汤汁浓稠,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开大火汤汁后即可出锅。
3、鲮鲫鱼
鲮鲫鱼也有的地方把它称作“青皮子”,这种鱼的 *** 比较便宜,一般也就在6元左右。
鲮鲫鱼皮厚身上的小细刺比较多,不过正应了那句老话“刺多的鱼肉质都够鲜美”,鲮鲫鱼就是如此。
鲮鲫鱼的皮下脂肪特别多,因此肉质细腻鲜香,特别适合煎或烤来食用,鲮鲫鱼也是很多烧烤店特别喜欢售卖的鱼类。
推荐菜谱:香煎鲮鲫鱼
所需食材:鲮鲫鱼、葱姜、盐、料酒
1.鲮鲫鱼去除鱼鳃和内脏清洗干净,腹内的黑膜一定要刮洗干净,然后控干水分备用。
2.处理好的鲮鲫鱼加入盐、葱姜和料酒抓拌均匀,腌制20分钟左右使其入味。
3.锅中入油润一下锅倒出,然后再入凉油,油热后把鲮鲫鱼入锅煎至两面金黄,外皮酥脆后盛出即可享用。
小贴士:鲮鲫鱼的鱼鳞用手一撸就掉,因此无需刻意去刮鱼鳞,鲮鲫鱼煎制时会滋啦冒油,不过要把它煎酥,这样小细刺也能食用。
4、八爪鱼
八爪鱼也叫“八带”,它是章鱼的一种,一直以肉质鲜嫩Q弹深受大家的欢迎,而且八爪鱼的谐音“八带有余”,因此中秋节家宴上来上这么一盘特别的应景和有好寓意。
推荐菜谱:尖椒炒八爪鱼
所需食材:小八爪鱼、尖椒、葱姜蒜、料酒、一品鲜酱油、盐、胡椒粉
1.八爪鱼清洗干净,把头部翻过来去除内脏,挤去眼睛和牙齿,加入盐搓洗掉触腕上的污渍和粘液。
2.锅中烧水,水在锅边起小泡时下入八爪鱼,焯烫至八爪鱼蜷缩后迅速捞出过凉水。
3.焯烫过凉的八爪鱼挤干水分,尖椒去除根蒂后洗净,把尖椒拍碎后斜刀片成 *** 。
4.锅中入油爆香葱姜蒜,下入尖椒煸炒出香味,烹入料酒和一品鲜酱油后下入焯烫好的八爪鱼,八爪鱼入锅后迅速翻炒均匀,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后即可出锅。
小贴士:烹制八爪鱼保持鲜嫩口感是关键,因此焯烫八爪鱼时水温不要太高,锅边冒小泡时下入正好,八爪鱼打卷蜷缩后要迅速捞出过凉水,有条件的可以过冰水,这是保证八爪鱼鲜嫩口感的关键。
5、鮟鱇鱼
鮟鱇鱼是长相丑陋的海鱼品种,它也是 *** 非常便宜的海鱼品种,因为它是无鳞鱼和软骨鱼,不太耐储存,所以在海边售价是非常便宜的,一般个头大点的 *** 也就在6元左右一斤。
鮟鱇鱼别看丑和便宜,但是它的味道并不逊色于一些 *** 高的鱼,它的肉呈蒜瓣状,入口还特别有韧劲,而且因为是软骨鱼,所以老人和小孩都可以吃,不怕被鱼刺卡到。
推荐菜谱:尖椒焖鮟鱇鱼
所需食材:鮟鱇鱼、尖椒、葱姜蒜、料酒、黄豆酱、盐、香醋、八角一瓣、白糖
1.鮟鱇鱼清洗干净,用剪子沿着嘴巴把牙齿剪掉,然后破肚取出内脏,把鱼肝和鱼肚留用,去除鱼鳃后把鮟鱇鱼剁成小块。
2.剁好的鮟鱇鱼块清洗干净,鱼肚里外翻洗去粘液,然后把鱼冷水入锅,烧开后撇净浮沫,把鱼捞出清洗干净。
3.锅中入油爆香葱姜蒜和八角,下入黄豆酱炒出酱香味,烹入料酒添汤,下入焯烫后的鮟鱇鱼块。
4.锅中汤汁大火烧开后转小火,下入尖椒块一起焖至,加入白糖少许提鲜,下入鱼肚和鱼肝小火慢炖。
5.焖至锅中汤汁浓稠后,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沿锅边烹入香醋,大火收浓汤汁后即可出锅。
小贴士:鮟鱇鱼的鱼肚和鱼肝是鮟鱇鱼的精华所在,清理时一定要把鱼肚里外搓洗去粘液,鱼肝上的苦胆要仔细摘除。
6、花盖蟹
“秋风起,蟹脚痒”,中秋前不仅是梭子蟹和大闸蟹上市的季节,也是海边其它海蟹上市的季节。
海边的花盖蟹别看个头不大,但是这个季节它要比梭子蟹肥美很多,而且 *** 也比梭子蟹便宜很多,因此很多海边居住的人都喜欢买上一些煮上一锅慢慢享用。
推荐菜谱:蒜蓉粉丝蒸花盖蟹
所需食材:花盖蟹、龙口粉丝、蒜蓉、一品鲜酱油、蚝油、盐、白糖、料酒
1.花盖蟹刷洗干净,从后盖揭开去除蟹腮和蟹胃,龙口粉丝用温水泡发。
2.处理好的花盖蟹用刀剁成小块,然后整齐的码放在泡好的粉丝上面。
3.蒜蓉用清水漂洗去粘液捞出,锅中入油下入一半的蒜蓉用小火炸出香味,然后加入料酒、一品鲜酱油、蚝油、盐和白糖调好味道,下入另一半的蒜蓉拌匀后关火,把炒好的蒜蓉酱舀到螃蟹上。
4.把螃蟹的蟹斗盖上,蒸锅上汽后入锅蒸8分钟左右,即可关火取出享用。
小贴士:不论购买什么样的螃蟹品种食用,都要记得买活不买死,死去的螃蟹容易变质,不慎食用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休渔期结束以后,海鲜市场上的海鲜品种会越来越多,以上6种都是无养殖不掺假的常见海鲜品种,而且 *** 也比较低廉,像鲮鲫鱼和鮟鱇鱼一般6元左右就能买上一斤,所以中秋前遇到了别忘尝鲜。
入侵我国40年,靠长相“上位”,麦鲮是如何瞒天过海的?都说世界上很难找出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外貌长相极为相似的双胞胎,他们也会在神态、举止、言行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细节将其辨认出来。
然而有这样一种鱼,却利用外貌将自己伪装了起来,悄悄地在我国安家置业“独霸一方”。
入侵我国珠江最成功的鱼
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
按流量计算,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同时珠江也是南方的主要水系。由于珠江水域面积广泛,食物来源充足,适宜的生活环境也使得珠江中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
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后,珠江也成为了鱼类们的天堂,但唯一令人感到可惜的就是珠江中的本土鱼类少得可怜,像鲫鱼、鲤鱼、草鱼等本土鱼种也变成了“稀有货”。
2011年曾有专家调研,珠江中约有70%的本土鱼类濒临灭绝,珠江的渔业资源已经大不如前。然而罗非鱼、革胡子鲶、清道夫、鲮鱼、鲳鱼等外来鱼种却随处可见,但其中入侵最成功当属麦鲮。
在2019年时,研究人员对珠江流域进行了调查,此次采集5867尾鱼样本,其中有 *** 7尾外来物种,这之中麦鲮数量为407尾,而罗非2个品种累计才478尾,可见麦鲮已经在数量上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据广东佛山的多位钓鱼人表示,如今在东江中垂钓时,想要钓获鲫鱼鲤鱼是极为困难的,经常一下竿就被麦鲮 *** 抢食,不过钓麦鲮也比钓黑骨鱼(清道夫)好,毕竟麦鲮劲头大钓着也过瘾,最后还能带回家做成鱼丸。
在小编的印象里,广东最多的鱼不应该是罗非鱼吗?如今这股风头却被麦鲮给抢了过去,那麦鲮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来头呢?
麦鲮在珠江中的40年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为了丰富中国人的餐桌,我国相继从世界上引进了多种具备经济价值的养殖鱼类,其中麦鲮则于1982年从印度引入我国。
麦鲮全称为麦瑞加拉鲮,是一种典型的底栖鱼类,它们喜欢在流水的环境中生活,在水体中有着较快的游拽能力,强劲且有利,善于跳跃,经常会在岸边觅食。
麦鲮是一种广温 *** 的鱼种,同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即使是在低氧环境下、水温不低于14oC的时候,麦鲮的生活仍不会受到影响,因此麦鲮在水库、湖泊、池塘、江河中都能正常生长。
麦鲮的食物来源主要以碎片和 *** 植物为主,也食麦麸、玉米粉、花生麸等,其余的食物则由浮游生物构成,不挑食的麦鲮又有着较快的生长速度,在生活环境适宜且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当年繁殖的麦鲮即可达到300克以上,更大的可达800克以上。
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麦鲮,在进入国内后便深受广大养殖户们的喜爱,目前已成为我国各地池塘混养的优良品种,是两广和海南、福建、云南省一带重要经济型鱼种。
麦鲮作为一种经济型的鱼种,在进入国内后便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养殖,那这些麦鲮又是如何进入珠江流域的呢?
①养殖 *** :逃生和好奇是动物们的本能,对于善于跳跃的麦鲮来说也是如此,当一些养殖场的防 *** 措施出现漏洞时,一些麦鲮自然也会趁机逃之夭夭。在养殖场排水换水的过程中,一些麦鲮的鱼卵也可能会借机“出逃”,继而进入珠江流域。
②自然灾害:在养殖的过程中,若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养殖场往往会遭受到一定的 *** ,此时 *** 而出的麦鲮自然也就顺水而下直入珠江。
③人为放生:国内一直有一部分热衷于放生祈福,一些麦鲮就这样同其他被放生的鱼类一起,顺利地进入了珠江流域中。
麦鲮主要通过以上3种途径进入的珠江流域,随即开始了它在东江流域中的“宏图霸业”,可能会有网友会问,既然麦鲮是一种经济型的鱼种,进入珠江流域岂不是好事一件?
任何一种外来物种,它能成功入侵且霸占其他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除了它自身拥有的一些优势和特点外,往往都是因为缺乏天敌导致的,进入珠江流域的麦鲮,自然也是如此。
人工饲养的麦鲮2龄即可达到 *** 成熟,想必自然水域中的麦鲮也是如此,麦鲮需要河流环境才能繁殖,无法在池塘中自然繁殖,东江流域恰好成为了麦鲮们的温床。
达到 *** 成熟的麦鲮一次可产10~15万枚鱼卵,并且这个产卵量会随着麦鲮的体重而增加,像6斤重的麦鲮可产30~45万枚鱼卵,并且这些鱼卵的存活率高达30%~50%。
古语有云“此子本非 *** ,一遇风云便化龙”,在东江如此适宜的生活环境下,麦鲮的整个种群数量也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麦鲮入侵东江40年后,麦鲮数量的增长不仅严重挤压了我国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更是将其他外来鱼种一一打败,稳稳地成为了东江中的“一把手”。
麦鲮除了以上的优势外,它的长相也是一大特点,大部分麦鲮便是靠此瞒天过海的,以至于到了今天,还有人把麦鲮认作是咱们国家的本土鱼。
麦鲮和本土鱼傻傻分不清
草鱼,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在国内的大部分水域中皆有分布,然而麦鲮的出现却差点改变了它的命运,这一切只因为麦鲮和草鱼实在是太像了,以至于一些人还拿相对廉价的麦鲮去冒充草鱼。
麦鲮在外形上和草鱼极为地接近,但是麦鲮的眼球是红色的,这一点便和草鱼截然不同。
再者就是麦鲮的背部通常为深灰色,腹部为银色;背鳍灰色;胸、腹、臀鳍尖端为桔 *** (尤其是繁殖季节当中),草鱼则体呈茶 *** ,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边缘灰黑色,胸鳍、腹鳍灰 *** ,其它鳍浅色。
我们在面对草鱼和麦鲮这两种鱼的时候,只需要从以上几个点去比对一下,便能将两者区分开来。
土鲮,又名雪鲮,是我国本土的鲮鱼,却因为麦鲮和另外一种泰鲮的入侵,如今连繁衍生息都变得极为的困难,并且不少人都难以将土鲮和麦鲮区分开来,其实分别这两种鱼也并不难。
土鲮的鳞片是雪白的,并在在鳃后面有暗蓝色的鳞片,头和嘴巴比麦鲮小而尖,以上特征便和麦鲮有着明显的区别。
土鲮胆子小,爱在静水底层寻食,一般中午较活跃,上午和下午寻食少,是一种很难垂钓的鱼种。
麦鲮固然在东江中“霸占一份”,但觊觎他地位的鱼类却还不少,同为外来鱼种的泰鲮便是其中之一。
土鲮、麦鲮、泰鲮,它们同属于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泰鲮的本名叫露斯塔野鲮,1978年从泰国引入我国,所以叫泰鲮。
泰鲮形似鲤鱼,鱼嘴比鲤鱼小,眼睛小,鱼嘴呈“天包地”结构,鱼体为青绿色,脊背颜色比较深,有蓝色金属光泽,腹部灰白色,鳞片有些发红,鱼鳍微微发红,鱼鳞大小中等。
泰鲮浑身圆滚滚形似鲤鱼,比较肥胖,因此也相对容易识别。
泰鲮
麦鲮潜在的隐患
麦鲮作为一种经济型鱼种被引入国内,它也是具备一定经济价值的。同时在捕鱼时,麦鲮因为受到惊吓会前往水体的中上层,这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捕捞的成本,以至于目前仍有着较大规模的麦鲮 *** 。
如今那些 *** 出去的麦鲮已经牢牢地在东江流域中“扎了根”,同时还利用自身的优势奠定了自己“霸主”的地位,那麦鲮是否会以东江为起点,继续入侵我国其他的水域呢?
从麦鲮目前的生理特征来说,它们是无法离开温热带地区的,它们就像罗非鱼一样,适合待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北方的低温环境对于它们来说将是致命的。
同时麦鲮无法在池塘、水库等非流动 *** 的水域中产卵繁衍,这也进一步限制了它们对外拓展的野心。
但我们在面对这类外来物种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在一些温度较低的地区,也开始发现了罗非鱼的身影,这说明它们已经在开始适应新的环境了,说不定哪天麦鲮也会再度进化适应其他生活环境,继而向着其他水域中“进军”。
五一前什么海鱼最肥美?这8种都是正宗无养殖的,再不吃可要封海了#头条创作挑战赛#每年一进入四月,随着海水温度的上升,又到了渔民捕捞作业的旺季,这个季节很多人都喜欢逛海鲜市场,因为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
五一前是吃海鱼的好时候,因为这个季节上市的海鱼,肉质紧实还肥美,不少海鱼这个季节都处于繁殖期,加上海水温度还比较凉,因此这个季节是尝鲜的好时候。
每年一到五一也就迎来了四个月的伏季休渔期,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封海”,因此五一前这段时间是品尝海鱼的更好时候,那么五一前什么海鱼最肥美呢?这8种遇到别错过,都是正宗无养殖的美味,再不吃封海以后就要再等上四个月。
1、鲅鱼
鲅鱼是深受沿海居民喜欢的经济鱼种,每年的四月开始随着水温的上升,正是春鲅开始逐渐上市的时候。
春天的鲅鱼后背上的花纹呈绿色,个头要比秋冬季上市的要大,而且肉质更丰腴肥美,每年春鲅上市的季节都是青岛女婿孝敬老丈人的时候,所以在青岛当地有“鲅鱼跳,丈人笑”的说法。
新鲜的鲅鱼可以 *** 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佳肴,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有着“天下之一饺”美誉的鲅鱼水饺。
海边 *** 喜欢用春天上市的新鲜鲅鱼搭配一些时令蔬菜来烹制,比如鲅鱼炖小白菜、蒜苔烧鲅鱼等,这些都是这个季节餐桌上非常受欢迎的美味。
鲅鱼炖小白菜
2、老板鱼
老板鱼也被称作“华子鱼”或“鳐鱼”,这种海鱼的身上除了那一根布满尖刺的尾巴,其它部位都是脆骨,鱼肉呈一丝丝的,全身几乎都可以食用。
老板鱼在这个季节上市量很大,价钱也比较低廉,新鲜的老板鱼比较经典的吃法就是炖豆腐和干炸,这样烹制出来的老板鱼鲜香味美,是这个季节不能错过的美味。
干炸老板鱼
3、偏口鱼
偏口鱼是的产量很大,因此也算是比较廉价的海鱼品种,这个季节上市的偏口鱼背后都有一条黑线,这黑线就是偏口鱼的鱼籽,喜欢吃鱼籽的人不要错过这又鲜又香的海鱼品种。
偏口鱼比较经典的吃法就是干煎或干烧,把新鲜的偏口鱼撒上一层盐,腌制一会晾晒到半干,然后用平底锅煎到干香酥脆,搭配粥或玉米饼子来食用,不知不觉间就能把人吃撑了。
干烧偏口鱼
4、大棒鱼
大棒鱼也被叫做“马步鱼”,这种鱼有着一根尖尖的像针一样的尖嘴,鱼肉成熟后呈蒜瓣状,吃起来有股蟹肉的鲜甜味道。
大棒鱼比较适合干炸或家常焖,吃这种鱼需要一条条的夹起来食用,用筷子一抖搂,鱼肉就会自动脱骨,而且这鱼只有一根主刺,老人和小孩食用起来也不怕被鱼刺卡到。
家常焖大棒鱼
5、海鲶鱼
海鲶鱼一直属于比较廉价的海鱼品种,这种鱼离水以后存活的时间长,因此市场上售卖的海鲶鱼大多都是活蹦乱跳的。
海鲶鱼的鱼肉特别细腻,身上也只有一根主刺,比较适合用尖椒焖或炖豆腐,这鱼炖出来鱼汤都是粘稠的奶白色,吃起来鲜香可口,属于好吃不贵的海鱼品种。
尖椒焖海鲶鱼
6、银鲳鱼
“一鲆,二鲳,三鳎目”,这是海边渔民对三种美味海鱼的排名,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这银鲳鱼。
银鲳鱼属于 *** 比较高的海鱼品种,即便如此,银鲳鱼在海鲜市场上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招待客人或举办家宴时来上一盘银鲳鱼,这都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
银鲳鱼的鱼肉细腻,而且这鱼只有一根主刺,鱼肉中没有什么腥味,新鲜的银鲳鱼最适合的做法就是原汁原味的清蒸,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保留银鲳鱼的鲜味。
清蒸银鲳鱼
7、鲮鲫鱼
鲮鲫鱼属于长不大的海鱼品种,这种鱼的小细刺特别多,别看这鱼刺多,但是其皮下脂肪特别丰富,吃起来鲜香可口,加上 *** 不超过十元一斤,因此属于非常受欢迎的海鱼品种。
鲮鲫鱼适合用来烤制或干煎,这鱼经过煎烤后会滋啦啦的冒油,很多烧烤店里的烤鲮鲫鱼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单品。
煎焖鲮鲫鱼
8、红头鱼
红头鱼属于海鱼中长的非常漂亮的一种海鱼,这鱼的鱼鳍张开以后就像孔雀开屏的样子,鱼头下面还有两排小爪子,身上红彤彤的特别漂亮。
红头鱼由于产量比较大,因此它的 *** 比较低廉,这种鱼的鱼肉是洁白的蒜瓣状,吃起来略带韧劲,特别适合用来做汤。
红头鱼豆腐汤
五一前正是食用海鱼的好时候,这个季节上市的海鱼品种还有很多,以上这8种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都是正宗无养殖的美味,海鲜市场上遇到了可别错过,再不吃到了五一封海后就很难吃到了。